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打分评审最新动态

打分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打分评审软件

打分评审软件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打分评审软件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打分评审软件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打分评审软件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打分评审软件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打分评审软件就找打分评审软件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分评审软件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打分评审软件
2021-04-04

2021 第六届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

2021第六届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创意设计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8月22日24时创新创业赛项目初选时间:2021年7月13日国创杯技术挑战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6月14日一、活动背景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国(国际)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的延续和升级,自本届起,将原有赛事由创意设计拓展为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创新创业的三创大赛。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AM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赛”的形式,围绕科教融合、文化交流、创意设计、行业应用、创新创业等方面构建国际化平台,是对学科建设的补充,对科技人文融合的提升,对行业应用创新发展的推动,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落实。二、基本概况大赛标识:大赛名称: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3DPrint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mpetition大赛简称:I3IEC三、组织机构(拟)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西安欧美同学会(西安留学人员联谊会)协办单位: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全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四、组委会与评委会组委会主任: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总工程师组委会副主任:卢璐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项目经理张嘉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增材制造中心主任评委会委员:BERNARDMOÏSECAMONDO学校和MichelSerres中心教授FabriceRossignol欧洲陶瓷研究院副院长陆长德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蒋维乐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顾冬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黄科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余隋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鑫空军工程大学副教授李晓玲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贺健康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占利西安科技大学教授赵新北京3D打印研究院副院长汤慧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教授吴西镇深圳中时谦益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美芳3DSystems中国区总经理马立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焦中华达索系统SIMULIA行业流程顾问经理焦世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级技术主管陈伟琦澳汰尔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向金国际机器人与创客教育联盟副主席李建军创客总部/创客共赢基金创始合伙人谭铭洲远望智库合伙人、科技日报AI专家宫蒲玲唐兴天下投资管理(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周波乾元明德资本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鹏浙江海邦人才基金合伙人杭新育北京未来创投创始合伙人赵民强黑石投资合伙人乐客投资联盟合伙人五、大赛主题与参赛对象1.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和创新创业”为主题,分创意设计赛道、创新创业赛道和国创杯挑战赛道三大赛道。(1)创意设计赛:开放自主命题,包含但不局限于设计创新、工艺方法创新、材料创新、产业化应用创新等。设计方向包含但不限于基于3D打印工艺的文旅设计、家居设计、城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机械设计等。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专门为本次大赛创作的原创作品,不与学校课题研究或其他赛事产生知识产权纠纷。(2)创新创业赛:创业项目征集,项目领域包含但不限于3D打印、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等。(3)国创杯挑战赛:命题赛,面曝光3D打印机的迭代升级设计。以面曝光3D打印机为应用背景,根据面曝光快速成形技术和工艺原理,对包含但不限于打印机外观、自动补液装置、计算机平台开发、成型板自动调平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最终提交具备创新性,满足功能性,体现可操作性并突出可商业化的产品设计方案。下照示DLP打印设备基础原型(图片来源:百度搜索)2.参赛对象:(1)创意设计赛道:无限制,社会各界、各类人群均可参赛。(2)创新创业赛道:面向国内外的高等学校学生(包含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初创企业或团队公开征集创业项目。(3)国创杯挑战赛道:面向历届大赛的获奖选手公开征集产品方案。备注:面向职业教育院校的命题赛,赛程说明在起草中,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六、赛制与赛事流程(一)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2级赛制。(1)创意设计赛时间:2021年1月-11月18日-20日;(2)创新创业赛时间:2021年1月-8月;(3)国创杯挑战赛时间:2021年1月-11月18日-20日;(二)WorkShop活动:2021年11月18日邀请参赛的国内外学生开展主题研讨会,主题容后公布。开设作品展:于2021年11月18日-20日,通过作品实物或模型展出、视频播放等形式,举办为期三天的大赛优秀作品展览活动。七、三大赛道赛程说明(一)创意设计赛(1)参赛报名:2021年1月25日开放报名平台,中国团队登陆大赛网站“www.iame.cn”,点击导航栏的“3D打印大赛”,查阅赛程说明和报名方式,点击进入“报名通道-参赛报名”页面,在线填写并提交报名表。国外团队请登陆英文网站“http://www.niiam.com/news/i3dc”,了解并下载报名参赛方式和赛程文件。(2)初赛作品提交:2021年1月25日-8月22日24时,线上提交作品文件,中国团队作品统一提交压缩文件,发送邮件至i3dc_gx@163.com。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如下表:(3)决赛及颁奖典礼:2021年9月10日-11月15日,按照决赛主题及作品要求提交决赛作品文件和实物,决赛赛程说明统一于9月10日公布。2021年11月18日-20日,现场进行作品展示、答辩,颁奖。(二)创新创业赛(1)参赛报名:2021年3月1日开放报名平台,项目资料发送电子邮件至i3dc_gy@163.com;国外团队请登陆英文网站“http://www.niiam.com/news/”,查阅赛程说明。(2)项目初选:2021年7月13日,依据参赛团队提交的项目资料,组委会组织评委进行初选。(3)初赛:2021年8月5日,现场进行项目路演。(4)决赛:暂定2021年8月12日(依据初赛情况灵活调整),进行决赛现场路演。(5)颁奖典礼:2021年11月18日-20日,在西安现场举行大赛颁奖典礼。(三)国创杯技术挑战赛(1)参赛报名和作品提交:2021年1月25日开放报名平台,中国团队登陆大赛网站“www.iame.cn”,点击导航栏的“3D打印大赛”,查阅赛程说明和报名方式,点击进入“报名通道-参赛报名”页面,在线填写并提交报名表。(2)初赛作品提交:2021年1月25日-6月14日24时,线上提交作品文件,统一提交压缩文件,发送邮件至i3dc_gy@163.com。作品提交内容及要求如下表:(3)决赛及颁奖典礼:决赛赛程说明于6月28日公布,2021年6月28日-11月15日,按照决赛主题及作品要求准备作品。2021年11月18日-20日,现场进行产品展示、路演,颁奖。八、评审方式1.初赛作品由组委会按照截止时间、作品完整度、作品与主题契合度等标准进行初选,初选合格的作品进入评审环节。初赛评审重点从作品创新性、工艺性(是否突出3D打印工艺特征)、可行性、商业价值等几个维度,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拟邀请7名专家(包括技术专家、名企高管、投融资专家)为作品进行打分。打分采用百分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取7位评审专家打分数的平均分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按照作品得分排名顺序,选取20-25个项目晋级决赛。2.决赛成绩由决赛现场专家打分评审决定,评审专家原则上从各参赛方向领域中选择共9名专家为项目进行打分。打分采用百分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取9位评审专家打分数的平均分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按照作品得分排名顺序确定大赛一二三等奖。备注:比赛过程中如出现同分情况且影响晋级排名,由评委现场商议表决排名次序。九、奖项设置(1)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励(2)获奖项目或作品团队成员,有机会获得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实习邀请。(3)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给予一等奖团队的指导老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备注:所有奖项不重复评奖。十、知识产权约定为有效的保护参赛团队或个人的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参赛团队或个人需承诺拥有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创意、文档、源文件、图片、视频等)的知识产权,报名参赛团队在提交“参赛报名表”的同时,需一并提交“知识产权保护承诺书”,组委会收到这两类文件即视为报名成功,否则,缺任何一类文件即视为未成功报名;大赛组委会保留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宣传、推广的权利,组委会承诺对参赛作品的其他商业使用会同参赛团队或个人商议进行。十一、参赛费用本次大赛为免费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决赛期间产生的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由参赛队伍承担。十二、其他说明1.参赛团队或个人须自愿参加本次大赛,已详细阅读过本活动之竞赛规程且同意亦保证遵守大赛规程中所约定之事项。2.参赛团队或个人承诺提交的所有文件和实物均不要求退还,已自行备份留底。3.大赛组委会对参赛团队或个人提供的参赛作品、个人信息等承担保密义务,同时参赛团队或个人有义务对大赛信息进行保密,在大赛结束之前,不会以任何目的将大赛参赛作品用于其他比赛或发表于其他媒体。4.大赛官方网站为“www.iame.cn”,官方微信公众号为“IAME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5.参赛文件和物品不得包括诽谤、辱骂、诋毁、淫秽、暴力、威胁、恶意或骚扰,煽动歧视,仇恨等内容;不得包含鼓励自杀、危害健康或身体、心理或道德健康的任何其他行为因素;不得有破坏尊重隐私的信息;不得有诱使犯罪、恐怖主义行为或提倡战争或危害人类的内容。6.组委会不限制参赛团队的性别,政治观点,出身或五官,种族、民族或宗教,性取向等。7.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归中国(国际)3D打印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所有。十三、联系方式联系人:孟女士,13186160139,mengyan@niiam.cn本文信息由大赛主办方授权发布,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3-11

打分评审

打分评审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打分评审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打分评审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打分评审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打分评审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打分评审就找打分评审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分评审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打分评审
2020-05-20

2019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5G+AI技术创新大赛

2019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5G+AI技术创新大赛报名日期:2019年9月15日--2019年10月15日各相关单位:2019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5G+AI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将于2019年9月至11月举行。今年是5G网络的元年,相比于3G/4G技术,5G技术网络容量大、延时短,能将网络能效提升超过百倍,真正开启万物互联时代。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中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新模型层出不穷。5G与AI技术的相互结合,将促进中文自然语言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手LFAI人工智能基金会和LFEDGE边缘计算基金会共同举办5G+AI技术创新大赛,为从事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研究人员、产业界从业人员以及AI技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现将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LFAI基金会LFEdge基金会2.承办单位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3.协办单位中国联通华为中兴腾讯百度二、参赛办法1.参赛对象本赛面向全社会开放,不限年龄、身份、国籍,相关领域的个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初创团队等人员均可报名参赛,支持以个人或团队(线下自由组队)的形式参赛,欢迎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申报参赛。2.参赛组队形式选手可在网上自行组队报名或个人参赛,选手的地区、年龄、职业不限。参赛个人及单位要求遵守科研诚信,无不良记录;参赛项目的软件、系统、技术及相关专利专属于参赛团队及个人,与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如在参赛期间发现有侵犯外单位知识产权或盗用成果等纠纷,一经核实,立即终止该参赛队参赛资格,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3.报名方式在2019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参赛队伍在大赛网站(https://aichina.caai.cn/)的报名系统中在线报名,完成相关信息录入,完成报名。(有特殊要求的各赛区自行确定后可以向大赛组委会提出需求)4.比赛任务4.1智慧园区/智慧小区整体解决方案可攻方向:围绕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赛题:园区是城市的“细胞”,智慧园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形态,其通过5G、IoT、AI、MEC等新技术,以数字化园区为基础,构建园区智慧化基础设施及应用实现园区智慧化可管可控,打造绿色节能的生态园区、高效便捷的协同园区、智能精准的宜产园区、安居舒心的亲民园区。现需求如下:1、基于5G、IOT、人工智能、VR、AR全息技术等打造智慧化基础设施;2、关注园区人、物、空间、资产设备、园区服务、产业服务等需求3、满足园区运营单位、入驻企业、个人的需求,实现高效运营、便捷服务、产业发展、宜居生活等。鼓励参赛者根据需求开发智能产品,可针对智慧园区上述任一领域进行创新开发,形式不限,APP、小程序、解决方案等作品形态皆可。评委根据作品的完整性,可行性,创新性给予评分。4.2垃圾智能分类垃圾图像分类垃圾分类智能问答赛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垃圾分类作为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一道整体化难题,亦是城市治理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据统计,我国一年城市生活垃圾超过2亿吨,给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若能将垃圾智能化分类、处理、再利用,不仅能美化城市、保护环境,还能形成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化腐朽为神奇。选题1:参赛团队可利用大赛平台网站提供的图像训练数据(共分为6类:纸张、纸箱、玻璃、金属、塑料、废弃物),构建垃圾识别分类模型,亦可利用自行搜集训练数据构建垃圾识别模型作为参赛作品。鼓励参赛选手自行建立真实数据集,并利用其开发一款垃圾分类智能产品,形式不限,算法程序、APP、H5、小程序、智能垃圾桶硬件设备等作品形态皆可。(测试数据不提供)评分准则:评委利用测试集计算作品的F1-Score,根据F1-Score进行排名。选题2:根据垃圾分类的中文准则,构建智能问答系统。鼓励参赛选手自行收集建立准确、全面的垃圾分类准则,并利用其开发一款垃圾分类智能问答产品,形式不限,算法程序、APP、H5、小程序等作品形态皆可。评分准则:评委利用单一的、孤立的、事实性的问题(例如,问:电池属于什么垃圾?答: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对作品进行测试,根据答案的精准度来给予评分4.3面向5G的高精度融合市内定位与位置服务城市的智慧化在于以位置信息为基础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融合应用;物联网需要精准感知位置,实现空间紧密耦合关联;“互联网+”服务更是以位置为中心实现线上线下(O2O)精确交互。随着室内应用场景的丰富,室内电子消费产品的增加,对更精准的定位需求也越来越高。室内外无缝高精度三维定位挑战泛在精准的位置服务需要导航与通信技术进行高精度、全覆盖、无缝隙的融合,目前主要面临信号覆盖局限、感知设备异构、传播路径不确定性、信息异质碎片、实时性、空间编码与表征等多个技术瓶颈。请结合目前定位技术发展趋势和低功耗广域网的商用部署,结合运营商自身客户渠道、组网优势以上室内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需求如下:1、面向5G的导航通信融合定位服务。通过基站/Wi-Fi/UWB/卫星等多源无线信息的融合定位,实现广域室内外无缝定位,异构网络定位系统的软切换,保障定位结果的连续性。2、基于用户位置信息(POI)的数据挖掘通过时空关联多维数据挖掘,形成具有深度内容的新型位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度聚类和挖掘,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定位精度,完善位置大数据,并通过深入数据挖掘,提供更好的位置数据服务。3、结合室内外定位技术的应用场景开发在空间信息模型基础上构建起面向室内定位导航的立体单元网格空间信息模型,完成广域室内外电子地图的无缝融合,实现室内外无缝路径规划。场景应用:精确定位导航、实时跟踪、动态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服务,提升位置服务能力。室内精确定位、实时跟踪及用户轨迹分析室内外地图一体化导航应用室内位置共享及定位寻人寻空车位与反向寻车参赛选手可根据上述需求自选方向,提交作品形式不限,算法程序、APP、小程序、文字版完整解决方案、可穿戴硬件设备等作品皆可。评委根据作品的完整性,可行性,创新性给予评分。4.4无线自组网络规划及协议研究无线自组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有机结合诞生的一种高新技术。它是由一组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的单元集合而成,每个单元都不仅有接受装置,还可以作为发射装置起到通信作用。传统的移动无线技术中,设置有一个发射单元,其余每个单元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发射单元的信息,不能够向别的单元传送信息。当发射单元在紧急事件中遭到破坏时,其余单元就会失去联络。而在无线自组网技术中,每个单元都可以参与进通信过程中,在突发的紧急事件中,即使有某个单元受损,其他的单元仍然可以相互沟通,起到通信作用。无线自组网技术具有无网络控制中心,快速展开,临时组网,抗破坏性强等特点,包括无线传感网、无线网状网、AdHoc网络、Mesh网络等。根据上述问题及需求,请研究提出无线自组网的解决方案,如下:1.应用场景研究:根据无线自组网的特性,研究其可部署的特定应用场景,明确在特定场景下的业务及技术需求,2.基于5G、Mesh、WMN等技术,实现无线自组网的解决方案,给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势比较,并能够根据仿真或内外场测试得到量化的性能数据,如在不同距离的情况下吞吐量、信号强度、延时等多种指标。3.网络协议研究:针对无线自组网的特殊要求,研究其网络协议,并根据需求展开用于无线自组网特定的轻量化的网络协议研究及开发参赛选手根据上述需求,提交完整的解决方案及仿真测试文档,评委根据所提交文件的完整性,可行性,创新性给予评分。4.5法律法规知识图谱参赛者可自选某一领域法律法规进行参赛,鼓励参赛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开发一款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作品,形式不限,算法程序、APP、API、小程序等作品形态皆可。评分准则:评委利用单一的、孤立的、事实性的问题对作品进行测试,根据答案的精准度给予评分。(例如,问:人行道路面乱堆废物,如何处罚?答:根据《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在公共场所堆物堆料,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罚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5.参赛要求参赛队赛前需签订科研道德承诺书,保证参赛软件和系统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技术成果,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三、竞赛时间安排1.报名日期:2019年9月15日--2019年10月15日2.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10月15日3.决赛名单公布日期:2019年10月31日4.AI创新创业大赛的颁奖和路演时间:2019年11月中下旬四、竞赛赛制大赛采用初赛和决赛方式进行。1.初赛作品要求及评审方法初赛作品提交截止后,组委会将在裁判委员会名单中抽取初赛裁判对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依据评审结果最终确定进入决赛名单。评审细则将于10月15日前公布。2.决赛作品要求及评审方法组委会将于2019年10月31日,在大赛网站公布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名单。在获得决赛资格后,各参赛队伍可以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决赛环节评审方法分为线上投票评审与线下评委打分评审,线上投票评审产生最佳产品奖,线下评委打分评审产生创新创业奖和颠覆技术奖。初步定于2019年11月中下旬举行AI创新创业大赛的颁奖和路演。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五、奖项设置创新创业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最佳产品奖(3名)颠覆技术奖(3名)六、竞赛管理1.参赛费用本次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2.餐饮住宿参加决赛队伍的团队在决赛期间的食宿费用、交通费用可进行一定程度补贴,请关注后续参赛细则。3.竞赛秘书处联系方式报名网站:https://aichina.caai.cn/报名、赛务等联系人:王女士,18611624869,wangzd82@chinaunicom.cn参赛者可以加QQ群进行交流,QQ群号:8168390352019第二届中国“AI+”创新创业大赛5G+AI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19年9月21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9-26

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标识设计征集

活动名称: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标识设计征集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9月2日24点活动介绍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每年艺术节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向亿万观众、听众展示山东广播电视台的青春与活力,与观众缔结和传递着心与心的真情。2016年9月,第三届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将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开始以“悠久文明,青春中国”为品牌新定位,现特向社会各界(单位和个人不限)公开征集“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标识设计,最终获奖作品奖应用于艺术节现场标识、网络标识(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资料、节会用品等。官网:http://www.iqilu.com/html/zt/shandong/2016gdysj/媒体支持:ps.webxun.com设计要求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形象标识设计分为图案和文字两部分,其中文字部分中文为“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英文为“ShandongRadio&TVArtFestival”。形象标识设计要紧扣“山东”“广播电视”“节庆”“沟通”“参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吸引力和识别性;简明、形象、易记,可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与再创作,适合于艺术节标志牌、网站宣传、纪念章、信封、邮票等展示。具体要求1)创意新颖独特,文化内涵丰富,青春特色鲜明。2)形式简洁大方,寓意深刻独到,色彩明快鲜艳。3)便于记忆推广,适合长期使用,不易发生歧义。奖励标准一等奖1名(奖金2万元。含税,下同),二等奖2名(每名奖金0.6万元),三等奖3名(每名奖金0.3万元),优秀奖10名(每名奖金0.2万元)。上述作品均颁发证书。评审方式由山东广播电视台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逐一对每项应征作品进行百分制打分评审。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山东广播电视台所有。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上述规定及要求。评选结果将于2016年9月15日前在山东广播电视台网站公布,9月16日在第三届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开幕式晚会中揭晓艺术节标示,现场颁奖。1.投稿方应备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电子版稿件采用JPEG(A4幅面)格式,投稿方可同时提供多套设计方案。2.投稿方需保留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以便中选后提供给组委会。接到中选通知的选手需将特殊字体文件提供至组委会,并注明Logo比例图、标准色(主色标、辅助色标)、标准字体(横式、竖式)和Logo原尺寸坐标图、矢量图等信息。3.设计方需保证设计的作品应为设计方原创,整体设计及使用素材保证未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无版权纠纷;投稿作品如有任何疑义及法律纠纷,责任由投稿方承担。4.设计作品一经采用,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属山东广播电视艺术节组委会所有,设计者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该设计作品,一经发现,投稿方将承担法律责任。5.参评作品恕不退稿,请投稿人先行保留底稿。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