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大赛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更多 >

项目评审最新动态

项目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5年“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

大赛名称:2015年“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2015年“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旨在寻找那些杰出的有创意的云南创客,通过比赛、对话、互动,支持他们把创新的想法变为现实,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将优先对接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创投基金优先投资、创客空间入驻,同时,昆明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将提供相关政策、空间和服务对其进行孵化。“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将按照“立足云南、辐射全国”的宗旨,打造一个基于云南产品与品牌、民族文化与旅游创新与创业为中心,并融合全国最前沿的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创业元素的大赛。一、大赛组委会主办: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承办:昆明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管理委员会策划执行: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知萌咨询有限公司创客校园行云南高校合作伙伴:昆明理工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全国创客平台合作伙伴:创客总部(北京)微投网(广州)对接创客空间:金鼎创客空间(派生加速器)媒体支持:网易新闻客户端云南站春城晚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云南网云南分众传媒二、创客大赛命题2015年“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命题方向分为如下两个方向:1.创意策划类:云南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意(1)创意方向:围绕云南的特色产品进行创意,包括产品命名的创意、平面视觉设计、产品包装、核心卖点以及目标人群策划,创意要有变成商业模式和市场转化的可能,创意的产品名称和包装不能和市场上现有的云南企业已经推出的产品近似。(2)创意说明:云南作为高原地区,地方特产、高原农业产品非常丰富,你可以为这些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品类进行广告创意或推广告策划,让更多的人通过你的作品来了解产品……比如:你可以小粒咖啡作为创意对象,将云南小粒咖啡的独特魅力、产品优势进行推广;比如:你可以为普洱茶进行广告创意,讲述普洱茶的文化与商业价值;又比如:你可以为著名的宣威火腿进行创意,表现其优秀品质与市场价值;还比如:你可以为云南的过桥米线进行创意,表现其独特的美味;……你不一定要选择现有的品牌来创意,你可以大胆想象一个品牌名字,比如你可以叫“**”小粒咖啡,或者其他的名字都可以,只要你说清楚创意的思考就可以。创意可择(不限)范围:普洱茶、滇红茶、苦荞茶、白族三道茶、鲜花、过桥米线、红河石屏、建水燕窝、丘北辣椒、新平腌菜、野生菌、鸡枞菌、小粒咖啡、宣威火腿、蒙自石榴、昌宁核桃、牟定腐乳、建水紫陶、鲜花饼、玛咖、天麻、三七、楚雄丝绸、个旧锡制工艺品……(以上为初步设想,具体在大赛开展后,将会提供详细的有创意方向的品类列表和主题)(3)创意要求:要求在提交设计和视觉表现的同时,提交对应的创意简报说明(PPT),说清楚创意的来源,产品针对的目标人群,公司投资规模和收益评估。2.创新创业类:互联网+及智能硬件类(1)创业方向:结合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如何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业,包括如何提升云南的产品和资源价值,以及科技行业关注的移动智能终端热点进行创业。包括如下两大类别:第一,“互联网+”类。包括但是不仅限于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与生活服务O2O、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可以围绕解决某个人群的需求,某个产品或者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创新,也可以是完全围绕云南产品来设计的创业项目。可以是如下所列的一个方面:(1)结合全球最新的某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模式。(2)针对解决消费者需求的互联网创新服务,例如移动互联网应用、O2O、或者是餐饮、连锁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3)针对云南特色产品或者民族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参赛方式:参赛者通过提交完整的“创客商业计划书”来进行,参赛方案作品提交需要提供以下内容:1)中文作品名,不超过32个字符。2)500字内的作品简介,清晰的介绍方案内容及创新点。3)提交ppt格式的详细方案:在商业计划书中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阐述项目的技术、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并展示团队的成员和未来规划等内容。4)如已有可交互或可演示的产品原型Demo(有试用文件的话更佳)、提供产品设计的效果图,以及辅助的视频说明等,可作为评委加分项,以及可以帮助评审更加直观的理解商业模式落地的可能性。第二,智能硬件类。包括但是不仅限于物联网应用、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酷玩设备、机器人、无人机等。参赛方式:参赛者针对自己的参赛项目进行项目开发。实现预期功能,撰写设计文档,拍摄相关演示照片,视频等;项目完成后,在线提交项目成果;项目成果提交必须包含:项目报告:项目定位、项目目标、项目内容、实施工作、具体操作方法、远景规划;项目电路图、框图;项目演示视频:包括项目演示+PPT讲解。三、优秀创客项目的孵化计划通过“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产生有潜力可以转化的产品概念,昆明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将结合项目的潜力和前景,进行配套的孵化和扶持。专业导师全程辅导。由“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组委会设计专门的创客辅导和导师小组,对有潜力的创业团队进行项目的辅导,包括商业模式梳理、市场开发策略、品牌打造以及资本对接辅导等。引导基金优先扶持。设立1亿元“云南广告文化与科技创新投资发展基金”,对优秀项目进行引导扶持。创客空间优先入驻。为优秀创客项目提供5000平米的创客空间,根据项目的创新度和前景,进行集中孵化。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将提供工商、税收优惠、解决融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等政策,满足创业者发展需求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创投基金对接与融资服务。优秀创客项目将对接社会创投基金,从天使到多轮融资的基金对接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开拓。通过昆明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的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创新创业基地的平台,提供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市场对接服务。四、创客大赛参赛时间表·2015年6月中旬,大赛正式启动。·2015年6-7月,大赛全国推介会,创业项目征集启动。·2015年8-9月,创业高峰会与专题项目路演。·2015年10-11月,创业项目评审与决赛。·2015年12月,创业项目推介会与资本对接会。·2015年12月后,项目巡展和后续跟踪,创客空间项目入驻。五、创客大赛参与方式1.大赛将在“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官网”设立“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专区,发布最新的创客大赛消息,同时设立报名表下载。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官网http://www.kmacip.com/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2.请参与团队将报名表与项目商业计划书,一起发至大赛组委会专用邮箱:yunnmaker@126.com注意事项:请将参赛文件打包后发送至组委会邮箱(将在参赛手册和网站上统一公布),主题为团队名称,附件名称应与提交报名表时填写的一致。同时,纸质商业计划书需要一同交到组委会指定地点。作品寄送方式:建议通过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或申通、圆通、顺丰等快递公司寄送。寄出后应尽快向邮寄公司确认收件情况,以免遗失。云南以外的项目寄送地址: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中路浙江大厦1513室(100029)联系人:郭洪文云南省内的项目寄送地址:昆明市学府路690号金鼎科技园18号平台B座205(650000)联系人:宋希贤2015“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活动组委会2015年6月2日
2015-06-05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名称: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定于2015年5月至10月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做好省级比赛和项目推荐工作。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同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一、大赛主题“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二、大赛目的与任务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组织机构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吉林大学承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吉林省省长蒋超良担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大赛组委会邀请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大学科技园、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本地初赛和复赛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四、赛程安排1.参赛报名(2015年6-7月)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进行报名,也可通过大赛移动端报名(下载大赛APP或订阅大赛微信公众帐号)。报名时间为2015年6月8日至7月31日。2.初赛复赛(2015年7-9月)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高校、各省(区、市)自行决定。各高校对本校报名的项目组织初赛,遴选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各省(区、市)在9月15日前完成省级复赛,遴选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候选项目。3.全国总决赛(2015年10月)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入围全国决赛项目进行第一轮网上评审,择优选拔100个项目进行下一轮现场决赛。举行现场决赛开幕仪式,决出金、银奖。举办大赛颁奖典礼。五、参赛对象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创意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团队负责人或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不含在职);团队尚未正式注册或注册时间晚于2015年5月1日。实践组参赛条件:申报人是创业企业法人,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不含在职)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创业企业在2015年5月1日前已注册。以创新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六、比赛方式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每所高校入选全国总决赛团队总数不超过3个。七、参赛项目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互联网+”传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含一二三产业)领域应用的创新创业项目2、“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创业项目,优先鼓励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大规模个性定制等融合型新产品、新模式3、“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4、“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八、评审规则请2015年6月10日后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org.cn/)查询。九、大赛奖励大赛设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奖励获奖项目。同时,设置集体奖,按照高校获奖情况奖励前20名;设置优秀组织奖,按照省级竞赛组织和获奖情况奖励8名。十、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cy.ncss.org.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大赛有关事宜,可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及吉林大学联系。1、大赛工作QQ群为:460798492,请每个参赛省(区、市)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2、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黄晶联系电话:(010)66092081,传真:(010)66097332电子邮箱:huangjing@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吉林大学团委代磊联系电话:(0431)85166554,传真:(0431)85159217电子邮箱:dailei@jlu.edu.cn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邮编:1300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李灿联系电话:(010)66096262,传真:(010)66096949电子邮箱:lican@moe.edu.c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2015-06-04

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

比赛名称: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参赛对象:全国大学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留学生截止日期:成长组:2015年1月20日。实践组:2015年3月20日最高奖金:3万元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杭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杭州文广集团、杭州市十大产业办公室、共青团杭州市委协办单位:《创业家》传媒、赛伯乐(中国)投资特别支持单位: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浙江工业大学支持单位:杭州人才市场、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杭州大学生创业联盟、清科集团、北极光创投等百余家创业投资机构、企业、大学生创业园及科技孵化器等一、大赛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5月。二、参赛对象内地全日制普通高校、港澳台地区高校及海外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海外高校大学生须为中国留学生或留学回国人员。大赛分“成长组”和“实践组”两个组别进行。“成长组”参赛团队核心成员须为在校大学生或2013年及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实践组”参赛团队参赛者须为2010年~2012年期间毕业的大学生。三、参赛要求(一)参赛项目要求。1.参赛项目选题应立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鼓励以杭州市2013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的鼓励发展类项目为选题项目。2.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是参赛者参与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3.参赛团队核心成员必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若在参赛过程中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被投诉,将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根据事实情况,由第四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办公室决定是否恢复其参赛资格。若在赛后发现参赛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或弄虚作假、被投诉,根据事实情况,由组委会办公室决定是否取消其获奖资格及收回奖金。(二)参赛方式。1.“成长组”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参加,团队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参加赛事答辩环节的必须为团队核心成员,且人数不超过3人。若参赛项目已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成立企业,则必须由团队核心成员担任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团队核心成员出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2.“实践组”以创业团队或企业形式参赛,参加赛事答辩环节的必须是项目主要负责人或企业法定代表人。若参赛项目已成立企业,则参赛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的出资总额应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3.参赛团队应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和分析,预赛时以网络方式提交参赛项目介绍,简要阐述项目的技术、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并展示团队的成员和未来规划;进入复赛后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四、实施步骤(一)报名事宜。1.“成长组”报名时间:2014年11月11日~2015年1月20日;“实践组”报名时间:2015年2月1日~2015年3月20日。2.报名方式:统一实行网上报名[杭州人才网(http://www.hzrc.com/cy)。3.组委会办公室地址:杭州市东新路155号杭州市人才服务局;邮编:310004;联系电话:0571-851735108516755385167795;E-mail:hzdcfw@163.com。(二)赛程安排。大赛赛事分为预赛、复赛、决赛和总决赛四个环节,各环节评审结果将在杭州人才网上公布。大赛评审团主要由创投专家、知名企业人士、学术专家等组成。五、奖励及扶持政策(一)奖项设置。“成长组”将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32名。特等奖奖金3万元,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2万元、1万元、5000元。获奖项目于大赛结束一年内在我市注册成立企业,符合黑马会入会条件的企业创始人,可推荐免费获得黑马会会员资格。“实践组”将产生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不设奖金,获特等奖和一等奖者可获得黑马训练营课程体验资格,获奖项目团队可获得黑马会会员资格。设立大赛优秀组织奖35个,奖金各3000元。设立组织动员特别贡献奖若干个、组织动员优秀奖20个,优秀指导老师20名。(二)配套政策。1.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2014年“创青春”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和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的项目报名参赛的,可直接入围“成长组”决赛;获得创业实践挑战赛全国金奖和创业实践挑战赛浙江省特等奖的项目报名参赛的,可直接入围“实践组”复赛,且均不占用复赛和决赛名额。2.“成长组”400强参赛项目和“实践组”100强项目在我市注册成立的企业,可免于评审,直接申请享受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并按照《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无偿资助资金操作办法》,分别给予不低于5万元和8万元的无偿资助。参赛项目在大赛结束前已获杭州市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且额度低于本办法规定资助标准的,可重新提出申请,予以补足差额。资助标准为特等奖项目20万元,一等奖项目15万元,二、三等奖项目10万元,“实践组”100强非获奖项目8万元,“成长组”400强非获奖项目5万元。3.“成长组”400强参赛项目和“实践组”获奖项目在我市注册成立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优先推荐参加杭州市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培育对象评选、参加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培训,并推荐“海大基金”、“涌泉基金”及“黑马基金”等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考察投资辅导。4.获奖项目在我市注册成立的企业,符合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含“雏鹰计划”、“青蓝计划”)要求的,优先列入杭州市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含“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培育,经专家评审后享受相关扶持政策。5.对有意向来杭落地转化的获奖项目,优先推荐入驻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器、各相关产业园区,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6.对获奖的项目团队,优先向有关创业投资机构推荐。为鼓励创投机构对大学生优秀项目的投资,对在杭落户并获得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杭州市科技专项资金优先予以资助。7.对在杭落地并获得创业投资的初创期项目,由杭州市,区、县(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创业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30%以内的比例优先跟进投资,具体按照《关于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0〕313号)精神执行。8.对获奖的留学人员参赛项目,优先推荐参加杭州市留学人员在杭创业资助项目评审,并优先予以资助。9.需要申请银行贷款的获奖项目,组委会办公室将向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优先推荐。10.获奖项目在我市注册成立的企业,符合我市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旅游休闲、服务外包等相关行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优先予以资助。大赛官方网站:杭州人才网(http://www.hzrc.com/cy)大赛官方微信:创业在杭州(微信号hzdxscy)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www.52jingsai.com)大学生分类赛事交流QQ群组提示: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选择行的添加,而不是盲从的把所有群组都添加过来。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赛事交流总群102324134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424289786设计科技比赛交流群190506063广告创意比赛交流群82318615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115120871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298781185艺术爱好比赛交流群225997760公益志愿者交流群79463492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392096951
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