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投票最新动态

投票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一届“联合杯”大学生先进飞行器总体设计竞赛

第一届“联合杯”大学生先进飞行器总体设计竞赛报名时间:2019年1月15日前,提交报名表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566-1.html各有关单位:为提升我国航空航天类高校飞行器设计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水平,推动新工科建设中的飞行器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和交流,在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与指导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联合发起第一届“联合杯”大学生先进飞行器总体设计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联”,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有关比赛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联合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合作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4.赞助支持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莞研究院5.承办单位:北京致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6.协办单位: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参赛对象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生均可参加。三、竞赛题目竞赛题目分为民机和军机两类,设计要求由工业部门和组委会共同拟定:1.2018-2019年度军机项目:先进舰载战斗机(详细要求见附件I),主题编号1A。支持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2.2018-2019年度民机项目:先进布局宽体客机(详细要求见附件II),主题编号1B。支持单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四、参赛须知1.参赛者需要根据竞赛题目,以“团队竞标”形式来完成飞行器的总体方案设计。2.参赛团队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作品不得涉及敏感信息、不得违反相关知识产权规定。3.每个参赛团队最多10人(含组长1人)。4.参赛作品应按照模板格式提供相关报告和文件,提交后均不退稿。五、作品要求内容要求:参赛作品应完成至少两轮的设计方案迭代优化,并涵盖但不限于附件I和附件II的相关要求。此外,在设计报告中还应体现团队成员与分工,说明成员的具体工作,体现团队协作与管理、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六、赛制安排1.竞赛模式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初赛为函评,复赛为现场答辩,决赛为现场答辩+组间辩论,具体流程如下:初赛由初赛评委打分评选出军民机的每类前8名进入复赛;复试阶段,军民机每类的8支参赛队伍分别现场答辩,由复赛评委打分决出前3强及5支优胜队;总决赛阶段,军民机每类的前3强进行答辩和组间辩论,由决赛评委投票决出军民机每类的年度总冠军、亚军和季军各1名。获奖团队将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及奖金奖品。优秀设计作品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2.时间安排Ø2018年9月,公布该届竞赛题目和相关赛制规则Ø2019年1月15日前,提交报名表Ø2019年3月15日前,提交初赛设计报告等函评材料Ø2019年4月15日前,公布初赛结果,通知复赛日期及地点Ø2019年5月中旬(周末两天),周六下午复赛,周日上午总决赛。所有进入复赛的团队均可同期参加航空航天设计主题专业活动,包括专家讲座、重点实验室参观体验等。3.参赛方式Ø报名表(模板见本通知末页)、初赛设计报告等的提交需根据要求发送到竞赛邮箱jointdesign@163.com;参赛团队可通过竞赛官方微信公众号PADUC-Jointcup查询通知、下载报告模板。Ø初赛的函评材料由简介(500-800字)、图片(作品设计图及参赛团队照片等)、设计报告(应按照网站提供的模板格式要求撰写,篇幅在60-80页)三部分组成。Ø复赛阶段,每个团队汇报及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可提供更新的设计报告,并进行现场的数字样机、仿真分析等的演示。Ø决赛阶段,每个团队汇报及答辩时间不少于45分钟,可提供更新的设计报告,并进行现场的数字样机、仿真分析等的演示。七、评分标准本竞赛秉承“夯实专业、激发创新、锻炼团队”的原则,重在考察参赛团队对飞行器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在总体方案、设计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创造,以及团队协作与管理水平,评分标准如下:初赛阶段:总分100分,包括科学性与可行性(40分)、创新性(30分)、全面性(10分)、团队协作(10分)、表现形式(10分)。复赛阶段:总分100分,包括科学性与可行性(40分)、创新性(30分)、全面性(10分)、团队协作(10分)、展示与答辩(10分)。决赛阶段:投票决定,决策因素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展示与答辩。八、竞赛全国指导委员会与组委会评审委员会主任:孙聪(院士)吴光辉(院士)指导委员会主任:蔡国飙文东升夏品奇杨智春组委会名誉主任:武哲组委会主任:刘虎组委会副主任:刘莉余雄庆杨华保宋文滨孙康文组委会秘书长:周尧明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C1101邮编:100083秘书处联系人:宋磊联系电话:010-82339801电子邮箱:jointdesign@163.com官方微信公众号:PADUC-Jointcup(微信扫码)本届竞赛章程的最终解释权归竞赛全国组委会所有。第一届“联合杯”大学生先进飞行器总体设计竞赛通知_原件.doc附件I先进舰载战斗机设计要求.pdf附件II先进布局宽体客机设计要求.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9-14

“秀自己,耀未来”安徽省大学生简历大赛

“秀自己,耀未来”安徽省大学生简历大赛报名时间:2018年9月7日-10月15日活动背景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简历设计技能。新安人才网联合名企面试官、职业规划专家团队,特举办安徽省大学生线上简历大赛活动,以赛代练,交流促进,为大学生毕业求职提前做好准备,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活动目的提升大学生简历书写技能。通过大赛,以赛代练,提高在校大学生简历撰写水平,突出大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特长,提高企业接收对接效率,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搭建学生与企业交流的平台。搭建企业与在校大学生沟通平台,让在校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找准发展定位;通过大赛,为优秀大学生入职名企创造更多直推机会,实现求职者与企业的双赢。打造大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品牌赛事。政府指导,院校联动,校企合作,资源整合,聚力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树一批职场潜力新星先进典型,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奋发成才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可持续的专注于大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品牌赛事。活动目标:提升大学生简历书写技能,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活动主题:“秀自己,耀未来”安徽省大学生线上简历大赛暨2019届毕业生“职场潜星”评选活动时间:2018年9月7日-10月31日活动对象:省内毕业班在校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内主办单位:新安人才网协办单位:各高校活动流程报名参赛阶段:2018年9月7日-10月15日初选投票阶段:2018年10月16日-23日专家评审阶段:2018年10月24日-28日结果公示阶段:2018年10月29日奖励发放领取:2018年10月31日大赛评选标准总体得分=网络投票评分40%+专家评审得分60%初审投票:组委会根据标准初选出300份入围简历在线投票,网络投票得分=个人票数/选手得票总数×100;(标准参照外观设计、效果表达、简历内容评价维度)专家评审:由名企HR、职业规划专家组成评审团对入围简历进行评选,获得专家评审得分;获奖公示:统分产生大赛获奖作品,进行在线公示。获奖选手获得意向企业新安人才网直推机会及现金奖励。项目评分细节分值评分标准外观设计(20分)版式设计10分10排版美观大方,重点标示合理风格简洁10分10内容简洁,文字适中效果表达(20分)内容5内容客观真实条理10针对求职岗位进行条理清晰、流畅准确的表达文字细节5标点准确、语法规范、无错别字简历内容(60分)基本信息5内容真实实践经历10社会实践经验、社团活动、义工活动、实习经历教育背景5学习经历、成绩、外语及计算机水平等求职意向35求职意向、职业规划(打分重点)等其他5所获资格证书、荣誉、奖励等总分100奖项设置奖项人数明细一等奖13000奖金+证书+新安名企直推函(指导老师1000元)二等奖32000奖金+证书+新安名企直推函(指导老师1000元)三等奖51000奖金+证书+新安名企直推函(指导老师1000元)最佳实践奖20500奖金+证书+新安名企直推函职场潜星50证书+新安名企直推函参赛办法请点击:https://m.goodjobs.cn/index.php/module/Market/action/JldsIndex?from=singlemessage更多详情请登录新安人才网!注意事项:1、本次大赛不收任何形式的参赛费用,线上投递;2、入围简历投票展示时系统会隐藏联系方式,不宜公开的其他信息请用**代替;3、投递简历一律不退,参赛者请自留底稿;4、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9-13

2018年公益法治宣传作品创作大赛

2018年公益法治宣传作品创作大赛征集时间:2018年8月15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止一、活动背景广东省普法办、省司法厅以广东普法网为主要平台,以学习宣传宪法为主要内容,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宣传重点,组织举办公益法治宣传作品创作大赛,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法治宣传的热情,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走好新征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二、征集时间2018年8月15日起至2018年10月31日止三、投票时间2018年11月15日起至2018年11月25日止四、征集要求(一)作品题材及内容1、要以学习宣传宪法为主要内容,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宣传重点。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内法规。2、结合2018年新法新规的颁布、修改和实施,结合广东省地方立法的成果,提高新法新规的知晓度。3、要客观反映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实践过程,突出展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取得的重要成果。(二)作品形式及要求1、法治短视频(公益广告、微电影)(1)画面尺寸为1920×1080像素,输出格式统一为mp4视频格式。(2)公益广告作品时长60秒以内;微电影作品时长不超过10分钟,且需有完整的片头、片尾、主创人员名单。(3)作者保留MP4格式的高清视频,以便选中后提供给主办方。(4)作品提交时,需先上传高清视频至腾讯视频(https://v.qq.com/),在投稿邮箱中提供有效视频链接。统一文件名为“[法治短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名称”。2、法治漫画(多格漫画、海报)(1)创意及构图充分体现普法工作特点,有代表性、故事性。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或者照片元素,必须注明来源,并取得书面认可。(2)多格漫画作品每组不少于4格,一律用210mm*297mm尺寸;海报作品一律用500mm*700mm尺寸。(3)请上传jpg、jpeg、png格式的作品,文件大小不超过5M,同时配以500字以内文字说明故事内容或设计理念(word文档)。(4)作者保留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等格式,不限文件大小),以便选中后提供给主办方。(5)作品上传时统一文件名为“[法治漫画]+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名称”。3、普法情景剧本(1)作品字数不超过5000字,同时提交word文档和pdf文档。(2)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普法情景剧本格式模板》(附件1)。(3)作品上传时统一文件名为“[普法情景剧本]+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名称”。五、奖项设置(一)作品奖一等奖1名,奖金为人民币3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为人民币2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为人民币1000元。大赛对获奖者颁发证书。*三类作品分别设立(二)组织奖优秀组织奖若干个;大赛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六、投稿方式大赛指定征集邮箱:gdpfxmt@163.com报送作品时请在邮件中附上联系人姓名、单位及电话。附件1.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9-04

第一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启事

大赛名称:第一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启事征稿时间:2018年8月17日—2019年6月30日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以诗歌的形式,重新定义“浪漫古城,爱情之都”,用心用情讲好丽江故事,展示千年古城历史风貌和独特魅力,由《十月》杂志携手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第一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即日开锣。欢迎广大诗歌爱好者,以最美汉语,写最美情诗,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具体事项如下:一、奖项设置:年度冠军大奖1名,奖金10万元RMB特别奖2名,奖金各3万元RMB月冠军奖10名,奖金各5000元RMB周冠军奖40名,奖金1000元RMB二、参赛要求1、参赛作品以爱情为主题、风格不限(以丽江地区为背景和反映丽江风土人情的作品将会特别关注)。2、本次大赛只接受现代诗(含歌词)作品投稿,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每位作者限投稿1次(作品1—5首)。3、投稿方式:(1)在线投稿。请登录中国诗歌网(http://www.zgshige.com)投稿,发布作品时勾选“参加征文活动”与“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选项,即可参与投稿。投稿前请完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邮编、地址、电子邮箱等会员认证信息,切勿填写在正文中。(2)电子来稿。作品请以附件的形式,Word文档的格式发送邮箱:shiyue1978@qq.com;来稿请附个人简介和生活照2张,并注明通联和电话。两种方式任选其一即可,请勿重复投稿。4、评奖动态以十月微信公众平台、中国诗歌网发布为准。5、大赛办公室联系电话:(010)58572357联系人:李浩(010)65386536联系人:张永锦三、评奖程序1、每周从来稿作品中选出5件优秀作品,在十月微信公众平台和中国诗歌网发布,并由读者公开投票结合专家意见,得票(分)数最高者获周冠军奖。2、每月4件周冠军奖作品进入月冠军奖竞评单元,由读者公开投票,得票(分)最高者获月冠军奖。3、全部10位月冠军奖作品一同进入年度冠军大奖终评序列。4、年度冠军大奖,由十月微信公众平台读者投票和评委投票计分决出,得分最高者获年度冠军大奖(以丽江为背景或反映丽江风土人情的作品,在周、月评奖中将予以特别关注,并自动进入特别奖竞评序列,由评委投票决出优胜者。年度总冠军和特别奖获得者同时授予“丽江市荣誉市民”称号)。5、全部获奖作品和部分未获奖优秀作品将由《十月》“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特刊集中发表。主办方不再支付稿费并享有所有获奖作品的免费使用权。7、年度冠军大奖、特别奖、月冠军奖获得者和部分参赛作者代表,将被邀请参加首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颁奖庆典。主办方承担交通和食宿费用。四、征稿时间2018年8月17日—2019年6月30日五、颁奖时间和地点2019年七夕节在丽江古城举行隆重颁奖仪式,并现场揭晓第一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总冠军得主。六、组委会和评委会1、组委会名誉主任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2、组委会主任郑艺(丽江市人民政府市长)陈东捷(十月杂志主编)3、组委会副主任何玉兰(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杨一奔(丽江市原政协副主席)宁肯(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4、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8-20

第二届中华名人名篇网络诵读大赛

第二届中华名人名篇网络诵读大赛推荐名篇:2018年8月1日——8月20日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437-1.html宗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典。2018年8月至11月,苏州市名人馆联合安徽名人馆、重庆历史名人馆、杭州名人纪念馆主办第二届中华名人名篇网络诵读大赛。主办方以“咏赞新时代”为主题,推出闪耀着中华文化之光的100首名人篇章,热情讴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抒发新时代奋斗的最强音。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安徽名人馆、重庆历史名人馆、杭州名人纪念馆、苏州市名人馆(二)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流程大赛设推荐名篇、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进行。推荐名篇、初赛、复赛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决赛和朗诵会均在苏州现场进行。1.报名条件(1)年龄不限(2)地域不限(3)民族不限(4)报名参与的选手仅需填写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进入决赛以后将现场核验选手身份信息,如与真实信息有误,自动取消参赛资格。2.参赛方式本届活动采用网上报名参赛的方式:(1)大赛官网(2)微信公众号参赛(3)App客户端——IOS、Android3、推荐名篇时间: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20日开始全民推荐名篇。除主办方推荐的100篇中华名人名篇作为基础“诵读文本库”(以下简称“文本库”)外,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线上传符合主办方要求的名人名篇,经审核通过后纳入文本库中。该阶段非强制性,选手可自愿选择是否参与。4、初赛时间:2018年8月23日至2018年9月11日(1)参赛方式:分为安徽、重庆、杭州、苏州四个赛区,各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赛区报名参赛,从“文本库”中选取一个篇目诵读,通过大赛网络平台在线录制参赛音频,或在线上传已录制完成的参赛音频。所有参赛作品经主办方审核通过后进入投票区域,比赛形式为纯网络。(2)晋级方式:选手的参赛作品将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网民的投票,各赛区网络投票排名前100位的选手(共400名)进入复赛。一个IP每天有10次投票的机会,但对同一件作品,仅有一次投票机会。5、复赛时间:2018年9月14日至2018年9月24日(1)参赛方式:延续初赛的赛区,选手从“文本库”中选取一个与初赛不同的参赛篇目诵读,比赛形式为纯网络。(2)晋级方式:选手上传的复赛录音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网民的投票,各赛区网络投票排名前10位的选手(共40名)进入决赛。一个IP每天有10次投票的机会,但对同一件作品,仅有一次投票机会。6、决赛时间:9月底至10月初(时间另行通知)(1)参赛方式:选手在“文本库”中自行挑选1篇现场诵读,诵读篇目不得与初、复赛重复。比赛地点为苏州,比赛形式为现场。(2)晋级方式:由专家评委对进入决赛的选手现场评分。(3)评委成员:拟邀请知名播音、表演艺术家担任评委,在现场进行点评。7、朗诵会十一月:拟邀请知名播音、表演艺术家担任嘉宾,与获奖选手同台表演,并进行网络直播。地点为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剧院。要求1.参赛作品应为本人朗诵,声音洪亮,口齿清楚。2.推荐名篇要求:(1)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名家名篇,题材、风格不限,内容健康、积极、向上;(2)所选名人要求在中国近现代有关领域内,品行尚正、利国利民、富于进取精神,为历史所公论;代表性强、贡献大、开创性突出、影响面广,符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3)音节优美,琅琅上口,宜朗诵吟咏;(4)学术水平高,思想性强,具有引领时代的典范性。3.参加决赛时如需配乐朗诵,选手应按照主办方要求提供配乐音源,要求音质清晰。资助1.“圆梦”1名,资助1.5万元人民币/人,颁发证书;2.“筑梦”2名,资助1万元人民币/人,颁发证书;3.“追梦”3名,资助5000元人民币/人,颁发证书;4.“最佳表现”34名,1000元人民币/人,颁发证书;5.四大赛区初赛网络投票排名第1位的选手获“最佳人气”称号(共4名),资助1000元人民币/人,颁发证书。日程1.推荐名篇:2018年8月1日——8月20日2.初赛时间:2018年8月23日——9月11日3.复赛时间:2018年9月14日——9月24日4.决赛时间:9月底至10月初(时间另行通知)5.朗诵会:2018年11月(具体时间、地点如有改动,以发布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网站平台上的信息为准。)规则参赛选手须同意并遵守如下规定:1.参赛选手须同意并遵守本章程中的相关规定;参赛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的行为视为其已经同意并遵守该章程。2.参赛选手应许可本次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享有如下权利,并放弃获得含肖像权以内的报酬的权利,具体如下:(1)对参赛选手的表演进行录音录像,和制作参赛选手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2)通过广播、信息网络、新媒体等各种方式向公众传播参赛选手的表演;(3)以宣传本次评选活动为目的合理使用参赛选手的肖像和姓名。3.参赛选手应配合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比赛秩序。联系方式安徽赛区:0551-69127621,0551-69127615(工作日9:00-17:00)重庆赛区:023-63103258,023-63103282(工作日9:00-17:00)杭州赛区:0571-87971051(工作日8:30-16:30)苏州赛区:0512-65816205(工作日9:00-17:00)联系邮件:zhmrmpwlsdds@163.com官网链接:https://zhmrmp.szsmrg.c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8-10

2018中国梦(浙江)网络视频大赛

大赛名称:2018中国梦(浙江)网络视频大赛报名征集期及作品展示期:2018年5月初~8月31日点击查看大赛获奖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7059-1.html各市、县(市、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台,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精神,进一步繁荣网络视听节目和网络视频产业,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今年继续联合举办2018中国梦(浙江)网络视频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组织指导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承办单位: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新蓝网)、浙江省网络视听节目建设和管理协会。协办单位:杭州米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爆米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二、活动主题大赛以“发掘光影新趋势,网聚时代正能量”为主题,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时代命题,通过向社会征集微电影、微纪录片等网络视频作品,讲好百姓身边事,传递社会正能量本次大赛致力于成为聚集有思想、想表达、有梦想的年轻人的新媒体视频盛会,挖掘年度杰出影视新媒体制作人才,嘉奖年度优质影视新媒体作品,助力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三、奖项和奖金设置(一)作品奖1.微电影一等奖1个奖金5万元二等奖3个奖金各2万元三等奖5个奖金各1万元提名奖8个奖金各3000元2.“最美浙江人”微纪录片一等奖3个奖金1万元二等奖8个奖金8000元三等奖10个奖金5000元3.最佳微纪录片5部奖金各1万元4.最佳动画片(动漫)3部奖金各1万元5.最佳手机短视频3部奖金各5000元(二)单项奖最佳导演1人奖金1万元最佳摄影1人奖金1万元最佳编剧1人奖金1万元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各1人奖金各1万元(三)新锐导演奖3人奖金各10万元四、活动安排1.大赛启动仪式(5月初)2.报名征集期及作品展示期(5月初~8月31日)3.作品评选展示期(9月~11月)(1)初评及投票(9月初)(2)定评(10月中旬)(3)作品展示(10月底)4.颁奖典礼(11月)5.高峰论坛(11月)五、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是个人或团队全新创作的原创作品。参赛作品应主题鲜明、构思新颖、传递正能量,体现互联网创新思维。具体要求:(一)作品主题1.微电影: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着重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作品内容涵盖反映经济社会建设新变化、城乡美丽风光景色、记录大街小巷发生的感人故事、挖掘身边点滴文明言行和事迹等等,可以宏大叙事,也可以以小见大;可以小人物大梦想、小切口大主题,也可以新时代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时间在20分钟以内。2.“最美浙江人”微纪录片:作品以反映当代浙江人优秀道德品格和精神风貌为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为内核,用镜头真实还原、记录浙江大地涌现的秀代表人物、群体(行业)的感人事迹,诠释“最美浙江人”至美人性和高尚情怀。时间在10分钟以内。3.动画片(动漫):作品以Flash或3D拍摄制作。时间在30分钟以内。4.手机短视频:作品仅限由手机拍摄完成,内容题材和拍摄方法不限,时间在1分钟以内。(二)其他要求1.原创作品需在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2.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版权有关规定,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3.拍摄及制作设备不限,作品要求原片输出1080P以上高清视频,rmvb、mov、MP4、mpeg等格式均可。镜头运用流畅,有一定的拍摄和剪辑技巧,有完整的片头片尾,片中对话应标注中文字幕。4.个人或团体报送参赛作品数额不限。5.所有申报参赛的作品均需原创,且原创人拥有本片的版权。六、报名方式1.登陆新蓝网(www.cztv.com)或中国蓝TV(tv.cztv.com)大赛活动专题页面在线填写报名表格,并上传参赛作品;或在专题页面上下载报名表,填写完毕后将作品和报名表发至大赛公邮(zgmwdy2018@163.com)。2.手机短视频作品下载中国蓝TVAPP,在大赛专区上传作品。七、大赛宣传及相关活动1.策划和制作优秀作品网络展播专题页,并推荐至省内各地方新闻门户网站进行联合展播宣传。2.设立“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影像展,推动大赛佳作走进主流电影院线,并邀请市民免费观看影片,同时提升大赛的综合影响力和社会效应。3.将优秀作品推荐报送至国内其他微视频大赛。4.邀请获奖者、业内知名人士和国内外青年电影人才参加大赛主题影展、高峰论坛、影片鉴赏沙龙等活动。八、版权归属1.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为参赛者原创,如为合作作品,保证已获得各方同意,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肖像权等),并在此免费授予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及协办方其参赛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使用平台:本次大赛主办方,承办方及协办方及其关联公司运营或合作的各类平台。2.大赛主办方有权在新蓝网及国内各地市广播电视台等开设专栏展示入围作品。3.参赛者为其参赛作品的创作人,就参赛作品享有知识产权,大赛主办方有权根据大赛需要公益性使用参赛作品。参赛者需遵守大赛活动规则,配合大赛各项活动。4.若作者对以上条款内容有保留,应做出书面声明,否则视为自愿认可本条款。5.组委会保留对其它未尽参赛规则的解释权。请各地各部门按照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做好当地作品的推荐工作,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九、大赛联系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数字出版与网络视听节目处丁开电话:0571-87163096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新蓝网)鲍雯君电话:0571-81089758大赛详情介绍PDF:https://ohudong.cztv.com/zgltv/temp/2018zgmwlspds_intro.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8-09

2018第三届“哈工海渡杯”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

大赛名称:2018第三届“哈工海渡杯”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报名时间:2018年7月30日--2018年10月16日一、大赛简介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强调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大专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加大机器人职业培训教育力度。为此,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举办2018届“哈工海渡杯”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旨在推广机器人应用技术,促进机器人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承办单位:江苏哈工海渡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工业机器人教育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活动时间四、参赛须知1、参赛要求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等)、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类院校机器人相关专业在籍学生。2、参赛说明本届竞赛采取网络初赛、现场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以网络投稿方式进行。参赛选手下载指定的比赛资源包,安装虚拟仿真软件,自主完成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任务(含理论题、基础题、综合题与创新题),预赛作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比赛官方邮箱。预赛作品收集完成后,将评选优秀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根据总成绩(评审成绩*80%+投票成绩*20%),选取前20名参赛选手进入现场决赛。在2018年海渡学院APP举办的月度赛中获得前两名的学生可直接晋级决赛。决赛采取现场个人赛的方式,在指定的统一场地进行,参赛选手独立完成竞赛考核科目,决赛成绩由评委专家组现场评定,当天公布。五、赛程设置(一)初赛1.初赛以网络投稿方式进行。参赛选手下载指定的比赛资源包,安装虚拟仿真软件,自主完成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任务(含理论题、基础题、综合题与创新题),预赛作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比赛官方邮箱。预赛作品收集完成后,将评选优秀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根据总成绩(评审成绩*80%+投票成绩*20%),选取前20名参赛选手进入现场决赛。2.在2018年海渡学院APP举办的月度赛中获得前两名的学生可直接晋级决赛。3.学习途径(1)打开“海渡学院”APP,观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入门实用教程(ABB机器人)”等相关教学视频。(2)相关推荐书籍:《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工业机器人入门实用教程(ABB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等。(二)决赛进入决赛的选手均有机会获得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实习机会,并直接推荐至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校园招聘绿色通道•决赛地点:苏州•决赛说明:①赛题要求:请见后续通知。②比赛形式:虚拟仿真。③评分标准:选手随机抽取参赛编号,选手不得公开参赛信息。评委依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综合评分。④作品展示:赛后选取优秀作品导入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台现场展示。六、奖项设置七、媒体支持八、大赛注意事项1.相关费用:本次比赛,无需报名费。2.参加决赛的学生可申请交通费(与参赛相关)补贴,补贴选手交通费50%。由于考虑到部分参赛学生路途较远,主办方免费安排决赛前晚住宿(报名表里申请)。3.教师登记:若参赛学校有带队老师,请老师填写“教师登记表”(附件中)并提交至edubot@hitrobotgroup.com4.疑问咨询:2018年哈工海渡杯大赛QQ群号:313623823。比赛相关的疑问、建议等均可在群里交流。参考样例教程下载.doc附件文档下载.docx
2018-08-09

第三届“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

第三届“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征集截止:2018年12月1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文化馆协会开展第三届“文化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一、作品要求1.作品主题:文化共享•美好生活2.征集内容:微电影、微纪录片、微动漫。3.微视频作品要求作者原创,需要配带主题描述性文字或作品背后的故事,包括创作过程、录制(拍摄)地点等,并填写《微视频作品登记表》(登陆官网http://www.jqlhfilm.com下载),以文件形式一同发送。4.作品应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体裁形式不限。微电影作品时长不超过45分钟;微纪录片作品时长不超过12分钟;微动漫作品时长不超过8分钟。5.可以通过专业录像设备录像,也可以通过手机等进行视频拍摄;要求高清画质;视频格式可以是mp4,avi,mkv,rmvb;视频应配有背景音乐或音效,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二、征集时间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三、作品提交于2018年12月1日前,提交至活动组委会,具体如下:(1)作品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连同作品登记表,发送至“文化中国”微视频官方邮箱:whzgfilm@163.com,发送作品时需在邮件注明选送单位信息及作者信息等联系方式。(2)作品也可以直接以U盘或硬盘的形式,连同作品登记表,邮寄至“文化中国”微视频承建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甲一号城家创客空间5089室,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18612277997,邮编:100023(3)或通过官方QQ进行传送,QQ:2641242476四、作品推广作品征集结束后,结合群众投票和专家评审选出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国家数字文化网、中国文化馆协会、视听空间等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终端,中国文化报等平面媒体以及各省相关传播渠道进行推广展示。发展中心将对全国推选的优秀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并对作者发放数字资源收录证明。五、作品版权1.作者填写作品登记表时须提供真实个人信息,所提交作品必须由本人创作(合作作者可联名参加)并确认拥有其作品的完全著作权,同时保证对提交作品所采用素材内容拥有完整的版权或已解决相关版权。所推荐作品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名称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个人或组织自行解决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如推荐作品存在版权等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纠纷或争议的,主办方有权取消其资格并追回颁发的证书。如推荐作品违反上一条版权要求导致主办方使用推荐作品造成了对第三方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或任何其他合法权利的侵权,由作者个人或组织负责解决并承担全部责任。若作者个人或组织因上述行为给主办方造成损失的,作者个人或组织应予以全部赔偿。3.所推荐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主办方有权对所有报名作品进行筛选,违法、违规、不健康的作品将会被剔除,同一条原创作品只能提交一次。4.作品一经提交,即表示作品原创作者同意发表该作品,推荐作品一旦进入评选环节,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撤回;作者提交的所有作品不再退还,应自留作品底稿。为提高作品推广质量,主办者有权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创作的版权归主办方所有。5.所有推荐作品由发展中心等文化共享工程系统单位和文化馆系统单位享有非专有使用权,可永久、无偿用于公益性文化服务。对于优秀作品,主办方有权收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库,并有权在相关媒体、出版物及展览、展示等宣传活动中使用,不再另付稿酬。6.凡提交作品的作者,均视为已同意并遵守上述要求。六、联系方式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联系人:李亚男电话:010—8800311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处联系人:段少卿电话:010—88003046文化中国组委会联系人:刘艳杰电话:18612277997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8-03

“冬奥有我——我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商品创意设计大赛

“冬奥有我——我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征集时间:即日起—9月30日24:00点击查看大赛获奖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6981-1.html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特许经营计划(以下简称特许经营计划)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许可特许经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带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会徽、吉祥物、中国奥委会商用徽记及相关知识产权商品的市场开发行为。特许经营计划将着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宣传推广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品牌形象,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及主办城市特色,促进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助力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为广泛吸纳大众智慧和社会力量参与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的设计和开发,鼓励公众共同参与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创意、设计、购买和传播,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落实为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创意、人人可设计、人人可享有的北京冬奥会推广活动,特举办本次“冬奥有我—我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创意设计大赛)。本次创意设计大赛是使用北京冬奥会会徽或冬残奥会会徽进行商品的设计开发(每件参赛作品只可单独使用北京冬奥会会徽或冬残奥会会徽,不得共同使用),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的使用须符合会徽使用规范的要求,北京冬奥会会徽或冬残奥会会徽须完整、准确呈现于作品表面。一、创意设计大赛宗旨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推动落实“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为广大热心公众提供其喜闻乐见的、万众创意的、消费者需要的、全民可以共同参与和共享快乐的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为全民参与和支持北京冬奥会搭建平台。二、主办和承办单位(一)主办单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二)承办单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特许商品网络零售商(以下简称网络零售商)。(三)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创意作品征集范围本次创意设计大赛创意作品征集范围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创意商品设计,即将北京冬奥会会徽或冬残奥会会徽完整、准确呈现于作品表面(可视面),具有纪念、收藏或使用功能的实物商品(非虚拟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图稿。四、对参赛人的要求所有对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创意商品设计感兴趣并符合本次参赛要求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包括各主体之间的组合)均可参加本次创意设计大赛。(一)本次创意大赛鼓励广泛参与,对参赛人不设国籍、国别限制。(二)参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并由参赛人与监护人共同签署任何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的文件。(三)参赛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须书面签署《授权书》(详见附件4)。(四)参赛者须了解、同意并遵守《创意设计大赛规则》和《报名参赛须知》(详见附件1和附件2),并下载《参赛人承诺函》(详见附件3),打印后书面签署。(五)参赛人如未能如实填写或签署上述《参赛人承诺函》或《授权书》,北京冬奥组委有权拒绝接受相关参赛作品的提交。五、对参赛作品的要求(一)参赛作品应符合《创意设计大赛规则》和《报名参赛须知》,提交作品及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准确、完整,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包含政治、宗教或商业信息;不得违背奥林匹克精神,不得违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理念,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参赛作品须按照会徽使用规范(详见报名参赛须知)的要求,将北京冬奥会会徽或冬残奥会会徽完整、准确呈现于作品表面。(三)参赛作品类别:适合宣传推广北京冬奥会的所有商品类别,但以下类别除外:1.食品、饮料、烟草类产品、酒精饮品;2.美容、美妆及护理类产品(包括口腔护理产品如牙刷,剃须和毛发管理产品,如剃刀和工具);3.组装类玩具、棋盘类游戏及娃娃类玩具;4.手表和计时器类产品(包括计时功能的首饰,手环类产品);5.家用电器及仪器类产品;6.视听及摄录设备;7.移动通讯设备(包括配件和配饰);8.计算机设备(电脑、掌上电脑、PDA、用于电脑的硬件设备:包括硬盘、USB存储设备、触摸板、键盘、鼠标等外围设备);9.各类机器人;10.体育器材;11.交通工具(包括飞机、车、船、自行车和专业车辆,及其附属品,比如汽车饰品);12.其他法律禁止、限制或不适合开发为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的类别。(四)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设计,主题表达准确,表现手法具有艺术性,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会品牌价值,彰显北京冬奥会办赛理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主办城市特色,具有创新性、纪念性、收藏性或实用性。六、创意设计大赛日程安排(一)作品征集阶段:自本次创意设计大赛公告之日起至2018年9月30日24:00截止。(二)作品评审及生产评估阶段:2018年9月至10月中旬。参赛作品经本次创意设计大赛评审组评审后由特许生产商定型设计及投产评估,评选出创意设计新颖、符合工业化量产条件的参赛作品,在北京2022特许商品官方网店启动预售。(三)预售投票阶段:2018年10月中旬至2018年12月。评选入围的参赛作品将在北京2022特许商品官方网店向消费者预售,消费者通过预订认购方式对喜爱的商品进行“投票”。在预售期内,参赛作品的销售数量达到最低投产数量即可获奖并投入生产。(四)获奖公告及颁奖阶段:2019年1月。北京冬奥组委将在官方网站和特许商品官方网店以公告方式公布大赛结果并颁奖。七、创意设计大赛奖项设置本次创意设计大赛将设置“我的会徽商品创意设计最受欢迎大奖”两名、“我的会徽商品创意设计人气奖”和“我的会徽商品创意设计奖”若干名,获奖创意作品的设计者可获得北京冬奥组委颁发的获奖证书及奖励。八、报名参赛方式报名参赛人员须了解并遵从《创意设计大赛规则》和《报名参赛须知》,签署《参赛人承诺函》,并登陆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官方网站(http://licd.beijing2022.cn)注册,注册成功后提交参赛作品。九、报名参赛咨询关于报名参赛及提交参赛作品相关事宜的有关问题及详细情况,可向北京冬奥组委及其网络零售商进行咨询。联系人:庞浩、张畅报名咨询电话:010-66680830;010-66680832技术支持电话:010-83208220;010-83208002电子邮件:licensing@beijing2022.cn十、其他对本次创意设计大赛公告文件及其附件产生的任何疑义,北京冬奥组委保留最终解释权。任何与本次大赛有关的未尽事宜,北京冬奥组委可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并进行解释。附件:1、创意设计大赛规则.doc2、报名参赛须知.doc3、参赛人承诺函.doc4、授权书.doc大赛官方网站:http://licd.beijing2022.c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8-01

海洋保护公益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海洋保护公益创意设计大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8年8月5日为响应2018年世界环保日“塑战速决”与世界海洋日“清洁我们的海洋”主题,由桃花源基金会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蓝色先锋海洋污染项目组联合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中国海洋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环保组织天津绿领、星海环境保护协会等机构举办以“共同行动爱护海洋”为主题的海洋保护创意设计大赛。一、大赛主旨海洋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大量塑料进入海洋,最终分解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食用并通过食物链影响着人类。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全球性海洋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海洋微塑料的污染研究和管控,采取行动削减海洋塑料垃圾的污染,让公众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团结民众参与世界海洋的可持续管理。本次大赛以“共同行动爱护海洋”为主题面向全社会征集海洋保护创意设计作品。二、组织机构联合发起方(排名不分先后):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蓝色先锋项目海洋污染防治组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天津绿领环保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星海环境保护协会中国海洋大学环境保护协会蓝丝带海洋保护志愿者服务社三、大赛规则1.参赛对象本届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海洋保护公益设计作品,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体名义报名参赛。2.作品要求(1)作品主题:紧扣“共同行动爱护海洋”主题,着重展现海洋与人类之间相互影响,特别说明我们可以为海洋保护做出的努力,体现海洋文化;(2)作品内容:以海洋微塑料为切入点,着重展现海洋微塑料的污染现状或我们该如何行动减少海洋微塑料,也可以展示科普知识,力求主题鲜明、创意独特、新颖别致、具有科学性。关于微塑料的介绍详见附件。(3)表现形式:平面设计:可以为海报、徽章或其它表现形式表现(统一采用不低于300ppi,jpg或png格式附原件)。(4)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5)个人或团体报送参赛作品数量限一幅;3.版权要求参赛者须保证其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和完整版权。参赛方案不存在法律风险和商业道德风险。参赛者拥有作品的所有权,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大赛需要公益性使用作品。参赛者需遵守大赛活动规则,配合大赛各项活动。组委会保留对其他未尽参赛规则的解释权。4.参赛办法(1)参赛者可以登录https://f.lingxi360.com/f?fid=TXeWr0l-2LBNp&utm_bccid=LXEdd2WK提交参赛信息及参赛作品。(2)参赛时间:2018年7月15日至8月10日。四、大赛程序1.初选环节(7月15日至8月5日)各参赛个人及单位提交作品,组委会组织初选评审工作,由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入围决赛的6件作品,并评选出优秀奖8名,进行公示。2.决赛环节(8月6日至8月10日)通过网上投票确定最终名次(禁止恶意刷票,一旦发现立即取消评选资格)。投票为期5天。五、奖项设立1.作品奖项:一等奖1名,获得kindle阅读器一台;二等奖3名,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年期订阅;三等奖6名,获得神秘环保福袋一套;优秀奖10名,可获得精美海洋动物玩偶一个。2.大赛为所有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寄送纸质版)。为鼓励环境保护,所有参与者可获得电子证书(通过邮箱发送)作为纪念。六、特别致谢本次大赛由桃花源基金会与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2018“蓝色先锋”计划支持,该计划资助热心于海洋保护的一线青年公益人才,对其能力建设课程。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获得种子基金及前往美国硅谷进行加速器培训的机会。七、资料简介(1)微塑料:全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因为塑料耐用和抗降解的特性,使它们在自然中几乎不可能完全分解,大多数塑料制品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他们只是越变越小。与饮料瓶、塑料袋、瓶盖、一次性吸管等大块垃圾在海浪拍打、阳光照射、微生物吞噬等影响下,分解成为小碎片,小颗粒,最终,变为毫米级、微米级的塑料颗粒。这种5mm以内的微塑料,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他们广泛分布于各层海水海底以及海滩上。微塑料阻碍了海水中的光线传播,更被鱼类误当作饵料吞食,从而进入食物链,并再一次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最终危害人类。(2)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是一家中国企业家发起,关注世界的非盈利环境保护机构,致力于用科学的手段、商业的手法保护我们关爱的净土。基金会推崇合作,在全球范围选择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随后运用公益的手法和商业的工具资助并执行保护项目。基金会注重培育、扶植当地的保护管理能力;探索可持续的资金模式;推广环境友好的生态产品;组织公众尤其是围绕青年的野外体验活动,提供志愿者机会,弘扬"来自自然,回到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目前董事会联席主席是马云和马化腾先生。(3)昆山杜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DukeKunshanUniversity),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提供给学生与杜克大学相同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经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可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学位及昆山杜克大学的学历与学位。这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美国排名前十大学在华创办合作大学并开展本科学位项目的学校。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