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    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网络评审系统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22年第一届“圆梦杯”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

2022年第一届“圆梦杯”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3月3日各有关高校:智能硬件是智能感知、绿色计算、导航定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设备,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服务载体。为顺应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激发青年学生对智能硬件技术的研学热情,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质量人才,中国电子学会将举办2022年第一届“圆梦杯”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前沿技术为主题,每两年举办一次,决赛采用开放赛题方式,聚焦工程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制作产品原型机,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互。大赛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树立大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大赛分为专科、本科两种组别,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单位: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嘉立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疯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发烧友网媒体支持:中国教育电视台大赛设组委会、秘书处和仲裁委员会,详见附件。二、参赛说明智能硬件设计大赛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分本科、高职高专两个赛道,采用开放赛题的方式。参赛作品重点考察实用性、友好性、创新性、引领性,同时根据产品完成度、现场答辩进行综合评判。(一)参赛对象本科赛道:普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含职业本科院校本科生)。高职高专赛道:高职院校在校生、职业本科院校专科专业在校生、五年制高职专科段学生。每参赛队由不多于3名学生组成,可有不超过2名指导老师。(二)参赛作品本届大赛将聚焦“实用、创新”主题,所提交作品需外观完整、功能齐全、界面友好、可用性强,能够完成和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功能模拟),同时作品设计应具备创新性。1、竞赛涉及知识范围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PCB设计)、处理器(Arduino、单片机、树莓派、嵌入式、FPGA、口袋机)、接口模块(传感器、物联网、电机控制)、软件开发(EDA、C语言、云端编程、Android、IOS)、系统设计(通信原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自控原理等)、开发与调试(基本仪器仪表使用、焊接或者模块组装、系统分析能力)、外观设计(3D打印、组装调试)、文档撰写。2、竞赛涉及主题方向智能硬件围绕智慧养老、智能穿戴、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交通出行、疫情防控、智慧社区、虚拟/增强/混合/介导现实、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智能传感、导航定位、广域网物联等新兴领域为选题方向,每届大赛选取一个主题方向,决赛起始日公布。三、大赛流程赛事分为报名、初赛、决赛、颁奖典礼四个阶段。(一)大赛报名(2021年1月4日—2022年3月3日)请报名参赛选手在报名有效期内登陆竞赛官方网站(www.nushdc.com)进行注册与报名。报名费:260元/队。(二)初赛(2022年5月1日—5月30日)以赛区为单位,指定比赛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的软硬件理论基础知识、简单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初赛成绩会纳入总决赛成绩,占比15%。初赛内容如下:1、线上笔试基础知识答题。(登陆官网账号,进行在线答题)2、简单电路设计。(不限定软件:立创EDA或其它EDA软件,报名时候需备注说明)3、编程评测。(可采用远程云端硬件实验平台(单片机、STM32、FPGA)或其它通用的虚拟仿真软件)(三)决赛(2022年10月20日—11月30日)决赛以提交包含外观设计的智能硬件原型机作为评判依据,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第一阶段:网评。1、参赛队伍依据组委会命题方向,设计智能硬件作品,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由组委会委派专家进行线上评选,入围的作品进入第二阶段评比。2、2022年10月20日—10月23日提交相关材料及作品。第二阶段:会评。1、由入围第二阶段评比的参赛队伍携带第一阶段入选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及答辩,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比。2、2022年11月1日—11月30日由组委会组织线下评选工作。(四)颁奖典礼颁奖典礼拟计划于2022年12月30日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四、奖项设置(一)初赛:设一、二、三等和优秀参赛奖,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二)决赛:设本科圆梦杯和高职高专圆梦杯各一个,奖金为2万元;按一定比例设一等奖和二等奖,颁发证书与奖品。(三)决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和团体奖,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和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单位”证书。五、复议成绩公示3天内,若参赛选手和队伍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向组委会提出经由指导老师与培养单位审核确认的书面复议请求。仲裁委员会依将据比赛规范、规则以及裁判给出的复议依据对比赛结果进行仲裁,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六、联系方式(一)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宋宇航;联系电话:15711273713;邮箱:syh@bj-jc.com(二)官方报名网站:www.nushdc.com(三)技术咨询、联系人:张燕勇;联系电话:13021933603(四)监督电话:010-68600723附件关于举办2022年第一届“圆梦杯”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的通知.pdf“圆梦杯”第一届智能硬件设计大赛参赛指南.docx圆梦杯作品提交材料参考文献标准格式.docx中国电子学会2021年12月31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1-10

2022年“明湖杯”全国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

2022年“明湖杯”全国大学生文学评论大赛截稿日期:2022年10月31日投稿邮箱:(本科生)947976319@qq.com;(研究生)995314721@qq.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1-10

中国“碉楼文化杯”第五届地学诗歌大赛

中国“碉楼文化杯”第五届地学诗歌大赛截稿日期:2022年5月10日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好自然资源与生态、地学故事,传播自然资源与生态、地学声音,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等单位将联合组织举办“中国‘碉楼文化杯’第五届地学诗歌大赛”。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3000多年来,作为诗歌之分支的“地学诗”,曾以丰富的内涵和意境,占据着诗歌世界的一片蓝天。“地学诗”秉承传统“山水诗”“田园诗”之余绪,是融合了地球科学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题材内容的诗歌。“碉楼文化杯”第五届地学诗歌大赛旨在讲好自然资源与生态、地学故事,宣传世界文化遗产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群,宣传五邑文化、侨乡文化等传统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播自然资源与生态、地学诗歌精神,展示和推动地学诗歌的发展,以此实现“诗歌、地学、自然、文化、科普、旅游、生活”的交相辉映。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本届大赛秉承前四届大赛的传统,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大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中国矿业报社、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观赏石协会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承办和协办单位:所在地相关部门、单位及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江门市作家协会、《生态文化》杂志社、广州文艺报刊社(《广州文艺》杂志与《诗词》报)、《华夏》杂志社、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大赛组委会将由主、承(协)办单位领导和文学界名家共同组成。当代文学界名家担任评委。二、征稿对象海内外华文诗人、诗歌爱好者。三、征稿体裁新诗四、征稿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是地学(地质、地理、土地、海洋、山水、田园、旅游等自然资源范畴)题材,风格不限。欢迎以世界文化遗产、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为题的诗歌新作。2、来稿须注明真实姓名、作者简介、准确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3、参赛作品应为原创。大赛只接受WORD文档电子邮箱投稿。参选稿件要求:组诗不超过五首,200行内。单首诗歌不超100行。每个作者限投一次。凡不按要求投稿者,所投稿件视为无效。稿件请用WORD文档,同时以附件方式发到指定电子信箱。五、奖项及奖金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获奖和入围作品,将与初、终评委会成员及特邀诗人的作品一起,结集公开出版。入选诗集的作品无稿酬,但赠送诗集一本。获一、二等奖及个别三等奖获得者,将受邀参加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举办的颁奖诗会和研讨会(颁奖及诗会时间根据疫情情况决定)。六、其它事项1、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2、2022年1月8日起征稿,2022年5月10日截稿。3、颁奖活动当天发布获奖结果,并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公众号等媒体公布获奖结果。4、颁奖大会后出版诗集。5、投稿及联系:中国“碉楼文化杯”第五届地学诗歌大赛邮箱:ssdxsgds@163.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1-10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音乐创意创业组资料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03月音乐传媒组资料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03月活动简介2021第八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暨第四届“我们正青春”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全民K歌和北京音乐产业园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组委会联合承办。本次大赛将由中国传媒大学牵头,联合相关行业协会以及音乐产业知名、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个音乐产业业界和广大音乐艺术类高校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全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及各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踊跃参与,促进高校音乐人才创新创意项目的发掘以及高端综合型人才的定制性培养。为响应党的十四五的规划政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的精神号召,全力推进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部署纵深推进“双创”,激发大学生多元化的能力,培养造就音乐产业的人才生力军,推动大赛成果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音乐+”新型业态行程,以创意推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全民K歌北京音乐产业园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音乐双创大赛组委会协办单位牛班音乐学校、湖南亚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音臻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奇大音乐支持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中国唱片总公司、太平洋影音娱乐集团、蜜蜂电台、NI(NativeInstruments)等音乐产业龙头企业以及若干基金参赛组别音乐新声组(成人组/青少年组)1.项目分类声乐组赛道:声乐组(流行、民族、美声等)参赛选手可在全民K歌已发表的歌单通过自己的风格使用气声、柔声、直声、喊声、美声唱法、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唱法,来表达音乐的多元化因素;可通过中国元素、古典元素、戏曲元素等加以演绎。朗诵组赛道:参赛选手可在全民K歌已发表的朗诵单里自行选择朗诵曲目加以朗诵,如想朗诵全名K歌朗诵单以外的作品,可自行选择用清唱伴奏自己录制(提交的清唱伴奏时长需为2分钟整、3分钟整以及5分钟整,若朗诵完后时长不够可用空白补足)。2.参与对象成人组:参赛对象年龄在18岁以上35岁以下,个人或组合(组合成员不超过8人)均可报名参加,申报人必须为本人或团队负责人,无专业限制,但必须按照新声组要求形式进行项目报名。(成人组可报名声乐组赛道)青少年组:参赛对象年龄在6-18岁(包含18岁),个人或组合(组合成员不超过8人)均可报名参加,申报人必须为本人或团队负责人,无专业限制,但必须按照新声组要求形式进行项目报名。(青少年可报名声乐组赛道和朗诵组赛道)3.报名方式1)下载并打开“全民K歌”APP,首页搜索关键词“双创青少年”和“双创成人”,根据提示在线填写信息并提交参赛作品。2)扫描文末报名二维码,下载并打开全民K歌APP,根据提示在线填写信息并提交参赛作品。音乐传媒组1.作品形式原创音乐项目:歌曲、器乐曲等原创音乐视频项目:创意音乐视频、歌曲或乐曲MV、音乐微电影、多媒体音乐、影视及动漫游戏配乐等。2.参与对象1)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参加(团队成员共不超过4人),参赛人须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可为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申报人须必须为本人或团队负责人,无专业限制;2)参赛音乐视频类作品视频部分需原创,且必须是2018年1月1日以后制作完成的;3)如非原创,需获得使用授权,提供版权所有方的授权证明或声明文件。3.报名方式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音乐传媒组”,获得原创作品承诺函、相关报名材料以及报名入口链接。每组参赛选手只能提交1个作品,附件材料打包为一个压缩包(原创作品承诺函、团队照片、PPT、视频、音频等)自行上传百度云,文件名为组别-姓名-作品名,并将百度云链接粘贴至报名表单。音乐创意创业组1.作品形式1)音乐演艺项目:演艺服务、演出内容创作、音乐节、音乐团体、公共音乐文化服务等;2)音乐教育项目:在线教育、校外教育、其他综合教育等;3)音乐创意设计项目:APP创意设计、原创内容、艺术衍生品、IP孵化等;4)音乐科技+与AI大数据项目:与影视、游戏、动漫、数字、文化旅游、竞技体育、休闲娱乐、音乐产品交易、VR/AR体验、文化科技相融合的创业计划。5)艺术综合类项目:结合当下社会、时代的新变化,凸显“新文科”背景下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不同艺术门类跨界融合的创意创业计划。注:不仅限于以上几种,仅供参考2.参与对象1)院校毕业5年内(包括在校大学生)的学生以个人或团体为单位报名参加(团队成员共不超过8人);2)团队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可为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自身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3.报名方式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音乐创意创业组”,获得原创作品承诺函、相关报名附件以及报名入口链接。每组参赛选手只能提交1个作品,附件材料打包为一个压缩包【原创作品承诺函、商业计划书、项目路演PPT、团队照片、音频等(含有广告或表演内容的项目需提供不少于30秒且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资料)】自行上传百度云,文件名为组别-姓名-作品名,并将百度云链接粘贴至报名表单。报名流程【音乐传媒组】和【音乐创意创业组】第一步:关注“传媒音乐产业”公众号并回复相应参赛组别关键字【音乐传媒组】或【音乐创意创业组】第二步:获取公众号回复,下载原创承诺书+作品信息单,填写完成。第三步:将作品文件、原创承诺书、作品信息单打包(rar、zip)并上传百度网盘,复制分享链接。第四步:扫描文中报名通道二维码,填写基本信息,附上第三步的网盘链接。第五步:等待接收报名成功短信!注:若有问题请联系官方客服;各高校须审核参与项目,大赛组委会拥有参与项目复审的最终解释。参赛项目要求1)参赛项目必须是以音乐内容为核心驱动,通过互联网思维、跨界合作、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等,开展的可市场化运作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要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商业模式的创新性,鼓励跨界合作;2)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音乐创意与社会各经济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音乐创新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项目本身在促进音乐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参与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音乐产业服务模式,促进音乐与产业及各类生活消费的深度融合;3)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任何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行为,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5)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新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评审标准「评分制,满分100分」1.音乐新声组(成人组/青少年组)组委会将从思想内容,音色音准,节奏吐字,情感技巧等几个方向进行评分。2.音乐传媒组1)原创音乐视频类:组委会将从视频音乐;视频内容;剪辑技术;视频创意性;作品艺术性;视频整体性进行评分。2)原创音乐类:组委会将从原创音乐;作品艺术性;作品整体性进行评分。音乐创意创业组组委会将从现场表现;项目创新性;项目可行性;项目专业性;核心竞争力;社会效益;发展战略;经济效益;团队组建;商业模式进行评分。大赛奖励音乐新声组1)青少年组一等奖(2名):电钢琴奖品、奖杯、获奖证书二等奖(4名):奖品、获奖证书三等奖(6名):奖品、获奖证书优秀奖(8名):获奖证书2)成人组一等奖(1名):电钢琴奖品、奖杯、获奖证书二等奖(4名):奖品、获奖证书三等奖(6名):奖品、获奖证书优秀奖(8名):获奖证书音乐传媒组一等奖(1名):万元奖品、奖杯、获奖证书二等奖(3名):奖品、获奖证书三等奖(6名):奖品、获奖证书优秀奖(6名):获奖证书音乐创意创业组一等奖(1名):万元奖金、奖杯、获奖证书二等奖(4名):2000元奖金、获奖证书三等奖(8名):1000元奖金、获奖证书优秀奖(10名):获奖证书音乐新声组和传媒音乐组的获奖项目将应邀参加大赛颁奖盛典晚会(视疫情防控情况);本次音乐创意创业组还将特设”学院奖“单元(详见大赛后续通知),进入决赛项目将由组委会支持单位、基金会优先提供投资支持,并可申请入孵-北京音乐产业园。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参赛单位赛事组织情况评选若干优秀组织奖,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双创导师奖获得等次奖团队负责导师将荣获优秀双创导师奖,将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入围提名奖音乐新声组(青少年组)和音乐传媒组会根据参赛选手作品评选情况,由评委会评选出入围提名奖等鼓励奖项并颁发证书。注:所有参赛选手均可凭报名记录获得“第八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直通卡,一起见证《2021音乐产业发展报告》的发布,参与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盛世!大赛报名资料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03月|音乐创意创业组|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确保所有信息均为真实|音乐传媒组|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确保所有信息均为真实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1-10

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

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征集截止日期:2022年4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加强税费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发挥税法宣传教育的预防和引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纳税的浓厚氛围,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决定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总体安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通过层层选拔,推出一批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群众接受度高,尤其是基于纳税人缴费人视角的优秀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在全国进行展播,切实增强税收公益广告作品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社会各界和公众更好地认知税收、理解税收、支持税收。二、宣传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税收中心工作,重点突出七个方面内容:(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举措和成效。展示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着力建设智慧税务,持续发挥税收征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二)减税降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示减税降费政策在新发展阶段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为着力点,在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新业态发展、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三)税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展示税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税收大数据优势,通过减负担降成本、大数据聚效能、优服务增便利,持续深化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办税缴费效率,切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四)税收与绿色发展。展现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中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传播节能理念、节能意识,全面落实绿色税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完善生态税收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做法及成效。(五)国际税收发展。展现税务部门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强化国际税收管理,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税收关系的新成就,凸显税收在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全球税收治理体系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六)税收促进共同富裕。展示税务部门不断推进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发挥税收在优化收入分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生动展现税收促进共同富裕的新举措、新面貌、新成果。(七)税务先进典型人物和“最美税务人”事迹。展现新时代税务干部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时刻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神圣使命,积极践行中国税务精神,投身各项重大改革攻坚战,在平凡中创造业绩、在奋斗中担当作为的感人事迹。三、活动时间作品征集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作品评选时间:2022年5月至2022年6月;作品展播时间: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四、活动组织(一)本次活动由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主办。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协调全国各省税务部门组织作品参评等相关工作,负责提供活动资金支持,指导做好征集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协调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活动宣传报道、作品制作、作品展播等工作。(二)各级税务部门和广电部门负责本地区活动宣传和报名组织工作。两部门要加强配合,在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协同配合,共同制作和展播优秀作品。五、参加方式(一)参加对象。具备公益广告创作能力的全国各级税务机关、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高等院校和个人均可报名参加。鼓励各级税务部门与电台、电视台、高校等机构联合制作。税务系统以省为单位报送,各省税务部门参赛数量原则上每类不超过15部。各地可以跨区域合作,共同制作报送。广电系统、其他单位和个人报送数量不限。(二)作品形式。参选公益广告作品分音频作品、视频作品两种形式,须符合《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创作要求》(见附件1)规定。(三)报名方式。参加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人员需认真填写活动报名表并盖章(附件2),连同作品的音视频U盘、创意脚本、设计说明一同寄到组委会进行报名,同时将以上资料电子版(其中报名表须上传一份为word版报名表,一份为盖章后报名表扫描件)发送至组委会指定邮箱,邮件标题格式为“税收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作品-作者名-作品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2年4月30日。组委会邮箱:ssgongyi12345@foxmail.com作品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中街2号院华腾国际写字楼2号楼15LA,邮编:100124组委会联系电话:010-87785054联系人(收件人):益小美 15711466048国家税务总局联系人:张路遥,联系电话:010-61989051,传真:010-6198908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系人:许旭,联系电话:010-86098540,传真:010-86092589。附件:1.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创作要求.pdf2.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报名表.pdf3.税务部门作品报送统计表.pdf4.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评审办法.pdf5.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展播安排.pdf6.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展播情况统计表.pdf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12月23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2-01-07

“保健食品大家谈”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作品征集

“保健食品大家谈”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2年1月31日背景及目的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健食品监管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2020一-2021年)。专项整治期间,举办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7.26万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448万余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普宣传作品,有效普及了保健食品知识,净化了保健食品市场,维护了群众利益。通过征集活动,全面展示社会各界接地气、有创意、广受益的保健食品科普传播作品,鼓励、引导各地加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强化舆论正面导向,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建立保健食品社会共治格局,进--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提高消费者科学认知水平,促进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活动主题围绕提高公众对保健食品科学认知、理性消费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主线,以“保健食品大家谈”为主题,推动市场监管系统及社会各界积极传播保健食品科普好声音,激发保健食品行业正能量。活动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3月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承办单位: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支持单位: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保健协会活动内容(一)征集内容面向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以及保健食品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富有时代气息、创意新颖、生动有趣、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文字、视频、图片(海报、漫画、H5、摄影)等作品。(二)征集平台通过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中国市场监管报社纸媒以及新媒体矩阵—-—新浪微博、中国市场监管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号、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百家号、中国市场监管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特食界微信公众号、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官网等发布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三)活动流程1.作品征集阶段(2021年12月15日——2022年1月31日)在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新媒体等平台发布征集通知,设置专题网页和专栏,征集作品报送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各省(区、市)市场监管局(厅、委)要积极组织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作品征集,积极选送优秀作品。2.展示投票阶段(2022年2月1日——28日)将所有作品分为文字、视频、图片三组。由专家评委、行业代表和消费者代表组成评委会,对报送作品进行初评,挑选排名前90件(每组作品30件)的优秀作品,通过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新媒体平台开展网上投票。3.终审及成果展示阶段(2022年3月1日——31日)专家评委会对作品进行评审,根据网上投票及评审结果选出作品45件(每组作品15件)。在2022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举办专题活动,通过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市场监管总局“市说新语”、强国号、抖音等政务新媒体以及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官网、新媒体矩阵面向全社会发布,并协调中央媒体和局属媒体同步推广。同时,以特食界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长期连载推送,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健康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保健食品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品要求(一)文字作品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有趣,弘扬正能量。作品提交格式为Word、WPS,txt文档,字数1000字以内。(二)视频作品包含动画,内容积极健康,主题鲜明,富有创意,表现手法和角度新颖,贴近百姓生活。画面清晰,配乐得当。视频、动画时长不超过3分钟,格式为mp4、flv、f4v、webm等,使用普通话并设置中文字幕。(三)图片作品包括摄影、漫画、H5、海报,要求设计新颖,简洁流畅﹐富有创造性、传播效果好,有象征意义。图片作品提交格式为jpg电子稿件,漫画可以是单幅漫画也可以是多幅漫画(包括四格漫画),宽度不低于1000像素,高度不限。报送方式报送作品请标注“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作品征集”字样和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所有来稿均系本人或本单位原创作品。凡疑有抄袭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报送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所有。全部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使用权、发布权、处分权。邮箱地址:cmrntsj@163.com,请标注“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作品征集”;邮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东路58号人才大厦6层,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作品征集”编辑部。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2-01-03

2021腾讯 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

2021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3月1日大赛官网:http://light.mofyi.com/#raceIntro填写报名表:https://jinshuju.net/f/BMtzw2?x_field_1=segmentfault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1-12-29

2022年“春天送你一首诗”特刊征稿

2022年“春天送你一首诗”特刊征稿截稿日期:2022年1月10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四季春为先。春天之美,诗人们竞相吟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喜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畅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机勃勃。春风浩荡,将寒冷一扫而尽。伴随着春天的温暖到来,冰封的大地也随之融解,自然之美将迎春绽放,万紫千红尽情展现。“春天送你一首诗”,就是把美好、温暖和爱送到每一个城市,每一座乡村,每一个地方,就是让诗歌在春天发生,在田野、工厂、学校、军营以及大街小巷和广阔的大地上传诵。为办好2022年“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活动,将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传播到公众中去,传递更多来自春天的温暖。《诗刊》社2022“春天送你一首诗”特刊现面向全国进行征稿,来稿作品将择优刊登《诗刊》2022“春天送你一首诗”特刊,同时也将用于“快来读诗·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活动和短视频展示、“开往春天的大巴”巡游活动、春天诗歌周和“读诗日”系列活动。征稿详情如下:一、征稿单位《诗刊》社、快手、中国诗歌网二、征稿要求1.本次活动面向全国诗人,征集书写春天的诗歌作品,尤其欢迎书写新时代新气象的诗歌作品。新诗旧体诗词皆可。2.每人限投一到三首,每首不超过50行。每人限投一次,多投无效。3.应征稿件应为未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或抄袭,一经发现或举报属实,将被取消参与资格。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笔名、性别、个人简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手机或电话。5.大赛不收参赛费和评审费,凡参与应征作品,作品版权由征集方所有,并将用于参与快手短视频朗诵和其他朗诵活动。三、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四、投稿方式采取网络在线投稿:请登录中国诗歌网(http://www.zgshige.com),在线申请为认证诗人,发布作品时勾选“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征集选项,即可投稿。投稿前请完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邮编、详细地址、电子邮箱等会员认证信息(为保护个人隐私,请勿添加在诗歌正文中)。征集作品每周都将进行初评,并在中国诗歌网专题展示。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1-12-29

【团中央主办】迎冬奥!我来晒!“青春爱运动 健康强中国”线上展示活动

迎冬奥!我来晒!“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线上展示活动截稿日期:2022年2月25日“三亿人上冰雪,其中有你我”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既是冬奥的“小主人”更是冬奥的“火炬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迎冬奥!我来晒!”线上展示活动开始啦!一起来参与吧!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承办单位:中国青年网活动对象全国高校基层团组织、大学生团员活动时间1.作品征集:2021年12月27日—2022年2月25日2.作品遴选:自活动启动之日,定期遴选阶段成果,并于2022年2月底3月初进行集中遴选3.结果公布:自活动启动之日,定期公布阶段成果,并于2022年3月中下旬公布活动总结果报名投稿(1)个人报名:关注“创青春”(ID:zgqncyxd)微信公众号,在菜单栏,点击“服务平台”-“青春爱运动”进入小程序,完善个人资料,进行报名后即可投稿。(2)团队报名:由团队队长登录中青校园APP完善个人信息并创建团队,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登陆中青校园APP完善个人信息并申请加入团队,再由队长审核通过后即可投稿。作品征集参与作品分文字、组图和视频,以高校基层团支部或个人为单位,题材须是“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活动相关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几类主题:运动打卡迎冬奥一次运动、一种寓意、一片真心,用体育锻炼与冬奥健儿们同频共振。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参与运动锻炼的过程记录、运动前后的对比等,要求保证体育锻炼的真实性。我为冬奥加油一句口号、一首歌曲、一次演讲......有无数种方式想要表达内心迎冬奥的喜悦,有无数个时刻想喊出自己的加油。鼓励大家采用富有创意特色的方式为冬奥加油助力,内容形式不限。我们一起看冬奥那些紧张的时刻,那些感动的时刻,那些振奋人心的时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参赛方通过电视、网络、纸媒等渠道观看冬奥会赛事的照片、视频,或针对冬奥赛事的所思所想、记录评论等,要求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我与冬奥有故事最是人情动人心,屏幕面前的你与冬奥有什么“不解之缘”呢?我们提供舞台,你带着“故事”来分享吧。内容为参赛者亲身经历与冬奥会的有关事件,要求保证故事的真实性。我是冬奥志愿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将是一件值得铭记一生的事情。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参赛者的报名选拔历程、志愿服务过程、心得体会等,要求保证事件的真实性。投稿的参赛作品将由中国青年网工作人员审核后刊发,所有参赛作品须刊发后,方可进行遴选。奖项设置(1)参与奖:凡参与者皆可得到一张精美的“迎冬奥!我来晒!”电子纪念卡片,记录你与冬奥独一无二的美好记忆,以兹鼓励。(2)优秀作品奖:对于团体、个人的优秀作品进行遴选、展播、评审,最终产生200个优秀作品,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并进行表扬。所有入围参赛的文字、组图和视频作品,将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青小小”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投票和展示。具体投票事宜另发通知。优秀作品奖将综合网络遴选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后予以评定。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1)要确保安全,按照2021年冬奥会筹备和2022年举办期间策划开展系列活动总体安排要求,活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依法依规组织各项全民健身活动。(2)遴选结果将于2022年3月在“创青春”和“青小小”微信公众号上公示,公示期为三天,公示期间获奖个人与团队须对获奖信息进行核准,如有疑问可联系活动相关负责人,公示期过后将不再修改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1-12-28

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

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3月9日大赛背景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发掘前瞻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制机制,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本届大赛以“梦想驱动、智胜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展开征集,打造知名的前沿科技创新赛事,高效能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第一届大赛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及相关各方支持下成功举办,累计发放现金奖励375万元,立项项目经费超7000万元,大力支撑前沿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业界好评。第二届大赛将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举办,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设置五大赛区,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和活动影响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单位:中科创客学院、中科智汇工场、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赛制赛程本届大赛以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为出发点,面向全国征集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参赛。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创新创业团队以及个人等科技创新主体均可报名参赛。具体赛制赛程安排如下:(一)竞赛领域本届大赛竞赛领域围绕战略性新兴技术及产业发展的主轴主线展开,采取参赛团队自主命题的形式组织竞赛,鼓励参赛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自由开放式的创新。竞赛领域包括:1、智能无人平台技术;2、先进平台和新概念装备技术;3、未来先进电子科学技术;4、先进动力能源技术;5、新型材料及制造技术;6、生物及交叉科学技术;7、其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非传统导航技术,微纳技术等)。(二)竞赛分组按报名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特征,分为“创意畅想组”、“创新突破组”、“创造应用组”三个组,在初赛复赛阶段分别组织竞赛,决赛阶段将三组合并竞赛。具体分组原则如下:1、创意畅想组:开展前瞻性的畅想展望,适当结合当前科技前沿,探索对未来产生“颠覆性”影响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或路径。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意和前瞻性,技术基本原理和商业化实施可行,逻辑清晰。不要求报名项目具有相关专利、产品或产品原型。2、创新突破组:基于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的原创技术,具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核心关键技术等创新成果。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基础和技术团队,有较强的技术可行性,具备相关技术的原型机、论文或专利者优先。3、创造应用组:重点聚焦产品实现,可围绕某项特定技术单点突破,也可多个单项技术交叉集成,产生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最终应用落地形成产品或原型。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直接面向应用市场,具有优良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要求项目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产业化、商业化的条件,具备一定的技术成熟度。具备产品或产品工程样机者优先。(三)赛程安排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等3个赛程,期间适时组织集训营、成果展、颁奖仪式等配套活动。初赛阶段组织专家根据在线报名资料闭门评审,团队人员无须到场竞赛;复赛阶段,团队人员须前往各赛区举办城市现场路演竞赛;总决赛阶段,团队人员须前往深圳市现场路演竞赛。具体赛程安排如下表:(四)奖励和支持1、个人现金奖励:总额375万元大赛奖励。大赛各阶段现金奖励标准如下:初赛优胜奖:150名,奖励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复赛优胜奖:75名,奖励20,000元,颁发荣誉证书;决赛优胜奖:30名,奖励50,000元,颁发荣誉证书。2、立项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单位进一步遴选优秀项目给予优先立项资格,深圳市根据政策给予配套经费资助。3、投资基金支持:设立中科率先基金,为相关优秀项目配套投资支持。4、项目孵化服务:中科创客学院、深圳市“天使荟”孵化器对优秀项目给予优先入孵资格,以及一年的免费产业和科研对接、资本对接等增值服务。参赛条件(一)参赛项目负责人为不大于45周岁的中国公民(出生日期在1976年1月1日后,含1976年1月1日);(二)参赛项目须为科技创新项目,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三)参赛项目成熟度不限,处于创意策划阶段、技术攻关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项目均可参赛;(四)参赛项目的报名主体不限,以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身份均可报名;(五)参赛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和职业不限,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职工、学生、社会人员均可报名;(六)参赛项目必须是个人或者团体真实研究的创新成果,且所有参赛项目人员均须对项目有实际贡献;(七)参赛项目原则上没有获得财政资助;(八)参赛项目不得涉密,须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并签署相关不涉密承诺函;(九)参赛项目不得侵犯其他单位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报名通道拟参赛单位或个人可登陆大赛官网注册用户,根据网站提示在线报名。大赛官网网址:http://cas.makercas.com/官网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3月9日联系方式报名咨询联系电话:0755-86971848王老师、邱老师赛事活动咨询联系电话:0755-86392086王老师网站技术支持联系电话:0755-86392086谢老师电子邮箱:hd@makercas.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搜索复制
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