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

大赛名称: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大赛作品征集日期:2018年3月20日-6月1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科普部(普委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科普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科普部,各有关单位:在举办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之际,为鼓励国际科普作品创作,推动科普作品创作和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协将举办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围绕发布的100个大赛选题,面向全球征集原创科普作品,包括科普展品、科普图文、科普微视频三个类别,不限国籍、不限年龄,任何团队或个人均可参加,获奖作品将参加201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会”。作品征集工作将于2018年3月20日-6月1日期间开展,请你单位协助做好相关组织宣传工作,积极参与。有关事项详见附件《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作品征集方案》。联系人:司维唐罡联系电话:010-59041334010-59041097联系邮件:cicpsw@cstm.org.cn在举办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之际,为鼓励国际科普作品创作,推动科普作品创作和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协将举办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围绕发布的100个大赛选题(详见附件),面向全球征集原创科普作品,包括科普展品、科普图文、科普微视频三个类别,不限国籍、不限年龄,任何团队或个人均可参加,获奖作品将参加2018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会”。一、参赛方式科普作品提交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登录“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官方网站(https://cicpsw.cdstm.cn)进行注册,填写团队或个人信息,进入“作品征集”栏目上传作品等资料。(一)科普展品第1步:从大赛选题中选择作品选题。第2步:进行展品方案设计,包括展示目的、展示内容、展示结构(结构组成、效果图、主要材料和工艺)、展示形式、技术手段、创新点以及环境要求。第3步:登录大赛官网,在线填写展品设计方案,上传展品介绍视频(时长不超过300秒,大小200兆以内,格式为Mp4)、展品知识产权证明或原创自声明文件,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日。第4步:通过专家评审确定50个入围的获奖展品。第5步:获奖展品准备及运输。主办方对每个获奖的展品实际往返运输费用给予50%补贴,国外最高不超过0.7万元人民币,国内最高不超过0.1万元人民币。第6步:参加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会。第7步:通过现场终评确定所获奖项并参加颁奖仪式。(二)科普图文第1步:从大赛选题中选择作品选题。第2步:进行作品创作,图文并茂,文字不超过2000字,配图不少于3幅。第3步:登录大赛官网,上传作品(格式为pdf)、作品知识产权证明或原创自声明文件,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日。第4步:通过专家评审确定50个获奖作品及奖项。第5步:获奖作品按照展示要求进行图文排版,并提交可印刷的电子版文件。第6步:参加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会。第7步:参加颁奖仪式。(三)科普微视频第1步:从大赛选题中选择作品选题。第2步:进行作品创作,时长不超过300秒,大小200兆以内。第3步:登录大赛官网,在线填写作品说明(不超过500字),上传作品(格式为Mp4)、作品知识产权证明或原创自声明文件,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日。第4步:通过专家评审确定50个获奖作品及奖项。第5步:获奖作品提交可用于展示的文件。第6步:参加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获奖作品展会。第7步:参加颁奖仪式。二、评选标准(一)科普展品根据科普展品设计方案和介绍视频进行展品获奖入围评选,再根据现场实物展示进行展品奖项终评,标准如下:1.创新性:围绕作品选题进行创作,在展示形式、展示手段等方面构思新颖,具有独创性。2.科学性:教育目标明确,科学内涵准确,科普意义清晰。3.探究性:体现探究过程,启迪思考。4.生动性: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5.美观性: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二)科普图文根据提交的图文进行评选,标准如下:1.创新性:围绕作品选题进行创作,整体构思新颖,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2.通俗性:注重将身边问题与科学原理或科学概念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3.生动性:文字内容与配图设计生动有趣,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4.逻辑性:思路清晰,脉络鲜明。(三)科普微视频根据提交的微视频和文字说明进行评选,标准如下:1.创新性:围绕作品选题进行创作,整体构思新颖,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2.通俗性:注重将身边问题与科学原理或科学概念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3.生动性:内容流畅,表达方式生动有趣,富有特色、具有感染力。4.逻辑性:思路清晰,脉络鲜明。三、有关说明1.参赛作品为参赛方原创,新创作或已有作品均可参赛。2.参赛方获奖后如未提交参加展会的正式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3.参赛作品署名权归参赛方所有,展览权、复制权、翻译权、放映权以及广播权归主办方所有。4.获奖作品奖项设置于后续公布。5.主办方对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科普图文评选结果公示:http://ps.webxun.com/article-6098-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7

全国超短篇小说创作大赛

大赛名称:全国超短篇小说创作大赛投稿时间:每月15日—30日主办单位:南风杂志社、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为了鼓励众多杂志读者的创作热情,培养新生写手的创作能力,展现不同风格的青春文学故事。《南风》杂志与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携手举办全国超短篇小说创新连载大赛。本次比赛旨在推动超短篇小说的发展,要求作者掌握超短篇小说以小见大、立意深远等特点进行创作,以情节反转、故事深度为评选标杆,面向全国文学青年征稿。大赛参赛具体事宜如下:征稿要求1、参赛作品为超短篇小说,字数1000字以内,因赛制具有时间连续性,创作者每期均可参赛。2、参赛稿件需为围绕所给关键词创作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及缩写其它故事,并保证未在任何纸质刊物上发表过。3、参赛者需先了解南风超短篇连载风格,并填写刊登于《南风》杂志上的读者调查(不能一稿多用)。填写完毕后将拍照图片与文稿一起投递至大赛邮箱,未附调查表照片的稿件为无效稿件。比赛流程1、自《南风》杂志2018年第四期起,每期将会公布本期关键词与上期获奖作品。2、每月自15日—30日为投稿阶段,次月1日—15日为评审阶段。3、获奖作品将会直接选载于每期杂志。比赛奖项1、本次比赛每期评选两位获奖作者,按照杂志A类稿稿酬(200元/千字)发放奖金。2、因杂志篇幅有限,若优秀稿件数量过多,为了鼓励参赛者,除选择作品外,其余优秀稿件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展示(微信公众号:南风录),并同样按照杂志A类稿稿酬(200元/千字)发放奖金。参赛须知1、参赛者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2、参赛选手在投稿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次大赛的相关规定。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次比赛的各项约定。3、请确保投递邮箱为比赛专用邮箱,勿投至编辑邮箱。4、每期比赛结果与下期关键词详见获奖作品展示页。5、本次比赛最终解释权归《南风》杂志所有。6、比赛专用邮箱:2149128236@qq.com。7、未尽事宜请进大赛群咨询:642595152。本期关键词:雪天深山、一条狗、一只熊、遇难的一对情侣、遗失的书包
2018-03-27

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

大赛名称: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4月30日为促进国内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物联网行业项目和创新产品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物联网领域唯一的学科竞赛。《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章程》见附件。随着国内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2018年竞赛将实现规模、影响和质量多维度均衡发展,不断提升竞赛规格和办赛水平,力争为广大参赛师生奉献一届精彩难忘的竞赛。欢迎各位师生踊跃报名参加本次竞赛!附件: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章程.pdf大赛官网:http://iot.sjtu.edu.c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6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大赛名称: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20日24:00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395-1.html各高等院校: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教发[2007]19号)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并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自2008年起,通过前十届的成功举办,该活动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能源动力领域最有影响的学生赛事和课外实践活动之一。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武汉理工大学承办,现发布通知如下。一、竞赛主题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二、竞赛内容紧扣竞赛主题,作品包括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及新技术。三、竞赛规则1、参赛对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含港澳台,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得超过7人,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15项作品,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序以作评审参考。3、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比赛当年完成的作品。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申报书、说明书和汇总表等模板请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栏自行下载,官方网站将于2018年3月10日后开通,网址:www.jienengjianpai.org。4、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四、竞赛日程与安排1、竞赛报名:参赛单位在2018年4月10日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高校报名表》邮寄给竞赛组委会(高校报名表见附件,报名时间以邮戳为准),同时将电子版发送到组委会联系邮箱,邮箱地址为:jnjpjs2018@163.com。2、作品申报:(1)电子版。请各参赛高校将竞赛作品申报书于2018年5月20日24:00前进行网上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大赛组委会将为每所参赛高校分配一个账号,用于注册和上传作品。届时由各高校网上提交本校参赛学生作品,为避免集中上传作品造成网络堵塞,请尽早在网上提交竞赛作品。(2)纸质版。请以学校为单位,将所有参赛作品的纸质版(一式5份)于2018年6月1日前邮寄至竞赛组委会(以邮戳为准),另请一并寄送一张加盖学校公章的汇总表,务必将所有作品进行排序。对于纸质版材料,科技作品设计说明书请附在科技作品类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请附在社会实践类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统一邮寄到竞赛组委会。3、作品初审:初定时间为2018年5月21日-6月10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4、专家会评:初定于2018年6月22日-24日,举行专家会评,确定大赛三等奖和入围决赛作品名单。5、作品公示:通过会评的作品,设为期10天的公示期。6、终审、决赛:初定于2018年8月7日-9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全国总决赛,即作品终审和决赛。五、奖励1、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2、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3、单项奖由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委员会批准。4、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竞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提名,报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六、联系方式大赛官网:www.jienengjianpai.org1、大赛联系邮箱:jnjpjs2018@163.com2、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组委会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收件人:向老师电话:13407139646邮编:430063(建议通过EMS或顺丰快递邮寄)3、大赛联系电话:刘老师:027-87857742向老师:027-865820334、大赛大赛微信公众号和QQ群:大赛微信公众号:大赛QQ群(652047911)公众号:(各参赛高校负责报名的老师加群,加群请备注高校名称+负责人姓名,参赛学生请勿加群)附件一: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第一轮通知附件二:高校参赛报名表附件三:高校推荐汇总表附件四:科技类申报书及报告格式附件五:社会实践类申报书及报告格式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5

2018年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2018年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报名、作品制作截止时间:2018年7月31日大赛简介: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InternationalContestofinnovAtioN简称iCAN大赛)暨中国选拔赛(原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是由国际iCAN联盟、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竞赛,是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iCAN大赛始于2007年,秉承“自信、坚持、梦想”的精神,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和加强以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大赛流程:2018年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包括报名、作品制作、分赛区选拔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国际总决赛等环节,参赛队伍必须从报名开始起参加比赛,具体安排如下:iCAN体系:参赛条件:1.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含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每支队伍2-5名队员,可以跨赛区和学校组队。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每人仅限报名一支团队。每个团队指导老师数量不超过2人。所有参赛团队必须在iCAN官网注册。2.参赛选手可通过指定元器件购买渠道购买(非必须,可使用你自己的器件),制作可以演示和操作的创新应用系统为有效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务必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3.参赛队伍制作出能实现基本功能的实物作品,并撰写详细的作品说明word文档,比赛现场答辩所需的PPT文档等。参赛须知:1.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的道德规范;2.参赛者对自己的参赛作品负责;参赛作品不得违反知识产权;3.参赛作品涉及的使用其他素材等资料应该注明出处和来源,相应的版权问题由参赛者自行负责;4.对于所有参赛作品,主办单位、冠名、赞助单位可以以任何形式将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和传播,不另付酬;5.大赛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对于复赛作品和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技术转让过程中赞助单位具有优先权;6.参赛者已经提交作品参赛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赛活动所有条款。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属于大赛组织组委会。评审要求:1.评审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分开管理,都将接受监督委员会的兼管。2.分赛区评审团: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分赛区推荐的当地企业负责人以及其他赛区的老师组成。根据分赛区组织的情况,不要求一定有观众投票。分赛区评审规则和总决赛要求一致。3.总决赛评审团:由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分赛区推荐的当地企业负责人以及社会人士组成,不允许大专院校的老师担任总决赛评委。4.评委的甄选原则:由企业推荐和评审委员会主席团负责甄选评委。评审规则:1.评审采取分赛区选拔和总决赛的递进式评审形式。2.比赛以应用创新为主要考察目标和评审原则,在现场评审和网上匿名评审环节均按照100分进行评审,即每支队伍的作品按照:产品介绍(20分)、创新性(30分)实用性(30分)技术方案(20分)进行打分。产品介绍(20分):答辩表述清晰、突出产品特点、形式易于大众接受;创新性(30分):作品设计思路新颖、视角独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用性(30分):作品面对的对象明确、有市场前景;技术方案(20分):实现方案简单明确、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奖项设置:中国总决赛:中国区总决赛将按现场答辩、演示、观众投票等方式进行。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根据分数的高低进行排名,决赛前五名参加国际总决赛。国际总决赛:中国总决赛的前五名参加国际比赛,由国际大赛组委会联系与协调。组织形式:主办单位:国际iCAN联盟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国际协办单位:IEEENanotechnologyCouncilIEEEConsumerElectronicsSocietyVDE(AssociationforElectrical,Electronic&InformationTechnologies,Germany)UnitedMEMSPark,JapanNanoTera,Switzerland大赛主承办方:中国iCAN联盟(筹备组)艾肯双创(北京)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管委会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名誉主席:何志明(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UCLA前副校长)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王阳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顾问委员会:陈佳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蒋庄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孙景伟(少将,国防大学)李培根(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徐志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兆英(中国MEMS创始人之一,清华大学教授)王立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解思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教授)方家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田中群(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教授)Tzyh-JongTarn(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Wen-HKo(国际传感器学会前主席,美国凯撒西储大学教授)MasayoshiEsashi(日本东北大学教授)KurtPeterson(美国IBM公司前MEMS首席科学家)NicoDe.Rooij(瑞士EPFL大学教授,CMES副总裁)XiangZhang(美国工程院院士,UCBekerley大学教授)GangChen(美国工程院院士,MIT大学教授)StephenY.Chou(美国工程院院士,Princeton大学教授)SusumuKaminaga(日本SPP公司总裁)ToshioFukuda(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GiovanniDeMicheli(瑞士EPFL大学教授,NanoTera总裁)JuanRamonMorante(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大赛报名官网:http://china.ican-contest.org/#/home?_k=gang51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5

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大赛获奖揭晓:http://ps.webxun.com/article-6106-1.html一、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与目的。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一项公益性大学生科技活动,目的在于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信息安全意识;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广大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培养、选拔、推荐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第二条竞赛定位。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竞赛。第三条竞赛特色。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努力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紧密结合,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侧重考查参赛学生的创新能力,内容应既有理论性,也有工程实用性,从而可以全面检验和促进学生的信息安全理论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二、单位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教育部高教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支撑单位国卫信安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大赛名称: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信息安全作品赛大赛报名日期:2018年3月20日-5月29日“信息安全作品赛”参赛指南一、信息安全作品赛信息安全作品赛采用开放式自主命题,自主设计,参赛者须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品并网上提交。参赛作品的内容要求符合《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和《2018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参赛介绍》中的相关规定。二、参赛对象学生可自行组队参加,每支参赛队不超过4名学生(包括1名组长)。每支参赛队限指定1名指导教师,每名学生限参加1支参赛队。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不允许跨校组队。三、参赛时间报名与赛前辅导:3月20日-5月29日在线提交作品:3月29日-5月29日初赛名单公布:5月31日线上初评:6月10日-6月30日决赛名单公布:7月09日总决赛时间:7月27-28日四、报名须知1、信息安全作品赛的网上报名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5月29日24时,创新实践能力赛的网上报名起始时间为: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4月20日24时。2、各高校在收到本参赛通知后,在4月15日前,指定1位老师作为联络人,负责本校竞赛相关事宜,并在竞赛网站上下载“高校联络教师登记表”(见附件1),按要求填写该老师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3、组委会于4月24日完成创新实践能力赛资格审查,并公布创新实践能力赛线上初赛参赛名单,于5月10日前公布创新实践能力赛决赛阶段参赛名单;组委会于5月31日完成信息安全作品赛资格审查,并公布信息安全作品赛参赛名单。此后的2周内,即6月14日前,各高校联络人须汇总本校的“高校参赛队汇总表”(见附件2),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参加信息安全作品赛和创新实践能力赛决赛阶段的队伍交纳参赛费用(每支参赛队200元)。五、联系信息1.秘书处联系电话:027-687781382.联系人:任延珍老师(报名咨询):18986213173王张宜老师(技术支持、报名咨询):13871087208姜蕾老师(技术支持、报名咨询):150107401973.秘书处电子邮箱:ciscn_2018@163.com4.秘书处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国家网络安全学院CISCN2018竞赛秘书处任延珍老师邮编:430072大赛名称: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4月20日“创新实践能力赛”参赛指南详情一、创新实践能力赛创新实践能力赛线上初赛采用答题模式,题目覆盖多种创新实践能力基础知识与技能,参赛者通过解题与技能实战获得积分,最终按积分决出优胜入围决赛阶段的队伍。创新实践能力赛分区决赛,将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为八个分区(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北、华东南、西南、华南),每个分区线上入围队伍集中至该分区的比赛地点,进行开放命题形式的创新实践能力挑战赛,具体比赛规则、训练平台、时间地点将定向发布给参加分区决赛的高校队伍。最终按比赛成绩决出优胜队伍参加总决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按照创新实践能力赛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开放命题形式,具体比赛规则、训练平台、时间地点将定向发布给参加线下总决赛的高校队伍。二、参赛对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队参加,每支参赛队不超过10名学生(包括1名队长)。每支参赛队限指定1名指导教师,每名学生限参加1支参赛队。各高校在线上初赛阶段参赛队伍不限,不允许跨校组队。决赛阶段一所高校(校区)只能有一支队伍参加。三、参赛时间报名与赛前辅导:3月20日-4月20日初赛名单公布:4月24日线上初赛时间:4月28日-29日分区决赛名单公布:5月10日分区决赛时间:另行通知总决赛名单公布:6月24日总决赛时间:7月24-26日四、报名须知1、信息安全作品赛的网上报名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5月29日24时,创新实践能力赛的网上报名起始时间为:2018年3月20日至2018年4月20日24时。2、各高校在收到本参赛通知后,在4月15日前,指定1位老师作为联络人,负责本校竞赛相关事宜,并在竞赛网站上下载“高校联络教师登记表”(见附件1),按要求填写该老师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3、组委会于4月24日完成创新实践能力赛资格审查,并公布创新实践能力赛线上初赛参赛名单,于5月10日前公布创新实践能力赛决赛阶段参赛名单;组委会于5月31日完成信息安全作品赛资格审查,并公布信息安全作品赛参赛名单。此后的2周内,即6月14日前,各高校联络人须汇总本校的“高校参赛队汇总表”(见附件2),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参加信息安全作品赛和创新实践能力赛决赛阶段的队伍交纳参赛费用(每支参赛队200元)。五、联系信息1.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26032522.联系人:邱实老师(报名咨询):18611444464闫晓静老师(技术支持、报名咨询):15010713617姜蕾老师(技术支持、报名咨询):150107401973.秘书处电子邮箱:ciscn_2018@163.com4.秘书处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FIT大楼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CISCN2018竞赛秘书处邱实老师邮编:100084大赛名称: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暨第四届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5月31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安全论坛包含多个主题板块,围绕当前安全产业趋势与技术热点,探讨安全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与全方位互动。二、参赛对象面向全国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与个人。三、参赛时间议题征集与专家邀请:3月20日-5月31日主论坛:7月29日分论坛与颁奖典礼:7月29日大赛官网:http://www.ciscn.cn/competition大赛获奖揭晓:http://ps.webxun.com/article-6106-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4

【大广赛】“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大赛名称:“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创作时间:2018年1月—6月(关注各大高校教务处通知)全国总评审完成:http://ps.webxun.com/article-6151-1.html“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已成功举办九届十次赛事,在业界和全国高校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影响,是以“创意”为核心概念的高水平赛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搭建高校、企业、行业多方协同培养人才的育人的平台,推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融合,拓宽广告艺术教育的影响力,提升广告艺术教育的内涵,经研究,决定启动第十届大广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大广赛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3.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4.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二、组织机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是大广赛的领导机构,在主办单位领导下负责大赛的组织和决策。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运行和管理等一切具体事务性工作。具体名单见附件。三、时间安排赛程安排主要为以下四个周期:1.2018年1月—6月命题征集、校园推广、学生创作、教师指导2.2018年7月—8月学校初评、赛区评选、全国总评审3.2018年9月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策划案现场决赛4.2018年11月颁奖典礼四、命题单位(目前只有5家企业命题,还在持续招募中)进入大广赛官网http://www.sun-ada.net/查看策略单详情。五、其他事项有关规定、具体要求、时间安排等另行通知。请各省教育厅(教委)继续指导、支持“大广赛”,各赛区要精心组织、规范管理赛事活动,努力办好本届大广赛,为助力国家卓越人才培养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附件: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名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分赛区负责人名单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总评审完成:http://ps.webxun.com/article-6151-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3

第十一届娃哈哈全国大学生校园营销实践大赛

大赛名称:第十一届娃哈哈全国大学生校园营销实践大赛报名时间:2018年3月10日—3月25日(关注各大高校教务处通知)活动时间:2018年3月-6月主推产品:以酵苏、茶、养生粥、AD钙奶为主开展方案策划及营销实战推广,亦可带上奶酪酸奶、晶钻水、启力、苏打水、营养快线、乳酸菌等产品进行实战销售。活动对象:在校全体大学生(不限年纪、专业),以团队(4—8人)为单位参赛。每个学校6支队伍以上。活动内容:大赛包含策划方案(促销策划、POP等宣传设计、拍摄微电影等)及实战销售大比拼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前期通过组队、寻找指导老师等途径完成策划方案的编写,然后,学生通过按照本团队制定的策划方案,进行创业营销实战大比拼。命题要求:每支队伍任选一款产品,结合产品包装、口感、概念卖点等属性,策划一份有针对性的整合营销推广方案,消费、推广场景设定为高校内,要求方案以PPT的格式呈现。活动时间及组织流程:阶段进度活动时间组织流程报名阶段3月10日-3月25日与合作高校组织宣传大赛、将活动资料传达给各个大学及学生,深入高校开展宣讲会及报名工作省级启动仪式3月25日-4月10日省级启动仪式初赛实战阶段4月11日-4月30日参赛团队选题,编写策划方案(促销策划、设计POP广告、拍摄微电影等)。策划方案必须是PPT格式。要求参赛学生在微信平台对各自参赛进行宣传,吸粉,拉选票,吸引关注度。在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实战。比赛实战控制在15天以内,我司负责拓展人员要将参赛大学生的各项数据(促销策划、POP或者宣传视频以及实战销售数据)反馈至本市场总负责人处。校级优秀评选和奖励5月1日-5月10日组织对参赛团队进行评选打分,将开展高校的校级前三名的参赛团队评选出来,并及时做数据汇报,对参赛学生进行数据的公布。同时尽快落实校级获奖奖励的兑现工作。省级策划阶段5月15日-5月25日对获得省级评选的参赛学校和学生进行通知,要求制作新的策划方案。省级实战阶段5月25日-6月5日参赛团队进行冲刺大比拼,建议校方对各自团队进行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以获取团队荣誉。负责拓展队员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视频、图片、数据等信息省级优秀评选和奖励6月5-6月15日组织指导老师和我司领导,对参赛团队策划进行打分,将省级比赛前三名的参赛团队评选出来,并即及时做数据回报,对参赛学生进行数据的公布。同时尽快落实省级获奖奖励的兑现工作参赛方式:(1)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填写报名登记表,交与娃哈哈各高校对接人处,由对接人联系经销商,进行沟通提货,报名后即可开始针对后期促销实战编写策划方案(POP设计宣传、微视频制作、营销策略等)。拓展队定期对学生的促销实战情况进行统计及公示。(2)大学生通过各种自主创新的方式,如宿舍微型超市+楼层主管+扫楼+校园代理、校园里搭棚售卖、开微店等等形式,组建团队、策划方案、促销实战,我司提供产品手册或者相关广宣的支持。(3)评比办法:营销策划方案得分(满分100分)+实战环节得分(无上限),两项考核总分进行名次排比。具体考核方式如下:1.营销策划方案得分标准:(1)宣传办法及内容(10分):线上:针对产品策划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方案并有明确传播内容,形式不限,可为H5页面、微视频等,用于线上宣传;线下:通过手绘海报展示、设计印制传单并派发等形式,针对产品进行落地宣传。(2)营销策略(15分):根据产品基本信息并结合市场竞品信息动态进行市场分析,内容包括我司产品及竞品的SWOT分析(或其他营销理论分析办法)、产品定位方向及整体推广思路、产品具体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方案(此部分内容如有具体的应用场景、目标人群和活动组织办法,越好)。(3)执行方案(6分):主要为可行性分析(商业模式分析,市场推广策略方面),包括本团队销售过程中产品价格价差体系、校园路演、人员推广成本等内容分析。(4)费率比(5分):制定3-6个月发展规划,规划需包括销售预测、运营成本预测、市场财务预算等,包含财务信息如销售成本、利润,用于评判方案投入产出比。(5)写作格式(4分):须符合基本要求,内容规范,简明扼要。(6)团队表现(10分):企业团队分析,包括核心成员分工、成员优劣势分析等。2.实战考核得分:根据各个团队在宣传期间实际产生的订单,按照正常产品1箱计1分,特殊产品(主要是指临期产品)1箱计0.5分的统一标准,给予汇总实战得分。校级比赛结束后,组织所有参赛队伍进行校级颁奖仪式。仪式中现场对参赛队伍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评分。评委队伍由所在高校学生代表、指导老师、企业代表(客户经理以上、拓展经理等)组成(不少于5人)。策划方案成绩现场评委评出后,现场对各个队伍策划方案得分+实战得分进行公布,进行排名。现场颁发校级前三名的荣誉证书、将金牌、校级优秀奖等奖项和相关奖品。及时整理获奖队伍的报销资料(获奖打款卡号、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具体以公司指导为准)省级比赛考核办法:参赛队伍:校级比赛结束后,每个高校的第一名即进入下一轮的比赛;省级比赛也按照校级比赛的形式,分为“策划方案得分”“实战得分”两部分;按照公司要求,要求参加省赛的队伍,对其策划方案进行完善。同时,公司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统一的复赛时间(一周到10天),支持参赛队伍按照自己想法进行促销活动的开展,并根据实际销量和现场人气进行评估。省赛期间内,参赛队伍的现场促销销量和线上产生的最终订单汇总计算总销量,按照实战得分的计算标准进行得分核算。省赛比赛结束后,组织所有参赛队伍进行省级颁奖仪式。仪式中现场对参赛队伍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评分。评委队伍由所在参赛队伍学生代表、各校指导老师、企业代表(客户经理以上、拓展经理等)组成(不少于10人)。策划方案成绩现场评委评出后,现场对各个队伍策划方案得分+实战得分(包括校级阶段的实战成绩+省赛期间总计的实战销量得分)进行公布,进行排名。现场颁发校级前三名的荣誉证书、将金牌、校级优秀奖等奖项和相关奖品。及时整理获奖队伍的报销资料(获奖打款卡号、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具体以公司指导为准)奖励设置:参与营销大赛的各个高校,参赛队伍达到8支以上,总体完成销量在500箱以上,可参与校级比赛奖励。根据考核颁发进行排名,校级比赛设置奖项:校级第一名:10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校级第二名:8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校级第三名:6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校级优秀奖三名(综合得分校内第4名到第六名);奖励娃哈哈礼包1份(价值200元);指导老师可获得优秀指导奖500——10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具体视该校比赛时间跨度为准,按照500元/月的标准进行上报)。省级比赛奖励:各校级比赛第一名的队伍有资格参与省级比赛评奖,按照省级比赛考核进行排名,省级比赛设置奖项:省级第一名:30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省级第二名:25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省级第三名:2000元现金并颁发相应证书(所有成员人手一本);校级优秀奖三名(综合得分校内第4名到第六名);奖励娃哈哈礼包1份(价值400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2

觉醒东方 偶像练习生全球招募

觉醒东方偶像练习生全球招募报名时间:2018年2月26日开始为舞台而生,为梦想而燃,请相信,觉醒的力量!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1

“南方测绘杯”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征文

大赛名称:“南方测绘杯”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征文论文申报时间:2018年5月1日~6月20日(参赛报名请关注各大高校教务处)由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南方测绘杯”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开赛啦!!!有关事项如下:1.全国高等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各专业的本科生均可参赛,论文必须是在校学生撰写的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测绘类专业(含地理信息学科)的论文(不包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不超过3人,指导老师不能作为论文作者。2.各学院参赛论文的数量不超过10篇。参赛论文由学院(或系)组织内部评审统一申报(不接受个人投稿,各单位不得两次投稿),用电子邮件将论文和有院、系盖章的论文汇总表一起发到大赛论文主管邮箱,同时将word版论文汇总表发给竞赛秘书长。竞赛秘书长:翟翊Email:zy63535623@sina.com联系电话:15838151022大赛征文主管:张具亮Email:491307943@qq.com联系电话:139262795203.每篇论文不超过5000字,一律用word文档,A4纸编排,不分栏,正文前要有内容摘要、关键词。不写英文摘要。4.请各单位务必自查论文重复率,凡是重复率超过20%的论文不要投稿。大赛组委会评审论文前将利用研究生论文重复率查询系统查询论文重复率,重复率超过20%不参加评审。5.网上展示:组委会在南方公司网站(http://www.southsurvey.com/)设立大赛展示专区,评审结果在南方测绘网站展示。6.大赛奖励总名额为参赛作品总数的70%,一、二、三等奖的比例为10%、20%和40%,对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7.活动时间:2018年5月1日~6月20日论文申报,2018年10月1日前将获奖证书寄送给获奖者所在学校的联系人。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