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5年“海峡杯”工业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15日一、大赛主题设计引领智造融合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泉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台湾设计学会承办单位: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三、参赛对象境内外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师生以及对工业设计有兴趣和热情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以企业、机构、团体或个人名义报名提交作品参赛。本次大赛鼓励各单位或个人针对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发布的征稿信息提交设计作品,作品在参与大赛相关奖项的竞逐之外,如经发布征稿信息的福建省制造业企业选中采用,由企业另行给予一定的设计费用,具体标准参阅网站企业专场信息;企业选中并支付相应的设计费用后,该作品著作权归企业所有,作品设计者拥有署名权。四、参赛范围与纺织服装、制鞋、智能装备、消费电子或其他(食品、家居用品、户外用品、水暖卫浴、伞具、包装印刷等)行业相关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工业设计产品或作品,重点鼓励结合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需求的设计成果参赛。五、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跟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的、曾经在其他工业设计大赛上获奖的作品不得参赛。如因参赛者的剽窃作品、窃取商业秘密等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负,且大赛组委会有权在大赛的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2.作品应符合本次大赛参赛范围。3.作品应充分考虑市场价值和可实现性。4.重点鼓励提供实物作品或实物模型参赛。5.参赛作品如在获奖后发现并核实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组委会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奖杯奖金,同时不再递补相关奖项。6.每一件作品只能选择一个组别提交,如发现同一作品内容多次提交,将取消参赛者参赛资格。六、申报材料1.《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申报表》。2.提交300mm×550mm竖式版面1张,内容为中英文对照,包括作品名称、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外观尺寸图、设计说明及作品介绍,版面文件格式为JPG,分辨率为300dpi。3.提交一份6页以内的演示文稿(PPT),上传时请将演示文稿以JPEG格式分页上传(每页720*540px,分辨率为72dpi,大小不超过3MB),演示内容为中英文对照,应包含作品主题、参赛作品整体和关键细节效果图、结构示意图、设计说明、创意说明,重点描述参赛作品的先导性、创新性、实用性、美学效果、人机工学、品质、环保性、经济性等。4.提交作品视频(无法提供实物模型的参赛作品必须提交视频文件,其他可由申报者自行决定是否提供,视频文件最长60秒钟、最大10MB,格式限MOV、WMV、AVI、SWF、MPEG、MPG,字幕为中英文对照)。5.竖式版面、演示文稿、作品视频内容应包括“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的标题,但不得出现参赛企业名称及LOGO、参赛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参赛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否则视为无效作品。七、申报方式1.报名:所有参赛者均须登录大赛官方网站http://hxb.jiid.cc/在线填写《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申报表》(其中,结合企业命题设计的参赛作品通过“企业命题设计作品提交通道”申报,其他自主设计参赛作品通过“自主设计参赛作品提交通道”申报),报名信息确认提交后,将获得系统随机生成的参赛编号;申报表中承诺书必须手写签名或公司盖章,组团参赛者经推荐单位填写并盖章后与参赛作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荣誉等内容的复印件,单位参赛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等扫描后上传大赛官网。相关资料在线提交后可下载打印。2.参赛者须在2015年7月15日前通过大赛官网提交《申报表》、图片、演示文稿及视频等申报材料电子文档,否则视为无效申报。3.纸质申报材料提交,承诺书与推荐意见表需提交原件。有主管单位或组团参赛的(福建省内为所属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经信主管部门,或省直有关集团控股公司、有关高校或科研机构、省有关行业协会),经组织单位认真审核后,提出推荐申报作品名单,在《申报表》上填写推荐单位意见,正式行文报送大赛组委会,随附推荐作品名单及相关纸质申报材料(A4纸打印、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无主管单位的个人可直接向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申报并提供相关纸质申报材料(A4纸打印、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4.服装组经初评入围的参赛者必须向组委会提供作品实物,组委会按3000元/件套给予制作费用补贴。其他组别经初评入围的参赛者向组委会提供作品实物、模型或发送3D源文件由组委会统一制作作品模型。入围作品实物或模型将在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展馆公开展示。对不予配合提供实物、模型或发送3D源文件委托组委会制作作品模型的,将取消入围资格,所缺名额由对应组别的其他参赛作品替补入围。5.个人参赛的(包括多人团队参赛)需在网上认真填写各项信息,申报表中姓名、证件号码(境内参赛者统一登记身份证号码,境外参赛者统一登记护照号码)将作为领奖唯一有效凭证。6.单位参赛的需填写完整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号码、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及联系人信息,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和单位授权书复加盖公章将作为单位领奖有效凭证。八、奖项设置(一)奖项安排大赛分纺织服装组、鞋业组、智能装备组、消费电子组、综合组等5个组别,分别评选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和入围奖10项,并从5个组别的金奖作品中评选出大赛特别奖1项。组别奖项名额奖金(人民币,含税)其他大赛特别奖130万奖杯、证书纺织服装组金奖110万奖杯、证书银奖25万奖杯、证书铜奖33万奖杯、证书入围作品105000元证书鞋业组金奖110万奖杯、证书银奖25万奖杯、证书铜奖33万奖杯、证书入围作品105000元证书智能装备组金奖110万奖杯、证书银奖25万奖杯、证书铜奖33万奖杯、证书入围作品105000元证书消费电子组金奖110万奖杯、证书银奖25万奖杯、证书铜奖33万奖杯、证书入围作品105000元证书综合组金奖110万奖杯、证书银奖25万奖杯、证书铜奖33万奖杯、证书入围作品105000元证书注:若纺织服装组、鞋业组、智能装备组、消费电子组中任何一组收到的参赛作品数量在100件以下,将取消该组别的单独评奖,该组别所收到的参赛作品统一归并综合组进行评奖。获得大赛特别奖选手不重复享受单组别金奖奖励。(二)大赛附加奖项1.设立3项参赛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参赛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团体,由组委会颁发证书,并给予每个获奖团体3万元奖金;2.对受托组团参赛且提交作品的主创人数达30人以上的境内外社团组织、院校,给予1.5万元组团参赛费用补助;3.组委会面向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征集参赛作品设计方向,并按提交《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企业征集参赛产品设计方向申请表》(请在官方网站http://hxb.jiid.cc下载)的时间先后顺序,取前5家提交《申请表》的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增列为大赛支持单位,结合大赛整体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媒体进行捆绑宣传。同时,对提交《申请表》的福建省制造业企业,根据其采用参赛作品数量(占50%权重)、支付参赛者设计作品费用总额(占50%权重)进行排序,对排序前5位的制造业企业,由组委会按其实际支付的设计作品费用50%给予补助,最高限额5万元。(三)大赛配套政策1.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获奖者到晋江创业、就业,可凭获奖证书,向晋江市人社局申请认定为晋江市优秀人才,享受晋江市向优秀人才提供的人才津贴和补贴、住房保障、创业扶持等扶持政策。2.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获奖者入驻晋江市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业的,可凭获奖证书,享受晋江市鼓励优秀人才入驻晋江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政策。3.福建省制造业企业购买对接大赛入围作品进行产品转化开发的,优先列入省、市、县三级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专项并予以支持。九、时间安排1.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5年7月15日。2.作品初评:7月下旬。3.作品布展:7月底。4.作品终评:8月下旬至9月上旬。5.颁奖及相关活动:9月中下旬。组委会举办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颁奖仪式,将邀请获奖参赛者和各界人士出席;同期举办2015年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参赛作品推介交流活动,邀请广大福建省制造业企业参与对接。十、成果管理(一)所有的参赛产品或作品,大赛组委会享有推介、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对参赛作品,除组委会和作者(或参赛企业)授权外,任何单位、个人和第三方不得将本次大赛的作品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出版、展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否则组委会及作者有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届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获奖作品将在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展馆长期公开展示。(二)对于具有产业化前景的设计方案或产品,组委会可组织参赛者与本省制造业企业对接,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三)组委会可编制获奖作品集,在国内外展会上展示、推介,扩大福建省“海峡杯”工业设计(晋江)大赛的影响力。十一、联系方式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洪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国际工业设计园1号楼505室;联系人:颜伟杰、鲍莲花;联系电话:0595—82682939、85633931;大赛官网:http://hxb.jiid.cc/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E-mail:hxbfjjj@126.com。本征集公告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2015-05-04

第十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第十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主办单位:国家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部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31日“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大赛)是教育部“春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以来,“春晖杯”大赛在搭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平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扩大“春晖杯”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引导和培育更多在外留学人员顺利走上回国创新创业的道路,由教育部与科技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春晖杯”大赛于2015年4月25日正式启动。为做好第十届“春晖杯”大赛的报名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一、报名方式:“春晖杯”大赛采用以线报名形式。参赛者可通过“春晖杯”大赛官方网站:http://cyds.cscse.edu.cn注册报名。二、报名时间:2015年4月27日至7月31日。三、报名资格:报名参赛者为目前在国外学习或工作、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回国创新创业项目的中国留学人员;每位参赛者限报一个项目。本届大赛不再接收往届入围者报名参赛,若往届入围者有新的创业项目并希望借助组委会进行有效宣传,可与“春晖杯”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四、请及时了解大赛网站,以便及时了解第十届“春晖杯”大赛进程和相关信息。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人:王柘、张凤宇、黄立琼电话:86-10-62677507,63677503,62677506传真:86-10-62677504官方网站:http://cyds.cscse.edu.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电子信箱:cyds@cscse.edu.cn驻韩使馆教育处2014年4月30日
2015-05-04

2015年第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

大赛名称:2015年第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6月30日为继续展现中国创意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中国设计师协会(CDA)与中外视觉艺术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于2015年3月在中国成都正式启动征集。本届大奖涵盖平面、工业、环艺、服饰、综合五大设计类别,全面沟通设计产业的各个层面。作为中国创意设计界最高规格的设计奖项,“创意中国”设计大奖已成功举办八届,每届大奖都代表着当前中国设计研究与创作的年度水准,其先锋性、学术性、规模性在中国设计发展史上都是史无先例的。本届大奖将进一步推广新锐设计师的创意思考和设计表达,探索创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促进我国创意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设计师协会、中外视觉艺术院协办单位:《中国创意设计年鉴》编委会官方网站:中国创意同盟丨ideatom.com承办单位:中外视觉艺术院二、征稿对象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凡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设计师、设计机构、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以及有相关设计实践的人士均可投稿参评。三、作品类别1、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类)2、工业设计(产品造型类)3、环艺设计(含室内、景观、建筑、规划等)4、服饰设计(含服装、染织、纤维、饰品等)5、综合设计(插画、摄影、动漫、网页、其他)四、投稿要求1、投稿作品原则上不限制题材和内容,但须为作者原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相关权利。2、投稿作品一律提交电子稿件,文件规格为:JPG图片格式,CMYK色彩模式,精度不低于300dpi,每张图片的尺寸不小于A4幅面。3、投稿作品的图片文件名为:姓名+所在单位+作品类别+作品题目,每位作者投稿作品不能超过5件(或5个系列)。4、每位作者需以Word文档的形式,填写并提交《投稿登记表》一份,表格可登录中国创意同盟ideatom.com下载。5、投稿方式一:通过电子邮件,按上述要求,将投稿作品和《投稿登记表》一次性发送到组委会电子邮箱:ideatom@vip.163.com。投稿方式二:按上述要求,将投稿作品及《投稿登记表》刻录成CD光盘,光盘表面注明作者姓名及电话,以较牢固的包装方式,快递寄送到组委会。五、评审费用每个单件作品交评审费50元,每个系列作品交评审费100元,评审费一律通过邮政银行地址汇款。凡中国设计师协会(CDA)会员,凭《会籍证书》扫描件或复印件,免交评审费。六、奖项及评审相关1、由承办单位聘请国内外资深设计师、设计教育专家共同组成本届大奖评委会,并制定评审细则、评审流程及评委守则。2、奖项设置:(1)全场大奖(金、银、铜奖);(2)平面类、工业类、环艺类、服饰类、综合类(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3)中国设计教育成果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凡组织15人以上的院校机构或指导教师具备评奖资格)。3、凡获奖作者、院校机构、指导教师均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奖牌、奖杯;另为全场大奖得主颁发奖金,金奖20000元、银奖5000元、铜奖2000元(均为税前)。4、由中国设计师协会策划编辑大型年度出版物《中国创意设计年鉴》,并正式出版发行;所有获奖作品将具备入编《年鉴》的资格,并为获奖作者颁发《年鉴入编资格证书》。5、本届大奖获等级奖的作者将具备加入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的资格,获优秀奖的作者作为入会的条件之一。6、本届大奖的获奖作者将择优推荐在中国创意同盟及各大专业媒体做专题访谈或专题报道,最大限度宣传展示其设计成就。七、截稿时间即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截稿,以组委会收到稿件的时间为准。2015年9月,在中国创意同盟及各大专业媒体公布获奖名单,同期颁奖。八、收稿信息收稿及收款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文化路公园一号中外视觉艺术院收稿及收款人姓名:创意中国组委会邮政编码:611130投稿登记表下载:中国创意同盟丨ideatom.com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丨52jingsai.com联系电话:028-6969728269697262收稿邮箱:ideatom@vip.163.com附件下载:2015第九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投稿登记表》点击下载
2015-05-03

2015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

大赛主题:2015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截止日期:5月30日一、大赛简介2015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2015HuaweiSoftwareEliteChallenge)是华为公司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举办的大型软件竞赛,致力于让参赛学生充分感受软件设计和写好代码的魅力,验证用软件设计和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比赛增强实战实践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本次大赛口号“万码奔腾战江湖”,将在全国设8个赛区同时开展。大赛分区域线上初赛、区域现场复赛和全国总决赛共三轮,选手采用组队方式(1-3人)参赛,本次大赛赛题于2015年5月5日正式发布,题型将充满乐趣和挑战,我们期待和你共同感受coding的魔力。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赛程设置2015年4月底(预计4月29日)启动报名2015年5月30日报名截止2015年5月5日赛题发布2015年5月底(预计5月30日)区域线上初赛2015年6月初(预计6月7日)区域现场复赛2015年6月底或7月上旬(预计7月11日)全国总决赛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大赛组委会对赛事日程保留最后解释权四、参赛人员只要你是1、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硕)2、喜爱写软件,满怀激情与梦想3、对自己和小伙伴有足够的信心你就可以参与大赛报名!你可以选择单枪匹马闯大赛(1人参赛),也可以选择强强联手(2人或3人组队参赛,可跨校组队,以组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作为参赛区域),英雄不问出处,竞技场上见分晓。五、报名方式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5月30日,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大赛赛题及作品提交方式请关注官网更新六、大赛流程1、区域线上初赛竞赛范围:分区域举行,以队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进行划分竞赛时间:2015年5月底参赛形式:根据赛题完成作品,并在截至日期前提交(2015年5月30日报名截止)面向人群: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硕),若有非学生成员,团队失去资格组队方式:自由组队,每队1-3人2、区域现场复赛竞赛范围:分区域举行,以队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进行划分竞赛时间:2015年6月初参赛形式:以线上初赛作品为基础,根据复赛日提供的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更改代码,以新代码作为现场赛参赛代码3、全国总决赛竞赛地点:深圳竞赛时间:2015年6月底或7月上旬参赛形式:以区域现场复赛作品为基础,根据决赛日提供的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更改代码,以新代码作为总决赛参赛代码注:一经发现代码抄袭,取消团队资格七、大赛评审敬请关注官网更新八、奖项设置1、全国总决赛至尊天下奖(一等奖),1队,20万现金大奖笑傲江湖奖(二等奖),2队,10万现金大奖蟾宫折桂奖(三等奖),5队,5万现金大奖2、区域现场复赛每区域前4名队伍获雄霸一方奖,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华为最新款手机,加入优才计划3、区域线上初赛1)每区域前32名队伍获横扫千军奖,晋级本区域现场复赛,获得晋级奖品和证书2)每区域前64名队伍获得独一无二的精美纪念品九、优才计划1、面试绿卡:免技术面,通过终面后给予高薪SpecialOffer2、应届生实习直通车:国内实习机会任选、岗位工作地任选3、精英导师贴身辅导:配备首席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职业生涯指导4、职业快车道:入职后高级主管、首席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有机会进入专家或管理者梯队培养计划十、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career-elite.huawei.com新浪微博:HW软件精英挑战赛大赛邮箱:hwsec2015@mail01.huawei.com微信公众账号:HUAWEI软件精英挑战赛
2015-05-01

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

大赛主题: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截止日期:7月20日“《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肇始于2010年,由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社主办。短短数载,大赛参赛人数屡创新高,现在已经稳居国内各类翻译比赛之冠。为推动翻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将秉承“给力英语学习,探寻翻译之星”的理念,于2015年5月继续举办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诚邀广大翻译爱好者积极参与,比秀佳译。大赛赞助单位本届大赛由悉尼翻译学院独家赞助。悉尼翻译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在澳大利亚教育部注册的一家专业翻译学院。学院相关课程由澳大利亚翻译认证管理局(NAATI)认证。该院面向海内外招生,以构建“一座跨文化的桥梁”为目标,力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涉及多语种的口笔译人才。大赛合作单位中国翻译协会社科翻译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研究学科委员会、四川省翻译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广东省翻译协会、湖北省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会、陕西省翻译协会、江苏省翻译协会、南开大学和成都通译翻译有限公司。一、大赛形式本届大赛为英汉翻译,大赛启事及原文发布于商务印书馆网站(http://www.cp.com.cn)、《英语世界》2015年第5期、《英语世界》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theworldofenglish)以及《英语世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theworldofenglish)上。二、参赛要求1.参赛者国籍、年龄、性别、学历不限。2.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不接受合作译稿。3.参赛译文及个人信息于截稿日期前发送至电子邮箱:yysjfyds@sina.com。(1)邮件主题标明“翻译大赛”;(2)以附件一(excel格式)发送参赛者个人信息,文件名“XXX个人信息”,以方便获奖时联系。请按下表格式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学校或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子邮箱电话(3)以附件二(word格式)发送参赛译文,文件名“XXX参赛译文”,内文规格:黑色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两端对齐。4.仅第一次投稿有效,不接受修改后的再投稿件。5.在大赛截稿之日前,妥善保存参赛译文,勿在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上或以任何方式公布,违者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三、大赛时间起止日期: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20日。奖项公布时间:2015年10月,在《英语世界》杂志、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布大赛评审结果。四、奖项设置所有投稿将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颁发奖金、奖品和证书,优秀奖获奖者将颁发证书和纪念奖。所有获奖者均获赠2016年全年(1—12期)《英语世界》杂志一套,并有机会成为《英语世界》的译者。对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届翻译大赛的院校,将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获奖院校还有机会成为“翻译实践基地”合作单位。五、联系方式为办好本届翻译大赛,保证此项赛事的公平、公正,特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实施和评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英语世界》编辑部,电话/传真010-65539242。六、特别说明1.本届翻译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2.本届翻译大赛只接受电子版投稿,不接受纸质投稿。3.参赛译文一经发现抄袭或雷同,即取消涉事者参赛资格。《英语世界》杂志社2015年5月
2015-05-01

2015环保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主题:2015环保创新创业大赛截止日期:7月31日大赛介绍在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那段“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的观点,让本就火热的创业势头继续升温。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努力在全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当前中国环保产业处于从小到大、从有到精、从大到强的发展阶段,老一代的环保行业创业者功不可没,新一代的环保创业者重任在肩。结合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行业模式,新一轮的环保产业创业已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生态,在环保领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出新的环保产业形态,带动传统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改变封闭的环保产业资源配置方式,让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更加自由流动。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帮助大众创新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打造新经济,由国家高新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和创业家传媒联合主办的环保领域的专门赛事“2015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将拉开帷幕,本次大赛旨在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趋势,充分整合各类促进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激发环保创业激情,打造健康的环保创业生态,为产业持续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为环保产业在新常态下的升级发展贡献核心价值。“2015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将采用创新的形式,通过设立选拔赛和决赛,吸引来自国内外环保领域的200个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新鲜血液与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充分融合,打造环保创新创业新高地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国家高新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联合主办《创业家》联盟机构IWA国际水协、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华人环境学者工程师协会支持媒体中国水网、亚洲环保、《水工业市场》、《世界环境》、点绿中国、北极星电力网、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光明日报、21世纪报道、经济观察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优酷等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全球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个人和企业。初创组①在报名时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创业计划成熟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在企业或孵化器内部创业人员、大学生创业团队等);②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2人;③计划赛后1年内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成长组①具有领先性、有特色的技术企业;②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③公司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④至少成功运作过一个示范工程或案例;⑤2014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人民币。活动形式项目范围水处理、固废处理、污泥处理、环境修复、生态治理、大气治理、环境检测、物联网。服务技术均可参赛,如有未列出项目可以咨询主办方。参赛者将商业计划提交给大赛组委会,项目通过初选后,参赛者将进行现场陈述和演示,最终获胜者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奖项。大赛主办方将联合国内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最成功的行业企业家担任评委和导师,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有机会现场聆听他们的商业智慧,获得他们的睿智点评。大赛将分为选拔赛及总决赛。成功企业家担任导师,建立师徒情谊;以交易为核心,促进技术和产业对接;撬动上下游资源,打造环保产业生态;建立组织形成圈子,增进互动和交流;成立环保创新创业联盟,持续性的服务。赛事安排1活动报名&项目筛选时间:4月14日-7月31日2师徒选拔时间:8月中旬-9月中旬地点:北京、宜兴等地3项目辅导时间:8月22日-10月20日地点:北京、宜兴等地4年度盛典&颁奖典礼时间:10月23-24日地点:江苏•宜兴参赛方式线上报名www.heimasai.comwww.epstac.com/huanchuangsai填写报名表,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huanchuangsai@163.com进行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发送项目方案。咨询方式李延玮陈玉碧电话:010-88577078-8011传真:010-88577355邮箱:huanchuangsai@163.com
2015-04-30

2016德国IF设计奖开始征集!

大赛主题:2016德国IF设计奖线上报名截止时间:2015年10月15日自1953年成立迄今,iF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与最知名的设计中心之一。iF凭借其设计服务的核心能力与高度的评价,在设计与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不断着提升设计的大众意识。iF设计奖是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国际设计奖项之一。参赛者所角逐的iF设计奖标志已成为国际所认可的杰出设计标章。iF设计奖成为设计好爱者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指引。获奖者除了拥有iF设计奖标志使用权之外,不仅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也获得广泛的实质利益来推广其杰出设计的成就。60馀年来,iF致力于设计与产业的媒合,举办多年的iF设计奖已是当今最负盛名的设计竞赛之一:重视其高度价值的企业每年提交产品与服务,接受iF设计奖严格的审视。iF设计奖不仅为获奖者与其设计提供声誉卓著的行销利器,iF也为获奖者提供特别的服务套装,例如国际展览、iFdesignapp以及即将推出的崭新的宣传平台-iF世界设计指南。官方报名入口:http://my.ifdesign.de/www/my_if/login.php?sprache=1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
2015-04-29

第五届华为财经财务经营挑战赛

大赛名称:第五届华为财经财务经营挑战赛主办单位:华为公司集团财经体系报名截止日期:5月10日大赛介绍华为财经财务大赛是由华为公司集团财经体系独家赞助主办的。本项赛事旨在为中国各高校在校的财务类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财务竞技平台,在参加比赛获得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充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大赛官网:http://financehuawei.hiall.com.cn/cwfa.php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
2015-04-29

“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6月6日一、大赛简介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英文名称:ChinaGraduateContestonApplication,DesignandInnovationofMobile-Terminal)(以下简称“大赛”)是“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赛事之一。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第一届大赛由北京邮电大学承办,由中国通信学会、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和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协办,由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赞助冠名“麦芒杯”,即本届大赛命名为“‘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第一届大赛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提供技术支持。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单位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协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承办单位北京邮电大学、赞助单位、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大赛日程“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分为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参赛学生网上提交作品,评审专家网上对其评审;全国总决赛阶段,以学生答辩和成果应用、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同时,在全国总决赛期间,还将为参赛选手带来两场有关移动互联网行业技术特点、热门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前沿讲座。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发布参赛通知及网上报名:2015年1月19日(2)网上报名及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5年6月6日(3)参赛作品初审:2015年6月11日—2015年7月7日(4)参赛作品初审结果公示:2015年7月8日—2015年7月15日(5)发布参加全国总决赛名单及相关通知:2015年7月17日(6)全国总决赛:2015年8月8日—2015年8月10日。注:以上为初步拟定时间,具体时间以最新通知为准。四、参赛对象凡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及已确定本校保研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五、参赛方式1、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网www.mtdasai.com.cn进行报名注册、参赛与作品提交。2、参赛作品应具有原创新、无知识产权争议。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集体作品。大赛组委会鼓励参赛学生以团队形式提交集体作品。参赛作品的申报者,为1至4人,且必须为学生。申报集体作品的,队员排序和分工须明确。3、参赛队伍或选手可申报至多2名指导教师,大赛秘书处将以作者申报的顺序排序。六、参赛赛题“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共设有四个指定赛题和一个开放性的赛题。分别如下:1、移动生活。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移动生活是当下热门,她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产物。如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查看家里家居的状态,如热水器、冰箱内物资状态;又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控制诸如空调、电视;又比如通过位置服务或可穿戴设备,来方便人们生活等。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生活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移动设备开发的APP、可穿戴设备等硬件设计,或者是一个创意,凡是跟移动生活有关的作品都可提交。PS:由于测试等原因,需要操作系统支撑的作品只能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和运行。2、移动商务。移动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低碳商务办公模式,能为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减少废气排放。办公人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如可视化录音APP,在录音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加注图文标识、完成后二次编辑、有声PPT(支持声音加图片同步回放)、数据小利于分享和识别不同演讲人等功能,极大便捷和丰富年轻白领的办公形态。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可以是一个APP作品,也可以是针对某个技术环节进行的优化,同时也可以只是一个创意。凡是跟移动商务有关的作品都可提交。PS:由于测试等原因,需要操作系统支撑的作品只能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和运行。3、移动娱乐。自我国进入4G时代以来,移动娱乐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传统娱乐项目搭载在移动终端上,为年轻用户和有需要的人们可以随时(Anytime)、随地(Anything)享受任何娱乐(Any-entertainment)提供了可能。如唱K软件、移动游戏等等。据权威媒体公布的数据,仅移动游戏一项产值,在2015年就可超过220亿美元。参赛选手可根据移动娱乐的特点和优缺点,或结合未来发展趋势,自行安排作品内容。作品既可是实物解决方案、APP软件、改进和优化后的算法,又可是一个创新方案。凡是跟移动娱乐有关的作品都可提交。PS:由于测试等原因,需要操作系统支撑的作品只能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和运行。4、移动云服务与移动互联网安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云计算服务已经出现。移动云服务是云计算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如苹果公司推出的iCloud服务。但同时,也出现了安全问题。如持续发酵好莱坞影星个人照片泄露事件。移动互联网安全是移动云服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我国,随着4G网络快速发展,还暴露出一些新的安全问题和需求。参赛选手可根据移动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安全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两者现状、技术特点和难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自行安排作品内容。作品内容既可是实物解决方案、APP软件、改进和优化后的算法,又可是一个创新方案。凡是跟本赛题有关的作品都可提交。PS:由于测试等原因,需要操作系统支撑的作品只能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和运行。5、自选项目。学生可根据移动终端或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或者年轻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征,自由发挥,拟定参赛题目和提交参赛作品。注1:由于测试等原因,所有需要操作系统支撑的作品只能在android平台上测试和运行。注2;以上赛题设置为初步拟定方案。如有更改,请以最新通知为准。七、作品提交内容参赛选手提交作品时,需选择作品所属形态并提交相应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创意类作品是指参赛选手根据实际研究,结合目前移动终端或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的某种想法和实施方案。创意类参赛作品可不必提供演示实物,但必须是符合现实生活实际需要的。参赛选手在提交创意类作品时,需提供创意文档。具体要求如下:①参赛作品创意的来源②与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③说明参赛作品的可实现性④说明参赛作品的应用价值或实际推广价值⑤总结或者结论2、软件类作品是指参赛选手根据实际研究,结合目前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制作出的一个应用软件(app)。软件类参赛作品不仅要求有技术文档,还要有可供演示或操作的实物作品(由于时间原因,参赛选手提交的作品可能不是完整的app,但应能实现其主要功能)。在提交软件类作品时,参赛选手需提供技术文档和支撑材料(包括DEMO和Andriod应用程序)。其中:技术文档具体要求如下:①参赛作品创意的来源②与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③说明参赛作品的功能特点或功能价值④说明应用程序的架构和软件测试情况⑤说明技术的创新性⑥说明参赛作品的市场应用前景或推广价值⑦总结或者结论⑧须提供操作说明(不限定格式)演示DEMO:要求以影视压缩文档主流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20X240,时长不超过5分钟3、硬件类作品是指参赛选手根据实际研究,结合目前移动终端硬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作出的关于移动终端硬件的设计方案(如电路设计等)。参赛选手在提交硬件类作品时,应提供技术文档和支撑材料(包括演示DEMO和设计框图)。其中:技术文档要求如下:①参赛作品创意的来源②与国内外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③说明参赛作品的功能特点或功能价值④方案设计说明以及原理分析⑤系统测试情况(可选)⑥说明技术的创新性⑦说明参赛作品的市场应用前景或推广价值⑧总结或者结论⑨提供操作说明(不限定格式)演示DEMO:要求以视频压缩文档主流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20X240,时长不超过5分钟。八、作品评价指标1、创意类作品评审指标新颖性35分应用或推广价值35分可实现性15分资料完整度15分2、软件类作品评审指标功能价值25分推广价值20分创新性20分实现度20分用户体验15分3、硬件类作品评审指标功能价值25分推广价值25分创新性15分实现度25分用户体验10分九、奖项设置“麦芒杯”第一届全国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共有五个赛题,每个赛题里分设一、二、三等奖。其中,每个赛题的一等奖占比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5%,二等奖占比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10%,三等奖占比不超过该赛题有效作品总数的20%。此外,根据每个赛题里参赛作品的质量,适时加设特等奖。大赛为获得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队伍或选手给予数额不等的现金奖励和颁发获奖证书,为所有有效作品的申报队伍或选手颁发成功参赛证书。同时,大赛还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赞助单位冠名奖。为获得以上奖项的个人或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十、申诉仲裁与纪律处罚1、各参赛培养单位严格审查参赛选手资格,若出现参赛选手资格问题,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参赛培养单位评优资格及承办单位申请权,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2、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仅负责指导参赛选手完成作品,不得将指导教师个人相关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作为参赛作品。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作品资格及指导教师评优资格,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3、参赛选手不得运用非法手段破断大赛官方网站。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选手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4、参赛选手不得运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技术数据、创新想法、创意设计方案等。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选手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5、大赛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及评审专家等各职能部门严格遵守大赛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若出现渎职、包庇等行为,取消相关作品资格及责任人职务,并通报组委会各培养单位。6、凡是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参赛作品,专家委员会一律不予以评审。如获奖作品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按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十一、知识产权参赛作品依法享有知识产权保护,竞赛参属单位人员对所接触的参赛作品负有保密义务,组委会不负责参赛作品涉及知识产权争议等相关事宜。入选全国决赛的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填写组委会制定的《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免责声明》。未填写的,一律不予以评审和评奖。十二、联系方式1、官方网站:www.mtdasai.com.cn媒体支持:ps.webxun.com2、大赛邮箱:mtdasai@163.com3、组委会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2283527,联系人:李搏4、大赛秘书处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北京邮电大学165信箱,邮政编码:1008765、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名称为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账号为mtdasai6、大赛官方微博:认证微博地址为www.weibo.com/mtdasai,认证微博名称为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2015-04-28

“寻找中国的创业奇才”戴尔平板电脑校园营销大赛

大赛名称:“寻找中国的创业奇才”戴尔平板电脑校园营销大赛主办单位:戴尔公司报名截止日期:4月30日大赛官网:http://talent.kedaibiao.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
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