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系统    大赛        更多 >

评审方式最新动态

评审方式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6年第九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2016年第九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5月31日【大赛简介】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全面推动软件行业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国家软件产业输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自2008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2016年第九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由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承办。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如何以“服务”为导向,将物联网技术与现有信息化系统相融合,构造新的商务模式已经成为该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各大研究机构和软件开发公司都已开展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开发和创新服务研究。在继承前八届比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大赛仍将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智能互联和服务创新两个方面。大赛主题:智能互联的服务创新参赛对象:受邀学校软件学院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和英特尔四方共同邀请专家组成大赛组委会及专家委员会。大赛组委会负责审查、确定大赛赛程、参赛要求和评审方式;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具体评审标准的制定以及项目阶段初赛、复赛、决赛的评审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负责大赛全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支持工作;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负责大赛组织与运营及大赛门户网站维护工作;英特尔公司负责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大赛网站及官方微信建设,竞赛作品市场化辅导等支持主办单位: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承办单位: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支持单位:英特尔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奖项设置】1.大赛主流程(即项目开发)奖励:特等奖:1项,RMB50,000元一等奖:3项,RMB15,000元/项二等奖:6项,RMB8,000元/项三等奖:10项,RMB3,000元/项单项奖:最具创业潜力奖4项,实物奖励,并从中选择2支优秀队伍推荐参加下一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该奖项由评委投票决定。最具极客人气奖1项,实物奖励,该奖项由网络投票决定。2.大赛副流程奖励:各种实物奖励,获得最新热门设备,获得英特尔最新产品试用等。注:具体实物奖励以官方网站公布的内容为准3.参赛支持·进入复赛阶段并提交复赛作品的团队均将获得英特尔提供的千元项目开发资金支持(须按要求提交完整的复赛作品并通过审核)。·进入复赛的团队均将获得最新Intel®EdisonBoard一块·决赛期间的食宿费用将由组委会承担·决赛阶段特等奖“英特尔”杯获得者将同时获得英特尔实习机会及企业导师辅导支持,其他决赛获奖者将直接进入英特尔人才库【参赛规则】1.大赛分为一个竞赛主流程和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两个副流程,互不干扰。2.竞赛主流程以团队形式参与,服务于从报名到决赛,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副流程以个人形式参与。3.在线学习流程从开赛日即在大赛官网开放,在线研讨会安排在5月中旬(具体日期参见大赛网站通知)。微信答题活动从4月11日在大赛官方微信开放至5月底结束。其他微信活动将在整个大赛过程中持续进行。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成绩仅为获取实物奖励之用,不带入竞赛主流程。4.竞赛主流程每个参赛队人数为5人(含指导教师一名,指导老师必须为教师),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混合组队。同一队伍成员须来自同一学校5.邀请赛以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主体,每校上限5支队伍;其他受邀高校为辅助,每校上限3支队伍;其余热心参与的院校,无论是否在邀请名单内,均给予上限1支队伍;在邀请名单中的高校,若连续两年未有任何团队或个人参与,则从此取消邀请。37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各受邀高校名单参见大赛网站或本通知附件一。6.每个参赛队伍只能提交一个软件作品。7.决赛参赛队伍将前往厦门大学参加比赛,参赛学生食宿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支持【大赛流程】1.赛程安排2016年4月8日:开赛。大赛官网开放(www.swcontest.net),开始接受个人网上报名,参加在线学习及微信活动副流程;以及接受团队报名参加竞赛主流程(即项目开发);2016年4月8日-2016年5月31日:初赛。团队报名及初赛作品提交至2016年5月31日截止,6月17日评选出进入复赛的60支队伍。为进入复赛的队伍提供Intel®EdisonBoard2016年6月18日-2016年9月18日:复赛。未通过初赛者可申请复活(2016年7月5日提出复活申请,2016年7月15日提交复活赛材料,2016年7月20日公布复活队伍)。复赛作品提交至2016年9月18日截止,按要求提交复赛作品的团队可以获得英特尔提供的项目开发资金支持。9月26日公布进入决赛的20支队伍。2016年11月中旬:决赛。包括作品答辩及演示环节,颁奖仪式。参赛各阶段具体进程安排及操作方式将在大赛网站上不断更新,大赛流程图详见附件六。所有新闻及通知信息在大赛官网发布,请参赛队伍予以关注。2.作品提交根据大赛各阶段要求、在每一阶段截止时间前,通过网络提交以下作品资料以供评审。请遵守大赛匿名评审规定,不得在提交的作品内容中出现学校名称。具体提交内容、时间、方式将在大赛网站上更新•初赛必须提交材料:–参赛项目计划书–作品主要功能的用户界面初始设计图或截屏(UIprototype)–作品计划使用的软件和硬件并提供简要的说明/p>–实现作品主要功能的程序高层设计(HighLevelDesignDocument)–创新性说明建议提交材料:–展示作品主要功能和界面设计的视频–初始的程序代码,可为基本的框架代码–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的使用方式或设想的workflow等•复活赛必须提交材料:–完备的初赛材料(包括必需的和建议的)–学习心得及微信分享•复赛必须提交材料:–参赛项目计划书(更新版)–Beta版程序(可运行程序+源代码)–作品展示和介绍视频(需要展示实现运行的情况)•决赛必须提交材料:–中英文项目简介–作品应用程序源代码及安装文件–项目视频–项目开发文档、测试文档、使用手册–项目介绍PPT•参赛团队可以在初、复赛中,在必须的材料之外提交任意形式的作品相关材料体现作品亮点。决赛指南届时将在大赛网站发布。【作品要求】1.技术:学生作品应满足以下基本技术要求:竞赛作品需要体现物联网中关于“互联”的概念,即需要使用多个软硬件构成的“服务”来配合实现设计的功能。这些相互配合的服务可以是常见的云服务(例如发送微博、云存储等),也可以把一个硬件设备上的传感器所提供的功能(例如测量家里的温度)封装为一个服务加分条件-竞赛作品如能对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框架进行适当的增强(功能增强或服务模块添加),则有适量加分。研发工具-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开源,免费下载)-复赛时EdisonBoard由Intel提供-常见的创客开发硬件套件(参赛团队自行购买,Intel会给出参考或推荐)2.形式: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竞赛作品的主题为智能互联的服务创新。作品应尽可能地利用服务的互联,智能地提供创新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体验。3.概念:-参赛作品必须体现创新性,实用性,并具备一定的技术深度-参赛作品如能增强英特尔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当酌情加分,如果对I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的增强部分在决赛日期之前被开源社区接受,加分权重增大4.验证:最终作品需要能够实际运行并现场展示,参赛队需要自我搭建相关的软硬件。5.根据大赛每一阶段的参赛要求,按照大赛规定的模板格式,提交作品和相关文档、代码、视频等资料,供评审专家评审,并准备接受网络或当面的查验6.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且未参加过其他公开比赛的作品,作品的核心工作、关键组件、主要开发过程是在本大赛期间完成的。7.作品及开发过程遵守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作品中禁止出现各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信息。8.为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大赛将采用匿名评审。参赛团队提交的所有材料内容中均不得透露学校信息。大赛组委会保留取消违反匿名评审规定的团队参赛资格的权利。”9.参赛队伍如对大赛要求有不明确之处,须咨询大赛组委会。【评分标准】初赛考察方式:·首先会对提交的作品重点进行可行性分析。若可行性分析不能通过,则作品不被接受。·在通过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初赛会考察下表中加粗并带下划线字体的内容。·在提交初赛作品时,赛者应当提交一个简短的创新性说明,应当包括对其他作品的引用和区别。复赛考察方式:·所有评分标准所列内容。决赛考察方式:·所有评分标准所列内容+团队合作+演讲及演示。创新性30%题材10%题材,即针对的问题或看到的机会,能够紧密围绕物联网,智能互联的技术方向,与一项或者多项大赛要求中列出的技术相关,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或新型的使用方式,新型的智能家庭,城市,企业等各种场景。根据作品的不同,用户可能指“最终用户”(如具体的应用等),或者是“开发者”(如开发工具的创新等)。1.题材符合导向性,能够利用到云计算环境提供的计算能力和计算资源带来的技术便利,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某种问题,但创新性较为一般。(2分)2.2.题材符合导向性,具有一定新意(5分)3.3.题材符合导向性,具有较强创新性(7分)4.在3的基础上,并可预期能够吸引大量用户。(10分)5.在4的基础上,并有机会改变现有商业模式或创造新的商业模式(10分-20分)功能10%参赛者是否在其设想的题材下,使用了创新的方式即功能设计来解决针对的问题或实现看到的机会。1.功能设计完善,但创新性较为一般(2分)2.功能设计具有一定新意(5分)3.功能设计具有较强创新性。(7分)4.在3的基础上,设计的功能具有极强实用性。(10分)5.在4的基础上,作品能够因为此功能设计吸引大量用户使用。(10-20分)使用模式、实现、商业设想10%是否使用了创新的使用方式和合适的技术来实现设计的功能。1.使用模式符合用户日常行为习惯,但创新性一般(2分)2.技术选择得当,使用模式具有一定新意。(5分)3.技术选择得当,考虑用户的实用性,使用模式具有较强创新性。(7分)4.能够充分结合、利用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性的使用模式设计,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10分)5.颠覆性的创新使用模式设计,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能够吸引大量用户使用,有一定的商业设想。(10分-20分)对于创新性的考量:虽然分三个范畴,但可能有的想法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而其他两个方面与其他相当或略差。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想法就不占优势。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因此特意在各范畴中有一个最高档次,可以得到最多20分。但凡是得到这个分数的想法,必须得到所有评分专家的一致同意。而其他则可取专家的平均分即可。技术30%程序复杂度10%1.相对于问题的规模,代码行数较少,程序功能点不多,程序结构相对简单。(3%)2.相对于问题的规模,代码行数及功能点数量合理,程序具有基本良好的模块结构划分,逻辑设计和模式使用。(7%)3.在满足2的前提下,并额外具有以下至少一项特点(10%):a)问题规模非常复杂,因此代码行或者功能点数量巨大。b)程序具备非常优秀的架构设计,具备良好的复用性和扩展性。c)程序使用了合适的并行技术(线程/进程/算法)来解决特定的问题,并很好的解决了并行设计中涉及的技术难点技术深度10%1.1.作品展现了物联网中关于智能和互联的一些简单的技术,部分体现了其理念或优势(3%)2.2.作品较为深入并充分使用了物联网中关于智能和互联的一些简单的技术,涉及其高级使用技巧,并体现了对其底层知识的了解。(7%)3.在满足2的前提下,并额外具有以下至少一项特点(10%):a)对实现进行了充分的优化。b)具备优秀的扩展性能够和物联网领域的其他应用配合或集成,c)深入涉及到某个具体领域(例如通过对系统等)的核心,除作为应用开发本身外,其部件可作为基础框架为同一类应用开发所使用程序性能10%1.作品的主要功能在大赛测试平台上基本运行流畅,暴露出的性能问题不影响基本的使用(3%)2.作品的主要功能在大赛测试平台上运行流畅。对于性能不理想的次要功能,已经尽可能实现了优化,或者提出了可行的未来解决方案(7%)3.在满足2的前提下,和同类作品相比,参赛团队在性能上做出了显著的优化(>50%,基于参赛团队设计的有意义的评测指标),并且该性能优化带来了明显的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的提升。用户体验20%界面友好性4%操作合理性4%功能设计逻辑性全面性4%易学习性4%易部署4%质量20%功能完备性5%开发文档4%使用手册3%容错性和测试8%1.开发过程中有一定的测试记录,现场使用没有BlockingBug,但略有小错(2%)2.开发过程中有一定的测试流程定义文档,有相应的周期性测试报告,证明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现场使用没有BlockingBug,但略有小错(4%)。3.开发过程中有较为完善的测试流程定义文档,有较为完善的周期性测试报告,证明达到良好的质量水平。现场使用基本没有错误(6%).4.开发过程中有非常完善的测试流程定义文档,有非常完善的周期性测试报告,证明达到优秀的质量水平。现场使用表现完美(8%).加分项目对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的合理增强和改进技术10%1.对Intel®IoTServicesOrchestrationLayer进行了必要的增强(功能扩展,内置服务的增加,重要bug的修复等),或者提出了有足够影响力的建设性意见。的(5%)2.1中的增强在决赛日期之前被开源社区接受(5%)
2016-05-17

“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

大赛名称: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6月10日北京时间24:00大赛简介2016年3月31日,“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ADRC)策划执行。此次大赛也是“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系列活动中的首发项目,大赛的获奖者将有机会赴德国进行设计交流和考察。加强中德青少年交流的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3月访德期间提出的。之后,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在2014年10月举行的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共同确定2016年为中德青少年交流年。2015年10月,中国教育部与德国外交部签署了《关于共同举办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联合意向性声明》。3月21日,习近平主席和德国总统高克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开幕式。在教育部和德国驻华使馆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携手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框架下举办“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这一活动标志着中国设计教育的国际合作模式与路径的创新,同时,对发掘创新型设计人才、推动中国设计学生的国际交流、促进中国设计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大赛亮点本次大赛的参赛类别有平面设计、交互设计和设计项目策划案(产品设计开发、公益创意项目)三个类别。大赛面向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的在校本科生、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大赛自即日起启动原创作品及方案的征集工作,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10日。组委会将于6月中评选出获奖作品并公布获奖作品,在京举行颁奖典礼。大赛各单元均设立金、银、铜奖及佳作奖,其中最受瞩目的是金奖获得者们,除了奖金和获奖证书,还将于8月享受免费前往德国,参观戴姆勒公司总部、红点设计博物馆,与德国设计院校师生交流,领略欧洲设计强国的风范。所有入围作品的设计者将得到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实习面试机会。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作为一个从事民间外交事业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一直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中外文化互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样作为主办方的戴姆勒作为全球知名的德国百年汽车企业,积极举办针对青年学生的设计比赛,体现了其创新精神和企业社会责任。而作为戴姆勒在华IT部门的新智库,戴姆勒中国IT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在数字化时代更快创新,并引入灵活敏捷的创业氛围。本次大赛的策划执行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ADRC)长期以来致力于“设计传播”的践行、原创人才的培养以及设计产业的研究,在积极探索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方面始终走在前沿。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策划执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活动目的鼓励设计思维与社会创新结合,发现创意设计和策划人才,推动中国设计学生的国际交流。比赛主题共享sharing本次大赛主题为“共享”。随着世界的迅速发展以及沟通便捷度的升级,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等,都是促进人类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意味着平等、互助与友好;共享也是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在今天这个时代,“共享”是一个充满广泛而包容的话题,被赋予无限创造的可能性。因此,也成为了本次设计比赛的主题。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设计成为一项国家战略。面对全球性的变化和挑战,当代设计不只是解决形式和功能的问题,而是要运用设计思维、通过设计策略来参与社会创新,因此,设计能力与策划能力的双重培养是当代设计教育的新方向,这也是ADRC制定这个全新比赛概念的背景。参赛资格大赛面向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的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年龄在30岁以内。比赛要求能够表达“共享”主题的设计作品或策划方案,作品须保证个人原创,近三年创作,即2013年3月之后的作品。参赛类别平面设计、交互设计、设计项目策划,共三类A.平面设计类:海报设计B.交互设计类:交互页面、APP设计C.设计项目策划类:产品设计开发、公益创意项目参赛费用无时间安排提交:参赛作品通过网络上传,从2016年3月31日起至6月10日北京时间24:00截止评审:2016年6月15日颁奖典礼:2016年6月中下旬参赛程序请登录视觉ME(shijue.me)大赛网站,选择本项赛事的入口下载填写报名表,打印、扫描;将报名表扫描件和所有参赛作品发送至大赛专用无限量邮箱sharing@adrc.org.cn,邮件主题为“参赛者姓名+参赛类列”,邮件内容须包含:平面设计类:1、海报作品,尺寸为A3(297×420mm),JPG格式,300dpi,RGB模式,可独幅或系列(最多3张);2、作品说明(直接在邮件中写);3、报名表扫描件。交互设计类:1、完整作品或交互视频演示(录屏或演示动画,视频不超过5分钟,mov格式);2、能够明确表达界面间逻辑关系和交互关系的完整流程设计图1张(A3横幅,JPG格式,300dpi,RGB模式);3、作品宣传图1张(A4,JPG格式,300dpi,RGB模式);4、作品说明(直接在邮件中写);5、报名表扫描件。设计项目策划类:1、策划案作品电子版:PDF格式,A4幅面,标题14号字,正文10号字,不超过30页(含图片),作品需包含策划案的基本格式、体现设计思维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相应的效果图;2、作品宣传图1张(A4,JPG格式,300dpi,RGB模式);3、作品说明(直接在邮件中写);4、报名表扫描件。注意:请参赛者自行保留高分辨率可用于印刷或播出的作品原文件,以备获奖后可能会有的更多宣传推广所需。原文件与网络上传的作品需保持完全一致。评审程序执行机构将邀请国内不同领域的评委组成评审团,采用初评和终评两轮专家评审方式。每个类别设三名评委,其中一名评委担任该类别评审组长。初评:依照参赛者所上传的作品文件为依据,由评审团选出入围作品;终评:在入围作品基础上进行实体作品评选,由评审团选出每个类别的金、银、铜及佳作奖。评审标准切合“共享”的主题,以设计思维为核心,具备良好的视觉表现能力或文化策划能力,并能通过设计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参赛作品。奖项设置金奖(平面、交互、策划各1名),奖金10000元人民币+获奖证书+作为免费VIP赴德国交流+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实习面试机会银奖(平面、交互、策划各2名),奖金5000元人民币+获奖证书+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实习面试机会铜奖(平面、交互、策划各3名),奖金3000元人民币+获奖证书+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实习面试机会佳作奖(若干名),获奖证书+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实习面试机会所有奖项获得者和入围者的姓名、作品、指导教师都将在官网、出版物及相关媒体传播中予以公布、宣传。*戴姆勒IT创新实验室是汇集设计、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优秀年轻人才的戴姆勒在华创新基地,通过对最新设计、最尖端技术的理解与探索,为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这一百年品牌在互联网时代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原动力。相关权益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参加,参赛件数不限;同一件作品不得跨类别投稿;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参赛者对参赛作品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与他人没有任何知识产权纠纷;他人对参赛作品主张权利的,须向组委会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对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组委会有权撤销该作品的评奖资格,如证实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取消得奖资格,并追回已领证书及奖金;参赛者需尊重评审团对作品的判断和决议。执行机构有权拒收对各国文化、民族尊严或者道德有侵犯以及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参赛者不得请托、利诱或干扰评委的评审程序,经初评、终评评审团审议后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参赛资格;执行机构拥有参赛作品的展览、出版、宣传、收藏的权利。参赛者应同意无偿授权执行机构使用其参赛作品、作者肖像、名字等内容进行线上传播、制成出版物或影音制品。本件授权不影响作者在其他渠道的宣传授权。参赛者及得奖者须配合提供其创作的详细资料,以作为公开报道及展示宣传用;得奖者优先与执行机构洽谈项目孵化、商业化等可能。得奖作品其后续商品化及营销行为,有损害本奖形象或精神者,执行机构将取消得奖资格,并追回已领证书及奖金。主办单位和执行机构会对本届赛事具有最终解释权及裁判权。联系方式“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大学生设计与策划大赛执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网址:www.adrc.org.cn大赛专题:http://shijue.me/community/contest/details/44da5bc34bad4f7180c943ae89831708?r=zhongdejiaoliu提交作品邮箱:sharing@adrc.org.cn大赛咨询QQ:3370538065(共享sharing)微信公众号:中传大设计(zhongchuandasheji)
2016-04-06

第二十五届时报金犊奖

大赛名称:第二十五届时报金犊奖报名截止日期:5月15日24:00参赛资格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在校本科生、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及高中(职)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参赛类别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本类分项,独立组别(高中职、大学)评选。影片类:本类不分项,综合评选。动画类:本类不分项,综合评选。网络互动广告类:本类不分项,综合评选。环境媒体运用类:本类不分项,综合评选。技术类:必须是已参报广告设计类的作品,采取重复报名形式参报此类。文案对白项美术设计项CF制作技术项:限影片类、动画类。指定品牌类:详见策略单不论报名类项,每组团队最高上限为10人奖励办法重要说明:仅「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为大学及高中(职)组个别独立评选;其他类则不分大学及高中(职)组,采取混合评选。特别奖励:凡获奖的同学均有机会入选“两岸大学生创客营”活动。一、年度最佳金犊奖:自所有金犊奖中选出1名,荣获奖学金人民币30,000元,奖座壹座。二、2016年最佳学校金犊奖:自所有获奖作品中统计金、银及铜奖得奖数,得奖数最多的学校获得,分为大陆大学、高中(职)及台湾大学、高中(职)各1名,各得奖座壹座。三、指导老师奖:凡入围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颁发指导老师奖状壹纸。四、校长奖:凡参赛作品达200件的学校,由该校组成评审团自初审入围作品中评选出2件作品获校长奖,各得奖座壹座。五、第一阶段评审:即「初审」1.大陆一等奖:每类项选出1名,荣获奖状壹纸。2.大陆二等奖:每类项选出5名,荣获奖状壹纸。3.优秀奖:每类项选出若干,荣获证书壹纸。六、第二阶段评审:即「复决审」:凡初审入围作品皆进入此阶段评审。1.金犊奖:每类项选出1名,荣获奖学金人民币7,500元、奖座壹座。2.银犊奖:每类项选出1名,荣获奖学金人民币5,000元、奖座壹座。3.铜犊奖:每类项选出1名,荣获奖学金人民币2,500元、奖座壹座。4.佳作:每类项选出5名,荣获奖状壹纸。5.优选:每类项选出若干,荣获奖状壹纸。七、大学组:1.所有类别均可报名,唯「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只可选择大学组(作品类别为CA),若低报高中(职)组(作品类别为HCA)则视同资格取消,恕不通知、退费、退件或移动组别。2.评审及奖励办法:同「五、第一阶段评审」、「六、第二阶段评审」。八、高中(职)组:1.所有类别均可报名,「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可自由选择高中(职)或大学组参报,但同一作品不得重复参报高中(职)和大学组!违者视同资格取消,恕不通知、退费、退件或移动组别。2.评审及奖励办法:A.第一阶段评审:同「五、第一阶段评审」。B.第二阶段评审:「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适用以下奖励办法;非「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与大学组综合评选。a.最佳新人奖:每类项选出2名,荣获奖学金人民币2,500元、奖座壹座。b.佳作:每类项选出5名,荣获奖状壹纸。c.优选优选:每类项选出若干,荣获奖状壹纸。「一般广告设计类-平面类」高中(职)组另有其他评审方式,详见「八、高中(职)组」。作品规定重要说明:1.作品缴费前请务必确认相关信息填写无误,获奖后信息不可更改。2.作品送出前请务必检查是否符合主办单位规定,举凡作品数据不完整者,将直接取消资格,恕不通知、退费、退件。完整资料:报名表、光盘、作品文件(报名表为必要条件,光盘、作品文件视交件方式和参赛类别而定)。3.请勿于作品中呈现姓名、学校等作者资料。一、平面类:1.一律以设计稿参赛,作品规格指定为A3(297*420mm),300dpi。0mm)。2.系列作品限3张以内(含3张,请保持设计版式横竖一致)。3.作品缴交方式:(二选一)A.线上交件:由组委会统一输出,每张印刷费10元。●JPG档,档案大小不超过3MB,分辨率300DPI,RGB色彩。●作品无论单件或系列件都直接以JPG格式上传。B.线下交件:●参赛者自行打印设计稿及报名表,并将报名表贴在作品背面。●系列作品请由左至右,在作品背面自行用胶带粘贴连接。●作品电子档刻录到光盘中,JPG档,档案大小不超过3M,分辨率300DPI,RGB色彩。光盘面上写明报名编号、参赛者姓名及联系电话。二、影片类:1.作品指定为FLV格式参赛,分辨率不低于720*576,作品长度以15、30、45秒为限。2.报名时请填写完整对白或文案,若非普通话请制作字幕,以利评审。利评审。3.作品无论单件或系列件都以FLV文件上传,FLV文件以ID号命名。系列件作品限3件。三、动画类:1.作品指定为FLV格式参赛,分辨率不低于720*576,作品长度以15、30、45秒为限。2.报名时请填写完整对白或文案,若非普通话请制作字幕,以利评审。3.作品无论单件或系列件都以FLV文件上传,FLV文件以ID号命名。系列件作品限3件。四、网络互动广告类:1.以网络广告的互动设计为主,具有优异特点,可促动消费者与品牌互动之广告创意。2.请依在线报名指示,填妥报名表及上传URL(网址链接地址)。五、环境媒体运用类:1.环境媒体运用,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中,利用媒体特性达到传播广告的目的。包括传统户外广告,灯箱、车体、LED、墙面等及其他创新新媒体。A.平面类型作品(JPG),请提供设计稿及与现场实景结合的效果图各1张(A3),规格同「平面类」。B.影片类型作品(FLV),即创意视频展示(showcase)——将创意的投放环境,执行方式,互动过程,可预见传播效果等拍摄成演示视频。视频时长不能超过3分钟。在最终评审阶段,超过3分钟的视频将会在到达3分钟时被迫停止播放。请提供包含与现场实景结合效果画面的视频文件1件,规格同「影片类」。六、技术类:1.必须是已参报一般广告设计类的作品,采取重复报名形式参报技术类。2.凡已参报一般广告设计类的作品,同时又参报技术类,需分别缴交作品及报名费。3.报名文案对白项,请于报名时需填写完整文案,以利评审。七、指定品牌类1.作品规格,根据自行选择的表现形式,以作品规定中各项要求格式提交。2.微视频:旺旺微视频项:A.作品指定为FLV格式参赛,尺寸一律为720*480标准(过大或过小皆会被缩放,影响播放效果,请特别留意)。B.作品长度1-5分钟(不得超过5分钟)。C.报名时请填写完整对白或者文案,作品若使用非普通话请制作字幕,以利评审。D.作品无论单件或系列件都已FLV文件上传,FLV文件以ID号命名。系列件作品限三篇以内。3.营销企划类:A.营销企划类仅由线上提交,企划案需以电子PPT/PDF文件呈现,提交内容不得少于20页。B.初审、复决审皆为电子文件评选,请提供6分钟以内之视频简报播放文件一份,连同企划书电子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档案需注明作品编号。C.其余规定请依照品牌策略单规范。报名方式一、报名时间:1.线上报名交件:3月17日—5月15日24:00截止。2.线下作品快递:5月15日24:00前快递寄出(请勿使用平邮方式)。3.组委会现场收件:5月4日—8日,10:00-18:00。以上日期如有调整,以网站公布为准。二、网上报名:1.登陆官网www.ad-young.com,点击线上报名,依据提示完成报名、交件、缴费。2.作品缴费前,请务必确认信息填写无误,获奖后信息不可修改。三、缴交作品:(二选一)1.线上交件:线上报名过程中,直接上传作品。2.线下交件:线上报名后,将打印的设计稿、报名表、作品电子档光盘快递至组委会。收件单位:金犊奖组委会联络电话:010-65818799快递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8号和乔大厦A座201室(100026)缴费方式一、报名费用:单件报名费用:人民币30元,系列件报名费用:人民币60元。二、缴费方式:1.网上交费:A.在线上报名过程中,按提示进行网上缴费。B.网上银行转账: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现代城支行户名:旺旺中时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账号:2209010400041482.银行汇款:(信息同网上银行转账)3.邮局汇款:收款人姓名:周智(收)收款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8号和乔大厦A座201室(100026)4.现场缴费:北京或周边高校的师生,5月4日-8日可到组委会现场交件、缴费。评审办法一、评审时间:1.第一阶段评审:5月28日—29日·北京台湾会馆2.第二阶段评审:6月10日—12日3.初审获奖名单揭晓:6月3日·官网二、评审规则:1.评审标准:策略40%,创意40%,执行20%。2.评审办法:A.第一阶段评审(初审):采取大评审团制,以品牌为单位,分为大学组和高中(职)组两组进行评选,选取其中15%-20%作品进入第二阶段评审。B.第二阶段评审(复审、决审):a.阶段第二阶段:由专家评审团为作品打分,并选取20%-25%入选,进入决审。b.决审:评审团采讨论方式进行,并选出各品牌获奖者。c.总决审所有金犊奖中,选出1名年度最佳金犊奖。3.评审说明金犊奖旨在鼓励原创。作品如有抄袭之嫌,须由提议者提出事实说明,经评审团召开会议讨论。若半数以上委员认同提议,则取消其资格。颁奖典礼6月于北京大学举行,全程网络直播,中国电视台于台湾转播。金犊奖组委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8号和乔大厦A座201室联络电话:010-65818799-127移动电话:18612370608(工作时间:9:30-20:30)官网:http://www.ad-young.com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E-Mail:jindujiang@126.com
2016-04-05

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大赛名称: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一、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以学科竞赛推动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面向高校大学生举办的全国性竞赛。2016年竞赛以促进国内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鼓励学生跨越从物联网创意设计到原型实现的鸿沟,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为办赛方针,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为高质量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展示、合作的平台,并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承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3、协办单位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冠名赞助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4、其他说明1)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竞赛组委会”),并设竞赛秘书处2)竞赛组委会负责组建竞赛专家指导委员会、竞赛评审委员会和竞赛监督委员会,指导、执行和监督各分赛区及全国总决赛的组织和奖项评审工作三、竞赛日程第一阶段:报名和线上作品提交阶段1、2016年3月~4月赛事启动,开始报名2、2016年4月30日报名截止3、2016年5月31日作品方案提交截止,发放推荐技术平台(非强制,可选)第二阶段:分赛区竞赛阶段4、2016年6月15日各分赛区完成技术培训和参赛作品的预审工作,公布入围分赛区决赛名单5、2016年7月31日各分赛区决赛结束,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第三阶段:全国总决赛6、2016年8月23~26日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四、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也欢迎优秀的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五、组队要求1、参赛学校以参赛队为基本单位报名参赛,同一所学校可组织多支参赛队,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不能联合组队参赛2、参赛学生只得同时参加1支参赛队,每支参赛队参赛学生不超过4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3、参赛指导教师可同时带领本校的多支参赛队,但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队伍不超过3支,3、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参赛队选题、组织学生参加赛前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学生应用竞赛推荐技术平台进行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实现,同时负责竞赛过程中与学校及组委会之间的信息沟通。4、各参赛学校应按竞赛通知的精神,统一组织和布置竞赛参赛工作,积极参加分赛区举办的赛事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六、报名流程1、竞赛注册在竞赛网站(iot.sjtu.edu.cn)进行竞赛账号注册(注:往届参加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需重新注册)学生注册采用邮箱验证方式自助进行;教师注册采用人工验证,注册信息提交后2个工作日内竞赛组委会审核注册信息并与指导教师联系确认完成注册。2、创建团队使用注册好的竞赛账号登陆竞赛网站iot.sjtu.edu.cn,由一名学生担任队长创建团队,并将已经完成竞赛注册的指导教师和学生添加到团队中,完成团队创建。详见网站介绍。3、作品提交完成团队创建的参赛队可以按要求提交作品。详见网站介绍。4、报名费用竞赛组委会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参赛费、评审费及技术平台购买费等费用,竞赛推荐的技术平台由组委会免费向参赛队发放。5、报名时间报名开始日期:2016年3月20日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逾期报名系统将关闭)6、作品提交作品设计方案提交开始日期:2016年3月20日作品设计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5月31日(逾期作品提交系统将关闭)7、作品预审作品设计方案提交截止后,各分赛区开始线上作品设计方案预审工作,预审结束后公布参加入围分赛区决赛名单,公布截止日期:2016年月15日七、竞赛作品1、线上提交的作品设计方案提交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物联网应用设计方案2、现场的作品演示和答辩根据线上提交的作品设计方案,采用推荐竞赛技术平台,或采用自选的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或组件模块等,实现的物联网应用原型系统。参赛作品务必是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或不经修改直接使用参加其他竞赛的参赛作品参赛。八、竞赛技术平台1、竞赛组委会将向各参赛队推荐竞赛技术平台,如作品中涉及推荐的技术平台,则可向组委会申请,由组委会审核后免费提供推荐的技术平台。参赛队拥有技术平台选择权,可选择使用组委会推荐的技术平台,也可以自主选择和使用其他技术平台2、2016年推荐竞赛技术平台如下:1)CC3200~LAUNCHXL+物联网开发套件2)MSP~EXP430F5529LP+CC3100BOOST+物联网开发套件3)EK~TM4C123GXL+物联网开发套件4)MSP~EXP432P401R+物联网开发套件5)EK~TM4C1294XL+物联网开发套件6)DSPTMS320C6748开发板3、竞赛组委会将通过竞赛网站发布竞赛推荐技术平台相关技术资料和培训内容。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将举行全国巡回竞赛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此活动在每个分赛区都开展一次,具体情况详见竞赛网站通知九、赛区设置竞赛设立6个分赛区,赛区设置、范围及承办单位如下:1、华东分赛区(承办:上海交通大学)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2、华南分赛区(承办:中山大学)广东、福建、广西、海南3、华北分赛区(承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4、华中及西南分赛区(承办:四川大学)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西北分赛区(承办: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6、东北分赛区(承办:哈尔滨工程大学)辽宁、吉林、黑龙江十、竞赛赛制1、线上预赛由参赛队在竞赛网站提交作品设计方案,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对竞赛作品设计方案进行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入围分赛区决赛参赛名额。入围分赛区决赛的参赛队比例不超过该分赛区线上报名参赛队的20%2、分赛区决赛由各分赛区竞赛承办单位组织的现场集中式的竞赛,采用作品讲解和作品现场演示两个环节,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分赛区奖项归属及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名额。各分赛区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队比例不超过该分赛区决赛参赛队的20%,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队的总数不超过100支3、全国总决赛由竞赛组委会组织的现场集中式的竞赛,采用作品讲解和作品现场演示两个环节,评审专家现场打分,并按分数高低决定奖项归属十一、评审方法1、线上评审预赛阶段的评审将采用线上评审,各分赛区组织专家对本赛区的作品做出评审并计分。主要考察作品的创意、技术路线可实现性和应用价值等。分赛区按照线上评审结果确定入围分赛区决赛的参赛队2、现场评审分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都采用现场参赛,现场评审的评审方式。主要考察参赛队对作品的讲解和作品的现场演示效果。分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的评审结果当场产生,并按评审结果确定比赛奖项归属十二、奖项设置1、竞赛将设置参赛队员奖、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2、竞赛分区赛设分赛区特等奖若干名(分赛区特等奖入围全国总决赛,各分赛区入围全国总决赛参赛队比例不超过该分赛区决赛参赛队的20%),分赛区一、二等奖若干名,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发放获奖证书3、竞赛全国总决赛设特等奖1名(奖杯),创新奖2名(奖杯),一等奖20名,发放获奖证书和奖金;二等奖30名,三等奖若干名,发放获奖证书和奖品;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发放获奖证书4、竞赛的获奖结果由竞赛评审委员会审定,并在竞赛网站上公示,获奖证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同竞赛组委会统一印制、颁发十三、交流活动1、竞赛致力于推动物联网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竞赛期间鼓励各种形式的参赛队间的交流活动,并组织主流媒体宣传优秀作品和参赛团队2、竞赛将向物联网行业龙头企业发出邀请,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共同参与到竞赛的赞助、推广、宣传等活动中3、全国总决赛计划邀请国内代表性的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组团观摩竞赛4、全国总决赛计划邀请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物联网人才培养和物联网创新创客模式探索的讨论,推荐优秀团队与作品参与创业活动,加速技术转化十四、竞赛作品的知识产权1、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队及其所在学校所有2、参赛队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对于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本竞赛的主办、承办和协办方均不负任何法律责任3、竞赛的主要协办方,拥有免费使用参赛作品进行演示和出版的权利(不涉及技术细节)。如果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参赛作品,需与参赛队及其学校协商,经参赛队及其学校同意后,签署有关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协议4、对于进入全国总决赛的作品,竞赛专家委员会将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材料,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汇集成书后正式出版发行十五、其他本章程的具体解释权归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组织委员会十六、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iot.sjtu.edu.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官方邮箱:iotcontests@sjtu.edu.cn联系电话:021-34205077联系地址: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6-03-29

2016温州创客大赛邀请全国创业者

大赛名称:2016温州创客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指导单位: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办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参赛要求(一)参赛对象全国青年大学生、企业高管、科技人员、归国留学人员、新生代温商等各类拥有创业激情和梦想的创业团队以及早期创业企业。(二)参赛条件1.大赛参赛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创业团队的核心团队人员不少于3人;参赛者须为参赛团队的核心成员或创始人。3.如果企业已经工商登记注册的,需要满足注册时间不满2年(即2014年3月23日以后成立的企业)。大赛报名及流程(一)报名创业团队(企业)可自由申报;或经科技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部门和机构推荐。参赛创业团队(企业)可登录温州市众创空间联盟网站(http://zclm.wzinfo.net.cn/)注册报名,也可从网站上下载大赛报名表,如实填写后,发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的邮箱(wzckds@163.com),大赛组委会将在对参赛项目就材料完整性和参赛资格进行审核。报名咨询电话:0577-88287811、88287817报名时间:2016年3月23日-4月30日(二)初赛时间:2016年5月5日-5月10日初赛采取项目评审会的形式进行,由大赛评审专家组根据大赛评选规则对参赛项目的申报资料进行综合评定,并按相应比例确定进入复赛的项目名单。(三)复赛时间:2016年5月25日-5月31日复赛采取小型项目路演形式进行,复赛成绩前20名晋级决赛。晋级决赛的选手须提交完整的《创业项目计划书》、项目PPT介绍,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wzckds@163.com)。复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为参赛选手提供路演培训、创业导师辅导、项目落地、商业合作、创业诊断等服务。(四)决赛及颁奖时间:2016年6月中下旬依据参赛人员的《创业项目计划书》、项目PPT介绍,通过选手的“路演展示+现场答辩+专家点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为参赛的创业团队(企业)组织安排融资路演、股权众筹、产品众筹、项目落地等活动。(五)推介孵化阶段时间:2016年7月引导进入复赛的创业团队(企业)落户我市各类市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和各相关产业园区,帮助创业团队(企业)实现创业梦想。组织获奖的创业团队(企业)与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创业导师进行对接,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对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创业团队(企业),大赛组委会将在媒体上安排创业项目展示,由德邦证券、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温州企业上市孵化中心等单位免费提供并购、股改和上市等辅导培训。赛程安排(一)报名创业团队(企业)可自由申报;或经科技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部门和机构推荐。参赛创业团队(企业)可登录温州市众创空间联盟网站(http://zclm.wzinfo.net.cn/),也可从网站上下载大赛报名表,如实填写后,发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的邮箱(wzckds@163.com),大赛组委会将在对参赛项目就材料完整性和参赛资格进行审核。报名咨询电话:0577-88287811、88287817报名时间:2016年3月23日-4月30日(二)初赛时间:2016年5月5日-5月10日初赛采取项目评审会的形式进行,由大赛评审专家组根据大赛评选规则对参赛项目的申报资料进行综合评定,并按相应比例确定进入复赛的项目名单。(三)复赛时间:2016年5月25日-5月31日复赛采取小型项目路演形式进行,复赛成绩前20名晋级决赛。晋级决赛的选手须提交完整的《创业项目计划书》、项目PPT介绍,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邮箱(wzckds@163.com)。复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为参赛选手提供路演培训、创业导师辅导、项目落地、商业合作、创业诊断等服务。(四)决赛及颁奖时间:2016年6月中下旬依据参赛人员的《创业项目计划书》、项目PPT介绍,通过选手的“路演展示+现场答辩+专家点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具体情况为参赛的创业团队(企业)组织安排融资路演、股权众筹、产品众筹、项目落地等活动。(五)推介孵化阶段时间:2016年7月引导进入复赛的创业团队(企业)落户我市各类市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和各相关产业园区,帮助创业团队(企业)实现创业梦想。组织获奖的创业团队(企业)与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创业导师进行对接,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对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创业团队(企业),大赛组委会将在媒体上安排创业项目展示,由德邦证券、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温州企业上市孵化中心等单位免费提供并购、股改和上市等辅导培训。温州市创客大赛评选规则和标准(一)评选规则1、初赛以项目评审方式进行,评选结果通过通过合作媒体进行公布;复赛和决赛以项目路演方式进行,评分结果现场公布。2、每名评委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写出评价意见和建议。初赛按专家导师纸质材料审查意见确定复赛名单;复赛期间开展网络投票,按专家导师现场评分的平均分和网络投票得分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分;决赛按专家导师现场评分的平均分和投资人评审团投票得分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分;按以此作为参赛创业团队(企业)的最终得分;3、以参赛团队和企业的最终得分排名作为晋级或淘汰标准。(二)评分标准根据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团队、财务分析五个评分内容,按一定权重系数量分。参赛资料(报名表等)下载:http://zclm.wzinfo.net.cn/a/chuangkedasai/dasaizhinan/cansaiziliaoxiazai/
2016-03-28

第三届“华创杯”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第三届“华创杯”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6月1日各承协办单位:华创会弘扬“坚忍不拔、敢闯敢干、务实图强”的创业精神,为了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湖北创新创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2016年华创会将继续举办第三届“华创杯”创业大赛,以推动海内外专业人才积极投身创业,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本领,竞展创新创业风采,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放飞自我的“创业梦”。一、参赛条件不论您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不论您是否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不论您在什么领域创业,不论项目是否落地湖北,只要您自主创业,拥有原创、成熟的创业计划,项目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或社会效益,您就能报名参加“华创杯”创业大赛。二、支持政策获奖项目将获创业启动资金,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百人计划”、武汉“3551计划”“黄鹤英才计划”和各类科技计划,优先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机构推荐,优先向银行推荐给予信贷支持。三、参赛流程1.网上报名。参赛人员下载申报表格(附后),填写好后于6月1日前发到hch_hcb@163.com。往届“华创杯”获奖项目和已参加国内类似大赛并获奖项目不再参加本届创业大赛,如其有新的创业项目可通过报名系统报给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将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推介。2.初审。对于不符合参赛条件及未按规定要求提交申报材料的,不予通过,并且不再另行通知。专家组在合格的参赛者中评审出40名进入复赛,复赛名单于6月6日公布。3.复赛。复赛采用专家现场评审方式进行,评审出前10名进入决赛(不能到达现场的参赛者,可以寄送VCD现场播放参赛),组委会于6月10日公布决赛名单。4.决赛。6月17日进行决赛,采取现场项目路演、答辩形式进行,评委现场打分,确定获奖等次。5.颁奖。2016年“华创会”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四、参赛所需材料1.《第三届“华创杯”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以word文本上传,文件名为“XXX(参赛人全名)申报书”。2.华创会报名表,以word文本上传,文件名为“XXX(参会人全名)华创会报名表”。3.参赛人附件证明材料,为PDF格式(一个文档,前面加目录),文件名为“XXX(参赛人全名)附件证明材料”。附件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或护照复印件、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等。附件:1.第三届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2.参赛项目知识产权声明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组委会办公室2016年1月8日
2016-03-27

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办单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工信部、人社部等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8月31日(各学校报名截止日期请咨询学校团委)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定于2016年3月至10月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二、大赛目的与任务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组织机构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担任副主任,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本次大赛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联盟、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校园传媒参与协办。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地初赛和复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四、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五、参赛对象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2.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3.成长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再报名参赛。六、比赛赛制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全国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报名团队数、参赛高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名额。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团队总数不超过4个。全国共产生6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通过网上评审,产生120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七、赛程安排1.参赛报名(3-5月)。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16年3月25日,截止时间由各省(区、市)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8月31日。2.初赛复赛(6-9月)。各省(区、市)各高校登陆“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和管理。省级账号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创建及分配;校级账号由各省(区、市)进行创建、分配及管理。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各省(区、市)自行决定。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3.全国总决赛(10月中下旬)。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120个项目进行现场比赛,决出金、银奖。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参赛团队提供项目展示、创业指导、投资对接等服务。各项目团队可以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相关信息。各省(区、市)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资源,为参赛团队做好服务。各高校还可以通过腾讯微校(weixiao.qq.com/2016)提供的资源推广大赛。八、评审规则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查看具体内容。九、大赛奖励大赛设30个金奖、90个银奖、480个铜奖。设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佳带动就业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获奖项目颁发获奖证书,提供投融资对接、落地孵化等服务。设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牌。十、宣传发动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做好省级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十一、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cy.ncss.org.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1.大赛工作QQ群为:460798492,请每个参赛省(区、市)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窦慧姣联系电话:010-66092081,传真:010-66097332电子邮箱:dhj1211@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华中科技大学杨广联系电话:027-87557234,传真:027-87542103-802电子邮箱:plus2016@hust.edu.cn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东路1037号邮编:43007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汪凯联系电话:010-66096262,传真:010-66096949电子邮箱:wang340@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教育部2016年3月10日
2016-03-17

2016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

大赛名称:2016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8日一、竞赛介绍2016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简称“Esri开发竞赛”)是由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支持指导下举办的在校大学生课外活动中一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和广泛性的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活动目的是激发在校学生学习、应用和交流GIS技术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大力推动GIS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并为GIS产业的发展选拔和储备大量优秀人才。Esri开发竞赛是全球最大的GIS技术提供商Esri联合国内各大知名高校及合作伙伴单位联手打造的校园竞赛活动,竞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爱好学生综合设置了多个比赛分组。2016年本竞赛分为(A组)个人挑战组(B组)地理设计组、(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和(E组)三维建模与分析组。该分组面向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可选择度大,参赛面广,奖金优厚。它不仅鼓励和推动了在校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更成为大学生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自2004年起,该竞赛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每年都成为极富影响力和备受瞩目的一项赛事。二、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单位: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单位:Esri(北京)软件研发中心Esri中国(北京)培训中心北京捷泰科技有限公司诚邀各校GIS协会联合筹办(Email:contest@esrichina.com.cn)三、大赛日程1、报名准备期:2016年3月16日竞赛报名正式启动2016年4-5月期间赛前辅导资料发布2016年4月18日作品报名截止(报名截止后仍可报名,但不提供参赛软件,个人组不受时间影响)2016年4月-5月作品组参赛软件发货,开始接收许可申请2016年5月-6月作品组参赛软件许可发放2、个人挑战组比赛日程2016年6-7月之间3、作品组提交日期2016年8月26日B组地理设计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12日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16日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20日E组三维建模与设计组作品提交截止4、作品组评审周期2016年9-10月作品评审2016年10-11月Web与移动开发组作品答辩四、参赛对象GIS、RS、测绘、地理、规划等相关专业在读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加。五、报名方式2016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采取网络报名及审核的方式。1、报名组队前,小组每位成员包括指导老师均需在本系统内进行信息注册(2013-2015年间已经在本系统注册过的老师和同学无需重复注册)。为了保证团队队长能够正确填加小组成员,注册时需填写真实完整的个人信息。成员个人信息仅供组委会发送软件申请书、许可及重要紧急情况下联系用,因此请保证电话号码真实,快递信息准确,同时养成定期收取邮件的习惯2、创建团队的成员系统默认为团队队长,组委会发送的相关文件、许可、通知,包括邮寄的软件、资料,均以团队组长为联系人3、团队组长点击“立即报名”开始组队,选择需要参赛的分组(A个人积分赛、B组地理设计组、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E组三维建模与设计组),并依次按照姓名搜索的方式填加小组成员及指导老师(此项后期可修改)4、团队人员填加完成后,浏览上传事先写好的项目计划书(请注意项目计划书文件的大小,尽量不要超过1.5m)。若组队时项目计划书尚未完全准备好,可以选择“下次再传计划书”,以完成人员组队5、组委会在收到组队报名后,会给予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通过站内短信通知您的参赛编号,如审核未通过,您会收到站内短信并获知未通过审核的原因,如状态一直为“等待审核”说明小组的审核尚未开始6、报A组个人赛的同学,项目计划书模板为学生证信息翻拍页的要求说明,请仔细阅读模板说明7、参赛流程因为分步流程,建议将此说明先行复制下来,按照说明分步执行六、大赛组别A组,个人挑战组——本组是针对个人选手设置的,考试方向为制图和考题。B组,地理设计组——GIS基本设计、分析能力的体现;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bs系统设计及实现;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考察学生的遥感知识及技能。E组,三维建模与设计组——突出三维建模七、作品提交1、提交日期2016年8月26日B组地理设计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12日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16日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作品提交截止2016年9月20日E组三维建模与分析组作品提交截止2、提交要求1)根据不同竞赛组别,各组对作品提交时需提供的资料略有不同,详细请参考相关的竞赛组别中的说明。2)将完整作品按照作品提交要求建立作品文件夹,并最终打包成以小组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如:C7以Web组为例,作品文件夹下呈现(每组的提交我们都有示意图,具体请到各组介绍页面当中寻找)、3)文档尽量以word格式为主,技术文档为初赛时评委需要看的重要资料之一,需要方便检索;系统概述文档是复赛和决赛时候评委要看的东西,为了方便评委观看,组委会会进行二次编辑,因此请不要提交pdf版本文档,不便检索和二次编辑。4)当你填写完人员信息时,请仔细检查核对,同学和老师的名字有无错误,最终的获奖证书名字是以这个文件为准的。电话号码也不要写错,避免作品评审中出现问题我们无法及时联系到您。示意图见官网3、提交办法1)组委会提供专用ftp及网络云盘等途径收取作品,该信息在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1-2周发布,请选手关注。2)将最终打包为以小组编号命名的文件夹,如:C7上传到自己的百度云盘,然后通过分享链接的方式,将作品下载链接地址用自己的邮箱发到到contest@esrichina.com.cn,邮编标题为:“C7作品提交”。(注意,不要通过百度云的方式发送邮件,这样的方式发送,组委会有可能收不到,并且你可能得不到反馈)(注意,该邮箱同时承载答疑咨询,如同学邮件标题不清,可能检索时会被错过)八、参赛支持1、参赛软件的获取本年度竞赛参赛软件由主办单位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邮寄方式提供,选手在获取ArcGISEngine、ArcGISforServer、CityEngine等软件许可之前需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填写许可申请文件,该文件通过邮件发送到组长的信箱。ArcGISforDesktop软件许可学生自行通过网络申请即可。2、大赛数据支持2016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数据支持说明(查看),主要为大家介绍三类地图调用1)如何在ArcGISforDesktop中调用地图数据2)如何在ArcGISforServer的开发中调用地图数据3)如何调用地理大数据API3、参赛辅导组委会针对每组竞赛都设计了相应的“赛前辅导”视频,该辅导从作品解析、主要技术点及案例出发,建议选手关注4、技术支持:推荐选手在ArcGIS知乎进行问题检索,如无答案可直接发提问帖,或按照组委会提供的其他方式进行咨询,关于寻求技术支持的详细说明,将随“软件使用授权书”一同发放给参赛小组。九、作品评审:1、各组作品由主办单位负责召集评委按照公布的评审标准进行评议(评审标准可在小组说明中找到)。2、其中,Web与移动开发组作品将采取三轮评审方式,进入决赛的作品将举办现场答辩活动,由选手亲自介绍并演示作品,由评委打分,最终决出名次。十、奖项设置A组-个人挑战赛一等奖:1名价值¥500奖品二等奖:2名价值¥300奖品三等奖:3名价值¥100奖品优胜奖:若干价值¥50元奖品本组或有多轮比赛,每场比赛奖项均如此B组-地理设计组一等奖:1组¥5000二等奖:2组¥3000三等奖:3组¥1000优胜奖:若干奖品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奖品C组-Web与移动开发组特等奖:1组¥8000/一个出国机会(二选一)一等奖:2组¥5000二等奖:3组¥3000三等奖:4组¥1000优胜奖:若干、奖品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奖品Web与移动开发组特等奖将以答辩形式决出,获得一等奖的团队将获得一个2015前往美国参加Esri全球用户大会的机会,同学可在此奖项与奖金中二选一。D组-ENVI/IDL遥感应用开发组一等奖:1组¥5000二等奖:2组¥3000三等奖:3组¥1000优胜奖:若干奖品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奖品奖品补充:本组获奖成员赠送ENVI高级培训一次(不含食宿)及ENVI/IDL相关书籍一本。说明:获奖者培训时间,详见赛后通知。获奖者如无法参加当期培训,可以保留名额,根据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培训计划选择参加培训时间。参加培训者食宿自理。E组-三维建模与设计组一等奖:1组¥5000二等奖:2组¥3000三等奖:3组¥1000优胜奖:若干奖品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奖品其他奖项最佳指导老师:若干¥1000从各组指导老师中评选最佳创新奖:若干从各组作品中评选最佳创意奖:若干从各组作品中评选2017Esri青年学者奖1名赴美参加全球UC从各组获奖选手中选一名优秀代表。该奖项设置于2012年,获奖同学将前往美国参加Esri全球用户大会,在会上领奖,并有机会与Esri总裁Jack先生合影十一、备注说明1、您在提交作品过程中切勿将作品打包为邮件附件直接发送到邮箱,因为我们的邮箱空间有限,过大的附件可能会收不懂。因此请大家先把自己的作品上载到自己的百度云盘,然后发送给我2、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发咨询邮件到contest@esrichina.com.cn,该邮箱每5分钟自动收取一次邮件,但是我们建议您的邮件标题足够清晰,或者您可以可以关注微博“Esri开发竞赛”,最新的消息我们都第一时间公布在那里;3、每一封通过邮件发送的作品提交,我们都会有个回复,表示确实收到您的作品,对于每个收到的作品,我们有个初步的检查,会检查作品内容是否齐全以及解压是否正常,当发现问题我们会直接通过邮件回复的方式提醒提交者,所以大家也要认真看邮件是否有多次回复4、作品提交后请随时注意官方微博上公布的作品提交列表及说明,有些作品我们可能存在解压错误等情况,不排除需要大家重新提交。对于发现的问题也会一并在官方微博上公布,同学务必到论坛和官微浏览帖子5、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我们用C7作为示例向大家介绍,同学千万别人人都变成C76、最后,希望您认认真真准备,仔仔细细检查,避免在提交作品期间频繁修改、频繁提交最终导致版本错乱(顺便帮我们工作人员减轻点工作压力)十二、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contest.esrichina.com.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1、大赛咨询邮件咨询:contest@esrichina.com.cn(推荐方式)电话咨询:010-57632239新浪微博:Esri开发竞赛2、参赛技术支持:电话咨询:400-819-2881邮件咨询:support@esrichina.com.cn3、问题讨论常见问题:查看
2016-03-11

2016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

大赛名称:2016年谷雨杯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15日一、竞赛主题与背景基于近百年来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我们所能触及与改造的“自然”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改变一方面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反思与自然的关系时,却又无法割舍“物质世界”带来的种种便捷,这种矛盾性使我们在面对与“自然”相关的问题时,往往陷入某种困局,而在困局之中的我们在尝试解决相关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束脚。我们无法坐视环境在可见的范围内持续恶化的现在,又不能简单的把自然环境改善希望寄托于尚不可见的未来。如何应对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与解决的事情。本竞赛旨在通过在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探讨数字技术下的建筑设计如何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湿地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载体,考虑如何处理其中复杂的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环境,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湿地的生态性功能,如何平衡其他物种保护与研究的关系。本竞赛鼓励参赛者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数据调研,获取实地的、真实有效的一手数据,通过数字化分析手段将其有效量化,从而得出特点鲜明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将设计停留在“概念”层面。参赛方案应充分体现出对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等方面的认识。鼓励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建筑性能模拟等技术,并体现出数据在建筑生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或优化作用。二、举办单位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赞助单位: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互联立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网络支持:中国BIM知网(http://cnkibim.isbim.com.cn)欧特克软件支持网站(http://www.autodesk.com.cn)中国BIM论坛(http://www.bim123.com/)172校园活动网(http://www.172xiaoyuan.com/)ABBS建筑论坛(http://www.abbs.com.cn/)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三、竞赛时间2016年2月1日~2016年3月1日公布竞赛题目及赛制,媒体宣传。2016年3月1日~2016年3月15日参赛人员进行网上报名。2016年3月16日~2016年7月25日参赛人员通过网络提交初赛作品。2016年7月26日~2016年8月15日线上专家评审及网络投票。2016年8月16日~2016年9月22日入围作品公布。2016年9月23日决赛评审。2016年9月25日举行颁奖仪式。四、奖项设置1、建筑设计奖一等奖3个,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8万二等奖6个,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5万三等奖12个,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2万优秀奖32个,获奖证书2、数字技术表现奖数字技术表现奖10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1万3、最佳人气奖最佳人气奖3名,获奖证书及奖金各0.1万五、参赛题目及要求1、竞赛题目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芦苇与翅碱蓬构成了其绵延百里的滨海滩涂特殊的湿地地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植被类型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基础,具有养育野生动物、涵养水源、防洪泄洪等生态功能,还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而无可替代的作用。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尤其是多种鸟类的理想栖息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已观测到鸟类有267种,其中水禽10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6种。这些候鸟每年2、3、4月从南方迁徙到北方,9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迁回南方。本次竞赛基地在辽河口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参赛者在湿地公园内选择适当的场地设计候鸟之家,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提供游人及鸟类保护者观鸟、研究、展示、休息以及鸟类临时栖息所等功能,具体功能面积自定(基地详见地形图)。有条件者可以自行调研与实地考察,通过选取适当的切入点,合理的引入建筑与城市设计相关的数字技术,同时在设计中反映出设计者对数字技术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使用现代数字技术及合理建筑设计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人、动物、自然的完美共生。2、竞赛要求(1)参赛方案应立足于调查研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体现出研究型设计的特点。(2)设计需要注意设计策略的适宜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关注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联,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强调时间进程影响下旧城空间的变化,增强城市空间的活力。(3)参赛方案应满足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考虑无障碍设计,包括设置残疾人坡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厕位、电梯等。3、参加者要求(1)本次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以1~4人结成小组自愿参加,每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建议每个学校指定1名教师负责竞赛活动的联系、组织及指导。(2)所有提交作品须使用AutodeskRevit软件生成BIM模型,并要求使用Autodesk的相关软件(Revit自身的性能分析功能)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性能模拟与分析。(3)Revit为所有参赛者需要采用的软件,需要者到中国BIM知网上进行注册,并点击软件链接入口,即可获取Autodesk提供的免费软件下载。(4)本次大赛通过提供完善的网络辅导服务,参赛人员可以通过登录中国BIM知网(http://cnkibim.isbim.com.cn)的Revit大赛绿色服务通道,免费获取专业的技能课程指导服务。六、作品提交1、提交方式参赛人员需要在大赛规定时间2016年7月25日前,按照大赛规定的提交要求,登录大赛指定网址(http://cnkibim.isbim.com.cn)通过网络提交参赛作品。对于没有按时报名参赛的作品,可以在提交作品前补报名,然后再提交作品。2、提交要求(1)图纸要求:2张A1图纸,总平面比例,及主要平、立、剖面比例根据设计深度自定。有实物模型的图纸上可有模型照片。图纸内容由Revit软件制作并存入参赛压缩包提交。(2)图片要求:2~3张jpg、gif或tiff格式的设计效果图图片,供网络大众评审使用,存入参赛压缩包一并提交。(3)参赛视频及文档:6~7个mp4、wmv格式视频,此视频为参赛选手参赛期间日常记录视频(带语音介绍),展示学生制作理念及作品制作过程,同时提交一份作品设计理念的文档.为作品唯一性和专家技能评审提供支持。(4)参赛压缩包:每个小组最终提交作品为zip格式的压缩包,压缩包名称标明:学校全名院系全名参加者姓名(如,xx大学yy学院zz系wwwvvv)。压缩包根目录(“”)下建立与压缩包同名(即,学校全名院系全名参加者姓名)的第1级子目录,第1级子目录下面再建立5个第2级子目录,这5个子目录的名字分别是final、revit、photo、process、others。在第1级子目录下有一以参赛者姓名为文件名的一个文本(txt格式)文件,其内容包括:设计名称:作者姓名、email、手机号码、身份证号/护照号:指导教师姓名:学校及院系全名:组织教师姓名:图纸张数:设计简要说明:(内容包括设计必要的简单说明和分析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第2级子目录final存放设计的最后成图文件(jpg、gif或tif格式,精度为300dpi,以满足出版要求);第2级子目录revit存放图纸上所用到Revit格式文件;第2级子目录photo存放供网上展示用的设计效果图图片文件(jpg、gif或tif格式,精度为300dpi,以满足出版要求);第2级子目录process存放视频格式文件,本文件为参赛选手作品过程记录,及理念介绍文档(mp4、wmv格式,精度为720p,以满足宣传要求);第2级子目录others存放其它文件(如dwg等格式)。电子文件的存放和子目录/文件夹的建立请适当注意条理和组织,文件的大小不要过于庞大。七、作品评审和颁奖1、评审标准(1)参赛作品须符合本竞赛“竞赛要求”;(2)倡导在研究基础之上有深度的设计;(3)鼓励体现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意识的原创设计;(4)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考城市、建筑与人的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现绿色建筑技术、地域生态特征和可实施性原则。2、初赛评审(1)专家评委的组成:初赛评委由主办方、协办方及赞助方协商评委的组成名单,由主办方邀请。(2)技术审查:初赛作品网络提交后,由赞助方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审查,对于不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取消其参赛资格,满足技术条件的参赛作品才可以进入后续评审。(3)评审方式:采用专家评审与公众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作品均在线上展示,以参赛图纸、效果图为展示对象,让专家和公众进行评分。(4)最终结果:初赛得分前100名进入决赛。结果在大赛官方网站中国BIM知网进行公布。3、决赛评审(1)决赛评审选择国内知名专家、建筑师组成评委会评审。(2)奖项设置:建筑设计奖按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32个来进行评奖;数字技术表现奖10个则根据参赛作品应用建筑数字技术的水平高低来进行评选;最佳人气奖3个是奖给按照网上公众评分最高的前3名。获奖名单将在中国BIM知网(http://cnkibim.isbim.com.cn)公布。4、颁奖颁奖仪式将在2016年9月25日在沈阳建筑大学举行,颁发奖金、奖状。获奖的参赛作品将有可能会被应用到宣传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大赛的出版物或资料上,但不会应用在其他的场合,除非得到设计作品作者的书面许可。八、联系方式1、沈阳建筑大学联系人:姜老师联系电话:13889223594QQ:2541003892传真:024-24694750电子邮箱:syda2016@126.com;2541003892@qq.com2、北京谷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朱莉联系电话:010-57457985;13552539778QQ:962557618电子邮箱:zhuli@isbim.com.cn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6年2月17日
2016-02-21

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赛

大赛名称:首届中国国际智造大奖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2月29日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协办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支持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战略合作艺创小镇、云栖小镇阿里巴巴、网易、新浪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设计红星奖、中意设计创新中心、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作品征集开始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是2015年浙江省创办的工业设计大奖赛,此次大奖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政府为项目支持,面向全世界的设计机构、企业单位、研究机构、设计师及学生等征集作品,发掘出一批颇具创新性、突破性、成长性、革命性的工业设计作品。大奖旨在促进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中国设计事业,提升中国设计在世界的地位。一、大奖评审机制大奖采用初评和终评两轮专家评审方式。初评环节实行公众报名与专家提名并行式选拔机制,其中专家提名作品经组委会审核后可直接进入终评环节。大奖实行提名专家与评审专家互相独立的工作机制。二、奖项设置从所有参赛作品中,通过初评和专家提名产生终评入围作品,大奖终评委员会选出100件作品授予“智造奖(DIATop100)”,其中特别优秀的作品将授予“金智奖(DIAGold)”、“优智奖(DIAExcellence)”、“创智奖(DIAInnovation)”。“金智奖(DIAGold)”:2项,100万/项,授予当年度所有获得“智造奖”作品中特别优秀的、极具综合创新力的设计,获奖者应是具有较强公众影响力的设计师或团队,能对人类生活、产业与地方发展有重要作用。“优智奖(DIAExcellence)”:10项,20万元/项,授予当年度所有获得“智造奖”作品中特别优秀的、具有突破性创新模式的设计。“创智奖(DIAInnovation)”:10项,10万元/项,授予当年度所有获得“智造奖”作品中特别优秀的、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设计,获奖者应是具有优秀设计研发、且志向远大的中小微企业,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独特探索与贡献。三、参赛对象与资格凡已上市产品,以及在2016年4月底前完成、且能在大奖典礼与设计展览上公开展示的样机,均可参赛。世界任何国家地区的设计机构、企业单位、研究机构、设计师及学生,皆有参赛资格。四、参赛产品类别大奖立足互联网时代,不仅关注智能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关注产品的形式、结构、材料、工艺以及用户体验的创新发展,主要参赛产品类别如下:生活与办公、家具与家电、厨房与卫浴、食品与包装、健康与医疗、婴童与教育、运动与休闲、时尚与穿戴、电子与信息、交通与工具、机械与装备、环保与生态、智能机器人、其他。五、公众报名时间2016年1月8日—2016年2月29日六、报名方式请参赛者登录大奖官方网站www.di-award.org,点击“进入报名系统”按钮,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报名。七、赛事流程注:若日期有变动,将在本奖项官网“新闻中心”栏目中公布,请参评者及时关注官网信息。八、网上填报说明1、参赛者的参赛作品数量不限,每件作品只能在本届提交一次。2、为了顺利进行网上申报,请使用IE9、Chrome、Firefox、Safari浏览器。请报名人请严格按照报名系统要求填写相关信息。3、参赛选手必须上传作品图片,最多6张,包括作品主图、其他角度图、情境图、三视图和效果图,所有图片精度为300dpi,色彩格式为RGB,图片格式为JPG,尺寸大小为a4,每张大小控制在3M以内,以免上传失败。为保证本次大赛评选的公正性,参赛作品及版面上不得出现作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个人信息资料。说明:图片用于评审、展览、印刷,必须上传。未上传则视为不符合要求,将影响评分。参赛者在初评提交作品和终评提交作品时可额外提供视频链接,并保证在大赛结束之前有效,建议视频配有中英文字幕,时间控制在60秒以内。4、2015中国设计智造大奖获奖证书和年鉴将体现设计单位或个人信息,若获奖作品参加大奖产业转化,年鉴将体现提供转化支持平台的信息,报送方名称不在获奖证书和年鉴上体现。请参赛者完整、认真填写参赛信息,如果获奖将作为最终获奖证明相关信息。5、填报时请注意不要使用错别字,并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完成报名表填写和照片上传之后,若确定上传信息无误且无需更改,请务必点击“提交”,否则工作人员无法为您审核。九、注意事项1、请参赛者在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官方网站注册时如实填写联系方式及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等信息,并保持联系方式均长期有效,确保智造大奖可将相关通知、获奖情况等向您传达,以免错过重要信息。2、请牢记注册账号及密码,如因报名单位相关人员遗忘密码导致报名延误或错过报名截止时间等后果由申报单位自负。3、网上报名资料提交送审后,请及时登录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官方网站查询参评作品的报名状态,保证网上报名顺利完成。4、参赛作品如有保密需求,请与大奖组委会联系。十、法律声明1、关于参赛作品①参赛作品涉及的名誉权、知识产权、肖像权等法律问题,均由作者自行承担。所有参赛者必须声明参赛作品不侵犯第三方权利,不声明或拒绝声明的将取消参赛资格。如发现参赛作品剽窃、侵权或第三方提出权利主张的,大赛组织方有权随时撤销该作品的参赛权、已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在相关媒体网站上撤除相关信息。若大赛主办方因参赛作品权利瑕疵遭致经济或名誉损失的,主办方有权向该作品的参赛提供者追偿。②大奖奖项评定视参赛作品质量而定,允许部分奖项空缺;若对奖项结果有任何争议,一切均以评审团评审结果为准。③大奖组委会工作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比赛。参与大奖一部分工作的评委及志愿者可以参赛,但不得利用评委和志愿者身份对评奖过程施加影响,获得不当利益。④智造大奖组委会及合作企业、媒体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与本次大赛相关的宣传、展览、网站展示及宣传品制作等非商业用途,且不付稿酬。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活动由大奖组委会负责解释。2、关于获奖作品对于所有获奖作品,奖金个人所得税自理。①版权属于参赛作者,但智造大奖组委会和合作企业、媒体有权以任何形式展示、传播参赛作品相关信息。②对于通过大奖产业转化服务的作品,著作权人可与生产企业、智造大奖组委会协商确定版权配置。十一、获奖资格取消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大奖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者的获奖资格、奖励:1.作品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产生社会危害性。2.存在权利瑕疵。3.不符合参赛规则。例如,经查实作品上市日期不符合本届大赛参赛要求。4.在未告知大奖组委会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做重大改动并继续使用大奖标识进行商业宣传。5.不当使用大奖标识,拒绝改正或情节严重的。6.发生其他严重损害大奖声誉行为的。十二、免责声明1、参赛者填报信息时应仔细核对后再提交,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因参赛者填报信息有误所导致的后果由参赛者自负。2、请及时登录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官方网站查询最新情况,若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评审的情况,后果由参赛者自负。若在报名过程中出现任何疑问,请致电智造大奖办公室:+860571-87200197。3、作品邮寄过程中如有丢失,大奖组委会对此概不负责。附:大奖组委会联系方式网址:www.di-award.org媒体支持:ps.webxun.com电话:+86(0)57187200197邮箱:info@di-award.org地址:中国杭州转塘象山路352号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1号楼20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组委会办公室
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