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八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2月28日17:00有关高等学校、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广大青年的交流互动,深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促成两岸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提升两岸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以下简称“华灿奖”)组织委员会决定举办第八届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主题融·合二.总体目标(一)推进两岸青年交流融合。“华灿奖”架起两岸青年交流交融的桥梁,深化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加强两岸青年之间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走心走亲走近走好,加深感情、增进融合。(二)提升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华灿奖”通过竞赛方式,以培养两岸大学生设计理念、提高设计动手能力为核心,“五育”并举,展示两岸高校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提升两岸高校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三)厚植设计创新创业沃土。“华灿奖”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艺术设计类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搭建两岸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厚植设计创新创业沃土。三.组织机构(一)“华灿奖”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民革中央联络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承办。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团结报社、台湾中华国际艺文促进交流协会、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澳门科技大学、香港设计总会为支持单位。(二)“华灿奖”设立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相关支持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的组织实施。竞赛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负责日常工作。(三)“华灿奖”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评审等工作。(四)“华灿奖”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竞赛的组织实施;设立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相关投诉与举报,深入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集体仲裁。(五)各赛区牵头单位在全国竞赛组委会指导下,成立该赛区的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组织实施、评审和推荐等工作。四.竞赛内容“华灿奖”采用校赛、赛区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一)校赛大陆高校自行组织校赛(鼓励使用大赛官网),按时完成校内比赛,推荐不超过本校作品总数量60%的作品进入赛区赛评审。(二)赛区赛全国设立10个赛区:大陆7个赛区赛设赛区一、二、三等奖等奖项若干项,获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5%,同时各赛区择优推荐作品进入全国赛评审;港澳台3个赛区及合作组不设赛区赛和奖项,直接进入全国赛评审。(三)全国赛1.本届全国赛主赛道总奖金人民币50万元,定向主题赛道总奖金人民币10万元。共设全场大奖2项(高校学生组和青年设计师组各1项,可空缺),奖金人民币5万元/项及免费协助申请相关专利;一、二、三等奖等奖项若干项。2.全国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全国赛高校学生组三等奖及以上作品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对组织参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4.全国赛其他奖励优惠政策:(1)获奖设计师将受邀成为“华灿(昆山)设计中心”会员,并有机会免费入驻“华灿工场”众创空间(北京、成都、珠海、昆山四地)。获奖设计师亦可获得华灿工场提供的创业服务,包括虚拟注册、创业辅导、投资孵化以及市场对接等服务。(2)获奖作品及设计师将有机会入选组委会“重点项目推荐计划”中,利用平台推荐,实现市场转化。(3)提供设计师创业的孵化平台,扶植资助青年设计师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制成样品,创造设计价值。(四)赛程安排作品征集时间: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28日17:00校赛评审时间:2023年2月28日17:00前完成各赛区评审时间:2023年3月全国赛评审时间:2023年4月颁奖仪式:2023年5月(以上日期如有调整,以“华灿奖”官网公布为准)(五)参赛办法登陆“华灿奖”官网(www.huacanjiang.com)在线报名,依据提示完成在线报名、作品上传。请务必确认报名信息填写无误,获奖后信息不可修改。作品数据不完整者,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恕不通知。具体说明详见附件1和2。五.其他说明(一)奖项召回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华灿奖”组委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颁发的奖品。1.获奖作品(产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会危害。2.正式确认获奖作品(产品)侵犯了其他作品(产品)的设计权或其他知识产权。3.设计者或生产者在未通知主办者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产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产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二)版权声明1.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的原创作品,并确认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2.主办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行使著作权:享有对所属竞赛作品方案复制权、传播权、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3.定向主题获奖作品版权归“华灿奖”组委会,由承办单位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签协议,如获奖选手不能签署,视作放弃参赛资格。4.涉及到实物作品的建议以实物作品形式提交(根据参与的赛道要求邮寄)。5.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六.联系方式(一)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张艳敏010-57113766,13717738221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2号(北区)16幢华灿工场(二)各赛区联系方式注: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合作组请直接联系大赛组委会(三)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洪佳010-82289815附件:1.参赛办法.pdf2.定向主题赛道说明.pdf3.赛区联系方式.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6-17

【最后一周报名,工信部单位主办】2022(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

2022(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科目:Word、Excel、Powerpoint、C语言、C++、Java和Python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6月27日大赛官网:http://www.cnccac.com一、大赛背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人才。本次大赛是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和激发高等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以赛促学,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IT应用与融媒体技能,对于进一步落实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推动工业文化教育和科普活动落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有着重要意义。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承办单位:国信方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青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牛客、人人秀、135编辑器、青蓝研习社、比格设计三、大赛对象大赛面向各高校在校生(含高职、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不限专业。各赛道与科目分本研组和专科组,分组评审与排名。四、大赛科目大赛参赛内容为计算机技能应用赛,主要学习和考核的内容为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频次最高、实际运用最广的软件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共设7个科目,分别是Word、Excel、Powerpoint、C语言、C++、Java和Python。五、大赛形式初赛形式为线上考试或操作,用时60分钟。同一科目每人仅能参加一次竞赛。各参赛科目分开比赛分别排名和评奖,根据各科成绩取排名前30%的晋级决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考卷,点击参赛后不可取消,系统将进行计时,限时60分钟。初赛时间限制在报名成功后一周内完成,请妥善安排参赛时间。决赛将于2022年6月-7月举行,视疫情防控和高校开放情况再定线下机房统考或线上视频监考。请入围考生按照指定时间参加考试。计算机技能应用赛决赛时长为90分钟,题型为选择题与操作题,考试时间结束后自动提交试卷。六、时间安排报名、初赛时间:2022年4月15日-6月27日通过比赛官网自行报名或集体报名,报名后一周内完成参赛决赛入围公示:2022年6月29日各科目初赛一、二等奖将晋级决赛决赛时间:2022年7月2日-3日在规定时间内,参赛者完成上机操作考试决赛获奖公示:2022年7月12日比赛获奖公示证书申领:2022年7月12日-7月28日获奖者可申领证书七、奖项设置初赛结束根据总排名评选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和25%,初赛结束后可在个人中心下载初赛一、二、三等奖电子版证书,初赛一、二等奖将晋级各科目决赛。决赛各科目评选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5%、15%和20%,比赛结果将在大赛官网公示。大赛公示期结束后二周内寄出由主办单位签发的决赛等级奖纸质证书。八、参赛费用本届大赛将收取上机考试及评审费用共49元/科。费用由大赛技术支持单位北京中青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收取,用于大赛系统开发、设备、专家评委、交通餐补、获奖证书印制、寄送等。九、其他说明初赛每名参赛者每科仅限一次考试,请按照各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参赛,逾期就失去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可选多个科目参赛,每个科目将独立排名和评奖,请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大赛试题考查范围和编程开发环境详见大赛官网说明。十、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www.cnccac.com大赛邮箱:cnccac2022@aliyun.com大赛通知qq群:点击加群赛事咨询电话:徐老师;电话15010027202大赛盖章文件: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组委会2022年4月1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7

【最后4天报名,工信部单位主办】2022(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

2022(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科目:Word、Excel、Powerpoint、C语言、C++、Java和Python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6月27日大赛官网:http://www.cnccac.com一、大赛背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人才。本次大赛是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和激发高等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以赛促学,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IT应用与融媒体技能,对于进一步落实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推动工业文化教育和科普活动落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有着重要意义。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承办单位:国信方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青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牛客、人人秀、135编辑器、青蓝研习社、比格设计三、大赛对象大赛面向各高校在校生(含高职、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不限专业。各赛道与科目分本研组和专科组,分组评审与排名。四、大赛科目大赛参赛内容为计算机技能应用赛,主要学习和考核的内容为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频次最高、实际运用最广的软件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共设7个科目,分别是Word、Excel、Powerpoint、C语言、C++、Java和Python。五、大赛形式初赛形式为线上考试或操作,用时60分钟。同一科目每人仅能参加一次竞赛。各参赛科目分开比赛分别排名和评奖,根据各科成绩取排名前30%的晋级决赛。计算机技能应用赛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考卷,点击参赛后不可取消,系统将进行计时,限时60分钟。初赛时间限制在报名成功后一周内完成,请妥善安排参赛时间。决赛将于2022年6月-7月举行,视疫情防控和高校开放情况再定线下机房统考或线上视频监考。请入围考生按照指定时间参加考试。计算机技能应用赛决赛时长为90分钟,题型为选择题与操作题,考试时间结束后自动提交试卷。六、时间安排报名、初赛时间:2022年4月15日-6月27日通过比赛官网自行报名或集体报名,报名后一周内完成参赛决赛入围公示:2022年6月29日各科目初赛一、二等奖将晋级决赛决赛时间:2022年7月2日-3日在规定时间内,参赛者完成上机操作考试决赛获奖公示:2022年7月12日比赛获奖公示证书申领:2022年7月12日-7月28日获奖者可申领证书七、奖项设置初赛结束根据总排名评选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10%、20%和25%,初赛结束后可在个人中心下载初赛一、二、三等奖电子版证书,初赛一、二等奖将晋级各科目决赛。决赛各科目评选一、二、三等奖比例分别为5%、15%和20%,比赛结果将在大赛官网公示。大赛公示期结束后二周内寄出由主办单位签发的决赛等级奖纸质证书。八、参赛费用本届大赛将收取上机考试及评审费用共49元/科。费用由大赛技术支持单位北京中青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收取,用于大赛系统开发、设备、专家评委、交通餐补、获奖证书印制、寄送等。九、其他说明初赛每名参赛者每科仅限一次考试,请按照各科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参赛,逾期就失去参赛资格。参赛选手可选多个科目参赛,每个科目将独立排名和评奖,请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大赛试题考查范围和编程开发环境详见大赛官网说明。十、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www.cnccac.com大赛邮箱:cnccac2022@aliyun.com大赛通知qq群:点击加群赛事咨询电话:徐老师;电话15010027202大赛盖章文件: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组委会2022年4月1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7

【国家一级学会证书】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知识竞赛

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知识竞赛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0日各相关单位: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相关要求,现决定举办2022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知识竞赛(下称竞赛),竞赛致力于普及数据分析知识,进而促进应用统计在工农业、社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普及和推广,为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服务。本次活动依据动态性、持续性、广泛性的原则,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举办多场专题竟赛,可作为校内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定、保研加分等政策,请各相关单位踊跃支持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广州大学协办单位:问卷网、SPSSPRO二、竞赛活动时间2022年6月10日—2022年12月20日三、内容与形式本届竞赛活动采用线上进行网络知识竞赛与校内线下进行数据分析科普主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普及数据分析知识竞赛。。线上答题内容包括数据分析基础知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规划求解、机器学习等)等,线下各高校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数据分析知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摆摊宣传,线下宣讲会,公益志愿,社区义工等形式。知识竞赛活动:参赛选手通过官网https://www.spsspro.com/contest进入大赛平台,输入学校,姓名等信息后,即可正式参赛。参赛时间:2022年6月10日-2022年12月20日参赛试题共20题,全部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随机抽取的20题中,题型为实操题4道、多选择题4道,单选题12道。单选题每题3分、多选每题4分、操作题每题12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每个用户答题次数最多为2次,同一账号取最高分为准。电子章为组委会章,纸质章为学会章四、大赛费用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五、大赛评奖六、竞赛平台与联系方式竞赛官网与答题平台:https://www.spsspro.com/contest竞赛官方Q群:743660693(进群备注学校姓名)Q群链接:https://jq.qq.com/?_wv=1027&k=9kvHl1IA七、大赛盖章文件八、其他说明本竞赛不收取任何费用,纸质版证书工本费及邮费、专家聘请、维护运营、场地租赁、设备配置、服务及人员保障等费用皆由SPSSPRO项目部负责。官方不存在任何收费行为,希望大家谨防受骗!九、协办单位征集①.协办单位征集对象全国各高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等②.协办单位工作职责(1)在校内积极开展对竞赛相关的活动和宣传(2)积极引导本校学生参加竞赛(3)参与竞赛在校内的策划、组织、宣传工作③.协办单位福利福利一:优秀协办单位荣誉证书1本;福利二:志愿者证书10本;(邀请参赛500百人以上20本,1000人以上40本)福利三:优秀志愿者证书5本;(邀请参赛500人以上10本,1000人以上20本)福利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1本(邀请参赛200人以上1本,邀请参赛1000人以上3本),优秀指导老师免费参与由问卷网研究院组织的《问卷调研分析师师资培训班》;福利五:活动进行前,协办单位负责人可获得组织单位邮寄的物料赞助(横幅、海报、宣传单等,具体规则以群内通知为准);福利六:将从全国所有优秀协办单位中视情况选出10个对大赛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颁发突出贡献证书或荣誉牌匾;福利七:邀请参赛人数排名前十名的高校优秀协办单位负责人/指导老师,将作为嘉宾受邀参加大赛线下颁奖仪式或下一届启动活动仪式(时间地点待定,视疫情规定而定);福利八:达到对应人数及排名有对应团建经费支持;(福利满满,具体咨询工作人员)团建经费天梯(以竞赛结束后的排名为准,税费自理)⑤.协办单位报名及联系人竞赛协办单位信息登记表:https://www.wenjuan.ltd/s/3Uvyieq/#竞赛合作联系人:黄源泉(13422124022、yuanquan.huang@wenjuan.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6-17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海报征集

“奋进新时代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2年7月31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展示全党全社会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饱满状态和昂扬斗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宣部宣教局、中国外文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人民画报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一、征集时间2022年6月14日至2022年7月31日二、组织单位指导单位:中宣部宣教局、中国外文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人民画报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支持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文明网等三、征集主题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奋进新时代聚力新征程”为主题主线,通过创作、征集、评选、展示公益宣传海报,突出展示广大干部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和生动实践,更好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作品创作主题广泛,可以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民生进步、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题,展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新风貌新气象;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创作,展现中国锦绣山川的辽阔壮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彰显中国人民自信自强、拼搏奉献、向善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时代风采等。四、征集范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个人、机构和团体均可按照本规则参加征集活动。五、征集要求1.作品形式作品形式为平面海报,单幅或系列作品均可,作品应构思新颖,主题明确,色彩明朗,富有创意,具有启发性意义和艺术性观赏价值。2.作品规格投稿作品可以是既有作品,也可为新创作作品。作品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系列作品,系列作品须以压缩包的形式上传。作品简介填写在《参评作品登记表》中,阐述作品亮点和创意等内容。请提交以下两种规格的文件:(1)提交文件格式为JPG或PNG的作品,竖版尺寸为1024×1646PX,横版尺寸为1646×1024PX,色彩模式为RGB,分辨率72,单幅作品不超过3MB,系列组图不超过15MB;(2)提交文件格式为PSD或AI的作品,横版尺寸1920×1080mm,竖版尺寸600×900mm,色彩模式为CMYK,分辨率300,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系列组图不超过500MB。3.原创性及版权(1)参与者需为投稿作品的原创著作权人,保证投稿作品不存在任何侵犯第三方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的情形;(2)如投稿作品为合作作品,需由全体合作作者作为参与者共同提交,并共同承担法律责任;(3)如因使用投稿作品给活动承办方造成任何纠纷,均由参与者负责处理,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4)投稿作品被选为优秀作品后,其著作权归活动承办方所有;(5)活动承办方对本次征集活动有最终解释权。六、参与方式1.邮箱投稿参与者直接将投稿作品发送至邮箱shzyhxjzg2022@126.com。2.投稿格式参与者在投稿时须认真填写《参评作品登记表》,姓名、联系方式等需填写真实信息,便于后期联络、展示;邮箱投稿时标题请按照“作品标题+参与者姓名+联系方式”的形式命名。例:筑梦新时代+张三+188XXXXXXXX。七、作品评选和展示活动将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并向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优秀作品进行线下展示,并同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展示传播。活动联系人:曹梦玥、田潇联系电话:010-88417451、010-88417468附件:“奋进新时代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海报征集活动参评作品登记表.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6

【7个章证书知识竞赛】2022年第二届“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竞赛

2022年第二届“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竞赛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9月30日大赛官网:http://wangluo.52jingsai.com/index/Index/index.html识别海报二维码即可进入官网免费答题大赛背景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为权威读本,增强校园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浓厚氛围。鉴于此,由上海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促进中心、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今日消防》编辑部特联合主办2022年第二届“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竞赛活动,欢迎各高校学子踊跃参加。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上海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促进中心、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浙江省安全工程学会、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今日消防》编辑部承办单位:四川世泰民安应急技术研究院学术支持:《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参赛方式参赛选手通过“公共安全宣教基地”微信公众号进入大赛平台,输入真实姓名、学校、学号等信息后,正式参赛。大赛系统设有在线练习,可供学习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为保障公平,竞赛仅限参加一次。题型分布参加竞赛时,系统将随机从题库中抽取25道试题供参赛人员作答,其中含单选题15道、多选题5道、判断题5道,每道题分值4分。参赛者完成答题且得分大于等于60分即合格,答题合格者,可根据答题结束后页面提示获得《2022年第二届“应急科普华夏行”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竞赛》电子版荣誉证书,可作为评奖评优及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参赛证书参考)参赛时间2022年5月30日—9月30日,答题系统将于2022年9月30日24:00关闭,请在该日期前完成答题,逾期答题通道将关闭,请在该日期前按照官网要求自行获取竞赛荣誉证书,过时将不再发放。宣传大使活动为进一步扩大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的公众传播,组委会倡导大家加入宣传大使队伍,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安全文化,邀请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凡积极宣传本次活动并按要求上传凭证或者邀请3名以上大学生参加活动的,均可获得电子版优秀宣传大使证书,邀请20名以上大学生参加活动的,可获得电子版+纸质版优秀宣传大使证书。邀请参加人数最多的前100名的宣传大使,可获得纸质版优秀宣传大使证书+定制礼品。(荣誉证书参考)大赛奖项其他说明(纸质版证书参考)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专家聘请、维护运营、场地租赁、设备配置、服务及人员保障等费用由四川世泰民安应急技术研究院负责。参赛者可自愿申请邮寄纸质证书等,其工本费、邮费等需自行承担。联系方式董老师:13281263326参赛QQ群:704907759宣传大使QQ群:813404786大赛官网:http://wangluo.52jingsai.com/index/Index/index.html盖章文件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6

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LOGO设计征集

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LOGO设计征集截稿日期:2022年6月19日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地方政府举办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大赛旨在吸引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外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产品,同时搭建和打造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到中国创新创业的桥梁和平台。为进一步树立大赛品牌形象,提高大赛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大赛LOGO。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安排(一)作品征集(即日起至2022年6月19日)1.征集内容: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LOGO。2.征集对象:面向全社会具有该项目标的形象设计能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公开征集。作品提交者应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无违法记录,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未受过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3.组织机构:本次征集活动由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承办、北科创想(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协办。4.参与方式:采用邮箱提交的方式进行作品征集,投稿邮箱1305721828@qq.com。参与者请提交大赛品牌形象LOGO、品牌释义、宣传语、创意说明(500字以内)、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等信息(注:后续创作补贴发放等事项将根据填报信息进行联系,请务必正确填写)。5.有关要求(1)投稿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2)投稿作品在结果公示前,不得参加其他项目投稿或在其他公开场合发表过。不能一稿多投,或以其他形式获取任何利益。(3)投稿作品以电子文件格式提交,LOGO设计文件的分辨率需要在300dpi及以上,像素为1000*1000,纯白色背景,文件不超过5M,格式为JPG/PNG。(4)投稿作品相同者,以提交时间为准,取先投稿作品进行评选。(5)如投稿稿件发生版权纠纷或任何侵权事项,投稿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组织方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出现此情况,组织方有权在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加评选及获奖资格并追回创作补贴,由此对大赛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办方有权追究投稿者责任。(二)专家评审(6月下旬)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专家按照主题是否契合突出、作品设计是否新颖、释义是否准确明确、宣传语是否有感染力影响力等原则选出5个优秀入围作品,并从5个优秀入围作品中选出1个采纳作品。(三)结果公布(6月下旬)最终采纳作品将在中国科协官网进行公布。二、其他说明(一)最终采纳作品著作权归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有。主办方有权对所采纳作品进行合理修改。(二)组织方对最终采纳作品创作者给予10000元人民币创作补贴,对专家评审出的其他4个入围优秀作品创作者分别给予1000元人民币创作补贴(以上补贴金额均为税后金额)。(三)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三、联系方式北科创想(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张老师联系电话:18345011068电子邮箱:1305721828@qq.com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张老师联系电话:13520098160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马老师联系电话:010-68513520附件: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简介.doc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3

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

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8月10日各相关单位及个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充分显示了“双创”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推进信息与文化的融合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决定举办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现将本届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承办单位:国信方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二、大赛特点1.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优势,使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适应市场需求。2.高校、创业者和企业共同参与,带来科技、文创和市场的结合。三、大赛总体安排大赛举办两个赛事,前期分赛以线上为主,总决赛线下举办。(视疫情情况而定)1.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该赛事面向高校,聚焦高校创新创业项目,下设地区分赛,分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2.2022产业融合发展——虚拟现实创新大赛:该赛事面向社会,下设地区分赛。3.所有高校组及专项赛选拔出的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具体安排见大赛官网。各分赛时间:2022年6月-10月总决赛时间:2022年11月(暂定)四、参赛项目及内容1.前沿技术类:基于信息领域的核心科技前沿技术。2.融合技术类: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等融合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及市场化。3.行业应用类: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应用。4.产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等。5.产业与文创结合类:利用科技手段赋能文化创新。6.文创类:新颖的文化、影视、手工艺等文创项目。五、参赛对象1.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大赛参赛对象为各普通高等学校在职教师和在校博士、硕士、本科生。2.2022产业融合发展——虚拟现实创新大赛参赛者以社会创业者及创业企业为主,同时包括高校创业教师及学生。3.完成项目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参加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的个人。六、申报条件1.参赛项目应以创新为核心;2.参赛项目必须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新颖性。3.参赛项目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市场前景。5.有融资需求项目的必须提交商业计划书。6.参赛项目须真实合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7.参赛项目为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七、初赛报名方法1.报名(1)参赛个人和单位可以通过大赛官网(http://dasai.cemd.org.cn)注册并填写申报材料。(2)分赛报名在大赛官网报名的同时,通过网站公示的各分赛区邮箱将相关材料发送至分赛区指定邮箱。分赛区分5个赛区,分别是华北、华中、华南、东北、其他,项目在网上报名的同时,请将报名信息同时发送到各赛区邮箱:华北赛区:gxhb@cemd.org.cn华中赛区:gxhz@cemd.org.cn华南赛区:gxhn@cemd.org.cn东北赛区:gxdb@cemd.org.cn其他赛区:gxqt@cemd.org.cn(3)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8月10日(4)分赛区比赛时间:2022年8月20日-9月20日(5)分赛区比赛方式:线上。2.报名应提交材料(1)从大赛官网下载大赛申报表,填写并提交;(2)提交PPT;(3)其他补充材料(例如:专利,公司执照、项目效益等)八、奖项设置1.分赛区奖项按照参赛人数按比例设置,获奖项目将由大赛组委会为获奖项目颁发证书;2.获得分赛一二等奖的项目可以免试申请由大赛主办方“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颁发的测评证书;3.决赛获奖项目的证书将由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颁发。九、联系方式大赛官方网站:dasai.cemd.org.cn大赛咨询电话:010-68207387/88大赛咨询QQ群:568102797大赛组委会邮箱:ds@cemd.org.cn关于开展2022产业融合发展--产融大赛通知.pdf关于开展2022产业融合发展-新工科创新创新大赛活动的通知.pdf​本文信息由主办单位授权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发布,转载请标注作者为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并附上原链接。搜索复制
2022-06-13

【最后1天,知识竞赛领证书】2022年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

2022年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初赛截止时间:2022年6月21日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大赛官网:http://shuang.52jingsai.com/报名方式微信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答题拿证书一、大赛背景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既不能搞“碳冲锋”,又不能搞运动式“减碳”。COP26会议期间,中美达成了应对气候危机的联合声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包括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等相关议题。中国是负责的发展中国家,为兑现承诺,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全面行动。为此,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于2022年2月开始共同举办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旨在宣传科普双碳战略,凝聚青年学生对双碳战略的共识,在校园中积极营造绿色文化,倡导校园绿色化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新风尚;提高青年学生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坚定青年学生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为国家的零碳未来作出新的贡献。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单位:山东北斗教育研究院、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亿棵树蓝汇(山东)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协办单位:全国高校团委/社团三、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专科生)四、大赛流程协办单位招募:2022年2月20日—6月17日全国报名及初赛时间:2022年2月20日—6月21日入围决赛结果公示:2022年6月22日—6月23日全国决赛时间:2022年6月24日—6月25日五、大赛详情1.全国初赛全国初赛时间:2022年2月20日至2022年6月21日,大学生均可在大赛官网使用本人常用微信登录,填写真实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信息,即可答题参赛。系统将随机从题库中抽取40道题,每题2.5分,满分100分,其中单选题15题,多选题10题,判断题15题。答题时间为30分钟,每个用户限答题1次。本赛考题60分以上为合格,即可在答题平台自动获得电子版初赛奖项荣誉证书,作为校内评奖评优及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证明。也可选择申请邮寄打印的纸质版证书(费用自付),两种方式的证书都真实有效。2.入围全国决赛公示2022年6月22日—6月23日登录大赛官网,查看是否入围进入决赛及参加决赛答题时间,各协办单位负责人及时通知本校同学查看自己的入围情况。注:入围决赛的要求:本校有协办单位,且参赛人数超过200人,根据比赛分数、答题时间,取前2%名,入围进入决赛;本校参赛人数未到达200人,或无协办单位参与的高校,将没有入围全国决赛的名额。3.全国决赛全国决赛时间:2022年6月24日至6月25日,入围决赛的选手在大赛官网使用之前参加初赛的微信账号登录,参加决赛答题。4.全国决赛结果公示2022年6月27日公示全国决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结果。六、大赛评奖说明:全国决赛特等奖有机会受邀参加年度颁奖盛典,并有机会与国家重要领导人合影留念。3.设立单位组织奖和指导教师奖按照参赛人数从高到低,选取30%的学校作为大赛组织奖(组织参赛人数需500人以上),对其主要组织人员颁发指导教师奖。七、公益树苗认领所有参赛者个人或协办学校/单位组织可参与“我为气候种棵树”树苗认领活动,认领树苗成功后,可下载打印爱心认养证书。积极参与者后期应邀参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及重要领导参加的植树活动。八、联系方式联系人:莫老师组委会电话:18548925892(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9:30-17:30)高校协办单位通知群:610636244(限协办单位负责人加)微信公众号:青知学社大赛官网:http://shuang.52jingsai.com/九、大赛通知文件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通知文件(我为生态种棵树系列活动之一).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2

2022年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

2022年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初赛截止时间:2022年6月21日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大赛官网:http://shuang.52jingsai.com/报名方式微信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答题拿证书一、大赛背景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既不能搞“碳冲锋”,又不能搞运动式“减碳”。COP26会议期间,中美达成了应对气候危机的联合声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包括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等相关议题。中国是负责的发展中国家,为兑现承诺,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全面行动。为此,中华环保联合会将于2022年2月开始共同举办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旨在宣传科普双碳战略,凝聚青年学生对双碳战略的共识,在校园中积极营造绿色文化,倡导校园绿色化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新风尚;提高青年学生自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坚定青年学生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为国家的零碳未来作出新的贡献。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单位:山东北斗教育研究院、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亿棵树蓝汇(山东)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协办单位:全国高校团委/社团三、参赛对象全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及专科生)四、大赛流程协办单位招募:2022年2月20日—6月17日全国报名及初赛时间:2022年2月20日—6月21日入围决赛结果公示:2022年6月22日—6月23日全国决赛时间:2022年6月24日—6月25日五、大赛详情1.全国初赛全国初赛时间:2022年2月20日至2022年6月21日,大学生均可在大赛官网使用本人常用微信登录,填写真实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信息,即可答题参赛。系统将随机从题库中抽取40道题,每题2.5分,满分100分,其中单选题15题,多选题10题,判断题15题。答题时间为30分钟,每个用户限答题1次。本赛考题60分以上为合格,即可在答题平台自动获得电子版初赛奖项荣誉证书,作为校内评奖评优及社会实践活动经历证明。也可选择申请邮寄打印的纸质版证书(费用自付),两种方式的证书都真实有效。2.入围全国决赛公示2022年6月22日—6月23日登录大赛官网,查看是否入围进入决赛及参加决赛答题时间,各协办单位负责人及时通知本校同学查看自己的入围情况。注:入围决赛的要求:本校有协办单位,且参赛人数超过200人,根据比赛分数、答题时间,取前2%名,入围进入决赛;本校参赛人数未到达200人,或无协办单位参与的高校,将没有入围全国决赛的名额。3.全国决赛全国决赛时间:2022年6月24日至6月25日,入围决赛的选手在大赛官网使用之前参加初赛的微信账号登录,参加决赛答题。4.全国决赛结果公示2022年6月27日公示全国决赛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结果。六、大赛评奖说明:全国决赛特等奖有机会受邀参加年度颁奖盛典,并有机会与国家重要领导人合影留念。3.设立单位组织奖和指导教师奖按照参赛人数从高到低,选取30%的学校作为大赛组织奖(组织参赛人数需500人以上),对其主要组织人员颁发指导教师奖。七、公益树苗认领所有参赛者个人或协办学校/单位组织可参与“我为气候种棵树”树苗认领活动,认领树苗成功后,可下载打印爱心认养证书。积极参与者后期应邀参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及重要领导参加的植树活动。八、联系方式联系人:莫老师组委会电话:18548925892(工作时间:周一到周六9:30-17:30)高校协办单位通知群:610636244(限协办单位负责人加)微信公众号:青知学社大赛官网:http://shuang.52jingsai.com/九、大赛通知文件全国大学生双碳战略科普知识竞赛通知文件(我为生态种棵树系列活动之一).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