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中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挑战赛

中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挑战赛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5月5日赛事简介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hinaCollegiateComputingContest,简称C4)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共同主办。“网络技术挑战赛”为C4的竞赛模块之一,目的在于适应网络技术与应用发展,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促进学生在网络技术研究与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促进相关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变革,促进产教融合、产学协同的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赛对象本/研两大赛道竞赛面向各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以不少于2名、不多于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为参赛单位。鼓励跨专业、学科与高校组建团队,鼓励境外高校组队参赛。参赛资格以学生报名时所具有的在校学籍为准,已毕业的学生不具备参赛资格。竞赛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组别,以所有成员最高学历作为团队分组的依据。参赛形式创意/攻关两大系列创意系列(A)作品主题自行确定,但须至少关联以下网络技术范围之一: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智能、云计算,涉及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部署或应用。攻关系列(B)对接人才新需求、技术新动向,互联网行业三大龙头企业联袂推出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攻关系列:互联网行业巨头思科(Cisco)EP1:软件定义网络的研究与应用云计算行业翘楚亚马逊(AWS)EP2:软件定义云服务通用数据分析平台网络测试全球领导者思博伦(Spirent)EP3:软件定义网络性能验证平台赛程与晋级规则竞赛分为三个阶段:资格赛、选拔赛与挑战赛。竞赛各阶段的作品与评审形式见表1。本科组与研究生组晋级及奖项名额按对应阶段两个组别参赛团队规模的比例进行分配。创意系列(A)晋级选拔赛资格赛阶段根据参赛规模与评审成绩的排序确定晋级选拔赛的规模与作品名单。全国组委会可定向邀请一定数量的高水平作品直接参与选拔赛,该部分作品不占用正常晋级名额。晋级挑战赛选拔赛阶段在确定各赛区的获奖名次与奖项后,每个赛区的前2名作品晋级挑战赛,其余作品按评审成绩的全国排序晋级,总数不超过选拔赛参赛作品总数的25%。攻关系列(B)分别根据资格赛和选拔赛评审成绩及排序确定晋级选拔赛、挑战赛的规模与作品名单。奖项奖励创意系列(A)资格赛不设置奖项。选拔赛奖项按赛区单独设置,分别按照赛区参赛规模的10%、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挑战赛设特等奖1名,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具体设置见表2。攻关系列(B)资格赛不设置奖项。选拔赛与挑战赛奖项EP1/EP2/EP3独立设置。选拔赛奖项按赛区单独设置,分别按照赛区参赛规模的10%、20%和40%比例确定一、二、三等奖。挑战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具体设置见表3。由全国组委会视第一名作品质量决定设置特等奖与否。英才计划本年度最新推出!软件定义网络/云计算技术在线学习与培训EP1/EP2/EP3英才创新特训营思科/亚马逊/思博伦及其合作伙伴英才招聘挑战赛作品/团队创业对接时间安排及联系方式竞赛报名2019年3月启动,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5日,各阶段主要时间节点安排见表4。联系方式竞赛网址:http://netcontest.moocollege.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8

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初赛时间:3月至6月(经典诵读大赛、诗词讲解大赛的初赛由各地自行组织并推荐;诗文创作大赛、学生篆刻大赛官网报名时间:4月1日—6月15日)获奖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9207-1.html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依据《教育部评审评比评估和竞赛清单》,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于2019年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以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为目标,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二、活动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次活动以“诵古今经典、写华夏文明、讲中国故事”为主题,歌颂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辉煌成就,歌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三、组织机构本次大赛系列活动设置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单位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文出版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书画协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委会办公室设在语文出版社。四、赛事分类本次大赛系列活动分为四类:经典诵读大赛、诗文创作大赛、“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各项赛事具体方案见附件。五、技术平台设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官方网站,网址为www.songdujingdian.com。设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本赛事所有通知及相关信息将通过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六、赛程安排(一)初赛:3月至6月各地自行组织经典诵读大赛和“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的初赛,推荐选拔复赛入围作品,提交复赛入围人员基本信息,通知复赛入围人员自行登陆官方网站上传作品。诗文创作大赛和“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由参赛者直接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参赛。(二)复赛及决赛:7月至8月各项赛事承办单位根据组织情况进行复赛、决赛(或评审)。(三)成果展示:9月至10月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举行(具体参与人员、作品及展示方式另行通知)。七、奖项设置各项赛事根据方案设置奖项,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证书(采用电子证书形式,获奖单位和个人在官方网站自行下载)。八、其他事项(一)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各相关单位和组织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参赛人员收取费用。(二)大赛组委会享有对参赛作品展示、出版、汇编、发行及网络传播等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结合本地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计划,广泛发动,精心安排,保障各项赛事有序开展。要积极调动各级各类媒体参与活动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5592960;传真:010-65253954;邮箱:songdugc@163.com。附件:1.经典诵读大赛方案2.诗文创作大赛方案3.“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方案4.“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5.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19年3月15日附件1:经典诵读大赛方案诵古今经典,抒爱国情怀。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提高全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特举办经典诵读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机构承办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协办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二、参赛对象与组别本项赛事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含研究生)、留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员6个组别。三、作品要求(一)内容要求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华经典诗文,包括古代、近现代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各地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体裁不限。外国作品、网络作品、现代佚名作品以及自创作品不作为选用范围。(二)作品格式复赛作品通过MP4视频格式上传。要求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长度3~6分钟,清晰度不低于720P,大小不超过300MB。视频开头要求展示作品名称、参赛者单位和姓名。(三)作品形式不区分个人诵读作品和集体诵读作品,每个诵读作品参与人数不超过8人。鼓励通过音乐、服装、道具等形式灵活、丰富多样的辅助手段展现诵读内容。四、赛程安排(一)初赛:6月15日前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组织初赛,形式自定,每组推荐15个作品参加全国复赛(古代诗文不少于5个),于6月15日前将《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5)电子版发送至承办单位邮箱,邮件标题为“省份+经典诵写讲大赛汇总表”。纸质版加盖公章后传真或发扫描件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二)复赛:7月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通知入围选手于6月20日前登录官方网站填写基本信息,上传作品进行集中展示。6月20日至7月10日进行网络投票。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和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每组评选出150个作品入围决赛。(三)决赛:8月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各类奖项等次,8月底公布获奖结果。部分优秀获奖选手及作品参与现场展示。五、奖项设置每组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90个。学生组别设指导教师奖若干。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六、联系方式联系人: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彭金碧、张建华电话:021-62232576、021-62232279邮箱:sdds@admin.ecnu.edu.cn附件2:诗文创作大赛方案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文字生动描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精彩呈现党和国家在事业新征程中的新气象、新精神,更好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举办诗文创作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机构承办单位:北京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语文出版社、中华诗词学会二、参赛对象与组别(一)作文类: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含中职学生)3个组别。(二)诗词类:参赛对象不限。三、作品要求(一)创作主题要求围绕“中华经典·我的精神家园”“我心中的巍巍中华”“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梦想助力成长”“奋进新时代”等5个主题进行创作。(二)形式要求1.作文类: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为500~2000字(小学低年级字数为200~500字)。2.诗词类:包括近体诗、词以及现代诗歌。长度不超过30行,需有标题。要求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押韵依据。3.每人限投1篇作品,要求原创,且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包括网络出版物)上发表过,所有作品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4.可通过上传手写作品照片或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参赛。手写作品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照片大小为1M~5M。四、赛程安排(一)报名及上传作品:4月1日—6月15日选手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参赛,参加经典常识考核(不限次数),考核合格者获得参赛资格并上传参赛作品。社会大众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二)初评:7月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与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诗词类500个作品,作文类每组800个作品进入终评。7月底公布终评入围名单,同时接受社会大众监督举报。(三)终评:8月通过专家评审确定每组350名获奖者,8月底公示获奖结果。五、奖项设置每组设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0个,优秀奖200个。学生组别设指导教师奖若干。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优秀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六、联系方式联系人:陈方杨燕艳联系电话:010-65055907,010-65050197联系邮箱:swczds@17ok.com附件3:“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方案为引领广大学生了解篆刻文化,倡导并推广“大众篆刻、绿色篆刻、创意篆刻”的新理念,实践篆刻技能,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特举办“祖国印记”学生篆刻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机构承办单位: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北京歌华展览有限公司专业指导单位:教育书画协会、中国印文化促进会(筹)二、参赛对象与组别分手工篆刻和机器篆刻两个类别。每类各分小学生、中学生(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3个组别。三、作品要求(一)内容要求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大事件、优秀人物代表和先进事迹,重点结合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侧重聚焦在我国教育事业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相关的重大成果、重要事件等进行创作。参赛选手可以从提供的100个词条中任选1个进行篆刻创作,也可以在上述内容描述范围内自选词条进行创作。作品呈现内容应保证词条的完整性。(二)数量规格要求1.参赛作品材质提倡使用除传统石材以外的各种新型材料,鼓励使用木头、陶瓷等绿色环保可再生资源。2.每位选手限选1个词条,报送1件或1组作品(印章数量不多于12个),印蜕6~12方(附4件及以上边款),印屏尺寸为68cm×45cm、68cm×33cm。(三)提交要求1.手工篆刻类作品要求在官方网站上传印章实物、印蜕及印屏照片,另附规范汉字书写的篆刻内容、设计理念说明、标注材质及制作工艺。2.机器篆刻类作品要求在官方网站上传印蜕效果图,另附规范汉字书写的篆刻内容及设计理念说明。3.照片要求为JPEG格式,每张大小1M~5M,白色背景、无杂物,能体现作品整体、局部等效果。四、赛程安排(一)提交作品:4月1日—6月15日选手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并上传作品图片(不超过5张)。社会大众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二)初评、终评:7月15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与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组300个作品进入终评。终评通过专家评审确定各奖项等次,7月中旬公示获奖结果。(三)参展作品寄送及制作:7月31日前手工篆刻类参展选手需于7月31日前,将印章、印蜕及印屏寄送至承办单位(另附说明,提供省份、姓名、作品内容等信息)。机器篆刻类参展作品可由选手自行制作完成后提交承办单位,也可联系承办方协助制作。(四)展览:9月至10月(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邀请部分获奖作品及选手参与“祖国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篆刻文化展”现场活动。展览后参赛作品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收藏。五、工作保障(一)各地要通过赛事积极宣传引导广大学生了解篆刻文化和艺术。北京、上海、江苏南京、河北秦皇岛等大众篆刻艺术发展较快的地区要着力加强赛事宣传组织,扩大参赛覆盖面,鼓励学生在设计、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提交优质参赛作品。(二)相关学校可通过承办单位积极联系当地“国网印吧”开展篆刻普及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作设计,利用篆刻机等设备完成作品制作。(三)篆刻词条内容及相关资源可从官方网站下载。六、奖项设置每组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90个。另设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若干。七、联系方式联系人:刘扬、郑朝阳联系电话:010-84187763,010-84187743邮箱:zhkdasai@163.com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中华世纪坛附件4:“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精神、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引领古典诗词教育发展,特举办“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一、组织机构承办单位:南开大学协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二、参赛对象与组别分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3个组别。三、作品要求(一)内容与形式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诗词篇目,根据教学要求,准备一节诗词类课堂教学创新课,录制个人教学视频微课。视频微课应包括教师诵读展示,课堂教学实景、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鼓励使用多媒体、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二)作品格式入围复赛的选手将课堂教学微课视频、教学设计、讲课课件(资源以完全嵌入的方式进行插入,保存为1个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一并上传至官方网站。参赛视频时长为8~10分钟,格式为MP4,视频清晰度不低于720P,要求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视频开头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者单位、姓名等信息。四、赛程安排(一)初赛:6月15日前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组织初赛。每个组别推荐15名教师参加全国复赛,于6月15日前将《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5)电子版发送至承办单位邮箱,邮件标题格式为“省份+经典诵写讲大赛汇总表”。纸质版加盖公章后传真或发扫描件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承办单位可协助各省开展初赛网上报名、选拔与展示等工作,如有需要,各省可联系承办单位安排实施。(二)复赛:7月各省级赛事组织部门通知入围选手于6月20日前登录官方网站填写基本信息,上传作品进行集中展示。6月20日至7月10日进行网络投票。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和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每组评选出150个作品入围决赛。(三)决赛及论坛研讨:8月决赛分为现场经典(诗词)常识考试(权重20%)和现场观摩课比赛(权重80%)两个部分。在现场观摩课比赛环节,参赛选手需选取大赛规定的教学内容,为随机抽取的学生班级授课,上课时间约为30分钟。专家和评审团将现场评分。承办方将在决赛期间组织教学论坛和研讨活动。(四)电视节目(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在全国总决赛选手中,选拔培训20~30名优秀教师,参与制作以诗词讲演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节目将在相关媒体播出。五、奖项设置每组设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90个。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六、联系方式联系人:南开大学文学院闫晓铮、中国楹联学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郭芳晓联系电话:022-23508255联系邮箱:jialingbeidasai@163.com附件5: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报送省市(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赛别序号组别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学校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备注经典诵读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官方网站:www.songdujingdian.com获奖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9207-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8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参赛团队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一、大赛主题:过程装备的创新设计及实践为结合过程装备行业工程实际,深入了解过程装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掌握现代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本届大赛,发掘出更多富有创意的过程装备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等,鼓励参赛团队制作实物,并能有效运行。创新大赛的作品要求具有新意,评审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各高校的参赛选手可围绕大赛主题,根据各自情况可自拟参赛作品题目参加比赛,或者采用赞助企业采用提出的题目进行参赛。二、参赛对象与报名方式参赛选手以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组队报名参赛,也欢迎其它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大赛鼓励团队合作,每件参赛作品可以由多名学生(不超过4名)组队参加,并指定一名团队负责人,每件参赛作品应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各高校参赛小组和参赛作品数量不限。各高校应指定一个学院的一名教师负责大赛报名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负责填写大赛报名汇总表,报名方式采用网站直接报名。大赛报名网站:http://www.gczbds.org/,这是过程装备大赛专用网站,即由“过程装备大赛”拼音的首字母组成,该网站将于11月开通。组委会联系人及咨询电话及邮箱:余龙,手机:17739839434,邮箱:443966908@qq.com徐晓刚,手机:13893476753,邮箱:slkele@126.com张伟政,手机:13919809384,邮箱:gczbds2019@163.com三、赛事安排与时间节点大赛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参赛报名及作品准备阶段、专家通讯评审阶段以及现场评审及成果汇报阶段。现场评审、大赛作品成果汇报及颁奖大会将于过控校级交流会之后7月下旬在兰州市兰州新区举行。相关赛事工作初步安排如下:●参赛团队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参赛作品专家通讯评审日期:2019年7月2日-7月20日●现场评审、成果汇报及颁奖大会日期:2019年7月下旬四、赛事奖项设置大赛对参赛作品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颁发奖励证书。根据各高校及相关教师对赛事的组织指导情况,大赛设立单位最佳组织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颁发奖励证书。五、成果提交及要求各参赛团队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作品的总结汇报、作品的设计说明书或研究报告等文字、图纸、PPT材料、实物或模型、动画演示、试验录像等;成果撰写的格式要求及模板另见附件。为便于文件的传输及评审,参赛团队在提交材料时,应充分考虑选择通用性较强的相关软件来完成作品中涉及到的图纸、三维造型图、动画等资料的制作。各参赛团队的成果提交拟采用网上提交方式。参赛选手以参赛团队为单元登录大赛网站注册并提交材料。大赛网站网址为http://www.gczbds.org/.(这是由过程装备大赛拼音的首字母组成)六、评审办法及标准大赛评审工作将在全国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大赛评审专家将由大赛指导委员会和企业的相关专家组成,评审标准按大赛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评分评奖办法》进行。七、大赛赞助及方案热烈欢迎相关企业为大赛提供赞助支持!大赛组委会将赞助企业提出的相关题目做为参赛题目,向全国各高校推荐,鼓励各高校的团队采用,最终帮助相关题目的解决。说明:本次通知中相关的附件材料请从过程装备大赛网站(http://www.gczbds.org/)的文件下载栏中下载。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8

“2019海峡影视季——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微电影作品征集

“2019海峡影视季——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微电影作品征集微电影作品征集时间:2019年3月15日-5月10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431-1.html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将于今年6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作为本届海峡论坛一项重要活动,第十一届海峡影视季将同期举办。本届海峡影视季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两岸影视繁荣”为主题,届时将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台湾中华演艺总工会、台北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台湾东森电视公司、台湾中天电视公司等共同主办,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微电影创作协会等承办。期间将举办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等配套活动。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以“海峡视频、畅享青春”为主题。旨在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文化精品,促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合作,增强两岸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打造精彩美好的网络视听作品。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将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和颁奖。东南卫视、福建优业组合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为本届微电影展执行单位。现将活动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作品征集及时间安排微电影作品征集时间:2019年3月15日-5月10日评选时间:2019年5月10日—5月25日颁奖时间:2019年6月中上旬二、参展对象海峡两岸有关微电影专业机构、相关大专院校,海峡两岸视频创作者、个人工作室等。三、项目设置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设立“两岸青年微电影展提名作品”16部,其中评选出10部最佳作品,分别为“最励志微电影作品”“最暖心微电影作品”“最正义微电影作品”“最情怀微电影作品”“最清新微电影作品”“最阳光微电影作品”“最唯美微电影作品”“最精致微电影作品”“最创意微电影作品”“最生动微电影作品”各1部。每部最佳微电影作品奖励扶持资金3万元;同时对提名入围作品颁发奖状。四、活动评选方法由组委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导演等组成评委会,对参展作品进行初评和终评,评审结果由评委会会同组织方共同评定。五、参展作品要求(一)参赛作品主要反映中国人做人做事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注重展现青年人创业、生活、情感和奋斗历程等内容,表现青年一代风华正茂、积极向上的理想和追求,或以青年人为主创作的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和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微电影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较好的传播价值。作品制作水平应符合参选基本技术标准,达到在网络平台播出的要求。(二)作品应为2018—2019年度创作,时长不超过30分钟,格式为1080P,MP4或MOV高清数据文件,音频为立体声,字幕为中文或中英文。(三)必须提供参展作品海报电子版,格式为jpg和psd各一版,横版海报(JPG+PSD格式)1920×1080;竖版海报(JPG+PSD格式)770×1080。(四)必须提供时长在30秒以上的片花或预告片,格式为1080Pmp4或MOV高清数据文件。(五)其他要求:1.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习俗。所有原创作品不论作者地域均可参展。2.参展作品须为参展者本人或机构原创,组委会对因著作权以及作品中音乐、影像等元素使用权、受访人肖像权、隐私权等问题所产生一切法律后果均由参展者自行承担。3.同一参展者(个人或机构)可提交不超过5部作品参展。4.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六、报名步骤及作品提交(一)参展者从组委会指定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www.fjtv.net)、厦门广电网(www.xmtv.cn)下载报名表格和版权承诺及授权书,并填写完整信息。(二)作品提交方式:1、发邮件:参展者将参展作品、海报、预告片或片花、纸质报名表(签字后)和授权书(签字后)的扫描件以邮件或云盘链接方式发送到组委会指定邮箱:wdyz612@163.com,联系方式:0592-5881792,18030270060,邱小姐2、邮寄:参展者也可将参展作品、海报、预告片或片花刻录在DVD数据光盘或小容量U盘上(不再回寄),签字后的纸质报名表和授权书等文件一式2份邮寄到组委会指定地址:厦门市湖里区火炬东路22号2栋502室(福建优业组合影视传媒有限公司),“2019海峡影视季——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组委会办公室。七、作品展播平台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东南网、东南宽频网、福建教育网,海峡视频网,福州新闻网、福州明珠网、有线时空、厦门网、厦门广电网、漳州新闻网、泉州网、泉视界、红土地网、宁德网、三明网、漳浦广电网、中金在线等网站。八、其他事项:(一)相关事宜,可询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联系电话:0591—87532753,87522095(工作时间)(二)欢迎关注本届微电影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影视季两岸青年微电影展”(三)本活动解释权属第十一届海峡影视季——“第四届两岸青年微电影展组委会”所有。福建省广播电视局2019年3月15日2019微电影展参展报名表.docx2019微电影展参展作品版权承诺及授权书.docx2019微电影展征集公告.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5

2019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2019第十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报名截止时间:2019年4月15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174-1.html网上注册报名现已全面启动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15日。4月20-21日进行笔试,5月26-27日将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总决赛。活动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立即报名微信扫描识别小程序码,查看历年竞赛笔试真题期待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齐聚清华园,来场数学领域的顶级比拼。参赛须知竞赛科目1.几何与拓扑2.代数与数论3.概率与统计4.应用与计算数学5.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报名形式个人单项赛:以个人为单位报名,不限竞赛科目。报名网址http://www.yau-awards.org/registration/register.php团体赛:5人为一个团队,每人负责一个竞赛科目。团队成绩为5人成绩总和。报名邮箱:yaucmc@126.com奖项设置设个人单项奖、个人全能奖和团体奖三类,各类分别设金奖、银奖和铜奖三个等级。其中:个人单项奖:根据科目,获奖名称分别为“华罗庚奖”、“陈省身奖”、“周炜良奖”、“许宝騄奖”和“林家翘奖”;个人全能奖:奖励综合能力卓越、个人单项竞赛科目大于等于2个铜奖的学生,获奖名称为“丘成桐奖”;团体奖:奖励综合成绩排名前5的队伍。时间重要事项备注1月1日-4月15日个人或团队报名个人赛网上报名网址:http://www.yau-awards.org/registration/register.php团队赛报名邮箱:yaucmc@126.com报名截止日期:4月15日时间重要事项备注4月20-21日全国笔试内地考点: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重庆西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港台考点: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赛区(待定)。时间重要事项备注5月26-27日决赛暨颁奖典礼5月26日:个人赛、全能赛;5月27日:团队赛;5月27日晚:颁奖典礼;地点:清华大学(暂定)关于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由丘成桐院士发起设立,广州富力地产捐资支持,在国内外知名数学家的大力支持下,今年迎来第十届比赛。竞赛面向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各大高校在读本科生,侧重全面考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功,以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资格考试标准选拔优秀数学人才,激励广大学子在知识、能力及修养方面全面进步,推动中国大学数学教育发展。每年,来自世界各大高校五大数学方向的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国际评审团,在总决赛期间对入围学生进行面试考核,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JohnCoates院士、美国哈佛大学WilfriedSchmid院士等国际知名数学家。与往届比赛相比,本届丘成桐大学生竞赛在考核内容上有新的变化:概率与统计方向增加大数据方面的考核;应用与计算数学方向则加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更广泛地考察大学生对于数学基本知识、新兴方向的掌握。经统计,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累计400余所大学90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赛,其中获奖学生460余名。获奖的大学生中接近半数已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培养中国数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发掘和选拔优秀研究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其比赛成绩已被列为国内外知名大学数学专业录取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5

第二届“讲好节能故事” 征文大赛

第二届“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19年5月10日获奖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8173-1.html全国节能宣传周自199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8届,成为传播节能理念、推广节能技术、促进全民节能的重要综合性宣传平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重要指示精神,倡导绿色生活,引导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201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国家节能中心举办了“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配合做好201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国家节能中心拟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人民画报社、中国能源报、“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同举办第二届“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征集贴近生活实际、发生在身边的具有节能文化内涵的文字作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小端口大背景讲好节能故事,以小见大体现节能工作的变迁和节能的重要性。二、活动主题讲好节能故事,倡导绿色生活。三、活动组织主办单位:国家节能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人民画报社、中国能源报、“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指导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四、活动时间(一)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19年5月10日(二)获奖作品公示时间:2019年6月1日至5日(三)获奖作品展示时间: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其中,2019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集中展示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五、活动内容及作品要求征文活动面向全社会,特别是各地节能中心、节能协会、重点用能单位以及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与节能工作相关领域人士。稿件应围绕绿色节能主题,以“讲故事”的方式发现和挖掘发生在身边的节能故事,文体不限,表现形式和内容新颖,作品能有效激起读者共鸣,引发社会广泛传阅,切实提升民众节能意识。六、奖项设置及宣传征文拟在校园、企业、节能中心系统和社会公众中征集,各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另设优秀组织机构奖和优秀支持单位奖。获奖作品将集结成册,作为节能宣传周宣传品,发放至全国各省市部分社区、学校等进行宣传推广。在全国节能宣传周以及相关主办单位的各类宣传活动中使用。在报刊专栏刊登及在网络和微信平台登载。七、报名方式及作品提交本次大赛面向全国,社会各界、组织及个人均可报名参加。报名请登录国家节能中心网站(http://www.chinanecc.cn),点击“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专题页面,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并将《参赛作品报名表》和作品电子版发送至2019jnxcz@chinanecc.cn,作品提交标题格式统一为“第二届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参评作品-作品名-作者名”。八、相关要求(一)参加本次征集活动的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参与创作(合作作者可联名参加),作者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需是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刊物和媒体发表过。如因此引起任何相关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二)本次征集活动拒绝任何可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作品。(三)除非特别申明,送选作品可被主办单位无偿用于与本次征集活动相关的宣传活动。(四)活动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凡递交作品,即视为同意上述法律问题说明。联系人:国家节能中心宣传培训处杨碧玉、乔志旺联系电话:010-68585777-6023,607318600169938,18610750989传真:010-68536001邮箱:2019jnxcz@chinanecc.cn附件:第二届“讲好节能故事”征文大赛报名表.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征集大赛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征集大赛征集作品申报时间:2019年3月12日-4月1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432-1.html一、活动宗旨拿热情灌溉生命,用光影记录生活。激发你的灵感,用镜头表达自我,你愿展示,我们给平台: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组委会办公室)发起以“祝福祖国”、“颂家风”、“光影伴我成长”、“民族印象”、“平凡的光辉”为主题的短视频征集大赛,面向网友们和电影爱好者征集2-10分钟的原创短视频,用正能量拥抱生活,为优秀视频作品给予一定奖励并提供推广平台,让我们一起沐浴阳光,享受生活!二、主办单位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三、活动内容(一)活动时间2019年3月12日至2019年4月1日(二)活动主题1、主题设置“祝福祖国”、“颂家风”、“光影伴我成长”、“民族印象”、“平凡的光辉”2、主题阐释“祝福祖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砥砺前行!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空前繁荣,涌现了大批高质量饱含爱国主义热情的影视作品。爱国主义情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澎湃,请满怀着对祖国的祝福,以你的独特视角,用镜头向祖国献礼,传达你最赤诚的祝愿。“颂家风”:家风即家庭风气,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良好的家风切实地影响着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家国不分家,为响应习总书记对于“家风建设”的号召,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优良家风,展现良好的家庭氛围,号召更多人投身到家风建设中。“光影伴我成长”:八年风雨洗礼,北京国际电影节不忘初心,已成为世界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让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走入了大众视野。高品质的电影作品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承载着我们美丽的回忆。请运用镜头语言展现你与电影的“不解之缘”,展示你对电影的认识和理解。“民族印象”:“56个民族,56朵花”,五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呈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用光影记录优秀的特色民族文化习俗,向世界展现华夏风采,以此为窗口鼓励更多的人传承和保护优秀民族文化。“平凡的光辉”: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梦”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平凡人”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辉”。乐于助人的环卫工人、尽职尽责的外卖小哥、乐善好施的门卫大爷,甚至是严厉的父亲、慈爱的母亲,用你的原创视频记录下“身边人”的事迹,传播正能量。四、作品小贴士(一)内容积极向上,构思新颖,有特色,富含象征意义,能体现“祝福祖国”、“颂家风”、“光影伴我成长”、“民族印象”、“平凡的光辉”五大主题,时长不低于两分钟。(二)视频作品应构思精巧,色彩协调,健康向上,有独特的创意,观看时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突出的主题感受,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感染力和时代感。(三)摄像器材不限具体品牌和型号,DV、单反、手机均可,鼓励用高清格式拍摄,要求影像清晰、色彩正常。音频可以现场录音或后期配音,普通话、方言均可,可自选软件进行视频后期处理。(四)应征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如参考别的作品来创作,需取得原作者同意并写明作品元素借鉴来源,组委会办公室不承担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取消其参与资格、追回奖项并追究其法律责任。(五)作品提交需注意标注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六)组委会办公室拥有获奖作品的版权,有权利要求作者对作品做修改。所有参选作品可以被评选机构通过任何宣传形式进行推广和传播,参选作者将参选作品送交评选活动之日起,即认同由作品评选机构及其合作的第三方将其报送的作品进行传播。五、投稿须知(一)以个人形式参加,或团体形式皆可。(二)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官网下载报名表,同时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并将作品原片及报名表发至邮箱:xuantuipublic@bjiff.com。六、奖项设置(一)评委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二)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500元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三等奖3名,奖金300元七、评选流程(一)征集作品申报(3月12日-4月1日)截止至4月1日,面向全社会征集短视频作品,将报名作品与报名表(见附件)等材料同时提交。(二)作品评审公布(4月10日)由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集中评审,并确定优秀作品展映,具体名单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公布。北京国际电影节官网:http://www.bjiff.com/报名表下载-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征集大赛报名表.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

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

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活动时间:2019年3月—12月(共10个月度评选周期)3月11日,腾讯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发起“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鼓励全国高校大学生用短视频形式创作有趣的科普内容。此次活动由腾讯旗下微信辟谣团队、腾讯科普、腾讯微视联合打造。大学生参赛者可以通过“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腾讯科普频道、科普中国等平台获取最新的谣言及科普资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理解能力,用腾讯微视短视频对内容进行创意创作及集中展示,从而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大赛每月将评选出十个优秀短视频作品,每月创作优胜者可获得腾讯提供的最高1万元科普奖学金。此外,创作优胜者还将获得大赛认证证书,以及腾讯的实习机会。大赛评审委员会将由中国科协的科普专家,腾讯科普专家委员会的百位专家院士与微信辟谣团队组成。参赛规则参赛对象:高等学校(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全日制在校学生活动时间:2019年3月—12月(共10个月度评选周期)参赛方式:●第一步:利用腾讯微视短视频工具,拍摄以辟谣科普为主题的短视频。●第二步:将作品上传至腾讯微视,选择关联“这届大学生不好骗”话题,并定位所在院校。奖金说明:奖项金额一等奖(1名)10,000元二等奖(1名)8,000元三等奖(1名)5,000元优秀奖(7名)3,000元评选方式:从每月1日0:00起,至当月最后一天24:00截止,在此期间上传的作品,依点赞量选出排名前30的短视频进入专家评选。由专家评审团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意性、传播力综合打分,评选出当月十佳优质辟谣科普短视频。作品所属评选周期以上传时间为准,当月作品将不再计入下一月评选。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

2019年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

2019年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报名截止时间:5月9日18:00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

第七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

第七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3月12至3月17日(初赛报名工作以参赛高校、科研院所为单位进行,详请请咨询各校教务处)大赛背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作为矿产资源勘查最重要手段之一,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勘探新领域的拓展,使得勘探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与解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勘探地球物理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大赛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勘探地球物理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适合企业、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参赛团队规模逐年增加,参赛选手水平逐年提高,赛制逐年完善,已经成为国内勘探地球物理界的品牌赛事。大赛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了学校、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各高校勘探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第六届大赛决赛期间,举行了勘探地球物理人才培养及勘探地球物理大赛研讨会,会议决定2019年大赛内容为地震资料处理,3月至5月各分赛区组织软件培训和初赛,8月末举行决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SEG)、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物探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SEG中国决赛协办单位: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均可组队参加,每个参赛团队由2名学生组成,可配备1名指导教师。未设SEG学生分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生,可联系SEG中国办公室(邮箱:china@seg.org)申请成立学生分会,或到设有SEG学生分会的单位报名参赛。参赛要求所有参赛学生须为SEG学生会员,参赛时提供会员号及会员有效截止日期,以便组委会确认会员资格是否有效。由于各单位参加决赛的名额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参赛的积极性,经大赛研讨会、大赛组委会讨论决定,以下两种情况的团队不具有参赛资格:(1)团队成员中包含参加两次及以上决赛的学生;(2)团队成员中包含参加决赛获得过一等奖、特等奖的学生。鼓励这些优秀的学生参与指导参赛学生。请各位学生严格遵守报名规则,一经发现违反规则,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注:若不是SEG学生会员,请登陆SEG网站在线申请学生会员后,将以上信息填入参赛报名表。申请SEG学生会员的流程请见附件3。不是SEG学生会员的,在报名表中填写学号。比赛内容参赛队伍按照大赛要求提交作品,通过初赛、决赛的流程评出各种奖项。1、初赛阶段初赛地点:各分赛区;初赛形式:资料处理、处理报告编写、初赛作品答辩、笔试;参加答辩和笔试人员:向分赛区提交有效作品的团队成员;评价依据:资料处理报告、多媒体汇报和答辩、笔试成绩。2、决赛阶段决赛地点: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完成时间:7天(2019年8月末);参加人员:从初赛参赛队伍中选拔30支参赛队;评价依据:笔试、现场汇报与答辩、剖面展示。评审机制第七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设大赛组织委员会,并根据报名情况在各设有SEG学生分会的参赛单位设置分赛区组委会。各参赛团队作品的有效性首先由所在分赛区的组委会进行认定,经分赛区组委会认定作品有效的团队方有资格参加初赛,通过答辩、笔试等环节,最后选拔出参加全国决赛的队伍,评选出全国三等奖、优秀奖、成功参赛奖。参加决赛团队在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进行现场资料处理、答辩、笔试,评委依据决赛评分标准打分,产生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团队。奖项设置特等奖:总赛区负责,决赛阶段评定,奖金3000元;一等奖:总赛区负责,决赛阶段评定,奖金2000元;二等奖:总赛区负责,决赛阶段评定,奖金1000元;(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占总有效作品比例的10%左右,其中一等奖、二等奖的比例视比赛情况而定。)三等奖:总赛区负责,初赛阶段评定,占有效作品的20%左右;优秀奖:分赛区负责,初赛阶段认定,占有效作品的30%左右;成功参赛奖:分赛区负责,初赛阶段评定,占有效作品的30%左右;优秀组织奖:表彰参赛的高校、科研院所;优秀指导老师:表彰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大赛日程1、大赛方案发布时间:2019年3月;发布网站:http://negccs.com。2、GeoEast软件培训时间:2019年3月-4月;地点:各分赛区。注:组委会在官网上发布GeoEast软件培训视频教程。3、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3月12至3月17日;内容:初赛报名工作以参赛高校、科研院所为单位进行。参赛学生在各分赛区报名点报名。组委会审核报名信息后,大赛组委会将联系各SEG学生分会,交代报名事宜,并将通过邮箱或网络媒介等方式公布报名成功的团队名单。4、赛题发布时间:2019年3月22日;内容:大赛组委会通过邮箱及大赛官网发布赛题数据包,各参赛团队下载数据包,按要求完成赛题。5、作品提交时间:2019年4月21日至25日;内容:各参赛团队将已完成的作品(电子版和纸质版)按照参赛作品要求提交到各分赛区,由分赛区认定参赛作品是否有效,并将认定后的有效参赛作品反馈给大赛组委会,并公布有效作品名单。6、分赛区初赛时间:2019年5月1日至5月13日;内容:初赛由各分赛区自行组织安排,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初赛作品答辩,第二部分为笔试。在初赛期间各分赛区应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做好大赛的宣传工作。根据初赛成绩,确定进入决赛的团队名单并评出三等奖、优秀奖、成功参赛奖,将初赛结果(各团队初赛成绩、进入决赛的团队名单、三等奖名单、优秀奖名单、成功参赛奖名单)报与大赛组委会备案。初赛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初赛作品答辩,第二部分为笔试。7、全国决赛名单公布时间:2019年6月11日至15日;内容: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官方邮箱及官方网站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的作品名单,同时公布获得成功参赛奖、优秀奖和全国三等奖的作品名单。8、决赛团队信息采集时间:2019年6月18日至22日;内容:入围总决赛的团队需根据大赛要求将参赛作品相关材料提交至分赛区,由分赛区汇总后统一发至大赛组委会。9、全国决赛时间:2019年8月末;内容:决赛在天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举行,具体时间、地点等事宜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另外决赛期间,组委会将举办勘探地球物理人才培养及勘探地球物理大赛研讨会、座谈会、颁奖大会等一系列活动。10、后期工作时间:2019年8月至10月;内容:宣传报道、证书奖金发放等。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地质楼521邮政编码:102249联系人:王天、肖亚楠联系电话:010-89733592大赛官网:http://negccs.com电子邮件:negccs@163.com注:活动方案解释权及修改权归大赛组委会,未尽事宜请联系大赛组织委员会。大赛官网:http://negccs.com第七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方案附件点击“https://pan.baidu.com/s/1pUBdzrjVJ-Qg-WIudw972Q#list/path=%2F”。提取码:movr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