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公益短片征集中

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报名截止:7月31日中国公益映像节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创新性的以公益为主题的视觉、影像盛典5年时间2620部公益影像作品覆盖全国27个省、市和地区丰富的影片主题(涵盖扶贫援建、环境保护、助学助残、妇女儿童、公益理念倡导等各个领域)重量级的大赛评委(杨紫烨、王振耀、王中磊、尤小刚、师曾志、袁岳等)更有名人、明星纷纷助阵(姚明、郎朗、王石、赖声川、周华健、欧阳夏丹等)2018年6月29日中国公益映像节,再次扬帆起航用影像记录点滴善行播撒美好希望的种子快跟随我们的步伐一睹今年公益映像节的新亮点、新气象——1、用影像记录新时代的善举,聚焦精准扶贫【中国公益影像大赛】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以“看见爱·看见未来”为主题,秉承十九大精神,面向政府、媒体、企业、学校、非营利机构征集发现和记录新时代的原创公益影像,鼓励记录扶贫案例的作品参赛参展。用影片展现公益新理念、传播社会正能量,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设置五大奖项类别,奖项多元化(中国公益映像节奖杯)【最高奖】(1部)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金蝴蝶奖【最佳单项奖】(8部)最佳作品传播奖、最佳作品创意奖、公益微电影奖、最佳网络人气奖、最佳感人短片奖、最佳摄像奖、最佳剪辑奖、最佳特效奖【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奖】(3部)【特别奖】(每项设1部最佳,5部优秀奖,10部入围奖)社会团体类公益影像大奖、民办非企业类公益影像大奖、基金会类公益影像大奖、政府类公益影像大奖、企业类公益影像大奖、个人类公益影像大奖【最佳展映奖】(3部)3、首设青年传播单元,多维传播公益影像【青年传播竞赛单元】本届公益影像大赛首次开设了青年传播竞赛单元,调动热心公益的广大学生和青年群体,围绕映像节优秀影片制作微信产品、H5、短视频及小游戏等,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造力及互联网社群影响力,让他们用同龄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丰富“中国公益映像节”的品牌内涵。【主题展映活动】今年还将举行不同主题的展映活动。(1)扶贫主题影像回顾展:用影像反映来自不同行业、地域、年龄层次的人们,心怀公益梦想,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用点滴善举践行大爱情怀。(2)儿童主题影像展映:鼓励儿童交流和自我表达,用影像启发儿童个性化发展.(3)“不老爱情”主题影像作品展:唤起大家对当代都市老年群体的关注。(4)开展沙龙、论坛,探讨新时代公益影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4、多个展映馆,展现公益中国风采(中国公益映像节映像馆)本届映像节还将在深圳舞美产业园、T-PARK、慈展会等现场开设公益映像馆。深圳舞美产业园映像馆将成为一个集放映、沙龙、影视体验、AR/VR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利用最新的影像科技,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而在慈展会映像馆,除了将带来全新的专题影像展,还将特设公众可亲身参与的艺术帮扶展示板块,深化公众对我国扶贫成果认知。更年轻的姿态、更有趣的活动,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让你心动了吗?6月29日,影像大赛已正式启动,赶紧行动起来,参与报名吧!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报名须知参赛对象国内外已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以及政府、企业、个人均可提交作品,参与“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的展示及评选活动。参与方式1.报名时间:2018年6月29日至2018年7月31日2.报名方式:登陆中国公益映像节官网(www.cipmf.com),点击首页的“中国公益影像大赛/我要投片”,填写报名表;或关注“中国公益映像节”(zggyyxj)参与报名,了解大赛最新动态。3.作品投送方式:①百度云盘:将视频作品及其海报上传至百度云盘,在报名表中填写云盘下载地址投送;②邮寄光盘或U盘:将作品光盘、U盘寄送至征集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张逸飞联系电话:13433926325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西路266号南洲小聪科技创意园407)作品要求1.主题:作品内容须符合本次活动"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的公益主题,内容和题材不限。2.时长:微电影时长不超过30分钟,微短片时长不超过15分钟,视频原文件清晰度不低于720p(建议MPG格式)。3.原创性:所有参赛参展作品必须由参赛参展者原创,不得转载、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参赛参展资格。版权授权1.关于版权:参赛参展者承诺对其所递交的作品拥有合法、全部、充分、完整、独有的著作权,参赛参展作品没有知识产权和其他纠纷,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及其他合法权益。2.关于授权:自参赛参展者报名成功之日起,视为参赛参展者已经授权“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对其参选作品享有免费播出权以及在公益领域内无偿使用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在报纸、电台、电视、互联及移动网络、户外广告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展播展映,对此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无须另行通知参赛参展者和支付费用),详情请参阅中国公益映像节官方网站(http://www.cipmf.com/)。注意事项1.参赛者一旦正式报名参与“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已入选“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的作品。2.往届中国公益映像节的获奖作品,不可再参与“2018中国公益映像节”评选。联系方式1.影片征集相关问题请致信:cipmf2016@163.com2.其他疑问和信息咨询,请拨打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电话:0755-83521068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4

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各参赛团队提交设计成果和社会实践材料:9月15日前由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团委、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南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设计大赛将于2018年6月至11月举行。一、大赛主题爱心助力扶贫二、赛制和时间大赛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分初审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邀请桥梁专家、行业知名学者等担任初审和决赛评委进行评审。大赛推进节点为:6月底,启动大赛;7月30日前,组织大赛报名;9月15日前,各参赛团队提交设计成果和社会实践材料;9月下旬,进行初赛评审;10月初,公布入选决赛团队名单;11月,在南通大学适时举办现场决赛。三、办赛理念1.公益性:拓展学科实践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专业精神。2.科学性:体现专业水准,倡导环保理念,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3.实用性:重视方案可实施性和实用价值,兼顾景观美学价值。4.经济性:提倡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四、参赛对象以团体为单位,对象为全国(包含港澳台)交通院校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具体要求详见附件)。参赛对象以团队为单位,各年级学生自由组队,每组限定3-5人,指导老师1名,须包含土木工程方向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生,其他专业不限。鼓励跨专业组队参赛,一般不允许跨学校组队。五、参赛要求1.以团队形式进行比赛报名,并于7月23日前发至公路科协邮箱(下面所列邮箱)2.参赛团队需从“小桥工程项目库”中的待建桥梁目录(桥址具体信息登录http://tw.ntu.edu.cn/文件资料栏目下载)中进行选题,实施作品设计。3.设计成果必须包含设计说明、桥梁概念设计图,同时鼓励各团队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地考察视频短片和图片资料等。电子邮箱:chdwsglkx@163.com六、设计要求1.选题范围:在“交通扶贫——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项目库”中的待建桥梁目录(桥址具体信息登录http://tw.ntu.edu.cn/文件资料栏目下载)中进行选题,由参赛队伍综合考虑地域、工程可实施性等因素,选定桥址,开展作品设计。2.技术参数:在组委会指定的小桥工程目录中选定桥址后,进行现场踏查,自行确定桥位,基本技术参数可按三、四级公路桥涵考虑,桥址处地质资料可假定。3.设计要求:桥型方案可以依据现有桥梁造型基础进行创新,但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基本桥梁造型。设计方案须满足必要的通行及服务功能,桥梁造型与周边环境协调。设计方案应符合办赛理念,凸显“助力扶贫”的主题。七、初审作品提交要求提交作品为一式两份,其中一个版本须隐去参赛单位与个人信息。1.设计说明。应阐述桥位选择、桥型概念设计的思路,包含桥位地点、桥梁设计基本信息、当地环境与设计桥梁的相互关系、构思理念以及文化内涵等基本信息。2.桥梁概念设计图。包括概念设计草图,桥型布置图,主要结构构造,三维效果图,阐述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基本概算。3.社会实践材料。鼓励参赛队伍积极开展现场实地勘测,进行社会调查,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地考察视频片(不超过3分钟)、图片资料等。八、奖项设置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及社会实践优秀奖若干。按一定比例评选大赛优秀组织奖。如有特别优异的作品,组委会可决定增设特别奖。一等奖奖金5000元/组二等奖奖金3000元/组三等奖奖金2000元/组社会实践优秀奖奖金1000元/组小桥梁设计大赛:819807648各团队请于7月23日前将报名表发至公路科协邮箱:chdwsglkx@163.com。全国大学生公益桥大赛通知20180704.doc第二届大赛桥址信息表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4

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

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大赛主题2018年“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以“穿梭光影,逐梦青春”为行动口号,以“绽放”为年度创作主题,培养“未”电影之星,成创意、创新、创优,微电影之才。以微电影剧本、题材的形式均可报名参加。在各区域城市掀起一股青春风潮,让整个城市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加入潮流派对当中,用艺术作为生活的点缀,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参与感。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传北广(北京)文化传媒产业有限公司、新疆通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电视台高校创意总部、新影盛世(北京)国际微电影有限公司、中央新影集团文化创意产业拓展中心、万达电影院线承办单位:青岛华娱艺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爱奇艺、搜狐视频、优酷网、爱奇艺、腾讯视频、土豆网、酷六网、新华网、土豆映像节、新浪微博、中青视讯、凤凰网、腾讯网、豆瓣网、天涯、猫扑、北京青年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等合作单位:金鹏奖、华语大学生影视奖、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参赛对象本次大赛参赛对象为全国各大高校在校学生(包括专科、本科学生及研究生)及专业创作团队和个人(团队中至少有一名在校或毕业一年以内大学生)赛事阵容特邀导师全程辅导:知名导师(例如陈可辛、靳东、黄磊、章子怡、王蕙玲等)强强组合,打造最大声势。入围作品强曝光度:入围作品在央视展播,前三甲作品送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并做颁奖典礼。剧本演职者分离挑选:分为剧本征集;导演/摄影选拔;演员选拔。评委组进行优势组合,保证成片质量。校园演员海选:全国规模进行,千所院校海选,致力于选拔出优秀的演员。电影人集训:新增电影人集训环节,导师按剧本将选手分组集训,过程制成真人秀综艺档节目在央视播出。拍摄过程央视全程跟拍:央视全程跟拍,并播出微电影拍摄过程的故事纪录片。时间安排微电影: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作品播出评审时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微电影再创作:2019年5月颁奖典礼:2019年6月剧本创作部分:征集时间: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评审时间:2019年5月参赛步骤A微电影报名:1.微信关注“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公众号,点击菜单“我要报名”填写信息2.到官网http://www.cnsmfc.com下载作品报名表格,按照要求完成作品填写表格3.提交到邮箱wdyzvh@outlook.com,发送邮箱包含:①报名表格;②参赛作品(时间:2~30分钟);③影片视频截图3—5张;④导演及剧组人员近期生活照(JPG格式1024*768以上)1张(可提供多张,组委会将随机抽取展示);4.关注公众号&加微信,了解比赛评选进展,咨询电话/微信:13365426559ps:如果你喜欢拍视频,但不会用专业设备也没有专业的学习过怎么办?用手机拍摄的作品也可报名参赛,如果你的视频够精彩、有创意,后期将得到评委老师或专业电影人团队的帮助与技术支持,参赛评选!大赛开辟宣传片一栏,该栏由城市或企业命题,选手根据要求创作,第一名将获取城市或企业提供的悬赏金。B演员海选报名:1.微信关注“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公众号,菜单点击“我要报名”,选择演员选项填写信息,到官网http://www.cnsmfc.com下载作品报名表格,按照要求完成作品填写表格。2.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演员选拔”查看赛事规则,关注更新或加咨询微信13365426559,了解比赛进展。C剧本报名方式:①到官网http://www.cnsmfc.com下载剧本报名表格,按照要求填写完成。②发邮件至投稿邮箱:news_communication@163.com,发送邮箱包含:《报名登记表》、参赛作品剧本、含有导演及剧组人员近期生活照(JPG格式1024*768以上)1张(可提供多张,组委会将随机抽取展示),参赛作品用Word或WPS电子文本,正文封面页请注明:“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原创微电影剧本,以及作品名称、作者真实姓名、学校名称、年级、专业(方向)、手机、邮箱等信息,要求有1千字以内的简明故事梗概和不少于1万字的完整剧本。③参赛剧本打印稿、参赛者亲笔签名的《报名登记表》打印稿、其他有助于阐述其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资料,邮寄至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组委会指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中传北广文化产业园E区第五届“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造大赛”组委会联系人:邹城咨询电话:13550829000奖项设置全国奖项A.微电影剧本奖励:一等奖1名,奖金20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10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5000元单项鼓励奖10名,奖金各2000元B.微电影作品奖励:一等奖1名,奖金100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50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各30000元微电影作品奖、微电影剧本奖,演员海选奖等更多奖项以组委会通知为准全国咨询电话/微信:13365426559注:在此次《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中获奖参赛者均由共青团中央学习部、中央新影集团、中国传媒大学、华娱文化联合颁发荣誉证书及荣誉奖杯。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须为未签署其他合作协议、未投拍过的微电影作品和原创剧本,作者须享有独立著作权,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否则文责自负;2、参赛作品的体裁类型与具体要求:微电影作品:2~30分钟,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影片;微电影剧本:要求有1千字以内的简明故事梗概和不少于1万字的完整剧本。3、应征作品的具体类型和风格不限,传播社会正能量,无违法违规内容。参赛版权1、参加微电影大赛作者(包括联合制作)须确认拥有投递剧本的版权及著作权,由作品所引起的版权及著作权纠纷,大赛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2、参加本微电影大赛期间,参赛作品不可授权予第三方使用,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经组委会及作者许可下,无权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3、获得资金扶持的参赛作品版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组委会及其合作组织有权在公共媒体进行展映、公共宣传、结集收藏等活动。获得资金扶持参赛作品,未经大赛组委会许可,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可权予第三方使用,不可私自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凡提交作品参赛,即被视为接受本细则的各项条款,组委会保留对本次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和改评,追回奖项、扶持资金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组委会。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组委会有权修改本章程、规则、条款或与本章程相关的其他规定。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cnsmfc.com/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报名登记表剧本类.doc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报名登记表演员类.doc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报名登记表作品类.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3

趣味编程竞技携手一站式开发赋能!2018百度之星大赛正式启动

2018百度之星大赛报名时间:7月4日—8月3日(程序设计大赛)7月4日-8月5日(开发者大赛)大赛官网:http://star.baidu.com/7月4日,2018百度之星大赛正式启动。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与百度之星·开发者大赛报名通道开启,怀揣梦想的技术咖们,还在等什么呢?程序设计大赛与开发者大赛两项赛事的并驾齐驱为百度之星带来颇多看点,其中的精彩瞬间会否有你的出现呢?【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2018年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邀请所有有热情、有梦想的编程爱好者报名参赛,共同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参赛要求1、参赛选手国家/地区不限,年龄不限;

2、总决赛选手须为在校学生(包括中学、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含本年度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士可参与复赛排名,不进入总决赛名单;

3、复赛成绩排名靠前的50位在校学生可进入总决赛;

4、选手需在线完成比赛报名,每人只能报名一次,在线填写信息需完整准确,赛事组委会可根据需要通过官方邮件要求选手补充相关个人信息;

5、参与百度之星官方微博活动的活跃用户将有机会成为百度之星的志愿者,被邀请来到百度之星总决赛现场。赛题介绍任务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C++,Pascal及Java或其它语言解决挑战性算法问题。说明比赛期间,参赛选手登录比赛页面进行答题,每人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C、C++、Pascal、Java或其他任意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规定数量的问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运行,系统自动判定程序为正确或错误并将运行的结果反馈给参赛者,根据答题准确率和耗时进行排名晋级。重点考察选手的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日程安排报名时间:7月4日—8月3日资格赛时间:8月4日—8月5日初赛时间:8月11日—8月12日复赛时间:8月18日总决赛时间:9月16日—9月18日比赛须知1.参赛选手在资格赛规定时间内,提交并答对任意一道题即可获得初赛资格。2.初赛分两场,每场进入前500名的选手,晋级复赛。3.复赛成绩前50名参赛选手晋级线下决赛。4.竞赛官方邮箱:astar@baidu.com;5.竞赛官方交流QQ群:514064902。【百度之星·开发者大赛】2018年百度之星开发者大赛以当下AI热门方向——人流密度估计作为赛题,为选手提供真实的数据集、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开源框架,使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门槛降低,助力选手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让优秀技术解决方案脱颖而出。参赛要求1、面向全社会开放,不限年龄、身份、国籍,相关领域的个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初创团队等人员均可报名参赛;

2、可以个人或团队(线下自由组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队伍人数最多不超过5人,允许跨单位自由组队,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赛题介绍1.竞赛任务要求参赛者给出一个算法或模型,对于给定的图片,统计图中的总人数。给定图片数据,选手据此训练模型,为每张测试数据预测出最准确的人数。2.数据简介本竞赛所用训练和测试图片均来自一般监控场景,但包括多种视角(如低空、高空、鱼眼等),图中行人的相对尺寸也会有较大差异。部分训练数据参考了公开数据集(如ShanghaiTech[1],UCF-CC-50[2],WorldExpo’10[3],Mall[4]等)。本竞赛的数据标注均在对应json文件中,每张训练图片的标注为以下两种方式之一:(1)部分数据对图中行人提供了方框标注(boundingbox),格式为[x,y,w,h];(2)部分图对图中行人提供了头部的打点标注,坐标格式为[x,y]。此外部分图片还提供了忽略区(ignore_region)标注,格式为[x0,y0,x1,y1,…,xn,yn]组成的多边形(注意一张图片可能有多个多边形忽略区),图片在忽略区内的部分不参与训练/测试。赛程赛制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各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1、作品提交规则(1)初赛和复赛期间参赛队伍须提交的参赛作品内容包括1、参赛系统模型;2、源代码(含注释文档Notebook,各阶段比赛截止前提交即可)。

(2)决赛期间参赛队伍须通过现场路演汇报的形式,全方位阐述作品实现过程及最终作品。参赛队伍提交的所有参赛资料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伍所有,参赛资料仅用于本次大赛评奖。(3)提交格式说明提交文件为csv格式,请参考example.csv。2、注意事项所有参与评审的模型必须使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或者训练模型。日程安排及报名方式1.日程安排报名:7月4日-8月5日正式启动注册报名,开放训练数据集1,使用所提供的训练数据,作建模与训练。初赛:7月25日-8月5日开放测试数据集1及初赛评测入口,截止日期内提交初赛作品,取最高成绩,前50名晋级下一轮。复赛:8月6日-8月31日开放训练数据集2,使用所提供的训练数据,作建模与训练;开放测试数据集2及复赛评测入口(8月20日开放),截止日期内提交复赛作品,取最高成绩晋级下一轮。复赛审核:9月1日-9月5日复赛作品进行人工审核,9月5日24点之前公布TOP10的决赛名单。决赛:9月16日-9月18日按入围队伍现场路演答辩情况评选出最终获奖名单。按大赛奖项设置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金。2、报名方式2018年7月4日至2018年8月5日可登录“百度之星”官网:http://star.baidu.com/进行报名参赛团队使用已有百度账号或新注册百度账号报名,在线完善相关信息,即可报名参赛。若以团队形式参赛,须指定其中一人为队长,队长作为团队发言人与通讯联络人,注册的百度账号团队内部共享使用。参赛期间登录百度的平台均需保持与该账号一致;官方指定唯一竞赛日常训练平台:AI-Studio竞赛官方讨论专区百度之星开发者大赛讨论区(http://ai.baidu.com/forum/topic/list/193)竞赛官方邮箱astar@baidu.com竞赛官方交流QQ群:755062839下面是福利时间,有梦想有技术的小伙伴还在等什么呢?总决赛奖项一等奖一名奖金50000元/人人民币二等奖两名奖金20000元/人人民币三等奖三名奖金5000元/人人民币优胜奖五名奖金1000元/人人民币(开发者大赛、程序设计大赛奖金及名额均如上)其他奖励措施招聘绿色通道:开发者大赛获奖团队选手和程序设计大赛决赛选手均可获得百度校园招聘/实习生招聘绿色通道机会。深度访问交流参与百度各重大峰会、培训交流的机会,具体细则另行通知。荣誉纪念奖品开发者大赛初赛有有效提交作品的团队成员和程序设计大赛复赛成绩前500名选手,每人可获得赛事纪念T恤一件。两项赛事所有入围总决赛选手都可获得“选手最爱度度熊”一只及总决赛限量纪念帽衫、参赛证书或相应参赛证明。大赛官网http://star.baidu.com/
2018-07-13

第十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影评大赛作品征集

大赛名称:第十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影评大赛作品征集投稿日期:即日起——2018年11月26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415-1.html一、大赛宗旨: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广影字【2002】第540号),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指导的面向全球的大学生电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得到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的好评。第十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以“阅影悦青春”为主题,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原则,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搭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产学研一体的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电影文化交流,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为目标。其中,影评大赛是大学生电影节的一项活动。该活动旨在推进广东省高校校园电影文化建设,激发大学生对中国电影倾注更多的关注和热情。加强大学生群体与中国电影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广东电影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互动影响,发掘年轻一代大学生中的电影理论与批评人才,鼓励优秀影评创作和电影理论的学习,带动广东电影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二、评奖细则:1、大赛评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大赛评奖分为初评、终评两个阶段。3、初评,由广州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专业人士选出“50强作品”进入终评。4、终评,由资深的专家学者构成终评评委会,通过打分评出最终优胜者。三、大赛时间1、投稿日期:即日起——2018年11月26日1、初评日期:2018年11月22日(11月23日公布初评结果)2、终评日期:2018年11月25日(11月27日公布最终结果)四、影评范围: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20日在国内院线公映的国内外影片。五、参赛对象:全国(含港澳台)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赛。六、参赛要求:1、参赛者必须认真填写好参赛表格,根据表格要求提供个人资料,如果不填写或者填写不全者、填写内容虚假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2、参赛作品要求务必原创,必须由参赛者本人进行独立创作(不接受两人及以上合作作品),且必须从来未在任何报刊或其它公共媒体(包括互联网)上先行刊载过。参赛者须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剽窃。大赛组委会一旦发现参赛作品或其一部分已在报刊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上先行刊载,或涉嫌抄袭,将严肃处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禁止参赛作品一稿多投。3、参赛作品内容表现健康,不能包含有色情、暴力因素,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4、参赛作品必须为电影评论论文,题目可自拟,应主题鲜明,观点独到,层次清楚,论述充实,行文流畅。如在文章中引用如何其他人的文字,必须在相应处加标注或尾注。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3000字。5、格式要求:题目三号黑体,小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单倍行距。篇尾请注明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和邮箱),就读高校及院系,专业和通讯地址。6、所有参赛作品均不予退回,请参赛者自留备份。7、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承办方不承担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组委会有权在媒体上展示、展出、结集出版,或用于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活动。广州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享有将影评大赛入围和获奖作品用于影视教育和知识产权宣传等非商业性活动的展出和使用权。8、大赛组委会不承担参赛作品在邮寄过程中的丢失、毁损责任及其他由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任何参赛资料的遗失、错误或毁损责任。七、参赛方式:本次大赛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1、初评阶段一律采用网络投稿的方式。关注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州大学生电影节GCSFF”下载报名表格(接受应届毕业生的报名),把作品连同报名表格发送至大会邮箱:gcsff_ypds@163.com。参赛截止日期为2018年11月20日23:59;参赛者请按照报名表填写各项资料。2、经初评后,各级别分别选出“50强”影评文章入围终评,入围参赛者在收到入围通知后,请所有入围的作者将打印盖章的报名表连同入围声明函(详见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官方网站公告)电子版于2018年11月23日24:00前发送到gcsff_ypds@163.com,方有资格参加本届大赛的终评。八、奖项设置:1、本次大赛分设研究生组和本科生(包含高中生,专科生)组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通过初评的作品视为入围作品,最终奖项将从入围作品中产生。其中本科组:一等奖一名:颁发1000元奖金奖品及证书二等奖三名:各颁发500元奖金奖品及证书三等奖五名:各颁发300元奖品及证书优秀奖16名:颁发获奖证书研究生组:一等奖一名:颁发1000元奖金奖品及证书二等奖三名:各颁发500元奖金奖品及证书三等奖五名:各颁发300元奖品及证书优秀奖16名:颁发获奖证书【备注:各奖项中的奖金奖品有部分为等值的实物。】2、影评大赛组委会有权无偿使用所有获奖参赛作品用于结集出版。以上所有细则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届影评大赛组委会拥有。组委会联系方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21号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傅明根收邮编:510320电话:020-84096903,13725442035,13202543967E-email:gcsff_ypds@163.com联系人:傅明根,王幸娴新浪官方微博:@广州大学生电影节GC002第十五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影评大赛报名表.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3

“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大赛名称:“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报名审核时间:2018年6月15日8:00至9月11日17:00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经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2018年“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赞助单位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就2018年“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一、参赛报名1.本届赛事参赛报名、培养单位审核、作品提交等均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以下简称“研创网”https://cpipc.chinadegrees.cn)上进行;2.研究生需组队参赛(每队人数3人、专业、学校不限),参赛人员请登录“研创网”注册账号,并由队长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报名起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8:00至9月10日17:00(“研创网”参赛学生操作说明详见链接https://cpipc.chinadegrees.cn//pw/detail/2c9088a362b9c8de0162d7ac498d0a9e);3.参赛单位领队或联系人将定期登录“研创网”账号,履行本单位的管理职责,完成对本单位报名参赛人员的参赛资格审核(包括本单位研究生担任跨校混合组队队长的参赛队),审核起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8:00至9月11日17:00。二、参赛团队缴费1.参赛报名费每队300元,请参赛队队长登录本人注册账号,完成网上缴费;2.报名队伍需在参赛队伍审核通过后进行缴费,网上缴费时间为2018年7月1日8:00至2018年9月13日17:00;(缴费咨询邮箱:gscpc3@seu.edu.cn);3.缴费成功后,请参赛队登录系统查看缴费状态。三、竞赛时间及方式1.竞赛时间:竞赛定于2018年9月15日8:00至9月19日12:00举行;2.试题下载与校验:各参赛队队长于9月14日8:00登录“研创网”,下载“试题ZIP包”,同时下载竞赛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校验“试题ZIP包”;3.试题解密与论文编写:各参赛队队长于9月15日8:00登录“研创网”查看试题解压密码,解密试题,使用《竞赛论文标准文档》编写竞赛论文;4.“竞赛系统”论文提交:各参赛队队长于9月19日12:00以前,使用竞赛指定的“MD5码校验工具”,生成pdf格式竞赛论文的MD5识别码,登录“研创网”提交论文识别码。于9月20日24:00以前,登录“研创网”上传pdf格式竞赛论文。四、奖项设置竞赛设立一、二、三等奖、专项奖、成功参赛奖、参赛单位优秀组织奖等。其中原则上一、二、三等奖获奖数,为参赛队总数的1.5%、13%和20%。国内外参赛队分开评奖,具体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五、竞赛结果公示与颁奖大会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上,于2018年11月中旬公示竞赛结果;11月中下旬发布拟获奖名单;2018年12月7日,在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召开“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宣读本届竞赛团队获奖名单与优秀组织奖名单并颁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微信公众号:npgmcm六、竞赛承办单位联系方式:联系人:谢杉杉(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办公电话:0532-66786161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行远楼135邮政编码:266100电子邮箱:ouc2018gmcm@163.com七、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人:奚社新(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公电话:025-83795939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206邮政编码:210096电子邮箱:gscpc3@seu.edu.cn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执行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代章)2018年5月24日备注:北京师范大学联系人研究生院培养处范海蓉58806731研究生工作处王超58805182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胡曼58809397报名要求:1.大赛团队名义参赛,每队3人,队员允许来自不同参赛单位,以队长所在单位为队伍参赛单位;2.参赛单位审核:请参赛单位领队或联系人定期登录“研创网”账号,履行本单位的管理职责,完成对本单位报名参赛人员的参赛资格审核(包括本单位研究生担任跨校混合组队队长的参赛队),审核起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8:00至9月11日17:00;3.网上缴费:网上缴费时间为2018年7月1日8:00至2018年9月13日17:00;4.竞赛时间:竞赛定于2018年9月15日8:00至9月19日12:00举行;5.注意事项:1)不同单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完成不同赛题的参赛队在评审中一视同仁。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理论成果的正确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先进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并特别重视创造性与实用性。2)竞赛期间,鼓励参赛同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利用互联网获取有关科技信息、使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及自编程序完成赛题。3)同一参赛队的三名研究生应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注重讨论交流,分工协作,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通过各种方式讨论与赛题相关的任何信息。参赛队员必须讲究诚信。发现违纪行为,组委会将严肃处理,雷同试卷一律作为废卷,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将处理结果通报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3

2018年全国高校商务英语能力竞赛

2018年全国高校商务英语能力竞赛报名截止时间:9月28日报名方法:请咨询各学校教务处或咨询下方主办单位电话、qq群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途径与方法,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专业教学协作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7年联合邀请全国20所本科院校举办了“首届全国商务英语知识邀请赛”。各参赛院校积极备赛和参与,取得了好成绩,受到参赛院校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完善竞赛形式,加强商务英语知识与商务综合能力,检验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主办单位在保留原商务英语知识模块外,新增了营销技能模块,并更名为“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一、发起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承办单位:全国商务英语专业考试管理中心三、技术支持:广东卓志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四、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其他经管类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五、竞赛内容竞赛分为商务英语知识、营销能力两个模块,均为场外在线比赛形式。商务英语知识模块采用上机答题形式,由参赛院校在竞赛组委会规定的期限内组织本校学生参赛;营销能力模块采用线上运营模式,参赛队通过进行一定周期的运营,设计运营计划,并根据运营过程和结果写出报告提交。具体内容请查看《2018年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规程》。六、组队方式1.商务英语模块:参赛院校组织本校符合要求的学生参加,不限人数与专业。2.营销能力模块:每支参赛队伍由3名选手,1-2名指导教师,领队1名组成,每所参赛院校最多组5支队伍,派出2支及以上队伍参赛的院校,指导教师和领队可以兼任。3.参赛队可跨专业、跨学历组成,不得跨校组队。参赛队信息一经提交,不得无故更换参赛选手。七、竞赛奖项(一)团队奖1.综合技能奖:各奖项数量占参赛院校总数的比例为特等奖10%;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获奖队伍数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数。竞赛组委会为获奖院校颁发证书和奖牌。2.十佳营销方案奖:竞赛组委会为获奖队颁发证书、奖金(400元/队)。3.营销业绩奖:竞赛组委会为获奖队颁发证书、奖金。一等奖1名(奖金1800元/队);二等奖1名(奖金1500元/队);三等奖1名(奖金1200元/队)(二)个人奖1.商务英语单项奖:竞赛组委会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获奖数量占参赛选手总数的比例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商务英语模块考试成绩为60分(含)以上的参赛选手,可向考试中心缴费申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颁发的“外经贸业务员”专业技能证书。2.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综合技能特等奖和一等奖院校的指导教师获得该奖项,竞赛组委会为获奖老师颁发证书。(三)其他获得商务英语单项奖、十佳营销方案奖、营销业绩奖的获奖选手,竞赛组委会提供跨境电商企业实习机会,并优先推荐就业。八、竞赛收费本次竞赛免收费九、竞赛日程序号时间赛事进程12018年6月25日-9月28日竞赛宣传、报名22018年7月15日-9月28日开放营销能力模块练习平台32018年9月17日-10月19日开放商务英语模块练习平台42018年10月31日-11月30日商务英语模块正式竞赛(具体日期另行通知)52018年10月15日-2019年2月28日营销能力模块正式竞赛62019年3月15日向竞赛执委会提交营销策划及分析报告72018年11月5日-12月14日申请《外经贸业务员》证书82019年4月1日-5日成绩公布9待定竞赛颁奖仪式十、竞赛报名1.商务英语模块报名:参赛院校填写《2018年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选手信息表》(附件1),于本参赛院校正式比赛前15个工作日,发至竞赛执委会秘书处邮箱。2.营销能力模块报名:参赛院校填写《2018年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竞赛院校报名表》(附件2),并加盖院系公章,于2018年9月28日前,发送至竞赛执委会秘书处邮箱。十一、赛事联系1.竞赛执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全国商务英语专业考试管理中心联系人:张莹010-67174481204125735@qq.com2.信息发布平台网站:www.tbem.orgQQ群:“全国商英竞赛教师群”(群号628633218,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全国商英竞赛学生群”(群号827303066,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公众号:“TBEM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账号tbemksz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3

创视界·2018青年创客短视频大赛

创视界·2018青年创客短视频大赛视频投稿时间:8月5日24:00前获奖揭晓:http://ps.webxun.com/article-6230-1.html活动主题触发不一样的青年活动简介“创视界”青年创客短视频大赛旨在通过征集青年的日常研究、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短视频,经过评选和网络投票,评选出优秀的创意短视频,展现新时代青年精神面貌,弘扬双创精神,面向广大学生群体传播,激发出更多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组织机构联合发起单位:海尔创客实验室南方周末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参赛办法1、参赛者按照参赛视频类型拍摄60秒以内的短视频,大小格式不限。2、视频类型不设具体限制,创意、搞笑、科普、情怀等皆可,内容要求积极向上。3、将参赛作品发送至邮箱makerlab@126.com,邮件主题注明【作品名称】+【联系方式】,邮件正文附适当作品简介。4、初选入围后将有专人通知,进入投票/点赞环节;5、入围视频会由创客实验室官方账号@就叫小创菌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并由粉丝公开点赞,根据每一作品点赞总数评出本次大赛获奖作品。比赛流程1、视频投稿时间:8月5日24:00前2、初审:8月6日0:00-8月10日3、入围作品展示&投票评比:8月10日0:00-8月25日18:004、最终获奖名单将在创客实验室微博/微信公布并电话通知获奖者。注:1、【必须原创】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大赛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有权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及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2、【版权要求】大赛主办方有权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对外推广,包括但不限于集结出版、网络视频短剧脚本改编及播放,作者享有署名权;大赛主办方享有所有初评入围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漫画改编权,有权将所有初评入围作品刊登在创客实验室的各自媒体平台上。3、本次短视频大赛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创客实验室所有。奖项设置一等奖GoPro54K户外高清运动相机(价值2500元;1名)二等奖GoPro5Session运动摄像机(价值1500元;2名)三等奖1000元现金(3名)四等奖500元现金(5名)优秀奖价值100元海贝商城无门槛优惠券(25名)*本次活动官方传播渠道获奖揭晓:http://ps.webxun.com/article-6230-1.html
2018-07-13

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

大赛名称: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7月31日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438-1.html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扶贫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扶贫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就,分享交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验,助力营造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浓厚社会氛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决定联合举办2018年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组织动员脱贫攻坚各战线和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平台,挖掘优质宣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批导向正确、特点鲜明、创意新颖、制作精良、群众喜闻乐见的扶贫公益广告作品,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参加脱贫攻坚,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二、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是“脱贫攻坚伟大决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情怀。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初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谊。(二)深入宣传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作用。重点反映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证。重点反映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和成果。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过程中贫困地区不断发生的深刻变化,突出反映贫困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文化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四)宣传中央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具体安排。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宣传今后三年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五)宣传脱贫攻坚涌现的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推广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重点发掘脱贫先进典型、帮扶先进典型、扶贫系统先进典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活动时间(一)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7-8月(二)作品评选时间:2018年8-9月(三)作品展播时间: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四、活动组织本次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具体指导,负责组织有关机构参与创作、协调优秀作品展播、宣传报道等工作;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负责协调组织全国各级地方扶贫办(局)和社会各界相关力量参与活动。各级广电部门和扶贫部门参照上述分工,分别负责本辖区内有关工作。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具体承办。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征集活动的策划、协调组织、参与评选和活动宣传。活动采取全国各领域全面征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部门推荐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负责做好作品收集整理、组织专家进行初、复、终三级评审和其他相关执行工作。五、参加方式(一)参加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发动各级地方国家广播电视部门、扶贫办(局)、社会各界征集推荐优秀扶贫公益广告作品。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均可报名参加。鼓励各级扶贫部门与本区域内电台、电视台联合制作扶贫公益广告作品。(二)作品形式本次活动征集的作品分为电视类公益广告和广播类公益广告两种形式,时长分别为15秒、30秒、45秒、1分钟(详见附件1)。(三)报名方式参加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人员需认真填写活动报名表(详见附件4),连同作品的音视频光盘一同寄到活动办公室进行报名,并将以上资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标题格式为“脱贫攻坚参评作品—作者名—作品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31日报名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邮政编码:100024邮箱:fpgygg@163.com联系人(收件人):和群坡13801318145,刘林清18500298052联系电话:010-6578323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系人:许旭联系电话:010—86098540,传真:010-86092589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联系人:尹建华,孟然联系电话:010-84153792,84153726,传真:010-84153726附件:1.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创作要求.docx2.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作品评审办法.docx3.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展播安排.docx4.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报名表.docx5.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公益广告展播情况统计表.docx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2018年6月28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3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8年科普创客大赛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8年科普创客大赛投稿时间:2018年10月7日之前【延期至10月20日】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发掘培养优秀的科普作者,提升科普队伍的科学传播水平;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蝌蚪五线谱网站、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自2013年起联合主办“和院士一起做科普”大型科普创客大赛活动,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活动重心是评选“年度十佳科普创客”“年度最佳青少年科普作品”。内容主要包括科普作品征集、科普创作集训、参观科研院所实验室、与院士座谈交流等。目前已连续举办五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2018年度科普创客大赛活动即将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大赛名称“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8年科普创客大赛大赛主题科学·时光活动目标1.发掘培养优秀的科普创作者;2.创新科学传播形式;3.联动开发科普资源。参加人员热爱科普事业、有志于科普创作的青少年、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以及具备一定专业背景的科学爱好者等。组织机构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单位:蝌蚪五线谱网站、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北京燕清联合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战略合作:网易、腾讯、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媒体支持:人民网、光明网、首都之窗、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千龙网、中国儿童网、科普时报等活动内容1.本次活动分为初赛、集训、复赛与颁奖四个环节阶段。初赛:2018年7月10日~10月7日【延期至10月20日】集训:2018年11月初复赛:2018年11月20日之前颁奖:2019年1月中旬2.参赛作品类型:科普文章、科普平面艺术、科普视频。3.参赛路径:投稿邮箱:maker@kedo.gov.cn(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我们有内推名额);所有参赛作品上传至大赛指定邮箱,邮件名统一写“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单位(个人)”。4.初赛入围200名(含团体),参加科普创客集训营。5.复赛前70强(成人组50强、青少组20强)通过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角逐“2018年十佳科普创客”(成人组)“最佳青少年科普作品”(青少组)。参赛主题科学·时光1978年到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在这辉煌而又奋进的四十年里,中国创造了无数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最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神舟载人飞船、杂交水稻、墨子号、嫦娥号、光量子计算机……无论是科学、经济,还是工业,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参赛作品应聚焦这四十年中国科学发展的历程、人物、事件、成就、影响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围绕“科学·时光”主题进行创作。(1)初赛、复赛同一主题;(2)初赛投稿作品要求原创、未发表,也未授权第三方使用。(3)复赛作品要求: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过、也未授权第三方使用。(4)初赛入围作者参加复赛时,投稿作品可以在初赛作品(未公开发表)基础上润色加工,也可以重新创作。(5)本届大赛分为成人组和青少组,请大家在投稿时注意参赛组别,参加青少组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奖项设置(1)复赛入围选手200名(含团体),将参加“和院士一起做科普”集训,和院士面对面,获得前沿科技讯息,提升科普创作综合素质。(2)复赛前70强(成人组50强、青少组20强)选手将荣获北京市科协颁发的“2018年科普创客70强(成人组50强、青少组20强)”荣誉证书。(3)网络投票数最高者当选“科普人气奖”、“少年科普人气王”。(4)成人组复赛前10强选手将荣获北京市科协颁发的“2018年十佳科普创客”荣誉证书,获得丰厚奖金,具体如下:1、科普创客(文章类):5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二等奖2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三等奖2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2、科普创客(平面艺术类):3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优胜奖2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3、科普创客(视频类):2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优胜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5)青少组复赛选手通过评选将角逐出“2018年最佳青少科普平面艺术奖”、“2018年最佳青少科普文章奖”,获得荣誉证书及奖杯。(6)青少组入围复赛选手将有机会加入蝌蚪五线谱网站“科普小记者站”和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小科学院的机会。获奖作品将有机会集结成册出版;优秀获奖科普平面艺术将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进行主题展览。备注:团队获奖作品只发放一份证书和奖杯(以最初提交作品上的署名为准)。活动流程与规则本次活动分为初赛、集训、复赛与颁奖四个环节。参赛选手分为成人组和青少组(16周岁以下),参加青少组评比需提交作者身份证号码。(1)初赛①在2018年10月7日之前【延期至10月20日】,投稿至maker@kedo.gov.cn(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我们有内推名额)②参赛作者(含团体)提交的原创科普作品(未发表过的作品)。类别和要求如下:【成人组】一、科普文章不限体裁。以文字为表述主体的作品,要求文字5000字以内,文章配图不低于一张(配图需标明出处),必须是参赛者原创未发表作品,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不接受PDF、JPG格式。二、科普视频1、科普视频创作要求科普微视频主题:视频作品可聚焦这四十年中国科学发展的历程、人物、事件、成就、影响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围绕“科学·时光”主题进行创作。内容、表现形式不限,要求主题明确,创意新颖,有独特的美感。2、科普视频评审标准a.整体性(10%)主题:主题突出,有独立见解,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一个主题,标题最多分三级,文字表达清晰准确,层次清晰。视频时长10分钟以内。整体效果: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个性表现力,富有想象力,完整流畅。b.内容设计(50%)构思:构思精巧、独特,故事情节完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观看性。表达: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形式:形式合理、有层次性。c.技术性(40%)摄像:画面清晰,镜头稳定,构图合理,光线、色彩处理得当。画面:镜头衔接顺畅,字幕准确、简明、清晰、通俗易懂、设计美观,与声音同步。(尽量使用“黑体”,而偏僻字尽量用“宋体”)声音:不失真,无明显过大、过小或时大时小,无明显背景噪声;解说声与背景声音无明显比例失调;配乐需要切合作品主题、题材、场景,能够渲染表现主题,升华内容。混合声音要主次应分明;声音和画面同步。画面需加蝌蚪五线谱LOGO作为角标(片头除外)片头片尾:片头、片尾均不超过10秒。包括以下内容:片头:微视频名称、蝌蚪五线谱“十佳科普创客大赛”参赛作品片尾:主创人员名单、蝌蚪五线谱(文字+LOGO)3、微视频作品提交要求a.视频文件名: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团体)-手机号(例如:袁隆平的二三事-视频-王二-1234567890)b.提交作品文件格式:mp4、mov、avi等主流超清格式,分辨率1080p或以上,10分钟以内。发送到邮箱maker@kedo.gov.cn(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我们有内推名额)三、科普平面艺术本次科普平面艺术征集主要围绕蝌蚪五线谱网站吉祥物形象进行征集,必须是参赛者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用于主办方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及主办方的文创产品开发,获得影响力及版权收益。1、吉祥物形象创作要求:吉祥物形象主题:设计的吉祥物形象要能表达蝌蚪五线谱网站特点,充分体现科普媒体的工作特征,体现专业性和前瞻性;网站背景资料:蝌蚪五线谱网站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门户网站,旨在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优质网络科学文化服务,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网站主页:http://www.kedo.gov.cn/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内推渠道:http://ps.webxun.com/kepu2018/2、吉祥物形象评审标准:a.作品应构思精巧,简洁明快,色彩协调,有独特的创意,易懂、易记、易识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感;b.方便运用,可在包括名片、纸杯、席卡、PPT模板及其它需要单位视觉符号的场所使用;c.提供原创作品,并附有详细的吉祥物形象设计创意说明;d.设计的吉祥物形象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关规定,且吉祥物形象尚未被注册。3、吉祥物形象作品提交要求: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图稿需存储为JPG或BMP格式,平面艺术分辨率应在300dpi以上。【青少组(16周岁及以下)】一、科普平面艺术(摄影作品除外)1、科普平面艺术创作要求:科普平面艺术主题:内容需与科学·时光有关,人、物、建筑、风景等均可,健康向上,不违反法律法规。2、科普平面艺术评审标准:a.彩色、黑白均可。b.纸张不小于A4纸单张。c.表现技法不限。d.可以个人或多人合作参赛,合作参赛总人数不得超过三人。e.请勿在作品正面署名。f.参赛资料需齐全,并符合参赛要求,否则取消参评资格。g.画作可为独幅或联幅作品。如联幅作品,最多不得超过4幅,且内容要有连贯性,合计为一件作品。科普平面艺术作品提交要求:a.海选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图稿需存储为JPG或BMP格式,平面艺术分辨率应在300dpi以上。入选复赛稿件需将平面艺术原稿邮寄至大赛组委会。b.可附简要设计说明(300字之内,word文档文件)。c.作品资料:资料里的作品平面艺术以平面艺术优先选择顺序排序并命名,如图1、图2、图3等。单张平面艺术分辨率在300dpi以上。d.务必在投稿邮件正文中附参赛选手本人身份证号码作为组别参评依据。e.作者生活照片一张(JPG文件),个人简历(100字之内,包括学校名称+区、姓名、电话、城市等信息)入围复赛作者提交。二、科普文章除诗歌、剧本外,以文字为表述主体的作品,要求文字1000字以内且不少于200字,文章配图不低于一张(配图需标明出处),必须是参赛者未发表的原创作品,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不接受PDF、JPG格式。务必在投稿邮件正文中附参赛选手本人身份证号码作为组别参评依据。征稿须知投稿邮件标题:【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团体)-手机】。所有作品必须以邮件附件形式提交;作品需标明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手机,并与邮件标题一致。编辑评审团从初赛作品中择优评选150位入围参赛者(含团体),多稿投递者只选一篇参选。获奖人员我们将通过邮件的方式告知本人,获奖结果也将在蝌蚪五线谱网站、微信等相关平台公示。可以个人或多人合作参赛,除视频作品外合作参赛总人数不得超过三人。团体获奖作品只发放一份证书或奖杯(以最初提交作品上的署名为准)。注意事项a.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涉及版权纠纷;b.参赛作品不得涉嫌剽窃、侵犯他人著作权;c.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d.参赛作品不能含有涉及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种族歧视的内容;e.参赛作品中所出现的文字、语言、场景、背景等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大赛期间,主办单位享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等其他形式宣传的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征得主办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设计方案进行宣传、展示、出版等,并且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否则,主办单位有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参赛者本人享有署名权,其他未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本人所有。大赛结束后,主办单位有权将获奖作品集结出版或用于非商业性的活动宣传、阅读推广等用途,不另付酬金或版权使用费。备注:方案细则在具体执行中或有更新调整,具体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专家评审团专家团评委(排名不分先后)尹传红:《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吕建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田如森:研究员,全国航天科学普及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郑永春: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研究员。魏红祥:中科院物理所综合处处长副研究员。张劲硕: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中国动物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邹波:胡桃夹子工作室创始人,中国科普作协新媒体专委会的委员。李聪颖:辽宁省葫芦岛市科技馆副馆长,知名博物绘画家。霞子:国家一级作家,科普教育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理事。潘宇: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活动总监、《学与玩》杂志主编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4号北京科技活动中心邮编:100101联系人:叶老师联系电话:010-8465007715911123097电子信箱:yepanpan@kedo.gov.cn大赛官网:http://story.kedo.gov.cn/c/2018-07-09/920145.shtml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内推渠道:http://ps.webxun.com/kepu2018/官方交流QQ群:781930257投稿邮箱:maker@kedo.gov.cn(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我们有内推名额)2018年科普创客大赛征稿通知.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