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第1号通知)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第1号通知)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6月30日24时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7月31日24时一、大赛背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土地国情、揭示土地开发利用规律,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不断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基础。为提升全国高校土地学科及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对土地国情的科学认知,加强对土地国情乃至国家自然资源安全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之间相互联系与交流,提高大学生在知识运用、科学研究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拟组织开展“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本届大赛将以“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发展转型”为主题,旨在鼓励大学生走进真实世界、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和认识当下我国正在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增强实践调查和分析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锻炼综合素质,培养爱国和恋土情怀。为进一步促进活动的开展,大赛组委会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二、组织机构1、指导单位: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中国土地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2、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协办单位: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和经济学会华夏土地网三、大赛赛制与主题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以“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发展转型”为主题,旨在鼓励土地学科或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在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以深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各地的改革探索及其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和阐释,以提高土地学科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促进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在新时代、新机遇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四、大赛时间与地点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6月30日24时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7月31日24时决赛时间:2019年9月20-22日决赛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具体地点见后续通知)五、参赛对象及要求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土地学科或相关学科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大赛组委会仅接受以学院(或学院建制的系)单位名义申报,可以以个人或团队名义参加,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每个单位最多申报3项作品。(参赛报名和相关格式要求见附件)六、大赛组织形式1、报名:将在中国土地学会官方网站及其他相关新媒体平台发布大赛一号通知,联系各高校相关专业院系积极申报。参赛者可在本学校内跨学院、专业或年级自行组队,确定选题、做好项目设计,学院汇总后将本院报名表电子稿(附件1)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邮件主题为:学校+学院+报名表)。2、初赛作品提交:成功注册的参赛队伍提交作品前,需由指导老师对作品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参赛要求,并将符合格式要求的成果(写作模板见附件2)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邮件主题为:学校+学院+作品名)。3、初赛作品遴选:将组织大赛评审委员会进行书面评审,根据评审成绩确定进入决赛作品名单。入围决赛的队伍原则上不超过40支,最终参加决赛的每支决赛队伍由1个指导老师和两个比赛选手组成。4、终审决赛:决赛以现场展示汇报的形式,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需准备15分钟的PPT演示稿。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专家评委进行现场打分、点评;根据评审结果,现场公示名单及颁发奖项,会后在中国土地学会官方网站予以公布。5、大赛组委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大赛组委会可结集出版竞赛获奖作品及评委评语。七、奖项设计2019年度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设以下奖项,并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1、优秀作品奖特等奖(最多1项,可空缺);奖金10000元;一等奖(最多3项);奖金5000元;二等奖(最多6项);奖金3000元;三等奖(最多10项);奖金1000元。2、优秀指导教师奖面向各团队指导教师特设优秀指导教师奖(10项以内)。3、优秀组织奖面向各参赛单位特设优秀组织奖(5项以内)。八、组委会成员由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和科普工作委员会邀请全国在土地学科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实践工作取得显著工作成果,热心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组成大赛指导组,负责赛事主题制定,参赛项目评选、考核等工作。主任委员:黄贤金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教授副主任委员:张凤荣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刘彦随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冯淑怡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张晓玲中国土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宇哲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李秀彬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宫玉泉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爱民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副司长赵松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研究员邹晓云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办主任、研究员姚丽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雷爱先北京市房山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吕萍中国人民大学住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道林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德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於忠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谭术魁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克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晓平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鲍海君浙江财经大学人事处处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郅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周勤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教授李胜会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委员:杨庆媛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杨俊孝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徐保根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陈美球江西农业大学MPA中心主任、教授胡守庚中国地质大学宣传部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陆汝成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院长、教授邹秀清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教授丰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金晓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宋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郭贯成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吕晓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凌翔天津城建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授姚树荣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方斌南京师范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李效顺中国矿业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李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红波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成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朱一中华南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教授李明月华南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秘书处臧俊梅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刘军广州市白云区土地和经济学会黎德松华夏土地网陈志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经济分会十、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www.zgtdxh.org.cn大赛邮箱:tdgqds@qq.com联系电话:胡学东15521096579吴秋菊18002271536韩书成13430321856陈志刚13815875793中国土地学会2019年6月5日附件1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报名汇总表(申报单位填报).docx.docx附件2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报名表.docx.docx附件3土地国情调查大赛(社会调查)成果报告.docx.docx附件4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国情调查大赛评审标准.docx.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7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9年科普创客大赛

“和院士一起做科普”2019年科普创客大赛初赛:2019年即日~8月31日一、活动宗旨“和院士一起做科普”科普创客大赛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大型科普活动,内容包括作品征集、科普讲座、参观科研院所实验室、与院士座谈交流等,旨在发掘培养优秀的科普创作者,提升科普创作队伍的科学传播水平;通过科普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科普工作落地生根,增强公众对科普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从而达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二、活动目标1、发掘培养优秀的科普创作者;2、创新科普创作形式;3、联动开发科普资源。三、组织机构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承办机构:蝌蚪五线谱网站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战略合作:腾讯新闻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媒体支持:光明网科普中国《科技日报》《科普时报》腾讯科普千龙网首都之窗四、活动内容1.本次大赛分为初赛、集训、复赛、颁奖四个环节阶段:(1)初赛:2019年即日~8月31日(2)集训:2019年9月下旬(3)复赛:2019年11月之前(4)颁奖:2020年1月中旬2.参赛人员:热爱科普事业、有志于科普创作的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工作者、科技辅导员,以及具备一定专业背景的科学爱好者等。3.参赛主题:科学·见证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为纪念这特殊的年份,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普爱好者的爱国热情,引导其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2019年科普创客大赛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届大赛以“科学·见证”为主题,着眼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精神的传承、科普事业的进步等。参赛作品应聚焦对发展、传承、进步的见证,展现全力奋进的70年。(1)初赛、复赛同一主题;(2)初赛投稿作品要求原创、未发表,也未授权第三方使用。(3)复赛作品要求:作者原创、未公开发表过、也未授权第三方使用。(4)初赛入围作者参加复赛时,投稿作品可以在初赛作品(未公开发表)基础上润色加工,也可以重新创作。4.奖项设置:(1)复赛入围选手200名(含团体),将参加“和院士一起做科普”集训,和院士面对面,获得前沿科技讯息,提升科普创作综合素质。(2)复赛前50强选手将荣获北京市科协颁发的“2019年科普创客50强”荣誉证书。(3)网络投票数最高者当选“科普人气王”。(4)复赛前10强选手将荣获北京市科协颁发的“2019年十佳科普创客”荣誉证书,获得丰厚奖金,具体如下:科普创客(科普文章类):3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二等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三等奖1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科普创客(科普视频类):2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优胜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科普创客(科普平面设计类):3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二等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三等奖1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科普创客(科普创新设计类):2名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优胜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及奖杯备注:团队获奖作品只发放一份证书和奖杯(以最初提交作品上的署名为准)。5.活动流程与规则本次活动分为初赛、集训、复赛与颁奖四个环节。(1)初赛①在2019年8月31日之前,投稿至maker@kedo.gov.cn②参赛作者(含团体)提交的原创科普作品(未发表过的作品)。类别和要求如下:科普文章类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围绕大赛主题创作的原创未发表作品。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以文字为表述主体,3000字以内,文章配图不低于一张(配图需标明出处,版权自负),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不接受PDF、JPG格式。科普视频类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围绕大赛主题创作的原创作品,包含微视频、微电影、动画等。作品总时长以1~5分钟为宜,不超过8分钟。视频作品提交要求:a)视频文件名: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团体)-手机号(例如:袁隆平的二三事-视频-王二-1234547890)b)提交作品文件格式:mp4、mov、avi等主流超清格式;科普平面设计类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围绕大赛主题创作的原创未发表作品,作品类型包括科普漫画、科普插画、科普摄影、科普海报、自然笔记等,作品必须附文字说明。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至大赛邮箱,大小不超过5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参赛者请保留设计原稿。科普创新设计类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围绕大赛主题创作的原创未发表作品,作品必须体现科普创意,媒体形式不限,鼓励采用VR、AR、AI等新技术手段和形式,包括科普产品、科普艺术等,必须附文字说明。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至大赛邮箱,大小不超过500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征稿须知*投稿邮件标题:【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团体)-手机】。所有作品必须以邮件附件形式提交;作品需标明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人、手机,并与邮件标题一致,发送到邮箱maker@kedo.gov.cn。*专业评审团将从初赛作品中择优评选200位入围参赛者(含团体),多稿投递者只选一篇参选。*我们将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本人,获奖结果也将在蝌蚪五线谱网站、蝌蚪五线谱微信公众号、蝌蚪五线谱微博等相关平台公示。*初赛和复赛入选的选手有配合参加活动的义务,比如集训营和颁奖典礼。注意事项:a)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涉及版权纠纷;b)参赛作品不得涉嫌剽窃、侵犯他人著作权;c)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d)参赛作品不得含有涉及到宗教问题、种族歧视等内容;e)参赛作品中不得含有如下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泄露国家机密;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f)参赛作品中所出现的文字、语言、场景、背景等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a)大赛期间,保证作品为原创并且在蝌蚪五线谱网站独家首发。投稿默认授予主办方展览权、复制权、发行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放映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等权利。b)获奖作品的全部知识产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参赛者本人享有署名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征得大赛主办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与设计方案进行宣传、展示、出版等,并且不得向第三方转让、授权,否则,主办单位有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c)大赛结束后,主办单位有权将获奖作品集结出版或用于非商业性的活动宣传、阅读推广等用途,不另付酬金或版权使用费。征集截止后,评审团将遴选出200份参赛作品,包括科普文章60份、科普视频40份、科普平面艺术70份,科普创新设计30份。200位入围作品参赛者(含团体)正式获得2019年科普创客比赛资格,进入集训阶段(各类别具体入围数目可根据参赛作品质量权衡调整)。(2)“和院士一起做科普”集训入围选手参加“和院士一起做科普”集训营,集训形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训内容主要包括科普传播系统培训,参观科普基地和实验室,与院士面对面交流座谈等。集训营按照不同参赛人群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入围选手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主题集训。(3)复赛①200位入围选手(含团体)根据主办方给定的主题进行科普创作,在指定日期内提交。(初赛复赛同一主题)②专业评审团初步选拔50名参赛者进入十佳角逐,其中科普文章类20名,科普视频类10名,科普平面艺术类10名,科普创新设计类10名(各类别具体入围数目可根据参赛作品质量权衡调整);③进入复赛的优秀作品将在大赛网页、微信、微博等平台向公众展示,接受网友投票与点评;④根据专家评审团综合评比和网友投票数量最终评出“2019年十佳科普创客”“2019年科普人气王”等奖项。(4)颁奖①本次大赛闭幕仪式暨颁奖仪式同期开展。②现场揭晓并颁发“2019年科普创客”、“科普人气王”等。五、评选规则为保证本次大赛活动的公正性、有效性,特制定如下评选规则:1.评选原则公平公正:对所有参赛作品一视同仁,坚持公平、公正,严格评审。协商一致原则:评审中有分歧的问题,专家组内部应充分讨论,协商一致,必要时可采取投票的方式决定。2.评选方法和程序①成立以蝌蚪五线谱网站编辑为班底的“专业评审团”,和以科普领域专家、学者为班底的“专家评审团”。②评选过程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环节,“专业评审团”负责初赛、复赛初评环节,“专家评审团”负责复赛复评环节。③应征作品统一编号,评选全程匿名处理。④评选百分制,按科学性、创造性、可读性、选题角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评分。⑤公示:评选过程每个环节的结果都在蝌蚪五线谱网站公示,以示透明公正。⑥其它: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3.专家评审团专家团评委(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章俊:全国生物进化学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地质出版社原总编辑,南京大学兼职教授。王康:博士,高级工程师,北京植物园科普中心主任。尹传红:《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吕建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副社长。刘伟:博士,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用户体验(UX)硕士方向负责人,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理事。李湘涛: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动物学会理事,。李聪颖:辽宁省葫芦岛市科技馆副馆长,知名博物绘画家。吴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邹波:胡桃夹子工作室创始人,中国科普作协新媒体专委会委员。陈玲: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颜实: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编审,现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科普研究》编委。备注:方案细则在具体执行中或有更新调整,具体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大赛官网:http://story.kedo.gov.cn/c/2019-06-17/971976.s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7

2019年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

2019年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参赛报名时间:2019年8月15截止点击查看大赛获奖结果:http://ps.webxun.com/article-9523-1.html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9〕32号)精神,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决定于2019年5月至10月举办“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创响新海南 共享新机遇二、大赛时间2019年5月至10月。三、大赛组织(一)主办及承办单位主办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扶贫工作办公室、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妇女联合会。承办单位: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二)大赛组委会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方案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社会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各市县设立赛区组委会,负责赛区宣传动员、报名审核、初赛组织、项目报送、赛事协调、项目宣传、奖励扶持等工作。(三)评审委员会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组委会特邀企业、高校、社会研究机构、创业孵化、金融机构、创投行业有关人士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并独立开展评审工作。四、参赛对象年满16周岁的各类创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重点鼓励高层次人才、留学回国人员、高校和技工院校学生、去产能转岗职工、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残疾人、驻村扶贫干部、女性创业者等群体参赛。以团队参赛的其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五、组织形式及赛制安排大赛分为主体赛和专项赛两部分,由大赛组委会、市(县)、院校分阶段组织实施。市(县)和院校组织实施时,统一按“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初赛(xxx赛区)”冠名。(一)赛制分组1.主体赛:省内企业组、省外企业组、创意组;2.专项赛:扶贫专项赛、女性专项赛。(二)赛制安排1.主体赛赛制(1)省内企业组。省内企业组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初赛由市(县)和院校组织实施,复赛和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每个赛区推荐参加复赛项目一般不超过10个,复赛采取闭门评审方式,遴选出30个项目进入决赛。(2)省外企业组。省外企业组比赛分初赛、决赛二个阶段进行。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初定在广州、武汉两个城市组织初赛,共评选出30个项目直接进入该组决赛,省外企业组决赛将安排在省内举行。(3)创意组。创意组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分为省内初赛和省外初赛,采取多命题方式开展,省内初赛由市(县)和院校组织实施,每个赛区推荐参加复赛项目一般不超过15个,复赛采取闭门评审的方式,评选出44个优秀项目进入创意组决赛;省外初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广州、武汉两个城市共评选出16个项目直接进入创意组决赛。创意组复赛和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2.专项赛赛制(1)扶贫专项赛。采取单一命题方式,以“贫困村的产业开发”为题,针对全省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征集优秀项目。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初赛由市(县)和院校组织实施,每个赛区推荐参加复赛项目每组一般不超过10个,报名参赛的项目较少的市(县)和院校,可直接推荐项目参加复赛;复赛采取闭门评审方式,遴选出30个项目进入决赛。(2)女性专项赛。举办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参赛对象为在我省从事手工设计、制作及服务的团队、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参赛项目的创始人或主要负责人须为女性。分为初评、复评、决赛、总决赛四个阶段,最后采用项目路演和项目答辩形式,决出大赛的奖项。(具体实施方案另行通知)六、报名参赛条件参赛项目应紧密结合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和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参赛企业或机构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在前三届大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的项目不能参加本届大赛。(一)主体赛报名参赛条件1.省内企业组(1)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参赛主体为在海南省内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未满5年的中小微企业或机构。(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可带动一定就业岗位。(3)参赛项目为原创性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4)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受第一创始人委托参赛且为该项目核心成员。2.省外企业组(1)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参赛主体为在海南省外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未满5年的中小微企业或机构。(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可带动一定就业岗位。(3)参赛项目为原创性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4)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受第一创始人委托参赛且为项目核心成员。(5)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海南注册成立企业。3.创意组(1)参赛主体为有创业意向或正在创业且未注册实体的省内院校在校生、社会个人或团队。(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并在未来可带动一定就业岗位。(3)参赛项目为原创性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二)扶贫专项赛报名参赛条件1.参赛主体为有志于投身海南“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一线扶贫干部、创业青年、企业或机构。2.参赛项目为已投入开发的项目或为贫困村量身定做的产业发展创意项目。3.参赛项目须紧密结合我省贫困村实际情况,以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4.参赛项目为原创性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七、组织实施(一)宣传发动(5月-7月)各市(县)和院校于大赛方案下发后一个月内将本赛区的初赛方案提交大赛组委会备案。组委会将专门组织团队,赴全省各市县以及省外重点城市,配合发动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各赛区应全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二)参赛报名(6月-7月)参赛报名统一通过网上报名和上传资料。1.报名方法:登录“海南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创业大赛”接口(或登录http://124.225.114.12/)→注册账号→填写信息→上传资料→待审核。2.需上传的资料:(1)《大赛报名表》(附件2);(2)身份证复印件(参赛团队成员、指导老师);(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未注册企业的团队无需上传);(4)《创业计划书简本》(附件3);(5)《参赛选手承诺书》(附件4);(6)《创业计划书》(大小不超过20M);(7)领取奖金所需的材料。(三)初赛(6月-7月)各赛区原则上在6月至7月期间举办初赛,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初赛举办时间。在初赛举办结束后,及时将比赛有关情况和新闻稿上报给大赛组委会;省外2个初赛点的组织工作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四)复赛(9月)拟定于9月份举办省级复赛,具体时间根据总体赛事进度确定。通过线上项目计划书评审的方式遴选优秀项目进入决赛。(五)决赛(10月中旬前)按照分组进行比赛,决出各组优胜项目。(六)颁奖晚会(10月底前)举办颁奖晚会,对十年来海南省创业大赛工作成效进行回顾总结,表彰奖励获奖项目、个人和单位。八、奖项设置今年大赛奖金合计250万元,奖项设置如下(以下奖金均含税):(一)获奖项目    省内企业组、省外企业组和扶贫专项赛分别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10个;创意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0个。1.省内企业组、省外企业组和扶贫专项赛项目奖金:(1)一等奖:10万元;(2)二等奖:7万元;(3)三等奖:5万元;(4)优秀奖:2万元。2.创意组项目奖金:(1)一等奖:5万元;(2)二等奖:3万元;(3)三等奖:2万元;(4)优秀奖:1万元。    (二)获奖个人1.金牌导师:从年终考核评为良好以上的海南省创业导师中评选出10名“金牌导师”,每名奖励8000元。2.创业工作先进个人:从负责组织实施初赛的工作人员中评选出10名“创业工作先进个人”,每名奖励8000元。(三)获奖单位优秀组织奖:从组织初赛的市县就业部门和高校中评选出10个“优秀组织奖”,每个奖励2万元。九、评审条件评审重点关注项目是否符合海南产业发展方向,是否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可持续性,以及项目的社会价值,评分重点围绕项目的产品、技术、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市场前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规模等方面进行,同时关注带动精准扶贫、生态环保等方面内容,具体评审规则将在大赛启动仪式后印发。十、配套措施(一) 全程宣传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对赛事活动、优秀项目和个人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大赛品牌知名度,推广优秀项目(产品),宣传优秀创业个人和团队,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氛围。1.“海创十年”热点传播(抖音、头条、微信小视频)制造大赛热点事件与媒体传播话题,扩大赛事活动和参赛项目的知名度。2.“创业之声”系列广播(1)赛前:赛事规则解读、往届项目推介、往届创业者访谈。(2)赛中:对赛事进行宣传报道。(3)赛后:对本届优秀创业项目、人员、故事进行宣传。3.“创客风采”系列节目(1)赛前:往届创业者访谈。(2)赛中:参赛选手、赛事组织者等人员访谈。(3)赛后:本届创业者访谈。4.赛事宣传对赛事相关活动以及创业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二)孵化基地入驻积极推进人社部门孵化基地建设同时,与市县、院校孵化基地合作,对获奖项目(企业)优先推荐入驻,并给予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支持。(三)金融支持指导市县为获奖项目(企业)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协助对接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信贷及投融资服务。(四)“一对一”帮扶指导为优秀项目安排导师免费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服务。(五)大赛效果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创业大赛资金使用情况及成效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为提升大赛质量夯实基础。、十一、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各市县、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将大赛纳入本市县、本单位就业创业工作总体计划统筹部署和推进,要切实加强对大赛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各赛区组委会,并确定专门工作机构,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安排专门工作经费,确保比赛顺利进行。对获得奖项的项目和个人可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加大资金等政策扶持力度,并在入驻园区、贴息贷款、培训辅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请各单位于2019年5月31日前将《赛区联系人报名表》(附件5)报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二)周密组织。各市县、各单位要按照大赛总体方案(见附件)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紧制定本省大赛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和措施,保证大赛有序规范实施。各市县、各单位统一使用“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初赛(xxx赛区)”名称,统一比赛标识、规则与标准,统一宣传发动,打造大赛统一品牌。要精心筹划、周密组织,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扎实做好大赛各阶段工作。各院校于2019年8月底前举办的综合性创新创业类比赛可视同初赛。(三)广泛宣传。各地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做好大赛各阶段宣传工作,重点关注参赛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创业群体的社会贡献,努力扩大大赛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宣传效果。要重点深入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以及高校和技工院校、街道(乡镇)、社区(村组)等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大赛,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积极报名参赛。各市县、各单位组织开展初赛及相关配套活动请将视频和相片提交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协调有关媒体进行统一宣传报道。各市县、各单位在大赛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反映。联系人:吴钟声联系电话:65303502电子邮箱:hnjyjrcc@163.com附件:大赛组委会成员名单.doc参赛选手承诺书.doc创业计划书简本.doc大赛报名表.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选择在上海、重庆、西安、长春四个城市面试,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6月28日选择在北京面试或网络面试,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7月5日一、赛事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面向全社会招募热爱播音与主持事业的参赛者。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国家级主持人赛事平台,选拔政治素养过硬、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个性鲜明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全媒体、全球化、复合型主持人才。本届大赛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二、报名条件面向全国:形象端庄,身体健康,无违法、违纪不良记录,热爱节目主持工作,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公民均可报名参加。面向社会:电视制作、播出机构的在职播音员、主持人、出镜记者,各领域专家级主持人均可报名参加。面向未来:凡是18周岁以上,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承认的大学本科(含大学三年级以上在校生)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三、面试城市网络面试报名要求*参赛者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以保证网络面试时画面、语音流畅度、清晰度;*参赛者拥有具备高清摄像功能的设备(电脑或手机),以保证网络面试时的画面清晰度;*参赛者拥有良好的收放音设备(无线耳麦或指向性麦克风等),以保证网络面试时可以与评委进行语音沟通;*参赛者拥有安静、宽敞的室内环境,以保证参赛者可以安静地进行网络面试,并且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可以容纳参赛者的半身、全身;*参赛者有一定的电脑、手机操作基础,可以自行连接摄像头、收放音等设备,并按大赛栏目组的要求完成网络面试。四、报名时间五、报名方式央视网已开放官方报名渠道:zcrds.cctv.com。报名者阅读并接受须知协议,按规定好的信息内容版式填写电子报名表,并根据要求上传相关资料。六、报名所需资料请提供近三个月内的图片资料,并专门为本次报名拍摄新的视频资料,勿使用以往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一寸照片证件照1张(白色底,无特殊处理);|生活照2张(至少有1张为全身照,无特殊处理)。*视频资料:|视频1:自我介绍(60秒内,以普通话陈述为主);|视频2:主持作品(90秒内,自行设计一段模拟主持,如有其他作品可另附链接);|视频3:风采展示(90秒内,形式不限,既可以是语言类展示,也可以是舞蹈、戏曲、书法等形式的展示)。视频内容要求:|表述形式不限,能体现参赛者的个性特点;|内容健康、生动,不得有违法违规、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讲普通话,以语言为主,口齿清晰,表达流利顺畅;|形象大方、得体,可着淡妆。视频技术要求:|声音清楚、人物图像清晰真实;|视频格式:视频比例为16:9,横幅拍摄;|文件格式:MP4、MOV等;|视频大小:单个视频文件不超过1GB;|视频表现:自我介绍视频景别为半身,风采展示不做限制。画面无剪辑、无特效处理。七、注意事项填写说明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个人资料,如发现选手有造假行为,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为必填项,若无内容可填无。特别提示报名信息填写后,请核对无误后再提交。报名信息一经提交,便无法修改。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7

2019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

2019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8月31日24:00(UTC+8)大赛简介大赛重点围绕数字经济,聚焦产业应用,以发现、培养和输送高端紧缺型人才为宗旨。打通学校-科研-企业-产品的创新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和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赛依托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目前接入的2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以数据算法创新和数据分析应用为重点,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创新应用而发现和培养一批新能源汽车的优秀人才,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支持平台。大赛官网:http://www.ncbdc.top/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5

【公益征文】为“马来穿山甲命运”征文:或许你的观点,可以为它们带来命运转机

“穿山甲命运大讨论”征文活动举办时间:2019年6月14日至2019年8月31日全球共有8种穿山甲,在我国有传统分布的分别是: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其中,中华穿山甲已于90年代商业性灭绝,现在在中国大陆野外灭绝。中华穿山甲的不幸并没有让穿山甲的走私贸易减少,相反,由于中华穿山甲的日益罕见,越来越多的马来穿山甲成为犯罪分子盗猎走私的目标。这点在近年来海关及森林公安查获的大批穿山甲活体及制品中可证明。那么,逃脱走私罪犯之手的活体马来穿山甲,是否可以得以存活呢?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持续3年多的调研中发现,它们并没有那么幸运。海关等查获的活体马来穿山甲,最后绝大多数还是死在了各救护中心及一些繁殖企业,真正回归自然者寥寥。是什么让马来穿山甲命运如此多舛?为了提高马来穿山甲的救助存活率,中国绿发会提出应该及时野放查获的马来穿山甲,尤其是其中的健康个体,让它们尽早回归自然。但这项工作的推动一直困难重重。国内从事救护的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研究穿山甲保护的专家、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对此一直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对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而言,什么样的救助才是真正的救助?它们又该如何真正获得生命与自由呢?对此,中国绿发会特发起此次征文活动,希望社会各界展开“穿山甲命运大讨论”(包括但不仅限于马来穿山甲),把你们的观点告诉我们,点燃这场思想风暴吧!一、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穿山甲研究中心二、承办单位: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三、举办时间:2019年6月14日至2019年8月31日(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四、征稿对象:全球汉语、英语写作者。五、征文主题:1、(马来)穿山甲该不该野放?如何野放?2、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马来)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六、征文内容及要求:1、突出讨论主体;2、体裁不限;字数不限(鼓励小说20000字以内、诗歌100行以内、散文8000字以内的短篇作品参评);3、须为原创作品;征文需注明:作品体裁、作者姓名、笔名、联系地址、电话、引用资料来源等;4、所有参赛作品均以Word格式,4号宋体字,发送至指定投稿邮箱(v31@cbcgdf.org)。七、征文说明:1、主办方将选拔5篇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含证书及税前奖金1000元),如获奖作品获出版则不另付稿酬。2、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有权使用投稿作品用于各项公益宣传、推介等。3、征文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中国绿发会穿山甲工作组2019年6月13日主办方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8898.html
2019-06-14

201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

201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7月10日17:00(北京时间)为配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的举办,鼓励和激发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性问题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拟举办“201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一、组织单位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承办:同济大学二、竞赛命题本次竞赛分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A:本科生组大自然的季节更替所呈现出的动态变化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枯木寒林”的不同景象,让人们形成了对四季的认知,感受到生命的变化。本科生组要求参赛者在自己家乡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或大型植物园中选取一块面积5-8公顷的用地进行改造设计,使其成为城市公园或植物园的“园中园”。任选春夏秋冬中的一个季节作为设计主题,比如“春华园”、“夏清园”、“秋实园”、“冬致园”等等,并通过设计对主题进行诠释;设计方案要体现地方特色,同时还需具有时代感,满足城市公园的基本使用需求。设计地块与周边环境要做好衔接,植被、地形、水体、道路系统等可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园中需提供多组服务性和景观性的建筑,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500m2,满足点景、赏景、茶室、小卖、休憩等不同功能需求。设计图纸包括场地分析、平面图、鸟瞰图、重要节点效果图、竖向设计图等以及必要的分析图,其他图纸内容参赛者可自行确定。比例自定,要求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参赛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B:研究生组竞赛主题为“风景园林与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要求。风景园林学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担负着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和国土景观重塑的责任与使命。研究生组竞赛希望通过风景园林的介入,以生态自然科学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创造独具生态理念、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的城乡空间境域。参赛者可自选与竞赛主题相符合的场地与环境进行规划设计,表达对竞赛主题的理解。设计图纸包括场地分析、平面图、鸟瞰图、重要节点效果图、竖向设计图等以及必要的分析图,其他图纸内容参赛者可自行确定。比例自定,要求能够清晰准确的表达参赛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三、作品格式要求1、提交材料为电子文件,包括报名表、参赛作品两个部分。报名表:含作品名称、竞赛组别、作者姓名、指导教师以及学校名称等信息,见附件。统一采用WORD格式,文件总大小不能超过1M。文件命名为“竞赛组别+第一作者姓名+学校名称.doc”,如本科生组+第一作者姓名+学校名称.doc;研究生组+第一作者姓名+学校名称.doc。参赛作品:作品内容全部排版在一张图纸上,含必要的设计图和说明文字。图像文件采用JPG格式,100%打印时版面为120cm宽×180cm高(竖向构图)。图纸扫描与图文排版时按300pixels/inch(获奖作品可能要求提供原始高精度图片,以备出版之用),但最后提交时可以适当压缩,总大小不能超过20M(否则无效)。图像文件中不得出现任何反映作者、指导教师以及学校等相关信息,违者将取消参赛资格。文件命名为“竞赛组别+第一参赛作者+作品名称.jpg”,如:本科生组+第一参赛作者+作品名称.jpg;研究生组+第一参赛作者+作品名称.jpg。2、设计作品中的设计说明和注解均采用中文。四、参赛资格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校风景园林专业及风景园林相近学科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参赛学生可以个人或者小组名义报名参赛(参赛小组不超过5人)。每名学生限报1件作品,即参赛者在报名表上只能出现1次,每件作品可设1-2名指导教师,每名教师参与指导本科生组、研究生组作品各不超过2个,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五、奖项设置(一)本科生组一等奖3名,奖状+奖金6000元;二等奖6名,奖状+奖金3000元;三等奖9名,奖状+奖金1000元;佳作奖若干名,奖状。(二)研究生组一等奖3名,奖状+奖金6000元;二等奖6名,奖状+奖金3000元;三等奖9名,奖状+奖金1000元;佳作奖若干名,奖状。六、参赛要求1.参赛方案所有内容均须原创,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如发生侵权行为,主办单位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否则,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所有提交文件在评审后不退回给参赛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有权无偿使用所有参赛成果,包括任何形式的出版、展示和评价。七、报名和作品提交1.报名表须于2019年7月10日17:00(北京时间)前提交至竞赛指定的电子邮箱,逾期者无效。请严格按参赛资格要求进行报名,组委会将对参赛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者将得到一个注册号,组委会将于2019年7月20日(北京时间)前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参赛者,2019年9月10日前提交作品时需再次提交完整报名表(详见报名表)。审核不通过者,视为放弃报名。2.参赛作品须于2019年9月10日17:00(北京时间)前提交至竞赛指定的电子邮箱,逾期者无效。报名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作品提交无效。3.竞赛组委会收到电子邮件后,将自动回复邮件确认,但不对所提交文件的完整性负任何责任。4.竞赛指定电子邮箱:tjla2019@163.com八、其他1.未尽事宜、变更通知和竞赛结果详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网站(www.chsla.org.cn)。2.参赛者均被视为已阅读本通知并接受本通知的所有要求。3.本次竞赛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九、联系方式同济大学:陈筝,021-65983044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刘艳梅,010-88083198电子邮箱:tjla2019@163.com(竞赛报名、作品提交等相关问题咨询)1、201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报名表.docx2、关于举办2019年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的通知(红头文件).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4

第六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第六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宣传报名阶段:2019年6月17日至2019年7月1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深化“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鼓励和支持我市广大青年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列,建功新时代、追梦新征程,团市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局、市退役军人局、市科协、中共津南区委决定共同举办“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六届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目的★搭建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展示交流、导师辅导、投融资对接、项目孵化等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导师、创投机构、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器、青年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等服务联盟,促进青年弘扬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动员更多青年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战略,打赢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作贡献。★大赛主题★青春建功新时代创业追梦新征程★大赛时间★2019年6月至8月★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团市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局、市退役军人局、市科协、中共津南区委承办单位天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津南团区委、天津津南海河宽带智汇产业基金、SIF100(七里台互联网100人论坛)、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支持单位天津华录未来科技园、天津恒生科技园、天津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协力筑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36氪)、优客工场(北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纳什空间创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竹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天津青年创业园、天津东丽区青年创新创业学院、玑瑛青年创新公社、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鱼坞(天津)众创空间有限公司、Workface创业者社群、天津市意风区创业公社产业创新中心、滨海创想剧场组织机构赛事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的相关领导同志组成。成立赛事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组织领导和赛事评审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筹办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保护部。★赛事内容★本届大赛主要涵盖商工类、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类、互联网类、退役军人类项目。其中商工类重点关注节能环保、信息科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相关产业,强调对实体经济给予重点倾斜。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类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相关产业,着重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项目给予重点倾斜。互联网类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设备、共享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产业,及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发展传统产业。退役军人类重点关注支持我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宣传发掘优秀项目,为初创期和中小型的创业项目提供帮助扶持,推进退役军人勇于投身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赛程安排★宣传报名阶段:6月17日至7月15日全面启动赛事报名和宣传。采取社会化动员和组织发动形式,参赛者须通过登录“天津共青团”官网(http://www.youthtj.org.cn/)或者登陆http://www.tjqncxcyds.com/进入大赛专区注册报名。各级团组织和有关单位、机构要广泛组织动员创业青年参赛,大赛秘书处将赴有关院所、企业、机构邀请优秀团队和项目参赛。初赛、复赛阶段:7月下旬在组委会完成参赛项目审核和资格确认的基础上,由评审委员会对参赛的创业项目采取资料审核的方式进行筛选,选出决赛入围项目。决赛阶段:8月份采取封闭路演、集中评审的方式,对所有入围项目按创新、初创、成长三个组别进行评选,按照分数排名评出获奖名次和项目。颁奖仪式:9月份举办颁奖仪式,回顾大赛历程,展示大赛成果,表彰获奖青年及优秀组织单位。举行项目集体签约仪式。★参赛条件★(1)参赛人员1.中国公民;2.申报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年龄划分以2019年6月30日为界。参赛人员可个人申报,也可团队申报,其中由团队申报的参赛项目,团队总人数不多于5人,且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周岁(含)。其中退役军人类申报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2)参赛项目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2.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4.尚未接受过投资或仅接受过早期投资(种子轮、天使轮或A轮投资)。5.掌握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独特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3)项目分组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企业创办年限(以工商登记为准)不同,分设组别。企业创办年限以2019年6月30日为界限进行划分。1.创新组为未工商登记,尚处于商业计划书阶段的创业项目。2.初创组为工商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的创业项目。3.成长组为工商登记注册时间在2至5年(含)之间的创业项目。(4)项目申报1.未工商登记的参赛项目,须提交商业计划书,对市场调研、创业构想、项目发展等有详细介绍;附上专利、获奖、技术等级等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或证明;第一申报人须为产品开发、项目设计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证书或证明一致。2.已工商登记的参赛项目,须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等相关文件,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需有相关资质证明;第一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所占股份不低于30%(含)。★奖励及激励★现金奖励1.主体赛成长组一等奖,1名,奖励8万元人民币;二等奖,2名,奖励3万元人民币;三等奖,3名,奖励1万元人民币;优秀奖,4名,奖励5千元人民币。2.主体赛初创组一等奖,1名,奖励8万元人民币;二等奖,2名,奖励3万元人民币;三等奖,3名,奖励1万元人民币;优秀奖,4名,奖励5千元人民币。3.主体赛创新组一等奖,1名,奖励3万元人民币;二等奖,2名,奖励2万元人民币;三等奖,3名,奖励1万元人民币;优秀奖,4名,奖励5千元人民币。(所有奖金均为税前金额)融资服务1.获奖项目可被推荐我市有关银行,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获相关融资服务(细则见大赛官网)。2.获奖项目在津南区签约落地的,根据获奖等次和运营情况,可获得阿里云创新中心(津南基地)提供的每年2-10万元不等的创业云资源服务。创业服务1.获奖项目可申请入住大赛合作园区,享受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优质的创业孵化服务。2.可优先享受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专业服务。3.对于符合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局、市退役军人局扶持补贴的项目,优先给予相关政策扶持。4.对于签约落地津南区,且符合津南区政策规定的获奖项目,可在政府奖励、创业补贴、员工工资、人才公寓等方面享受相关政策扶持。5.对于签约落地津南海棠众创大街的,且符合津南政策规定的获奖项目,还将享受海棠众创大街配套政策扶持。社会荣誉择优推荐参赛项目参加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及其他创业赛事。获奖项目负责人可申报天津青年创业奖、天津向上向善好青年、天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团市委和各级团组织将对创业典型和事迹予以总结推荐,通过新闻媒介予以宣传报道。展示交流可优先推荐参加2019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青年企业家论坛等相关活动。★咨询★联系人丨王建彬、马迪联系电话丨28268285官网地址:http://www.youthtj.org.cn/或者登陆http://www.tjqncxcyds.com/报名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乐园道2号,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保护部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3

2019世界大学生跨境&社交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创业大赛

2019世界大学生跨境&社交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4月29日-2019年9月30日止各有关单位: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交易规模。而且随着消费者个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伴随着信息技术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正在成为市场主力军之一,电子化、个性化、时尚化等思维特点正在驱动社会及商业领域的发展,社交电商也逐渐占据利点。举办此次比赛能最大程度的将高校学生的电商知识与电商技能相结合,做到教学、实操并重。将社交电商与跨境电商的含义更好的诠释出来,为跨境电商行业和社交电商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推动大学生电商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热流,带动电商行业经济发展活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开展世界大学生跨境&社交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创业大赛,是为着重培育两大电商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创业团队,推动电商经济活力,为电商经济发展和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一、竞赛组织(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承办单位: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宜宾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单位:上海敏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宜宾跨境电商研究院、四川阿拉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Ebay)(二)组织形式大赛组委会设在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负责大赛的培训与咨询工作以及比赛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落实。二、竞赛内容与方式本次竞赛分为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创业实战和国际组四个赛项。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两项子赛采用上海敏学跨境电商及社交电商虚拟仿真平台作为竞赛平台,以团队形式进行竞赛;创业实操赛,由学生自行申请eBay账号,操作5个月,以销售额及利润多少来决定名次,以团队形式进行竞赛;国际组,由在校留学生组成,可以选择跨境电商,也可以选择社交电商比赛,两项比赛均由上海敏学公司提供虚拟仿真平台作为竞赛平台,以团队形式进行竞赛。三、参赛对象与要求参赛对象: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高职、高专院校均可组队报名参赛,大赛分为本科组和高职组两个组别。参赛要求:每所学校最多可派出10支参赛队,每队由2-3名参赛选手和1-2位指导教师组成,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必须是参赛队所属高校在职教师、在校学生,参赛高校有责任保证参赛成员身份的真实性。四、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1.竞赛时间:2019年4月30日起,各高校须组织参赛学生通过大赛校内选拔,校内选拔赛模式为基础知识在线考试,参赛院校负责人需提前一周与大赛组委会申请举办校内选拔赛,大赛组委会为各参赛院校设置校内竞赛专用的登录地址和账号。10月举办全国预赛及部分省赛(具体内容详见省赛通知),12月举办全国总决赛。2.报名方式:各参赛队指导教师提交统一格式的报名表至大赛指定邮箱(邮箱:404193816@qq.com)。同时,加入该通知下方的竞赛群(群号:631587537)。大赛后续相应通知将在群里下发。五、大赛奖项本次竞赛分为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创业实战和国际组四个赛项跨境电商创新创业1.冠、亚、季军奖决赛决出冠军(1组)、亚军(1组)、季军(1组),奖金分别为8000元、6000元和4000元。2.总决赛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分别约占参赛队总数的10%、20%、30%。社交电商创新创业1.冠、亚、季军奖决赛决出为冠军(1组)、亚军(1组)、季军(1组),奖金分别为8000元、6000元和4000元。2.总决赛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分别约占参赛队总数的10%、20%、30%。创业实战创新创业1.冠、亚、季军奖决赛决出冠军(1组)、亚军(1组)、季军(1组),奖金分别为8000元、6000元和4000元。2.总决赛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分别约占参赛队总数的10%、20%、30%。国际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1.冠、亚、季军奖决赛决出冠军(1组)、亚军(1组)、季军(1组),奖金分别为8000元、6000元和4000元。2.总决赛奖励设一、二、三等奖,分别约占参赛队总数的10%、20%、30%。六、师资培训本次大赛师资培训将在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具体内容详见师资培训通知。七、比赛日程安排1、报名时间2019年4月29日-2019年9月30日止。2、主办单位将依报名参赛的校、系次序交叉分组。3、2019年6月开设竞赛指定软件练习平台。4、2019年7月开始eBay创业实操赛,12月8日结束,为期5个月。5、2019年4月-2019年9月30日止竞赛知识赛,统一机考方式进行,由各院校、系自行组织安排,报名请填写指定报名表并发到指定邮箱内。6、2019年8月竞赛教练员(辅导教师)培训,地点:四川省宜宾市。7、2019年10月完成部分省赛(远程竞赛)。8、2019年12月10日为总决赛,现场竞赛。比赛日程具体安排:赛事阶段比赛方式事项日期说明校内选拔赛远程竞赛全国预赛远程竞赛观看竞赛环境8:00设置竞赛环境正式比赛(完成速卖通实训平台注册及交易,社交电商完成指定销售企业经营的商品、总季度数、每季度策略数量、市场总量操作)2019年11月24日9:00-11:00公布入围决赛名单2019年11月26日官网公布全国决赛现场竞赛上半场(完成阿里巴巴国际站注册及交易,社交电商平台完成指定总季度数、每季度策略数量、市场总量成长速度)2019年12月11日9:00-11:00下半场(完成亚马逊平台注册及交易,社交电商平台指定总季度数、每季度策略数量、市场总量成长速度)2019年12月11日13:30-15:30公布决赛比赛成绩2019年12月12日现场颁奖八、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报名地址:宜宾市翠柏大道理想城商务写字楼6楼报名单位: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报名电话:0831-8880111报名邮箱:404193816@qq.comqq群二维码:附件1.参赛登记表参赛团队基本信息单位名称(盖章)负责人姓名联系人姓名电话电话手机手机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单位网站地址(含邮编)拟推荐参赛队数附件2.参赛队伍训练软件申请书学校科系姓名电话电子邮件试用软件跨境电商实战实训平台计划开始练习时间2019年__月__日申请数量(一个队伍一个账号)备注:填写完后请将此申请书发回承办单位邮箱404193816@qq.com
2019-06-13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征集截止时间:2019年8月25日5月31日,“我和祖国共成长——70年·封面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动。作为重点活动之一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同步启动。本次大赛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省灾后重建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为主旨,以诗歌的形式讴歌党、祝福祖国、赞美人民、缅怀英雄,用最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篇章。本次大赛旨在讴歌新中国七十年的辉煌历史成就,表达对新中国七十年来巨大变化的赞美,亦可描述日常生活的平和温馨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吟诵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水,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成就等,抒发对祖国热爱之情。征集的体裁分为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应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体裁以自由诗和格律诗词为主,原创且未曾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这次征集活动的成果将举行颁奖典礼,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同时,部分获奖作品将通过一场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诗歌盛典(大型朗诵会)来展示。诗歌盛典计划在9月中下旬举办。此次诗歌大赛的奖项分为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两大类别,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一等奖各奖10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各奖3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各奖1000元人民币;优秀奖各奖500元人民币。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蔡竞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号召全国的各行各业诗人们踊跃拿出原创新诗参赛,“面对前景广阔的新时代,广大诗人和文学工作者应当与人民同频共振,共同拿出新的精品力作,抒发人民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之情,为祖国和人民再谱华章。”四川省灾后重建基金会,是经省政府批准,省政府参事室主管的公募基金会。这次是和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联合主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征集活动,主要是想通过诗歌征集系列活动,呈现、激发出全国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进一步凝聚在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出席大赛启动仪式的企业家代表有成都雨花集团董事长、四川省三都博物馆馆长高兴华,四川金宫川派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永泽,成都大地魂酒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杨帆实习生李煜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征集规则一、活动名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二、举办时间征集时间:5月31日起,2019年8月25日截止颁奖典礼:2019年9月15日(暂定)三、组织机构指导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省灾后重建基金会四、征稿要求1、体裁:古体诗词、现代诗歌。2、主题:讴歌新中国七十年的辉煌,讲述日常生活的温馨,吟诵祖国山水的壮美,着眼生态文明的建设,脱贫攻坚的成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3、作品须为个人原创,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倡导以小见大、言之有物的写作,拒绝空泛式抒情。4、现代诗歌每首以30行以内为宜,组诗不超过200行。古体诗词每首以20行以内为宜,组诗不超过10首。五、奖项设置1、分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两个大类别评奖。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2、奖金:一等奖各奖10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各奖3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各奖1000元人民币优秀奖各奖500元人民币六、征集要求及报送方式1、来稿均为电子稿,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所在乡镇或单位。参赛诗歌需在封面新闻APP进行报名和上传。2、作品征集时间为2019年5月31日至2019年8月25日。3、征稿对象:海内外诗人、词家及诗词爱好者。4、获得一等奖者,将获邀参加9月中旬在成都的颁奖活动。所有获奖作品封面新闻将有作品非商业使用权,不再另行支付稿酬。5、征稿作品必须是个人原创,未在任何平台公开发表过,严禁剽窃、代发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6、古体诗词必须符合格律要求,新旧韵不限,但在同一首作品中不得混用。7、本次大赛每人限投5首作品。8、报名方式:下载封面新闻APP,点击主页右上角“个人头像”→“封蜜CLUB”→“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活动页面上传个人资料及作品。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