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大赛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更多 >

评审团队最新动态

评审团队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平面评审团队

平面评审团队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平面评审团队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平面评审团队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平面评审团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平面评审团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平面评审团队就找平面评审团队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平面评审团队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平面评审团队
2020-05-13

迅速评审团队

迅速评审团队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迅速评审团队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迅速评审团队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迅速评审团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迅速评审团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迅速评审团队就找迅速评审团队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评审团队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迅速评审团队
2020-04-27

作品评审团队

作品评审团队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作品评审团队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作品评审团队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作品评审团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作品评审团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作品评审团队就找作品评审团队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品评审团队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作品评审团队
2020-04-13

投资评审团队

投资评审团队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投资评审团队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投资评审团队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投资评审团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投资评审团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投资评审团队就找投资评审团队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评审团队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投资评审团队
2020-03-30

2020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2020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时间:2019年10月20日至2020年7月10日一、大赛介绍本赛事是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举办,是中国包装联合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包装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对中国包装创新创意设计发展的决策部署,是促进中国包装大国迈向包装强国的一个举措。中国包装联合会是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综合门类齐全,惠及工业生产、行业标准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包装教育、先进设计、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引导和推进着我国包装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各项职能。大赛立足全国,面向世界,是中国包装界权威赛事,亦是当前中国包装行业、包装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界备受瞩目的专业竞赛活动,大赛的优秀作品也是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大赛主题“跨界设计·设计生活·时尚文化”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包装联合会承办单位: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包装》杂志社、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杭州校企联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景德镇市林兰陶瓷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各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包协(包联、包装办)及所属设计委员会,国内包装院校、设计、美术院校,设计公司、包装公司等。支持媒体:《包装工程》杂志社、《湖南包装》杂志社、中国包装联合会网、尖荷网、中国设计网、平面中国网、视觉同盟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包装设计网、陆俊毅_设计现场、e包中国网、部分院校网站。大赛报名网站: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网(官网)(http://www.zgbzcysjds.com)四、大赛组委会顾问:李华: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主任:王跃中:中国包装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副主任:(按姓氏拼音排序)鲁晓波:教育部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卢立新: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刘斌:天津职业大学校长、教授宁钢:教育部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教授吴小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许文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教授虞建中:教育部机械教指委工业设计类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教授张耀权: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主任张昌凡: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朱旭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终评评委;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周斌:全国(宁波)文化创意产教合作联盟秘书长;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设学院院长、教授包装工艺学术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金周:郑州大学包装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方长青: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高德: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分院副院长、教授过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黄利强: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黄崇杏: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跃军: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黎厚斌:武汉大学、教授李春伟: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计宏伟: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宋海燕:天津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军: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委会秘书长、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教授王志伟:暨南大学校长助理、教授王家俊: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吴若梅: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吴贺君: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徐长妍: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福馨: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张新昌: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艺术设计学术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戴雪梅: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驰: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高颖: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郭玉川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韩绪: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授胡晓阳: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征: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霍楷: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韶华: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黎英: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罗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林曦: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承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设计艺术系、副教授李光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振宇: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永轮: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晓丹: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马青: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孟光伟: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欧阳慧: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授任新宇: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副教授饶乐: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尚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施俊天: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王安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汪田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万凡: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军: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谢宏图: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教授徐成钢: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艳平: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杨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杨志:清华大学公益社创实验室、设计学博士姚松奇江西省高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萍乡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叶相君: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所长、博士叶松: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张鸿博: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郑刚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周爱民: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曾庆凤: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高职高专学术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陈琪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学院、副教授陈逢华:长江职业学院、副教授戴丹: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副教授蔡婉云: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房丹: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高艳飞: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罗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学院、副教授刘静: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海州: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负责人、副教授牟信妮: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汪智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康媚: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吴昉: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许瑾: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姚大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真题真做”指导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黄欣怡:景德镇市林兰陶瓷有限公司蒋群:武汉金玺银杏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维亚:上海刘维亚原创设计策划有限公司李渔:深圳市李渔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王传龙: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策展人:(按姓氏拼音排序)陈勇军: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教授陈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包装教研室主任刘立伟: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马永胜: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传媒学院李晓娟: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设计学院黎盛:西南大学包装工程系副主任,美国大学访问学者商易文: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研室主任唐勇: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包装策划与设计教研室主任王宏民: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视传设计系副主任、尖荷系设计教育实践运动组委会秘书长、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会长邢宏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副主任夏征: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杨超: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张通:首都师范大学视觉设计与教育研究所设计总监张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大赛组委会秘书长:王力安、方俊组委会秘书:王袁元、肖伟、张越五、大赛评审委员会(一)包装工程类专家组主任:张耀权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主(二)艺术设计类专家组主任:吴小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院长(兼)、教(三)大众评审专家组1.领衔评审专家(若干名)实施组建独立初评审团队,副高以上人员领衔。按照专业对专业评审的原则尽量广泛吸收各学科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评审实施网上评审,独立通道,允许通道内专家充分研讨,但不允许通道间互通,实施领衔专家对本组评审负责制。2.设立专业专家独立评审通道对有专业特长、有副高以上职称,有兴趣参与大赛初评审的专家开辟合作通道,搭配其他各专业专家为一组,按照专业对专业评审。3.对专业教师开辟观摩通道以大赛为媒介,促交流、促提高。为参加大赛的指导老师开辟评审或观摩通道,仅限于“自主命题”设计作品在初评审时期参赛作品。为促进大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学、培育、吸收教学素材提供交流机会,但且不得用于其他商业行为以及抄袭原创作品。六、参赛内容大赛分为“自主命题设计”和“命题设计”两大类:(一)自主命题设计;不限主题,自由发挥,自己确定设计主题内容。作品需原创作品,投稿需按照设计方向归类到大赛“作品分类”各项学科专业中,以实现专业对专业的评审。(报名程序有逐项分类,上传作品选择合适的学科分类;另大赛网站首页要目栏——“大赛信息”栏有对“作品分类及提交要求”请认真阅读。)(二)命题设计:真题真做——分为设计类及应用研究类横向课题。该命题设计均为真题真做设计项目,是企业根据需要设立的真实项目,是商业设计项目的要求,定向设计、具有横向课题内涵。本届大赛真题真做立项单位,一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设立了三个方向;二是景德镇市林兰陶瓷有限公司设立了三个方向,具体内容如下:1.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横向课题“真题真做”(1)项目名称:五粮液包装设计——产品提升设计类;课题编号:ZBWLY20191030(2)项目名称:五粮液包装设计——新品创作类;课题编号:ZBWLY20191031(3)项目名称:食品包装领域塑料包的应用研究——塑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课题编号:ZBWLY20191032五粮液设计定位、食品塑料包装研究方向定位等具体要求详见报名网站首页“大赛信息”栏目内“2020真题真做——五粮液设计(1)研究(2)策略单”。该项目奖励奖金总预算200000元人民币(税前)。企业对接服务群QQ302978498;项目负责人:何汀。2.景德镇市林兰陶瓷有限公司横向课题“真题真做”(1)项目名称:林兰陶瓷餐具(西餐)、酒瓶(餐桌特设专有酒瓶)造型设计;课题编号:ZBLLTC201909028(2)项目名称:林兰陶瓷餐具装饰纹样设计;课题编号:ZBLLTC201909029(3)项目名称:林兰陶瓷餐具包装设计(包装结构设计);课题编号:ZBLLTC201909030林兰陶瓷设计定位详见报名网站首页“大赛信息”栏目内“2020真题真做:林兰陶瓷设计策略单”。该项目奖励奖金总预算100000元人民币(税前)企业对接服务群QQ836242694;项目负责人:黄欣怡。3.大赛立项企业支持为加大支持力度和项目推进,欢迎参赛单位院校或组织参赛负责人积极对接,解答或上门解答大赛设立项目的各项问题;大力支持优秀组织院校和优秀指导教师的产教融合,并将对有成效的组织院校或组织老师给予积极的鼓励。七、参赛组别大赛分为专业组、应届毕业研究生组、在校研究生组、应届毕业本科生组、在校本科学生组、应届毕业专科组、在校专科学生组。企事业单位人员、院校教师、毕业两年以上的毕业生参赛为专业组。作者当选择正确的参赛组别和谨慎填写指导教师,一经进入评审阶段,将不允许变更。八、大赛作品投递(一)所有作品提交均在报名网站上完成参赛者需登陆“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网”官方网站报名、上传作品。报名网站:http://www.zgbzcysjds.com;中文名称为:“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网”注册、报名。点击网站首页“大赛报名”,进入提交程序。1.报名选择:大赛分为“自主设计”报名和“命题设计:真题真做”报名两个独立报名通道,两者不相通,报名时需分别选择、分别单独注册报名,两者均参加注册时手机号码后面加“(1)”加“(2)”以便区别。报名分为个人报名和集体报名;集体报名需由集体负责人注册在先,集体负责人可以实现统一管理、查询、下载成绩等功能。集体负责人注册后将注册时用的手机号码告知要绑定到您账户下的作者,通过绑定集体负责人就可以实现集体上传或个人分别上传到管理账户下;在管理账户下集体负责人需要再确认账户下的作者,同时也可以彻底删除管理账户下的任何一个人的信息,凡由注册集体负责人最后确认履行相关操作后方才算完成集体报名。个人报名无需绑定,可以直接报名提交。2.作品、作者:大赛要求原创作品、倡导创意创新作品,提交作品要有设计稿、设计痕迹、充分彰显作品特征的效果图、展板、创新创意突出点。建议一人一作品,要求合作作者不超过3人、对一件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3.作品提交要求:(1)设计作品以平面方式提交照片、设计效果图(模型图片)。最少一幅、最多五幅,每幅图片须为A3(420×297mm)规格,精度不低于300dpi,不超过5M,jpg格式保存。(2)设计说明不超过200字,阐述创意设计亮点等信息。(3)真题真做研究类课题,投稿形式zip格式压缩包上传。(4)作品提交资料均不得出现作者的姓名和单位院校。4.成绩查询重要信息:大赛评审后,在大赛首页有一栏“成绩查询”或集体负责人、个人注册信息中心都有成绩查询、证书下载功能。本大赛获奖结果查询实行隐私查询,自己查询自己的结果,集体负责人可以查询其管理账户下人员成绩。查询的重要指标是注册信息、作品编号等信息,敬请作者投稿后牢记作品编号,也是日后查询成绩的重要指标。(二)投递作品知识产权“自主命题设计”作品: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设计者本人所有。该自主命题设计所有作品,大赛组委会、主办方和承办方拥有免费展览、宣传、出版的权利;本报名网站、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包装创意设计平台拥有选择优秀作品免费刊登的权利;拥有将作品免费录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权利;参加大赛投稿作者视同同意上述权利,如有异议可以选择不参加本大赛。“命题设计:真题真做——横向课题”作品:作品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本项作品具有成果转化的选择,可以与命题立项企业签订协议,实现成果转化,也可以不签订协议、自我保留,没有硬性要求。所有参与命题项目的作品,大赛组委会、主办方和承办方拥有免费展览、宣传、出版的权利;本报名网站、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包装创意设计平台拥有选择优秀作品免费刊登的权利;拥有将作品免费录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权利。参加大赛投稿作者视同同意上述权利,如有异议可以选择不参加本大赛。1.成果转化。由对应命题企业择优选择,作品由企业定评、知识产权由企业与作者签订协议、企业颁发奖励奖金、使设计价值最大化。2.企业定评获奖的奖励奖金分配原则。“真题真做”奖励奖金是以作品件为单位,鼓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奖励奖金作者与指导老师各占一半。企业定评重在看作品,选择能与市场接轨的优秀作品,不重视参赛组别。在众多的投稿中,在较为狭窄的设计范围内,有学生的奇思妙想、也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才会有脱颖而出的结果。报名时,如果作者没有填写指导老师,奖励奖金足额发放到作者。九、大赛奖项评定原则设置奖项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入围奖。(一)自主命题奖项评定原则:评审由副高以上专业职称专家领衔评审,按照不同层次、专业对专业的评审原则评审。研究生以上作品评审由硕士生导师和行业大师进行评审;本科生作品由本科院校副教授以上专家评审;专科生作品由专科院校副教授以上专家评审;专业组由行业协会专家、独立公司设计师、副高以上的行业专家、学院副教授以上学者评审。评审专家选择熟悉的专业、对口的作品分类、对口的层级(层次)、对作品进行对口评审,确保大赛专业、公正、权威。(二)命题设计:真题真做——企业立项课题评审原则:为推进“产教融”发展,鼓励“真题真做”参与度,该评审原则特设立了两种评审路径,即:组委会定评和企业定评。组委会的评审和企业评审属于两条路径、有二种结果。组委会定评注重设计中的痕迹过程、艺术造型表现形式、新工艺新材料运用、学术创新研究、人工智能等综合考量;企业定评注重产品市场接轨、视觉效果、工艺材料、生产技术、人体工学、绿色环保等综合考量。组委会定评结果不与奖励奖金及成果转化挂钩;企业定评与奖励奖金和成果转化挂钩。两者评定结果重叠取其等级高的奖项授予证书,但不与奖励奖金等挂钩。奖励奖金与企业定评的获奖等级及企业颁发的相应等级奖励奖金挂钩,奖励奖金获奖名单由企业定评后确定,奖金由企业负责颁发(税前)。十、时间安排作品征集:2019年10月20日至2020年7月10日初审:2020年7月10日-25日复审:2020年8月10日终审核定:2020年8月20日公布成绩及获奖证书下载拟定于:2020年8月25日左右十一、关于获奖证书大赛获奖证书只颁发电子版证书,不颁发纸质证书(除颁奖典礼上需要外)。获奖成绩公布之日即可在报名网站查询和自行下载获奖证书。如需组委会代为打印纸质证书将另行收费,每张证书制作打印费用30元(A4特种纸单张),快递费用30元或到付邮资。以上获奖证书均签盖“中国包装联合会”印章,不入围作品不颁发证书,查询不显示结果。十二、参赛费用(一)参赛作品费用所有参赛作品,每件参赛费收取80元人民币,系列作品按照一件费用计算。报名费、代为打印纸质证书费用均可以线上线下缴费也可以提前预交,所缴纳的费用可由组委会(杭州校企联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开具发票。缴费信息及开票信息等详情发组委会邮箱:packcy@163.com,以便确定。(二)缴费方式:1、公对公银行转账:户名:杭州校企联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账号:19000301040008171;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延庆支行2、报名个人及团体在线支付:支付宝。3、组委会成员单位:杭州校企联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十三、组委会联系方式“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杭州。联系人:张耀权、王力安、王袁元、方俊、肖伟电话:0571—85195830大赛组委会服务群号QQ:271842626大赛组委会联系信箱:packcy@163.com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邮电路23号邮编:310006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4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丨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公告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18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省举行。圣火传递是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开幕前最重要、全民参与最广泛、最振奋人心的传统经典活动,点燃圣火是拉开全运会序幕的重要标志,备受瞩目和期待。为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全运的浓厚氛围,即日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陕西省筹委会将开展十四运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及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应征人须知(一)总则:本次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严格按照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向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提交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二)应征人须遵守的基本规定:除本次征集活动规定的法律文件以外,应征人还应接受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的指导,并就可能的后续合作事宜签署相关协议。1.参加本次征集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由应征人自行承担,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不承担任何费用。2.应征人应在应征方案成为候选方案或中选方案并得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通知后的10日内,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如应征人未能在此期限内签署协议,视为放弃。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自行在该应征人已经提交的应征方案上进行下一步工作。3.经应征人确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在组织、评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等设计方案活动中无偿使用应征人提交的应征方案以及应征人在征集活动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但不会向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指定的评审团队以外的第三方透露。二、应征人资格社会各界人士、团体、机构均可按照本规则参加征集活动。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组织和评审工作的个人、团体和机构均没有应征资格。三、应征方案的设计要求(一)主题、口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应征作品既能体现“团结、进步、文明、参与”的全国运动会精神,又能体现“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宗旨,同时充分展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风貌。2.主题突出,口号响亮,琅琅上口,体现时代气息,易于传播。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10个字。3.要求提供主题、口号简要的创意阐述。(二)圣火采集形式(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圣火采集形式包括采火地点、采火方式两项内容。火种采集地的选择应具有陕西代表性,采火地点可推荐多处。圣火采集形式要力求创新,形成火种采集的新亮点,以独特的设计,彰显陕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未来美好的发展憧憬,与十四运会会徽设计理念相一致,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报送作品时要详尽说明其深刻意义。四、应征方案的提交(一)报送要件1.由应征者签字(盖章)确认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或《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报名表》。2.《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承诺书》。3.应征方应提交《报名表》和《承诺书》各一份,由应征者正确填写并亲笔签署。应征者为机构的,须由授权代表签署并盖机构公章。集体创作者,所有创作者必须共同签署。缺少上述其中任何一份文件者,应征作品均被视为无效作品,不能参加本次征集活动的评选。(二)报送方式1.本次征集活动只接受邮寄(含快递)、电子邮件和直接交付三种方式。2.若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报名表》和《承诺书》的电子扫描件应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统一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征集作品/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应征者需妥善保留原件。(三)截止时间1.本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18时整。超过上述时间,无论何种原因,均视为放弃。2.以邮寄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作品征集办公室所在地邮局接收当日邮戳为准;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的,以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以直接交付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签收时间为准。(四)报送地址1.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应征邮件请发送至:qyh2021qztyb@shaanxi.gov.cn。2.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应征相关资料请邮寄至: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4号陕西省体育场9看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群众体育部。联系人:陈雯咨询电话:029-83692382029-83692572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止时间之前补正。五、征集活动的程序、时间安排和奖励(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二)本次征集活动评审时间安排:2020年4月初评审。(三)本次征集活动,将在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作品中评选出20件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10件),每件奖励人民币0.1万元;20件圣火采集形式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10件),每件奖励人民币0.1万元。(四)最终采用的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作品均在入围优秀作品中产生,对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设计作品发放奖金,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分别奖励人民币0.5万元、1万元。(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两件,且不再重复发放入围优秀作品奖金)(五)上述奖金金额为税前金额,获奖者应按照相关国家及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纳税。(六)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将向获奖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七)本次征集活动被采用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作品作者可以担任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炬手。(八)评选结果揭晓后,筹委会将在十四运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奖者名单。(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拥有决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权利。六、征集声明(一)所有收到的应征作品一概不予退还,应征者应自留底稿。(二)因邮寄延误、邮寄丢失或损坏、误寄、邮资不足、失窃或其他非征集方的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征集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三)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即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四)应征作品未能达到相应数量时,筹委会根据情况调整入围作品获奖数量。(五)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终解释权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十四运筹委会2020年2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承诺书本承诺人自愿参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并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做出以下保证与承诺:一、已详细阅读《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和有关附件,并保证在应征活动中提供的所有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二、充分理解并尊重此次征集活动所采取的程序性规定及最终的评审结果。承诺人在此不可撤销地放弃对相关程序性规定及最终的评选结果提出任何异议或索赔的权利。三、保证不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对参加此次应征以及提交的相关文件进行商业性宣传,或者暗示承诺人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存在任何关联。四、无论提交的应征文件是否最终入选,愿意对参与此次征集活动承担保密义务,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与征集活动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五、同意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成为承诺人所提交的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所涉及的全部知识产权的唯一权利人。六、应征文件之签署人系本承诺人,或经本承诺人合法授权的代表,其签署行为对承诺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七、如未遵守上述声明与保证,给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承诺人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承诺人(或者应征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2020年月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报名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文件格式一、封面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横排居中)落款:XXXXX单位(个人)(三号仿宋)时间:年月日二、正文(一)标题格式主标题(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副标题(楷体楷体_GB2312,三号字体)(正文与标题空一行)。(二)正文格式正文(中文为3号仿宋_GB2312字体,全篇的数字、英文字体格式为TimesNewRoman)。正文一级标题(一、XXXXX,黑体三号)正文二级标题((一)XXXX,楷体_GB2312三号)正文三级级标题(1.XXXX,仿宋_GB2312三号)正文四级级标题((1)XXXX,仿宋_GB2312三号)三、附件(附件与正文空一行)附件:1.xxxxxxxx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第二行第一个字与第一行第一个字对齐)2.标题外面有书名号的把书名号《》删掉。附件格式附件X(黑体,三号字体,如:“附件1”)(附件标题与“附件”两字空一行)标题(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正文与标题空一行)正文:3号仿宋_GB2312字体,全篇的数字、英文字体格式为TimesNewRoman。四、页面设置(一)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8cm,下:2.8cm,左2.7cm,右:2.6cm)(二)段落设置:正文行距(固定值)字磅28-30磅为宜;文中字句间不能留有空格;把大括号[XXX]转换成〔XXX〕;(三)页码:“-1-”,宋体4号五、纸张型号:A4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3

项目评审团队

项目评审团队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项目评审团队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项目评审团队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项目评审团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项目评审团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项目评审团队就找项目评审团队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评审团队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项目评审团队
2020-03-15

“竹聚天下.智造生活”2020第四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

“竹聚天下.智造生活”2020第四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征集: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一、大赛主旨第四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竹材资源为基础,突出地域竹艺特色,挖掘“竹”文化内涵,旨在调动社会各界设计、研发、制造以及经营“竹具产品”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设计、开发出具有福建地区“竹”文化特色和区域特点、市场潜力大的特色竹产品,加快竹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全省竹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营造设计师与企业的长久合作共赢局面。二、组织结构主办单位:福建省林业厅承办单位:中共政和县委员会政和县人民政府协办单位:南平市林业局支持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林产品行业协会福建省竹业协会政和县竹木商会三、参赛对象本次大赛分创意组和实践组;创意组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突出竹产品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符合政和县竹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特色,同时还要求参赛者对其设计作品的生产工艺性、市场性、功能性、创新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实践组参赛作品根据企业的产品市场、生产等情况以命题为主,由大赛主委会择期赴广州、深圳、杭州、上海等地与设计机构及院校进行对接推介,并发出邀请设计师组团到政和参观竹产品生产实际情况,并举行设计师与企业对接会,由企业具体提出命题并签约设计师进行一对一大赛作品创作。四、参赛要求每个参赛组合提供一份作品参赛,且每份参赛作品均需提交包含作品要求的参评材料(详见作品要求);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组合自行设计、且无任何第三方契约关系的原创作品,同时亦承诺其递交的作品不曾在其他公开比赛获入围奖以上的奖项;与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类似、为第三方服务并被甲方录用或已在市场应用销售的设计作品不得参赛,一经发现,组委会将取消其作品的参赛资格;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还,请自留底稿。五、奖项设置创意组金奖1名奖金¥5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银奖2名奖金¥3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铜奖3名奖金¥1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另设:最佳人气奖1名:奖金1万元人民币/证书优秀奖10名:奖金0.2万元人民币/证书优秀组织奖10名:奖金0.5万元人民币/证书企业组金奖1名奖金¥10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银奖2名奖金¥6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铜奖3名奖金¥30000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另设:最佳人气奖1名:奖金1万元人民币/证书备注:所有奖金均为含税金额。六、创作主题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突出竹产品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符合政和县竹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特色,同时还要求参赛者对其设计作品的生产工艺性、市场性、功能性、创新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主要征集以下六大类产品:(一)竹材家具设计;(二)竹制日用产品设计;(三)竹灯具照明产品设计;(四)竹制茶具设计;(五)其它竹工艺品;(六)竹与其它材料混搭的产品。材料:竹材为主,可以结合其它环保、安全材料;工艺合理讲究,在追求外观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客户的情感需求及人性化设计。七、评审机制参赛作品初评采取网络投票方式进行,确定入围作品50件进入终评;终评评审团队由参赛企业、设计师、市场营销大户、公证处人员组成,采取现场记名打分投票方式决出奖项。八、评分标准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突出竹产品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符合政和县竹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特色,同时还要求参赛者要对设计作品的生产工艺性、市场性、功能性、创新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1.实用性(占权重比60%):便于使用操作并具备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能够转化为实物,进行批量生产、商业应用;2.创新性(占权重比30%):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品质和时代特征,提倡新技术、新模式、工艺结构创新,具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3.完整性(占权重比10%):提交作品应具备系统性,展示完整,有一定的设计品质、关注人的情感需要;九、参赛方式网上注册:参赛者访问“中国竹具工艺城”官方网站(www.cnbbcc.com),注册成为会员。提交作品信息:按照系统提示,根据大赛作品要求和组委会提供的模板,填写作品信息,上传参赛作品。企业组参赛作品须提交实物样品。十、大赛流程大赛启动前准备:2019年10月大赛发布:2019年11月设计师与企业对接会:2020年1-2月作品征集: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作品初评:2020年6月终评/颁奖典礼:2020年10月十一、资源整合1、商业转化:所有参赛作品均可在政和县人民政府主持下,经公证处公证,签署商业转化合作协议,建立双方合作共赢机制。2、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组的参赛作品,参赛组合应自提交作品之日前及时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3、举行产权拍卖活动:为提高获奖作品的商业转化价值,优化资源整合配置,对于优秀设计作品,经参赛选手同意后,组委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生产企业参与竞拍,提高参赛作品的社会贡献度。4、免费巡展:所有参赛作品将参与免费巡展,在国内外展会进行展示、推广,以扩大企业、设计师的影响力。5、行业推广:所有入围作品将收集成册并编印,分发给业内机构、相关企业、媒体、学术单位作为推广之用。十二、赛事声明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组合自行设计、且无任何第三人契约关系的原创作品,同时亦承诺其递交之作品不曾参加其它公开比赛、发表、销售或奖励等的作品;如设计作品已在市场应用销售,则不得投稿参赛。凡涉及有抄袭等侵权行为,由参赛单位或个人负全部法律责任,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如已授奖,均需收回,并予公告,以维护大赛的公正与权威。2、基于研究及宣传推广之需要,原创者默认授权组委会对入选作品之文件、图面、档案进行重制、摄影、出版、著作、公开展示及发行于各类型媒体宣传之权益,不得异议,并应配合提供相关图片与数据。3、所有参赛作品默认授权政和县竹产业发展中心复制、展示、宣传以及信息网络传播的权益;原作者未授权的权益,归原作者所有。4、参赛者一旦参加本次大赛的任何一个环节或全部,即视为已完全了解并完全接受包括本规则及其解释在内的各项条款。5、大赛参赛作品打样实物产品归政和县竹产业发展中心所有。6、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十三、大赛组委会联络处官方QQ:27735707联系电话:0599-3326859官方邮箱:cnbbcc@cnbbcc.com官方网站:www.cnbbcc.com中国竹具工艺城网微信公众号:政和杯
2019-12-25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31日18时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举办。即日起筹委会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包括志愿服务徽标、主题歌、口号、激励章,志愿者昵称)。现将征集活动方案公告如下:一、应征人须知(一)总则:本次征集活动将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根据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向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提交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1.应征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以及其他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的内容。2.应征作品要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特点,展示新时代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3.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性设计,并且无抄袭、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4.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应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二)应征人须遵守的基本规定:除本征集活动规定的法律文件以外,应征人还应接受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的指导,并就可能的后续合作事宜签署相关协议。1.应征人应自行承担参加本次征集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不对上述费用承担任何责任。2.应征人应在应征方案成为候选方案或中选方案并得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通知后的15日内,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如应征人未能在此期限内签署协议,视为放弃,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自行在该应征人已经提交的应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工作。3.经应征人确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在组织、评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徽标等设计方案活动中无偿使用应征人提交的应征方案以及应征人在征集活动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但不会向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指定的评审团队以外的第三方透露。二、应征人资格社会各界人士、团体、机构均可按照本规则参加征集活动。三、应征方案的设计要求(一)志愿服务徽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徽标设计要符合当代艺术美学要求,时代气息浓厚;图形优美、简洁;构图完整、协调;形式新颖、独特;突出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特点;易懂易记、便于推广。2.徽标既能体现“团结、进步、文明、参与”的全国运动会精神,又能充分体现“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宗旨,并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机结合,生动体现运动会志愿服务的意义、文化和特征3.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a3纸张大小,分辨率为300dpi。如果作品成功入选,应征者需提供ai格式文件。4.徽标设计应有3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徽标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理念、思路、形式与含义。5.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徽标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二)志愿服务主题歌(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分类使用)1.歌曲要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旋律优美、歌词含义丰富,能够彰显志愿服务精神,分别突出志愿服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工作特点。2.提交作品由歌词和曲谱(曲谱应以简谱或者五线谱形式提供)组成,制成mp3格式的完整原创音乐作品。3.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歌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三)志愿服务口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分类使用)1.口号要具有时代气息,语言简洁,文字优美。2.文字简洁,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具有独创性,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接受,分别突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工作特点。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20个字。3.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上。(四)志愿服务激励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激励章设计要符合当代艺术美学要求,时代气息浓厚;图形优美、简洁;构图完整、协调;形式新颖、独特;内涵精准、具有象征意义;易懂易记、便于推广。2.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a3纸张大小,分辨率为300dpi。如果作品成功入选,应征者需提供ai格式文件。3.激励章设计为系列徽章,可以成套系设计,单套不超过5枚。激励章设计应有3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激励章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理念、思路、形式与含义。4.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激励章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五)志愿者昵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志愿者昵称要具有时代气息,语言简洁,富有亲和力。2.志愿者昵称应包括中文昵称和英文昵称。昵称要便于发音、记忆,没有歧义。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5个字。3.志愿者昵称应有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主要阐述志愿者昵称的创作理念、思路、含义。4.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昵称征集活动报名表》上。四、应征方案的提交(一)报送要件1.作品样稿(样品)。2.由应征者亲笔签署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活动报名表》。(二)报送方式1.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与相关文件可以通过邮寄(含快递)、发送电子邮件或直接交付的方式送达。本次征集活动只接受邮寄(含快递)、电子邮件和直接交付三种方式。2.若采用电子邮件方式,作品和《报名表》的电子扫描件应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统一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作品/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应征者需妥善保留原件。(三)截止时间1.本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31日18时整。超过上述时间,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具有应征资格。2.以邮寄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作品征集办公室所在地邮局接收当日邮戳为准;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的,以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以直接交付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签收时间为准。(四)报送地址1.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应征邮件请发送至:qyh2021zyfwb@shaanxi.gov.cn。2.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应征相关资料请邮寄至: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4号陕西省体育场9看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志愿服务部。联系人:华立曹杨咨询电话:029-83692332029-83692360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止时间之前补正。五、征集活动的程序、时间安排和奖励(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二)本次征集活动评选时间安排:2020年4月初评,2020年5-6月复评。(三)本次征集活动,将在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中评选出:5件志愿服务徽标入围优秀作品,每件奖励人民币0.2万元;10首志愿服务主题歌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5首,残运会暨特奥会5首),每首奖励人民币0.5万元;20条志愿服务口号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10条,残运会暨特奥会10条),每条奖励人民币0.02万元;5件志愿服务激励章入围优秀作品,每件奖励人民币0.2万元;5条志愿者昵称入围优秀作品,每条奖励人民币0.05万元。(四)对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设计作品发放奖金:志愿服务徽标、主题歌、口号、激励章,志愿者昵称各奖励人民币1万元、5万元、0.05万元/条(10条)、1万元/套(3套)、0.1万元。(不再重复发放入围奖金)(五)上述奖金金额为税前金额,获奖者应按照相关国家及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纳税。(六)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将向获奖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七)本次征集活动入围优秀作品的应征者,可以直接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志愿者。(八)评选揭晓后,筹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奖者名单。(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拥有决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最终权利。六、征集声明(一)所有收到的应征作品一概不予退还,应征者应自留底稿。(二)因邮寄延误、邮寄丢失或损坏、误寄、邮资不足、失窃或其他非征集方的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征集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三)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即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四)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终解释权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2019-12-23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31日18时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举办。即日起筹委会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包括志愿服务徽标、主题歌、口号、激励章,志愿者昵称)。现将征集活动方案公告如下:一、应征人须知(一)总则:本次征集活动将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根据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向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提交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1.应征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以及其他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和公序良俗的内容。2.应征作品要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特点,展示新时代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3.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性设计,并且无抄袭、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4.设计风格和类型不限,但应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二)应征人须遵守的基本规定:除本征集活动规定的法律文件以外,应征人还应接受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的指导,并就可能的后续合作事宜签署相关协议。1.应征人应自行承担参加本次征集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不对上述费用承担任何责任。2.应征人应在应征方案成为候选方案或中选方案并得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通知后的15日内,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如应征人未能在此期限内签署协议,视为放弃,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自行在该应征人已经提交的应征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工作。3.经应征人确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在组织、评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徽标等设计方案活动中无偿使用应征人提交的应征方案以及应征人在征集活动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但不会向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指定的评审团队以外的第三方透露。二、应征人资格社会各界人士、团体、机构均可按照本规则参加征集活动。三、应征方案的设计要求(一)志愿服务徽标(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徽标设计要符合当代艺术美学要求,时代气息浓厚;图形优美、简洁;构图完整、协调;形式新颖、独特;突出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特点;易懂易记、便于推广。2.徽标既能体现“团结、进步、文明、参与”的全国运动会精神,又能充分体现“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宗旨,并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机结合,生动体现运动会志愿服务的意义、文化和特征3.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a3纸张大小,分辨率为300dpi。如果作品成功入选,应征者需提供ai格式文件。4.徽标设计应有3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徽标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理念、思路、形式与含义。5.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徽标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二)志愿服务主题歌(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分类使用)1.歌曲要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旋律优美、歌词含义丰富,能够彰显志愿服务精神,分别突出志愿服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工作特点。2.提交作品由歌词和曲谱(曲谱应以简谱或者五线谱形式提供)组成,制成mp3格式的完整原创音乐作品。3.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歌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三)志愿服务口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分类使用)1.口号要具有时代气息,语言简洁,文字优美。2.文字简洁,便于记忆,朗朗上口,具有独创性,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接受,分别突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工作特点。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20个字。3.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上。(四)志愿服务激励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激励章设计要符合当代艺术美学要求,时代气息浓厚;图形优美、简洁;构图完整、协调;形式新颖、独特;内涵精准、具有象征意义;易懂易记、便于推广。2.提交作品格式为jpg,尺寸为a3纸张大小,分辨率为300dpi。如果作品成功入选,应征者需提供ai格式文件。3.激励章设计为系列徽章,可以成套系设计,单套不超过5枚。激励章设计应有3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主要阐述激励章设计的基本元素、设计理念、思路、形式与含义。4.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激励章征集活动报名表》上。(五)志愿者昵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志愿者昵称要具有时代气息,语言简洁,富有亲和力。2.志愿者昵称应包括中文昵称和英文昵称。昵称要便于发音、记忆,没有歧义。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5个字。3.志愿者昵称应有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主要阐述志愿者昵称的创作理念、思路、含义。4.任何与创作者有关的信息不应在稿件中出现,所有此类信息只能按要求填写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者昵称征集活动报名表》上。四、应征方案的提交(一)报送要件1.作品样稿(样品)。2.由应征者亲笔签署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活动报名表》。(二)报送方式1.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与相关文件可以通过邮寄(含快递)、发送电子邮件或直接交付的方式送达。本次征集活动只接受邮寄(含快递)、电子邮件和直接交付三种方式。2.若采用电子邮件方式,作品和《报名表》的电子扫描件应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统一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征集作品/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应征者需妥善保留原件。(三)截止时间1.本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31日18时整。超过上述时间,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具有应征资格。2.以邮寄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作品征集办公室所在地邮局接收当日邮戳为准;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的,以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以直接交付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签收时间为准。(四)报送地址1.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应征邮件请发送至:qyh2021zyfwb@shaanxi.gov.cn。2.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应征相关资料请邮寄至: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4号陕西省体育场9看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志愿服务部。联系人:华立曹杨咨询电话:029-83692332029-83692360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止时间之前补正。五、征集活动的程序、时间安排和奖励(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志愿服务部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二)本次征集活动评选时间安排:2020年4月初评,2020年5-6月复评。(三)本次征集活动,将在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中评选出:5件志愿服务徽标入围优秀作品,每件奖励人民币0.2万元;10首志愿服务主题歌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5首,残运会暨特奥会5首),每首奖励人民币0.5万元;20条志愿服务口号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10条,残运会暨特奥会10条),每条奖励人民币0.02万元;5件志愿服务激励章入围优秀作品,每件奖励人民币0.2万元;5条志愿者昵称入围优秀作品,每条奖励人民币0.05万元。(四)对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设计作品发放奖金:志愿服务徽标、主题歌、口号、激励章,志愿者昵称各奖励人民币1万元、5万元、0.05万元/条(10条)、1万元/套(3套)、0.1万元。(不再重复发放入围奖金)(五)上述奖金金额为税前金额,获奖者应按照相关国家及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纳税。(六)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将向获奖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七)本次征集活动入围优秀作品的应征者,可以直接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志愿者。(八)评选揭晓后,筹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奖者名单。(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拥有决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最终权利。六、征集声明(一)所有收到的应征作品一概不予退还,应征者应自留底稿。(二)因邮寄延误、邮寄丢失或损坏、误寄、邮资不足、失窃或其他非征集方的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征集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三)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主题文化标识的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即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四)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终解释权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