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专家评审    大赛    评审    比赛    评审活动    迅速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7年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大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

大赛名称:第二届全国大学网络文化节之2017年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31日主办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承办单位:中国大学生在线协办单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一、活动办法1.活动对象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与。2.作品数量学生个体(团队)可自荐作品数量不限,各部属高校可推荐平面作品10件、视频作品5件,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推荐平面作品50件、视频作品20件。各相关网站可推荐平面作品50件、视频作品20件。二、作品要求1.内容要求须为2016年以来的原创作品(即2016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网络文化节主题,传递青春正能量,主题可围绕基于“中国好网民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理想信念、依法治国、传统美德、雷锋精神、良好家风、文明旅游、礼仪中国、生态文明、网络文明、勤俭节约、交通安全、诚实守信、教育公平等主题展开,积极弘扬网上正能量,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2.格式要求征集作品分为平面广告类、视频广告类。平面广告类提交图片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RGB,尺寸为1024*1024以内,附件总大小不超过10MB,系列作品不超过3幅。视频广告类含影视视频、微电影视频、动画片等,提交视频文件,格式flv,重点内容配字幕,时长小于5分钟,文件小于50MB。3.其他要求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加推荐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提交作品的著作权等相关事宜,由自荐或推荐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加推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主办方拥有对推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加征集资格的权利。三、征集要求1.网上提交作品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提交者需进入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官网平台(http://igongyi.univs.cn/),自行注册账号登录,并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信息,在线提交作品,选择自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参与途径唯一性要求:个人(团队)自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的推荐遴选;网站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不得再自荐、参与网站推荐或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即同一作品,仅可选择参与四种参与方式(自荐、网站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中的一种,重复提交即视为放弃参与资格。2.书面材料征集个人(团队)自荐作品无需另填写书面材料,在线提交完成即视为成功参与。各网站推荐作品,统一组织网上提交作品,另填写《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网站公章,统一推荐。各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统一组织作品网上提交和填写《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信息表》,另填写《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推荐部门公章。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推荐单位+大学生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字样。材料征集截至2017年7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加推荐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四、活动流程1.作品征集(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2.作品遴选(2017年8月)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征集作品进行遴选推荐。3.作品展示推送(2017年9月)对优秀作品进行全网展示推送。五、优秀作品终选由组委会负责对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及立场观点进行评议,确定优秀作品、先进组织和个人名单,进行表彰。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吴思週联系电话:010—58582209活动邮箱:active01@univs.edu.cn收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23层中国大学生在线发展中心邮编:100029大赛官网:http://igongyi.univs.cn/协办单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中国大学生在线2017年4月
2017-05-06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

大赛名称: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近日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钱江晚报社共同主办,新华网协办。本次大赛继续“理性言说,公共表达”的评论主题,要求参赛者针对热点新闻事件发表理性却不失热情、锐利却不乏责任感的评论。大赛持续四个月,八月底收官。获奖名单将会在九月开学季发布。去年结束的首届比赛,吸引了全国百所高校参加,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征集到大学生评论文章两千多篇。最终由浙江大学的黄琬钧、河南大学的王铭洲、中山大学的陶鋆和郭嘉聪、浙江传媒学院的叶梦晗等5位参赛同学分获金奖。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总奖金额度有了很大提升,金奖也从每人5000元提升到了每人6000元,其他各级奖项奖金也都有大幅提升。终审评委由吴飞、黄芝晓以及鄢烈山、曹林等著名教授、学者和评论家等十人组成。第二届评论大赛延续了首届赛制,仍由初选、终选两部分构成。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沈爱国介绍,首届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在社会上获得了不俗的影响,实现了为业学两界搭建合作桥梁、发掘出评论新星的目的。大赛流程一、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学历不限、专业不限。二、大赛时间:2017年5月正式开赛,8月底结束,持续四个月。新学期将发布大赛获奖结果并举办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三、参赛作品要求:1、以热点新闻事件为题材进行评论创作;2、字数不超过1500字,要求言之有物,逻辑清晰,语言流畅;3、强调原创,杜绝抄袭与一稿多投,一经查处,取消评选资格;4、参赛作品务必完整,准确填写作者信息(姓名、专业、所在院校、学历、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以及身份证号、学号等身份确认方式);5、请将投稿发送至shipingdasai2017@163.com(命名方式:文章题目+作者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6、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
2017-05-05

“海棠杯”全国散文征文活动

大赛名称:“海棠杯”全国散文征文活动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9月30日201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光辉业绩,大力弘扬和践行周恩来精神,中国散文学会、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将共同举办“海棠杯”全国散文征文活动。一、主办单位中国散文学会、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二、征文主题深切缅怀伟人周恩来,大力学习宣传周恩来精神,深入挖掘周恩来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格,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征文要求1.作品以原创为主,力求短小精悍,散文3000字以内为宜。2.来稿要求:请将参赛作品用A4纸打印2份邮寄,同时将电子稿以附件形式(用word文档,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为四号仿宋字体,正文后注明作者简介、通联、电子邮箱、联系方式、近期照片1张等)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htbzwds@126.com,作品主题注明“海棠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投稿+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字样。四、作品评奖1.来稿由中国散文学会、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邀请全国名家组成评委会,评出优秀作品,版权属主办单位所有;2.优秀作品结集出版,择优推荐在文艺报刊上发表;3.截稿时间:2017年9月30日;4.本次征文获奖作品只付稿酬、证书,不发奖金。5.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五、通联地址及电子邮箱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淮安市淮安区长安路1号)散文征文组委会办公室(邮编:223200),联系人:范珊珊,电话:0517—85940319、15161711203,电子邮箱:htbzwds@126.com。(海棠萱)
2017-05-04

2017第八届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

大赛名称:2017第八届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15日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举办迄今已经迈向第八届了,也为全球重要设计竞赛之一,我们期望能提升台湾设计能量之能见度,促进设计视野开创及国际化。今年主题以人文关怀、永续发展为延伸,诚挚邀请喜爱设计、期望自己的作品能迈向国际设计舞台的您,努力参与作品徵选。一、征集对象:不同地区及国家的设计师均可报名参加。(可由设计执行者(公司)与受该设计服务之单位(含组织、公司及相关单位等)共同联名报名。)二、征集类别:(一)「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1.特定主题:人文关怀、永续发展(含:环境保护节能省碳)(A类)2.非特定主题:商业、艺文、公益、推广用途(B类)3.参赛作品日期须为2015年6月后之创作。(二)「台湾国际企业识别设计奖」1.企业识别:各种企业机构、单位等品牌、标志及相关活动系列应用设计作品。(C类)2.活动识别:各种商业性活动等标志及系列应用作品。(D类)3.参赛作品日期须为2015年6月后之创作。三、参赛时程:*主办单位保留上述时间地点变更之权利,请以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官网公布之最新资料为主四、参赛程序:(一)报名方式:採取网路报名。1.参赛者请至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官网(www.tigda.org.tw)取得个人帐号,依规定填写报名资料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寄发「帐号确认通知」至报名者之电子邮件信箱。2.参赛者取得帐号后,可于报名截止日前,自行登入,进行上传档桉,每件作品以3张为限。3.参赛者上传作品电子档桉、创作理念说明及同意「智慧财产权声明暨蒐集、处理及利用个人资料告知书」,即完成报名程序,系统将自动寄发「报名成功通知」至报名者之电子邮件信箱。注1:为使资料传送无误,请于报名时填入经常使用之电子邮件信箱,执行单位将以此信箱传送比赛相关消息。注2:上传档桉一律为jpg、png、bmp档桉格式,尺寸小于宽1190x高840像素3MB以下。注3:作品不得标示创作者姓名、公司名称或其他影响评选公正性之代号,违者取消资格。(二)资格审查:针对参赛作品进行包含资格、缴件资料齐备与否、作品格式符合规格与否等审查。(三)初複选:为减少纸张油墨印刷以及邮寄空运的资源浪费,以电子化平台进行收件及初複选之评选,参赛者无需寄送实体裱板。(四)决选:1.皆採实体作品审查,各组缴件详细规格如下:2.参赛作品寄送:参赛作品于2017年9月15日以前送达,以邮寄方式缴交(以邮戳为凭)。为确保作品方便辨识,将作品类别编号标示于寄送物品及运输包装上。3.缴交地点: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竞赛徵选小组。地址:110台北市信义路四段391号11楼之5。Tel:886226982989转2902、2073Fax:886226989072。Email:2902@cpc.tw、2073@cpc.tw。联络人:徐小姐、朱小姐五、作品评选(一)评审委员:1.由主办单位依照竞赛类别遴选国内外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2.每个类别的国际评审团由专业人士组成,来自两个以上不同洲际与国籍,女性评审至少一位以上。3.若评审生病或不可抗力因素不克前来,主办单位保留更换评审团人选的权利。4.主办单位需提供评审团之权利与义务的说明文件。(二)评审标准:1.「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创意、构图完整度及严谨度。2.「台湾国际企业识别设计奖」:商业性、原创性及主题精神传达。(三)评审方式:1.资格审查:针对参赛作品进行包含资格、缴件资料齐备与否、作品格式符合规格与否等审查。2.初複选:为减少纸张油墨印刷以及邮寄空运的资源浪费,以电子化平台进行初複选评审,评审团依照参赛者所提供之作品档桉为依据,主办单位需将所有符合资格的作品档桉提交给评审团。3.决选:将依实体作品进行评选。4.得奖名单以评审团最终决定为准,执行单位将于评审后15日内通知各获奖者。六、鼓励措施(一)共同设置奖项:1.全场大奖(1名)-获赠奖牌,邀请至主办国进行主题交流。2.ico-DExcellenceAward(1名)-获赠奖牌。3.JAGDAExcellenceAward(1名)-获赠奖牌。4.台湾海报设计协会奖(1名)-获赠奖牌。5.中华民国美术设计协会奖(1名)-获赠奖牌。6.中华平面设计协会奖(1名)-获赠奖牌。7.高雄市广告创意协会奖(1名)-获赠奖牌。(二)「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1.特定主题及自由创作两类.金奖(2名)-获赠奖牌,邀请至主办国进行主题交流○注。.银奖(2名)-获赠奖牌.铜奖(2名)-获赠奖牌.新秀奖(2名)-获赠奖牌(针对35岁以下优秀人才;得奖名单不重複).评审特别奖(评审团委员各选1名;得奖名单不与金、银、铜奖重複)-获赠奖牌2.凡得奖作品(除获赠奖牌之奖项外)均由主办单位颁赠得奖证书一纸表扬,以及办理展出和编录获奖作品专辑宣传。(三)「台湾国际企业识别设计奖」:1.企业识别及活动识别两类金奖(2名)-获赠奖牌,邀请至主办国进行主题交流○注。银奖(2名)-获赠奖牌.铜奖(2名)-获赠奖牌.新秀奖(2名)-获赠奖牌(针对35岁以下优秀人才;得奖名单不重複).评审特别奖(评审团委员各选1名;得奖名单不与金、银、铜奖重複)-获赠奖牌2.凡得奖作品(除获赠奖牌之奖项外)均由主办单位颁赠得奖证书一纸表扬,以及办理展出和编录获奖作品专辑宣传。注:若各类金奖获奖人无法出席,将安排由后续得奖者递补,邀请至主办国进行主题交流。七、获奖作品应用:(一)得奖作品将放入《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竞赛专刊。(二)得奖作品将在「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网站及相关宣传资料中刊登。(三)得奖作品将于经济部商业司计画推动之相关展览展示。(四)得奖作品于展览展示后将典藏于东方设计学院-福田繁雄设计艺术馆。八、注意事项:(一)参赛者请按照要求规格提供设计作品;并请详阅徵选简章,同意遵守简章及细则所有之规定。(二)本设计活动有关参赛报名、获奖之展览及专刊刊登皆不收取费用(由执行单位负责)。(三)为方便国际评审进行评选作业,每件参赛作品需填写英文的作品说明标籤,供评审委员参考。作者需同意「智慧财产权声明暨蒐集、处理及利用个人资料告知书」内容,声明设计作品绝无侵犯他人之智慧财产权。(四)执行单位有权对参赛作品,在不涉及商业使用前提下,应用于各种宣传、巡迴展览、出版或委託出版等目的,不另支付费用。(五)评审委员之个人及所属公司之设计作品,建议限制不得参与设计竞赛。(六)入选作品如经发现有下列情况者,除取消其得奖资格,有关法律问题由其本人自行负责:1.提交作品为2015年6月之前创作并公开发表过之设计作品。2.抄袭他人作品者。3.与参赛资格不符者。(七)所有参选作品均不退件,凡获奖作品主办单位将另通知提供档桉及相关资料作为输图展出、编录专辑使用,另配合国际竞赛将依其规定提供必要档桉资料及实品。(八)本办法如有未尽事宜,执行单位得随时修正,并公布于官方网站。九、大赛官网:https://tigda.org.tw/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
2017-05-04

2017年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比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

大赛名称:第二届全国大学网络文化节之2017年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比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31日主办单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承办单位:中国大学生在线一、活动办法1.活动对象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与。2.作品数量学生个体(团队)可自荐作品数量不限,各教育部直属高校可推荐作品60幅或10组,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推荐作品120幅或30组。各相关网站可推荐作品120幅或30组。二、作品类别1.校园风采:从“我拍校园风采”和“拍我校园生活”角度出发,记录当今中国大学生校园生活万象,展现校园丰富多彩生活,捕捉大学时代精彩瞬间。2.社会纪实:号召大学生走出校园,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以反映社会正能量为主题,用客观真实的影像记录人间温情,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创意摄影:以摄影为艺术创作媒介,借助特技效果或其他影像元素,传达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理念。4.图片故事:以3—6张组图形式出现的叙事图片,照片之间应有紧密的视觉和逻辑关联,再配以文字说明,构成一个完整而不可任意拆分的整体,照片要具有真实性、人文性,用全新独特的视角呈现事件本质,洞察并与所有人分享每个不平凡的瞬间,引发人们对事件的思考和回顾,探索生活本源。三、作品要求1.作品应突出活动主题,记录身边的文明行为、精彩时刻、感人时刻,定格青春风景,分享成长印象,体现大学生的全新创意和独特视角,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作品以jpg格式提交,保留EXIF信息。单张图片大小在1024*1024以内,每组作品不超过6张,附件总大小不超过10M。3.严禁剽窃、抄袭。作品须为参加推荐者本人于2016年1月1日后的原创作品,参加推荐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4.主办方拥有对参加推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加征集资格的权利。四、征集要求1.网上提交作品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进入2017年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官网平台(dream.univs.cn),自行注册账号登录,并按照系统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在线提交作品,选择自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参与途径唯一性要求:个人(团队)自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的推荐遴选;网站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不得再自荐、参与网站推荐或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即同一作品,仅可选择参与四种参与方式(自荐、网站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中的一种,重复提交即视为放弃参与资格。2.书面材料征集个人(团队)自荐作品,无需另填写书面材料,在线提交完成即视为成功参与。社团(协会)填写《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摄影社团(协会)报名表》注册成为摄影征集活动社团(协会)。各网站推荐作品,统一组织网上提交作品,填写《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网站公章,统一推荐。各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统一组织作品网上提交和《年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推荐表》审核,另填写《全国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部门公章。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推荐单位+大学生摄影作品征集”字样。材料征集截至:2017年7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加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五、活动流程1.作品征集(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2.作品遴选(2017年8月)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征集作品进行遴选推荐。3.作品展示推送(2017年9月)对优秀作品进行全网展示推送。六、优秀作品终选按校园风采、社会纪实、创意摄影、图片故事等四个类别全网展示推送的同时,由组委会负责对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及立场观点进行评议,最终确定优秀作品、先进组织和个人名单,进行表彰。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吴思週活动邮箱:active01@univs.edu.cn收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23层中国大学生在线发展中心邮编:100029大赛官网:dream.univs.cn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中国大学生在线2017年4月
2017-05-03

【重磅】2017年“52竞赛节”来啦!各类比赛攻略讲座,今天免费听啦!

今天是5月2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将今天定为“52竞赛节”,今天一天将我们与“青蓝讲堂”曾经举办过的优秀比赛攻略讲座,免费开放给大家,旨在帮助大家更好的参加比赛!2017年“52竞赛节”,我们准备的有些许仓促,因为这是第一届,我们未来每年都会举办,而且有信心可以做的更好,做成一个全国范围的活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一直致力于传播大学生竞赛理念,希望各位同学多多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在大学期间,多多参加有价值的比赛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过的更有意义!下面,就将免费收听比赛攻略讲座的办法告诉大家!【11点:征文比赛攻略】征文比赛大牛直播分享获奖经验主讲嘉宾:张珂曾获得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6年“众里寻他”首届全国青春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等国内众多征文比赛大奖,现为《南风》杂志常驻作者。主题:征文比赛获奖经验分享讲座概要:1、什么时候参加征文比赛合适2、征文比赛的注意要点3、获奖的心得和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4、比赛前后的心态调整5、比赛过后的规划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上午11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征文”,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3点:“挑战杯”比赛攻略】“挑战杯”、“创青春”、“三创赛”等金奖获得者参赛经验分享主讲嘉宾:安栩洁获奖经历:1.2016年第九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2016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福建省特等奖、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以及最佳创业奖3.2016年第六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移动互联网+微服务”·新意科技专题组一等奖(仅一名)4.201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5.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暨第十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银奖6.2015年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校园O2O移动支付”一等奖(仅一名)7.2015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业计划竞赛本科组特等奖(仅一名)讲座概要:1.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容易获奖的项目?2.创业比赛比的究竟是什么?3.参赛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4.如何制作高效的路演PPT?5.2017年值得大学生参加的比赛推荐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3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挑战杯”,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3点:“挑战杯”比赛攻略】第十五届“挑战杯”开幕!教你如何跨越省赛,勇夺国奖!主讲人:娄博华获奖经历: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2014年河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省一等奖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二等奖2015年受团中央、香港科大邀请赴港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2016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6年度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讲座概要:1.大学生为什么要做科研(学术科技类大赛)?2.“挑战杯”挑的是什么?3.如何做好前期的“未雨绸缪”?4.比赛过程中如何“软硬兼施”?5.如何在大赛现场“一招制敌”进而“峰回路转”?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3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挑战杯”,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5点:广告比赛攻略】屌丝广告狗逆袭记—时报金犊奖,大广赛一等奖得主参赛经验分享主讲嘉宾:王翔禾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多次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赛事中获奖。参赛经历:第25届时报金犊奖国家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微电影组湖北省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平面组国家级三等奖第十四届学院奖春季赛平面类国家优秀奖第十四届学院奖春季赛广告文案策划国家优秀奖第十四届学院奖春季赛微电影类国家优秀奖讲座要点:1.分享所参加的几次比赛经历(经验)2.画一个广告比赛甘特图的重要性3.一个好的广告TEAM应该如何组建4.如何想出一个好的IDEA并获奖?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5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广告”,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5点:设计比赛攻略】证书收割者,教你走上【视觉传达设计】获奖之路!主讲人:李湛雄获奖情况:2015中南星设计大赛插画一等奖第十届创意中国设计大赛综合设计二等奖第二届地球的美丽与忧伤全国环境摄影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二届“2016刘海粟大师赛”动画设计类金奖全国第二届“2016刘海粟大师赛视觉传达类银奖第18届全国设计大师奖视觉传达优秀奖直播概要:一.在设计比赛中,做好一件视觉传达类作品的步骤-前期(选题、调研)-中期(草稿、制作)-后期(调整、排版)。二.在视觉传达设计比赛中,作品排版的重要性以及排版的要点(如何提升作品层次)。三.如何去选择大赛参加以及增加获奖的概率。(收割证书的秘籍)四.视觉传达设计比赛中必不可少的三大原则-作品原创(创意、创新)-作品深度(视觉冲击力、含义)-作品的优化(不断对作品加深提炼,直到作品提交的时候)五.我意识里制作设计比赛作品中的“三不”:不抄袭-不将就-不烦躁。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5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设计”,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5点:设计比赛攻略】从零到量的突破,海报年展/佳作展设计获奖攻略主讲人:白留伟主讲人简介:中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人才,国际包豪斯设计协会、中国设计师协会、山西平面设计学会会员,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理事获奖经历:设计作品入选亚洲YoungDesign邀请展塞尔维亚国际大学生设计双年展城市·国际公益海报佳作展“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国创意年鉴金奖“我的中国梦”公益海报大赛一等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廉政公益广告大赛银奖讲座概要:1:抓住焦点,如何抓住活动的主题风格。2:提高重点,怎样提高参展的获奖几率。3:合理安排,参加年展类活动的合理流程。4:找准入口,应该参加什么样的年展活动。5:突出亮点,如何制作具有感染力的海报。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5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设计”,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7点:IT比赛攻略】IT牛人赛战纪—教你如何在IT应用开发类大赛获奖主讲嘉宾:周江南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参加IBM中国研究院实习期间获得过IBM校园之星。参加互联网开发创新大赛多个作品获得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参与国内外知名大公司的活动,获得过百度2016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总决赛一等奖等大奖。多次在教育部、工信部和武汉市政府等举办的各种创新创业类活动获奖,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北地方电视台和杭州地方报社进行全面的报道。参赛经历:第三届全国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武汉市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百度2016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夏令营总决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设计应用设计创新赛一等奖。腾讯T派创新创新大赛铜创奖。百度2016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夏令营“优秀团队方案”奖和“优秀学员”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APP湖北赛区应用赛优秀奖(省前10强)华为“创想杯”校园开发者大赛决赛最佳人气奖和优秀奖。腾讯优图首届高校创新大赛银奖。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百度开发者创新大赛最佳大学生技术实践奖。讲座要点:一、比赛前1.比赛信息的收集2.团队组建和沟通注意事项3.如果进入决赛4.比赛提交材料准备注意事项二、比赛中1.答辩PPT、展示视频建议2.答辩时和回答评委问题注意事项3.意外情况处理三、比赛后1.心态调整2.奖金领取与分配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7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IT”,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17点:营销比赛攻略】中国优秀领导力大学生,营销类比赛干货分享主讲人:胡帅获奖经历:社科奖第七届全国市场营销大赛国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二等奖中国(沈阳)大学生营销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优秀个人奖讲座概要:一、理解误区:市场营销就是卖东西?二、团队的重要性:如何组建一个优秀团队与队长领导力培养三、全国第八名:一万多销售业绩我是如何达到的?什么类型的营销策划案可以得到评委青睐?四、现场答辩注意事项以及要分享给大家的话免费收听办法:5月2日下午17点,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或“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微信公众号(woaijingsai),回复“52竞赛节营销”,即可获得本讲座的免费听课链接。(仅有500个免费名额,大家要听的一定要手快哦~)
2017-05-0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 微电影作品征集大赛

大赛名称: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31日主办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开始时间:2017-04-10结束时间:2017-07-31一、活动办法1.活动对象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与。2.作品数量学生个体(团队)可自荐作品1部,各教育部直属高校可推荐作品10部,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推荐作品50部,各相关网站可推荐作品50部。每部作品作者限6人以内,可配1名指导教师。二、作品要求1.内容要求须为2016年以来的原创作品(即2016年1月1日至提交截止日前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呈现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展示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网络文化节主题,传递青春正能量。2.格式要求作品须为AVI、MOV、MP4格式原始作品,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作品时长原则上在10分钟以内,以5分钟左右为宜。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提倡标注字幕。3.其他要求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加征集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提交作品著作权等相关事宜,由作者和推荐方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征集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主办方拥有对征集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但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组委会保留取消因各种问题产生纠纷作品参与资格的权利。三、征集办法1.网上提交作品2017年4月10日至2017年7月31日,所有参加征集作品需进入微电影作品征集官网平台(dream.whb.cn),自行注册账号登录,并按照系统要求填写信息,在线提交作品,选择自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参与途径唯一性要求:个人(团队)自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的推荐遴选;网站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作品不得再参加网站或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不得再自荐、参与网站推荐或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即同一作品,仅可选择参与四种参与方式(自荐、网站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中的一种,重复提交即视为放弃参与资格。2.书面材料征集个人(团队)自荐作品,无需另填写书面材料,在线提交完成即视为成功参与。各网站推荐作品,统一组织网上提交作品,填写《全国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网站公章,统一推荐。各教育部直属高校、各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作品,统一组织作品网上提交和《全国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信息表》审批,另填写《全国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推荐表》,并加盖推荐部门公章,统一推荐。所有纸质材料须邮寄至活动承办方,请在信封上标注“推荐单位+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字样。材料征集截至:2017年7月31日,逾期不予受理(以邮戳为准)。最终有效参加推荐资格以加盖公章的纸质版材料为准。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仅作媒体支持,参赛请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四、活动流程1.作品征集(2017年4月—2017年7月)2.作品遴选(2017年8月)由作品推选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加推荐作品进行遴选推荐。3.作品展示推送(2017年9月)作品入选后,组委会将另行通知作者提交影片高清版、剧照及片花等。对优秀作品进行全网展示推送。五、优秀作品终选在按剧情片、纪录片两个类别全网展示的同时,由组委会负责对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及立场观点进行评议,确定优秀作品、先进组织和个人名单,进行表彰。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大赛官网:dream.whb.cn联系人:郝新莉联系电话:021—22898854联系邮箱:whb@whb.cn收件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55号文汇报社新媒体中心邮编:200041附件下载:>>微电影个人报名表.docx全国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信息表.docx全国大学生微电影作品征集推荐表.docx
2017-04-30

2017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活动对象:全世界创业者)

大赛名称:2017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活动对象:全世界创业者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5月31日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局)、教育局、科技局(委)、财政局、农业局、商务主管部门、港澳办(局)、台办、团委、妇联、残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辖内各二级分行,各普通高校、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激发科技人员、大学生、技能人才、异地务工人员、新型农民、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促进创业项目与创投资本、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的有效对接,在广东掀起双创热潮,经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2017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圆众创梦想谱南粤新篇二、大赛时间2017年4月至10月三、组织单位(一)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二)支持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广东广播电视台。(三)承办单位: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市分行、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四)合作机构:粤财控股、中大创投、中大科创、广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羊城创意产业园、广东医谷、广东省侨界海归协会、广东朝启创新创业孵化器、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广东海鳖信息科技、广州创业谷、广东云宏科技、普金科技、横琴华南上市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科炬高新技术创业园、中山英诺众创空间(更多合作机构详见大赛官方网站)。(五)支持媒体:南方日报、腾讯大粤网、今日头条、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投资界等。四、组织架构成立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等事宜,由主办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秘书处),负责大赛的总体设计、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事宜。秘书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大赛的具体工作事宜。大赛同时设六个单项赛事执行机构,在组委会统筹协调下,做好单项赛事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工作。大赛设官方网站(http://www.gdhrss.gov.cn/zcb)发布大赛有关信息,接受参赛项目注册报名。五、赛事内容大赛分科技(海归)人员领航赛、大学生启航赛、技能工匠争先赛、残疾人公益赛、大众创业创富赛、农村电商赛六个单项赛事进行。重点鼓励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生活服务业、社会公益等领域创业项目参赛。科技(海归)人员领航赛、大学生启航赛、技能工匠争先赛、农村电商赛分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残疾人公益赛分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每组分设自强类和助残类。大众创业创富赛分团队组(创意组)、企业组(创业组)、创富组进行比赛。六、参赛条件和参赛要求(一)参赛条件。1.参赛对象不限户籍、地域并面向港澳台和海外人员,有意向在广东创业和已经在广东创业的均可报名。曾获以下资助或奖项除外: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广东“众创杯”系列赛事金银铜奖;“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邮储银行杯”创业创富大赛一、二、三等奖)。2.参赛团队(企业)报名时只能选择六个单项赛事中的一项,不得兼报。具体参赛条件详见各单项赛事方案。(二)参赛要求。1.参赛者应诚信参赛,对不符合参赛资格或弄虚作假者,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已获奖的收回相关奖励。2.参赛项目须合法合规经营,并承诺所拥有知识产权归属或来源正当合法,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若因此产生纠纷,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3.参赛者必须全程参与大赛的各个环节,中途不得换人或顶替,否则取消参赛资格。七、活动安排(一)大赛启动(2017年4月中旬)。在广州大学城举办大赛启动仪式,邀请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合作机构和创业导师、创业者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二)报名审核(2017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参赛者在5月31日前登陆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大学生启航赛团队组参赛项目按单项赛方案及通知要求操作)。各单项赛事执行机构在报名期间将同步进行资格审核。报名项目可在提交报名申请5个工作日后登陆大赛官方网站或广东人社APP查询审核结果。通过审核的,可打印报名成功回执,不得再报名参加其他单项赛。审核不通过的,可于报名时间截止前按要求补充、修改材料或改报其他单项赛。各单项赛事执行机构在报名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项目资格审核。(三)开展比赛(2017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各单项赛事执行机构负责组织比赛,可采取书面评审(网络评审)、项目路演等方式。(四)颁奖仪式(2017年10月)。在“双创活动周”期间举办大赛总结颁奖暨项目展示会,邀请省领导、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合作单位、导师代表、获奖代表等参加。相关活动将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录制并在广东卫视频道播出。(五)配套活动。比赛期间及比赛结束后,组织创业训练营、交流会、项目展示、资源对接、高峰论坛、政策宣讲、人才招聘等活动。八、奖项设置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和若干单项奖,由组委会或单项赛事执行机构颁发证书。团队组和企业组金、银、铜奖获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同时作为大赛奖金),其中:企业组金奖20万元、银奖15万元、铜奖10万元;团队组金奖10万元、银奖8万元、铜奖5万元(2年内在广东落地的,可再分别申请10万元、7万元和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大众创业创富赛创富组由大众创业创富赛执行机构给予相应奖励。具体奖项设置及资助(奖励)标准详见各单项赛方案。九、政策支持除奖金资助外,符合条件的大赛获奖项目和优秀项目可相应享受“十加N”支持措施。(一)孵化场地保障。申请入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台办、团委等部门建设认定的创业孵化载体,享受一定年限的减免费场地和孵化服务。(二)创业融资支持。有机会获得广东省创业引导基金旗下子基金及大赛合作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可由承办单位推荐到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中国青创板”、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展示。(三)创业担保贷款。参赛企业(登记注册3年内)可向企业登记注册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办银行)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贴息。(四)银行专项授信。有机会获得大赛合作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提供的企业贷款授信和利率优惠支持。(五)素质提升资助。有意愿的获奖项目负责人,可申请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直接推荐参加广东省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培训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EDP培训课程),享受10000元学费资助。(六)政策补贴直补。获奖项目可申请创业带动就业相关补贴,补贴总额最高可达10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提供专人对接等服务。(七)职称评审。参赛项目获得科技(海归)人员领航赛铜奖(含)以上奖项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可根据所从事专业领域和已取得专业资格,将获得奖项视为重要业绩成果,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国家统一考试的专业和层级除外)。(八)人才评选推荐。参赛项目获得科技(海归)人员领航赛铜奖(含)以上奖项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可申请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直接推荐到相关人才项目中参加评选;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评审;属留学回国人员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相关资助项目。(九)交流对接平台。参赛项目可申请参加大赛配套的项目展示、资源对接、交流会等活动;申请加入广东省众创俱乐部,获得广东省创业导师团导师辅导服务。(十)人力资源服务。参赛项目可申请参加人才招聘专场对接等活动。符合条件的获奖项目核心成员可申请享受落户办理、人事档案托管等人才优惠政策及服务。(十一)其他。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将结合职能或自身优势,为参赛项目提供相关政策和资源支持。有关政策可在大赛官方网站和相关部门网站查询或向相关部门咨询。十、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次大赛是我省落实“双创”决策部署、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营造创业氛围的重要载体。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大赛组织实施工作。(二)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地要密切配合组委会和单项赛事执行机构,广泛发动本地的创业项目报名参赛。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影响力和调动有关资源,推荐选手报名参赛。(三)主动对接,跟踪服务。各地要把本次大赛作为推动政策落实和服务对接的重要平台,主动与参赛选手对接,提供政策指导等服务。特别是对大赛获奖企业(团队),要指定专人跟踪服务,协助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单位、各承办机构要根据组委会的部署,统一大赛标识、统一大赛主题、统一规范名称,积极做好大赛宣传。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受众广的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要在本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链接或转载大赛有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大厅、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载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等张贴大赛宣传海报、播放大赛宣传视频。要及时关注本地区本系统选手报名和比赛情况,组织相关媒体进行跟踪报道,扩大赛事社会影响力。十一、其他事项(一)未尽事宜或需调整事项,由大赛组委会或单项赛执行机构另行通知或通过相关网站发布。(二)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明确分管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大赛的统筹工作;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各单项赛事的具体联系人。有关人员名单(附件8)请于4月18日前报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三)各单项赛事执行机构请于6月10日前将单项赛具体赛程及配套活动安排、项目评审细则等报送秘书处。各阶段比赛或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报送比赛进展情况。赛事完成后按优秀创业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将获奖项目资料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李文静黄维力联系电话:020-8319473883332790传真电话:020-83377615电子邮箱:gdzcb2017@126.com联系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88号(邮编:510030)大赛官网:http://www.gdhrss.gov.cn/zcb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商务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2017年4月10日
2017-04-29

【比赛经验分享】有了这本广告比赛的创意宝典,广告大奖就在眼前!

主讲人:朱彤时间:5月4日14时地点:“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主讲人介绍:就职于蓝色光标集团数字营销机构,师从蓝色光标集团创意总监。获奖经历:OneShow创新营SNICKERS&腾讯最终提案大赛第五届/六届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江苏省第十届/十一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2016国际艺术设计大赛(互艺奖)One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优胜奖作品《他与竹》入选第15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展直播概要:1、开篇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广告?(广告简述介绍)2、如何在广告比赛中,想出独特创意?(创意宝典)3、在广告比赛中一个人单枪匹马还是团队至上?(如何一人参赛或者组建团队)4、如何选择高质量的广告比赛以及如何增加获奖概率?(比赛达人的秘籍)当我还是一个初入创意设计江湖的小白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些经典的获奖广告作品,我都会感到困惑:“创意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修炼的?”后来在不断的比赛经验告诉我,创意是可以修炼的。我把各招式总结成一份秘籍在此献出,分享一些想广告创意并打开思路的方法。讲座报名:报名通道:关注“青蓝讲堂”微信公众号(qlclass),点击底部菜单“直播讲座”,找到课程报名。注:尊重知识产权,感谢嘉宾的辛苦分享,讲座为付费报名。优惠报名讲座啦(一次报名,可以无限次重播哦)前50名报名1元第51—100名报名3元第101—200名报名5元200名后将恢复至8元颁奖现场和部分作品:
2017-04-28

CATTI杯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有报名费)

大赛名称:CATTI杯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参赛截止日期:2017年于5月31日报名费:30元(单项)CATTI杯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翻译》编辑部与暨南大学翻译学院联合承办,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中心(CATTI)协办。欢迎海内外广大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参赛。具体参赛规则如下:1.本届竞赛分别设立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参赛者可任选一项或同时参加两项竞赛,竞赛原文请参见《中国翻译》2017年第1期或“中国翻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2.参赛者年龄:45岁以下(1972年1月1日后出生)。3.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杜绝抄袭现象,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请参赛者在大赛截稿之日前妥善保存参赛译文,请勿在书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公布自己的参赛译文,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参赛报名流程:关注“中国翻译”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内输入“竞赛报名”→弹出报名表→填写报名信息、选择参赛组别(英译汉或汉译英)→提交报名→支付报名费(30元)→报名成功:收到“报名确认通知”(内含“报名凭据”)→通过电子邮箱提交参赛译文(每次报名只收到一个报名凭据,每个报名凭据只能提交一项参赛译文,如参加两项,可报名两次。)参赛译文提交要求:(一)请于2017年于5月31日(含)前将参赛译文提交至hansuyin2012@vip.163.com。(二)参赛译文应为WORD电子文档,中文宋体、英文TimesNewRoman字体,全文小四号字,1.5倍行距。(三)邮件主题及参赛译文文档命名格式为:参赛组别+姓名+报名凭据,例如:英译汉张三1122ee8903,提交译文前请仔细核对报名凭据,确保无误。(四)译文正文内请勿书写译者姓名、地址等任何个人信息,否则将被视为无效译文。每项参赛译文一稿有效,恕不接收修改稿。发送参赛译文得到自动回复后,请勿重复发送。如需查询是否发送成功,可在2017年6月20日至7月20日之间拨打电话(010)68995951;68995956。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将获得证书、奖杯、奖金和纪念品,优秀奖将获得证书和纪念品。2017年第6期(11月15日出版)《中国翻译》杂志将公布竞赛结果。竞赛颁奖典礼将于2017年底举行,竞赛获奖者将获邀参加颁奖典礼。请登录中国译协网(www.tac-online.org.cn)或关注“中国翻译”微信公众号,了解本届竞赛最新动态。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编辑部邮编:100037电子信箱:hansuyin2012@vip.163.comCATTI杯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评审委员会英译汉竞赛原文:TheConceptofIntelligenceinCross-culturalPerspectives[1]Oneofthepositiveoutcomesfromsomuch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ultureandintelligenceisanexpandedviewofwhatintelligencemaybe,andhowitmaybeconceptuallyrelatedtoculture.Thisissueisintricatelyintertwinedwithcross-culturalresearchonintelligencebecauseoneofthepossibleconfoundingfactorsinpreviousstudiesthatdocumentedculturaldifferenceshasbeenculturaldifferencesintheveryconceptandmeaningofintelligence.[2]Researchersinthisareahavediscoveredthatmanylanguageshavenowordthatcorrespondstoourideaofintelligence.TheclosestMandarinequivalent,forinstance,isaChinesecharacterthatmeans“goodbrainandtalented”.Chinesepeopleoftenassociatethisconceptwithtraitssuchasimitation,effort,andsocialresponsibility.SuchtraitsdonotconstituteimportantelementsoftheconceptofintelligenceformostAmericans.[3]Africanculturesprovideanumberofexamples.TheBagandaofEastAfricausethewordobugezitorefertoacombinationofmentalandsocialskillsthatmakeapersonsteady,cautious,andfriendly.TheDjerma-SonghaiinWestAfricausethetermakkal,whichhasanevenbroadermeaning–acombinationofintelligence,know-how,andsocialskills.Stillanothersociety,theBaoule,usesthetermn’glouele,whichdescribeschildrenwhoarenotonlymentallyalertbutalsowillingtovolunteertheirserviceswithoutbeingasked.[4]Becauseoftheenormousdifferencesinthewaysculturesdefineintelligence,itisdifficulttomakevalidcomparisonsfromonesocietytoanother.Thatis,differentculturesvaluedifferenttraits(theirdefinitionof“intelligence”)andhavedivergentviewsconcerningwhichtraitsareusefulinpredictingfutureimportantbehaviors(alsoculturallydefined).Peopleindifferentculturesnotonlydisagreeaboutwhatconstitutesintelligencebutalsoabouttheproperwaytodemonstratethoseabilities.InmainstreamNorthAmericansociety,individualsaretypicallyrewardedfordisplayingknowledgeandskills.Thissamebehaviormaybeconsideredimproper,arrogant,orrudeinsocietiesthatstresspersonalrelationships,cooperation,andmodesty.[5]Thesedifferencesareimportanttocross-culturalstudiesofintelligencebecausesuccessfulperformanceonataskofintelligencemayrequirebehaviorthatisconsideredimmodestandarrogantinCultureA(andthereforeonlyreluctantlydisplayedbymembersofCultureA)butdesirableinCultureB(andthereforereadilydisplayedbymembersofCultureB).Clearly,suchdifferentattitudestowardthesamebehaviorcouldleadresearcherstodrawinaccurateconclusionsaboutdifferencesinintelligencebetweenCultureAandCultureB.[6]Anotherreasonitisdifficulttocompareintelligencecross-culturallyisthattestsofintelligenceoftenrelyonknowledgethatisspecifictoaparticularculture;investigatorsbasedinthatculturemaynotevenknowwhattotestforinadifferentculture.Forexample,oneU.S.intelligencetestcontainsthefollowingquestion:“Howdoesaviolinresembleapiano?”Clearly,thisquestionassumespriorknowledgeaboutviolinsandpianos–quiteareasonableexpectationformiddle-classAmericans,butnotforpeoplefromculturesthatusedifferentmusicalinstruments.[7]OurexpandingknowledgeaboutculturaldifferencesintheconceptofintelligencehashadimportantramificationsforourtheoreticalunderstandingofintelligenceinmainstreamAmericanpsychologyaswell.Althoughtraditionalthinkingandreasoningabilitieshavedominatedviewsofintelligenceinthepast,inrecentyearspsychologistshavebeguntoturntheirattentiontootherpossibleaspectsofintelligence.Untilveryrecently,forexample,creativitywasnotconsideredapartofintelligence;now,however,psychologistsareincreasinglyconsideringthisimportanthumanabilityasatypeofintelligence.Otheraspectsofintelligencearealsocomingtotheforefront.Apsychologisthassuggestedthattherearereallysevendifferenttypesofintelligence:logicalmathematical,linguistic,musical,spatial,bodilykinesthetic,interpersonal,andintrapersonal.Accordingtothisscheme,notonlydothecorecomponentsofeachoftheseseventypesofintelligencediffer,butsodosomesampleend-states(suchasmathematicianversusdancer).His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hasbroadenedourunderstandingofintelligencetoincludeotherareasbesides“booksmarts”.[8]Perhapsthefieldiscomingtorealizethatintelligenceinitsbroadestsensemaybemoreaptlydefinedas“theskillsandabilitiesnecessarytoeffectivelyaccomplishculturalgoals”.Ifyourculture’sgoals,forexample,involvesuccessfullypursuingaprofessionaloccupationwithagoodsalaryinordertosupportyourselfandyourfamily,thatculturewillfosteraviewofintelligencethatincorporatescognitiveandemotionalskillsandabilitiesthatallowforpursuingsuchanoccupation.Thoseskillsandabilitiesmayincludedeductivereasoning,logicalthought,verbalandmathematicalskills–thesortsofskillsthatarefosteredincontemporaryAmericanculture.Ifyourculture’sgoals,however,focusmoreonthedevelopmentandmaintenanceofsuccessful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workingwithnature,orhuntingandgathering,intelligencewillmoreaptlybeviewedastheskillsandabilitiesrelatedtosuchactivities.[9]Ononelevel,therefore,peopleofallculturesshareasimilarviewofintelligence–acatchallconceptthatsummarizestheskillsandabilitiesnecessarytoliveeffectivelyinone’sculture.Atthesametime,however,culturaldifferencesnaturallyexistbecauseofdifferencesinhowculturesdefinegoalsandskillsandabilitiesneededtoachievethosegoals.Futureresearchwillneedtodelveintothesedualprocesses,searchingforcommonalitiesaswellasdifferencesacrossculturesandexploringwhatcontextualvariablesaffectintelligence-relatedbehaviors,andwhy.[10]Awarenessofculturaldifferencesinintelligenceraisesdifficultquestionsconcerningtestingandtheuseoftestscores.Shouldbiasintestingbeeliminatedattheexpenseofthepredictivevalidityofthetest?Manyeducationalinstitutionsandbusinessorganizationstodayfacethisdifficultquestion,whichiscompoundedbylegalramificationsandtheconstantthreatoflitigation.Perhapsweneedtogiveconsiderationtoyetanotheraspectofintelligence–thatis,ourattitudesregardingintelligence.Across-culturalunderstandingofdifferencesinthedefinitionsandprocessesofintelligenceshouldhelptodeepenourappreciationandrespectforculturesdifferentfromourown,andhelpustofindsimilaritiesaswellasdifferencesamongpeople.汉译英竞赛原文:启蒙的真谛[1]“启蒙”的本义是开启蒙昧,识字读书,明白事理。在中国古代,人们从小要接受“蒙学”,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否则就是“教化未开”。据说,早年被启蒙到了什么程度,决定其日后可达到的智力高度。[2]同样,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也与启蒙相伴随;没有启蒙就没有现代化。[3]然而,作为现代话语的“启蒙”,却源自于近代西方。在人类历史上,近代启蒙思想和启蒙运动首发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后传播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波及北美,19世纪后期又影响到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4]正是由于西方有了洛克、斯密、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才有了之后欧美的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宪政体制。在中国,自晚清时期出现近代启蒙思想后,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借助西方近代思想,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新型国民,引发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特别是在当代,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之后“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由此,思想的力量可见一斑。[5]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启蒙运动有一种误解,认为那是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和哲人启发、教育、训导被启蒙者,因而“启蒙”成了及物动词,其宾语是未开化的芸芸众生。其实,根据现代启蒙思想家康德的解释,启蒙的本质不是“他启”而是“自觉”,即人们从由自我原因的不成熟状态(在缺乏指导下无力运用自我理性的状态)中觉醒,其根源并非是人们缺乏理性,而是缺乏对理性的运用。[6]这种真知灼见至今闪烁着理性的光芒。[7]在西方,启蒙思想的支撑源于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知,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伽利略的“宇宙论”等,认为整个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遵守同一定律,进而冲破千年的宗教束缚,将这一理性思考引入了人类社会,从而开创了一个不断进取的新时代。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社会,使得科技落后、法治传统缺乏,只是受到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才引入了科学、民主、法治的概念,开始与世界文明接轨。[8]在这一历史大潮中,中国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一带一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沿途民族的大合唱,每个中国人对于客观与主观世界的深刻、自觉的理性开发,最终将汇集于前所未有的“中国梦”的实现。(来源《中国翻译》杂志2017年第1期)附件:历届与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联合主办/承办韩奖竞赛的单位1989(第1届)江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90(第2届)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91(第3届)天津翻译工作者协会1992(第4届)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93(第5届)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1994(第6届)重庆市翻译工作者协会1995(第7届)广州翻译工作者协会、广州科技翻译协会1996(第8届)南京翻译家协会1997(第9届)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长沙铁道学院《外语与翻译》编辑部1998(第10届)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上海大学1999(第11届)商务印书馆2000(第12届)南开大学2001(第13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第14届)清华大学2003(第15届)外交学院2004(第16届)苏州大学2005(第17届)中南大学2006(第18届)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第19届)澳门理工学院2008(第20届)中国人民大学2009(第21届)北京大学2010(第22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11(第23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第24届)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2013(第25届)天津财经大学2014(第26届)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5(第27届)宁波大学2016(第28届)上海交通大学2017(第29届)暨南大学信息出自:中国翻译协会官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本活动主办方所有。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