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首届“法制随手拍手机摄影大赛”

大赛名称:首届“法制随手拍手机摄影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手机摄影成为全民热潮。检察日报邀请您参加首届“法治随手拍手机摄影大赛”——主题为“最美检察风景”。大赛面向全国征稿,评选奖项,欢迎所有热心法治、关心检察的网友参赛。【大赛主题】“最美检察风景”【主办单位】检察日报社、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协办:广东省潮州市检察院承办: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检察院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征集要求】1.征集内容作品内容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正能量,展示检察事业、检察人员的工作风采、生活风貌。2.征集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国所有手机摄影爱好者,作者可以是检察人员,也可以是对检察工作感兴趣的其他网友。3.具体要求①参赛作品须为手机摄影作品,须为原创、未发表的作品。②参赛作品应为手机一次性拍成的原始照片,禁止用电脑软件深度加工制作。③同一作者的作品报送数量不超过5件,每次限投稿3张以内图片,并附100字以内的图片说明或心语感言。④本次活动不收参赛费,不退稿。【征集方式】通过检察日报新闻客户端参赛。1.下载检察日报新闻客户端,按提示注册。2.同一作品不得重复投稿。【评选方式】大赛获奖作品评选采取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1.根据公众投票数,评选出大赛入围作品。2.在入围作品中,由专家评委团评选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入围优秀奖30名。【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一等奖3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1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500元入围优秀奖30名,奖金各100元。组织奖若干名。所有获奖者均颁发奖状。【作品推广】1.本次大赛,将在检察日报客户端、正义网开设活动专题页面(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为你提供正义网活动专题页面,点击http://www.jcrb.com/xztpd/2017/aserwetrferhty/zmjcfj/index.html),全面展示参赛者的摄影作品。2.检察日报“两微一端”对参赛作品择优专题展播,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将选登在检察日报相关版面上。3.活动结束后,检察日报、正义网、检察日报“两微一端”将及时公布获奖结果。4.举行大赛颁奖仪式和研讨会。
2017-09-16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9月30日24:00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比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顺应国内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大趋势,大赛将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创新展开赛事,策划“机器人比赛”和“创新比赛”两大项比赛项目,同期举办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本届大赛将以专业赛事,高峰研讨等多种形式互联互通,众智汇聚,促进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间合作交流。一、组织机构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管理委员会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佛山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佛山市顺德区互联网协会支持单位:佛山市人民政府顺德区人民政府北滘镇人民政府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二、比赛信息2017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工智能创新比赛(以下简称“比赛”)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并于2017年10月14日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总决赛。(一)参赛范围通过利用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视觉图像识别、大数据、软计算等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应用在机器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产品或项目。(二)参赛对象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参赛者自由组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在报名期间未注册成立企业、拥有符合参赛范围的创新成果或创业计划的在校学生或社会人士,如高校团队、报名日期内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非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创业团队、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科技团队等;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3、如高校组队参赛,除核心团队成员外,应设置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参赛队伍自行选定。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三)比赛选题比赛采用自主命题方式,参赛团队自主选择作品题目,但须与比赛规定的参赛范围密切相关。选题须知:1、比赛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进行主题审核,如参赛团队所报题目与主题无关,组委会有权要求参赛团队进行修改或取消参赛资格。2、参赛作品须体现一定的技术创新性、智能性、市场发展潜力和正面社会价值。3、参赛产品/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4、参赛团队需承诺参赛产品/项目由团队成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且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三、报名方式1、本次比赛统一在比赛官方网站(http://www.robot-aievent.com)的报名系统中在线报名,参赛企业应按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填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2、团队报名并提交完整参赛资料后,由组委会对报名团队的资格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初审的团队退回修改或拒绝申请。3、初审通过后,参赛团队应于9月18日24:00前将最终定稿的参赛作品以pdf或rar格式电子文档一份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raaic@126.com)。邮件主题及电子文档统一命名为“参赛队名-作品名称(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团队组)”。组委会将以截止时间内最新收到的邮件作为参赛的最终定稿内容,逾期不候。相应的报名表格及材料格式详见附件一、二。四、赛制设置比赛赛制采用网络初审和现场决赛。(一)网络初审1、请参赛团队于2017年9月30日24:00前在官网报名系统提交,2、报名材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之一(具体格式及内容见附件二):(1)项目方案书(word或PPT形式均可)。项目/产品介绍、系统方案、实现原理、商业策划、功能特色等。要求填报内容真实、完整、可靠,文字描述准确、客观。(2)视频展示。参赛团队可将各自的研究内容和项目以视频方式展现出来,实验范式不限。参赛团队可分为评审视频版和展播视频版(可公开发表)。专家组会从创新性、市场推广性、有效性等多维度对各展示项目进行评估。格式要求:评审视频用于专家评审,时长不超过10分钟,评审视频用于赛事组委会专家组评审,时长不超过10分钟,总容量大小不超过1GB,视频中应当包含准备工作、调试工作、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后续收尾等必要的技术演示内容。如提供用于大会现场展示的宣传视频,要求时长不超过2分钟,总容量大小不超过1GB,内容要求更侧重于科普与应用的展示。3、系统截止报名后,组委会将对参赛团队的资格及上传内容进行审核,并于9月18日前在大赛官网发布通过初审的团队名单。4、通过初审评选后,比赛组委会将为各决赛团队配备专业导师,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参与决赛团队须于9月28日24:00前将修改定稿的作品以pdf或rar格式(盖好必要的章及签名)电子文档一份发送至组委会邮箱(craaic@126.com)。邮件主题及电子文档统一命名为“参赛队名-作品名称(人工智能创新比赛团队组)”。组委会将以截止时间内最新收到的邮件作为参赛的最终定稿内容,逾期未发送的,以上传至大赛官网系统的材料为准。(二)决赛评审办法参与决赛团队作品于9月28日24:00前提交到组委会邮箱的作品为决赛参赛内容。决赛定于2017年10月14日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决赛现场分为方案介绍和答辩两个环节,合共20分钟,每个环节个10分钟时间。1、方案介绍:参赛团队以PPT或视频等形式(具体形式不限),对参赛作品作简要陈列介绍说明作品的设计思路,系统方案、新颖之处、技术难点、发展前景、应用领域等,作为参赛评委与选手相互交流、评委了解全局的一个重要环节、途径。如有实际产品,欢迎参赛团队携带作品作实际演示、展览。如对产品展示的环境有特殊要求,参赛者需提前与组委会秘书处进行联系和调试。2、答辩:答辩分为2部分。一是面向全体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答辩,统一专家评审标准;二是参赛团队面向全体参赛选手进行答辩,由1-2名参赛代表针对作品提出问题。五、大赛奖励1、大赛奖金总额高达10万元。2、大赛获得顺德区创新创业公益基金会“种子资助计划”的支持,凡参与创新比赛项目的获胜团队,将优先进入“种子资助计划”的专家评审环节,有机会获得高达30万元的种子基金。六、比赛秘书处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robot-aievent.com官方邮箱:craaic@126.com比赛会务联系人:侯小姐0757-29398882黄小姐0757-22328589以上信息均来源于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官方网站,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保留对本指南条款进行及时更改的最终解释权。
2017-09-15

“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大赛名称:“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11月上旬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动员和激励广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扩大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决定继续开展“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时间2017年9-12月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分赛区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山西省科学技术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上海科技馆、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山东省科学技术宣传馆、湖南省科学技术馆、广东科学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馆、四川科技馆、贵州科技馆、青海省科学技术馆、宁夏科学技术馆、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泰安市科技馆独家公益支持:中国三星公益合作组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参赛对象及赛区设置(一)参赛对象参赛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中学组,参赛对象包括初中、中专、技校、高中等在校学生。第二类为大学组,参赛对象包括高职、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在校学生。每支参赛队伍最多3名队员,最多1名指导教师。进入决赛队伍须有1名科技馆指导教师,每位科技馆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支队伍。(二)赛区设置全国设15个赛区。各参赛队根据赛区划分参与比赛。(按行政区划排名)1.北京赛区: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2.太原赛区:山西省、陕西省承办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馆3.哈尔滨赛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承办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4.上海赛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承办单位:上海科技馆5.合肥赛区:安徽省、江西省承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馆6.济南赛区:山东省(除泰安市)、河北省承办单位:山东省科学技术宣传馆7.泰安赛区:泰安市、河南省承办单位:泰安市科技馆8.长沙赛区:湖南省、湖北省承办单位:湖南省科学技术馆9.广州赛区:广东省(除东莞市)、福建省承办单位:广东科学中心10.东莞赛区:东莞市、香港、澳门、台湾承办单位: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11.南宁赛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承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馆12.成都赛区:四川省、重庆市承办单位:四川科技馆13.贵阳赛区:贵州省、云南省承办单位:贵州科技馆14.西宁赛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承办单位:青海省科学技术馆15.银川赛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承办单位:宁夏科学技术馆四、赛制设置(一)大赛命题2017年大赛分为“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单元,全方位考察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1.创意作品单元第一组为未来教育,主要开展科技文创产品设计。本组命题结合科技场馆教育,鼓励参赛者开展科普教育载体的设计开发,包括科技文创产品、科普教具等,并将创意作品应用到科技场馆。各赛区承办单位可结合地区特色和需求细化科技文创产品的方向及内容。参赛选手需提交设计方案,鼓励完成模型、小样等的制作。第二组为未来出行,主要开展桥梁创意设计。拟在部分省份选择需要建设的桥梁作为命题,参赛选手根据桥梁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及其他相关基础情况开展桥梁设计。组委会将优选获奖作品,邀请相关专家进一步完善设计,以便未来落地实施。2.科普实验单元第一组为火星探索,参赛者利用指定标准材料,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制作火星车,并完成高处降落和滑行比赛两项任务。第二组为风能利用,参赛者利用指定标准材料,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风能作为动力的装置,在逆风条件下前行。(二)赛程设置大赛设初赛、复赛和决赛。其中初赛和复赛由各赛区承办单位组织,决赛由中国科学技术馆组织。每个赛区各参赛项目分别选送1支参赛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三)比赛说明1.创意作品单元初赛环节,参赛队伍按要求在大赛官方网站提交作品(方案、设计文件、视频等)。复赛环节,由分赛区组织专家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分赛区承办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赛形式。决赛环节,决赛包括作品陈述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2.科普实验单元初赛环节,各分赛区组织参赛队伍开展实验制作,并通过大赛官方网站上传比赛结果。系统自动生成各赛区初赛成绩排行榜。复赛环节,分赛区承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复赛。决赛环节,全部为现场制作和现场竞赛。五、奖项设置(一)创意作品单元未来教育命题: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未来出行命题:中学组和大学组分设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二)科普实验单元火星探索命题: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风能利用命题:一等奖一队、二等奖两队、三等奖三队。(三)其他奖项设置优胜奖:除一、二、三等奖之外,所有晋级决赛的队伍均获得优胜奖。优秀组织奖:根据各赛区组织参赛队伍数量和决赛获奖情况,评选出五家承办单位获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有决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团队带队教师均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六、进度安排(一)命题发布阶段:2017年8月底发布比赛通知、大赛赛题、赛制、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二)启动仪式:2017年9月上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大赛启动仪式,邀请各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及评审专家出席,介绍大赛主题、赛制、赛程等相关安排,邀请媒体参与报道。(三)初赛阶段:2017年9-11月上旬。组织动员在校学生广泛开展科普实验及创新活动,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参加各赛区比赛,并提交相关作品与信息。各个赛区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参赛队伍的各项管理工作。(四)复赛阶段:2017年11月中下旬。按所划分赛区分别组织复赛,并选出参加决赛的代表队伍。晋级队伍及成绩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五)决赛阶段:2017年12月上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展示。七、工作要求(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科普部、团委学校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科普部、团委学校部要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切实做好辖区内相关学校的组织发动,大力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二)各有关学校要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做好校内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通过落地推广、学校网络等渠道进行校内宣传推广工作,配合主办单位开展大赛相关活动。八、参赛说明(一)官方网站参赛团队可以登录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cdstm.cn/)了解活动详情、注册登录、提交参赛作品等。(二)联系方式联系人:中国科学技术馆张彩霞电话:010-59041055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中国科学技术馆邮编:100012
2017-09-13

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

大赛名称: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9月20日为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方法在我区企业高校的传播和应用,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创新氛围,进一步激发企业一线科技人员、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企业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造,搭建服务企业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自治区科协和自治区科技厅定于2017年10月20日-21日在银川举办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宗旨1.通过大赛,打造公正透明的竞赛平台,展示我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实践效果。2.通过大赛,进一步宣传创新方法,推动创新方法的学习与应用。3.通过大赛,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宣传推广企业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推动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承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协办单位:待定。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赛事设计(一)参赛对象1.接受过“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创新方法培训”并拥有创新方法应用成果的企业一线工程师和高校大学生。2.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个项目的参赛者不超过3人。(二)项目要求参赛项目应充分体现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效果,可以是反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等的实物、模型、虚拟仿真、设计图纸、专利文献等,也可以是能够反映参赛者的创新、创意的其它形式。(三)比赛方式1.采用理论测试(占分值30%)与路演答辩(占分值70%)相结合的比赛方式。2.理论测试环节指定参考教材为《创新方法教程(初级)》(创新方法研究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赛团队可向大赛组委会领取电子版教材一份。3.每个项目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指定专人参加上机理论测试;路演答辩人员须思维敏捷、口齿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普通话熟练。4.项目路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提问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5.为保证大赛各环节的公平公正,整个过程邀请宁夏银川市国信公证处进行第三方公证。(四)比赛时间2017年10月20日09:00-10:00理论测试10:00-18:00路演答辩(五)比赛地点待定四、报名方式请参赛企业于2017年9月5日至9月20日进行报名,填写参赛报名表,发送至宁夏分赛区邮箱nxtrizmaker@163.com。本次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五、奖项设置(一)设置“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企业组一等奖5项(含金、银、铜牌获得者)、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二)设置“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高校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按1:2:3设置获奖比例;(三)大赛组委会为全体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四)企业组一等奖直接获得2017年中国科协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高校组获奖项目直接获得2018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参赛资格。六、联系方式联系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张昆0951-504352013995314520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韩博0951-503284713389500477联系邮箱:nxtrizmaker@163.com网址:www.nxqyfw.com/附件2017年中国科协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宁夏分赛暨宁夏首届创新方法大赛报名表.docx
2017-09-13

"改革在身边"手机摄影大赛

大赛名称:"改革在身边"手机摄影大赛投稿截止时间:2017年9月24日五年,可以改变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每一个五年,对于中国来说,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知微见著,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发生的细微故事、平凡瞬间,可以深切地感知中国正在发生着的重大历史变化。中国,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向前!一、主题改革在身边二、征稿时间2017年8月28日至9月24日(4周)三、作品评选1.奖项设置:周奖、人气奖、终评奖周奖:定期对一周内征集的图片进行评选、公示和奖励,以便在海量的投稿作品中鼓励优秀作品,增加大赛的互动性和活跃度,每周评选10名,共计40个。人气奖:在全部征稿结束后,根据大众投票结果,票数排名前40名为人气奖获得者,并进行公示和奖励,共计40个。终评奖:在征稿结束后评选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计49个。一二三等奖的作者可签约成为中国新闻社图片网络中心签约摄影师。2.评选方式:周奖以网友投票数高的作品(前30名)、编辑推荐作品(前20名)为基础,组织摄影专业评委对其进行专业评选。人气奖通过大众投票,按大众投票的票数统计产生。终评奖在周评获奖作品的基础上,结合编辑最终推荐,作为入评作品,参加评选。四、征稿要求(一)作品要求1.投稿作品电子文件须为JPG格式,作品长边不低于2000像素,图片大小不小于2M。2.彩色、黑白不限。每位参赛者投稿单幅、组照合计不超过10幅(组),组照的图片数量应在9幅之间。3.参赛照片必须由手机拍摄,照片须保留其原始信息,对于不能提供原始照片信息的参赛照片,主办方将视其为无效作品。4.投稿作品必须为投稿者本人拍摄,作者对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如参评作品出现雷同,主办方有权就雷同作品向作者索取创作证明。5.投稿作品不得对原始影像进行删改、添加、合成等技术调整。仅可作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等必要的后期处理,包括转换为JPG格式。6.用手机翻拍的图片不得投稿。(二)投稿方式和规范点击http://sjsy.cnsphoto.com/web/Index/index?ADTAG=wx进入投稿网页,注册登录即可投稿。也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新社图片”、官方头条号“中国新闻图片网”、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图片网”征稿,同时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客户端、今日头条客户端、新浪微博等支持媒体推广。(三)权责说明1.投稿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若有第三方对图片中的人、建筑或其他事物提出权利方面的声明或不满,投稿者应对图片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法律事务承担全部责任。2.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入选资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情形。3.本次活动不收取费用,不设退稿。所有征集作品,主办方有权在本机构组织开展的展览、画册、报刊、视频等主题推广宣传活动中使用并不再支付报酬,同时有义务在使用过程中尊重作者和版权所有者的署名权。4.投稿作品同时收录在中国新闻图片网图片库,入库后如被其他机构单位选用,按照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作品稿酬规定向拍摄者给付稿费。5.参赛者一旦上传作品,即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规则。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律取消参赛资格。6.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本次评选评委(含直系亲属)的作品不可参加送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7.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四)注意事项1.参评者注册与填写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并保持通讯畅通。主办方将通过电话和邮箱两种方式与入围作品参评者联系,要求参评者在指定日期内提供相关资料,逾期者视为自愿放弃。2.因奖品获得者未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而导致未能收到相应稿酬、获奖证书的,责任由获奖者本人负责。五、奖品介绍(1)每周奖征集时间4周,每周10名获奖者,共计40名。奖品为:小米手环2,40个。(2)人气奖全部征稿结束后,根据大众投票结果,票数排名前40名为人气奖获得者,并进行公示和奖励。奖品为:小米手环2,40个。(3)活动大奖一等奖3人,奖品为:小米手机MIX尊享版6GB+256G一部;二等奖4人,奖品为:小米手机Note2高配版6GB+128G各一部;三等奖9人,奖品为:小米手机5SPlus高配版6GB+128G各一部;优秀奖40人,奖品为:小米手机Max2全网通版4GB+64G各一部。活动大奖的奖项均颁发荣誉证书。六、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图片网络中心(中国新闻图片网)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
2017-09-13

2017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

大赛名称:2017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1月31号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单位: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产业与教育研究所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营造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育环境,释放在校学生创新潜力和活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与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共同举办2017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以下简称“发现杯大赛”)。有关事宜如下:一、大赛目的:发现杯大赛旨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精神,为高校搭建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系统探索平台,推进应用型人才结构转变。二、大赛主题:发现人才发现潜能发现未来之星三、大赛内容:本次大赛分App开发与设计和网络营销技能两个板块。1、App开发与设计参赛者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规范,确定创意设计的主题,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技术特点,围绕移动应用的开发,在移动开放平台上展开研究和设计,编制创意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与开发。并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提交作品,参赛作品的内容包含作品简介、软件创意、设计文档、云端作品部署、软件安装包、视频短片等。2、网络营销技能网络营销技能竞赛遵循激励创新的原则,实行自由命题。参赛学生可围绕“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一主题自选题目参加竞赛,充分展示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网络营销比赛作品以营销策划方案的方式呈现,即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营销为主题的策划方案。方案可以是已完成策划的,已实施的或者正在实施中的项目。可侧重于所提供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营销计划等方面的创新、创意和实用价值。作品应包含完整的营销策划书(创业策划书)及相关支撑材料。3、艺术设计该赛项基于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以APP产品设计与交互为主。参赛者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规范文档,提交相关作品源文件,创意设计文档,文档内容包括作品简介、竞品分析、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四、奖项设置:1、区域赛和决赛均对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独立设置奖项。2、区域赛设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奖励培训基金并颁发获奖证书。3、决赛共设一等奖15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5个。颁发相应奖金和获奖证书,并奖励工作机会。4、决赛共设优秀指导教师奖45名,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5、决赛共设优秀组织学校15个,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6、相关奖项设置和奖励办法等详细内容,欢迎访问大赛官方网站(搜索:发现杯大赛),或者进入链接:http://www.dajiangsai.org查询。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www.dajiangsai.org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高萌:010-5727814915230201112邮箱:dasai@tedu.cn
2017-09-12

【征集协办单位】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征集高校单位协办!

征集单位: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委会主办单位:“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织委员会、陕西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172校园活动网大赛官网:http://ps.webxun.com/scc/征集对象:全国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数模等学科类协会社团征集截止时间:2017年10月15日协办单位工作职责:(1)配合本届“数创杯”挑战赛在本校的宣传工作;(2)邀请和单位本校大学参与本届挑战赛;(3)参与本届挑战赛证书颁发等工作。协办单位福利:(1)福利一:优秀单位证书(1本);(2)福利二:优秀组织位者证书(个人,限2本);(3)福利三:协办单位会员优秀志愿者证书(3本);(4)福利四:优秀指导老师证书(1本);(5)福利五:通过协办单位报名的参赛者可免费收听数学建模讲座(参赛点拨);(6)福利六:组委会将从全国所有优秀协办单位中评选10个对大赛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颁发荣誉牌匾。申请协办单位办法:1、在线提交报名:http://ps.webxun.com/scc/apply.php;2、加QQ群:660495517(进群请备注:学校+单位名),查看相关文件,并等待管理员通知。友情提示:需为团委、学生会或数模协会等学校官方单位,方可申请。
2017-09-06

2017中国传统民艺再生珠宝配饰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7中国传统民艺再生珠宝配饰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0月31日一、大赛背景今年年初,中央相继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广东工作做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批示,民间工艺迎来发展的春天。根据已纳入省委宣传部2017年重点创新项目《中国民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计划》的规划,充分挖掘民间工艺的发展空间,实现民间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精神。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中国最具创意思想的设计界精英和中国最具活力的大学生创意群体与中国的企业界、金融界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广东省民协、广东省艺术与设计教育协会等单位将共同主办“2017民艺+珠宝创意创业大赛”。二、大赛宗旨和目的以大赛活动为纽带,推动中国传统民艺的传承与延续,弘扬中国传统民艺精神,引导民艺向现代生活的实用功能转型,让更多群众亲近了解中国传统的民艺。发掘中国传统民艺的技艺之美、匠作之心,使中国传统民艺文化服务于现代珠宝配饰设计,提升珠宝配饰行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珠宝配饰的设计水平,形成中国现代珠宝配饰设计的独特文化品格,将广东建设成为世界珠宝配饰的创意高地。三、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广东省艺术与设计教育协会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承办单位:深圳市亿宝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华乐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时尚买手协会深圳市视觉珠宝设计有限公司深圳雨石创意文化设计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四、大赛主题璀璨生辉——中国传统民艺再生珠宝配饰设计大赛五、大赛内容(一)报名时间:8月20日—10月30日(二)参赛对象:广东省高校所有形式的在读学生(可以组团参赛)(三)参赛方法:1)登陆大赛指定广东省民艺家网站广东省民协官网为本次大赛入口、本次传统工艺再生珠宝设计大赛官网等渠道报名2)参赛作品上传到2017民艺+珠宝创意创业大赛官网3)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四)作品内容1、作品要求1)参赛者最多可提交五款参赛作品,作品设计图可采用手绘或电脑绘制,作品材质不限。2)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全新设计作品,并未曾参与任何世界和国内各地设计比赛。作品含有关于设计理念、详细尺寸等方面的说明。3)参赛者须在提交参赛作品的同时上传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的展示图作为网络展示之用,“展示图”大小不超过2M,上传“展示图”的文件格式为RGB模式的JPG文件。4)作品注重创意,选手可任意发挥想象,首饰突出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工艺的创新和新材料的应用,突出风格,注重设计与工艺的结合,鼓励成套设计。5)注重生活,本次大赛的作品以可佩戴的配饰为基本要求,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工艺性以及实用性,要有可制作性和可佩戴性,注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优秀作品最终可在亿宝汇平台生产并发售。2、评选标准1)原创性参赛作品应属个人或团队的原创作品。2)艺术性参赛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觉效果,诠释传统和现代的完美融合。3)时尚性参赛作品应体现时尚风格,贴近日常生活,适合于大众佩戴,体现时代的风尚。4)可行性参赛作品应具有可加工性和可制作性。5)主题性参赛作品应充分表现传统再生的主题。参赛作品要能更完美的体现简洁流畅的线条,和简约凝练的整体结构。6、奖项设置: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入围奖、最佳指导奖、最佳组织奖,具体奖项如下:一等奖:一个团队。获得一等奖项的团队赞助赴意大利交流学习,机票酒店交通费用全免并颁发获奖证书。二等奖:二个团队。获得二等奖项的团队,每个团队可获得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团队并可以优先选择自行补充不足部分费用,参加赴意大利交流学习的机会。三等奖:三个团队。获得三等奖项的团队,每个团队可获得奖金5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团队并可以优先选择自行补充不足部分费用,参加赴意大利交流学习的机会。优秀奖及附加奖项:入围奖若干,可获得本次大赛合作的公司提供的实习机会,学生可选择多家实习的公司,表现优良可签盖公司的正式合约。可选择与多家大赛合作的公司签约战略合作协议,设计师可提供自己的设计作品给合作的公司售卖。参与“亿宝汇助力创业项目”,以设计师身份进驻亿宝汇APP,上传设计作品,孵化设计师独立IP。最佳指导奖:4名最佳组织奖:若干7、大赛日程1)项目启动:8月12日启动项目,项目主协单位组建项目组,开展活动宣传,启动活动报名工作。2)校园宣讲:9月开始,由项目组邀请“非遗”艺术大师、设计名家走进5所高校进行“非遗”艺术和创意设计的宣讲。3)作品征集:9月-10月,开展参赛作品征集4)网络海选:10月-11月,开展网络海选投票5)专家评选:11月上旬完成专家评选6)入围名单评选:通过网络评选和专家评选各占50%权重,评选出前100名入围作品,发入围证书。7)分组总决赛:11月中旬,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3人,由学校专业老师和业界设计名家组成导师组,对各组作品进行再优化设计。8)网络评选:11月下旬针对各小组的作品(或系列作品),进行网络和专家评选,权重各占50%。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9)大赛展览:2018年1月,在广州举办“民艺+珠宝配饰创意创业展”,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参展。获奖作品将制作样品,入围作品展手稿。10)获奖设计师或团队与珠宝配饰业界企业签约2018年1月,在广州举办“民艺+珠宝配饰创意创业展”上,获奖设计师或团队与企业签约。11)获奖作品众筹及市场应用1)2018年1月针对获奖作品进行网络众筹,将优秀设计应用到市场及社会生活中。2)将优秀作品推荐给各珠宝、饰品、服装公司。12)众筹分配及捐献扶贫2018年3月以后,适时考虑将成功众筹的销售利润分配给设计团队、众筹人、活动组织方,并提取一部分捐献给传统艺术及非遗地区,用实际行动支持传统艺术及非遗保护。六、大赛知识产权保护(一)知识产权要求1、参赛者承诺,所报送和提供的参赛作品均为原创作品,不存在侵犯他人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的情况。2、参赛作品中,如有涉及非参赛者原创的各种元素、图案、文字等材料,参赛者须获得相关权利人的书面授权,并在报名参赛时一同提交该授权证明。3、参赛作品由两个及以上主体共同创作完成的,参与共同创作的主体应共同作为参赛者参赛;仅有其中部分创作者参赛的,应提供其他创作者同意参赛及授权主办方使用参赛作品的书面证明材料。4、如发现参赛作品侵害他人权益的,主办方将取消参赛者的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并有权收回已颁发的奖金、奖品、获奖证书等,同时保留对媒体公布相关侵权行为的权利。5、因参赛者的违约或侵权行为所产生的赔偿及其他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与主办方无关;由此给主办方造成损失的,主办方保留追究的权利。6、主办方不享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版权);主办方有权无偿使用参赛作品,但该等使用行为仅限于公益和宣传活动。(二)知识产权服务1、主办方免费为入围作品提供著作权(版权)登记服务,参赛者提供相关登记信息和材料。2、主办方免费为参赛者提供著作权法为主的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将配合大赛日程进行作品著作权(版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宣讲七、联系方式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北龙口西路550号15楼邮编:510635电话:(020)38486858具体详情请登陆大赛官网:http://www.yeebohui.com/competition/index.html
2017-09-06

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

大赛名称: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11月8日24时2017年“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是由“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织委员会、陕西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和172校园活动网主办的全国性数学建模活动。竞赛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科学竞赛,搭建展现学生学科基础的平台,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热点与生活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科研视野同时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数创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组织委员会、陕西创新人才发展研究院、172校园活动网协办单位:《数理化解题研究》杂志、全国大学生比赛信息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全国百所高校数学建模类社团二、参赛对象1.竞赛分为本科生组、专科生组、研究生组进行;其中本科学生只能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只能参加研究生组竞赛,专科(高职高专)学生只能在专科生组和本科生组中选一组参赛。2.所有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均可组队参赛(允许跨校组队),参赛队由队员(不超过3名学生)和指导教师(1名,无指导老师无需填写)组成。以参赛队为单位进行报名。三、竞赛时间竞赛时间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北京时间2017年11月8日24时竞赛时间:2017年11月10日上午8时——11月13日上午8时评审时间:2017年11月13日-2017年11月26日获奖公示时间:2017年11月28日四、比赛形式各参赛队伍在2017年11月8日24时前登录比赛官网报名。2017年11月10日上午8时准时在比赛官网公布题目,各参赛队伍在比赛截止时间前登录比赛官网提交一篇论文。比赛分A、B、C、D题,题目类型分别为MCM(A、B题,比较注重理论和思路)和ICM(C、D题,比较注重实际应用)风格的题目,A题为研究生组,B、C题是本科组(任选一题),D题为专科组。五、奖励形式1、比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每组设特等奖1个队伍,各奖励1000元;一、二、三等奖获得荣誉证书,分别占各组报名队数的5%、15%、25%;凡成功上交有效论文的队将获优秀奖荣誉证书。三等奖以上的论文,评委老师将提供论文评价;二等奖以上的论文,主办单位择优推荐到学术期刊免费发表。2、比赛将根据所指导队伍的获奖情况评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3、比赛将根据各校的参赛情况和志愿者情况评出“优秀志愿者”和“优秀组织工作者”若干名以及“优秀组织奖”若干项。六、报名方式:个人组队报名:2017年11月8日24时前,请各参赛队(每队1~3人)登陆大赛官网ps.webxun.com/scc进行注册报名,缴费后即报名成功。参赛费:每队80元人民币,用于大赛工作的组织、命题、阅卷、评奖、颁奖、召开竞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证书制作、邮寄等其他与竞赛有关的工作的费用。(报名费用由承办单位合肥泡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代收。)七、联系方式大赛官网:ps.webxun.com/scc大赛官方交流QQ群:1群:652221917(已满),2群:467494397(已满)3群:621100309(已满)4群:592822491(已满)5群:598367479(已满)6群:194014059(已满)7群:234841880(已满)8群:157871089(已满)9群:188562609(已满)10群:561887177(已满)11群:591898473(已满)12群:129381288(已满)13群:620180256(已满)14群:263493902(已满)15群:628139756(已满)16群:635369829(已满)17群:258759268(已满)18群:339798909(已满)19群:154939020(已满)20群:637183350(已满)21群:594898926(已满)22群:177463698(已满)23群:206346293(已满)24群:595026975(已满)25群:369486946(已满)26群:604969181(已满)27群:245204534(已满)。。。36群:515125139(已满)37群:582596446(可加)
2017-09-06

2017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

大赛主题:2017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10月31日组织结构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承办单位: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新闻办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2017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是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主办,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教育部新闻办承办,面向全国范围内征集公益广告作品的广告创意实践公益活动。活动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对征集作品进行权威评审,力求挖掘优秀公益广告精品,发现公益广告人才,繁荣中国公益传播事业。一、大赛流程1.报名投稿: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2.作品初评: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3.作品终评:2017年11月4.结果公示:2017年11月5.作品颁奖及展播:2017年12月二、征集对象1.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学生社团;2.广告(代理)公司、制作公司或广告主,热爱公益事业、热心公益传播的组织及个人。三、征稿主题1.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国表达,同心共圆中国梦,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弘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推动社会和谐。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亲情里生根,在建设国家中升华。互助关爱:弘扬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良好美德,引导人们积极关心与帮助他人,建设温暖、团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保护: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培育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积极支持和参与环保活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食品安全:引导人们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传播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理念。交通安全:针对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路怒症、高速飙车等现象,提醒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提升交通安全意识,提倡文明交通行为。隐私安全:唤醒人们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弘扬尊重个人事务、个人信息、个人领域的良好道德品质。书香中国:大力倡导全民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打造书香中国。诚信友爱:倡导社会成员以诚信为立身之本,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讲信用、守良知,不虚假、不欺骗。旅游文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旅游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运用公益广告潜移默化宣传倡导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2.网络文明系列网络文明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提高广大网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着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和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习惯,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建清朗文明网络空间环境。网络素养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提升网络素养水平,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防护技能,增强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争做中国好网民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进一步宣传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引导广大网民争做中国好网民,让好网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作品类别1.作品分类:平面广告、视频广告2.作品形式平面广告:报纸广告、海报设计、漫画等视频广告: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动画片等五、参赛流程1.作品征集: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2.报名及投稿流程:登录官网——点击报名入口——完成注册——填写参赛报名表——上传作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温馨提示:本次活动仅限线上提交作品,所有参加者请登录活动官网(gygg.jintai.com.cn)参与。3.作品初评: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初评专家对作品进行投票,社会组、学生组各取前100名进入终评。4.作品终评:2017年11月入围终评的作品数量共200件。大赛采用线下评选方式,组委会邀请多位学界、业界专家组成专家组集中评选,通过集体投票及合议方式产生所有奖项。5.获奖作品评审结果公示:2017年11月6.获奖作品颁奖及展播:2017年12月六、作品规格及要求(一)平面广告1.平面类公益广告为报纸广告、海报设计、漫画等。2.网上提交格式为jpg,色彩模式RGB,尺寸为1024*1024以内,附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二)视频广告1、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拍摄、编辑所用工具不限。影视视频时间30秒以内;微电影、短视频要求有故事情节,时间5分钟以内。画面宽度均不小于600像素。2.动画片用flash动画创作,24帧/秒,时间30秒以内,有配音、配乐,系列作品不得超过三件,画面宽度500-800像素。3.网上提交: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动画片成片均以flv格式上传,文件大小均不超过50MB。(三)其它要求1.参赛者投稿时,须同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主办方依此评选、颁发获奖证书。提供信息不完整或不实的,取消参评资格。2.作品须为首次参赛作品。3.参赛作品应紧扣主题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4.参赛作品上一律不得标注参赛人姓名、参赛单位名称等创意元素以外任何信息。七、奖项设置(一)社会组1.等级奖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各2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优秀奖10名,颁发证书。2.单项奖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证书。(二)学生组1.等级奖平面类: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各1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税前)、颁发证书;优秀奖10名,颁发证书。视频类: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税前)、颁发证书;优秀奖10名,颁发证书。2.单项奖平面类: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证书。视频类:最佳创意奖1名,颁发证书。3.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等级奖指导教师,颁发证书。4.优秀组织奖10个。在各优秀参赛高校、院系和教育主管部门中产生,颁发证书。(三)其它类特别贡献奖:授予大赛活动赞助企业,颁发证书。八、特别说明1.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2.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版权和道德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参赛者同意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认可大赛主办方有权无偿使用获奖作品举办或参与评奖、公益巡展等活动。大赛官网将常年无偿悬挂参赛作品供浏览学习;人民日报社对获奖作品拥有无偿使用权。3.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退稿。4.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公告的各项规定。九、截稿时间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活动官网:gygg.jintai.com.cn活动联系方式:联系人:汪李萍田晓婵联系电话:010-65367296电子邮箱:rmrbgy2017@163.com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