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8年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8年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25日一、大赛简介“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发起、日本ASPaC事务局主持的亚洲地区包装设计专业在校学生作品评比交流活动。从2010年到2017年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吸引了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学生踊跃参与。2018年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由日本ASPaC事务局主办,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上海美术学院三家单位联合组建ASPaC中国大陆赛区组织委员会。日本ASPaC事务局委托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负责中国大陆赛区的活动组织、作品征集、入围评审、大赛参展等工作。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日本ASPaC事务局承办单位: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指导单位: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支持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支持单位为各省市大学艺术类院校)三、大赛主题“创新”Innovation(募集以创新的视角以及手法来使商品耳目一新的作品)四、大赛组织委员会顾问:李利华、汪大伟、高瞩、张展主任:顾传熙副主任:董卫星(常务副主任)、宋文仙秘书长:庄建民副秘书长:赵蕾、李光安、罗兵委员:徐东、陶海峰、秦伟、胡继俊、段卫斌、李鹏程、陈金明、王红斌、王文霞、王璐、孙俐等。五、大赛评审委员会(中国大陆赛区评审委员会名单另附。)六、参赛内容食品、零食、饮料、化妆品、日用品、家庭用品、文具杂货、医药品、电器产品等其他生活用品的包装设计。七、参赛对象居住在中国大陆,报名时为研究生、大学生或者专科学校的在读生,非专业从事设计活动。(国籍、学科不限)参加方法:可个人,也可以小组方式集体参加。(小组集体参加人数限制为5人之内(含5人)。※参加颁奖的人数为1名)报名作品数不做限定。不可提交模仿或者类似其他作品的非原创设计作品。提交作品不侵犯其他作品的著作权、肖像权、工业所有权等权利。八、参赛方法看到媒体宣传等途径知晓的参赛对象,从大赛网上下载报名表报名(见网页附件)。根据报名方法,填写报名表,并根据组委会的时间节点要求投寄报名表与作品。[接到通知需提交作品时的注意事项]:为了防止报名作品在运输上破损,请使用结实的外包装进行邮寄。生鲜类产品或者易腐蚀类的产品请用模型的方式提交。比较重的设计,如包装内的部分不影响评审,还请将包装内不需要的部分去除。提交的样品不做退还。九、参赛时间初评报名时间:2018年1月20日——5月25日(作品以电子版形式与报名表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复评作品送审:2018年6月25日——9月15日(在初评的基础上,作者接到通知寄送实物模型)作品评审:2018年9月15日——10月15日(国内最终评审,决出代表中国大陆的作品)亚洲决赛:2018年12月上旬(评审基准:是否符合报名主题「Innovation!」,能感受到只属于学生的全新想法,不被既有的概念禁锢,创造出全新的独特的概念)十、大赛颁奖颁奖仪式:2018年12月上旬(颁奖仪式会在东京ASPaCAwards展示会场举行。)赢得国内决赛的作品会和各国、各地域的代表作品在东京进行最终的评审。被选为中国大陆代表的学生以及评审委员会被安排前往东京参加亚洲总决赛和参加颁奖仪式。ASPaCAwards入选中国大陆推选本地区预选赛活动的四名金奖和十名优秀奖作品入选ASPaC-Awards终评大赛。(根据日本ASPaC事务局的审查结果人数可能会有所变更。)中国赛区组委会将为入围作品颁发入围证书。ASPaCAwards获奖大奖1名:奖状、奖杯、奖金50万日元金奖2名:奖状、奖杯、奖金20万日元银奖2名:奖状、奖杯、奖金15万日元铜奖2名:奖状、奖杯、奖金10万日元国际交流基金奖5名:奖状、奖金5万日元JPDA奖1名:奖状、奖金5万日元优秀奖11名:奖状、奖金3万日元企业奖(未定)(如确定会依次在网页上公布)入选奖60名:奖状十一、大赛活动1,企业实习:2018年12月上旬(各国?各地域的获奖者会安排一同进行企业实习。)2,展览会:获奖作品以及被选中的代表作品会场?日期等详细内容请参考网页进行确认。大赛评委评审长:笹田史仁(一般社团法人ASPaC协会会长BRAVISINTERNATIONAL有限公司董事长)评审委员: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等地域的预选赛区组织委员会主任或主持活动的常务副主任担任。十二、中国大陆赛区秘书处上海美术学院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联系人:张宇杰18562503040、赵蕾13023292903邮箱:aspaccn@126.com微信公众号:ASPaCCN参赛表格下载地址:http://www.arts.shu.edu.cn附件:参赛报名表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亚洲学生包装设计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委员会2018-1-8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06

2018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

大赛名称:2018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8年4月15日大赛介绍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是华为公司面向在校大学生举办的大型软件竞赛,从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在软件精英挑战赛的舞台上,我们相信您可以充分展示软件设计与编程的能力、享受coding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软件改变世界的魅力。2018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赛题为“智能世界•云动”。智创无限,能者云集,云启风扬,动达四方!这是一次精英的汇聚,优美的代码在指尖共舞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激情的火花在智能世界绽放这是一次梦想的启航,创意与灵感在云中翱翔华为立志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共同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邀您一同开创智慧云时代!参赛要求1、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参赛语言:C/C++/Java/Python3、参赛形式:团队参赛,每队1-3人,可同校组队或在同一赛区内跨学校组队赛程设置1、线上初赛竞赛时间:3月9日发布初赛赛题4月15日作品提交截止4月15日公布初赛64强竞赛规则:每赛区前36强队伍晋级复赛2、现场复赛竞赛时间:4月15日发布复赛赛题4月27日赛区现场复赛4月27日公布复赛成绩竞赛规则:每赛区前4强晋级总决赛3、总决赛竞赛时间:5月18日-5月21日竞赛地点:深圳(华为公司总部)竞赛规则:现场分轮竞赛,决出全国八强、最优美代码奖奖项设置总决赛:一等奖,1队,奖金¥20万、奖杯和证书;二等奖,2队,每队奖金¥10万、奖杯和证书;三等奖,5队,每队奖金¥5万、奖杯和证书;最优美代码奖,1队,每队奖金¥1万、奖杯和证书;区域赛:决胜奖,每赛区4队,奖品和证书;晋级总决赛,进入优才计划;优胜奖,每赛区第5-36队,大赛限量纪念品、荣誉证书、获得面试绿卡(免技术面试);入围奖,每赛区第37-64队,荣誉证书、纪念品、免技术笔试。优才计划1、直通总裁面:由总裁直接面试与定薪,S-SpecialOffer唾手可得;2、实习直通车:获得实习offer,岗位、部门任选;3、最强导师辅导:签约后配备首席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配备人力资源主管进行职业生涯指导;4、职业快车道:入职后高级主管、首席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有机会进入专家或管理者梯队培养计划。赛区信息序号赛区覆盖赛区1京津东北赛区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2上合赛区上海、安徽3杭厦赛区浙江、福建、江西、台湾4江山赛区江苏、山东5成渝赛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6西北赛区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新疆7武长赛区湖北、湖南8粤港澳赛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特别声明一、赛程安排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大赛组委会对赛事日程保留最后解释权;二、所有参赛提交代码,一经发现抄袭,取消参赛资格;三、参赛作品版权归属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主动提交作品的参赛者或参赛团体,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声明:1、原创声明:参赛作品是参赛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该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含开源社区)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申请专利或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以任何形式进入商业渠道。入围奖以上的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终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参加其他的设计比赛或转让给他方。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品及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入围奖以上的获奖作品的版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大赛组委会独家拥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权:享有对所属大赛作品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出版、开源和宣传等权利。3、免责声明:比赛中所涉及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引起的纠纷,一律由参赛者或参赛团体承担法律责任(主办方概不负责)。其他信息微信公众账号HUAWEI软件精英挑战赛新浪微博HW软件精英挑战赛大赛网址:http://codecraft.huaweicloud.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2018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官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05

2018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

大赛名称:2018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3月15日大赛初赛评审结果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6164-1.html一、大赛背景与意义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建设“智慧社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积极打造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全国大学生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信息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运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创新研究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SmartServiceSystem,简称3S)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重点培养大学生在物联网和互联网+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物联网领域公益性、开放性的众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以全过程资助、指导、服务的方式推动大学生在互联网、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打造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全国性发展高地,中国通信学会与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于2018年继续面向全国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生,举办第四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创意设计、创新技术、创业方案)”大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苏省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邮电大学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集团。协办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南京云家物联网研究院、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润源灯饰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三、大赛安排1、大赛通知与参赛报名(2月25日—3月15日);2、立项评审与立项通知(3月下旬);3、初赛项目研发与设计(4月1日—6月30日);4、初赛评审(7月上旬);5、南京物联网科创夏令营(7月下旬—8月下旬);6、决赛评审(8月下旬);7、大赛颁奖(9月上旬,南京软博会开幕式)。四、参赛须知1、参赛对象:全国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读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2、参赛方式:符合参赛条件的个人或团队均可参加本次大赛。如以团队为单位参赛,团队人数最多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项目原则上应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3、参赛报名:参赛者在网站(http://3s.njupt.edu.cn/)的参赛报名栏中填写报名登记表,并下载填报参赛项目申报书,于3月15日21:00之前上传至大赛报名系统,并将上述材料同时发送至大赛邮箱(ciciot@njupt.edu.cn)。五、立项资助经费及使用办法对于通过评审立项的参赛项目,大赛主办方将给予一定的项目研发资助,资助金额由大赛专家组确定,资助金额范围为:1、创意设计:1000-2000元/项;2、创新技术:2000-5000元/项;3、创业方案:5000-10000元/项。立项资助经费分配方式:提交的参赛项目成果经评审专家组认定后,发放立项资助经费。立项资助经费分配方法:70%为参赛者的设计或研发经费,30%为教师指导费。六、奖励方式所有获奖者将由主办方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奖金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承担,主办方代扣代缴。奖金设置如下:特等奖:5万元/项;一等奖:1.5万元/项;二等奖:5千元/项;三等奖:1千元/项。奖金分配方法:70%为参赛者奖金,30%为教师指导奖金。七、法律责任参赛者如发生下列行为则视为违约,将自动丧失参赛权利,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和赔偿主办方由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1)违背相关法律、法规;2)参赛项目涉嫌作弊行为,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或其他合法权益;3)提交的作品不健康或包含虚假信息;4)已参加其他比赛并获奖的项目。八、本通知涉及内容的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九、联系方式大赛网址:http://3s.njupt.edu.cn/大赛邮箱:ciciot@njupt.edu.cn大赛工作QQ群:540867312(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联系人:邵澄025-83535035,13813813523,shaoc@njupt.edu.cn姚飞025-83535807,18951896625,yaofei@njupt.edu.cn赵海涛025-83535035,13813975974,zhaoht@njupt.edu.cn大赛组委会二〇一八年二月附件参赛项目指南为了使参赛项目更好地聚焦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需要,本次大赛特制定参赛项目指南,以加强对参赛项目的指导。一、应用类:要求:研发可以演示的物联网创新应用系统一套;作品设计思路新颖、视角独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现方案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应用系统要求基于网络提供服务,并具有一定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居家生活服务2、健康养老服务3、交通出行服务4、绿色生态服务5、智能办公服务6、校园生活服务7、安全生产服务8、节能环保服务9、安防监控服务二、技术类:要求:参赛作品采用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提交成果可以是仿真系统,或者是接入实际系统验证的软件或硬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智能感知技术2、嵌入式计算技术3、物联网网络技术4、物联网控制技术5、物联网安全技术(安全认证、访问控制、身份管理、敏感数据保护等)6、数据存储和处理7、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8、可移动智能终端9、可穿戴终端以上参赛作品,要求接入(仅限于大赛使用)本次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官方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平台可以提供设备的接入、存储、计算和基本数据展示功能,具体注册和接入方式参见大赛网站。大赛初赛评审结果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6164-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出自大赛官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01

【达人征集】青蓝讲堂经验贴征集

不管你是在学习、考研、考证和比赛活动方面有自己得到经验的学生,还是在指导学生参加活动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或者是在创业、职场等各领域的达人,我们都非常欢迎你来分享你的经验和心路历程!原创稿件一经采纳,你将获得1、稿酬:50元—200元。2、将在青蓝讲堂、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和全国大学生比赛信息网等平台进行展示,与全国三百多万优秀大学生和青年交流分享。3、将获得青蓝讲堂兼职讲师聘请的机会,讲课是以线上分享的形式,讲课会有丰厚的报酬及荣誉证书。需提供的材料1、一张本人的生活照2、个人简介3、优秀作品或荣誉证书及其它成果等等4、原创经验分享文章原创稿件发送至邮箱qlclass@163.com青蓝讲堂经验贴征集QQ群:548648781(点击群号加群)联系人微信号:sl20170711
2018-02-27

第六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暨“互联网+”科技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第六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暨“互联网+”科技创业大赛活动对象:各地创业者报名日期:2018年3月1日—4月30日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394-1.html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精神和《市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7〕243号)的要求,为加快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吸引更多的项目和青年人才汇集南京,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第六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暨“互联网+”科技创业大赛。一、大赛时间2018年3月—9月,其中报名时间为2018年3月1日—4月30日。二、参赛对象40周岁以下,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毕业五年内的大陆地区高校毕业生和本科及以上认证学历的台港澳地区或海外地区高校毕业生。三、参赛要求(一)参赛项目要求1、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须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产业开发价值或商业价值,属参赛者自主技术成果或技术、专利共同持有人充分授权参赛。若在参赛过程中或赛后发现参赛项目依托的技术、专利存在权属纠纷或弄虚作假的,将视情况取消项目团队参赛资格并收回奖金。2、参赛项目原则上为具备成立公司运营条件的初创项目或2015年1月1日之后成立的初创型公司所运营的项目。3、本赛事往届获奖项目、已获得我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的不可重复参赛。4、根据南京市《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宁委发〔2017〕33号)大赛设四大组别和一个独立报名通道,参赛选手只能选择一个组别参赛。(1)先进制造业(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2)现代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和科技服务产业、文旅健康产业、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产业);(3)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与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新金融、新零售);(4)“互联网+科技”产业(互联网+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益事业);(5)独立报名通道(限台港澳和海外高校毕业生)。(二)参赛方式1、参赛者以个人或创业团队形式参加,参加赛事答辩环节必须为团队申报人及核心成员,且人数不超过3人。2、参赛者应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和分析,以网络方式提交完整、具体、详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已开发成功并有项目成果的应在答辩环节进行实物展示。四、实施步骤(一)大赛报名1、报名时间:2018年3月1日——4月30日2、报名方式:参赛项目通过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www.njhrss.gov.cn)“专题专栏”中“南京人才服务平台”-“公共创业服务”进行网上申报(http://218.94.85.5:8315/ww/d/a/wwda_cont.html)。(二)赛程安排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复赛和决赛项目将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公布。1、初赛阶段(2018年5月——6月)大赛对申报项目进行网络评审、现场评审,遴选出参加复赛项目名单。2、复赛阶段(2018年7月-8月)复赛以项目陈述、图片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由5分钟的项目陈述和10分钟的现场答辩组成,根据复赛成绩按比例入围决赛。3、决赛阶段(2018年9月)决赛于9月份在南京举行,具体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大赛除南京赛区外,在武汉、长沙、西安、成都、哈尔滨、厦门、广州、合肥高校集中地区进行宣讲并设立分赛区,大赛办公室将组织专家评审团赴外地分赛区进行项目评审,对进入复赛和决赛的外地来宁参赛团队,给予交通、住宿费用补助。(三)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将产生一等奖6名,奖金3万元;二等奖10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14名,奖金1万元;并设大赛优秀奖50名。获奖项目落地我市的,按南京市优秀创业项目遴选政策给予10-50万元的投资资助。五、组织机构本次大赛由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并负责对大赛的相关规则、配套扶持政策等进行解释,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做好大赛的日常工作。大赛邀请创投专家、企业家、行业专家、高校教授和创业导师等担任大赛评委和特邀顾问。本次大赛办公室设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63号416室,联系人:杨凡、朱玉峰,联系电话:83151907。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来源:http://www.njhrss.gov.cn/zxzx_74741/gsgg_74744/201802/t20180212_5312974.html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2-26

中国青年杂志、中青报征文 | 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

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一一《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联合发起“强国一代,路如何越走越宽”大讨论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刻:波澜壮阔的1978年岁暮,12月18日至22日,举世瞩目、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开启了现代化国家的艰难征程。1980年春,《中国青年》杂志刊发“潘晓”来信,引发轰动全国的“人生观大讨论”,关注和参与这场讨论的青年数以千万计。一代青年对现实、对人生、对价值观的思考,使之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大潮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18年,“潘晓讨论”三十八周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亦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我们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中国的未来会更加光明、美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学习十九大,改革再出发。青春,永远是中国时代画卷上最亮丽的底色!谨此,《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联合发起“强国一代,路如何越走越宽一一人如何活得更加美好”大讨论。《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将全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开展征文、座谈研讨等活动,贯穿2018年深入落实十九大精神全过程。敬请广大读者、网友积极参与。讨论来稿请发至:《中国青年》杂志征文邮箱chinayouth2014@126.com;《中国青年报》征文邮箱qiang@cyol.com。相关网上专题见《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公众号、中青在线。活动专题:http://news.cyol.com/node_62889.htm《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27日
2018-02-24

2018年5G应用征集大赛

大赛名称:2018年5G应用征集大赛征集截止日期:2018年4月30日获奖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6146-1.html为推动5G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IMT-2020(5G)推进组举办“5G应用征集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时间大赛计划于2018年1月-6月期间举办,项目征集期为2018年2月1日-4月30日。二、大赛目标随着5G商用步伐越来越近,迫切需要挖掘能够体现5G能力、商用初期可投入应用的创新业务来助力5G商用。本次大赛旨在向全社会及各行业广泛征集5G应用,发挥行业的需求引领作用,发掘企业及个人的创新设计,集思广益,力争孵化一批5G特色应用,为5G规模试验和商用奠定基础。三、组织方式大赛面向公众开放,广泛征集面向5G增强移动宽带、低功耗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应用场景,体现5G性能的创新应用参赛。大赛采取自由报名、公开遴选的方式,鼓励参赛者以团队或个人的方式参加。参赛项目应根据大赛要求准备材料,具体提交方式和要求将在IMT-2020(5G)推进组网站(http://www.imt-2020.org.cn)公布。大赛将设立组委会及秘书处,根据透明的比赛规则评选出获奖项目,IMT-2020(5G)推进组还将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工作要求请各单位发挥地方优势,做好5G应用大赛项目征集工作,组织优势单位积极参与5G应用征集大赛,并于2018年4月30日前将组织情况报送我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五、联系方式(一)大赛秘书处联系人:朱颖电话:18600824835电子邮箱:zhuying@caict.ac.cn联系人:黄涂半特电话:18501996055电子邮箱:huangtubante@caict.ac.cn(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联系人:沈小明电话:010-68206162获奖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6146-1.html
2018-02-08

UIA-霍普杯2018年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大赛名称:UIA-霍普杯2018年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8月30日24:00(北京时间)一、设计背景与目的中国经济正经历着由制造业为主,向以知识与研究类的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全球化趋势是一致的,即全球社会经济也正从机械大规模生产型向数字化定制型社会演变。这意味着城市将以研发、市场和金融为基础,并且需要更加频繁的人际交往和面对面交流。城市将成为社会的“超级大脑”。这也意味着城市中心将成为渴求知识的年轻创客们的集结地,每个人对社交、终生学习以及各种潜在的商业投资合作都有着强烈的需求。共生的城市恰恰满足了这一新的社会需求和期望,它能够真正解决好居住社区的问题。现有的同一社区,平行生活的模式应该被废弃。基于居民的组织兼容性和真正的空间共享,共生模式可以创建真正的“社区”。二、设计任务本次竞赛要求选手们在中国一个一、二线城市选择一块城市中心区,打造一个拥有约1000个小单元的共生集群。每一个单元可以很小,如约12㎡的单人居所和约16㎡的双人居所。这些单元应该是预制的模块,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参数化系统,可以满足定制化需求。应避免无限重复单一单元,应包含多样的、混合型单元种类,并考虑集聚模式。空隙和中间区域应作为社会交流空间。同时,单个小型单元应增加大量共享设施,诸如:厨房、就餐区、休闲/生活区、咖啡/酒吧区和联合办公区等,以大大弥补单个单元的空间局限。单元空隙和共享空间组成的交流场所将成为居民最初选择该地块的原因。三、竞赛背景建筑进化的过程在于对现状问题的反思以及对所处时代的回应。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建筑师面临的课题。在支离破碎的城市、无序的乡村里寻找与构建具有场所感的人性化空间;在信息时代,体现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将设计理念与扎实的建筑学功底有效地结合,是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秉承的主旨。竞赛要求参与者不断追问与探索建筑发展之路,探讨当代人对建筑与环境的复杂性需求,关注特定场所及其中的事件,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并寻求适宜技术使方案具有可实施性。“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始于2012年,由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任国际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任主办单位,是由霍普股份独家赞助的面向国际建筑高校大学生的年度建筑设计竞赛,已成功举办六届。2018年,竞赛将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每届竞赛的评委会主席由一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担任,竞赛评委为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建筑师及学院院长。经过六年的推行实践,这场由中国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规模最大的学生竞赛之一,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四、竞赛流程1.本竞赛采取国内外高校学生自由报名、公开竞赛的方式。经教育部认证的全日制建筑及相关专业学生(含硕士、博士研究生及2018年毕业的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2.小组参赛如有需要,只有小组组长负责联络,组员不予联络。3.关注UED微信或霍普杯官方微信参与竞赛,点击“在线注册”报名并填写详细信息;或直接在专题网站(http://hypcup.uedmagazine.net)点击“在线注册”报名并填写详细信息。4.网上提交注册报名表,费用提交后将获得唯一报名序列号(务必保存好)。5.国内组报名费为每组200元人民币。费用一经收取,概不退还。参赛学生以就读高校划分国内组或国际组,国内外组员混合参赛的,按照国内组报名。6.参赛者一律提交电子版作品(包括图纸及相关文件),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20日(作品提交邮箱uedcompetition@163.com)。竞赛组委会不接收任何纸质版作品。所有参赛作品届时将进行统一打印和展示。7.在竞赛组委会的协助下,评审团对参赛方案进行评审,并确定获奖作品。8.有关竞赛的疑问请发邮件至uedcompetition@163.com。五、参赛规则1.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本竞赛内容及竞赛规则;竞赛组委会对竞赛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2.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3.参赛者拥有参赛作品的版权,但竞赛组织方有权行使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4.参加过其他竞赛的作品,或使用他人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过的创意的作品不允许参加竞赛。5.竞赛评委不得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赛,违反规定的参赛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6.每位参赛者限报名一个参赛小组,不能报名多组参赛;7.各小组提交一组参赛作品,严禁重复提交。若发现同一作品出现重复提交情况,组委会有权选择其中一组作为参赛作品进行评审;8.参赛小组信息以最终提交作品文件中的TXT为准。六、截止日期注册截止时间:2018年8月30日24:00(北京时间))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8年9月20日24:00(北京时间)作品评审时间:2018年10月16日七、作品提交:1.1.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提交图纸和相关文件,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打印图板并展示。国内参赛者请将图纸和相关文件打包发送至竞赛组委会邮箱:uedcompetition@163.com,邮件标题格式为“参赛作品标题(中英文作品名都需有)+报名序列号”。如果文件过大,可上传至百度云并提交下载链接。2.语言:竞赛官方语言为英文(必须提供英文作品名,内容至少包含全英文表达的设计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参赛学生可提供中文和英文双语图纸;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参赛学生提供英文图纸。3.比例与尺寸一律采用公制单位。4.文件资料:参赛者需在提交作品的邮件中附加可辨认的身份证明扫描件(中国大陆地区参赛学生提供身份证扫描件,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参赛学生提供护照扫描件)和学生证电子扫描件。5.作品规格(1)规格:请以841mmx594mm图纸版面横向排版,每项作品须由3幅图纸组成,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作品作废。如图:(2)内容:能充分表达作品创作意图的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透视图、图解等以及5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组合于图面之中)等,比例不限。(3)提交作品的邮件里须附有一个以设计者姓名命名的文本(TXT格式),包含作者姓名、报名序列号、电子邮箱、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若有)、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若有)、学校及院系全名、作品名称及简要设计说明。以上内容需提交中英文双语版本。图纸版面文件格式要求:1.提交作品jpg格式图片提交,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长边不小于1500。提交图片请根据图片内容命名(如XXX平面图1)。2.文字资料以TXT格式文件分类整理于以设计者命名的文件夹中。需提交中英文双语版本。八、奖项设置一等奖1组,获奖证书+奖金10万元人民币(含税);二等奖3组,获奖证书+奖金各3万元人民币(含税);三等奖8组,获奖证书+奖金各1万元人民币(含税);优秀奖若干组,获奖证书+半年《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学生通过“跟大师学设计”新锐选拔赛可获得去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的机会。九、联系方式竞赛邮箱:uedcompetition@163.com中国大陆地区学生:010-56077246;18511537525;18600687310;18511537507;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学生:+8618511537506;004915255914462;竞赛官方网站链接:http://hypcup.uedmagazine.net
2018-02-08

“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

大赛名称:“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8年3月9日各市、州、直管市团委学校部、学联秘书处,各大专院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省直机关团工委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我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优秀的书画作品影响和引导青年学生,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决定举办第十四届“楚风杯”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书写新时代丹青绘初心二、活动内容1.高校大学生书画大赛2.获奖作品展览三、参赛对象全省各高校在校学生(含本专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同时邀请省外高校在校学生参赛。四、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指导单位: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承办单位: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五、时间安排1月25日至3月9日参赛报名及作品征集2月23日至3月9日作品寄送及收件2月23日至3月7日“网络最具人气奖”报名3月8日至3月13日“网络最具人气奖”投票评选3月10日至3月13日作品初审3月14日至3月15日公布决赛入围名单3月下旬现场决赛5月上旬作品展览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征稿,至3月9日结束,以当地邮戳为准,拒收逾期投稿作品。六、奖项设置本次书画大赛将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出软笔类、硬笔类(含篆刻)和绘画类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拟设现场组软笔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硬笔类(含篆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绘画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同时另设展览组软笔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硬笔类(含篆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绘画类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若干。具体奖项将根据作品质量作略微调整。本次比赛将设“网络最具人气奖”,由参赛选手自愿报名参加,依据作品点赞量评选。2月23日至3月7日,参赛选手按照微信公众号“青学小楚”(湖北省学联秘书处官方微信)和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社团中心”的相关说明,填写作品的相关信息。届时将在“青学小楚”设置投票平台,3月8日0时至3月13日24时为网络投票阶段。七、参赛要求1.作品主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反映时代风貌,展示当代高校大学生风采。2.作品要求:(1)作品类型:书法(含软笔、硬笔、篆刻等)和绘画(中国画、水粉、水彩、素描、油画、刀画等)作品均可,作品创作日期须为2017年9月1日以后。湖北省内外高校学生均可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名。(2)作品规格书法类作品:毛笔书法投寄作品原件,竖式作品,尺寸为6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小字作品尺寸为4尺整纸以内。手卷作品尺寸高度不超过35cm,长度不超过248cm。册页作品尺寸每页高宽不超过40cm,页数不超过12页,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手卷、册页作品入围决赛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入围数量的百分之五。所有作品须另附释文。不提倡装裱。硬笔类作品长宽不限。所有作品须另附释文。不提倡装裱。绘画类作品规格不限,提倡竖幅作品,不建议装裱,不提倡使用玻璃制框。(3)作品内容:古今诗词、楹联、文、赋等(须标出原作者及篇名,附作品释文),提倡自作诗词联赋。书写古代诗文者,应注意使用权威版本,要保持内容的相对连贯、完整。不可繁简字混用。(4)其他要求:请使用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易破损的纸张类材料。3.退稿要求:(1)因作品数量多、工作量大,本次大赛退稿范围限定为已装裱初赛作品。(2)申请时间:自决赛结束当天(不含)起算一周内,逾期不候。(3)退稿方式:自取或邮递。(4)申请方式:以学校为单位将作品作者信息收集整理汇总,以Excel表格形式(见附件一)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5)详细退稿说明见附件二。八、报名及投稿方式1.本次大赛原则上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投稿。各参赛高校需收集本校各作品投稿信息表(见附件三),并将本校所有参赛作品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学校、年级、联系方式)统计汇总并填写投稿信息汇总表(见附件四),同时需将作品拍照并将照片文件以“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方式命名,将汇总表格、作品照片及所有作品投稿信息表电子版一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稿件总数量将纳入优秀组织奖评选考核。如以个人名义投稿,作者仍需按照以上要求将本人作品照片、作品投稿信息表(见附件三)和投稿作品信息汇总表(见附件四)发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邮箱。相关信息邮件作为参赛报名所用,若无邮件,作品视为无效。2.每人每类作品投稿数量不超过三幅。作品一次性寄出,不接受二次投稿。征稿期间不办理退稿。3.作品须为原件,照片、印刷品、复印件等无效。请作者务必用A4纸打印并填写投稿信息表(见附件三)及投稿信息汇总表(见附件四),连同作品一并寄送。4.作品寄送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工学部武汉大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邮编:430072,收件人:见通知末武汉大学团委联系人。请在信封上注明“‘楚风杯’书画大赛暨樱花笔会”字样,并附详细信息(学校及负责人联系方式)。若无详细信息,作品视为无效。5.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3月9日24时。九、其它事项和说明1.对代笔和抄袭的实名举报长期有效。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投诉材料请寄: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工学部武汉大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邮编:430072,收件人:见通知末武汉大学团委联系人。2.展出组以投稿作品参与决赛评选,选手无需另行创作,展出组作品应视为决赛作品。3.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通知要求,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通知各项要求。4.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武汉大学书画协会拥有对所有来稿发布、展览、编辑、出版的权利。十、有关要求各高校团学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本次大赛,加强对大学生书画爱好者的培养,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成长发展。有关本次活动的其他事宜,请联系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团省委学校部联系人:赵燕林志恒联系电话:027-8723356687232535武汉大学团委(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裴志鹏150-7138-3725阳昱132-4716-1256电子邮箱:yinghuabihui2018@163.comQQ交流群:343349116附件:附件1:“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退稿信息汇总表.xlsx附件2:“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退稿说明.doc附件3:“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投稿信息汇总表.xlsx附件4:“楚风杯”第十四届大学生书画大赛暨第三十三届大学生樱花笔会投稿信息表.docx
2018-02-08

2018“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有报名费)

大赛名称:2018“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31日前交分赛区报名费:20元/幅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389-1.html各有关单位:为大力弘扬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科技知识,激发广大航空爱好者的创新意识与激情,中国航空学会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2018年,中国航空学会将联合有关单位继续举办“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将继续对大赛给予赞助支持。为更好地组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联合主办单位(拟):空军装备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赞助支持单位: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各地方航空学会承办单位:航空知识杂志社二、大赛主题蓝色天空放飞梦想三、比赛题目大赛的题目:先进战术运输机大赛将面向全国征集未来先进战术运输机的设计方案:该先进战术运输机要求具有更大的载荷能力和更远的航程;具备良好的野战使用能力,能够在未经铺装的土地、草地、雪地起降;能够超低空空中投放货物;该机还应具有良好的战场生存力、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四、参赛方式及要求1、参赛方式: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其中专业组团队人数不超10人,业余组、青少组不超4人。2、参赛对象:以全国航空航天专业人士和航空爱好者为主要参赛对象,分专业组、业余组、青少组三个组进行比赛。专业人士是指从事飞行器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飞行器设计专业大三以上学生;业余人士是指专业人士以外的其他人员;青少年是指12周岁(含)以上、18周岁(含)以下的在校初中、高中学生。3、选拔方式:本届大赛将采取分赛区选拔、全国总决赛的方式进行。各地参赛作品原则上送交当地省(市、区)航空学会,参加分赛区选拔。如所在省份未设分赛区,可将作品送至航空知识杂志社分赛区。分赛区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评选,赛区划分见第九项。4、参赛作品不退稿。5、报名费:20元/幅,随作品寄交。6、截稿期:2018年5月31日前交分赛区。2018年6月30日前分赛区将优秀作品交全国大赛办公室。以邮件接收时间为准。五、作品要求1、技术要求(1)目标要求:模拟该机将作为运-8运输机的替代机,承担未来战场战术运输任务。参赛者应根据未来军事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战术运输机可能的军事需求和使用环境,构想和展望未来战术运输机应具备的技术和性能要求,分析描述本设计方案的任务目标及其应用前景。(2)外形设计:所设计的未来战术运输机外形方案应符合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满足在野战机场起降、空中货物投放等相关技术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3)总体布局:完成未来战术运输机的总体布局设计,并对各主要功能部件(如动力装置、导航设备等系统在机体内的布置)做出文字描述。(4)内部布置:货仓应能容纳空降战车、步战车、武装直升机(旋翼可拆卸或折叠)等装备,给出货仓布置图,描述货仓布置情况。(5)动力装置:描述未来战术运输机所采用的动力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等技术特点。(6)起降方式:给出未来战术运输机所采用的起飞和降落性能(要求具备野战机场起降能力);分析其起降性能和技术特点,以及如何适应沙尘环境、高原环境、高温环境等。(7)操纵系统:简要描述未来战术运输机所采用的操纵系统在工作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式,重点描述其应对空中投放等任务,提高安全性、避撞能力、应对突风能力等方面的考虑。(8)技术数据:给出所设计的未来战术运输机的主要技术数据,如几何尺寸(例如翼展、机长、机高、机翼面积、前缘后掠角、主轮距、前主轮距等);技术参数(发动机功率、空机重量、最大起飞重量、有效载荷、载油量、供电量、全机功率重量比等)。(9)性能数据:根据所提出的需求目标,分析和计算出本方案可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最大平飞速度、最小平飞速度、实用升限、最大航程、最大留空时间、起降滑跑距离等)。(10)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分析:如何保证先进运输机在超低空飞行投放的安全,适应战场环境与野战环境,减少或避免飞机受到地面野战防空活力的打击;分析先进运输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经济性,是否能够满足战时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以及培训、使用是否简单可行。本届大赛要求参赛作品科学合理,并具备在未来10~20年内的可实现性。2、提交要求(1)作品由设计图和文字报告两部分构成。设计图为彩色,包含飞行器的外型效果图、简要三视图、体内布局图等。业余组、青少组相关数据可以根据定性分析给出,文字报告字数不超过4000字;专业组应当经过充分的论证分析,对于采用的新技术,要有可行性分析,文字报告字数不超过6000字。(2)只需提供作品电子版。文字报告为word格式,设计图为jpg格式,规格统一为A3或B3纸,通过网络或光盘提交。(3)提交的设计图和文字报告中均不得出现作者的个人相关信息,否则视作品无效;(4)请填写参赛表(附件),并与作品电子版同时报送。六、评分标准鼓励业余组、青少组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结构合理的飞行器。评分标准为总分100分,其中创新性40分、科学性与可行性30分、表现形式30分。专业组要突出设计的科学性,鼓励提高可行性,要在未来10~20年可实现。评分标准为总分100分,其中创新性30分、科学性与可行性50分、表现形式20分。七、奖励办法大赛按专业组、业余组、青少组,分别设一、二、三等奖,最佳网络人气奖,优秀奖和纪念奖。本届大赛的最佳网络人气奖,将通过中国航空学会APP进行公众投票评选活动。届时,将在中国航空学会官网发布公众投票活动通知。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赞助,专业组、业余组一等奖作品的第一作者,以及最佳网络人气奖的第一作者,将于2018年11月被邀请前往珠海参加颁奖仪式并参观珠海国际航展。其他获奖作者将获得相应的证书和奖品。所有参加全国比赛的队伍均可获得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集萃(光盘)。具体奖项及奖品设置如下:1、专业组一等奖2名:获价值10000元奖品。二等奖3名:获价值3000元奖品。三等奖5名:获价值1000元奖品。2、业余组一等奖2名:获价值5000元奖品。二等奖3名:获价值3000元奖品。三等奖5名:获价值500元奖品。3、青少组一等奖1名:获价值1000元奖品。二等奖2名:获价值500元奖品。三等奖3名:获价值300元奖品。4、最佳网络人气奖1名:获价值3000元奖品5、优秀奖:获奖证书一份。6、优秀组织奖:本次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5个),表彰奖励大赛组织工作突出的单位。八、工作节点2018年1月正式启动2018年2-5月底参赛者设计并报送作品2018年6月各分赛区进行作品选拔2018年6月30日前分赛区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评审2018年7-8月进行全国总评审2018年9月初公布全国比赛成绩并对比赛成果进行宣传2018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举行颁奖仪式九、分赛区划分及联系方式1、北京赛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学会,100191;华磊,(010)82317095;hualei0529@126.com2、辽宁赛区:辽宁、内蒙、吉林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37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97信箱,110136;王永谦,(024)89723966、89728731、81074690;ln_hyxh@163.com、13940383864@163.com3、陕西赛区: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山西陕西省航空学会: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92号信箱陕西省航空学会,710072;向河,(029)88460529;ssaa@nwpu.edu.cn4、江苏赛区:江苏、安徽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54信箱,210016;张爱武,(025)84891015;刘晓民,(025)84891655;877728331@qq.com5、湖南赛区:湖南湖南省航空学会: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608所新区科技委,412002;郭蜀安,(0731)28590208,17373315660;hnshkxh@126.com6、贵州赛区:贵州、云南贵州省航空学会: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锦江路110号贵航集团公司,550009,王燕,(0851)88317295、18096163798;1019149755@qq.com7、江西赛区:江西江西省航空学会:江西省南昌市昌东大道8699号国防科技大厦,330029;彭利军,(0791)86220693、13870993671;457890845@qq.com8、上海赛区:上海上海市航空学会:上海市沪闵路7900号上海航宇科普中心,201102;王玮璐,13917513661,gracewwl@grace.net9、四川赛区:四川、西藏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田坝街道成飞公司,610092;何伟清,13880998896;9082481@qq.com10、湖北赛区:湖北湖北省航空学会:湖北省襄阳市新华路104号航宇公司,441003;阮丽,(0710)3102175;1271528373@qq.com11、广东赛区:广东、海南广东省航空学会: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秀中路125号大院1-2广东科技报社,510057;张炜哲,18665675151,wz.z@qq.com12、浙江赛区:浙江浙江省航空航天学会: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418-41号1幢3楼,310015;张蕾,(0571)88178576;zhanglei4406@163.com13、河南赛区:河南河南省航空学会: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1号豫博大厦西7层河南省航空学会,450008;何晓聪,13383827977;hnas0371@163.com14、山东赛区:山东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济齐路19号,250023;张继滨,(0531)85665066、13605316223;sdhkht@126.com、zhangjb637@163.com15、天津赛区:天津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航天学会: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中国民航大学南区空中交通管理学院,300300;张召悦,13332028393;343126948@qq.com16、河北赛区:河北河北省模型运动协会: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372号,050011;安洋,18631162124;805153700@qq.com17、广西赛区:广西广西航空航天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2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科技处,541004;陈葵晞,(0773)2253039;xh@guat.edu.cn18、重庆赛区:重庆重庆市航空学会: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两江大道9号,401135;杨斌,13883003999、(023)88791767;Yangbin@cgag.cn19、航空知识杂志社赛区:上述赛区以外省市(含港澳台)航空知识杂志社: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晨兴音乐厅203室,100191;卫清荷,(010)82315732、18515004695;1776071828@qq.com特别说明:大赛办公室不接收任何未经分赛区选拔提交上来的作品。十、大赛办公室咨询热线:010-82315732传真:010-82315732联系人:阚南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邮编:100191电子信箱:hkzszz@163.com大赛官方微信:wlfxqsj中国航空学会网址:www.csaa.org.cn投诉电话:010-84928795聂荣如对以上发布的内容有疑问,请致电大赛办公室,以大赛办公室解释为准。十一、特别申明参赛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拷贝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主办方拥有版权,有权对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和宣传。凡报送作品参赛本次活动的,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活动有关版权和创作要求的各项规定。附件:“创新杯”第八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参赛表(点击下载)
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