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项目征集截止时间:9月30号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空前规模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下重视增材制造对先进制造业的拉动力量,以增材制造引领科技创新,在园区现有产业基础上引入增材制造,将其高效、并行、多轴、集成等特征发挥到现有产业中,和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教育行业、建筑建造等深度结合,大力发展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和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响应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产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将于2018年8月正式拉开帷幕。大赛主题: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支持单位:全国工业与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欧盟科技与创新中心(中国)EnrichinChina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DADA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北京智优沃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玖玖骨科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奖励1、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创新奖项目:分别颁发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成果评价与推广转化服务中心,颁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并对一、二、三等奖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2、优秀组织奖:对区级选拔赛期间按统一规定举办的项目征集及路演复评,组织发动得力、社会影响力大,参赛项目多且质量高、工作成效明显的区/组织机构授予优秀组织奖。扶持措施1、进入终极评选的项目及项目带头人,在2018年年度进行媒体的持续宣传推广。2、对于进入终极评审并有意向入驻丰台科技园的项目,丰台科技园提供入孵政策及优惠条件,包括提供办公空间、优惠的税收政策、创业担保贷款、投融资对接等支持。大赛目的国家重点课题项目的产业化推进中青年科研人员(含科研团队)在增材制造领域技术成果的创新展示及推广全产业链3D打印应用展示推动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参选项目的论证、检测等需产业链的共同参与,从专家到企业到国家检测标准行业论证,形成较为完备的成果课题的展示吸引资金、投入科研课题的实施跟进和技术转化通过大赛入选进入终评的优质项目在丰台科技园落地孵化通过大赛,使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最大规模地汇聚国内外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的卓越技术、产品、项目和人才,形成技术评估及论证,技术及产品交易,人才孵化等平台,进一步扩大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赛特色1、工信部技术成果评估各赛区选出的优秀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相关决赛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成果评价与推广转化服务中心评价。中心依据《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行业内知名专家(工信部系统内)组成专家组进行评价。评价通过的项目颁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该报告和登记证书可作为背书助力地方企业向当地政府申请优惠政策支持。2、大赛构成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实力向全国市场辐射的影响力大赛联动华南、华东、西南、西北片区,形成增材制造技术向全国辐射的强大影响力,将国内外前沿技术和创新科研等以四大专业方向进行在地评选和推广路演,直接面向应用端、资本方和区域产业群主体方等,形成最直接的链接。3、创新引领,跨界融合大赛不仅局限于单纯增材制造领域的核心与前沿技术,而且鼓励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领域技术、产品和项目,从而让更多行业看到增材制造的优势与价值。4、吸引海外增材制造以及融合增材制造的先进技术、产品和项目,为国内外技术、科研与项目合作架设桥梁,并促进大赛优秀项目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展示。参赛项目征集征集应用于以下领域的增材制造及相关技术、产品、项目、科研和实际应用案例:1、应用领域重点制造领域: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模具、铸造生物医疗:医疗器械,植入物,药品创新创意:建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教育,日常消费品等3D打印+互联网:在线协同设计、数据互联共享、分布式制造的增材制造云平台,数字化工厂、创新模式等2、征集项目类型1、进入中试或已通过中试阶段,即将投入应用、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2、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或有助于发展新兴产业的增材制造技术和项目;3、国内外具有未来前景的创新技术和科研课题;4、国际和国内首次发布的技术成果或产品;5、3D打印软件开发与应用;6、3D打印柔性制造设计与产品;7、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领域先进技术、产品和项目等征集对象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实验室、国内外企业、单位、个体,各省、自治区、各地方增材制造协会、联盟、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教育培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组织形式及赛制安排大赛面向各类群体,根据统一的征集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项目。征集的项目按照初级评选(函评)、路演复评、终极评选三个阶段实施评审。具体赛制安排如下:1、填写申报资料:项目基本情况(请进入大赛官网http://www.weichuang3d.com/gamia/c2018?l=cn报名资料处下载“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项目征集表”)、产品测试报告(如有)、技术/项目详细说明(包括:技术/项目所处的阶段、应对的问题、技术说明、进展情况、市场前景、发展计划等)、能充分展现项目的其他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样品、原型等)。2、分类整理项目资料:按照重点制造领域(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汽车、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模具、铸造);生物医疗(医疗器械、植入物、药品);创新创意(文化创意设计、教育、日常消费品升级);3D打印+互联网(在线协同设计、数据互联共享、分布式制造的增材制造云平台、创新模式)3、初试筛选:行业评审专家进行函评,专业和产业专家、资本方、政府共同参与打分。4、路演复评:大赛推广路演及复评,专业和产业专家、政府、资本方共同参与评选,企业方参与现场的提问。5、终极评审:工信部技术成果评估(答辩展示),院士专家、政府、资本共同论证打分,从项目的技术地位、发展前景、完成实施比重、预期市场前景、区域发展结构等方面评估。赛事流程报名参赛条件1.报名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2.参赛主体为增材制造团队或已经在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或机构3.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4.参赛项目为原创性创新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5.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核心团队成员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大赛项目征集负责人:韩颖13911566371王雨13611145649商务合作:李漫莉13121942659徐姗15810256290王南13810347327赵嘉17611358181媒体合作:李丹15901408805参赛报名通道:https://jinshuju.net/f/Gty5KR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