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竞赛评审最新动态

竞赛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竞赛评审

竞赛评审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竞赛评审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竞赛评审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竞赛评审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竞赛评审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竞赛评审就找竞赛评审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竞赛评审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竞赛评审
2020-04-15

2020年第十二届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

2020年第十二届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2020年第十二届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去大赛网”整理:www.godasai.com)报名(开始时间)报名(结束时间)推荐专业参赛对象参赛方法2019年9月30日开始报名2020年5月31日报名截止不限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及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官网注册报名参赛形式地区报名费主办单位举办次数小队/学校(不超4人/队,每学院1队)全国无(官网无说明)中国制冷学会(CAR)/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第12届初赛/预赛时间决赛时间获奖名单获奖证书竞赛类别作品提交:2019年9月30日-2020年6月30日大赛初审:2020年9-10月大赛复审:2020年11月大赛答辩:2020年11-12月获奖公示:2020年12月获奖公示:2020年12月A类(国家级)大赛官方网址特别激励官方网站:http://car-ashrae.51hvac.com/特等奖1个奖金20000元,同时资助团队所有同学及一名指导教师赴美参加2021年ASHRAE冬季年会一等奖2个奖金10000元二等奖4个奖金5000元三等奖若干单项奖若干竞赛组委会为获得特、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的团队及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为其他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颁发参赛证明。◎初赛名单◎初赛获奖名单◎复赛名单◎复赛获奖名单◎决赛名单◎决赛获奖名单去大赛网(www.godasai.com)提醒您:有更新后字体将变为蓝色,点击对应链接即可为推进我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本专业学生实际设计水平,发现和培养行业后备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中国制冷学会(CAR)、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建环教指委),ASHRAE(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一、大赛简介自2009年开始,中国制冷学会(CAR)、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建环专指委)和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合作,共同举办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竞赛主要面向我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四年级本科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目标是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发现和培养未来的暖通空调工程师,促进国际交流。自2014年开始,江森自控作为竞赛的独家支持企业为竞赛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暖通空调在线作为竞赛的战略合作媒体与竞赛在推广和宣传等方面开展合作。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制冷学会(CAR)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2、赞助单位江森自控3、战略合作媒体暖通空调在线三、大赛日程大赛报名:2019年9月30日-2020年5月31日发布题目:2019年9月30日-2020年5月31日作品提交:2019年9月30日-2020年6月30日大赛初审:2020年9-10月大赛复审:2020年11月大赛答辩:2020年11-12月获奖公示:2020年12月四、参赛对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及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每队可以有不超过一名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且团队负责人、主要工作完成人、答辩代表、领奖代表必须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五、大赛报名1、于2020年5月31日前在竞赛官网注册并网上填写参赛申请2、每个学院只允许推荐1支团队参赛3、参赛者最高年龄不得超过28岁4、参赛者以团队的名义参赛,每个团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可以有不超过1人为全日制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无相关执业经历),其他参赛者均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5、团队负责人、主要工作完成人、答辩代表、领奖代表必须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参赛团队成员的身份,以作设计时的身份为准,设计时为大四学生,设计完成后开始就读研究生的同学,符合参赛要求,可以作为代表参加答辩)6、参赛资格以递交的正式参赛申请表为准,每个学院只允许推荐1支团队参赛,如有多支团队进行了竞赛设计,请各院择优推荐。如组委会同时收到同学院2支团队递交正式参赛申请表,且推荐院校无进一步意见,则以表上盖章日期为准,接受日期较前的一份7、参赛者资格与身份由推荐学校核定并给出证明。一旦发现有学校提供不实证明材料则取消该校今后3年的参赛资格,一旦发现有参赛者提供不实证明材料则取消该参赛者团队的参赛资格或收回已经获得的奖励六、大赛题目竞赛要求参赛团队根据组委会公布的题目(已于2019年9月30日发布至竞赛官网),进行相应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标准提交作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倡各高等院校将竞赛设计与本科生毕业设计结合。本届竞赛题目官网地址:http://car-ashrae.51hvac.com/title_Thisc.html(赛题答疑老师的联系方式见此页)七、作品提交1、提交方式各团队在确认参赛意向后,于2020年5月31日前在竞赛官网注册并网上填写参赛申请。请于2020年6月30日前将作品及所在学院盖章的纸质参赛报名表一同寄至组委会(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地址见《竞赛制度文件》中的《设计要求及作品提交要求》下载包。*参赛资格以递交的正式参赛申请表为准,每个学院只允许推荐1支团队参赛,如有多支团队进行了竞赛设计,请各院择优推荐。如组委会同时收到同学院2支团队递交正式参赛申请表,且推荐院校无进一步意见,则以表上盖章日期为准,接受日期较前的一份。2、作品要求设计要求、作品提交要求及其他制度文件请至竞赛官网“竞赛制度文件”板块下载(其中“设计指导意见”汇总了历年参赛作品中的常见问题,请认真参考)。八、大赛流程2019年9月30日:公布竞赛题目2020年5月31日:网上报名截止2020年6月30日:作品递交截止,将作品及盖章的正式报名表一同寄至组委会(以邮戳时间为准)2020年9-10月:初审2020年11月:复审2020年11-12月:答辩2020年12月:公示竞赛结果九、大赛评审竞赛审查分为初审、复审及答辩3个环节,其中初审和复审针对提交的设计作品,答辩为面试(竞赛评审的更多详细说明文件请在大赛的《竞赛制度文件》板块中下载)。1、初审说明1)初审的评委为高校相关专业老师2)初审环节的目标是在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若干份优秀作品,进入复审;同时,评委还应该对作品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述,供复审专家参考3)初审的主要的审查要点及审查方式,参见“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初审说明”4)初审完成后,同时公布初审结果及初审专家名单;初审结果指入围团队名单2、复审说明1)复审的评委为设计院专家及高校教师;具体人选由评审委员会主任确认2)复审环节的目标是在所有入围作品中,评选出前6名,进入下一轮审查(其余4份作品获入围奖);同时,评委还应该对前6名作品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述;同时,复审需要确定单项奖作品3)复审采取会审的形式,在审查作品整体设计水平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参赛团队是否具有基本的工程设计概念;主要考察点请参见“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复审说明”4)复审完成后,同时公布复审结果及复审专家名单;复审结果包括公布前6名名单及单项奖名单3、答辩说明1)答辩的评委由设计院专家及建环专指委代表共同组成,以设计院专家为主;专指委代表1名,由教指委主任指定,设计院专家由竞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指定,名单向组委会全体委员通报2)前6名团队各派1位代表参与答辩环节,该代表在进行竞赛设计时必须为本科生3)答辩环节是对“初审”和“复审”环节的补充。前6名团队的最终名次,主要在“初审”及“复审”意见的基础上,参考答辩环节的相关表现来确定4)答辩包括“设计团队代表PPT发言”及“提问回答”两个环节,其中“发言”环节20分钟,“提问回答”环节不超过20分钟,具体时间由评委酌情掌握5)答辩的主要考察要点及注意事项参见“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答辩说明”十、奖项设置特等奖1个奖金20000元,同时资助团队所有同学及一名指导教师赴美参加2021年ASHRAE冬季年会一等奖2个奖金10000元二等奖4个奖金5000元三等奖若干单项奖若干竞赛组委会为获得特、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的团队及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为其他参赛团队及指导教师颁发参赛证明。十一、其它说明1、请注册竞赛官网http://car-ashrae.51hvac.com/,获取竞赛资讯,下载竞赛试题、竞赛制度文件,提交竞赛申请等2、竞赛的相关资讯,亦可通过中国制冷学会官网www.car.org.cn获取3、竞赛官网的栏目“竞赛制度文件”的子栏目“设计指导意见”中汇总了历年参赛作品中的常见问题,请认真参考十二、联系方式去大赛网(www.godasai.com)提醒您:官方网站:http://car-ashrae.51hvac.com/1、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员:张雯、王从飞联系电话:010-68719976、13401125184电子邮箱:wzhang@car.org.cn2、作品邮寄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中国制冷学会,100142(张雯收电话:010-68719976手机:13401125184)注意事项:邮寄作品必须使用快递
2020-02-05

FinTechathon 微众银行首届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

FinTechathon微众银行首届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注册报名及初赛作品提交:2019年6月15日--8月15日大赛专属报名链接:https://jinshuju.net/f/5qFww5?x_field_1=WAJSW一、大赛介绍FinTechathon微众银行首届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旨在打造金融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科技赛事,是面向前沿技术领域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Blockchain)学生团队的竞赛活动。大赛致力于推动国内及海外高校学生探索金融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促进相关专业跨校和校企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二、赛题说明人工智能赛道请基于AI联邦学习开源平台FATE设计一个联邦学习产品应用,场景不限。固定题目(以下赛题二选一):平台链接>https://github.com/WeBankFinTech/FATE1、基于横向联邦学习场景,利用FATE支持的算法设计创新产品应用,包括并不限于推荐,图像,游戏,反洗钱等。2、基于纵向联邦学习场景,利用FATE支持的算法设计创新产品应用,包括并不限于信贷,保险等场景。区块链赛道请基于FISCOBCOS设计并开发一个区块链系统,场景不限,解决实际问题。参考题目(包括且不限于以下4个方向):平台链接>https://github.com/FISCO-BCOS/FISCO-BCOS/1、目前高校毕业证是由高校给学生颁发,教育部存档,学生应聘时应聘单位通过教育部鉴定真伪。请根据这个场景设计一个由高校和教育部组成的毕业证区块链系统。2、我们一生要在不同的学校读书学习,参加无数次考试,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书。请设计一个教育区块链系统,记录我们的考试、证书、老师评价等数据。3、2019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改革坚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食品生产企业对其产品追溯负责,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请结合上述政策要求,设计一个食品追溯系统,记录食品从田地到餐桌的过程。4、目前居民购房通常需要贷款,请设计一个用于二手房交易的区块链系统,参与机构至少有国土局,银行和房产中介。三、大赛日程四、奖项设置本次竞赛评审结果由大赛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获奖证书由大赛组织委员会统一印制、颁发,颁奖典礼将在全国总决赛评审结束后进行。本次大赛具体设置以下奖项:入围奖项初赛阶段,将评审选拔出两个赛道共20-25支队伍入围,颁发入围证书,并邀请至深圳参加现场决赛。决赛奖项总决赛中,各赛道根据最终成绩排名,分别设置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颁发证书及奖金(税前)。优秀参赛者优享五、参赛规则本届竞赛面向国内及海外高校在校学生(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具体要求如下:1、参赛队员须为高等学校在册在校学生,学历、专业、年级不限。2、须以团队的形式参赛,每支参赛队伍人数2-5人,允许跨年级、跨专业、跨校组队。如有个人参赛者,可先提交报名,大赛组委会将提供交流平台协助组队。3、参赛队员需保证报名信息真实、准确、有效,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重复报名无效。4、参赛队伍需独立完成题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无任何作弊、欺诈、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行为。参赛期间若经发现或被举报并核实存在上述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5、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选手所有,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及作品相关、参赛队伍等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览(含巡展)等。6、本次竞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受邀参加决赛的参赛队员,决赛期间的食宿及往返交通费用由大赛组织委员会统一安排,相关政策后续具体通知。六、参赛流程初赛1、报名:参赛队伍由队长登陆大赛官网按要求提交团队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完成报名。2、提交《参赛作品规划》:报名成功后,将由大赛工作人员联系参赛队伍,根据对应赛道的题目要求填写《参赛作品规划》(含产品创意、产品特性、实施方案等)。3、提交初赛参赛作品:初赛作品可以为视频、ppt、部分demo等,形式不限。在初赛规定时间内,须通过邮件发送到指定邮箱(邮箱地址:fintechathon@geekbang.com),邮件标题及作品命名方式为:【团队名称+报名编号+参赛作品名称】。4、在初赛规定时间内,参赛队伍可在不更改作品主题的前提下,对其参赛作品进行完善,最终参赛作品以初赛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一次提交的版本为准,作品提交总次数不超过3次。决赛马拉松:1、大赛组委会将评审选拔出两个赛道共20-25支队伍入围,前往深圳参加现场决赛。2、决赛将采用36小时封闭马拉松的形式对初赛提交的作品进行开发和完善,并完成路演PPT,决赛结束前集中进行路演答辩。决赛作品必须使用大赛规定的开源系统(人工智能赛道要求FATE,区块链赛道要求FISCOBCOS)。3、决赛作品的整体方向需与初赛作品一致,不得临时调整方向。七、评审规则八、特邀名誉顾问九、特邀院长顾问十、特邀行业顾问十一、组织机构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协办方技术指导单位合作伙伴大赛专属报名链接:https://jinshuju.net/f/5qFww5?x_field_1=WAJSW大赛指导交流qq群:904475063
2019-07-08

国赛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第一轮通知

国赛|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第一轮通知区赛以及七届国赛、区赛承办单位推荐到国赛的时间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各区域赛主办单位: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开展全国光电类专业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专项工作,展示高校光电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适应全国高校学科竞赛快速发展的形势,经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决定,2019年8月18日-20日在青岛大学举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组织单位主办单位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承办单位青岛大学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协办单位青岛市物理学会二、大赛时间2019年8月18日-20日三、大赛官网网址:http://opt.zju.edu.cn/gdjs/四、赛事要求1、参赛项目要求①参赛项目能够将光电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光电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制造、金融、绿色能源、生态农业、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②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凡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③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2、大赛赛制规定①本届竞赛采用按大区(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区、中部区、东南区、东部区)举办区赛,推荐区赛获胜队参与国赛的模式。②区赛根据报名规模采取网络初评推荐、现场路演的方式,按照不高于报名队数40%的比例来产生区赛(相当于国赛选拔赛)获奖队伍,并原则上按照区赛前15%的比例,向国赛推荐路演队伍,各区推荐国赛参赛队总数不超过30支。③同一高校通过区赛推荐参加国赛创意组、初创组的参赛队总数不应超过5支。组委会给予本届国赛和区赛的8个承办单位每单位额外增加1个国赛参赛队推荐名额,具体推荐参加创意组还是初创组比赛,合作承办竞赛的多家单位由谁获得这个额外增加的推荐名额,由各承办单位自行协商决定。3、参赛对象规定根据参赛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初创组共两个组别。具体参赛条件如下:①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19年5月31日(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鼓励跨学科专业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及以内学生组成,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019年暑期前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支队伍。②初创组。参赛项目在2019年5月31日(包含当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累积融资额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初创组由不少于3人组成、建议3-5人,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初创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③组队要求。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实物决赛项目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银奖和铜奖的项目,不得再报名参加本次竞赛。④师生共创项目。基于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各参赛项目推荐高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⑤国际参赛项目。鼓励各高校推荐国外友好合作高校的项目参赛,推荐项目不占学校限额。根据高校推荐项目数量情况,将由组委会决定是否单独设立国际赛道事宜。4、竞赛奖项设置①获奖比例。国赛按照参加路演的参赛队情况,现场评出特等奖若干,一、二、三等奖基本按照20%、30%、50%的比例获奖,且从学校推荐算起,原则上按照所有报名队伍数不多于20%的比例获奖。如因区域赛参赛队数量不均衡导致总体获奖比例突破20%,将由组织委员会另行发布通知。②其他奖项。另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获奖项目颁发获奖证书,国赛特等奖队伍将有机会获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直接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五、报名注意事项1、网络报名①报名系统:登录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官网,注册报名系统后,提交相应计划书和5分钟项目介绍视频。②指导教师:跨校报名的以队长所在高校报名,每队最多两名指导教师,报名结束后不接受更改队员和指导教师。③报名程序:附件1: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创意组计划书;附件2: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初创组计划书;经区赛选拔,推荐到国赛的队伍请下载填写“附件3: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报名信息表、附件4:当年度区赛推荐函”。其中,附件4须加盖公章并扫描成为电子版。第七届国赛、区赛承办单位推荐到国赛的参赛队伍请下载填写“附件3: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报名信息表、附件5:七届国赛、区赛承办单位推荐函”。其中,附件5须加盖公章并扫描成为电子版2、网络系统报名时间节点时间节点:区赛以及七届国赛、区赛承办单位推荐到国赛的时间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六、参赛注册费和食宿事宜1、注册费注册事宜。国赛路演队伍注册费的具体数额和缴纳办法,后续将另行通知。报到时由组委会开具发票,注册后可获取参赛手册、大赛T恤衫、餐票等。注册费不包括省际、城际交通、市内交通、住宿等费用。2、食宿事宜①住宿。本届竞赛组委会不组织参赛学生统一住宿,请各校指导教师与学生自行提前联系宾馆住宿,费用自理。②用餐。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期间队员和指导教师的伙食,费用包含在注册费中(餐票)。七、国赛日程与展示1、国赛日程2019年8月18日全天报到,地点为青岛大学(青岛市宁夏路308号)。8月19日、20日安排竞赛开幕式、路演、获奖作品展示以及闭幕式等环节,详细日程另行发布。2、作品展示为了更全面合理地评审参赛作品,竞赛期间将进行作品展示,供评审专家参观和评价。路演需要准备答辩用的PPT,答辩时间包括5分钟陈述和3分钟专家提问。综合作品的创新性、团队情况、商业性、带动就业前景等方面表现,最终确定各级别奖项。八、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邮编:266071。联系人:邵渭泉,手机:15864262929。联系邮箱:qduswq@163.comQQ群联系方式:第七届光电设计大赛,群号:498060938。九、设备厂商展示欢迎光电信息领域设备厂商参加会议并做仪器设备参展,会议赞助事宜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邵老师,手机:15864262929。联系邮箱:qduswq@163.com七届国赛组委会〔2019〕1号关于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有关事项的通知.pdf附件1:《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创意组计划书》.doc附件2:《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初创组计划书》.doc附件3: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竞赛报名信息表.xls附件4当年度区域赛推荐函.doc附件5当年度国赛、区赛承办单位推荐函.doc附件6: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评审要点.docx附件7:http://opt.zju.edu.cn/gdjs/redir.php?catalog_id=23032&object_id=24631附件8: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要点.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5-18

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4月30日一、竞赛总则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举办的全国性竞赛。2019年竞赛以物联网行业项目和创新产品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为办赛方针,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为高质量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展示、合作的平台,并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二、竞赛组织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四川大学支持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竞赛组委会”),并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设竞赛秘书处。2.竞赛组委会负责组建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竞赛评审委员会和竞赛监督委员会,指导、执行和监督各分赛区及全国总决赛的组织和奖项评审工作。3.参赛队伍可自拟选题参赛,可自主选择技术平台制作参赛作品。同时,为促进参赛师生与业界的交流,提高参赛作品质量,竞赛组委会邀请合作伙伴设计了若干具有挑战性的竞赛命题,选择这些命题的参赛队伍有机会得到这些合作伙伴资深工程师的指导,并免费获得组委会发放的相关技术平台。使用推荐技术平台参赛将获得适当的加分。4.竞赛组委会将同期举办创客交流、创业路演、技术交流与培训等活动。三、赛事流程及赛区设置(一)赛事流程第一阶段:报名和线上作品提交阶段1.2019年3月赛事启动。2.2019年3月31日竞赛官网公布合作伙伴为竞赛特别设计的具有前瞻性的竞赛主题,参赛队可以选择某一竞赛主题进行作品构思。参赛队也可以自拟竞赛主题。3.2019年4月~5月组委会举办全国技术巡回讲座,参赛队可以线上和线下与合作伙伴的资深工程师交流,并根据需要领取组委会推荐的技术平台。参赛队线上提交报名表、作品选题、技术平台选择、作品构思。4.2019年4月30日报名表、作品选题、技术平台选择、作品构思线上提交截止。5.2019年6月30日作品完整方案和作品演示视频线上提交截止。第二阶段:分赛区竞赛阶段6.2019年7月15日前各分赛区完成网上作品评审,公布入围分赛区决赛名单。7.2019年8月15日前各分赛区决赛结束,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第三阶段:全国总决赛8.2019年8月下旬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四川大学举行。(二)赛区设置竞赛设立5个分赛区,分别是华东分赛区、华北分赛区、华中及西南分赛区、西北分赛区和东北分赛区。四、参赛对象1.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也欢迎优秀的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2.参赛学校以参赛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同一所学校可组织多支参赛队,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不能联合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参赛学生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参赛指导教师可同时带领本校的多支参赛队,但参赛学生只得同时参加1支参赛队。3.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参赛队选题、组织学生参加赛前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学生应用竞赛推荐技术平台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实现,同时负责竞赛过程中与学校及组委会之间的信息沟通。4.各参赛学校应按竞赛通知的精神,统一组织和布置竞赛参赛工作,积极参加分赛区举办的赛事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五、报名流程1.竞赛注册在竞赛网站http://iot.sjtu.edu.cn进行竞赛账号注册(注:往届参加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需重新注册)。学生注册采用邮箱验证方式自助进行;教师注册采用人工验证,注册信息提交后2个工作日内竞赛组委会审核注册信息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认完成注册。2.创建团队使用注册好的竞赛账号登陆竞赛网站http://iot.sjtu.edu.cn,由一名学生担任队长创建团队,并将已经完成竞赛注册的指导教师和学生添加到团队中,完成团队创建。详见网站介绍。3.作品提交完成团队创建的参赛队可以按要求提交作品相关。详见网站介绍。4.竞赛组委会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评审费及技术平台购买费等费用,竞赛推荐的技术平台由组委会免费向参赛队发放。5.报名开始日期:2019年3月31日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4月30日(逾期报名系统将关闭)6.作品完整方案和演示视频提交开始日期:2019年5月1日。作品完整方案和演示视频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30日(逾期作品提交系统将关闭)7.作品完整方案和演示视频提交截止后,各分赛区开始线上作品评审工作,评审结束后公布入围分赛区决赛名单,公布截止日期:2019年7月15日前六、竞赛赛制(一)作品形式1.线上提交的作品完整方案和演示视频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物联网应用设计方案。2.现场的作品演示和答辩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或不经修改直接使用参加其他竞赛的参赛作品参赛。(二)竞赛形式1.线上预赛由参赛队在竞赛网站提交作品完整方案和演示视频,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对竞赛作品进行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入围分赛区决赛的参赛队伍名单。2.分赛区决赛由各分赛区竞赛承办单位组织的现场集中式的竞赛,采用作品讲解和作品现场演示两个环节,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分赛区奖项归属及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伍名单。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队的总数不超过120支。3.全国总决赛由竞赛组委会组织的现场集中式的竞赛,采用作品讲解和作品现场演示两个环节,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奖项归属。七、评审方法与奖项设置(一)评审方法1.线上评审预赛阶段的评审将采用线上评审,各分赛区组织专家对本赛区的作品做出评审并计分。主要考察作品的创意、技术方案及其实现质量、应用价值等。分赛区按照线上评审结果确定入围分赛区决赛的参赛队。2.现场评审分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都采用现场评审的方式。主要考察参赛作品的讲解和作品的现场演示效果。分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的评审结果当场产生。(二)奖项设置1.竞赛将设置参赛队员奖、指导教师奖和优秀学校组织奖。2.竞赛分区赛设分赛区特等奖若干名(分赛区特等奖入围全国总决赛),分赛区一、二等奖若干名,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校组织奖若干名,发放获奖证书。3.竞赛全国总决赛设一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设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设创新奖若干名;设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校组织奖,颁发获奖证书。4.竞赛的获奖结果由竞赛评审委员会审定,并在竞赛网站上公示,获奖证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同竞赛组委会统一印制、颁发。八、交流活动1.竞赛致力于推动物联网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竞赛期间鼓励各种形式的参赛队间的交流活动,并组织主流媒体宣传优秀作品和参赛团队。2.竞赛将争取更多的物联网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到竞赛的赞助、推广、宣传等活动中。3.全国总决赛计划邀请国内代表性的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组团观摩竞赛。4.全国总决赛计划邀请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物联网人才培养和物联网创新创客模式探索的讨论,推荐优秀团队与作品参与创业活动,加速技术转化。九、竞赛作品的知识产权1.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及其所在学校所有。2.参赛队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对于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本竞赛的主办、承办和协办方均不负任何法律责任。3.竞赛的主要协办方,拥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进行演示和出版的权利(不涉及技术细节)。如果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参赛作品,需与参赛队及其学校协商,经参赛队及其学校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协议。4.对于进入全国总决赛的作品,竞赛专家委员会将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材料,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汇集成书后正式出版发行。十、联系方式竞赛官方网站:http://iot.sjtu.edu.cn竞赛官方邮箱:iotcontests@sjtu.edu.cn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联系电话:021-34205077十一、其他本章程的具体解释权归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代章)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委会2019年3月竞赛官方网站:http://iot.sjtu.edu.cn点击:http://iot.sjtu.edu.cn/show.aspx?info_lb=36&info_id=676&flag=2查看大赛命题2019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章程_190310.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4-12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方式:赛事分校赛、省赛、国赛,校赛参赛方式详见各高校教务处通知报名时间:2019年5月31日截止关于组织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通知(电组字〔2019〕01号)各赛区组织委员会、各有关高等学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全国竞赛)组委会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委托,在认真总结往届电子设计竞赛经验的基础上,经研究讨论,决定启动2019年全国竞赛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目的全国竞赛是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按照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原则,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二、组织领导1.全国竞赛组委会负责全国范围内竞赛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全国竞赛专家组负责竞赛命题、评审工作。2.原则上每个参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自治区)教育厅、直辖市教委(局)、高校代表及电子信息类专家及相关人士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各赛区专家组由本赛区的电子信息类专家及相关人士组成,负责赛区竞赛的评审工作,同时负责组织、遴选本赛区内的征题并向全国专家组推荐所征题目。3.暂时没有条件单独组成赛区的省、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参与其他赛区的竞赛活动,或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联系,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筹安排。三、竞赛题目及要求1.竞赛题目分为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2.竞赛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两部分,以电子电路(含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应用为基础,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DSP、可编程器件、EDA软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频及光学红外器件等的应用。除题目特殊要求以外,参赛队的个人计算机、移动式存储介质、开发装置或仿真器等不得带入测试现场(实际制作实物中凡需软件编程的芯片必须事先下载脱机工作)。3.竞赛题目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今后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4.竞赛题目着重考核参赛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实践创新和独立工作的基本能力、实验综合技能(制作与调试),并鼓励参赛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5.竞赛题目在难易程度上,既要考虑使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充分发挥与创新的余地。6.全国竞赛仍采用广泛征题、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请各赛区广泛发动本赛区高校师生、有关企业,组织好今年竞赛的征题工作,按照《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命题原则及征题要求》(附件1),将征题汇总后于5月31日前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四、竞赛时间与形式1.报名时间:2019年5月31日截止。各赛区负责本赛区的报名与情况汇总工作,并填写电子版的全国统一格式的《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区报名汇总表》。2.竞赛时间:2019年全国竞赛时间为8月7日(周三)8:00至10日(周六)20:00。竞赛以赛区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竞赛、评审和评奖工作,具体时间节点及相关竞赛工作进度安排请按照《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进度安排》(附件2)进行。3.学生自愿组合,3人一队,由所在学校统一向赛区竞赛组委会报名。参赛队分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参赛队数由学校自行确定。4.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分别为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5.各赛区竞赛所需场地及仪器设备、元器件或材料原则上由参赛学校提供。五、网上发题2019年全国竞赛继续采取网上发题方式。8月7日8:00开赛时,将依托相关网站发布全国竞赛题目,网站的网址提前公布。六、评奖2019年全国竞赛,仍采用“一次竞赛,两级评奖”,分为“赛区奖”和“全国奖”两种形式。1.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评奖工作,赛区奖的评奖等级及各奖项获奖比例由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这一活动,建议各赛区设置“成功参赛奖”或类似意义的奖项,凡按时完成竞赛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参赛队均可发给“成功参赛证书”或类似奖项证书。2.赛区评审结束后,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将本赛区优秀参赛队的设计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报送的具体内容及报送时间另行通知),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评奖的优秀参赛队数分别不超过本赛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实际参赛队总数的10%。3.全国竞赛专家组通过复测、综合测评等评审环节,评选出全国竞赛获奖候选队。4.全国竞赛组委会根据全国竞赛专家组的评审结果确定全国一、二等奖,获奖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全国实际参赛队总数的8%。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所学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总数合计不超过4个,其中一等奖队数不超过2个。5.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评奖。6.全国竞赛设立“赛区优秀组织奖”,对竞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优秀征题奖”,对竞赛征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7.请各有关高等学校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承认教师在指导全国竞赛活动中的工作量(教高司函〔2003〕165号),鼓励更多的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对工作突出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七、竞赛规则1.参赛学生应为普通高等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或高职高专学生。2.参赛学生必须按统一时间参加竞赛,按时开始和结束竞赛。参赛的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原则上选择高职高专组题目,但也可选择本科组题目。只要参赛队中有本科生,该队只能选择本科组题目。3.各赛区竞赛组委会按时收回学生的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后,应及时封存,贴赛区统一制作的封条,然后按赛区竞赛组委会的具体规定交赛区专家组评审。4.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以任何方式与队外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和其他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5.竞赛期间,各赛区竞赛组委会要组织巡视检查,以保证竞赛活动公正进行。6.全国竞赛初评结果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在竞赛中如发现有教师参与、他人代做、抄袭及被抄袭、队与队之间交流、不按规定时间发题和收题等现象,将取消获奖名次,并通报批评。八、经费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组织工作经费来源:采用争取政府支持、社会各界赞助,也可以适当收取每个参赛队报名费(由参赛学校支付)。报名费具体数额由各赛区竞赛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费的使用要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九、其他1、有关竞赛组织工作中的具体事项,参照本通知附件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章程》执行。2、请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及有关高等学校在当地教育厅(教委)的领导下,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好今年本赛区的电子设计竞赛,鼓励各校积极参与,并正确理解竞赛的目的,处理好组织竞赛与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关系。3、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西安交通大学,联系方式如下:全国组委会秘书处:陶敬(电话:13072981061,029-82664603)符均(电话:18992858095,029-82668095-8809)电子邮件:ts4@mail.xjtu.edu.cn通信地址: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部,符均,710049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进度安排大赛官方通知:https://www.nuedc-training.com.cn/index/news/details/new_id/89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二O一九年二月十六日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进度安排一、第一阶段(2月至5月),报名、征题工作(1)2月份召开2019年全国竞赛启动工作会议,并由全国竞赛组委会发出《关于组织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通知》。(2)3月份各赛区按《关于组织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通知》精神,完善赛区竞赛组委会和专家组。各赛区向本地区高校转发有关文件,制定赛区工作计划,组织指导本赛区各高校竞赛准备工作。(3)4月份召开全国竞赛专家组工作会议。(4)各赛区竞赛组委会根据《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命题原则及征题要求》,广泛发动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征集本届竞赛题目,并经赛区专家组初选之后,于5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5)5月份召开全国专家组工作会议。(6)5月上旬各赛区将赛区竞赛组委会和专家组名单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赛区竞赛组委会及专家组名单请注明所有成员的单位、职称、邮编、办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以方便联系。(7)5月份各赛区组织学生报名,并于5月31日前将本赛区《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区报名汇总表》,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学生参赛名单以进入赛场时为准。二、第二阶段(6月至9月),命题、竞赛、评审工作(1)6月份,召开全国专家组工作会议。(2)7月20日(周六)至21日(周日),召开全国竞赛组织工作会议;部署竞赛事宜,包括宣讲竞赛规则及竞赛期间有关注意事项。(3)7月25日(周四)至8月5日(周一),召开全国竞赛专家组命题工作会议,编制并确定2019年全国竞赛题目,报全国竞赛组委会审批。同时,制定评分标准及有关评分原则、表格等。(4)8月2日(周五),网上公布竞赛元器件及设备清单。(5)8月6日(周二)召开全国竞赛组委会会议,审批2019年竞赛题目。(6)8月7日(周三)8:00至10日(周六)20:00,举行2019年全国竞赛,开赛前半小时网上发题。(7)8月10日晚20:00竞赛结束后,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通过电子邮件向赛区专家组组长发放测试表。(8)8月11日(周日)至17日(周六),各赛区组织评审工作。填写《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区实际参赛队汇总表》,并于8月19日(周一)前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9)8月19日前各赛区将参加全国评审的优秀参赛队的材料以快递方式寄出,以寄送时间为准,寄送地点将会在全国竞赛组织工作会议上确定;也可派专人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并妥善集中保存本次竞赛优秀参赛队的全部制作实物及相关文字材料,以备全国竞赛组委会和专家组抽调检查。(10)未报送参加全国评审的参赛队材料,请各赛区妥善保存。(11)8月19日8:00至15:00各赛区进行综合测评,题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各赛区竞赛专家组长,测评前发题,当日完成测评并封存测评记录。(12)8月20日(周二)各赛区将综合测评材料以快递方式寄出或派专人报送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13)8月23日(周五)至9月1日(周日)召开全国专家组评审工作会议。期间请各赛区浏览全国竞赛组委会网站关注复测时间及名单。(14)9月1日召开全国竞赛组委会会议,审批通过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结果,并在网上公示2019年全国竞赛评审结果(初评)。三、第三阶段(9月至12月),评奖、颁奖工作(1)9月18日(周三)公布2019年全国竞赛评审结果。(2)10月31日(周四)前各赛区将本次竞赛的工作总结报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处,供评选本年度“优秀组织奖”时参考,“优秀组织奖”将按规定程序(即申请、答辩)进行评审。(3)11月中旬至12中旬的适当时间,召开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织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各赛区组织工作经验,组织申报、答辩、.中定赛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征题奖”;召开2019年全国竞赛颁奖大会。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2-23

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报名时间:8月1日—9月30日“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举办。自2014年起,大赛分别以“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我们的街道”“悦读·空间”和“田园乡村”为主题,成功举办了四届,累计参赛人次超过1.6万,提交作品超过3000项。大赛为设计师、学生及社会公众搭建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平台,以创意构思和创意设计推动城乡空间品质提升,并引导推动形成建筑文化的社会共识。2018年将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主题举办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大赛主旨本届大赛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主题,既是对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关要求的贯彻落实,也是第四届大赛“田园乡村”主题的延伸。大赛围绕“新时代、新乡村、新生活”,以现实村庄为题材,对农房、乡村公共建筑及村庄环境等进行创意设计,旨在推动营建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家园,顺应乡村居民拥有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二、竞赛选题及要求大赛采用开放式选题,由参赛者自行选择村庄,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可为既有村庄,也可为新型农村社区。组委会将分批提供村庄名录,供参赛者参考选用(第一批名录见附件)。参赛者根据创意和设计的重点自行拟定副题及设计任务进行创作。设计内容可为新建、增建、翻建及更新改造的农房、公共建筑的单体或组群,或为村庄的公共场所和空间,也可为环境景观或小品设施,鼓励以村庄为对象提供综合的设计方案。创作应针对现实乡村的现状问题,提出创意设计改进方案。参赛者应深入乡村,在分析村庄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应尊重村民意愿和现实需求,尊重村庄与环境的有机相融,重视乡土材料和地方树种的运用,注重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表达,重视时代特征与绿色建设理念的融合,鼓励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的应用,注重太阳能等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三、竞赛分组及参赛对象竞赛分设职业组、学生组和公众组。职业组为相关专业的设计师、教师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学生组为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校生(含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公众组为无相关专业教育和从业经历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赛组别根据第一主创人的身份确定,同一作品不得跨组重复申报。四、参赛报名和作品提交1、参赛报名参赛者可于8月1日—9月30日,登陆“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官方网站(www.iarchis.com)或微信平台(iarchis:建筑创意空间),提交报名表进行参赛报名。主办方将对参赛者身份和组别进行审核。参赛者可为个人、团队或单位,鼓励组成跨专业的团队参赛。设计师可结合正在设计的项目,根据大赛要求创作参赛;学生可由教师指导创作参赛;画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可结合对乡村建设的思考创作参赛。已实施的作品、已参加过其他竞赛或发表过的作品不得参赛。2、作品提交作品提交日期为9月15日—9月30日,为避免后期网络拥堵,请参赛者完成方案后尽早提交。职业组、学生组应提交设计说明及设计图版。图版内容要求为:设计说明(含问题提出、创意策划、设计思路和方案亮点等)、区位图、基地现状图、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景观环境图、节点设计图、表现图及其他表达设计意图的相关图示等。参赛者应根据作品的参赛内容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形式不限、图纸比例自定。农房及公共建筑设计作品以3-4张图版为宜,村庄环境设计作品以2-4张图版为宜,村庄设计作品原则上不超过6张图版为宜。图版统一按示例进行排版(A1竖排),示例图版电子文件请在官网或微信平台下载。公众组同样应提交设计说明及表达设计意图的成果,不拘于表现形式,但应意图明确、表达清晰,可为文字、图片、图纸(可手绘)及模型等。设计说明等文字以DOC或DOCX格式提交,图版、图片、图纸等以JPG格式提交,精度应不小于300dpi。参赛者请同时提交创作草图、工作照片及其他创作过程资料若干(图片为JPG格式,精度不小于150dpi)。竞赛评审语言为简体中文,国外参赛作品可为中文,也可为中英文双语注释,作品度量单位为公制。图版内容除设计说明及图示注解外,不得出现参赛者姓名、单位及其他无关的任何标记,否则取消参赛资格。五、奖项和评审评审分专业评审及综合评审两个阶段。专业评审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江苏省设计大师、知名专家学者及资深设计师等组成,本届主任委员由王建国院士担任。经专业评审产生“优秀作品奖”,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证书和奖金。对获得“优秀作品奖”的参赛作品,由社会各界知名专家学者、镇村代表、媒体代表等组成的综合评委会进行综合评审(方案另行发布),由“紫金奖”大赛组委会颁发“紫金奖”金、银、铜奖及优秀奖证书和奖金。1、职业组奖项设置优秀作品奖: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不设奖金。获奖作品同时授予同等级“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奖”。紫金奖:设金奖2名、奖金10万元/项,金奖作品同时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及“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设银奖3名、奖金3万元/项,银奖作品同时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及“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二等奖;设铜奖5名、奖金1万元/项,铜奖作品同时获得“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三等奖;另设优秀奖若干名、不设奖金。2、学生组奖项设置优秀作品奖:设一等奖10名、奖金1万元∕项,二等奖20名、奖金8千元∕项,三等奖30名、奖金5千元∕项。紫金奖:设金奖2名、奖金10万元/项,金奖作品同时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设银奖3名、奖金3万元/项,银奖作品同时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设铜奖5名、奖金1万元/项;另设优秀奖若干名、不设奖金。3、公众组奖项设置优秀作品奖:设一等奖1名、奖金1万元∕项,二等奖3名、奖金8千元∕项,三等奖6名、奖金5千元∕项。紫金奖:设紫金奖若干名。六、有关说明1、参赛者对其设计作品拥有署名权,主办方可用于成果展览与宣传等用途。2、本届大赛设立“创意孵化基金”,支持优秀设计作品落地实施。3、获奖作品择优参加大赛优秀作品展,同时择优入选《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4、对积极组织参赛或成绩优异的单位、团体,颁发“组织奖”。5、获得职业组“紫金奖”奖项、“优秀作品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或指导学生组作品并获得“紫金奖”铜奖及以上奖项,将作为申报“江苏省设计大师”的基础条件之一。6、本届大赛由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协办,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7、主办方对竞赛规则具有最终解释权。七、联系方式参赛咨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肖冰、叶精明025-51868653,51868546线上报名及技术咨询:卢恒、刘元丽025-85578839,QQ:9030554、3409329796大赛官网:www.iarchis.com附件:设计备选村庄名录(第一批)点击浏览/下载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7-19

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研究生)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学科专业创新创业竞赛

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研究生)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学科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6月30日前(关注各大高校教务处)了解大赛结果请戳链接:http://ps.webxun.com/article-6499-1.html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定于2018年8月25~27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研究生)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学科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以下简称农建专业竞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目的推动我国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设计水平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农业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平台。二、大赛主题与内容1、主题: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工程2、内容:根据我国农业建筑(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方向的特点,本次竞赛共分为创新类指定项目、创新类自选项目和创业类项目三个单元。(一)创新类指定项目创新类指定项目是指由农建专业相关行业提出的与本届大赛主题相符的技术需求和难题,团队通过独立思考和科学设计,提出方案合理、技术可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项目(见附件5)。(二)创新类自选项目创新类自选项目是指学生自选贴近农建专业竞赛主题的项目,通过独立思考、科学设计,能够明显优化现有的农业工程模式或者提高现有技术水平,具有创新性强、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的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工艺与环境类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完成设施种植或养殖(具体到一个品种)的高效、优质、健康生产新工艺与环境调控方案。2.设施与设备类围绕节能、环保主题开展设施新型式、新构造以及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围绕安全、高效主题开展设施生产环境智能化调控或省力化生产管理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完成相应的设计方案或者模型。3.清洁能源工程类以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施节能技术等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为出发点,以农业废水、废物以及其它可再生资源为基本原料,完成推动清洁能源的资源化利用设计。4.农业建筑类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选取国内具有地域特点、地方特色的村镇为案例,进行产业、空间、建筑、景观、基础设施等设计,或完成城镇生态住宅设计方案。(三)创业类项目创业类项目是指团队在农业工程领域已经取得的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提出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并且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创业方案,知识产权明晰,无纠纷。所有参加决赛的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有利于乡村振兴,符合现代农业工程要求,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接收参赛。往届获奖作品不许再参加大赛。同时,所有创新类作品需制作实物模型进行参赛。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三、主办与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办单位:河北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组织与领导为保证大赛的顺利开展,大赛成立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竞赛指导委员会、竞赛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指导、评审、组织宣传等具体工作。指导委员会:汪懋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隋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傅泽田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张全国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副主任:易维明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李保明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委员:(具体委员名单待各校报名后确定)组织委员会:秦京光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处罗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绍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王朝元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助理院长/教授邱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童勤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五、参赛条件与方式1.参赛对象全国农业工程类(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农业工程等)、农学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以及其他相关类专业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均可以组队报名参赛,通过学校选拨推荐。每个参赛队(或每件作品)的学生人数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为1人。作品类别划分按照学历最高的队员划分至本科生或研究生类作品。参赛作品由所在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报名(按照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报),鼓励各参赛学校在组织校级预赛的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本次全国竞赛。2.参赛方式接本通知后,各参赛单位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获得学校推荐后,由所在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提交下列材料:(1)作品报名表;(2)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3)实物作品模型或样机;(4)介绍作品功能的展板的电子版(展板规格:0.9米×1.2米);(5)创业计划书(仅需创业类项目提供)。3.作品要求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竞赛作为全国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结合某一题目开展广泛调研论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撰文或拟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图纸,实物作品由学生自行加工,完成作品的制作,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参赛学校可为参赛队聘请指导教师,但作品的选题、设计、分析和制作等项工作都应由学生自行组织与完成。所有作品必须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作品参赛。参加创新类指定项目,必须提供由农建专业相关企业提供的技术需求与难题证明材料。参加创业类项目,必须提供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实物作品体积不超过2立方米且最长方向尺寸不超过2米。4.参赛名额各高校推荐的参赛作品数量不超过5件,其中创新类项目不超过4件(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六、大赛进程与时间安排2018年3月发布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竞赛通知。(一)作品报名各参赛学校于2018年6月30日前将参赛作品报名表(见附件1)(双面打印)及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见附件2)各一份报送大赛组委会。同时发送报名表和汇总表的电子文档。参赛作品报名后,相关信息(包括作品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等)一般不得更改。(二)作品提交各参赛学校于2018年7月10日前将参赛队伍信息、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电子版、作品介绍展板(尺寸为0.9米×1.2米,可由组委会统一打印)、创业计划书(见附件4),上传至农建专业竞赛专题网站上(网址:http://202.205.91.108/),规定时间内未提交者视为放弃比赛,详情请见网站通知。参赛作品的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纸质版一式5份(双面打印)以及实物作品模型或样机在报到时提交到组委会。(三)大赛时间2018年8月25~27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七、评奖(一)奖项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竞赛设立优秀作品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其中优秀作品奖按照本科生类和研究生类分别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若干项。(二)评审原则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聘请专家组成本届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通过设计资料审阅、现场答辩和实物演示等程序,从参赛作品的选题、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对作品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参赛队员答辩与作品现场演示情况等进行评审(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评审),确定优秀作品奖及等级。对于获特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对竞赛组织工作成绩突出的参赛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八、其他事项1.各参赛学校指定一名联系人,负责参赛工作的联系、组织申报及材料报送等工作,竞赛作品报名表及汇总表请于6月30日前报送大赛组委会。2.为做好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库的组建工作,请各校协助推荐1~2名作风正派、工作认真、在农建学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人选。推荐人选请填写推荐表(见附件3),并于6月30日前报送大赛组委会。3.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童勤18618425722电话:010-62736698,Email:tongqin@cau.edu.cn通讯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联系人:贺克勇18092259126朱铭强13468924563杨选民13484804732电话:029-87092391邮箱:xbgzzh@163.com,68320314@qq.com通讯地址:712100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2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本次大赛的具体地点和日程安排另行通知。本通知、大赛作品报名表、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评审委员会专家推荐表等文档可网上下载(网址:http://www.csae.org.cn/),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获取。大赛其他相关信息资料将陆续在网上发布。文档下载:附件1-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作品报名表.doc文档下载:附件2-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创业竞赛推荐参赛作品汇总表.xls文档下载:附件3--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创业竞赛评审委员会专家推荐表.doc文档下载:附件4-第六届华裕杯全国大学生农建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计划书.doc文档下载:附件5:河北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指定的行业技术需求与难题.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5-14

SuperMap杯第十六届全国高校GIS大赛

大赛名称:SuperMap杯第十六届全国高校GIS大赛大赛报名日期:2018年3月9日-8月15日各有关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激发大学生在GIS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GIS开发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与超图集团联合主办“SuperMap杯第十六届全国高校GIS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说明如下:一、竞赛组别1.制图组2.论文组3.应用分析组4.移动应用组5.三维应用组6.Web与Online开发组二、参赛对象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包括专科、本科学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三、作品要求参赛团队根据本届大赛各组别要求完成相关作品。要求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不侵犯第三方版权。如有参考其他作品、代码、模型、文档等内容,或引用第三方数据,请在文档最后注明。如侵犯第三方权益,由作品提交团队承担相应责任,且组委会有权因此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项及要求归还相应获奖证书、奖金及奖品。四、参赛费用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及其他任何费用,免费提供大赛所需SuperMapGIS开发软件。参加决赛答辩的团队自行负担决赛期间交通及食宿费用。五、时间大赛定于2018年3月正式启动,于2018年11-12月举办全国总决赛。六、竞赛评审非现场答辩:根据各组作品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直接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现场答辩:根据各组作品情况,公布晋级决赛团队名单,并通过现场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决赛评审委员会。决赛评审委员会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负责大赛决赛现场答辩评审。七、奖项设置参赛队:各组别分别设置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所有获奖团队可获得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获奖证书、奖金或奖品。提交作品但未获以上奖项的组别也将获得鼓励奖证书。参赛选手:大赛三等奖以上选手,将在超图发布的实习、就业中获得优先录取资格。同时,超图还将邀请合作伙伴向大赛选手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指导教师:对所有获奖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获奖证书。参赛单位:根据参赛单位提交作品的数量及获奖情况颁发最佳组织奖获奖证书。其他单项奖项:奖项名称奖项个数GIS未来之星-评委会特别奖1个最佳跨平台奖若干最佳创意奖若干最佳界面奖若干最佳辩手奖1个最具投资价值奖若干八、分赛区全国大赛的说明SuperMap杯第十六届全国高校GIS大赛设置了武汉分赛区、北京分赛区。分赛区与全国大赛组别一致,分赛区选手只可参加本分赛区比赛,通过选拔后参加全国大赛。九、合作伙伴企业:华为、京东云、阿里云、新华三、科学出版社等。投资:知卓创新资本、天创资本、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媒体:人民网科技频道、环球网科技频道、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科学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中国教育报、软件和集成电路、3sNews、赛迪网信息化频道等。十、其他事项大赛其他说明和内容等请见附件及大赛官方网站,并将通过以下途径对外发布,请随时关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giscontest.com大赛邮箱:giscontest@supermap.com报名咨询电话:010-59896196技术咨询电话:400-8900-866QQ群:274881854为保持联系,请避免在赛事期间更换您的手机、Email和常用QQ等相关联系方式。(如需更换请及时更新报名系统中的相关个人信息)以上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大赛相关事项说明一、参赛要求1、参赛者可个人报名,也可集体组队报名,每队不超过4名队员。2、参赛者可参加一个或多个组别的竞赛。但是在组队报名时,一个参赛队仅可提交一份作品。(基于三维场景开发的作品,可以同时提交到三维应用组)3、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学校、院系和班级;4、参赛小组可邀请指导教师,但不得超过2人;5、参赛作品必须基于大赛提供的软件来制作完成;6、参赛者需按照大赛规定的提交规范及时间节点提交作品,作品提交模版另行通知;7、参赛作品如获奖,将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示,默认参赛作品符合开源规则;8、提交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不侵犯第三方版权。作品提交后,作品所有权仍归原作者所有,但大赛组委会拥有作品发布和宣传的权利。9、关于版权的说明:如有参考其他作品、代码、模型、文档等内容,或引用第三方数据,请在文档最后注明。如侵犯第三方权益,责任自负,组委会有权因此取消相应奖项及要求归还相应获奖证书、奖金或奖品。10、参赛原则适用于大赛的所有组别,违背此原则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11、本次大赛的详细赛制、规则、奖项设置等请参看大赛官方网站。二、日程安排1、2018年3月9日起接受学生网上报名。报名请登陆:http://www.giscontest.com,点击“报名参赛”,按页面提示操作进行注册和在线报名,并填写相关信息及提交相关材料。2、2018年3月-7月,参赛选手进行作品制作及完善,超图提供在线技术支持。3、2018年8月8日前,提交制图组、论文组、应用分析组作品。4、2018年8月15日前,提交三维应用组、移动应用组、Web与Oline开发组。5、2018年9月-10月,组委会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6、2018年11月-12月,进行全国决赛答辩与颁奖典礼。
2018-03-15

2018 年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JUPT)(第一轮)

大赛名称:2018年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JUPT)(第一轮)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省级赛事吉林省各高校: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由吉林省教育厅指导,吉林省科技教育学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2018年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JUPT”将于2018年4月末在长春举办。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JUPT)是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省级赛事,每年举办一届。CU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的模式创办的国内全国性赛事。该项活动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是实践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之一。CUPT已经在全国连续举办了8届,以其独特的竞赛模式和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名高校和物理精英参与,并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学生物理竞赛之一。大赛以提升吉林省大学生的物理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加强各高校大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为落实学校培养高素质本科生和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欢迎高校师生前来参加比赛或观摩交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赛事要求1.首次申请参加竞赛的高校,必须先参加一次竞赛观摩,深入了解竞赛目的、内容、模式和竞赛规则等。2018年参加竞赛的高校为2017年“吉林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参赛学校和观摩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2.每所参赛学校可派1-3支代表队,每支代表队由5名学生选手、1-2名指导老师组成;每名学生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赛。3.每所观摩学校必须有领队带队,最多可派5名师生。4.报名参赛代表队必须参加比赛,不得临时退出比赛。否则取消下一年参赛资格。5.2018年JUPT试题采用31届IYPT公布的17道题(详见附件2)。6.JUPT竞赛规则参照IYPT比赛规则(详见附件3,如有更改第二轮通知补充说明),竞赛工作语言为中文。7.各参赛和观摩高校推荐裁判要求:各参赛高校推荐2-3名教师担任竞赛的裁判,担任裁判的教师须公平公正,参加过JUPT竞赛评审或观摩过JUPT竞赛。观摩高校可推荐1名裁判,如果参赛单位推荐的裁判数不足比赛要求,从观摩高校推荐裁判中遴选,遴选裁判务必提前熟悉比赛题目、规则以及相关竞赛内容。二、赛事安排1.报名方式与时间:请参赛高校将参赛回执(附件4,如果具体参赛人员名单未定,需将参赛队数、人数以及领队信息反馈给组委会)、观摩高校将观摩回执(附件5)于2018年3月20日前e-mail发送到指定邮箱jlkjjy@163.com。2.欢迎加入2018年JUPT教师交流QQ群:538612023;学生交流QQ群:419455701。3.参赛费用本次比赛不收取费用,相关经费由承办方筹集;师生食宿以及差旅费用自理。三、联系方式1.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6号吉林省科技教育学会,邮编:1300212.竞赛联系人:罗建将手机:18514332815QQ:514260933徐留芳手机:18304313750QQ:15425575大赛官方文件及附件.pdf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