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投票最新动态

投票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十一届林语堂文学奖征文启事

大赛名称:第十一届林语堂文学奖征文启事收件日期:2018年6月1日起,至2018年8月31日止作品規格:1萬字以內之小說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信陵说:来自台湾的林语堂文学奖,今年是第十一届征文了,现在我把征稿启事给大家看看,如果你想要熟知风格,后面我给了历届作品集的网站,但是要VPN翻墙,看你自己能不能看到了。还有请大家仔细阅读征文启事,里面各项要求写得很仔细,不懂请百度。点击末端“阅读原文”,可以直达发布信息的官方微博。我們幼時的那些夢想不是沒有實現性的。這些夢想時常和我們終身共存著。Andthosedreamsofourchildhood,theyarenotsounrealaswemightthink.Somehowtheystaywithusthroughoutourlife.ㅤㅤ─────林語堂一、宗旨為紀念林語堂先生對於文學創作之貢獻,並鼓勵中文創作人才,特設立林語堂文學獎。二、獎項首獎1名,獎金25,000元貳獎1名,獎金15,000元參獎1名,獎金10,000元佳作2名,獎金各5,000元三、作品規格1萬字以內之小說。四、徵文資格(一)限用繁體中文書寫,並使用全形標點符號。(二)作品須為個人之獨立創作,並未曾於海內外報刊、雜誌、網路以及各類媒體發表。(三)每人以投稿一篇為限。(四)獎項從缺或增列佳作,得由評審視作品水準決定。(五)主辦單位工作人員不得參加。五、報名及投稿方式辦法一1.請提供2份Word檔案,第1個為參賽作品,A4大小、直式橫書、單行間距,內文為新細明體12級字,作品題目請以同字體加粗置中2.第2個Word檔案為個人資料,註明:(1)真實姓名(2)筆名(3)聯絡電話(4)通訊地址(5)年齡(6)作品題目(7)電子信箱3.請將以上2份檔案,逕寄投稿信箱linyutang.house@gmail.com,主旨註明「投稿2018年林語堂文學獎」。(不符合以上規定者,不列入評審)六、評審辦法(一)小說獎分初審、複審、決審三階段進行,全體參賽作品若未臻水準,主辦單位得尊重評審意見,獎項予以從缺。(二)初審:由館方核對資格與稿件格式,凡不合格者一律取消參賽資格。複審:由主辦單位聘請三位知名作家、學者擔任評審,圈選出入圍作品,交由決審委員會決審。決審:由主辦單位聘請三位知名作家、學者擔任評審。為求公平公正,採公開評審方式。評選出前三名及佳作,得獎作品將收錄於作品集刊中,並致贈予得獎者。(三)會議現場公布入選作品之總分及名次。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温馨提示凡同分同名次或有爭議情形,均由評審做最後投票表決。七、注意事項(一)所有得獎作品,主辦單位有出版權,並得發行專書,不另支版稅、稿費。(二)參加徵文作品如經發現違反徵文辦法、參加資格,或有冒借、抄襲等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以及其他權益之情事時,一律取消資格,如已頒獎,應立即退還所得獎金,並賠償主辦單位因此蒙受之損失。(三)徵文辦法若有修訂,得另行公告。(四)所得獎金依稅法規定,獎金價值超過NT$20,000者,主辦單位依法代得獎者扣繳10%稅額(外籍人士不論金額,一律扣繳20%稅額)。(五)投稿作品請避免濫用諧音字、錯別字、火星文、注音文,並請使用正確全形標點符號。(六)本辦法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並公布之。八、徵選及揭曉時間收件日期:2018年6月1日起,至2018年8月31日止複審會議:2018年9月下旬完成入圍作品圈選,將於臉書粉絲專頁、官網,公佈圈選名單及決審會議時間決審會議:2018年10月進行公開評審並揭曉得獎名單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東吳大學主辦單位:林語堂故居協辦單位:POPO原創網历年作品欣赏:http://www.linyutang.org.tw/big5/fbwrite.asp文学奖作品集:http://www.linyutang.org.tw/big5/ebookcase.asp?k=1(请注意,打开这些网址需要vpn,详细信息也可以关注微博:林语堂故居发布的相关比赛信息)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5-24

【好文推荐】学科竞赛弊出功利

作者文/彭真明粗看题目,答案似乎是很明朗的。毋容置疑,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带着功利色彩,一味追求竞赛名次,从长远来说,可能得不偿失。彭真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获奖多就是创新能力强?学科竞赛,大部分是在既定规则下的博弈。有些赛题,本身还是很经典的问题。参与过程可以说是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种训练过程,但赛事活动的结果,体现出来的不一定是创新能力。我认识的一位李同学,从小就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琢磨一些小发明,动手能力强。考入大学后,他成天待在实验室里,痴迷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计和参与各种电子设计竞赛,本科阶段在各类大大小小的竞赛活动中夺得不少奖杯。因为竞赛加分,小李顺利拿到了保研名额。三年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毕业答辩。小李的答辩会,我是答辩评审组老师。他与我的学生是室友,经常听我的学生讲他的这个室友如何厉害,因此,我很是期待他答辩场上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表现。结果我大失所望。小李在汇报时声音很小,展示成果不多,回答问题含糊。仔细翻看他的论文,基本是一些器件的介绍,仅仅利用硬件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图像处理算法,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再翻看答辩前两位专家的评审结果,均只给出70分左右的评价。答辩结束后,5个专家无记名投票,分数也都很糟糕,幸好还算是勉强给通过了。因为我对他的本科表现早有耳闻,答辩后我特意找小李聊了一次,主要想了解一下他基础不错,人也很勤奋,为什么硕士阶段表现反而不及一般同学呢?出于对我的信任,小李详细给我介绍了大学阶段的一些学科竞赛情况。他告诉我,对于一些创意类课题,也许脑子里有一些新点子,写出创意的设计思想参赛,就可以获得好的评价,不需要实测结果的检验。当然,这仅仅是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创新。接着他又以参加过的以“智能小车巡线”为赛题的电子设计类竞赛为例,表示竞赛的关注点在于小车巡线的精度及速度等,其中的电机、单片机及传感器等零件,选手们基本都是购置的(因为他们不懂具体原理),需要做的仅仅是控制策略。事实上,作为本科生,他们几乎没有能力完成真正创新的控制算法,因此只能靠下载代码以及大量场地数据的试验、经验等进行测试。尽管最终小李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成绩,也确实提升了他的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却根本谈不上理论创新,更扯不上学术研究了。更要命的是,小李本科形成的依赖网络上的技术论坛、现成代码、东拼西凑的做事习惯和思维方式,也都被他不自觉地带到了研究生阶段,使得开展真正的研究工作时,经常感到无从下手。这种不从机理和原理上分析问题症结所在的思维方式反而限制了他的创新思维,扼杀了他的创新能力,最终导致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不理想。因此,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建议可以适当参加如汽车创意设计、机械创新设计、广告创意等一些理论性不太强的创意类赛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高年级同学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理论支撑的赛事,如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和机器人大赛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科竞赛中还有一部分比赛,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指定的赛事,它需要在紧密结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刚进大学就跃跃欲试,最终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有个名叫小叶的女生,刚进大学就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大一期间各科成绩均很优秀。除了课堂学习,还想提升一下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刚好有一个机会,她报名参加了全国光电设计竞赛的省级选拔赛。赛题是与她的学科专业契合的“穿透毛玻璃的可见光成像系统”。竞赛规则是使用CMOS或者CCD成像系统,透过毛玻璃对目标物体成像,最后的评分是成像物体的清晰度。刚开始,包括小叶在内的很多低年级同学以为这个题目很简单,纷纷报名参赛。花了大量时间熟悉规则、查阅文献和探索设计思路后,才发现要完成题目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最后只能放弃比赛。原来,赛题本身不仅仅是光源、焦距设计等简单的光学系统搭建问题,还涉及散射成像、成像后端的图像处理等问题,仅靠高中阶段学到的光学基础根本无济于事,就算已经接触到专业知识的大三同学,对于复杂的散射成像、低质图像复原等也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是换成老师去完成,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小叶跟本不具备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基础,就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了。后来小叶还告诉我,这次报名参赛,由原本信心满满,到最后无功而返,甚至对她以后参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都有了一定的打击。因此,要参加这类需要深厚基础或专业性较强的赛事,建议大家要在有一定理论积累,且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选择性参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专业还是毁专业?准备一个赛事,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都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尽管奖杯、奖状拿到手软,却很少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这类学生属于典型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做法也最不可取。有一位叫小林的同学,大学四年参与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竞赛,获得过不少全国以及国际赛事的奖杯,也因为竞赛加分获得特殊专长保研的资格。但在研究生阶段,当他参与科研课题遇到真正有难度的问题时,却只会毫无头绪地靠大量选参去尝试。究其原因,是他在本科期间花大量时间搞竞赛,很多专业课都没有学,基础很薄弱。有些概念他只知道名称,根本不懂得其背后的原理。到最后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理论功底扎实的研究生。此外,在科研文档撰写、课题汇报方面,小林也显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完全不按套路和规范随意行事。这类同学,就算毕业后去了单位,也一定不是企业所希望的人才。因为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技术或应用问题,并不是挖空心思的学科竞赛题。还有少数同学,为了获得竞赛加分,频繁参加跨领域的各类竞赛,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智能汽车竞赛,数学建模等。不仅丢掉了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也仅仅接触到皮毛而已。对于计算机、电子通信、控制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已具备了一定专业及软硬件设计能力,我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相应的赛事,从原理入手分析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在完成赛事的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但对于专业跨度较大,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准备的同学来说,我不建议他们做这样的尝试。不可否认,学生拥有学科竞赛的经历,不仅综合成绩排名有加分,还有利于推免保研,对就业找工作、出国深造等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对于学科竞赛,还应理性看待。(本文转自为《大学生》杂志社约稿,刊登于该刊2018年5月第05期(总第281期),pp.50-51。感谢作者彭真明教授、责任编辑曹晓晨女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彭真明教授所有,本站已获作者授权。)责任编辑:曹晓晨版式/钟鑫文章节选自2018年5月《大学生》杂志,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纸质杂志
2018-05-18

信息技术双创大赛报名仅剩3天!还要跟百万元大奖擦身而过吗?

报名截止时间:5月20日大赛赛制:“企业组”、“创客组”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2018年“创客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倒计时3天!130万现金奖励47万企业服务券100+龙头企业对接100+一线媒体报道100+孵化园区100+风投机构50+各领域产业专家10+一线顾问进行战略合作股权投资+荣誉奖杯……所有福利只给创业的你!大赛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按年度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此举办2018年“创客中国”广东省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创客广东”大赛。广东软件行业协会为此主办2018年“创客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宗旨大赛旨在激发创新潜力,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团队,催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导作用,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融通发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组织单位指导单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单位:广东软件行业协会承办单位:宏创汇、金羊网、羊城派奖项设置创客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5名企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5名创客组一等奖现金奖励20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5万元二等奖现金奖励10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3万元三等奖现金奖励5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1万元优秀奖现金奖励3万元,荣誉证书,企业服务券1万元企业组一等奖现金奖励20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8万元二等奖现金奖励10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5万元三等奖现金奖励5万元,荣誉奖杯,企业服务券3万元优秀奖现金奖励3万元,荣誉证书,企业服务券1万元★前10强选手推荐至“创客广东”复赛★优秀项目推荐参加亚太创新联盟信息科技大赛★优秀项目推荐参加长江商学院《智能创业MBA项目》参赛权益影响力聚集1000万+人群、100+知名媒体报道、100+园区同步报道、100+个项目参赛、100+投资机构、50+专家参与辅导和知识分享。资金聚集大赛组委会直接为参赛者提供了高达130万元现金奖励、47万元企业服务券奖励、联合战略合作投资机构提供1000亿+股权投资规模支持,直接对优秀参赛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媒体聚集羊城晚报全程战略合作,对参赛团队进行深度专访,视频、报纸、新媒体矩阵等100+次循环报道。产业聚集10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军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与大赛达成战略合作;解决参赛者技术、产能、市场问题,并提供线下产业交流撮合平台。服务聚集大赛组委会组建了产业、技术、资本、法律、财税等领域的专家团队,为参赛团队提供场地入孵优惠、线上创业课程、线下创业营及政策、法律、财税、人才、技术、市场、投融等赛前赛后全生命周期赋能服务。参赛对象参赛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如互联网+、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行业,分“企业组”和“创客组”分别进行报名比赛。企业1.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微企业;2.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4.无不良记录;5.上届“创客广东”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项目,不参加本届赛事。创客1.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或团队;2.团队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3.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4.上届“创客广东”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项目,不参加本届赛事。大赛时间大赛赛制大赛采用“报名、海选、创业营、专题决赛”四个阶段进行,分“企业组”、“创客组”进行分组比赛。大赛赛程1.活动报名(2018年04月25日—05月20日)自评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自行登录大赛指定网站统一注册报名。大赛官网是报名参赛的唯一渠道,其他报名渠道无效。参赛者应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2.项目海选:(2018年05月20日-05月25日)组委会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进行海选,将从产品创新、硬件创新、软件创新、商业价值、发展前景、团队实力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分,决选出20个优秀创业项目进入专题决赛。3.大赛创业营:(2018年06月02日)组委会将邀请投资人、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创业导师组团对晋级决赛的20个项目进行辅导及尽职调查。辅导内容包括:省赛规则解读、BP辅导、路演技巧辅导、商业模式辅导、融资辅导、工业设计辅导等。4.专题决赛:(2018年06月10日)专题决赛各参赛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采用“现场路演、即兴答辩、专家投票”的评选方式,按照“企业组”、“创客组”进行比赛,角逐出“企业组”、“创客组”前三强,共计10名;优秀奖:共计10名。大赛顾问部分评委组织架构合作伙伴: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澳门电脑学会、广东省大数据协会、广东省云计算产业联盟、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广东省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产业联盟、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广东浪潮、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市新东山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长江商学院、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广州森杰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广晨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广州果干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人马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园区:腾讯众创空间、羊城创意产业园、羊城同创汇、中科云智孵化器、宏太智慧谷、华立创新创业园合作媒体:羊城晚报、新快报、新快网、民营经济报、新浪网、搜狐网、网易、大粤网、今日头条、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南方新闻网、中国新闻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等投资机构:达晨创投、粤科金融集团、海汇投资、复星创富投资、中科云富投资、中科粤创、同创资产、粤商创投、国民创投、中大科创基金、沃土基金、平云资本、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支点创投报名方式参赛者通过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www.968115.cn)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www.gdei.gov.cn)的大赛报名入口统一注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5月20日。扫描(长按)二维码提交报名联系方式周小姐Tel:18988936583E-mail:zhouss@gdsia.org.cn彭志华Tel:15692405785E-mail:pengzh@winhong.comhttps://v.qq.com/x/page/h06530jfatm.html(视频链接)启动会精彩回顾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报名吧!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5-17

『首奖5万元』第二届“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

『首奖5万元』第二届“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截稿日期:2019年5月30日主办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参赛对象:所有使用汉语写作的大学生(包括中国籍及外国籍所有中文写作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均可参赛“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是由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全资主办,面向所有使用汉语写作的大学生(包括中国的和国外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创办的文学奖项。大赛旨在激发青年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当代大学生中文写作的能力。首届大赛得到了大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海外有效稿件2071部(大赛征集原创稿件,凡在大赛颁奖日前作者通过公开出版物: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或是网络:网站、博客、空间发布,都视为无效稿件),总字数近两千万字。最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的何芷诺凭借作品《晚风戏声》获得非虚构作品一等奖,斩获5万元奖金。其中部分作品已经推荐给一些大型文学刊物发表。所有作品将于近期公开结集出版。第二届“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征稿工作现已全面启动,现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征集具有个性思维、独特表达、情怀厚重的原创文学作品。一、大赛宗旨为推广创意写作,挖掘、发现具有创造性写作能力的中文写作人才,面向全球中文写作的大学生征集“视角独特”“有个性”“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聘请国内一流的作家、出版家、评论家、学者担任评委,选拔当代青年创作人才,展现当下中国大学生特有的人文思想与创新精神。二、主办、协办、指导单位主办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协办单位:北岳文艺出版社指导单位:重庆市作家协会三、参赛形式为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等现象,彰显本次大赛的权威公信力,全部参赛作品都将经过初审评委检验稿件后隐去姓名、编号,交由复审评委筛选。由终审评委统一打分评出奖次,并于颁奖典礼上现场揭晓获奖名单,终评环节由重庆市作协监督。优秀参赛作品将入选本次大赛获奖文集,交由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向各著名刊物推荐发表。四、征稿类别及邮箱1、虚构类:小说字数要求:2000至60000字。参赛邮箱:cyxz01@126.com2.非虚构类:散文、纪实文学、田野调查字数要求:不低于2000字。参赛邮箱:cyxz02@yeah.net五、奖项设置1.虚构类①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②二等奖2名奖金1万元③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④优秀奖10名奖金1000元2.非虚构类①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②二等奖2名奖金1万元③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④优秀奖10名奖金1000元3.组织奖项优秀组织奖:大赛组委会将向有60名及以上组织参加征文大赛的院校颁发“优秀组织奖”,以表彰和鼓励该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在大力支持和培养学生文学写作,及创意写作事业在中国发展上作出的贡献。获得院校将得到获奖证书,主办方也将在颁奖晚会及后期相关出版物中进行鸣谢。六、组织机构1、组委会主任:彭鸿斌副主任:李茂军尹邦满王征委员:丁伯慧续小强李孟秘书长:丁伯慧2.评委会评委会秘书长:丁伯慧:作家,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院长。复审、终审评委:评委会主席:毕飞宇:作家,南京大学教授,茅盾文学奖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江苏作家协会副主席。终审评委:陈川: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程永新:《收获》杂志执行主编,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张莉: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批评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魏微: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者: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创委会主任。蔡家园:青年评论家,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长江文艺评论》副主编。王朝军:青年评论家,北岳文艺出版社发展部主任。丁伯慧:作家,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院长。(不参加投票)七、参赛对象所有使用汉语写作的大学生(包括中国籍及外国籍所有中文写作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均可参赛。八、参赛方式及要求1.本次大赛仅接受电子来稿,参赛选手需将word文档投送至相关组别邮箱:虚构组发至cyxz01@126.com;非虚构组发至cyxz02@yeah.net。所有电子来稿均须采用附件形式,并将邮件名称命名为参评人姓名+作品题目。2.请在参赛作品word文档开头注明姓名(包括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所在学校、院系、年级、联系方式(移动电话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基本信息。3.同一参赛选手可同时参加本次大赛的虚构组和非虚构组征稿,但每组仅限一篇参赛作品。4.参赛作品必须为首发,即未曾在任何网络、纸质、竞赛中公开发表过。九、截稿日期2019年5月30日十、参赛责任①大赛组委会不承担参赛作品在投递过程中的丢失、毁损责任及其他由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任何参赛资料的遗失、错误或毁损责任。②所有选手须以原创首发作品参赛,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等现象,如有违反将自行承担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大赛组委会也将发表声明通报批评,并保留法律诉讼权利。十一、评审规则为确保本次大赛公平公正公开,所有参赛稿件将进行初审、复审、终审三级评审环节。所有稿件以匿名方式发给评委进行评选,并由公正人员公正监督每一个评审环节,以示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原则。十二、颁奖典礼2019年11月上旬,本次大赛所有评委、部分入围选手将被邀请参加在重庆举办的颁奖典礼,将由著名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在颁奖现场揭晓各组奖项归属。十三、其他事项大赛相关情况、后续进展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移通创创”,长按二维码关注。此平台将不断更新、推送赛事信息、名家作品、优秀参赛来稿。若有疑问需要咨询,可发邮件至组委会邮箱:cyxz03@126.com。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钓鱼城”大学生中文创意写作大赛组委会2018年4月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5-11

2018上汽通用汽车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CCG)校园创新大赛

2018上汽通用汽车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CCG)校园创新大赛大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8年10月31日24:00大赛官网:http://iccg.saic-gm.com/6月11日24:00前提交作品,更有机会获得上汽通用汽车暑期实习岗位一、大赛简介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CCG)是上汽通用汽车携手全国高校,针对当代大学生推出的校园创新平台。2018年,ICCG将立足上汽通用汽车在“新四化”领域的积极探索,结合雪佛兰品牌,邀请全球大学生共同畅想未来出行对生活方式的改变。ICCG主办的本届校园创新大赛以“未来,有得撩!”为主题,面向广告创意、交通畅想、汽车造型设计三方面设置命题,并全新推出《2030课堂》系列校外体验活动,以最具开放性的未来话题,最有趣的互动分享方式,开启通向未来的“时光机”。期待富有创造力、热爱未来创想、胸怀梦想的年轻学子踊跃参赛,共同探索未来、超越梦想!二、大赛主题未来,有得撩!三、大赛组织主办单位: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指导单位: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四、赛事日程大赛启动:2018年4月19日高校巡讲:2018年4月19日-5月27日作品征集:2018年4月19日-10月31日(24:00)暑期实习:2018年7月-8月作品初审:2018年11月1日-11月12日决赛评审:2018年11月19日交通畅想参赛作品线上投票:2018年11月24日-11月30日颁奖典礼:2018年12月初(待定)作品巡展:2018年12月中旬-12月下旬1、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暑期实习活动时间:2018年7月-8月活动简介:参赛选手有机会赢得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及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相关岗位实习机会。如参赛选手在6月11日24:00前向大赛官方邮箱提交有效作品,将有机会获得2018年度暑期实习岗位优先录取机会。2、ICCG《2030课堂》活动时间:2018年6月-2018年11月(全年3-5场,每场活动具体时间将于举办前三周公布。)活动简介:由ICCG全新推出的《2030课堂》大型系列校外体验活动,倡导“无边界课堂”理念,致力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倡导创新知识分享。以最具开放性的未来话题,最有趣的互动分享方式,激发参赛选手创新灵感。报名方式:凡参与本届大赛并提交作品的大学生均可参与报名,报名端口将于活动举办前三周正式公布。活动预告:6月#改变现在就是未来#探秘迪士尼雪佛兰数字挑战馆9月#耳朵上的世界之旅#雪佛兰天地音乐节……3、获奖作品全国高校巡展活动时间:2018年12月全国5所重点参与高校展出获奖作品,开展广泛的观摩交流。五、大赛命题【汽车造型设计任务书】命题背景上汽通用汽车着眼于“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领域,加速新能源和车联网战略的目标推进与成果落地,并在共享化领域积极探索,以创新科技引领市场发展。雪佛兰品牌以“梦·创未来”为品牌精神,传承百年创新基因,以全新“生命力美学LeanMuscularity”设计语言和前瞻科技,不断探索未来车型和多元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任务主题FNR-CROSS未来城市移动空间创想继2015年发布FNR概念车之后,2017年4月,雪佛兰FNR-X全功能运动概念车全球首发,再一次用炫酷设计和前瞻科技,探索未来多元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FNR—FindNewRoads,既体现了雪佛兰探索未来、超越梦想的精神,又对未来人、车、生活的前瞻思考。未来的交通工具,不仅需要考虑造型与科技,更需要考虑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建筑等因素的与时俱进。请面向2030,畅想未来移动空间与建筑的美好互动,以全新跨界车型为载体,寻找城市出行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新一代的FNR!任务要求1.以独特的设计创新理念,打造一款符合雪佛兰品牌设计语言的跨界车型车型。2.基于这款车型,通过功能诠释体现上汽通用汽车“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发展趋势。3.完整的“外饰+内饰”整体设计方案。·具有未来感的内外饰设计语言·具有探索未来精神的跨界车型外饰设计·全新体验、智能交互的汽车内饰设计4.对未来多元生活/智慧城市有深入思考,描绘交通工具运用场景。5.作品需兼顾内外饰,可有侧重倾向,如内外饰3:7或7:3的侧重比例。作品格式1、方案展示板面四张:·A3幅面大小[420×297mm]JPEG格式且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排版形式不限。·内容中必须包含:完整的创意过程;外饰方案前后45度渲染效果图各一张;侧视或顶视的车身布局(Package)一张;内饰方案全景渲染效果图一张;内饰顶视的布局(Layout)一张;内外饰方案细节设计;车型使用场景的渲染效果图。2、作者有效身份证件的电子文件以及作者近照各一份(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以上所有文件打包为RAR格式上传,并以“学校名称-选手姓名-作品名称”的格式命名(如:xx大学-乔治-ChevroletConcept.rar),文件单个附件尺寸请控制在150MB以内,可发送多个附件。评审标准切题性:作品的设计理念与大赛命题相符,体现设计师独立思考力和理解把控力;创新性:设计方案前瞻性和创新突破点,在想象力的天马行空与未来的可实现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体现设计者真正实力;美观性:设计作品充分体现造型的艺术美感,体现设计师最基本的美学创造和形塑能力;完整性:一款汽型的设计是要具有完整的创意过程与充分的最终效果图展示。【交通畅想任务书】命题背景上汽通用汽车着眼于“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领域,加速新能源和车联网战略的目标推进与成果落地,并在共享化领域积极探索,以创新科技引领市场发展。作为世界上第一台车载收音机的发明者、SUV车型的鼻祖、多彩车身的开创者……在107年的发展历程中,雪佛兰始终坚持“梦·创未来”的品牌精神,引领行业创新,为用户带来富有乐趣的出行体验。任务主题2030雪佛兰乐趣出行基于雪佛兰百年创新基因及“梦·创未来”的品牌精神,我们期待您能结合“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趋势,不限形式,自由畅想2030年雪佛兰将带给我们哪些新的乐趣。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创造力,用文字、图片、文档、视频、H5等形式,提交一份关于未来交通乐趣出行的作品,如从下述方向切入(仅供参考):1.场景畅想:描述2030年符合雪佛兰品牌理念的乐趣出行场景。2.个性定制:以自己或某一特定人群进行角色设定,为TA定制2030交通出行工具。3.解决方案:针对目前交通出行中遇到的妨碍“乐趣出行”的问题,畅想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式。作品格式格式不限,大小不得超过150MB【广告创意命题】命题背景深耕中国十余年后,消费者仍然对雪佛兰品牌的Logo有着误解,认为雪佛兰Logo像十字架、救护车、红十字会等,会因为觉得不吉利而不选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整合的创意方案,扭转消费者对雪佛兰品牌Logo的认知,让雪佛兰实至名归。为此,雪佛兰启动了“梦想公式”Chevy+Campaign。你会如何定义这个符号?就像你会如何定义梦想。它在每次出发的前方,它在每个紧握方向盘的手中。它在咆哮,它在欢笑,它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给你无限能量,它让你收获新生。它是梦幻的,它是未来的,它,是你的。任务主题梦想公式请以雪佛兰“logo”为“+”号概念,充分发挥创意,诠释并衍生雪佛兰梦想公式,可以与别的品牌做创意联想。作品格式1.平面设计以.jpg格式提交;2.视频作品以.mp4格式提交;3.活动创意以.pdf格式提交。4.详细格式要求参见“参赛细则”六、奖项设置【汽车造型设计方向】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直通Nascar”体验营(全程往返机票、食宿、观赛门票)由泛亚技术中心指导制作1:3等比例模型(模型所有权归ICCG大赛所有)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8000元由泛亚技术中心指导制作1:3等比例模型(模型所有权归ICCG大赛所有)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优胜奖(8名)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入围奖所有入围决赛作品选手均可获得由上汽通用汽车颁发的获奖证书。【交通畅想方向】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直通Nascar”体验营(全程往返机票、食宿、观赛门票)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8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优胜奖(8名)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入围奖所有入围决赛作品选手均可获得由上汽通用汽车颁发的获奖证书【广告创意方向】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直通Nascar”体验营(全程往返机票、食宿、观赛门票)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二等奖(2名):奖金8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三等奖(3名):奖金5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优胜奖(10名):奖金1000元上汽通用汽车官方获奖证书【校媒支持奖(3个)】3000元奖金获奖者有机会获得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暑期实习岗位优先录取资格所有参与校媒获颁ICCG项目荣誉证书【高校组织奖(5个)】3000元奖金所有参与组织高校获颁ICCG项目荣誉证书入围奖项所有入围决赛的作品均可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注:1)主办方将按国家相关法律与法规要求从获奖者奖金中代扣税金。2)若对奖项结果有任何争议,一切均以终评结果为准;3)颁奖典礼于2018年12月初(拟)在中国(上海)举办,参与颁奖典礼的交通、食宿费用均由主办方承担。参赛资格及规则1.本次大赛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开放,凡具备高等院校学籍的学生均可参加。2.本次大赛将对参赛者的参赛资格进行审核。如发现参赛者在参赛资格方面存在任何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组委会将单方面取消其参赛资格。3.本次大赛接受个人或团体形式报名参赛(以团体形式参赛,团体成员最多为5人)。4.为保证本次大赛评选的公正性,参赛作品及版面上不得出现作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个人信息资料。举办方将按照设计作品提交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提交给评审团。5.2018年11月1日初评之前,参赛者可向组委会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撤销其参赛作品,但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回,请自行备份。作品与参赛报名表请提交至官方邮箱:iccg2018@163.com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18年10月31日24:00注:1.参赛选手在6月11日24:00前提交有效作品,将有机会获得2018年度上汽通用汽车暑期实习岗位优先录取机会。2.参赛选手可在提交作品及参赛报名表同时提交个人作品集(建议在邮件内文附链接),有助于实习岗位优先录取。3.优秀作品创作者可入选ICCG人才库,主办方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将在未来的实习就业岗位招聘中优先考虑ICCG人才库,建立长效人才选拔机制。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夏先生/张先生手机:18918152404/18516213160电话/传真:021-54660380邮箱:qinglong.xia@weekus.com大赛官网:http://iccg.saic-gm.com/关注大赛微信
2018-05-11

安徽省第三届“公益杯”征文比赛

安徽省第三届“公益杯”征文比赛征稿阶段:5月11日—5月31日了解大赛详情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418-1.html公益服务是我们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为加强公益文化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营造全民公益的氛围,本着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公民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于是举办安徽省第三届“公益杯”征文比赛。一、组织单位指导单位:中国公益网主办单位:安徽公益网联合主办:凤凰安徽新浪安徽网易安徽安徽生活网协办单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安徽大学生网冠名单位:寻找中赞助企业:寻找中活动网站:中国公益网(http://www.zggyw.org/)安徽公益网(http://www.ahgyw.org/)凤凰安徽(http://ah.ifeng.com/)新浪安徽(http://ah.sina.com.cn/)网易安徽(http://ah.news.163.com/)安徽生活网(http://www.ahlife.com/)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portal.php)安徽大学生网(http://www.ahdxs.com/)二、征文主题不忘初心·益路前行三、征文对象本次征文活动分为社会组和高校组,社会组面向全社会征稿,可集体投稿也可个人投稿,欢迎各社会公益组织、公益人士及志愿者积极投稿;高校组面向安徽省各高校,由各校统一推荐投稿,欢迎各高校公益组织及成员、志愿服务组织及成员积极投稿。四、征文要求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积极向上,内容真实,有理有据,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文化性、逻辑性。2、找准公益文化的独特视角,围绕让你最感动的公益瞬间,包括从事公益活动的感受、经历、认识和感悟,以及对公益事业的建言等。文体:记叙文、散文等。谢绝诗词和小说。3、征文应为原创,篇幅在3000字以内,文责自负,恕不退稿。4、个人来稿或组织来稿均发送至邮箱gyb@ahgyw.org,邮件主题命名为:高校组/社会组+征文标题。征文请以word格式发送,并在文章末尾注明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组别、工作/学习单位、电话、手机号码、QQ、邮箱)。五、活动时间与参与方式(一)活动时间整个征文活动分为征稿、初步评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委会打分、获奖公布五个阶段。征稿阶段:5月11日至5月31日初步评选阶段:5月31日至6月3日网络投票阶段:6月4日至6月10日专家评委会打分阶段:6月11日至6月12日获奖公布阶段:6月14日(二)参与方式1.投稿个人来稿或组织来稿均发送至邮箱gyb@ahgyw.org,邮件主题命名为:高校组/社会组+征文标题。征文请以word格式发送,并在文章末尾注明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组别、工作/学习单位、手机号码、QQ、邮箱)2.网络投票此次活动将在安徽公益网官网、微博微信进行投票环节,请大家提前关注安徽公益网官网及微博微信,详情见通知!六、奖项设置本次活动设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5名,优秀奖10名。金奖:荣誉证书银奖:荣誉证书铜奖:荣誉证书优秀奖:荣誉证书七、评选方式网络投票50%+评委会打分50%征集结束之后,组委会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网络投票对征文作品进行认真评选。八、活动宣传优秀作品均会在中国公益网、安徽公益网发表,并在媒体合作单位等平台、报刊进行发表、刊登宣传。九、活动说明作品的著作权属著作人所有,但主办方可以无偿重复使用,进行出版或者展览等。在使用过程中,将尊重参赛者及版权拥有者的署名权,作者参与此次活动便认可同意中国公益网、安徽公益网的使用权。电话:0551-66777550邮箱:ahgyw@ahgyw.orgQQ:485971136微信:安徽公益网微博:安徽公益网
2018-05-11

2018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

2018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征集时间: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20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无论是为人们美好生活考虑,还是为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之路都是必然选择。走进新时代,更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倡导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更好地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2013年6月,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在第6个“全国低碳日”即将到来之际,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新闻周刊主办、能源基金会支持举办的2018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你的作品不仅会得到官方“加冕”,还将出现在全国低碳日各大重要的活动场合,集结全世界关注低碳、绿色发展的目光。目前,“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优秀的作品先后在巴黎、华沙等国际气候谈判现场、历年“全国低碳日”重大活动现场、国家各部委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园区及社区进行了宣传展示,并在国内众多主流媒体进行了刊登。此外,本次活动特别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并以资鼓励。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4名,奖金1000元。即使与奖项失之交臂,你的作品也依然有机会登上第九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公益展系列活动的舞台,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展出。今年大赛赛制具体如下:征集时间:2018年5月7日-2018年5月20日评选时间:2018年5月21日-2018年5月25日发布时间:2018年5月28日组织机构指导单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周刊支持单位:能源基金会征集对象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个人或单位均可报名。创作要求(1)主题鲜明,寓意贴切,突出创新元素。设计侧重展示低碳理念和低碳实践,用创意的表现手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聚焦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和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建设主张。(2)作品应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标准色应醒目、明快。(3)提交的招贴画设计稿电子版需保证分辨率在300dpi以上,并包含200字以内的创意说明,同时附原创声明。设计图稿中不得体现个人信息或其他商业元素。投稿邮件中须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投稿方式(1)参赛者须认真填写《2018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报名表》(见文末)(2)请将报名表及电子版作品发送至邮箱zhaotiehua2018@163.com,邮件标题为“2018全国招贴画征集+姓名+联系方式”,未按要求发送视为无效作品。评选流程全部作品收集完毕后,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新闻周刊将于2018年5月21日-5月25日组织开放投票、专家评选两个阶段进行评定,最终评选结果初定于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新闻周刊全媒体平台(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及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统一公布。奖金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4名,奖金1000元;(注:获奖作品奖金个人所得税需由个人承担,主办单位代收代缴。)法律权利(1)提交的设计作品须为本人原创且尚未发表,无抄袭、模仿等侵权行为。如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等纠纷,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所有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2)作品一经采用,其著作权、所有权、使用权及修改权均永久性归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所有。(3)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展览、出版及其他形式推广、宣传等处理权。(4)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有最终解释权。凡参加本次大赛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次大赛的各项规定。联系方式电话:010-68318080-655尚闻多010-68318080-688姜蕾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9号院2号楼8层邮编:1000372018年“全国低碳日”招贴画大赛报名表作品名称照片作者姓名性别学历电话毕业院校身份证号邮箱单位/学校邮编通信地址个人简历及参赛作品设计说明个人承诺本人已详细阅读大赛有关规定事项,并保证自觉遵守。参赛作品为本人原创性设计,如有不实之处,个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赋予大赛举办方对此作品收藏、展出、出版、使用和其他活动宣传权利。设计人:2018年月日备注:请将此表连同作品的电子版一并发送到指定邮箱:zhaotiehua2018@163.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5-09

高校区块链大赛

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6月28日24时参赛对象: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大赛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唯一赛事合作平台: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一、大赛简介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管,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主办,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阿尔山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承办,是一项具有科技型导向的全国竞赛活动。“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创新应用”是本次大赛三个方向之一,简称“高校区块链大赛”。大赛分为初赛、分区赛复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范围涉及区块链+、公益、金融、教育、医疗、社交、游戏、能源、出行、供应链等各个领域。▼大赛启动仪式照片从左到右分别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党委副书记刘知远,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孙国辉,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延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清华大学-阿尔山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理事长、原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理事长李志民,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二、组织机构1、主管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主办单位: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3、承办单位: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阿尔山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4、协办单位:北京阿尔山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典阅科技有限公司5、战略指导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6、唯一赛事合作平台: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大赛日程大赛报名:2018年4月24日-2018年6月28日24时作品提交:2018年7月15日-2018年8月31日大赛初赛:2018年9月1日-2018年9月15日大赛复赛:2018年10月16日-2018年11月15日(分赛区)全国决赛:2018年12月15日(地点北京)四、参赛对象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五、参赛作品参赛作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作品(概念ppt、产品原型、程序、演示视频等)。*对提交什么作品没思路?莫方莫方!有专业的赛前培训为大家保驾护航~六、大赛报名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即可报名1.请各参赛队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或微信搜索“高校区块链大赛”微信公众号均可在线报名;2.每支参赛队由最多4名队员及2名指导教师组成(可以跨专业、跨院校组队);3.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七、作品提交1、在大赛规定时间(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4时)内向大赛指定平台(详见官网通知)提交作品;2、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的参赛作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作品(概念ppt、产品原型、程序、演示视频等);3、其它赛项的参赛作品要求详情见官网。八、大赛赛区本次大赛全国共分为六大赛区。1、东北赛区:黑龙江、吉林、辽宁;2、华北赛区: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3、华东赛区:山东、江苏、上海、浙江;4、华中赛区:河南、湖北、安微、湖南、江西;5、华南赛区: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6、西部赛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四川、重庆、陕西。九、大赛流程1、大赛报名(2018年4月24日-2018年6月28日24时)大赛采用赛区制方案,即全国按照地域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赛区,每个比赛方向可根据报名情况及各省实际需求开展省赛,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每所学校可报多支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最多4名队员及2名指导教师组成。各赛区分别承担本赛区的初赛、复赛的组织、宣传、作品征集及评选等工作,最终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请各参赛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28日24时。2、作品提交(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4时)在大赛规定时间(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4时)内向大赛指定平台(详见官网通知)提交作品3、大赛初赛(2018年9月1日-2018年9月15日)初赛由赛项评委会根据评分规则及网络投票,从各赛区的各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中,按比例评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复赛。4、大赛复赛(2018年10月16日-2018年11月15日)复赛将在六大赛区线下举行,现场将以演示、答辩等形式进行。进入复赛的参赛队伍可根据初赛的评审意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并进行作品演示和答辩,评委将根据评分规则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比,决出名次。5、全国决赛(2018年12月15日)总决赛拟于2018年12月在北京举办,现场将以演示、答辩等形式进行。各赛区选拔复赛中的优秀获奖作品推荐参加总决赛,总决赛团队将参加现场演示、PPT讲解和答辩环节,充分展示决赛团队的综合应用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和设计方案的优越性,决赛评委将根据评分规则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比,决出名次。十、大赛费用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人员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十一、奖项设置分赛区复赛奖项赛区奖项一等奖各5名,二等奖各15名,优胜奖若干。总决赛奖项特等奖:1支队伍,奖金20万元,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4支队伍,每支队伍各奖金5万元,颁发获奖证书;二等奖:10支队伍,每支队伍各奖金2万元,颁发获奖证书;三等奖:15支队伍,每支队伍各奖金1万元,颁发获奖证书(5支队伍从总决赛现场选出,另10支队伍为分赛区复赛获得一等奖但未进入总决赛的队伍);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组织学校奖:优秀组织学校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其他奖项:组委会将视比赛情况设置若干专门奖项。注:所有获奖证书均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盖章(其他奖项除外)。十二、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http://www.cutech.edu.cn/赛项内容咨询:关注下方公众号
2018-05-02

第三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

第三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6月28日24时为了促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引导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提高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积极开展相关专业实践和技术人才培养,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定于2018年4月至12月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赛项主题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团队创新热情,提高区块链技术研究和互联网应用创新能力,推动高校开展互联网金融交叉应用领域的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本次大赛包括三个方向:1.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创新应用;2.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运营管理;3.财税科技应用创新与运营管理。二、赛项组织1.主管单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主办单位: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3.承办单位: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阿尔山区块链联合研究中心。4.协办单位:北京阿尔山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典阅科技有限公司。5.战略指导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三、赛项流程1.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2.大赛采用赛区制方案,即全国按照地域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赛区,每个比赛方向可根据报名情况及各省实际需求开展省赛,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每所学校可报多支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最多4名队员及2名指导教师组成。各赛区分别承担本赛区的初赛、复赛的组织、宣传、作品征集及评选等工作,最终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总决赛。请各参赛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在线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28日24时。3.初赛阶段:初赛由赛项评委会根据评分规则及网络投票,从各赛区的各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中,按比例评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复赛。4.复赛阶段:进入复赛的参赛队伍可根据初赛的评审意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并进行作品演示和答辩,评委将根据评分规则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比,决出名次。5.决赛阶段:各赛区选拔复赛中的优秀获奖作品推荐参加总决赛,总决赛团队将参加现场演示、PPT讲解和答辩环节,充分展示决赛团队的综合应用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和设计方案的优越性,决赛评委将根据评分规则对各参赛队伍的表现进行评比,决出名次。总决赛拟于2018年12月在北京举办。四、奖项设置本次大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设立如下奖项:1.复赛奖项:根据各赛区复赛评审得分高低进行排序,评选出赛区内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决赛奖项:(1)团体奖:根据总决赛现场评审得分高低进行排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3)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学校若干名。五、费用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人员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清华大学:陈立功010-62795471,13810428901中央财经大学:赵园010-62288896,13718839317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梁勇010-62514697电子邮件:fin@cutech.edu.cn七、内容咨询1.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创新应用:郑丽010-53392589,17316037810闫晶晶010-57569719,173160385462.互联网金融创新与运营管理:朱万丽0755-86667535转8059,13692288875廖琳君0755-86667535转8096,188250605503.财税科技应用创新与运营管理:吴尚昊010-88896315,13501376290张亚兵010-88896322,18910858933赛项概要及赛项执行委员会名单请从大赛官网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下载。其余细则,请关注大赛官网上的后续通知。大赛官方网站:http://iiu.cutech.edu.c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4-26

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

大赛名称: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7月31日入围作品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6200-1.html各陶瓷产区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开始报名了!为了发掘和培养更多青年优秀陶艺人才,推动石湾陶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设一个与国内陶艺家及广大民众广泛交流、展示的平台,2017年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主导下,首次成功举办“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获得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所院校、70余个单位及个人工作室参与了赛事,最终评选出42件/套获奖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除了获得丰厚的奖金外,还免费参加主办方组织为期一周的高端文化艺术提升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工作室、与专家学者交流互动,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艺术素质。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今年大赛以器皿为创作主题,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大赛在奖金方面作了大幅度的提升,最高奖项奖金达5万元,希望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陶艺创新的行列,激励新生代陶瓷艺术活动的更加蓬勃开展。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广东省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局主办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执行单位:广州市玮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单位:陶溪川-JAEA国际陶艺中心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广州市当代艺术研究院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二、参加对象全国各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参赛,参赛人员年龄在45岁以下(含45岁)。参赛作品数量每人不得多于3件(套)。三、参赛要求(一)参赛作品必须以陶为主要创作材料,以器皿为主题的陶瓷艺术原创作品。(二)思想健康,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三)艺术形式不拘一格,有创新精神,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个性。(四)要求作品能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力求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四、奖项设置(一)一等奖:1名,奖金人民币5万元+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二)二等奖:2名,每人奖金人民币1万元+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三)三等奖:3名,每人奖金人民币5千元+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获奖证书+展览图册(四)入围奖:100名,获奖证书+展览图册(五)网络投票最受欢迎作品奖:3名,每人奖金人民币1000元(由网络投票选出,在100件入围作品中产生)备注:1、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全部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收藏,颁发获奖证书、收藏证书和奖金。2、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将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活动(价值10000元,其中包括国内往返交通费用和全程的住宿餐饮费用),主要是与国内外顶尖的学术、艺术投资、拍卖市场大咖交流、研讨、互动。五、比赛办法(比赛不收取参赛费用)(一)报名阶段(2018年4月15日至7月31日)通过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网站(www.swcm.org.cn)“最新公告”栏获取征集函及大赛报名表,将填好的报名表及参赛作品照片一并发送到shiwanbei@126.com邮箱,或亲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索取征集函及参赛表格。联系人:文小姐咨询电话:020-38894223、38894273/18665657335(二)初评阶段(2018年8月上旬)初评时间:2018年8月3日——8月15日初评方式:请评委通过参赛照片进行筛选,初选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围者寄送作品的安排。初评结果公布时间:2018年8月17日评选结果将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网站及雅昌网公布106位入围人员及作品名单,组委会将通知入围者参加终评和展览。(三)作品寄送阶段(2018年8月25日至31日)参赛者将入围展览作品寄送到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作品运输费用自理;也可亲自将作品送达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作品寄送截止日期:2018年8月31日,以邮戳日期为准。参赛作品寄至: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高庙路5号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并注明: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收件人:梁小姐,0757—82260798,13827757950)(四)作品终评、研讨会、展览(2018年9月中旬至11月15日)1、9月中旬(9月10日——15日),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进行现场评分,评选出各大奖项。2、评审结束后,组织评委召开研讨会,收集评委意见,提升大赛的理论高度。3、入围作品展览(2018年9月下旬至11月15日)4、评审及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专题展馆5、10月中下旬组织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活动(五)撤展及作品退件(2018年11月16日——12月上旬)11月16日撤展,除获一二三等奖的6件作品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收藏,其余作品均寄回作者(佛山市内的由作者本人到博物馆领回),作品退件包装、运输由大赛组委会负担。六、参赛细则(一)参赛者务必于2018年7月31日前将报名表格及参赛照片发送到指定邮箱报名,逾期报名将不作受理。(二)送件方式:若包装方式特殊或为复合组装作品,须附开箱及组装说明。作品须妥善包装,并考虑包装安全及运送便利。(三)寄送的入围作品必须与参赛照片完全相符,如寄送作品在数量、造型、釉色等方面与参赛照片有不相符的视作自动放弃入围资格处理。(四)参赛作品须为未曾得奖之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违反著作权法,若违反上述规定,一经证实,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已获奖的将取消获奖资格并追回奖金及证书﹚。(五)作品退件:需寄运的退件作品原则上找回原包装进行打包,再作填充加固处理。市内自行取回的作品请于规定时间内凭作品收条亲自或委托他人至本馆领回作品,逾期未取,本馆将自行处理,参赛者不得异议。(六)作品提交后即视为参赛者自动接受本次大赛所有规定。(七)终评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出版《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画册,入围者均可免费获得画册一本。七、活动宣传本次大赛将对活动各个环节和获奖作者及作品进行宣传:(一)入围作品举办为期近两个月的展览,并出版画册。(二)在中国文化报、中国网、新浪网、雅昌艺术网等全国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三)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等各个主、协办单位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将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游学活动(价值10000元),主要是与国内外顶尖的学术、艺术投资、拍卖市场大咖交流、研讨、互动,游学活动全程将进行宣传报道。八、权责(一)作者必须拥有自己作品的版权,并同意授予大赛主办方对参赛作品及其所有知识产权的许可,该许可包括发表、编辑、展示、翻译、汇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参赛作品。(二)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收藏,收藏作品须为作品之全部,不得将作品分拆,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颁发收藏证书。(三)作品包装、送件及保险等费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作品寄运过程中出现的损坏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作品退件包装、运输费用由大赛组委会负担,组委会将提供安全稳妥的包装,但不承担运输过程出现的损坏责任。(四)大赛组委会对所有展出作品及其照片有研究、展览、摄影、出版以及宣传等权利。(五)报名参与大赛,视为同意并遵守上述各项规定。(六)本征集函如有未尽事宜,组委会将随时修订公布,大赛的解释权归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组委会所有。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组委会2018年4月3日点击下载: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大赛报名表入围作品名单:http://ps.webxun.com/article-6200-1.html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