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英语写作竞赛】2023年“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报名开始!

2023年“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7月6日中午12点大赛报名入口:https://jinshuju.net/f/f38Yhu(识别上方二维码报名)一、大赛背景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中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部署,不断强化我国外文交流队伍的建设。以提高青年学子外语综合能力为目标,整合外语学科资源,丰富外语学习方式,为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面向全国举办2023年“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二、主办单位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三、参赛对象全国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业不限。四、大赛时间1.报名时间即日起-7月6日中午12点2.题目发布时间6月22日上午11点3.作文上传时间6月22日-7月6日16点4.评审时间2023年7月5.成绩查询时间2023年8月6.颁奖时间2023年8月五、大赛详情1.报名方式①方式一:赛点院校负责老师统一组织报名参赛,赛点老师请加赛点院校申请群。②方式二:非赛点院校,参赛者个人可以在大赛官网自行报名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外文赛事”报名。(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报名)2.大赛组别大赛分为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专科生组三个组,分别评奖。3.提交方式①方式一:参赛者个人直接在大赛官网个人中心提交。②方式二:由赛点院校负责老师统一收集本校参赛者作文,并在作文提交截止时间前发送给大赛组委会。六、奖项设置(等级奖证书模板)(参赛证明模板)七、大赛费用大赛收取报名评审费用48元/人,用于命题、评审、组织、宣传、物料、证书印制、寄送等大赛相关工作。八、其他事项1.作文提交系统将于报名截止当天关闭,未提交作文者,则视为自动放弃参加资格。2.参赛者应秉持诚信态度,保证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作弊。如经大赛组委会查实有抄袭或作弊情况,将取消该参赛者参赛资格。3.参赛者应妥善保存参赛作文,比赛结束前勿在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或以任何方式公布,违者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4.距离大赛题目公布的倒数第三天开始概不受理退费。如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赛事无法继续进行,大赛将自行终止。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九、联系方式竞赛官网:http://www.paomian5.com/list-883.html报名入口:https://jinshuju.net/f/f38Yhu参赛通知群:(识别二维码进群)赛点申请群:712521673大赛咨询和合作电话:18001353552王老师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电话:010-68351628崔老师微信公众号:外文赛事(公众号会发布竞赛最新通知及获奖信息等内容)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3

300字5万元!《中国节气》全网文案征集活动

300字5万元!《中国节气》全网文案征集活动征集截止时间:2023年2月28日12:00“春雨至,万物生”,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一岁四时,斗转星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将四季的刻度分割的清晰而有规律。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透过“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我们看到了一个穿越古今、五光十色的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缓缓流淌的盛世画卷。去年,“中国节气”系列节目在“春分”、“谷雨”和“立夏”中揭开了一缕面纱。今年的“中国节气”长什么样?稍微剧透一下哦~《中国节气》是什么?《中国节气》吃什么?《中国节气》干什么?《中国节气》的颜色?《中国节气》二十四节气仙女?……一整个期待住了!这不,“中国节气”全网征集文案活动开启啦!5万元300字!那么24个节气的话就是120万!妥妥的百万文案征集呀!如此豪横!我们的中国节气,你我共创!快来看看具体要求。活动主题《中国节气》全网文案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征文要求创作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24个节气为单独蓝本,征集节气文案。体现小而美,短而精的文体风格,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以及中国节气中蕴含的古人智慧,每个节气文案字数在300字以内。参考示例今天是春分,从今天起白天会比晚上长,四阳渐盛,万物生长,朝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代表着希望...——2022《春分奇遇记》节选暮春谷雨,走入内心,寻回自己,寻回美好...——2022《谷雨奇遇记》节选青春是一场盛夏的风,少年的勇在荆棘里弛空,曾两手空空以梦换梦与光比肩破浪乘风,成长是场别开生面的浩荡,长大是全力以赴心生向阳,点燃每个不确定的梦想,在浩瀚汪洋劈风斩浪,万物生长的夏,勇气与信念正萌芽。——2022《立夏奇遇记》节选投稿内容要求·与中国传统色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服饰相结合·与中国节气的仪式感相结合·其他方向·投稿形式仅限文字作品,不接受口述、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摄影、视听、图形等其他作品形式。投稿时间2023年2月19日至2023年2月28日12:00截止投稿方式通过投稿邮箱(hngdqmtzx@163.com)参与活动来稿标注:姓名、联系电话/微信号奖励计划按节气名称划分文案投稿,每个节气被选中文案一经节目采用,将按文案采纳篇幅比,最高奖励创作者【五万元人民币】(奖金包含个人所得税)。活动细则1、投稿作品须为投稿者原创,投稿者应确保拥有作品完整著作权,不存在著作权移交或转让他人等情况,接受以个人、团队、单位单独名义投稿,不接受多位创作者或多个团队联合投稿,如涉及共同合作、职务作品或其他不同权属状态情况,均视为合作方、单位或其他权利人明知且同意本说明约束。2、同一作者须按照不同的节气将稿件分类,同一节气的稿件数量限定5篇以内,所投节气的数量限定24个以内,即单一作者最多可投稿120篇;《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所呈现的节气节目数量,按最终播出时为准。3、同一作者所投不同节气的多篇中选,稿酬累计;同一节气的多篇中选,稿酬不累计。如同一节气的不同作者投稿被混编采用时,全部作者按照各自被采纳的内容比例分配5万元稿酬。如遇不同作者投稿内容相同或相近似,则以投稿时间在先者为准。4、全部投稿作品按照对应节气划分,单个节气投稿如无法获得河南卫视《中国节气》导演组认可,视为该节气入选作品空缺,对应的征稿自动失效。5、投稿人应同意,征集活动主办方有权对投稿作品进行修改及借鉴,形成最终节目中正式使用的文案。6、投稿作品如因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权利保护或者因投稿作品存在权利瑕疵或内容虚假、非法、不正当,或其他不合理原因发生法律纠纷的,所有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且主办单位保留取消其投稿资格及追回所获稿酬的权利。7、投稿作品原则上须为首次投稿,且在本次征稿评审结果公布前,所有投稿者不得将投稿作品转让、授权给第三方,也不得向第三方投稿。未注明发表情况的投稿一律视为未发表的作品。如投稿作品为已发表作品,请投稿人务必注明首次发表的媒体和版权现状,否则如产生版权纷争,后果由投稿人自行承担。8、投稿者须自留文字底稿,一经投稿,恕不退稿。9、投稿作品一旦被主办单位决定最终采用,创作者须与主办单位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转让款已包含在稿酬中。签订合同时创作者须一并移交文字底稿,投稿作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所有权均归属主办方。10、本次征稿活动仅限于《中国节气》系列特别节目创意策划阶段的全民参与活动,不视为主办单位与任何获奖者的商业合作行为。投稿被采用后,获奖者不得以“河南卫视合作者”、“河南卫视联合共创者”等合作身份进行任何商业宣传。11、入选作品将在@河南卫视各大新媒体平台于节目首播日同步推送。12、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2

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

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3月31日20:00各有关高等院校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统计学院、经济学院、财经学院、数学学院及相关院系:为在大学生中营造学习统计知识、应用统计技能的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关注时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推动统计学科教学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统计人才培养,助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在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指导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届大赛由浙江财经大学承办,中国政府统计研究中心协办。省赛环节由27个赛区院校负责(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本届大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测度”。各参赛队根据主题自行拟定题目撰写参赛论文。二、参赛资格及大赛分组(一)参赛资格。各有关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二)组别设置。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不可混合组队。三、参赛流程本届大赛分为六个阶段。(一)参赛报名。各参赛队需委托1人为队长,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网(以下简称大赛官网),填报本队队员基本信息(报名流程见附件2),网址为:tjjmds.ai-learning.net。每名参赛者限报一支队,每队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指导老师可同时指导若干个团队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31日20:00,最终报名信息将公布在大赛官网。大赛报名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二)主题解读。3月份将以线上形式举办主题解读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作大赛主题解读,参赛队员通过直播链接参加培训,培训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主题解读相关资料将刊发在大赛官网。同时,大赛组委会在大赛官网“大赛资源”栏目中向参赛队员免费提供部分大赛资源,包括数据库及分析建模平台等。(三)论文撰写。各参赛队须在5月26日前,完成论文撰写和查重(知网查重入口http://cx.cnki.net,本科生组查重类型选择“毕业设计”,研究生组查重类型选择“职称评审”)。(四)省赛环节。6月1日至6月20日开展省赛,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赛时间,参照全国赛评审标准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全国赛的参赛队。6月21日前,各赛区负责院校将比赛结果提交至承办院校联系人。(五)全国赛环节。1.全国赛通讯、现场评审。7月份实施,评出全国赛三等奖、部分二等奖及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信息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2.全国赛现场答辩。8月将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全国赛现场答辩赛,入选参赛队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参赛论文进行自述,并回答专家的提问,以考核参赛论文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评出全国赛的部分二等奖及一等奖。答辩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六)大赛总结会暨颁奖典礼。答辩赛结束后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家统计局领导出席,为获奖队颁奖并致辞。四、提交材料及注意事项请各参赛队于5月26日前,在大赛官网提交参赛作品①论文全文、②知网查重报告、③数据及其他参赛材料(提交流程见附件2)、④承诺书。各省赛负责院校进行参赛材料审核(见附件3)。(一)各参赛队上传的论文需分别提供Word完整版和PDF匿名版。Word完整版,包括:封面页、摘要与关键词、章节目录、表格与插图清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共八个部分。PDF匿名版,在Word完整版的基础上,去掉封面页和致谢两部分,其余六个部分与Word完整版完全一致,参赛队相关信息不得出现在封面页和致谢以外的任何位置,否则视为违规,将取消参赛资格。请各参赛队按照固定格式要求进行论文排版(见附件4、5)。(二)提交原始数据包。参赛队须公开数据来源,以单个压缩包形式提交数据,应包括所收集、使用的数据,收集过程或数据出处,数据分析程序等。(三)提交查重报告。参赛队须提交查重报告,大赛组委会将对参赛论文进行“知网”查重复检,重复率超过20%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超过40%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组委会将向参赛队所在院校通报批评。(四)提交承诺书。参赛队需承诺不发表不正当言论,承诺使用正版统计分析软件,承诺参赛论文为赛期内由本队所有队员共同创作等大赛相关事项。各参赛院校于5月26日20:00前通过大赛官网上传参赛材料。为避免论文提交截止日集中提交而造成的网络拥堵,请各参赛队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进行提交。五、奖项设置(一)省赛。省赛评选出优秀论文入围全国赛,其余参赛论文设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和30%。入围全国赛的论文,同时获省赛一等奖,不占省赛获奖名额。(二)全国赛。在入围全国赛的论文中选拔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0%、20%、70%。获得全国赛一、二等奖的团队,指导教师还将荣获“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三)证书发放。获奖证书将通过大赛平台以电子版方式发放,获奖队伍自行下载打印。(四)论文发表。获奖论文将择优汇编公开出版。六、大赛联络(一)设立参赛QQ群。1.院校联系人QQ群。请各参赛院校安排专人作为院校联系人,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参赛工作,务必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院校联系人QQ群”,群号:374819303。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姓名。2.本科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请本科组各参赛队队长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本科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群号:495616609。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本科生组+姓名。3.研究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请研究生组各参赛队队长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研究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群号:536650938。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研究生组+姓名。(二)举办方联系方式。1.大赛承办院校为浙江财经大学,负责省赛指导及全国赛环节,联系人:吴佳佳:13456960437;安婧:17816197852;胡玉琴:13588804723。2.省赛承办院校,负责省赛环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3.大赛官网技术支持为北京东方艾学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络人:赵亮:17333651564;李卫光:13810632452。七、其他事项各参赛院校、参赛队员可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方网站了解赛事有关情况。组委会将在大赛官网上发布大赛通知、大赛动态、培训资源、优秀作品展示等信息,供大家参考。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官网、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各联络QQ群等将同步更新相关通知动态。有关大赛的其他信息可咨询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承办院校。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附件:1.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各省赛区负责院校名单.doc2.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网上报名及提交作品流程.docx3.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承诺书.doc4.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提交版本及格式要求.doc5.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模板及说明.docx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3年2月14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文内领取往届获奖资料)

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3月31日20:00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数学邦”公众号回复“统计建模”即可获得往届比赛资料各有关高等院校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统计学院、经济学院、财经学院、数学学院及相关院系:为在大学生中营造学习统计知识、应用统计技能的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关注时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推动统计学科教学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统计人才培养,助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在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培训中心指导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本届大赛由浙江财经大学承办,中国政府统计研究中心协办。省赛环节由27个赛区院校负责(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本届大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测度”。各参赛队根据主题自行拟定题目撰写参赛论文。二、参赛资格及大赛分组(一)参赛资格。各有关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二)组别设置。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不可混合组队。三、参赛流程本届大赛分为六个阶段。(一)参赛报名。各参赛队需委托1人为队长,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网(以下简称大赛官网),填报本队队员基本信息(报名流程见附件2),网址为:tjjmds.ai-learning.net。每名参赛者限报一支队,每队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指导老师可同时指导若干个团队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31日20:00,最终报名信息将公布在大赛官网。大赛报名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二)主题解读。3月份将以线上形式举办主题解读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作大赛主题解读,参赛队员通过直播链接参加培训,培训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主题解读相关资料将刊发在大赛官网。同时,大赛组委会在大赛官网“大赛资源”栏目中向参赛队员免费提供部分大赛资源,包括数据库及分析建模平台等。(三)论文撰写。各参赛队须在5月26日前,完成论文撰写和查重(知网查重入口http://cx.cnki.net,本科生组查重类型选择“毕业设计”,研究生组查重类型选择“职称评审”)。(四)省赛环节。6月1日至6月20日开展省赛,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赛时间,参照全国赛评审标准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全国赛的参赛队。6月21日前,各赛区负责院校将比赛结果提交至承办院校联系人。(五)全国赛环节。1.全国赛通讯、现场评审。7月份实施,评出全国赛三等奖、部分二等奖及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信息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2.全国赛现场答辩。8月将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全国赛现场答辩赛,入选参赛队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参赛论文进行自述,并回答专家的提问,以考核参赛论文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评出全国赛的部分二等奖及一等奖。答辩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六)大赛总结会暨颁奖典礼。答辩赛结束后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家统计局领导出席,为获奖队颁奖并致辞。四、提交材料及注意事项请各参赛队于5月26日前,在大赛官网提交参赛作品①论文全文、②知网查重报告、③数据及其他参赛材料(提交流程见附件2)、④承诺书。各省赛负责院校进行参赛材料审核(见附件3)。(一)各参赛队上传的论文需分别提供Word完整版和PDF匿名版。Word完整版,包括:封面页、摘要与关键词、章节目录、表格与插图清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共八个部分。PDF匿名版,在Word完整版的基础上,去掉封面页和致谢两部分,其余六个部分与Word完整版完全一致,参赛队相关信息不得出现在封面页和致谢以外的任何位置,否则视为违规,将取消参赛资格。请各参赛队按照固定格式要求进行论文排版(见附件4、5)。(二)提交原始数据包。参赛队须公开数据来源,以单个压缩包形式提交数据,应包括所收集、使用的数据,收集过程或数据出处,数据分析程序等。(三)提交查重报告。参赛队须提交查重报告,大赛组委会将对参赛论文进行“知网”查重复检,重复率超过20%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超过40%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组委会将向参赛队所在院校通报批评。(四)提交承诺书。参赛队需承诺不发表不正当言论,承诺使用正版统计分析软件,承诺参赛论文为赛期内由本队所有队员共同创作等大赛相关事项。各参赛院校于5月26日20:00前通过大赛官网上传参赛材料。为避免论文提交截止日集中提交而造成的网络拥堵,请各参赛队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进行提交。五、奖项设置(一)省赛。省赛评选出优秀论文入围全国赛,其余参赛论文设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和30%。入围全国赛的论文,同时获省赛一等奖,不占省赛获奖名额。(二)全国赛。在入围全国赛的论文中选拔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0%、20%、70%。获得全国赛一、二等奖的团队,指导教师还将荣获“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三)证书发放。获奖证书将通过大赛平台以电子版方式发放,获奖队伍自行下载打印。(四)论文发表。获奖论文将择优汇编公开出版。六、大赛联络(一)设立参赛QQ群。1.院校联系人QQ群。请各参赛院校安排专人作为院校联系人,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参赛工作,务必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院校联系人QQ群”,群号:374819303。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姓名。2.本科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请本科组各参赛队队长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本科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群号:495616609。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本科生组+姓名。3.研究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请研究生组各参赛队队长加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研究生组参赛队队长QQ群”,群号:536650938。进群需实名申请,实名格式:所属院校+研究生组+姓名。(二)举办方联系方式。1.大赛承办院校为浙江财经大学,负责省赛指导及全国赛环节,联系人:吴佳佳:13456960437;安婧:17816197852;胡玉琴:13588804723。2.省赛承办院校,负责省赛环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3.大赛官网技术支持为北京东方艾学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络人:赵亮:17333651564;李卫光:13810632452。七、其他事项各参赛院校、参赛队员可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方网站了解赛事有关情况。组委会将在大赛官网上发布大赛通知、大赛动态、培训资源、优秀作品展示等信息,供大家参考。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官网、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各联络QQ群等将同步更新相关通知动态。有关大赛的其他信息可咨询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承办院校。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附件:1.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各省赛区负责院校名单.doc2.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网上报名及提交作品流程.docx3.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承诺书.doc4.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提交版本及格式要求.doc5.2023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模板及说明.docx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23年2月14日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数学邦”公众号回复“统计建模”即可获得往届比赛资料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大学生竞赛】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

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5月19日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各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精神,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高校英语教学的进度,引导参赛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参赛者进行英语能力的自我诊断,发现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设定学习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往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众多高校学生和老师报名参赛,受到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好评。经研究决定,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举办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一、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二、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大赛分为三组: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专科生组。三、大赛日程本届大赛计划从即日起至5月19日期间开展报名工作;省赛定于2023年5月20日至5月21日举行;全国决赛暂定于2023年5月28日举行。四、大赛题型1.省赛题型:选择题(包含词汇、语法共20道,共60分),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4篇,每篇5题,共60分),试卷满分150。2.全国决赛题型: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2篇,每篇5题,共30分),听力(包含5个短听力,2篇长听力,每篇5题,共45分),翻译(20分),写作(25分),试卷满分150。五、报名方式1.方式一:学校相关负责人统一组织报名参赛;2.方式二:参赛者个人也可在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自行报名。六、参赛形式1.省赛形式: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的竞赛方式,在大赛官网参赛并提交答卷。2.决赛形式:将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和全程摄像监考形式,参赛者所在院校是承办单位的,由承办单位统一组织在教室或机房进行;参赛者所在学校不是承办单位的,可选择官方统一的决赛场次参加。决赛设备调制等要求,将于决赛前在大赛官网发布。七、大赛费用报名评审费用40元/人,通过大赛官网缴纳;费用用于大赛省赛和全国决赛组织、命题、评审、证书制作颁发等工作。学校指导老师和参赛者可在大赛官网申请开具发票,方便向学校报销。注:以下两种情况不予退赛退款:①已完成模拟赛;②报名工作结束后(5月19日17点后)。八、奖项设立1.省赛①参赛者奖项省赛每个组别设置省赛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25%,总比例为该省赛区实际参赛人数的55%,省赛20%选手获得入围全国决赛资格。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省赛纸质版获奖证书,师生同奖(指导老师仅取最高奖项颁发,指导老师非必填,一名老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只能有一名指导老师)。证书可统一邮寄该校(校区或学院)老师/负责人颁发,或直接邮寄给获奖者,参赛未获奖者可提供电子版参赛证明。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胜学校”证书。2.全国决赛①参赛选手奖决赛每个组别设置特等奖各两名,一等奖不超过3%,二等奖不超过10%,三等奖不超过20%。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均可获得大赛颁发的获奖证书,师生同奖。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决赛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全国突出学校”荣誉牌匾。3.表彰形式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师生和学校将在大赛官网、英语教育研究网及中教研等平台宣传表彰。九、其它事项1.每位参赛选手须独立完成比赛;每位学生参赛者可添加一位指导老师,从事赛前辅导工作,但在比赛期间须回避参赛选手,不得进行指导,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2.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对全国省赛和全国决赛的评审结果执行监督反馈制度。3.对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有权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在与本大赛相关用途中使用获奖作品,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4.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大赛组委会有权改变大赛方案或终止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十、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7746553804(微信同号)电子邮箱:eaedu2021@163.com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学生赛道参赛QQ群:476758324(点击加群)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英语赛事(最新大赛通知、真题资料以及获奖信息等内容将在公众号发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英语竞赛】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

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5月19日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各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精神,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高校英语教学的进度,引导参赛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参赛者进行英语能力的自我诊断,发现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设定学习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往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众多高校学生和老师报名参赛,受到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好评。经研究决定,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举办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一、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二、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大赛分为三组: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专科生组。三、大赛日程本届大赛计划从即日起至5月19日期间开展报名工作;省赛定于2023年5月20日至5月21日举行;全国决赛暂定于2023年5月28日举行。四、大赛题型1.省赛题型:选择题(包含词汇、语法共20道,共60分),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4篇,每篇5题,共60分),试卷满分150。2.全国决赛题型: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2篇,每篇5题,共30分),听力(包含5个短听力,2篇长听力,每篇5题,共45分),翻译(20分),写作(25分),试卷满分150。五、报名方式1.方式一:学校相关负责人统一组织报名参赛;2.方式二:参赛者个人也可在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自行报名。六、参赛形式1.省赛形式: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的竞赛方式,在大赛官网参赛并提交答卷。2.决赛形式:将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和全程摄像监考形式,参赛者所在院校是承办单位的,由承办单位统一组织在教室或机房进行;参赛者所在学校不是承办单位的,可选择官方统一的决赛场次参加。决赛设备调制等要求,将于决赛前在大赛官网发布。七、大赛费用报名评审费用40元/人,通过大赛官网缴纳;费用用于大赛省赛和全国决赛组织、命题、评审、证书制作颁发等工作。学校指导老师和参赛者可在大赛官网申请开具发票,方便向学校报销。注:以下两种情况不予退赛退款:①已完成模拟赛;②报名工作结束后(5月19日17点后)。八、奖项设立1.省赛①参赛者奖项省赛每个组别设置省赛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25%,总比例为该省赛区实际参赛人数的55%,省赛20%选手获得入围全国决赛资格。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省赛纸质版获奖证书,师生同奖(指导老师仅取最高奖项颁发,指导老师非必填,一名老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只能有一名指导老师)。证书可统一邮寄该校(校区或学院)老师/负责人颁发,或直接邮寄给获奖者,参赛未获奖者可提供电子版参赛证明。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胜学校”证书。2.全国决赛①参赛选手奖决赛每个组别设置特等奖各两名,一等奖不超过3%,二等奖不超过10%,三等奖不超过20%。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均可获得大赛颁发的获奖证书,师生同奖。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决赛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全国突出学校”荣誉牌匾。3.表彰形式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师生和学校将在大赛官网、英语教育研究网及中教研等平台宣传表彰。九、其它事项1.每位参赛选手须独立完成比赛;每位学生参赛者可添加一位指导老师,从事赛前辅导工作,但在比赛期间须回避参赛选手,不得进行指导,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2.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对全国省赛和全国决赛的评审结果执行监督反馈制度。3.对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有权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在与本大赛相关用途中使用获奖作品,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4.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大赛组委会有权改变大赛方案或终止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十、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7746553804(微信同号)电子邮箱:eaedu2021@163.com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学生赛道参赛QQ群:476758324(点击加群)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英语赛事(最新大赛通知、真题资料以及获奖信息等内容将在公众号发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大学生英语竞赛】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

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5月19日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各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精神,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高校英语教学的进度,引导参赛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参赛者进行英语能力的自我诊断,发现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设定学习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往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众多高校学生和老师报名参赛,受到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好评。经研究决定,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举办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一、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二、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大赛分为三组: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专科生组。三、大赛日程本届大赛计划从即日起至5月19日期间开展报名工作;省赛定于2023年5月20日至5月21日举行;全国决赛暂定于2023年5月28日举行。四、大赛题型1.省赛题型:选择题(包含词汇、语法共20道,共60分),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4篇,每篇5题,共60分),试卷满分150。2.全国决赛题型:完型填空(1篇10题,共30分),阅读理解(2篇,每篇5题,共30分),听力(包含5个短听力,2篇长听力,每篇5题,共45分),翻译(20分),写作(25分),试卷满分150。五、报名方式1.方式一:学校相关负责人统一组织报名参赛;2.方式二:参赛者个人也可在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自行报名。六、参赛形式1.省赛形式: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的竞赛方式,在大赛官网参赛并提交答卷。2.决赛形式:将采用远程计算机闭卷和全程摄像监考形式,参赛者所在院校是承办单位的,由承办单位统一组织在教室或机房进行;参赛者所在学校不是承办单位的,可选择官方统一的决赛场次参加。决赛设备调制等要求,将于决赛前在大赛官网发布。七、大赛费用报名评审费用40元/人,通过大赛官网缴纳;费用用于大赛省赛和全国决赛组织、命题、评审、证书制作颁发等工作。学校指导老师和参赛者可在大赛官网申请开具发票,方便向学校报销。注:以下两种情况不予退赛退款:①已完成模拟赛;②报名工作结束后(5月19日17点后)。八、奖项设立1.省赛①参赛者奖项省赛每个组别设置省赛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25%,总比例为该省赛区实际参赛人数的55%,省赛20%选手获得入围全国决赛资格。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可获得大赛颁发的省赛纸质版获奖证书,师生同奖(指导老师仅取最高奖项颁发,指导老师非必填,一名老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一个学生只能有一名指导老师)。证书可统一邮寄该校(校区或学院)老师/负责人颁发,或直接邮寄给获奖者,参赛未获奖者可提供电子版参赛证明。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省赛区)优胜学校”证书。2.全国决赛①参赛选手奖决赛每个组别设置特等奖各两名,一等奖不超过3%,二等奖不超过10%,三等奖不超过20%。所有获奖选手和其指导老师均可获得大赛颁发的获奖证书,师生同奖。②优秀组织奖参赛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单位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决赛优秀组织单位”证书;参赛选手成绩优异,经审批符合相关条件的学校可参与评选,将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全国突出学校”荣誉牌匾。3.表彰形式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师生和学校将在大赛官网、英语教育研究网及中教研等平台宣传表彰。九、其它事项1.每位参赛选手须独立完成比赛;每位学生参赛者可添加一位指导老师,从事赛前辅导工作,但在比赛期间须回避参赛选手,不得进行指导,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2.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对全国省赛和全国决赛的评审结果执行监督反馈制度。3.对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有权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在与本大赛相关用途中使用获奖作品,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4.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大赛组委会有权改变大赛方案或终止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十、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7746553804(微信同号)电子邮箱:eaedu2021@163.com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学生赛道参赛QQ群:476758324(点击加群)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英语赛事(最新大赛通知、真题资料以及获奖信息等内容将在公众号发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教师教学比赛】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英语能力大赛

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英语能力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5月2日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各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精神,顺应“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高校英语教学的进度,引导参赛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参赛者进行英语能力的自我诊断,发现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设定学习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往届大赛累计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等等众多高校学生和老师报名参赛,受到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广泛好评。经研究决定,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举办2023年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一、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英语能力大赛组委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网二、参赛对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高校青年教师三、大赛日程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5月2日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5月10日四、参赛形式成功报名后,按要求提交教学微课作品。五、报名方式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表单填写:姓名、学校、联系QQ、手机号码、简介(简单介绍本人教学经历、职称、参赛或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经历等)。六、参赛要求1.参赛作品文件要求:教学视频和匹配的课件。2.教学微课视频要求:采用mp4格式,视频文件大小须控制在300M以内,内容较大可使用压缩包。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最短不宜少于5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学校等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3.教学微课课件要求:教学视频匹配的课件以PDF或者PPT格式提交,模板简洁大方,课件显示标题、作者、学校等信息。4.作品提交电子邮箱:eaedu2021@163.com(文件命名为学校+姓名+手机号码)。七、大赛费用青年教师英语能力大赛报名评审费用100元/人。费用用于大赛组织、命题、评审、证书制作颁发等工作。参赛者可向大赛组委会老师申请开具发票,方便向学校报销。八、奖项设立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优秀奖,比例分别为10%、20%、25%、若干,均颁发获奖证书,成功提交作品未获奖者可颁发成功参赛奖。同时青年教师可有权益指导学生报名参加“大学生英语能力大赛”赛项。表彰形式: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师生和学校将在大赛官网、英语教育研究网及中教研等平台宣传表彰。九、其它事项1.每位参赛选手须独立完成比赛;不得有他人进行指导,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2.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对大赛的评审结果执行监督反馈制度。3.对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有权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汇编等方式,在与本大赛相关用途中使用获奖作品,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4.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大赛组委会有权改变大赛方案或终止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十、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7746553804(微信同号)电子邮箱:eaedu2021@163.com大赛官网:www.eaedu.org.cn教师赛道参赛QQ群:974614755微信公众号:英语能力大赛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1

2023年首届全民普通话大赛(大学生组、教师组、社会组、职业组)

2023年首届全民普通话大赛报名及初赛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6月29日大赛官网:http://www.qmpth.com/一、大赛背景为贯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助力在全民中推广普通话,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在去年成功举办“全国大学生普通话大赛”的基础上,总结经验,2023年上半年特面向所有普通话爱好者举办“首届全民普通话大赛”,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发挥语言文字的浸润、助力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大赛将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推”的初衷和愿景,为全民提供展示普通话水平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舞台,欢迎所有普通话爱好者报名参加。二、参赛对象面向所有普通话爱好者三、组织单位(一)主办单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单位介绍: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的二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成立于1992年,国家一级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宣传国家的语文教学、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编辑、出版规定,共同提高报刊质量,促进祖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对外汉语教学,提高语文规范化意识,推动语文科研工作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二)大赛专家顾问1.李行健:国家语委咨询委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誉会长。2.王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语文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民进中央出版传媒委员会原副主任、叶圣陶研究会理事。3.赵大鹏: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原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读写训练研究课题组组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4.顾之川:原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5.吴忠豪: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6.张杰: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材开发研究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语文特级教师。7.李满园: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理事长、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室主任、资深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8.武琼: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读写教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审定专家。(三)技术支持科大讯飞语音评测技术四、考试详情(一)大赛题型全国初赛单音节字词、多音节字词、语序判断、短文朗读单音节字词:共10分,限时3.5分钟多音节字词:共20分,限时4分钟语序判断题:共20分,限时2分钟短文朗读:共50分,限时4分钟全国决赛普通话朗读(视频)(二)大赛分组大赛分为教师组、大学生组、职业组和社会组四个组,每组分开评奖。(三)报名方式1.协办高校:可自行官网报名,也可通过本校老师和负责人统一组织报名;2.个人参赛:参赛选手可以直接在大赛官网报名。(四)参赛方式本次大赛全程无纸化机考,登录大赛官网即可参赛。1.本校为非协办单位,参赛者不用集中参加初赛,可自行选择场所登录大赛官网参赛。2.本校为协办单位,通常会有指导老师安排机房或教室统一组织参赛者集中参赛,或听本校老师安排自行选择场地登录官网考试。五、大赛日程1.协办单位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6月23日2.报名及初赛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6月29日3.初赛分数复核及决赛入围公示时间:6月30日—7月4日4.决赛时间:7月9日5.决赛获奖公布时间:2023年7月中旬6.决赛证书颁发时间:2023年7月下旬六、奖项设置七、大赛费用大学生组30元/人,其它三组(教师组、职业组和社会组)50元/人,费用用于大赛系统开发、设备、组织、宣传、命题、专家评委、交通餐补、获奖证书、奖品颁发等,决赛不再另行收费。温馨提示:1、正式初赛仅一次机会,会记录成绩,无答题后的回听功能,参赛后概不受理退赛事宜;2、报名倒数第三天(6月27日24点)后概不受理任何理由的退赛退费事宜。八、其他事项(一)参赛选手应秉持诚信态度,不得抄袭、作弊。如经大赛组委会查实有抄袭或作弊情况,将取消该选手参赛资格。(二)决赛获奖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大赛组委会有权在展览、画册、出版物、行业宣传、网站等非商业用途中使用,并不再另行支付稿酬。(三)在已领取报名配套服务后或在报名倒数第三天开始概不受理退费申请。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大赛组委会有权改变大赛方案或终止大赛,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四)参赛选手报名即视为其本人同意和自愿遵守本届大赛的各项规定。九、盖章文件【通知文件】2023年全民普通话大赛.pdf(点击下载)十、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www.qmpth.com/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史老师联系电话:17343129040(微信同号)大赛官方微信号:【全民普通话大赛】扫码关注报名通知群:627475930(点击加群)志愿者报名群:799794112(点击加群)高校协办老师QQ群:465412182(点击加群)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0

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

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征集截止时间:3月24日24时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主场活动将在安徽省举行,为配合“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开展,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一、征集内容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二、征集时间通知发布之日起至3月24日24时截止三、设计主题2023年“中国航天日”的活动主题为“格物致知,叩问苍穹”四、主办、承办单位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承办单位: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中国航天基金会五、作品用途选定作品将用于2023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六、奖励办法本次征集活动将评选出10幅优秀海报作品,并为其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及纪念品。最终使用海报(视情选择1-3幅)将从这10幅作品中选出,其作者还将获得1万元奖金。七、设计要求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朱熹提出,“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原理,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叩问”出自《警世通言》,意为询问、询叩、打听,含尊敬意。“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一是展现在二十大开局之年,航天人将继续秉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探索未知的决心,推动航天事业发展,致力航天强国建设;二是意指在取得“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成就后,中国航天将持续在深空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积极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三是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锻造致用人才,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宣传海报应符合2023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突出航天特色元素和安徽地域特色,构思明确、色彩和谐,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应具有创新性、独特性、延伸性,内容积极向上,符合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道德风俗,体现航天科技与航天精神的有机融合。宣传海报应包含“格物致知,叩问苍穹”、4·24、2023年“中国航天日”等字样和“中国航天日”标识,可绘制在A3规格的画布上,分辨率为300dpi,可用于大型画布喷绘。作品提交时应提交海报的效果图,效果图文件大小不超过5M。评选出的10幅优秀作品,其作者须向主办单位提供获奖作品的源文件。“中国航天日”标识点击下载标识源文件“中国航天日”标识规范2.zip八、提交方式参评者关注“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后,在菜单栏点击“海报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作品效果图,效果图文件大小不得超过5M。若同一参评者提交多份参评作品,须1次提交1份作品,作品名称不能重复。“中国的航天”官方微信公众号扫码关注“中国的航天”提交作品咨询电话:010-88581092。九、评选方式征集活动评审委员会将评选出10幅优秀海报设计作品,最终使用的宣传海报将从10幅作品中选出。评审委员会由航天、艺术设计、媒体等领域专家组成,由评审委员会通过函审、投票等方式进行评审。十、版权说明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提交作品的参评者,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声明:(一)原创声明。参评作品是参评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若参评作品涉及侵权纠纷,由参评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取消其参评资格。(二)参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评选出的10幅优秀海报作品,其著作权归主办方所有,须与主办方签订《参评作品知识产权转让承诺书》。(三)参评者提交作品前,已仔细阅读上述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四)参评者应同意,征集活动评审委员会可以对参评作品进行修改及借鉴,形成最终正式使用的宣传海报。(五)主办方对本通知、附件及其补充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