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投票最新动态

投票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十一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第十一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月12日14:00一、大赛简介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推动软件行业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国家软件产业输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自2008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2018年第十一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极度提高,如何将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投入实际社会应用中已经成为工业界各个领域的热点技术,各大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信息技术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和医疗行业都已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开发。在继承前九届比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大赛仍将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深度学习和应用创新两个方面大赛主题: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参赛对象:软件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北京理工大学和英特尔四方共同邀请专家组成大赛组委会及专家委员会。大赛组委会负责审查、确定大赛赛程、参赛要求和评审方式;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具体评审标准的制定以及项目阶段初赛、复赛、决赛的评审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负责大赛全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支持工作;北京理工大学负责大赛组织与运营及大赛门户网站维护工作;英特尔公司负责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大赛网站及官方微信建设,竞赛作品市场化辅导等支持主办单位: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承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支持单位:英特尔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二、奖项设置1.大赛主流程(即项目开发)奖励:特等奖:1项,RMB50,000元一等奖:3项,RMB15,000元/项二等奖:6项,RMB8,000元/项三等奖:10项,RMB3,000元/项一等奖及特等奖得主获得毕业年份英特尔中国校招终面直通车单项奖:最具创业潜力奖4项,实物奖励,并从中选择2支优秀队伍推荐参加2018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该奖项由评委投票决定最具极客人气奖1项,实物奖励,该奖项由网络投票决定2.大赛副流程奖励:微信答题与其他微信活动将在整个大赛过程中持续进行,可获得各种实物奖励,获得最新热门设备,获得英特尔最新产品试用等。注:具体实物奖励以官方网站公布的内容为准3.参赛支持•比赛期间参赛队可使用Intel®Nervana™DevCloud云计算资源进行训练•决赛期间的食宿费用将由组委会承担•特等奖与一等奖“英特尔”杯获得者毕业年份获得英特尔中国校招终面直通车,其他决赛获奖者将直接进入英特尔人才库三、参赛规则1.大赛分为一个竞赛主流程、在线学习和微信活动,主副流程互不干扰2.竞赛主流程以团队形式参与,服务于从报名到决赛,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副流程以个人形式参与。3.在线培训研讨会安排在1月上旬(具体日期参见大赛网站通知)。其他微信活动将在整个大赛过程中持续进行,成绩仅为获取实物奖励之用,不带入竞赛主流程4.竞赛主流程每个参赛队人数为5人(含指导教师一名,指导老师必须为教师),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混合组队。同一队伍成员须来自同一学校。5.邀请赛以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主体,每校上限8支队伍;其他受邀高校为辅助,每校上限5支队伍;其余热心参与的院校,无论是否在邀请名单内,每校上限3支队伍;在邀请名单中的高校,若连续两年未有任何团队或个人参与,则从此取消邀请。37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各受邀高校名单参见大赛网站。6.每个参赛队伍只能提交一个软件作品。7.决赛参赛队伍将前往北京理工大学参加比赛,参赛学生食宿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支持四、大赛流程1.赛程安排•2017年11月13日:开赛。大赛官网开放(www.swcontest.net),开始接受个人网上报名,参加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副流程;以及接受团队报名参加竞赛主流程(即项目开发);•2017年11月13日-2018年3月8日:初赛。初赛作品提交至2018年3月8日截止,3月28日公布进入决赛的20支队伍。•2018年5月24-27日:决赛与颁奖典礼。包括作品答辩及演示环节,颁奖仪式。参赛各阶段具体进程安排及操作方式将在大赛网站上不断更新,大赛流程图详见附件六。所有新闻及通知信息在大赛官网发布,请参赛队伍予以关注。2.作品提交根据大赛各阶段要求、在每一阶段截止时间前,通过网络提交以下作品资料以供评审。请遵守大赛匿名评审规定,不得在提交的作品内容中出现学校名称及个人信息,否则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具体提交内容、时间、方式将在大赛网站上更新•初赛必须提交材料:–参赛项目计划书(更新版)–Beta版程序(可运行程序+源代码)–作品展示和介绍视频(需要展示实现运行的情况)–创新性说明建议提交材料:–IntelCaffe,IntelChainer或IntelPyTorch的使用方式或设想的workflow等–有意竞选“最具创业潜力奖”的参赛队伍请按2018或2017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想组作品以及评审标准提交《商业计划书》•决赛必须提交材料:–中英文项目简介–作品应用程序源代码及安装文件–项目视频–项目开发文档、测试文档、使用手册–项目介绍PPT•参赛团队可以在初、决赛中,在必须的材料之外提交任意形式的作品相关材料体现作品亮点。决赛指南届时将在大赛网站发布五、作品要求1.技术:学生作品应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竞赛作品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创新”的概念和使用基于至少一个Intel提供的人工智能框架软件(IntelCaffe,IntelChainer或IntelPyTorch)开发的深度学习技术,即需要开发新的应用程序满足社会新的需求或解决工业中存在的问题或痛点,同时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相当于人类的判断能力。这些创新应用可以是常见单机PC或手机程序(例如围棋、自动绘图、自动新闻写手等),也可以是一个设备应用(例如智能空调、智能家庭机器人、自动驾驶),还可以是一个云服务的形式(例如知识百科问答系统、自动教学系统)。竞赛作品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创新”的概念和使用基于IntelCaffe或Intel®DeepLearningSDK开发的深度学习技术,即需要能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满足实际社会新的需求或解决工业中存在的问题或痛点,同时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相当于人类的判断能力。这些创新应用可以是常见单机PC或手机程序(例如围棋、自动绘图、自动新闻写手等),也可以是一个设备应用(例如智能空调、智能家庭机器人),还可以是一个云服务的形式(例如知识百科问答系统、自动教学系统)。加分条件参赛作品如能增强IntelCaffe,IntelChainer或IntelPyTorch的功能当酌情加分,如果增加了新的训练模型在决赛日期之前被开源社区接受或在知名深度学习应用网站获得排名(例如ImageNet),加分权重增大。研发工具-IntelCaffe-IntelChainer-IntelpyTorch2.形式: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竞赛作品的主题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作品应尽可能地利用深度学习,智能地提供创新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3.概念:-参赛作品必须体现创新性,实用性,并具备一定的技术深度4.最终作品需要能够实际运行并现场展示,参赛队需要自我搭建相关的软硬件。5.根据大赛每一阶段的参赛要求,按照大赛规定的模板格式,提交作品和相关文档、代码、视频等资料,供评审专家评审,并准备接受网络或当面的查验。6.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未参加过其他公开比赛的作品,作品的核心工作、关键组件、主要开发过程是在本大赛期间完成的。7.作品及开发过程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作品中禁止出现各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信息。8.为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大赛将采用匿名评审。参赛团队提交的所有材料内容中均不得透露学校信息。大赛组委会保留取消违反匿名评审规定的团队参赛资格的权利。”9.参赛队伍如对大赛要求有不明确之处,须咨询大赛组委会。六、报名须知1.报名时间:个人报名:2017年11月13日10:00至2018年1月12日14:00,个人必须以实名注册登录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并可参加在线学习和微信活动副流程。团队报名:2017年11月13日10:00至2018年1月12日14:00,参赛者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每位参赛者限加入一支团队,参加竞赛主流程2.报名方式:网络报名(大赛网址入口:http://www.swcontest.net),报名方法及团队报名表、和参赛团队有效性证明请见大赛网站3.本次大赛无需缴纳报名费。4.联系方式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吴桐老师010-68912840电子邮箱:bit_intel@163.com英特尔公司郑艳飞021-61167929电子邮箱:yanfei.zheng@intel.com
2017-12-04

2018 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

名称:2018CDN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截稿日期:2018年1月5日晚12时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是中国最重要的汽车设计赛事,为广大学生设计师创造赢得权威奖项、走上汽车设计生涯的良机。今年的大赛步入第九个年头,参加比赛,你将有机会完成世界知名主机厂制定的设计任务书。大赛评委由来自著名车企的设计总监组成。在大赛举办的这九年来,许多设计师由此开启了他们的职业生涯,现于中国及世界顶尖的车企任职。大赛最高奖项——“年度最佳学生设计奖”的获奖选手获得全额资助,前往底特律创意设计学院参加为期四周的CulturalImmersionWorkshop。另外,所有报名的学生将获得免费访问CarDesignNews订阅内容至2018年1月5日参赛截至日期的权限。2018大赛日程参赛作品提交2018年1月5日截止入围名单2018年2月末宣布所有决赛选手作品(每一单项奖通常有三个作品入围)将在2018年4月24日于北京798艺术区举行的颁奖典礼上展出官方网站:http://www.cardesignevents.com/zh-hans/媒体支持:ps.webxun.com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1:VisionFuture_JOY2030未来之“悦”!未来宝马之“悦“是什么?随着汽车工业的极速发展,自动驾驶、电动化和共享出行将成为驱动未来汽车的”三驾马车”。请创造设计一个全面的、故事震撼人心的概念车型来重新定义宝马未来之“悦”设计任务书2:生命动感生命总是在向更完美的形式进化。这是生命的本质,也是长安汽车品牌精髓的诠释。设计任务书3:科幻大都市交通解决方案你的任务是为一部描绘未来超级都市的科幻电影设计交通出行方案设计任务书4:中国的电动荣耀之车现代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已有15载。你的任务是为这个品牌设计一款15周年纪念款车型:开发一款具有标志性的电动运动车型,成为品牌“引以为耀”的一款车。BMWChanganGeelyHyundai设计任务书5:2025年三维打印小型纯电动车三维打印技术已成为多种工业产品的应用解决方案,我们希望你把这一技术应用的汽车行业中来设计一部内饰和外饰都可以利用三维技术打印的车型。设计任务书6:2030日产街赛道EV竞技日产汽车不仅是一个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电动汽车公司,也是全球电动车销量最好的品牌。设计任务书7:自动驾驶时代的标志性汽车你的任务是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设计一款车,比如:角色扮演爱好者/独立音乐、朋克音乐爱好者/技术宅、极客/环保爱好者/网络主播、网游爱好者/艺术家/健身爱好者/户外旅行爱好者以下为本次大赛所设奖项,请在提交参赛作品时选择一项或多项参与竞逐:最佳外观设计奖最佳内饰设计奖最佳奢华概念奖最佳生态解决方案奖最佳照明设计奖最佳数字化造型奖最佳出行解决方案奖最佳用户界面设计奖最具创新材料使用奖中国社会需求设计奖最后,大赛评委将从以上单项奖获奖选手中选出一名获得:年度最佳学生设计奖参赛作品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5日作品评审本次大赛的评委团由汽车及其他设计领域最顶尖的专家组成,他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概念的原创性设计的价值和质量设计的可开发性设计的呈现和说明关于最佳的设计表现方式查看链接:http://www.cardesignevents.com/zh-hans/awards/2016-2/%E5%A6%82%E4%BD%95%E6%8A%A5%E5%90%8D%E5%8F%82%E8%B5%9B%E4%B8%8E%E6%8F%90%E4%BA%A4%E4%BD%9C%E5%93%81-2具体评审流程为1.入围名单的产生大赛的每位评委都将对所有参赛方案进行评审,并各自选出每个奖项的一到三名。所有评委都将在他们位于全球各地的设计工作室中独立完成评审工作。在此过程中,除了参赛选手的注册号外,他们对选手的身份信息一无所知,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图纸和说明部分进行研判。所有获得至少一名评委投票的作品将进入入围名单。完整的入围名单将于2018年3月在大赛官方网站上以不分排名先后的形式公布。所有入围选手及其导师/学院负责人将会收到大赛主办方的正式通知,并被邀请前往大赛颁奖典礼。2.决赛名单的产生在对各个评委评出的名次量化打分之后,入围的参赛作品将根据总得分角逐各奖项前三名,以进入最终决赛名单。2018年3月,所有评委将聚集在北京展开第二轮集体评选,经过激烈的辩论,共同逐一确定每个奖项的获奖者。最后,评委团将从所有单项奖的获奖者中选出一个最优秀作品,成为总冠军——中国年度最佳学生设计师。如出现得分相同的情况,评委团主席将选出最终获胜者。评委有权利选择少于三个作品进入某一奖项的决赛名单。3.获奖者为……盛大颁奖典礼将于4月22日与2018北京车展同期举行。届时,大量业内精英设计师与充满活力的学生选手将有机会进行最热烈的交流,所有进入决赛名单的作品将通过展板和大屏幕展出。各奖项获奖者也将在此时公布。被评委团认定为年度最佳设计的参赛选手,将有机会到美国创意设计学院(CollegeforCreativeStudies),参加为期4周的CulturalImmersionWorkshop,包括食宿及机票。所有单项奖获奖者将有机会被挑选前往大赛赞助企业实习。其所在院校将获得一年CarDesignNews的会员资格供全体师生使用,同时还将获得InteriorMotives的全年杂志,总价值为2150美元。
2017-11-24

“印象四川 邮你发现” 第二届四川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印象四川邮你发现”第二届四川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征集截止日期:2017年11月30日一、活动介绍活动背景四川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明信片文化创意产品,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四川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升四川文化影响力的举措之一,对于加快推进四川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巴蜀文化传承创新起到添彩的意义。活动主题印象四川邮你发现大赛日程作品征集:2017年10月12日——11月30日全省初审:2017年11月27日——12月1日网络票选:2017年12月1日——12月5日专家评定:2017年12月1日——12月5日颁奖典礼:2017年12月25日(暂定)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承办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策划运营:成都活动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二、参赛规则参赛资格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设计人员、书画协会会员、美术培训机构学员,以及自由设计爱好者等个人成员或团体均可参加。参赛费用大赛免报名费、评审费。作品要求投稿作品以“印象四川·邮你发现”为主题,紧扣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民俗、民族等五大方向。可结合蜀道、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名人名士文化、藏羌彝文化走廊、巴蜀画派、川剧等四川文化遗产,以及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大熊猫栖息地、峨眉山-乐山、青城山-都江堰等四川自然遗产。明信片设计上突破常规,大胆创新。■作品提交电子图稿,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格式为RGB,尺寸不小于100*170m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分辨率,高清原稿需自行保存;■以组图为单位投稿,每组作品不少于4张,明信片正反面设计稿均需提供;■明信片表现手法不限:摄影、平面、手绘类均可;■明信片版式不限:方形、圆形、异形均可。投稿方式1.大赛指定投稿邮箱:scpc2nd@scpostcard.com;2.邮件标题统一为:xxx(作者姓名)报名“第二届四川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3.需在邮件中附上《第二届四川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投稿信息表》(官网下载);4.截稿日期:2017年11月30日24:00。三、大赛奖励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6000元+荣誉证书+版权使用酬劳;二等奖(3名):4000元+荣誉证书+版权使用酬劳;三等奖(5名):2000元+荣誉证书+版权使用酬劳;人气奖(1名):2000元+荣誉证书+版权使用酬劳;入围奖(140名):荣誉证书+邮政特色奖品+版权使用酬劳。[注:现金奖励均为税前奖金。人气奖不予与名次奖重名,人气奖在名次奖之外由网络投票评出]成果转化四川邮政公司本着聚合优秀设计力量,开展长期深入合作,兑现创意市场价值的原则,大赛将从多方面保证成果后续转化:1.设计转化:大赛组委会特设开发基金对优秀作品提供打样、量产、营销到销售的商业开发支持;2.品牌授权:获奖产品将得到授权的官方认证;3.精品发行:获奖作品有机会发行明信片,获得中国邮政专属编号,全省征订,在主题邮局以及文化商业街区店面进行销售,覆盖千万级游客;4.签约合作:获奖者将有机会成为四川邮政签约设计师,与邮政公司进行后续文创产品开发合作。四、作品评审评审标准1.文化性(占比20%):与本次大赛主题的契合性及内涵的丰富性,鼓励发掘并表现四川典型文化;2.表现性(占比20%):造型美观,艺术特色鲜明,兼具旅游元素与现代时尚,画面感染性强,内容呈现完整;3.创意性(占比20%):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四川元素、场景等结合巧妙;4.市场性(占比40%):有内涵有故事以及联想性好的选题,偏向清新、可爱、呆萌的风格更能得到消费者青睐。评审流程1.初评:组委会根据报名筛选150个设计师的入围作品;2.票选:入围作品公布在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投票;3.复评:结合作品投票数量由专家评委现场评分选出获奖作品。专家评委评审团由邮政产品经理、高校专家教授、设计公司代表、第一届获奖设计师、大赛合作伙伴单位代表等构成。五、创作方向引导“印象四川邮你发现”第二届四川明信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诚邀您的参与————————————————————————————————联系方式电话:028-86697078官方网站:www.scpostcard.com官方微信:乐邮信使
2017-11-14

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

大赛名称: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7年11月30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将联合开展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要求(一)时间要求参选作品应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前完成并已播出过的原创微视频作品。时长为2—5分钟。(二)内容要求内容围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宣传《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相关知识与方法;繁荣科普创作,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推动信息化建设,并符合以下要求:1.作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利于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2.内容短而精,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3.作品应在省级、省会城市电视台或国内主流网络平台以及具有广泛影响的专业网站播出过,播出时间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并提供原视频播放网址;4.作者承诺参选作品创意及素材的原创性,保证对提交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5.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和普通话。(三)形式、格式要求1.与内容要求相关的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动画、动漫等;2.通过PC、手机、相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3.须为MP4格式的高清视频,单个视频大小为100M—200M(字节)之间。二、推荐渠道和方式(一)地方、部门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及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微视频作品不超过5部,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城市科技局(委)推荐微视频作品不超过3部。推荐方式:1.登录中国科普网(www.cpus.gov.cn或www.kepu.gov.cn)科普微视频专区上传微视频;填写《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表》(附件),并同时提交电子版、纸质版扫描件至邮箱:314886656@qq.com;2.推荐作品需邮寄推荐微视频光盘(3套)、《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表》纸质版(3份)至中国科普网。(二)社会征集为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广大公众参与科普微视频作品的创作、制作,繁荣科普事业,向社会征集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各机构、个人可以自荐1部作品。具体要求:1.机构自荐的须是科普微视频作品原创机构,可自荐1部作品;多个机构共同制作的仅限第一制作机构自荐;2.个人自荐的必须是科普微视频作品作者,可自荐1部作品;多人参与创作的仅限第一作者自荐。推荐方式:1.请填写《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社会征集作品自荐表》(附件),并将电子版、纸质版扫描件、微视频作品文件一并发送邮件至wanfangvideo@126.com;2.通过QQ在线传送的,请联系万方视频客服QQ:2921276113;3.自荐作品需邮寄微视频光盘(3套)、《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自荐表》纸质版(3份)至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三)注意事项接受科普微视频作品推荐或自荐截止日期为2017年11月30日。凡参选本次活动的,视为同意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对参选科普微视频作品的各项播放许可。三、评选办法经形式审查后,由公众对中国科普网、中国科普博览展播的参选作品进行投票,产生公众评选结果。在此基础上,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将组成专家组进行评议,形成最终入选结果。四、联系方式(一)地方、部门推荐作品联系人:中国科普网王飞电话:010-58884170,18600922467传真:010-58884040,邮箱:314886656@qq.com地址:100038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5号科技日报社事业发展中心(主楼4层)(二)社会征集作品联系人: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邹宁电话:010-58882277,18910962919地址:100038北京海淀区复兴路15号275室(三)活动主办方联系人: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10-58881772,58881783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附件: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表.doc2017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自荐表.doc科技部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办公厅2017年10月20日
2017-11-08

第四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

大赛名称:第四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作品递交截止日期:2017年11月5日(晚24时截止)经过2005年至2013年八届湖南省大学生记者节的经验积累,2014—2016年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大学、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百余所高校新闻学子和新闻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期间,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高校大学生记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也为准新闻人和新闻人之间、新闻业界与学界之间的对话提供了窗口,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已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在广大学子的热切期盼下,第四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即将拉开序幕。首先启动的是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新闻作品大赛和“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记者”评选活动。本次新闻作品大赛的主题是“爱之使责,梦之担当”,“梦”,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坚力量;“爱”,是采写有爱有温暖有厚度有人文关怀的故事。大赛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新闻学子和新闻爱好者,广泛征集新闻作品进行评选。“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记者”的评选结果也将从全国各大高校报名参与此次活动的校园媒体和个人中产生。大赛报名于2017年10月11号正式启动,所有在校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现将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新闻作品大赛一、活动组织指导单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单位: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大学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承办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http://xinwen.hnu.cn/)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大赛官方邮箱:stureporter@126.com大赛官方微博:腾讯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新浪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大赛官方微信:红枫大学生记者节二、参赛对象在校大学生三、比赛安排报名及作品递交时间:10月12日-11月5日(晚24点截止)评审时间:11月8日-11月14日参赛方式:参赛人员按要求将作品和报名表发送到各类别指定邮箱四、比赛内容、形式新闻作品大赛主题:爱之使责,梦之担当评审组成:所有作品由学界知名教授、资深媒体人、高校教师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审。参赛者可在投稿截止日期15天内在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作品是否入围。作品要求:本次大赛设有文字类作品、视频类作品、音频类作品、新闻摄影作品、新媒体作品五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作品均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并连同电子版参赛申请表(联合署名的新闻作品需在报名表中进行说明)上交至各类别所属邮箱。每人所交作品总数不得超过三件。文字:stureporterwz@126.com图片:stureportertp@126.com视频:stureportersp@126.com音频:stureporteryp@126.com新媒体:stureporterxmt@126.com奖项设置:本次大赛每类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本次大赛,除给获奖的参赛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外,对三等及以上获得者颁发奖金。新闻作品大赛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届时将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组织规范、参与积极的学校、院系或媒体。奖项最终数量和奖金金额将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具体确定。五、几点说明1、欢迎各高校、校媒推荐优秀学生记者学生参与评比。2、关注大赛官方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官方微信“红枫大学生记者节”3、通联地址: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组委会邮编:410082邮箱:stureporter@126.com电话:0731-88821925网址:http://stureporter.icoc.cc/4、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记者一、活动组织指导单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单位: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大学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承办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http://xinwen.hnu.cn/)大赛官方邮箱:stureporter@126.com大赛官方微博:腾讯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新浪微博:@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大赛官方微信: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二、参赛对象全国各高校的媒体平台、大学生记者三、比赛安排报名时间:10月12日-11月5日(晚24点截止)评审时间:11月8日-11月14日参赛方式:参赛人员按要求通过线上报名并提交材料,专家评委将进行初步筛选,最后选出30家校园媒体和30名校园记者进入最后的微信投票环节。根据专家评委的评定和最终投票结果选出十佳校园媒体和十佳校园记者。四、申报要求将报名表和活动材料按照“校媒名称/姓名+学校+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记者”统一命名,并发送至stureportersj@126.comA.十佳校园媒体:1.申报的校园媒体应是校级媒体,获得学院、学校认可的校媒组织;2.报名需填写报名表,并提供该校园媒体的组织口号、组织介绍、组织标志、活动照片、所获荣誉及工作成果等材料。B.十佳校园记者:1.参选个人需在校园媒体有一定的经验,对校园媒体的工作有所体悟;对校园媒体的工作有所贡献的优秀个人,由校媒负责人推荐。2.填写报名表后,需提供校园记者个人宣言(20字以内);校园记者的个人简历;个人活动照片(清晰的近照3张);所获荣誉(近3年参赛、评优所获校级以上荣誉);新闻作品、工作业绩等材料(需提交3篇新闻作品、工作成果简介并附带校媒推荐信、突出成就请加备注)。五、奖项设置综合评委打分和微信投票情况,将选出十佳校园媒体和十佳校园记者各十名,组委会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六、注意事项1、热忱欢迎各高校、校媒推荐优秀学生记者积极参与此次评比活动。2、请各参赛单位和个人及时关注大赛官方微博(微博名:红枫大学生记者节),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相关讯息将陆续发布公告。3、通联地址: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组委会邮箱:stureportersj@126.com邮编:410082电话:0731-88821925网址:http://stureporter.icoc.cc/4、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本活动延期或停办,本组委会将予以告知并尽快处理。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
2017-10-23

“乐创之星 闪耀鼓楼”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

大赛名称:“乐创之星闪耀鼓楼”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报名,海选,初审日期:2017年9月~11月初一、大赛宗旨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同时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定于近期举办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本次大赛旨在发现一批优秀的创新创意产品和项目,搭建展示交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平台,整合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园区、创投基金、创业导师等资源,帮助参赛者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并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和团队。二、大赛名称“乐创之星闪耀鼓楼”——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三、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鼓楼区文化发展领导小组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指导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三)承办单位:南京鼓楼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四)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鼓楼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乐创81石城文化创业园鼓楼微讯《创业邦》猪八戒网江苏大文网度量衡资本新流域投资大众证券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科创汇氢联路演中心创客邦南哪儿咖啡创创帮南京工业大学精英创业协会苏州两岸青年创业园栗子公会……四、参赛对象及要求参赛对象参赛者以拟创或初创个人、团队为主(初创团队工商注册登记1年内)。其它企业申报项目和产品一般不超过3项。企业(团队)不得拆分人员申报。参赛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拥有项目(产品)所有权或核心技术产权。本次大赛分为创新创意产品组和创新创意项目组;参赛者可以两个组别兼报。五、参赛领域本次大赛参赛领域包括:以“文化+”为主导方向,包括新媒体技术、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广告设计、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科技创新成果、文化旅游产品、文化艺术培训、展览展示等。参赛要求参赛者需按组别提交报名材料,具体见大赛流程。参赛产品或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参赛行业领域。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五、大赛时间2017年9月-11月。9月中旬报名通道开启。9月--11月初:报名,海选,初审。11月中下旬:开通网络投票,初赛评选;辅导培训,跟踪指导,完善项目;路演决赛,对接转化。六、大赛流程(一)报名通道:1、网络报名:微信,QQ,邮箱等报名方式提交报名信息及相关材料。公众号:乐创81文化创业园QQ:2687596795(大赛组委会)邮箱:2687596795@qq.com咨询电话:025-86601012(大赛主委会办公室:戴女士,叶女士)2、现场报名:报名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路81号,乐创81石城文化创业园2楼会议室。邮寄地址同上,收件人:戴女士。邮编:210000(二)赛事安排:1、初审及初赛创新创意产品组:(1)报名通过后,以QQ、电子邮件、现场提报等方式提交参赛产品登记表;在规定时间内邮寄或现场送交产品实物或设计样稿及模型。(2)初审:大赛组委会在投送的参赛产品中进行初选,从需求分析、概念方向、功能应用、外观形态等创新因素,以及低碳环保、安全适用和市场可行性等方面,对参赛产品进行评审并入库。(3)入库产品在乐创81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展示,同步开通大众不记名投票通道。在乐创81石城文化创业园进行线下展示,并进行辅导宣传推广。(4)初赛:专业评审团在入库产品中评选10件优秀产品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者需提交产品展示PPT。创新创意项目组:(1)报名通过后,以QQ、电子邮件、现场提报等方式提交项目计划书;(2)初审。大赛组委会根据项目概况、创新程度、行业及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营销策略、财务预测等方面进行评审并入库。(3)初赛:专业评审团在入库项目中评选1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参赛者需提交路演PPT。2、培训辅导大赛组委会在决赛前对进入决赛的团队(个人)进行专业培训及辅导,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项目计划书。3、决赛(1)决赛分为创新创意产品组和创新创意项目组。分别进行产品展示、项目路演。每支参赛团队(个人)通过PPT演示、现场模拟操作等方式对自己的产品、项目进行展示路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创新创意项目组奖项由专业评审团评委、现场50名大众评审投票产生。专业评审团占权重70%,大众评审团占权重30%。创新创意产品组奖项由专业评审团评委、现场50名大众评审及网络人气指数共同产生。专业评审团占权重70%,大众评审团占权重20%,网络人气指数占权重10%。创新创意产品网络人气奖由网络投票直接产生。决赛配合网络同步直播。(3)决赛成绩实时公布,现场颁奖。创新创意项目组特等奖必须总得分排名第一且高于80%(分值)。决赛现场公布创新创意产品网络人气奖获奖名单,现场颁奖。七、奖项设置(一)现金奖励1、创新创意项目类:特等奖1名:奖励8万元一等奖1名:奖励4万元二等奖2名:各奖励2万元2、创新创意产品类:优胜奖3名各奖励2万元3、创新创意产品网络人气奖(与奖项2可重复)第一名奖励3000元第二名奖励2000元第三名奖励1000元4、创新创意项目及产品优秀奖14名各奖励1000元(二)其它奖励:20组参加决赛的团队(个人)均可获得:1、与鼓楼文投、新华投资、紫金创投、省文投、新流域管理投资、度量衡投资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直接对接,由投资机构决策进行跟投。2、创业导师培训、全程跟踪辅导,对产品和项目按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和优化。3、进入行业领先企业进行模拟实训,从产品(项目)创意到落地,进行深度交流。同时优秀产品可签订合作协议,对产品进行持续展示和包销。4、给予入驻鼓楼区的项目团队载体租金补贴及项目资金扶持,推荐享受省、市、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产品同步在猪八戒网、大文网文化商城等平台进行销售展示。附件:1.“乐创之星闪耀鼓楼”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产品组)报名表https://jinshuju.net/f/Zuru1Z2.“乐创之星闪耀鼓楼”首届“环南艺”创新创意大赛(项目组)报名表https://jinshuju.net/f/LNbBJc
2017-10-19

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微电影与动画电影大赛

大赛名称: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微电影与动画电影大赛作品初评时间:2017年11月20日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是中国现有的两个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的大学生电影节之一。原创微电影与动画电影大赛(前称:原创DV大赛)是历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中主要的竞赛单元活动,深受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欢迎及踊跃参与,收到的参赛短片作品数多至上千份,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大学生电影文化品牌活动。一、大赛主题:大赛题材不限,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和高尚的情操为规范。参赛作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政治正确,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大赛组委会有决定参赛影片是否入围的权利。二、参赛类别:参赛者可采用多元化的拍摄方式进行拍摄制作(制式不限,包括DV或DC数码摄像机、胶片摄影机、照相器材、手机等)、通过后期制作完成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剧情片、纪录片、动画这三项微电影作品。作品要求:参赛作品的格式为AVI、MOV数码视频光盘,分辨率为1280×720或以上,制式为PAL,25FPS,时间长度在30分钟之内。三、参赛对象:境内外高等院校(含民办)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均可参赛。四、活动日期(暂定):1、初评日期:2017年11月20日2、终评日期:2017年11月25日3、颁奖日期:2017年11月30日五、参赛方式:1、请登陆电影节指定官网:http://www.tvso.org/zt/dyj14/下载大赛报名表并填写打印;2、个人可直接投稿。递交作品的同时,请参赛者务必登录http://12.17ll.com/按要求上传作品以便参与网络初选投票。未上传的作品将不进行评选。网络报名参赛(由亿启酷动技术支持)联系人:谢湘玉,电话:020-83808131微信号:yiqi1680023、将报名表与作品光盘,以AVI或者MOV格式的数据光盘,邮寄至组委会指定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富力教学大楼1504李童收,邮编:510632,电话:020-28186278、15521016612】(截至2017年11月20日,邮戳为准,请注明“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微电影与动画电影大赛”字样和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及本人联系方式)。六、评选规则: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初评:1、网络投票,占20%(作品上传后网络投票即时启动,截止到11月25日结束)。2、采用大众评审团方式评选,占80%。评审团将由广州各高校影视爱好者组成,人数为25人。每人一票进行投票,票数与网络投票折算后由高到低选取前四十名进入入围环节。终评:为大赛公正起见,由组委会礼聘由高校教育之外的5位专业人士组成的终评评委会,评选出最后的各个奖项。(注:5位专业评委每人可在终评作品之外推荐不多于2部作品直接进入终评,以免非专业性的投票遗漏优秀作品。)七、奖项设置:(1)金奖: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金奖各1名,共3名,每名颁发三千元奖金奖品及证书;(2)银奖: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银奖各2名,共6名,每名颁发两千元奖金奖品及证书;(3)铜奖: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铜奖各3名,共9名,每名颁发一千元奖金奖品及证书;(4)指导老师奖:按获奖作品计,颁发证书。(5)最佳组织奖:5个,颁发奖牌及证书。获奖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被推荐到国内、国际短片大赛。【备注:各奖项中的奖金奖品,有部分为等值的实物。】八、大赛组委会声明:(1)所有微电影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对参评者的作品引起的版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2)组委会对于参赛及获奖作品,有权用作宣传出版以及相关用途。(3)大赛组委会有未尽事宜的解释权。本文整理自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官方微博,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7-10-04

2017·浙江省设计师创客大赛

大赛名称:2017·浙江省设计师创客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日期:2017年11月上旬一、竞赛目的近年来,浙江省着力以大众创业培育经济新动力,用万众创新撑起发展新未来,奋力开创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创新创业,人才为先。举办本次浙江省设计师创客大赛,旨在汇聚创意设计资源,引育设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设计创新创业,提升制造产业附加值,将设计成果通过大赛平台实现商业落地,让浙江成为更多设计人才首选的创业天堂,建设区域人才高地,为义乌全面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设计创意支撑。二、竞赛主题创意万象,时尚新风三、竞赛组织支持单位:北京服装学院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单位: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承办单位: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义乌市科学技术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执行承办:义乌市品智广告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义乌分会浙江省饰品行业协会义乌市创意园宾王158文创园老车站·1970文创园义乌市工业设计中心义乌市创新设计产业协会良库文化创意园大赛设立组委会,组委会由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共同组成。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会长任组委会主席,义乌市人力社保局局长、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担任副主席,承办及协办单位负责人担任组委会成员,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大赛邀请创意设计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融资机构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指导设计作品市场成果转化,遴选我省特色产业优势行业协会,联合企业帮助设计师的优秀设计作品实现批量生产、落地销售,推进市场。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四、参赛对象社会各界具备原创设计能力与一定的品牌创建意识的专业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及设计团队,包括国内外高校师生、国内外企业设计人员、独立设计师、民间手工艺人、自由设计爱好者等。五、竞赛项目本次竞赛紧扣大赛主题,设立“时尚产品设计”创新项目,竞赛项目注重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创业品牌意识,倡导设计产品市场化。竞赛鼓励品质上从优,成本上从简的“轻时尚”概念创新产品设计,作品形式包含但不限于家居收纳产品、创意生活用品、时尚服饰品等。要求参赛者以设计产品为核心展现设计理念及产品企划,参赛作品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进行申报。总体标准:1、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原则、参赛范围、参赛要求;2、设计的产品必须是原创作品;3、设计的产品方案具有前瞻性、创新性;4、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5、在现代制造技术方面,具有批量生产的可行性;6、在用户价值方面,具有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操作的便利性和功能的通用性;7、作品实物倡导选用绿色环保的轻型材料。作品提交办法:1、填写报名表;2、每件作品仅限一张版面,作品为jpg格式的电子文件,设计版面为42CM*29.7CM,300dpi精度,能够保证大幅面喷绘和印刷要求。版面内容为2017浙江省设计师创客大赛方案标题、作品名称、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或实物图、文字说明(注: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将报名表、参赛作品、参赛者身份证扫描件以文件夹压缩包的形式一起递交;3、设计作品倡导以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意成果,参赛者承诺对参赛作品拥有充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侵犯任何他人的知识产权,参赛作品未参加过同类型其他比赛,提交的参赛作品设计稿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大赛主办、承办方享有参赛作品的展示权、印刷权和宣传权。六、竞赛时间、地点(一)举办时间:2017年10月至12月(二)举办地点:义乌(新闻发布会)、义乌(设计作品初评、复评)、义乌(设计作品商业项目创新创业路演公开赛暨颁奖仪式)七、竞赛活动安排(一)大赛新闻发布会(10月上旬)1.活动地点:义乌。2.发布内容:通过省级和市级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发布大赛开赛权威信息及参赛指南,特邀政策专家介绍义乌对设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的扶植政策。(二)设计作品征集(10月-11月上旬)发布大赛官方网页专题(http://sjsck.maiqike.com/),公示报名指南及参赛须知及相关赛务材料,开通官方征稿电子邮箱及网上报名渠道。(三)初赛(11月上旬)首轮评审工作启动,组委会汇总报名材料,并对征集到的设计作品进行资格初审,组织专家评委根据评审标准评选出海选入围作品共70组。组委会公示入围作品名单,并将复赛指南相关赛务材料通过邮件方式发送给入围选手。(四)复赛(11月中旬)1、综合复评。组委会组织相关行业资深专家、评委,对作品(产品)的设计理念、产品功能、外观、材料、产业化程度、市场批量生产可执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复评。鼓励入围复赛选手提交参赛作品企划书,并将作品模型或产品实物运送至组委会指定地点参与复评,详见大赛官网相关赛务材料。2、资格确认。组委会联系12名入围决赛选手,确认无误后,网上公示决赛选手名单。(四)决赛(12月上旬)1、决赛作品项目完善。入围决赛选手根据组委会相关意见对作品模型(产品实物)进行完善调整并提交作品创业企划书初稿,企划书撰写框架详见大赛官网相关赛务材料。若入围决赛选手无法独立完成作品模型(产品实物)制作,组委会将视实际情况提供相应协助。2.创业集训营。组委会组织创业导师为决赛选手开设创业集训讲堂,进行创业政策、品牌创建、创业融资等方面创业培训。并由创业导师对选手进行一对一辅导,内容包括:决赛项目路演及答辩技巧;指导设计创业项目企划PPT排版及内容(集训期间相关食宿费用由组委会统一安排)。3.线上投票。上传入围决赛选手作品及创业项目简介至大赛官网,发起互动投票,让设计作品实现市场人气检验。4.作品线上线下展销。组委会将入围决赛选手作品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展出,进行售前展示,另设线下平台展出入围决赛选手作品及部分优秀作品,助力设计成果市场转化,促进设计创业项目商业落地。5.路演公开赛。入围决赛选手,结合设计创业项目企划PPT,面向由设计专家、创投机构、品牌营销专家、企业生产代表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产品设计创意展示、创业企划演说及答辩。总决赛联合网红同步APP直播,引导全民参与人气投票。6.打分。专家现场综合评定创业项目并打分。(五)颁奖签约仪式(12月上旬)1.颁奖。2.签约。获奖选手与企业或投融资机构签订合作意向书。八、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奖金共计15.4万元人民币,必要时可设特别奖,奖项设置如下(本次大赛各项奖金均含税)。设立金奖1名(奖金50000元),银奖2名(奖金20000元),铜奖3名(奖金10000元),优秀创业项目奖6名(奖金5000元),现场颁发奖杯及获奖证书。根据线上投票结果排名设立人气奖2名(奖金2000元),现场颁发奖杯及获奖证书。综合设置入围奖58名,大赛优秀组织奖若干名,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配套奖励支持。入围作品获得专家评论,媒体专栏报道;入围选手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决赛选手获得创业政策、品牌创建、创业融资等方面创业培训;义乌市政府对优秀人才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2017-09-30

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

大赛名称: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7年10月8日24时一、简介: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hineseundergraduateAstronomicalInnovationContest,CAIC)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竞赛计划每年举行一次。竞赛旨在通过天文科技与科普创新作品竞赛的形式,激发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天文、学天文、用天文的兴趣与热情,培养提高青年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与科技创新能力,帮助促进高校天文社团的发展和天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以期为我国天文科研、教育与科普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并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出贡献。二、竞赛形式:以天文科技创新与科普创新两大类形式参与竞赛。1、天文科技创新类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天文观测与技术创新(如创新天文观测仪器设备研制、创新观测与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开发等),(2)天文科学研究创新(鼓励利用自主观测设备或研究方法开展的研究课题,鼓励针对国内外最新最热门的天文发现与成果开展的研究课题),(3)天文学史与古天文等其它方面及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课题,等。2、天文科普创新类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天文科普理论、方法与形式创新,(2)天文科普与教学仪器设备创新研发,(3)原创天文科普创新作品(如天文科普文章、系列海报、系列课件ppt等),(4)多媒体天文科普创新作品(如天文科普软件/APP、天文科普系列漫画与视频、WWT宇宙漫游作品等),等。三、竞赛时间和节点(每年竞赛具体时间安排请见当年通知):1、第一阶段(一般在第二阶段前2.5个月):“竞赛通知”发布,大学生开始准备参赛作品;2、第二阶段(15天):竞赛初赛,网上提交作品;3、第三阶段(15天):初赛作品评选(专家评审、网上投票),确定并公示决赛入围者;4、第四阶段(决赛前15天):“竞赛决赛通知”发布,决赛入围者进行决赛报名并准备参赛;5、第五阶段:竞赛决赛与颁奖,约2-3天(含报到注册)。四、竞赛作品提交与决赛方案:1、初赛作品提交(提交方式与要求详见当年初赛作品提交通知):按照要求网上提交以下材料:(1)作品登记表(见附件);(2)论文或作品说明(一般不超过5000字);(3)辅助材料(图片、动画、视频等);(4)推荐信(可选择提供,由指导教师、辅导员、天文社团负责人撰写)。2、决赛方案(详见当年决赛通知):决赛采用海报成果展示与上台演讲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开展将综合考虑参赛队数与时间场地等限制。注意:入围决赛的参赛队在初赛作品提交后到决赛前仍可继续进行作品相关工作。五、竞赛参加者(具体年级要求请见当年竞赛通知):本竞赛的参加者要求为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全日制高等院校在读的专科、本科生(不限专业),具体年级标准为:竞赛当年9月已入学或刚毕业(即包含当年暑期刚毕业的学生,亦包含当年9月入学的新生)。每个参赛作品团队应包含一位团队负责人,团队总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每个团队负责人限主持申报一项作品,作为成员参加不限项。鼓励竞赛参加者在本校或周边地区寻找1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或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辅导员提供推荐。鼓励竞赛参加者以所在高校天文社团名义参加比赛,并由社团负责人撰写推荐信。六.提交作品通知1.提交时间:2017年9月16日0时至10月8日24时。2.提交材料:(1)作品登记表(见附件)。(2)论文或作品说明(一般不超过5000字)。WORD或PDF格式。(3)辅助材料(图片、动画、小视频等)。可选择提供。(4)推荐信。可选择提供,由指导教师、辅导员、天文社团负责人撰写。3.提交方式:请发送Email提交作品。请将所有提交材料打包(ZIP或RAR格式)发送至:caic2017@126.com,并抄送至caochen@sdu.edu.cn。邮件标题和打包文件请按:“科技/科普类--作品题目--负责人”的方式命名。注意:打包文件大小如超出邮件发送限制,请自行上传至网盘并发送邮件告知链接。竞赛组委会收到作品后会在3日内回复,如未收到回复信息,请务必发邮件询问!4.作品修改更新:在作品提交截止时间(10月8日24时)前,可对已上传的作品进行修改更新,请重新上传及发送email提交修改更新后的作品文件。邮件标题和打包文件请按:“(更新)科技/科普类--作品题目--负责人”的方式命名。注意:重新发送有修改更新的作品文件内容即可。5.答疑及(初赛)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如有疑问,请通过竞赛答疑交流QQ群:478532758或发送email至caochen@sdu.edu.cn提出。(初赛)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将于作品征集并整理后开展,具体通知将于10月中旬前发布。七、竞赛评分(具体评分细则及评委详见当年初赛/决赛通知):1、初赛评分: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委员、高校专业天文教师等不少于3位老师担任(评委有严格的回避原则)的初赛评委会给出的初赛成绩,占90%;+网络投票:占10%。2、决赛评分:初赛综合成绩:10%;+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委员、高校专业天文老师及决赛所在地天文专家等不少于5位老师担任(评委有严格的回避原则)的决赛评委会给出的决赛成绩,占80%;+各参赛队负责人互评,占10%。同时由决赛评委会评出各单项奖。八、竞赛评奖:本竞赛计划设一等、二等、三等奖(入围决赛的作品均可获奖),并设若干单项奖,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竞赛获奖可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获取创新学分等奖励,并推荐天文类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考研究生、以及中小学和天文馆科技馆招聘天文教育与科普人才时参考。九、其他事项:1、竞赛具体通知、相关资料查询、在线作品提交、网络投票等通过竞赛官方网站:http://caic.china-vo.org/,竞赛微信公众平台:astrocaic和竞赛交流QQ群:478532758(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发布,敬请关注。2、对本通知所述问题如有疑问或建议请通过竞赛交流QQ群:478532758(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提出,或发送邮件至caochen@sdu.edu.cn。十、联系方式: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竞赛将在举办中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欢迎广大参赛者进行相关资讯并多提宝贵意见。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微信公众平台:astrocaic大学生天文创新竞赛QQ群:478532758(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邮箱:caochen@sdu.edu.cn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竞赛作品登记表.docx
2017-09-22

首届湖滨新区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首届湖滨新区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为促进宿迁市湖滨新区旅游商品研发,丰富旅游商品种类,扩大旅游商品在旅游消费的比重,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伴手礼),通过旅游商品传播骆马湖旅游文化,推动湖滨新区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宿迁市湖滨新区旅游经济发展局拟举办“首届中国宿迁湖滨新区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目前赛事作品征集持续进行。一、大赛主题本次大赛要求以宿迁市湖滨新区旅游元素为主题,体现区域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旅游特色、满足游客需求,用创意设计创新湖滨新区旅游商品(伴手礼),彰显湖滨新区旅游传统魅力、文化张力和创新活力。二、参赛对象以个人或团队为参赛单位,参赛对象包括旅游企业、设计机构、创新机构、国内外院校、设计师(含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创客机构(团队)、资深创客、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和产品制造企业、创新设计爱好者等。三、参赛作品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题。具有宿迁市湖滨新区旅游文化元素、地域特色和景区(点)特征,能体现湖滨新区旅游资源的创新性、独特性、时尚性、实用性、纪念性、市场性等特点。包括能体现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特色等元素的各类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文化艺术品、旅游生活品、旅游纪念品、地方特产等方面的自由设计及创意;旅游商品的外观、结构及包装设计。2、参赛作品不得是历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作品,不得是仿冒国内外已经上市的产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作品。3、提交书面设计的,稿纸提交规格A4,彩色打印;提交电子设计稿的,稿件发送JPG格式和源文件,清晰度大于300DPI,不大于3MB,入围作品另行通知调用大文件。4、参赛者需详细填写报名表和作品说明表(附件1、附件2),提供参赛者信息,阐述作品名称、设计创意、作品主题、特点、结构和工艺(传统工艺需注明其工艺特征)、材质以及商品受众和预期价格等。说明文字不超过500字。5、提稿图片正面不得出现姓名、地址等个人相关信息。6、参赛者须同意其参赛作品参加官方网站的网上公众评选、主办单位的展示会及有关宣传推荐活动。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将通知报送者自行取回(报名参赛作品的文字说明材料和照片不再退还本人)。四、作品报送方式1、设计图稿:参赛者/单位把报名表格(参赛者签名不得打印,须亲自签名;参赛单位须盖公章)及参赛作品设计图稿按要求发送到邮箱1791204162@qq.com(邮件如已接收,将回邮给参赛者/单位)。2、实物作品:参赛者/单位携带报名表格及实物作品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湖滨新区旅游经济发展局)提交,地址:宿迁市湖滨新区玉兰路9号湖滨新区管理委员会B座216室。特别提醒:如需快递作品,视参赛者已自动承担作品快递费用及物流安全。主办方拒绝接受任何破损作品参赛,且不承担任何责任。五、赛事安排1、环节设定作品征集(2017年9月1日启动)——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报送审定——颁奖仪式——作品展示2、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宿迁市湖滨新区旅游局”,获得最新赛事进展。六、奖项设置(奖金为税前金额)一等奖1名,颁发奖金10000元及证书、奖牌。二等奖2名,颁发奖金5000元及证书、奖牌。三等奖5名,颁发奖金2000元及证书、奖牌。优秀奖20名,颁发奖金500元及证书。七、版权说明1、大赛实行实名投稿制,作者提交作品时,必须填写大赛报名表,以便联络活动投稿者及时参加大赛的各项活动。2、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作品不得重复参赛;若有第三方对作品提出异议,并经主办单位查明属实者,主办单位将取消获奖资格,并追缴其所有奖品,且因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法律后果。3、参赛作品自提交之日起,主办方享有刊发、推广、出版参赛作品的公益性使用权,所有提交非实物类作品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实物类作品一般不予退还,确实贵重件请斟酌参赛。4、参赛作品均不得在内容中显示参赛者、参赛单位名称等创意元素以外的其他相关信息。5、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评委会将对参赛者提交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管理,当参赛者要求公开、修改或延期使用其提供的信息时,评委会经过身份核实后给予答复。6、最终获奖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无条件享有各项公益使用权,有权以任何形式复制、展示、传播作品,并享有向相关旅游生产企业推荐,培育和上市的优先权和主导权。八、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九、特别提醒1、当遇到以下情况时,组委会有权收回奖杯、证书、标志使用权、奖金等:(1)正式确认获奖作品侵犯了其它作品的知识产权。(2)参赛者在未通知主办方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2、获奖作品参赛者应根据举办方要求参加颁奖、展示会及相关活动。3、凡参赛者均视为认可本公告(申明)所有内容。4、大赛主办方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留对本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十、联系方式联系人:付女士、刘先生、蔡先生电话:0527-84837969邮箱:1791204162@qq.com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玉兰路9号湖滨新区管理委员会B座216室。赛事信息及表格PC端下载链接:http://www.hbxq.gov.cn/hbxq/gsgg/201709/602fd8a837e749249d947959f84738fa.shtml微信公众号文章请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jEwOTM4OQ==&mid=2247483954&idx=2&sn=59239fa1b788da96d3759f4a35300e62&chksm=f9d1aa90cea623860556a1fcc37ec0aa19b06c41f1693b2ae998fdbff0aa8d290adb7005f46a#rd合作平台:网易新闻客户端专题页面:https://c.m.163.com/news/s/S1504170347878.html?spss=newsapp&spsw=1参赛表格下载:https://c.m.163.com/news/a/CT6GA41E0424989N.html?spss=newsapp&spsw=1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