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    评审系统    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21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

2021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8月20日为吸引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烟台创新创业,助推烟台产业优化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1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于今日开启报名,大赛采取“预赛+决赛+颁奖签约”的形式举办,共设北京、上海、深圳、山东4个赛区。本次大赛以“慧聚烟台·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烟台市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以大赛方式公开遴选海内外优秀创业人才和项目到烟台共享发展机遇。参赛要求(一)参赛人才应为创业项目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原则上应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项目落地后,须为企业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建议持股比例不低于30%。(二)创业项目尚未在烟注册落地,科技含量较高,发展潜力较大,能够进行产业化生产;创业计划书完备,商业模式清晰,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有良好的预期经济社会效益。(三)参赛人才只能以一个项目参赛,同一个创业项目只能参赛一次。已两次参加中国·烟台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或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征集大赛的人才不得参赛。(四)在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支持期内的,暂不接受报名参赛。(五)参赛人才应确保本人、项目等信息真实可靠,如有虚假,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和获奖资格。(六)参赛项目确属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限制。赛程安排采取“预赛+决赛+颁奖签约”的形式举办,共设北京、上海、深圳、山东4个赛区。(一)报名(启动日至8月20日前)。海内外参赛人才登录“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选择一个赛区报名参赛,海外人才不能登录网站的可通过大赛官方邮箱报名。(二)预赛(8月31日前)。分赛区组织,每个赛区产生不少于20个项目进入决赛。(三)决赛(9月15日前)。分赛区组织,原则上国内参赛人才现场路演答辩,海外参赛人才视疫情形势现场或实时视频路演答辩。各赛区评选出不少于7个优质项目。(四)考察对接(9月底前)。大赛组委会组织一次项目推介会,每个赛区各组织不少于7个项目来烟推介,与各区市、园区、投资机构和有关专家开展集中对接洽谈。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烟台产业头部企业从研发支持、技术转化、市场渠道等多维度为参赛项目提供精准的行业资源,加大行业配套支持力度。集中聘请一批技术专家和投资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对晋级决赛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实际需要实地考察有关项目。(五)评审论证(9月底前)。大赛组委会组建评审专家委员会,对赛区决赛产生的优质项目进行技术水平、市场前景、投资意向和落户意愿等方面的综合评审论证,最终确定获奖项目。(六)签约洽谈(9月底前)。大赛组委会组织获奖项目与落户区市进行签约洽谈,协调烟台市有关部门、有关区市创业载体和投资机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原则达成项目落户扶持资助协议。(七)颁奖和正式签约(9月底前或10月份)。大赛组委会邀请获奖项目负责人来烟,举行颁奖和签约仪式,并组织获奖项目到有关区市和创业园区进行考察对接。奖励资助获奖项目签约后应尽快注册落地,进入项目扶持资助阶段。达到协议约定条件的,由大赛组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区市及时兑现奖励资助政策。大赛全部获奖项目原则上20个左右。若项目特别突出,可适当增加获奖项目数量。(一)奖项设置1.动能之星奖。符合烟台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人才和项目层次水平高,商业模式成熟,项目支撑资金到位,能够对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2.科技之星奖。具有国内外领先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含量高,符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填补有关技术、行业市场空白,科技引领作用突出。3.产业之星奖。产业技术成熟,商业模式清晰,市场前景较好,具备较充分的项目转化条件,可以马上落地运营,能够快速实现产业化和可预期的经济效益,有效延伸烟台市重点产业链。(二)扶持阶段和资助政策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产业化发展期四个扶持阶段,给予不同资助政策。扶持资助期原则上为5年,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酌情缩短或延长。特别优秀的项目可不受各扶持阶段时间限制,达到相应资助条件即给予资助。1.初创期(原则上为1-2年)。(1)大赛组委会给予获奖项目负责人3万元大赛奖金。(2)落户区市根据项目需要提供100-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200-1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前三年免费提供,后两年减半收费。(3)落户区市提供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其中落户烟台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的,提供50-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4)落户区市为项目负责人提供一套人才公寓(建筑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其它团队成员根据数量和层次酌情提供,协议期内免费居住。(5)落户区市提供的其它优惠政策(以扶持协议为准)。2.成长期(原则上为2-3年)。(1)根据《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择优资助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由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项目发展情况和实际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30-100万元一次性创业择优资助。(2)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在烟购买正规合法商品住宅的,由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2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3)符合条件的小微创业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4)积极协调给予创业投资、银行贷款(含信用贷款)等融资支持。(5)落户区市提供的其它优惠政策(以扶持协议为准)。3.成熟期(原则上为3-5年)。(1)在实际投入、规模效益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和条件后,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评估认定,纳入烟台市“双百计划”高端创业人才,给予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资助(如政策升级,按新标准执行)。(2)为纳入烟台市“双百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发放烟台市“优才卡”,凭卡享受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一系列优惠待遇。(3)依据《烟台市“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人才信用贷款。(4)落户区市提供的其它优惠政策(以扶持协议为准)。4.产业化发展期。项目运营成熟或者扶持期满后,退出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范围。后续由各产业部门、各区市根据项目发展情况给予产业化政策扶持,积极为企业协调落实土地、厂房、建设资金,加速推进产业化。同时,为应邀来烟参加颁奖签约的项目负责人提供免费食宿(每个项目最多2人),并发放市外交通补贴,其中国内2000元/项目、亚洲3500元/项目、亚洲以外5000元/项目。项目签约与履行(一)签约。获奖项目负责人与落户区市政府签订项目扶持资助协议。获奖项目落户扶持期间,实行全程契约化管理和路径图式支持,明确目标导向,实现可控管理和有效服务。(二)履约。获奖项目负责人应按协议约定,积极组织项目转化实施,在人员招聘、实际投入、科研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加快推进,全力实现实质性运营。烟台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市视项目达到的扶持条件和标准,及时兑现相关政策待遇,不得随意推脱、迟延和缩减扶持政策。(三)退出。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对履约不力、未达到相应扶持阶段标准条件,在给予适当宽限期后仍无明显进展的,解除扶持资助协议,终止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对发现恶意套取资助资金的,将追回有关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联系方式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烟台市莱山区府后路2号2019室咨询电话:0535-7357396大赛官方邮箱:chuangyeyantai@126.com报名网址烟台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http://wsbsrshj.yantai.gov.cn:9901/logi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9

【作品征集】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邀你参赛

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征集截止日期:2021年9月6日为凝聚国内外高校和社会各界协同创新的力量,促进青年创意、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联合米兰理工大学与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举办首届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大赛作品征集已经正式启动!Target参赛对象——————————————本次大赛主要面向中国和意大利为主的时尚和设计领域的青年创新者(年龄45周岁以下),同时欢迎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设计爱好者、工作室、公司积极参与。ThecompetitionwarmlywelcomesinnovativeyoungpractitionersoffashiondesignfromChinaandItaly(under45yearsold)aswellasglobalartists,designers,studentsandfacultymembersmajoringindesignfromuniversities,designlovers,studios,andcompanies.Categories参赛方向——————————————时尚设计FashionDesign面向时尚领域并具有原创性的设计方案或产品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染织面料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家居产品设计、文创设计等。Itisorientedatoriginalfashiondesignproposalsorproductdesigns,includingbutnotlimitedtodyedandwovenfabricdesign,appareldesign,jewelrydesign,householdproductdesign,culturalandinnovativedesign,etc.时尚科技FashionTechnology面向时尚领域,体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理念的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或技术创新。包括但不限于: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智能制造、可穿戴技术、智能设计工具或平台、扩展现实展示工具或平台等。Itisorientedatconceptualdesign,productdesign,or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thefashionindustrywhichcombinesartsandtechnology,includingbutnotlimitedto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newmaterials,intellectualmanufacturing,wearabletechnology,intellectualdesigntoolsorplatforms,displaytoolsorplatformsforextendedreality(XR),etc.时尚生活FashionLifestyle追求美好生活理念,创造时尚趋势与美好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新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家居家具设计、智能家居、体验与服务设计、展示空间等。Itisorientedatdesignsinpursuitofabetterlife,whichsuggestnewscenarioswherefashiontrendsanddesirablelifestylesarecloselycombined,includingbutnotlimitedtohouseholdandfurnituredesign,smarthome,experiencegallery,interpretivegallery,etc.EntryRequirements参赛要求——————————————1.参赛作品应围绕大赛主题进行设计。Theentryshallbedesignedinaccordancewiththetheme.2.参赛作品可系列化设计,以组稿形式参赛,组稿限在4款作品以内。Theentrycanbedesignedandsubmittedasaseries,withuptofourpiecesofworks.3.提交的设计作品务必是设计者原创作品,如出现抄袭、模仿等涉及著作权纠纷作品,取消设计者参赛资格,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由参赛者自负。Theentrysubmittedmustbeoriginal.Intheeventofanycopyrightdisputesincludingplagiarism,imitation,etc.,theparticipantwillbedisqualifiedfromthecompetitionandsubjecttolegalliabilities.4.参赛作品需提交1至3页的设计图纸(A3尺寸,高420mm×宽297mm,分辨率300dpi,JPG格式)以及作品说明视频(60秒至120秒,MP4格式)。其中,第一页为主图纸(应包含作品名称、设计构思、效果图、设计说明),其他页面可从设计主题、设计构思、结构图、效果图、实物照片、工艺说明等角度详细阐述;页面中所有文字为中文或英文,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不得出现参赛企业名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Theentryshallbesubmittedwithonetothreepagesofdesigndrawings(A3size,420mm*297mm,300dpiofresolution,JPGformat)andavideofordescription(60to120seconds,MP4format).Thefirstpageshallbetheprimarydrawing(includingthetitleofwork,designconcept,renderinganddescription),andtheremainingpagesshallprovideadetaileddescriptionofworkincludingdesigntheme,designconcept,structuraldrawing,rendering,photos,technicalspecification,etc.AlltextshallbeinChineseorEnglishwithoutanyindicationsoftheauthor’snameormarksoranyparticipatingenterprises’name,otherwisetheentrywillbeconsideredinvalid.5.入围决赛选手需要提交实物或模型,或者更为详尽的其他资料,以供最终评审和展示。Materialobjectsormodels(orotherdetailedinformation)willberequestedfromthefinalistsforthefinalreviewanddisplay.6.国际团队参赛语言为中文或英文。InternationalteamsshalltakeChineseorEnglishastheirworkinglanguageduringthecompetition.7.参赛稿件、照片、视频等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参赛选手拥有参赛作品的完全知识产权,组委会对参赛作品(含设计稿和成品)拥有公开发表权,包括宣传、展示、演出、出版发行等。Allsubmittedcopies,photos,videos,etc.willnotbereturned.Participantsshallkeeptheirownmanuscripts.Participantsenjoyfullownershipoftheir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Theorganizingcommitteehastherighttopublishtheentries(includingdesigndraftsandfinishedproducts),includingpublicity,exhibition,performance,publicationanddistribution,etc.MethodofParticipation参赛方式——————————————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并提交作品大赛官网地址:http://ciyff.cidih.tsinghua.edu.cnParticipantsshallsignupandsubmittheentrythroughtheofficialwebsiteofthecompetition.Officialwebsite:http://ciyff.cidih.tsinghua.edu.cn/home/Awards奖项设置——————————————中国轻纺城杯特奖(3项)时尚设计1项(税前奖金12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时尚科技1项(税前奖金12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时尚生活1项(税前奖金12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SpecialAwardoftheZhejiangChinaLight&TextileIndustrialCityGroup(3items)FashionDesignx1(RMB12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FashionTechnologyx1(RMB12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FashionLifestylex1(RMB12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专项奖(27项)最具人气奖5项(税前奖金1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最具潜力奖5项(税前奖金1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最具商业价值奖5项(税前奖金1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创新设计师奖5项(税前奖金1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优秀奖7项(税前奖金1万元+创新创业资源包)SpecialAward(27items)AwardoftheMostPopularDesignx5(RMB1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AwardoftheMostPotentialDesignx5(RMB1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AwardoftheMostCommerciallyValuableDesignx5(RMB1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AwardofInnovativeDesignerx5(RMB1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AwardofExcellencex7(RMB10,000[pre-tax]with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补充说明:各奖项均由组委会分别颁发奖金、证书和奖杯。获奖作品将保留免费参加2022年米兰设计周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专题展览的资格。获奖者将保留免费参加2022清华大学全球暑校的资格。Q&A常见问题——————————————Q:大赛是否只有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的设计师可以报名参加?A:不是,本次大赛面向中国和意大利为主的时尚领域的青年创新者(年龄45周岁以下),同时也欢迎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家、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设计爱好者、工作室、公司积极参与报名。Q:IsthecompetitiononlyopentodesignersfromChinaandItaly?A:No,thecompetitionisopentofashioninnovatorsunder45yearsold,mainlyfromChinaandItaly,butalsotoartists,designers,universitystudentsandteachersengagedindesignstudies,designenthusiasts,studiosandcompaniesfromallovertheworld.Q:大赛的奖项中设有创新创业资源包,具体内容是什么呢?A:创新创业资源包主要是指我们将会为脱颖而出的选手提供项目落地的资源。我们将在赛后举行项目对接会,链接政府、产业及项目,以资源对接、项目推进落地为目的,助力项目转化。Q:Specifically,whatarethepackaged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resourcesthatcomewiththeawardsofthecompetition?A:Basically,itmeansthatwewillprovideresourcesfortheawardeestodelivertheirprojects.Agovernment-industry-designermatchmakingeventwillbeheldfollowingthecompetitiontoalignresourcesandfacilitatethelaunchoftheprojects.Q:中意基地未来还将为参赛者举办哪些活动?A:为丰富比赛期间的活动,大赛组委会拟在比赛期间为参赛者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展示创新设计作品,组织未来时尚设计主题沙龙、工作坊、成果展等配套活动。Q:WhatotheractivitieswillbeheldbytheChina-ItalyDesignInnovationHubfortheparticipantsinthefuture?A:Theorganizingcommitteeisplanningtodiversifytheactivitiesduringthecompetitiontoprovidemoreopportunitiesfortheparticipantstoexchangeideasandshowcasetheirinnovativeworks,includingsupportingeventssuchasget-togethers,workshopsandexhibitionsthemedaroundfuture-orienteddesign.Q:大赛今后还将继续举办下一届吗?A:会的,大赛将一年一度如期举办。Q:Willthecompetitionbeheldagaininthefuture?A:Yes,itwillbeheldannuallyasscheduled.Q:中意基地将为获奖者提供哪些拓展平台?A:获奖作品将保留免费参加2022年米兰设计周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专题展览的资格。获奖者将保留免费参加2022清华大学全球暑校的资格。Q:WhatwilltheChina-ItalyDesignInnovationHuboffertheawardeesintermsofaccesstootherplatforms?A:TheawardedworkswillbequalifiedforfreepresentationatthespecialexhibitionheldbytheChina-ItalyDesignInnovationHubduringMilanDesignWeek2022,andtheprizewinnerswillbequalifiedforfreeenrollmenttoTsinghuaGlobalSummerSchool2022.Q:参赛作品必须提供实物模型吗?A:初赛时不需要提供模型的,只需线上提交1至3页的设计图纸以及视频。入围决赛选手需要提交实物或模型,或者更为详尽的其他资料,以供最终评审和展示。详见“参赛要求”。Q:Arematerialobjectsormodelsamustfortheentries?A:Nomaterialobjectormodelisrequiredforthepreliminaryround,inwhichonlyonetothreepagesofdesigndrawingsandavideofordescriptionshallbesubmittedonline.However,materialobjectsormodelswillberequestedfromthefinalists.SeeEntryRequirementsformoredetails.Q:大赛如何保证入选作品的原创性?A:大赛设有严格的审查机制,所有获奖人员名单与作品将于赛后在官网公示一周,一旦发现抄袭将撤销奖项并追究责任。Q:Howistheoriginalityoftheselectedworksensured?A:Thecompetitionconductsacriticalreviewofallselectedworks.Allprizewinnersandawardedworkswillbeannouncedonourofficialwebsiteforoneweekfollowingthecompetition.Intheeventofanyplagiarismcases,theawardwillbewithdrawnandtheparticipantwillbesubjecttolegalliabilities.Q:大赛的监督机制是怎样的?A:大赛组织工作全程接受社会监督,赛前主动公布实施方案,赛事举办实行全程录像,各赛程完成后对相关评审资料进行留档备查。为加强对赛事的监督,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组织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负责监督比赛评审过程,秘书处协助受理参赛团队的申诉和社会公众的投诉。联系方式:电话:010-62780563邮箱:cidih@tsinghua.edu.cnQ:Whatisthescrutinymechanismofthecompetition?A:Theorganizationofthecompetitionisopentopublicscrutinythroughouttheentireprocess:Theimplementationplanhasbeenpublishedaheadofthecompetition;thewholeprocessofthecompetitionwillbevideotaped;andrelevantevaluationmaterialswillbearchivedaftereachstageofthecompetitionforfuturereference.To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thecompetitionandensurefairness,impartialityandopenness,theorganizingcommitteeandtheexpertcommitteewillsupervisetheevaluationprocess,whilethesecretariatwillassistinhandlingcomplaintsfromparticipantsandthepublic.Contacts:Tel:010-62780563E-mail:cidih@tsinghua.edu.cn挖掘培育设计界的新锐人才,打造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是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不忘的初心。给予青年设计师崭露头角机会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提供最丰富的资源和最开阔的平台,是中意基地举办这次大赛的初衷。优秀的设计具有穿透文化壁垒的力量,正是这样的力量使我们走到一起,在切磋中成长,在创意创新的舞台上闪闪发光。中意青年未来时尚设计大赛诚邀你的加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系统。预祝大家获得好成绩!本文信息由大赛主办方授权发布,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8

2021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

2021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征稿截止日期:2021年8月31日大赛宗旨“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年,执守初心,为发掘更多的优秀青年影评人,大赛在赛制上不断创新,在力求专业性的同时,也鼓励非专业学生进行影评写作。大赛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搭建大学生电影评论平台,联合国内多所高校,融汇力量促成人才全面发展,始终致力于丰富高校学生的影视知识,激发其影评写作热情,提高电影鉴赏水平及思辨能力,加强对中国电影产业的联系与关注,进一步推动校园电影文化建设,发掘优秀评论人才,带动高校电影理论教育和研究的进一步提升,促进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有效交流。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单位:重庆市电影家协会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重庆移通学院承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重庆市影协理论批评与学术交流专委会协办单位:重庆移通学院电影协会联办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晋中信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泰山科技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学术支持单位:《电影新作》媒体支持单位:《环球银幕》影评范围1.主竞赛单元主竞赛单元将继续采用特色征稿即主体赛事+专项赛事的方式,面向全国高校影视专业(特指艺术学学科门类下戏剧与影视学国家一级学科下包含的广编、动画、表演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进行评选)征稿。其中主体赛事特指从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院线上映的国内外电影中挑选一部进行评论写作。专项赛事特指“建党100周年”专项征稿,须从组委会提供的片单中挑选一部影片进行评论写作(主竞赛单元可选择参与主体赛事或专项赛事,投稿只需选择一部电影进行评论写作)。2.“微光”影评人单元基于重庆移通学院多年来在电影通识教育上的持续努力,为鼓励非专业学生在影评写作上进行创新、创造,丰富电影教育的功能,特开设“微光”影评人单元。“微光”影评人单元将同样采用特色征稿即主体赛事+专项赛事的征稿方式,面向全国高校非影视专业(特指非艺术学学科门类下戏剧与影视学国家一级学科下专业)的在校学生(不再划分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进行综合评选)征稿。其中主体赛事特指从2020年1月——2021年8月期间院线上映的国内外电影中挑选一部进行影评写作。专项赛事特指“建党100周年”专项征稿,需从组委会提供的片单中挑选一部影片进行影评写作(“微光”影评人单元可选择参与“主体赛事”或“专项赛事”,投稿只需选择一部电影进行评论写作)。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均可参赛。参赛者可自行报名参加。同时鼓励各个院校及教师组织和推荐作者报名参加,但每名参赛者交至组委会的作品数量仅限一篇。(*参赛者须根据自身专业选择参赛单元,凡错选单元的作品均视作无效作品。)大赛时间投稿日期:即日起——2021年8月31日评选时间:2021年9月颁奖典礼:2021年11月(暂定)评奖细则1.大赛评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大赛评奖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3.复评委员会由国内资深专家学者、著名影评人等组成,按照获奖数量的1.5倍选拔优秀影评进入终评;4.终评委员会由评委会主席及国内资深专家学者等组成;5.优秀指导教师为特等奖/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6.优秀组织奖为组织稿件数量、质量优胜的学校或院系。参赛要求1.参赛者请根据报名表格要求认真填写个人资料,同时在提交个人作品时注明个人信息,如不注明个人信息、填写内容虚假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2.参赛作品要求务必原创,必须由参赛者本人进行独立创作(不接受两人及以上合作作品),且必须从未在任何报刊或其它公共媒体(包括互联网)上先行刊载过。参赛者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剽窃。大赛组委会一旦发现参赛作品或其一部分已在报刊和互联网等公共媒体上先行刊载,或涉嫌抄袭,将严肃处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禁止参赛作品一稿多投。3.参赛作品必须内容健康,不能含有色情、暴力因素,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4.参赛作品题目可自拟,应主题鲜明,观点独到,层次清楚,论述充实,行文流畅,主竞赛单元中,本科生组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3500字,研究生组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5000字;“微光”影评人单元中,参赛作品字数不超过2000字。如在文章中引用任何其他人的文字,必须在文中相应处加标底注或尾注。5.格式要求,题目三号黑体,小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单倍行距,篇尾请注明姓名、研究生组/本科生组、联系方式、就读高校及院系、专业、指导老师和通信地址。6.所有参赛作品将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7.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但主办方拥有媒体宣传使用权。8.参赛作品版权和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对于入围和获奖作品,除非特别申明,组委会有权无偿在媒体上展示、展出、结集出版,或用于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活动。组委会享有将影评大赛入围和获奖作品用于影视教育和知识产权宣传等非商业性活动的展出和使用权。9.大赛组委会不承担参赛作品在投递过程中的丢失、毁损责任及其他由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任何参赛资料的遗失、错误或毁损责任。10.大赛组委将会向获奖者发出获奖通知,若获奖通知发出后两周内无人确认与领取,则视其为自动放弃。参赛方式1.本次大赛以网络投稿方式进行征稿,采用自主投稿和院校集中投稿两种方式,参赛者可任选其一。2.请所有参赛者通过“钓鱼城大学生影评大赛”官方微信平台下载报名表格,并将电子版作品与报名表一起发送至本次大赛的专用投稿邮箱:qgdxsypds@163.com3.参赛者发送电子版报名表(表中要体现出学生的年级专业,表里说明信息必须真实,漏填错填视为无效投稿)和参赛作品时注意压缩文件的命名(报名表和参赛作品放进同一个文件夹),为了避免遗漏文章,请所有电子邮件中的投稿附件压缩文件统一命名格式为“主竞赛单元+姓名+学校”或“‘微光’影评人计划单元+姓名+学校”(说明:若未同时投递作品和报名表,或命名错误视为无效投稿。)4.请务必在影评结束后另起一页附上作者本人的姓名、院校、联系方式、指导老师等确切信息,方便大赛组委会日后联系。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分为主竞赛单元(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分别评奖)和“微光”影评人单元(本科生组、研究生组综合评奖)两个版块,主竞赛单元与“微光”影评人单元评奖细则及流程一致。(一)主竞赛单元1.本科生组:特别奖1名:颁发奖金10000元及获奖证书,推荐在《电影新作》发表一等奖3名:各颁发奖金5000元及获奖证书二等奖5名:各颁发奖金3000元及获奖证书三等奖8名:各颁发奖金2000元及获奖证书优秀奖10名:各颁发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2.研究生组:特别奖1名:颁发奖金10000元及获奖证书,推荐在《电影新作》发表一等奖3名:各颁发奖金5000元及获奖证书二等奖5名:各颁发奖金3000元及获奖证书三等奖8名:各颁发奖金2000元及获奖证书优秀奖10名:各颁发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二)“微光”影评人单元特别奖1名:颁发奖金10000元及获奖证书,推荐在《环球银幕》发表一等奖3名:各颁发奖金5000元及获奖证书二等奖5名:各颁发奖金3000元及获奖证书三等奖8名:各颁发奖金2000元及获奖证书优秀奖10名:各颁发奖金1000元及获奖证书(三)优秀指导老师奖12名(特别奖及一等奖作品指导老师)(四)优秀组织奖若干(组织稿件数量、质量优胜的学校或院系)注:奖金均为税前金额。大赛组委会有权无偿使用所有获奖参赛作品用于结集出版。以上所有细则最终解释权归2021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组委会拥有。组委会联系方式: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重庆移通学院邮编:401520电子邮箱:qgdxsypds@163.com答疑咨询QQ:2351758317联系人:骆银霞18323617359罗显龙18323189608包谨源185234101632021钓鱼城·全国大学生影评大赛组委会办公室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2021年5月19日附件1:“建党100周年”专项影评单元片单1.《赵一曼》1950年2.《南征北战》1952年3.《平原游击队》1952年4.《董存瑞》1955年5.《铁道游击队》1956年6.《上甘岭》1956年7.《党的女儿》1958年8.《红色娘子军》1961年9.《地雷战》1962年10.《小兵张嘎》1963年11.《英雄儿女》1963年12.《地道战》1965年13.《烈火中永生》1965年14.《闪闪的红星》1974年15.《报童》1979年16.《南昌起义》1981年17.《西安事变》1981年18.《佩剑将军》1982年19.《大阅兵》1986年20.《开国大典》1989年21.《焦裕禄》1990年22.《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年23.《开天辟地》1991年24.《重庆谈判》1993年25.《大决战》系列,1991-1992年26.《周恩来》1992年27.《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年28.《大转折》系列29.《大进军》系列,1996-1999年30.《横空出世》1999年31.《国歌》1999年32.《邓小平》2003年33.《建国大业》2009年34.《杨善洲》2011年35.《建党伟业》2011年36.《周恩来的四个昼夜》2013年37.《旋风九日》2015年38.《百团大战》2015年39.《湄公河行动》2016年40.《建军大业》2017年41.《十八洞村》2017年42.《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43.《攀登者》2019年44.《夺冠》2020年45.《我和我的家乡》2020年46.《金刚川》2020年47.《1921》2021年48.《中国医生》2021年49.《长津湖》2021年50.《狙击手》2021年报名表: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ojShi0130SuQuYASjq1HQ提取码:8ctw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6

2021年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2021年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8月31日17:00一、大赛主题超级创业者聚力开新局—2021年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二、大赛时间大赛时间从2021年7月至11月。三、组织架构(一)指导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二)主办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大学城管委会、广州市番禺区委统战部、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三)承办单位连接汇、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广州市番禺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广州市番禺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四)支持单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广州欧美同学会番禺分会、中国以色列交流中心、香港青年专业联盟、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四、参赛对象及条件(一)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番禺、港澳台及海内外创新创业青年人才。1.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由大学生独自创办或大学生团队合作创办。要求项目主要创办人以及创业团队成员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读或毕业未超过2年的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若团队主要成员或创业项目5年内在其它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创业团队成员可放宽到二分之一以上是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读或毕业未超过5年的大专生、本科生及研究生。2.青年教师创新创业项目:由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待转化科技成果的青年教师创办。3.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由港澳台户籍或港澳台高校内地户籍大学生独自创办或大学生团队合作创办,要求项目主要创办人在港澳台高校就读或毕业不超过5年;若项目主要创办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待转化科技成果,则年龄放宽到18—45周岁。4.海归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由年龄在18—45周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待转化科技成果的海归青年创办。(二)参赛条件本次大赛的参赛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项目符合番禺区产业导向,产业化方向明朗,具有较好成长性;2.已在番禺区注册创业企业或承诺在获奖后三个月内在番禺区完成注册手续的首个企业;3.项目主要创办人应承诺注册企业时持有本企业20%以上股份,并且是本企业负责主要的技术研发或经营管理的专职人员。五、赛程安排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等环节。采用公开透明、逐级遴选的评选方式产生优胜企业。1.初赛(书面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参赛项目材料进行书面评审,大赛评委打分,择优遴选不超过200个项目晋级复赛。2.复赛(线下或网上路演)晋级复赛的项目每个项目进行7分钟路演+5分钟评委提问,大赛评委打分,按分数排名,择优遴选不超过130个项目入选“青蓝计划”,排名前20个项目晋级决赛。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复赛会采用线下或网上路演方式进行。3.决赛(线下或网上路演)晋级决赛的项目每个项目进行7分钟路演+6分钟评委提问,大赛评委打分,最终评选出冠亚季军及一等奖共10名。决赛现场除评委导师外,加设大众评审团,项目成绩总得分将由“专家评审平均分*80%+20位大众评审平均分*20%”构成。大众评审将由高校代表、园区代表构成,评审标准以项目落地番禺发展意愿及可能性为标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决赛会采用线下或网上路演方式进行。六、奖项及奖金设置大赛总奖项不超过130名,将支持一定比例的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冠军1名,奖金50万元;亚军1名,奖金40万元;季军1名,奖金30万元;一等奖7名,奖金20万元/名;二等奖10名,奖金15万元/名;三等奖30名,奖金10万元/名;优胜奖不超过80名,奖金5万元/名。七、其他扶持除奖金外,大赛还将为所有获奖项目提供以下赛后扶持:(一)培训服务。大赛组委会将提供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专业化培训服务,同时开展龙头企业参访活动,深入龙头企业学习,帮助项目更快成长,也帮助项目与企业进行成果推介和供需互选,汲取优秀企业成功经验。(二)场地提供。项目如选择落户在番禺区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内的,可获得最长1年、面积不高于50平方米的免费经营场地支持;项目如选择落户在番禺区其他场所的,按每月1000元标准予以1年的场租补贴。实际租赁期限低于1年、月实际租金低于月场租补贴限额的,按实际发生额进行补贴。(三)会展补贴。创业企业参加区政府(或经区政府批准)举办或组织参加的各类国内外会展,按展位费的50%给予补贴。对单家企业每年最多补贴3万元,可连续补贴两年。(四)免费人才招聘。大学生创业企业两年内可免费参加区人社部门组织的大型人才招聘会,免费在番禺区官方人才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五)跟进投资。在已获得扶持的青蓝计划项目中,对成长性较好、市场前景明朗、并已获得市场风投机构投资的项目,按照《番禺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跟进投资。每年跟进投资的名额不超过20个。同时,上述项目将获优先推荐注册在我区的社会专业股权投资机构,为成熟项目提供市场融资支持。注:扶持政策从项目获奖的次年起开始落实。八、有关说明(一)获得大赛奖金扶持的项目,项目需在番禺区注册并承诺5年内不迁出。(二)申报人需如实、完整填写参赛报名材料,如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如已入选获得奖金资助的,取消入选资格、停止资助,追回资助资金,追究相关责任人或单位法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或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三)高校毕业时间的计算以2021年1月1日为时间点。如规定要求毕业不超过两年,则需在2019年1月1日后毕业。(四)往年已入选青蓝计划的项目不可再报名参赛。九、报名及联系方式(一)报名方式:凡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关注“青蓝人才”公众号进行网上报名,报名过程中须按要求填写、下载、提交材料。(二)报名时间:大赛报名时间截止至8月31日17:00时。(三)联系方式:1.广州市番禺区科工商信局科技规划科地址:番禺区市桥街清河东路口岸大街11号201室联系人:郭婉君咨询电话:848260392.青蓝组委会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青蓝街28号3栋广州市智汇谷人才联盟102—4室联系人:郑越、宋香凝咨询电话:18620193776,13682695396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6

第四届(2021)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

第四届(2021)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征集截止日期:2021年08月15日大赛简介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是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面向世界优秀设计人才和设计团队,特别是各大艺术设计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的中国唯一专业性商标设计大赛,立足大中华地区影响国际。-大赛采用评审委员会评审制进行参赛作品筛选-评委由资深设计界、商业界、企业界专家组成-奖项由中华商标协会进行颁发-提升商标设计水平。通过大赛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商标设计的关注和商标知识的普及,提升我国商标设计的整体创作水平,增强全社会的商标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商标战略的实施。-搭建创业创新平台。通过大赛进一步调动商标设计行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搭建商标设计行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增强中国商标设计行业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培育商标设计人才。通过大赛进一步发掘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设计团队,在创业场地、资金和政策方面予以扶持,培育和孵化一批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大赛主题乘风创业,破浪创新,世界互联中国梦官方网站大赛将于官方网站及相关传播平台中公布赛程及最终获奖结果。・中华商标协会网站:http://www.cta.org.cn/・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网站:https://www.ambertrad.com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华商标协会承办单位北京中商协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普罗米修(北京)律师事务所・协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商标品牌研究院、《中华商标》杂志社、各省市自治区商标协会、各大高校联盟等。组委会为了保证本届设计大赛程序规范、组织有序、结果公正,成立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的具体工作事宜。组委会主席:马夫组委会副主席:吴东平、卢杰秘书处:南平、汤奇、李青山-法律委员会邀请广东普罗米修(北京)律师事务所与业界知名的律师团队组建大赛的法律委员会。秉承公平公正原则,实施法律监督监察职能,以确保大赛顺利举行。(法律鉴定文本详见:参赛须知)大赛评审-评审原则大赛评选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委将对所有参赛者提交的设计作品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符合参赛规则和条件。・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构成:国际商标品牌、平面设计、字体设计行业专家与相关艺术家、学院学者。评审委员会由国内外机构、单位代表、个人代表组成,每个机构或单位委派评审代表不超过2名。若有人员变动将于大赛官方网站予以公布。-预选工作组若提交作品过多,将根据大赛组委会规则成立预选工作组,参与作品入围评选,为评审委员会工作提供便利。该工作组至少有五名成员,其执行方法和标准将与评审委员会执行方法和标准相同。-评审标准评审构成评审采用百分制,专家评审占70%,线上人气投票占30%。-专家评审预审:根据商标法要求,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商标注册审查(相对与绝对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初审作品库。初审:评审委员会严格依照评审标准对入选作品进行初审,推选出入围复审的作品(入围作品数量按照评审细则确定)。复审:评审委员会严格依照评审标准对入围作品进行终审。在法律监督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复评,最终确定获奖作品。-线上人气投票本次大赛针对参赛作品设置线上人气投票。参赛作品将于参赛者专属人气投票页面置顶,参赛者可通过分享投票页获得作品人气投票。线上人气投票将于2021年06月01日00:00统一开启,投票截止时间为2021年08月15日晚24:00。(PC和移动端投票入口同步)评审流程2021年08月15日截止作品征集2021年08月16-19日参赛作品初审2021年08月20-25日公布初审入围结果2021年08月23-25日参赛作品复审2021年08月26日-31日公布最终获奖结果2021年09月03日颁奖典礼、获奖作品展-评审解释权大赛组委会对本次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及裁判权,如有作品纠纷问题可致电组委会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应证据(如抄袭作品的相关文件),一经查实将取消违规者参赛资质、奖状及奖杯等。・主办方权利根据赛程赛制的实际情况,有调整奖项数量、取消或添加奖项的权利;对所有参赛和获奖作品展示的权利。奖项设置本届大赛奖项分为设计奖与组织参与奖两大类。时间安排及参赛资格大赛时间报名及投稿2021年06月01日一2021年08月15日初审阶段2021年08月16日一2021年08月19日终审阶段2021年08月23日一2021年08月26日颁奖典礼、获奖作品展2021年09月03日参赛资格1.商标权利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专业设计人员全国各大高校学生各设计培训机构学员及专业设计团体5.非设计专业的设计爱好者参赛要求投稿作品分为原创类、已有商标升级类。作品可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设计风格及表现形式不限,参赛者可自由发挥,要求作品需创意独特、构思精巧,文化内涵丰富,视觉冲击力强。每件参赛作品需注明作品参赛奖项,明确指定该作品适用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作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并可以作为商标注册并使用。参赛者需提前自查作品能否注册,若作品未能通过排查审核,则不能进入下一轮评奖环节。参赛者需提交参赛商标的矢量(CDR或ai、eps格式)文件,同时需提交符合商标图样文件格式的jpg图片,图形应清晰,图样文件大小应小于200KB,且图形像素介于"400x400"-"1500x1500"之间。如果通过扫描获得商标图样的,应按24位彩色、RGB格式、300dpi分辨率扫描符合商标法律法规的图形(图形清晰,大于5x5厘米且小于10x10厘米)。所有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每个作品都要撰写400字以下的设计方案综述:设计创作的来源,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创意和亮点说明。原创类作品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均须未被商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参赛作者需放弃版权且保证版权未移交他人,版权归大赛承办方所有;作品中含有素材元素(非原创部分),作者需拥有该素材版权的使用授权许可;若发生版权纠纷,组委会将取消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承担所有后果,参赛期间不得将作品转让给其他第三方,不得同期参加其他类似赛事;组委会拥有参赛作品的展览、出版、宣传、收藏等权力。报名注册与作品提交大赛将于2021年6月01日启动上线,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参赛作品。大赛官方网站开通注册与提交作品渠道,参赛者可通过登录大赛官方网站进行投稿,并获得唯一参赛码进行识别。参赛者提交作品与设计说明。由于格式等问题导致提交作品不成功的,由组委会工作人员联系参赛者予以更正后再次提交(仅限一次)。网上参赛作品征集将于2021年08月15日截止。*受疫情影响,初审评委会会议将在线上举行,所有参赛作品及资料均于官方网站在线提交参赛者权益参赛者的作品在通过大赛初筛后,将在由大赛组委会与博雅正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知识产权资产化运营服务平台进行区块链可信存证,并有效的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参赛作品提供确权、流通、维权等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所有成功报名并提交作品的参赛选手将有机会获得由组委会与各行业合作单位发起的设计类工作机会。获奖者权益宣传您获得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各类奖项的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您公司与个人的价值。我们为您提供多元的服务:获奖者与评审委员会各专家组成了全新的商标设计与品牌创新网络。大赛联合全媒体进行广泛的线上、线下传播,使获奖者与获奖作品得到充分展示与关注。获奖作品将于中华地区各相关著名展览、节日展会中展示;同时计划收录于《中华商标》杂志、《设计时代INTERNI)杂志中。评委会将为每个获奖作品撰写评语,于获奖者目录、杂志、在线展厅、颁奖典礼中发布,获奖者亦可用来传播获奖作品。大赛组委会授权获奖者使用大赛标志用于与获奖作品同时出现的多种渠道传播。获奖者将受邀参加大赛颁奖典礼,与行业专家、参演嘉宾同台庆贺。金奖得主将于颁奖典礼获得由组委会特别设计与制作的奖杯。由专业摄影师于颁奖典礼为获奖者拍摄获奖照片,可自由在大赛官方网站下载,用于新闻发布与社交媒体活动。第四届中华商标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合生麒麟社5号楼602室电话:+8610-57389116/57389117电子邮箱:chamber_ip@163.com参赛网址:https://www.ambertrad.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5

亚马逊云科技【先行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赛】

亚马逊云科技【先行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初赛时间:2021年7月22日大赛官网:http://gk.link/a/10tJ4赛事介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已相对成熟,与垂直行业的结合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落地”,开源与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又让整个领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项目可供实践。过去多年,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了众多项目及实践经验,并一直致力于与全球开发者共创,希望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新的活力。身处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者们,你们面对众多工具的到来有没有小试牛刀的冲动?你们对于这些工具的应用落地又有哪些奇思妙想?你们希望用这些工具为所在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呢?快来参加亚马逊云科技【先行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开发属于你的项目。报名条件1、每支团队3到5人,参赛者须保证报名信息真实、准确、有效,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重复报名无效;2、报名团队人员具有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的开发经历;3、参赛人员需要用双币信用卡完成亚马逊云科技账号注册认证。赛程安排初赛1、时间:2021年7月22日2、地点:上海世博中心3、赛题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二选一)4、赛题:(1)【新手上路】(2)【进阶达人】(3)【迷你路演】(开放性赛题):利用以上两个赛题算法模块,针对特定商业场景设计一个demo,并现场进行演示和讲解。5、提交方式:新手上路赛题将于初赛前公布,选手需于7月21日22:00前提交完成结果。进阶达人赛题将于现场公布,结果现场提交。决赛1、时间:2021年8月20日2、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赛题:【实践先行】结合所在行业的具体场景落地初赛阶段的模型,比如娱乐健身、智能客服等。本赛题模拟实际场景,参赛选手选择一个明确的业务场景进行落地,要求解决一个实际且具体的问题。4、提交方式:在决赛现场通过PPT进行成果展示,并进行方案的demo演示。决赛主办方将为进入决赛队伍成员提前安排好比赛前一天的住宿和与这次大赛相关的往返火车/飞机票,以及从机场/火车站到酒店往返交通费用;大赛奖励一等奖,1支队伍,每队奖金30000元二等奖,2支队伍,每队奖金20000元三等奖,3支队伍,每队奖金10000元获奖团体需做个税申请根据国家税务规定,活动奖金将由活动运营方支付给获胜团队,团队需将个人信息以及得的奖励提交给活动运营方,活动运营方将在次月15日之前代缴个人所得税;大赛咨询对本次大赛有其他任何疑问,请添加大赛“小助手”微信。大赛官网:http://gk.link/a/10tJ4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5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10月10日大赛概况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是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未来公务员之家”德育示范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会承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品牌赛事。大赛旨在引导学生从“市长”视角出发,发现、关注并审视民生、生态、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议题,探讨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深化大学生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增强为公为民情怀,培养为政之道的能力,提升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自2011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大赛邀请市长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委组,实现“未来市长”与“真市长”的面对面交流。通过现场展示、情景模拟、市长提问与学生做答等形式,使参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政府管理实践,明晰政策制定准则,为“未来市长”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迄今,本项大赛已吸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千余支团队参赛;并已在山东、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多地设立了分赛区和校内赛;2017年获“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第一批项目资助;2018年,首次有境外大学参赛并获奖;2019年形成三大赛区+多校内赛的全国格局,得到人民网、新华网、CHINADAILY、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中国城市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2020年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电视专题片《春风化雨不负韶华》,2021赛事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大赛主题大赛以“假如我是某市市长”为题(以任意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视角和方法不限。希望参赛团队:1、从市长角度出发,挖掘并审视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2、从治理实践出发,深入调研发展现状,深入问题产生的原因;3、运用专业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4、团队成员密切合作,通过情景模拟展示、政策宣讲、现场问答等多种方式,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及问题解决之策。参赛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以3-5人的团队名义报名参赛,鼓励跨学科组队。参赛团队须确定一名同学担任队长,作为团队组织与主办方联系的实际负责人;且须确定一名同学担任“市长”角色,作为团队答辩的主要发言人;二者可以由一人同时担任,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未来公务员之家”德育示范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会大赛流程本次大赛时间自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底结束,分为京津冀赛区(中央财经大学承办)、山东赛区(山东大学承办)、粤港澳大湾区赛区(深圳大学承办)以及除上述赛区范围之外的其他高校团队自由报名参赛。(一)报名阶段(即日起至10月上旬)有参赛意向团队可通过大赛专用交流群(QQ:523946037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交流群)获取相关信息。大赛欢迎有条件的学校在相关区域设立大赛分赛区,举办分赛区比赛。有意愿举办分赛区比赛的学校请与大赛组委会联系,大赛组委会将提供全程指导和协助。(二)选拔阶段(10月中下旬)本次大赛队伍选拔包括两种主要形式:通过分赛区比赛,选拔出1-2支优胜团队直通校际总决赛;同时,由分赛区排序推选2支优秀团队进入大赛专家评审组“复活”环节,经专家评审“复活”成功团队则进入校际总决赛;在各分赛区范围之外的其他高校团队可自由报名参赛,在规定日期提交报名表和参赛报告后,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委组进行评审,遴选优秀团队晋级全国校际总决赛。(三)全国校际总决赛(11月中下旬)全国校际总决赛主要包括团队风采展示、情景模拟与现场答辩、市长PK等环节。由评委组进行现场打分,结合现场观众投票,最终评选出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各项大奖,并现场颁奖。全国校际总决赛奖项设置一等奖2支团队,每支团队奖金5000元;二等奖3支团队,每支团队奖金3000元;三等奖4支团队,每支团队奖金1000元;最佳市长1名;最佳文本奖1项;最佳团队风采奖1项;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本科生将获得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免试入营资格。注:各奖项设置因报名情况可能有所调整,请关注最新通知公告。其他事项(一)提交案例要求为原创调研案例,参赛队伍不得抄袭、虚报、谎报,参加过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的分析报告不得再次参赛;每位选手仅可选择一个队伍参赛;以上情况如有违反,经查实,将立即取消参赛队伍或选手的比赛资格。(二)详细活动流程及参赛要求可参见:大赛QQ交流群:523946037(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交流群);大赛专用公共邮箱(下载报名资料):cufegongyanhui@163.com(密码:gongyanhui11);“公共管理研究会”微信公众平台:cufegongyanhui咨询电话:张首创:13049231395周永玲:18323994465李老师:010-62288091大赛主办方保留最终解释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4

“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

“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8月31日为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引导青年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全力投身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积极服务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和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决定共同举办“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青春逐梦“芯芯”向荣二、组织架构1.指导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主办单位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3.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江苏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4.支持李家杰博士公益捐赠三、时间安排7月8日,启动大赛;9月,举办初赛;11月,举办决赛、颁奖仪式和配套活动。四、运行机构1.组织委员会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指导单位代表组成,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统筹组织。组织委员会下设执行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2.专家指导委员会大赛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由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等组成,负责大赛技术方向和相关问题的指导工作。3.评审委员会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集成电路相关领域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负责人、专家组成,负责大赛评审工作。五、大赛安排(一)赛道设置大赛设开源芯片开发与性能优化、智能芯片开源软件和物联网芯片软硬件关键技术三个赛道。1.开源芯片开发与性能优化赛道本赛道需参赛者基于仿真平台及FPGA开发云平台,自行开发一款RISC-V处理器,并实现指定的指令、总线、中断等功能,与内存和外设进行通信,可运行指定的基准测试集,旨在开发开源芯片的同时探索更高效的性能优化方法;或者提交自行开发的开源芯片设计代码,并展示芯片实物,芯片面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通用处理器、人工智能芯片、IoT芯片,旨在探索创新开源芯片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与解决方案。2.智能芯片开源软件赛道本赛道需参赛者基于智能芯片平台,对高精度、实时性的视觉处理领域算法进行开发、移植与优化,旨在为未来智能芯片发展提供重要解决方案。3.物联网芯片软硬件关键技术赛道本赛道需参赛者基于不同的实际场景需求,采用边缘计算、分布式网络、大数据、AI等技术,开展调研分析、设计完成赛题,旨在探索创新的物联网应用。(二)参赛条件1.中国公民;2.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3.参赛项目可由个人申报,也可由团队申报。由个人申报的参赛项目,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由团队申报的参赛项目,团队总人数不多于5人,第一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且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5周岁(含)。年龄划分以2021年7月1日为界。(三)报名参赛者须登录大赛官网http://cyictc.yeeol.com注册报名。报名开始时间为2021年7月9日。(四)赛程赛制详见各赛道竞赛规则(附件3)(五)奖励开源芯片开发与性能优化赛道分为设计组和特别创新组,每组各设一等奖1个,奖金30万元;二等奖2个,奖金各20万元;三等奖3个,奖金各10万元;智能芯片开源软件赛道和物联网芯片软硬件关键技术赛道,每赛道各设一等奖1个,奖金30万元;二等奖2个,奖金各20万元;三等奖3个,奖金各10万元。六、联系方式大赛组织委员会010-85212147各赛道咨询联系邮箱:开源芯片开发与性能优化赛道cyictc_track1@163.com智能芯片开源软件赛道competition@ict.ac.cn物联网芯片软硬件关键技术赛道Samuel.yuan@ossri.org.cn附件:附件1“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章程.docx附件2“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docx附件3“逐梦杯”中国青年芯片科技创新大赛各赛道竞赛规则.pdf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Kr_k0mypmaaOa-SpjIe2w提取码:f96d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4

2021年第17届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第1季)

2021年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竞赛(第1季)比赛截止时间:2021年12月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学科竞赛”回复“学法用法”,即可参赛严重的欺凌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办?前男友频繁电话骚扰,是否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实施的?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应有尽有!今天起,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正式启动!活动以“守护明天·良法护伴”为主题,分三大专题赛季,全新改版升级。从盛夏到初冬,等你闯关来战~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权益部竞赛时间2021年7月至12月活动介绍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守护明天·良法护伴”为主题,开展网上法律知识竞赛,配套开展青少年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播、“我和宪法合张影”等系列普法活动,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内容说明大赛为闯关积分制,均为法律知识题,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目类型涉及诸多领域。在内容设计上,分专题重点宣传《民法典》《宪法》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增加红色法治文化、新中国法治建设史方面的知识测试。赛季说明第一季:7月至8月,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竞赛。第二季:9月至10月,开展《民法典》专题竞赛。第三季:11月至12月,开展《宪法》专题竞赛。*每赛季具体起止时间,以“团中央权益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启动推送与竞赛系统内提示为准。今年大赛团团依旧准备了150万份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参赛证明秀在朋友圈最靓的仔一定就是你了还有更多好礼相送哦~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学科竞赛”回复“学法用法”,即可参赛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3

第三届“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

第三届“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9月15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今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五周年,为了推动河湖治理知识分享和传播,以融媒体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讲好美丽幸福河湖故事,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在水利部河长办、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指导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第三届“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短视频作品。一、活动主题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二、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水利部河长办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有限公司苏州市水务局奔流电子音像出版(北京)有限公司协办单位西安水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水文化科技(郑州)有限公司独家支持平台抖音三、参赛对象大赛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欢迎关注河湖健康、热爱视频创作的个人、团体、青少年家庭和企事业单位选送作品。特别欢迎各高校积极组织、发动、鼓励并指导相关专业学生和学生社团参赛。可独立制作,也可组队参赛。四、作品要求1.主题要求:参赛者围绕“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主题,可以讲述各地在河湖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突出成效,突出反映河长制湖长制推行以来,河湖面貌发生的显著变化;可以反映基层河长湖长、巡河员、护河员和广大志愿者保护管理河湖的感人事迹;也可以分享身边的美丽河湖以及护河爱河故事,通过多种视角阐释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的丰富内涵,展示河湖建设的精彩瞬间,共同讲好新时代河湖故事。2.类型要求:鼓励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五、参赛方式1.作品上传方法一:通过电脑登陆抖音creator.douyin.com或手机打开抖音APP登陆,发布相关作品,在添加视频描述或编辑标题时添加话题标签#守护美丽河湖,即可参与活动。方法二:手机打开抖音APP,搜索“守护美丽河湖”,选择话题,点击即可进入话题页面,在话题页面正下方点击“立即参与”按钮,即可参与活动。2.发送报名表第三届“守护美丽河湖——共建共享幸福河湖”全国短视频公益大赛报名表(1).xls将参赛报名表及原始高清视频发送至指定邮箱zhongguohehu@qq.com,邮件标题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六、奖项设置参赛分为机构组和个人组(含个体组队)分别进行评审。大赛组委会将为获奖作品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注:奖金均为税前金额,相关税费由主办方按国家税务规定代扣代缴)。获奖作品择优在互联网平台、行业内会议等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展播。七、时间安排1.活动启动线上线下同步启动。线下启动仪式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抖音平台同步进行直播。水利部、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官网官微发布活动通知,进行全网推送,展开活动宣传。时间:2021年6月29日2.作品征集通过组织动员、线上和线下媒体广泛宣传,面向全社会展开征集。时间:2021年6月29日至9月15日3.展播投票参赛作品通过抖音专题活动页进行展示展播,发起投票。时间:2021年9月4.专家评审邀请影视领域专家、水利行业专家、传媒行业专家、专业视频机构和媒体机构代表等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作品进行专业评审。时间:2021年9-10月5.颁奖典礼及河湖长交流会组织颁奖及交流会,并进行集中宣传。时间:2021年10月八、参赛须知1.参赛作品要求画面清晰,时长在10分钟以内;公益广告类作品应坚持短小精悍原则,不超过1分钟。支持横、竖屏多种格式,视频格式为高清MP4。为了促进优质作品的国际传播,鼓励提交的作品自配中英文双语字幕。2.作品应为参赛者原创作品,无版权问题,不得使用无版权素材,不得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商标权等一切合法权利,严禁抄袭。因作品侵权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包括(不限于)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将由参赛者承担全部责任;参赛作品内容须积极健康向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宗教与种族歧视等,不得有反动、违法内容,不得植入广告等。3.自作品提交之日起,主办单位即拥有参赛作品及报名资料(故事梗概、剧照等)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在官网及合作平台播放、印制相关宣传品、进行内容的二次改编等,作者始终享有署名权。4.大赛期间,参赛作品不可授权第三方使用(赛程外不受限制),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经主办单位及作者许可不得利用作品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5.凡提交作品参加大赛,即视为承认并接受以上条款。6.主办单位拥有对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联系人:崔娟联系电话:010-6854597613811095770联系邮箱:zhongguohehu@qq.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