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大赛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更多 >

最新动态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大师赛-DataCastle大数据竞赛

大赛名称:大师赛-DataCastle大数据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10.15 23:59:59 大赛介绍        社交网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网络,在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赛名称:大师赛-DataCastle大数据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10.15 23:59:59 大赛介绍        社交网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网络,在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是了解一个节点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比如SARS的传播,可能香港一个超级传播者带来的影响比其他100甚至1000个人还多;一条谣言的传播,一个核心大号的转发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我们有一种能力,可以从生物的大规模基因调控网络中,找到导致疾病的重要基因;从大规模的社交网络中,找到传播谣言/疾病的最重要的节点;从大规模的企业投资关系网络中,找到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重要企业。        这些零零总总都可以划归为一类问题:如何寻找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这实际上是从现在到未来最有可能导致商业模式革新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问题,也叫做复杂网络最优渗流,是网络科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本次大赛聚焦于此,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合作指导,以期获得精准的算法结果和优美的解决方案。 Academic Board Member大赛邀请国内外复杂网络领域顶级专家学者作为大赛的Academic Board Member,担任大赛评委并为大赛提供学术指导。通过大赛优秀实验报告互选达成进一步的论文合作以及访问交流。陈卫头衔: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客座教授Petter Holme头衔:东京工业大学创新研究所特任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能源科学系教授 胡延庆头衔: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吕琳媛头衔: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Hernan Makse头衔:美国物理协会会员、纽约市立大学教授 Flaviano Morone头衔:纽约市立大学博士后 周海军头衔:中科院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周涛头衔: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大赛奖励:DATA SEEKER荣誉称号①与ABM成员论文合作    -互选成功启动双方论文合作②学术访问交流    -接受ABM成员学术访问邀请并前往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③ABM特邀礼品(具体对象及数量由顶级专家确定)    -ABM晚宴邀请函    -ABM签名礼品  数据和任务 数据描述本次大赛共提供8个无向网络数据,平均规模超过100万。其中有4个真实网络,分别是自治系统网络、万维网、道路交通网络和社会网络;有4个模型网络,其构建机制各不相同 问题描述        对于每一个网络,参赛者都需要对其节点的重要性进行评估。        具体来讲:根据某种规则将节点排序,然后按序将节点从网络中一一删除,每删除一定数目的节点,便统计剩余网络的最大连通集团的规模;最大连通集团的规模减小得越快,就说明对于节点重要性的识别方法越优秀。 大赛赛程①自主提交阶段(2017.6.13早上10点-2017.10.15晚上23点59分59秒)        自主提交阶段,参赛团队自主在DataCastle平台提交竞赛结果,得到对应的评分和排名,最后榜单前50名将有资格进入复赛并进行试验报告提交。②实验报告阶段(2017.10.16晚上0点-2017.10.20晚上23点59分59秒)        排行榜前50名的参赛团队提交实验报告并注明所选导师,获得与顶尖大牛互选合作的机会。③顶级专家阶段(2017.10.21晚上0点-2017.11.19晚上23点59分59秒)        本次大赛的Academic Board Member成员根据队伍提供的实验报告决定是否与该队伍启动论文合作和访问交流。④成果展示阶段(2017.11.28)        在DataCastle年度峰会上,将邀请互选成功的顶级专家和参赛团队展示研究成果并现场颁奖(具体数量根据互选结果确定)。 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学术指导单位:合作伙伴:大赛官网:http://www.pkbigdata.com/static_page/masters.html?lang=zh_CN&slxydc=DSSwajsw 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比赛交流QQ群:470112183
2017-06-19

第五届那香海夏季文化节——“香海杯”第一届全国海洋文化艺术比赛

大赛名称:第五届那香海夏季文化节——“香海杯”第一届全国海洋文化艺术比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9月3日24点作品征集公告一、大赛主题:探索海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通过对海洋不断地了解,从中收...大赛名称:第五届那香海夏季文化节——“香海杯”第一届全国海洋文化艺术比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9月3日24点作品征集公告一、大赛主题:探索海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通过对海洋不断地了解,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同时,向大海的索取并非毫无节制的,合理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赛以“海洋生活”为主题,表达人们对海洋新的憧憬与奋进的步伐。请选手们围绕海洋文化艺术、滨海休闲度假、海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选取某一理念、视角、要素或现象进行创意设计。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那香海旅游度假区承办单位:山东香海东途文旅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参赛费用:大赛一律免收参赛费 三、征稿时间: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9月3日(周日), 9月4日零点大赛关闭作品上传系统。 四、参赛对象:全国文化艺术爱好者与从事者或兴趣团队等 五、参赛流程:1、登陆大赛网站下载命题及附件,确定参赛选题;2,填写报名信息并下载、打印报名表;3、作品创作4、如线上作品提交,上传至官方作品征集邮箱 549593431@qq.com(邮件内容包含参赛作品及报名表)5、如线下作品提交,则需将作品打印包装后同报名表统一寄出,请勿使用邮政小包和到付。  六、大赛评奖2017年10月2日将在那香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举办文化艺术节的颁奖仪式,具体安排将在大赛网站发布。 七、特别提示1、所有参赛作品画面上不能出现参赛者、指导教师和参赛学校的信息;2、参赛作品要慎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图形,参赛作品禁止带有宗教色彩;3、作品英文翻译要准确并和中文含义一致。包装、景观、造型类作品画面要注重版式艺术效果和主次关系,设计说明文字不要在主画面上出现。 大赛交流QQ群:452597820具体参赛信息请看:爱在香海·公益海报设计比赛http://www.dt2015.com/activity/118欢乐香海·旅游文化创意纪念品设计比赛http://www.dt2015.com/activity/117最美香海·夏季海洋摄影比赛http://www.dt2015.com/activity/119筑梦香海·钻石沙滩雕塑比赛http://www.dt2015.com/activity/116 
2017-06-17

第2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第2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主办单位:福建省林业厅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9月30日 (时间延迟至30日,在30日之前都可报名提交作品)一、大赛背景:“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作为一项...大赛名称:第2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主办单位:福建省林业厅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9月30日 (时间延迟至30日,在30日之前都可报名提交作品)一、大赛背景:“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作为一项推动本地竹产业创新、竹产业升级,引进竹产业优质人才的大型工业设计竞赛,从首届举办以来,吸引了众多优秀的设计师及组织、高校参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为了继续推动政和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进程、完善产业链建设,扩大政和产业影响力,故决定举办第二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二、大赛主旨:第二届“政和杯”国际竹产品设计大赛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竹材资源为基础,突出地方竹艺特色,挖掘“竹”文化内涵,旨在调动社会各界设计、研发、制造以及经营“竹具产品”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设计、开发出具有福建地区“竹”文化特色和区域特点、市场潜力大的特色竹产品,加快竹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全省竹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推动我国竹产业大省建设,促进设计师与企业间的作品对接与转化。三、组织单位:主办单位:福建省林业厅承办单位:福建省政和县人民政府四、奖项设置:金奖  1名:奖金 50000 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银奖  共3名:奖金 20000 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铜奖  共5名:奖金 10000 元,颁发奖杯、荣誉证书优秀奖  共10名:奖金 3000 元,颁发荣誉证书入围奖  共31名:颁发荣誉证书;tip:入围作品为50名,其中获得等级奖的19名作品不颁发入围荣誉证书;等级奖与入围奖证书和奖金不重复发放,若获等级奖,默认发放等级奖;优秀教师奖、人气奖不受其他奖项制约,可同时领取。 上述奖金金额均指税前金额;参赛者应自行按照相关国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相关地区的法律规定纳税。优秀教师奖9名,奖金2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最佳组织奖5名,奖金5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人气奖1名,奖金1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tip:等级奖与入围奖证书和奖金不重复发放,若获等级奖,默认发放等级奖;教师奖、组织奖、人气奖不受其他奖项制约,可同时领取。五、赛事流程:a)参赛报名时间:2017年6月8日至2017年9月30日b)作品征集时间:2017年6月8日-9月30日c)作品初评时间:2017年9月16日-10月7日d)作品公示时间:2017年10月8日-10月15日e)作品终评时间:2017年10月16日-10月24日e)终评公示时间:2017年10月25日-10月31日e)答辩/颁奖及论坛时间:2017年11月*注:大赛活动最终时间安排及相关详情以大赛官方网站公布为准。六、作品要求:a) 上传文件要求:(点击 下载模板 ,按组委会要求制作并提交以下文件)①效果图与200字以内设计说明:需用作图软件完成,手绘视图无效,能清楚表现设计者的创意和设计视图,作图软件不限。②六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顶视图,底视图,背视图。③展板:版面主要内容为效果图(整体和局部)、设计说明、六视图④作品PPT;进入答辩环节需准备作品介绍ppt;⑤施工图:需提供各部件尺寸、色彩、材质、角度等细节,需上传犀牛、CAD、AI或CDR等施工图源文件b)无效作品:版面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学校、工作室、企业名称等任何标记信息,否则视为无效作品,此类信息只在报名表进行登记。七、创造主题: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突出竹产品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符合政和县竹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特色,同时还要求参赛者对其设计作品的概念性、便携性、科技性、市场性、工艺性、功能性、纪念性、地域性、系列性、整体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征集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a)竹家居类:竹家居类:以竹材为主的家居用品,如家用日用品、厨卫用具、家具、置物收纳等,以及融合了消费电子、智能穿戴的竹制品;b)竹综合类:竹包装,竹饰品,礼品,旅游商品,创新工艺品及装修装饰、户外公共设施、竹主题会所、空间改造等。八、参赛要求:a)允许每个参赛者提供多份作品参赛,但同一设计概念的系列作品在评审中将视为一件,且每份参赛作品均需提交包含作品要求的参评材料(详见作品要求);b)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自行设计、且无任何第三人契约关系的原创作品,同时亦承诺其递交的作品不曾在其他公开比赛获入围奖以上的奖项;与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类似、为第三方服务并被甲方录用或已在市场应用销售的设计作品不得参赛,一经发现,组委会将取消其作品的参赛资格;c)参赛作品一律不退还,请自留底稿。九、作品材质:a)竹材为主,可以结合其它绿色环保、安全材料;b)工艺合理讲究,在追求外观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客户的情感需求及人性化设计。十、参赛对象:a)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b)任何企业/组织/学校/团体。(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十一、评分标准:参赛作品应充分体现竹文化内涵、突出竹产品特色、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符合政和县竹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特色,同时还要求参赛者要对设计作品的概念性、便携性、科技性、市场性、工艺性、功能性、纪念性、地域性、系列性、整体性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a)实用性(占权重比60%):便于使用操作并具备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能够转化为实物,进行批量生产、商业应用b)创新性(占权重比30%):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品质和时代特征,提倡新技术、新模式、工艺结构创新,具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c)完整性(占权重比10%):提交作品应具备系统性,展示完整,有一定的设计品质、关注人的情感需要十二、评奖规则:a)初评:10位初评专家在线上针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打分,评选50件无异议作品入围。b)晋级:5位终评专家在线上针对50件入围作品打分。按照总分排序,挑选出19件作品晋级,进入线下答辩环节,如有特殊情况放弃现场答辩,取消晋级资格,空缺按分数排名进行填补,组委会在终评前提前确认晋级作品。c)答辩:19件晋级作品以ppt形式在大赛现场进行答辩,根据创作理念和设计思路评选金、银、铜、优秀奖项,共19件等级奖获奖作品。d)人气奖评选:①只在50件入围作品中评选;②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投票期内每个ID有且只有一次投票机会;③本奖项得票数量不计入作品评选总分,不影响等级奖的评选;④禁止任何形式非人工刷票行为,系统将自动剔除刷票票数,获奖名单以剔除后的票数为依归。e)优秀教师奖评选:①高等院校投递作品达50件以上,该作品指导教师才具备此奖项参评资格②只计算有指导老师的作品;③指导老师指导的作品获金奖的,直接评为优秀教师;④以参赛作品的获奖数量为判定标准;获奖数量相同时,以等级奖数量为判定标准;⑤若有意参与此项评选,请在上传参赛作品时填写相应信息,进入评选期后名单不可更改或补填。f)最佳组织奖评选:①已上传营业执照、团队(同ID)参赛作品达50件以上的企业组织才具备参评资格;②以参赛作品的获奖数量为判定标准;获奖数量相同时,以等级奖数量为判定标准。十三、专家评委:大赛评审团队由国内外知名设计大师和行业杰出人士组成,并邀请多个领域专家参与评审,通过多元化的审视和国际化的视野,挖掘创新竹工艺设计作品,推动竹产业升级发展。十四:推荐方法:第一步: 加政和杯作品推荐交流群:648585790(群文件里有作品模板和合格作品要求)第二步:在大赛官网提交作品http://www.zhuyicn.com/Home/Megagame/index.html第三步:提交推荐申请http://cn.mikecrm.com/md13WGS(推荐渠道,获奖率高于社会组)(一个人只有一次提交推荐申请的机会,请在提交作品后在写推荐申请)
2017-06-17

2017年第十五届亚洲设计学年奖

大赛名称:2017年第十五届亚洲设计学年奖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20日打造亚洲地区高等院校规模最大、交流最深入、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教育交流盛会联合主办 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中国建...大赛名称:2017年第十五届亚洲设计学年奖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20日打造亚洲地区高等院校规模最大、交流最深入、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教育交流盛会联合主办 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 战略合作 安龙县人民政府三雄·极光照明 论坛承办 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 特别支持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出版合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合作与支持媒体 《新建筑》《南方建筑》《建筑技艺》《家具与室内装饰》www.design1881.comAAUA设计观察(微信公众号)设计在线:http://www.dolcn.com/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蜕变和全面升级 升级背景 ▕  Background                                                      15年以来,学年奖及其精神一定是锐意进取、自我更新和快速迭代发展并自我超越的开放、自由、平等和互相尊重与包容也是其优秀传统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历经改名、增设奖项、增加评委,拓宽参与的院校与机构、多次与国际学术和专业机构的交流,她所包含的内容与外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界和产业合作的国际联盟组织,十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托举她进入一个更大的国际、国内、学术、行业联盟的国际平台。 为了更名实相副的推动活动的发展,经与评委、参加院校和重要合作支持机构的沟通,2015年在第十三届活动中升级为亚洲设计学年奖,其主办机构为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Asia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Alliance,简称AAUA),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是响应国家战略发展,在新常态下作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行业内学术与产业、行业更加紧密对接的国际联盟组织。 联盟提倡构建一个更开放、有远见、更有责任的平等、相互尊重的行业合作组织,关注、支持并推动全球视野下的亚洲城市与建筑行业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产生及发展。 而亚洲设计学年奖是其学术和专业作为平台进行产学研结合、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甚至不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是和伦理价值下的政策、法律的制定、完善,和文化、历史变迁产生的影响紧密相关;是和投资、工程、运营维护和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紧密相连,更关系到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及其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而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这一切也都在改变着设计自身,设计及其教育的讨论自然不仅仅在高校之间,而是在产业的车间里,在工程中、在实验室里;在行业的各种顾问服务对接和交流、协同设计及其产业发展合作里。 以世界的视野观察亚洲,以亚洲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的发展。产业发展如此,设计及其教育亦如此。活动宗旨▕ Event Purpose                               1. 通过此项活动推动各高校间的教学与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实践与学术交流;2. 本活动是设计与交流在产业发展和行业交流的重要平台;3. 依据各院校教育和各地区经济、历史与文化的背景,探讨和挖掘不同的教学优势与特色,也是对我国高校不同学科背景下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评估的探索;4. 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促进大学生坚实地迈入社会与市场,催生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同时探索人才培养机制的实验性、开放性和更多可行性;5. 通过本项活动将对推动我国设计教育发展、提升我国设计领域整体水平产生积极影响;6. 构建产业和行业发展领先的相关企业与高校设计教育合作的教学互动平台;7. 致力于建立开放性的互动平台,以学术和专业为核心,推动教育和产业、行业对接;8. 推动中国设计与教育在更广泛的国际视野下的交流和合作。 参加院校▕ Participating Schools开设以下及其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光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工业设计奖项设置▕ Prizes Setup由于发展的需要,2017年亚洲设计学年奖参赛方案将继续尝试新的实践和探索学科体系的存在自然有它历史的原因,然而所有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现真正的问题和真相,并给出创造性、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和解决之道变革基于以下思考1、国际化的学术和专业对接2、产业化的学术和专业对接3、开放性的学术和专业对接4、综合性的学术和专业对接 很显然,空间的类型只是我们界定问题的一个角度和研究方向。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地域化的问题都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我们很难孤立而封闭地思考面对问题本身的国际性,更由于学术和专业本身的语言世界的不同,我们更不适合使用产生不同理解的语汇或概念界定。学术和专业研究本身就是为产业发展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本身也在学术和专业上做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与产业发展积极对接是学术和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毋庸置疑,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开放性社会之中,我们的思考和探索之路自然也要开放性的,世界本身就是综合的,设计的定义和边界本身也是模糊的和充满不确定性,面对本身就是复杂的和综合的问题,其解决之道自然也是需要综合而系统思考的——我们将会在以下方面受到存在问题的挑战1、快速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2、始终不变的人性及其以新的不同的面目呈现的欲望3、个体、机构与时代的关系3、个体、机构与所处的国家与系统的生产关系运营机制和系统特点 我们围绕着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整合相关领域的知识来系统而有机地研究它的最佳组合解决之道,新的构思,都不应该被原有的知识体系所束缚,要做的就是提出更高的目标,去整合和重组;去实验和实践;去探索更有价值的解决之道。  面对设计对象及其所处系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2017亚洲设计学年奖竞赛方案的变革也是我们共同积极思考和探索的一部分  第一类:专业奖项为提高学科交流水平,我们面向本科以上的设计教学交流设置相关奖项。高职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水平参与到相关奖项类别 1、保护与修复该奖项针对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奖项关注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等方面,更注重对于地域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挖掘、梳理和保护,倡导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不仅仅以当下发展的政治经济逻辑对待历史与文化。尊重本质与真相,以保护与修复为主的项目实践。 2、更新/改造与转型建造及其设计的功能类型随着时代发展,其使用方式和服务对象改变,需要新的设施更新和设计激活,本奖项关注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针对新的功能需求提出创造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包括改造、加建、整合和不同的使用方式研究等。在植入新的元素中,从细部、空间、尺度、材料等方面综合提升其综合价值。 3、临时与可移动建筑与空间 和永久性建造思考相对的是大量的空间设计其实具有临时性或可移动性的设计特点,包括装配式建筑、集成建筑、短期和临时景观、临时装置等,本奖项关注于设计项目本身的灵活性和可装配或移动性特点做定位研究。该奖项鼓励对土地和环境的开发和使用方式做更有价值的综合性的创造性研究。4、商业建筑与空间以商业服务和展示为主要目的设计,本奖项关注在投资与收益作为目的的运营维护、管理的基础上,商业行为的高质量的氛围营造和商业空间的综合社会价值设计探索。并且考虑项目所在地域的地理条件、社会人文、消费特点和发展趋势,适应当代多元化的要求。 5、文化建筑与空间以文化和教育性为主要属性的设计,本奖项关注文化空间与人行为空间的对话,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公众参与。强调在文明的普世价值下探索文化本身及其空间关系研究。功能属性伴随社会发展发生变化,探索更多可能性,重视交互与体验。 6、居住建筑与空间居住建筑的发展一方面基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满足不同人群和对象的精神需求。因此对居住建筑与空间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从空间的灵活性,功能多的多样性,以及光环境的气氛综合考虑,研究整体建筑的布局的环境协调性和宜居性。同时,空间服务于人,设计中不但在空间关系中体现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与思考,更注重深层次的精神追求,空间不但考虑到提升生活状态,更是研究生命体的精神境界与空间的关系。 7、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基于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本奖项关注绿色材料的利用与科学处理,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及室内设计,关注基于节能、节地与环保的建筑设计,强调对环境及生态的尊重。提倡结构性、系统性的思考和更为综合性的设计研究。保护环境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倡自然本身的生态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新的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应该呈现出更加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城市,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严重大众健康危机。我们寻求能改善和提升大众健康的空间和环境设计途径。这些途径可以鼓励人们的身体活动,舒缓精神压力,降低精神疲劳,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或产品,以及增强社会资本。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们已经为粗放的城市发展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环境问题和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和整个国家的命运。 8、展示设计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影响和挑战着固有的展示、展览的理念和观看方式,新的交互和体验不但体现在技术和设备本身,空间本身也随之在改变,展示设计不能理解为是一个空间设计的概念,它应该有更丰富的理解和内涵。展示设计所包含和涉及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技术、产品和相关设施,甚至体验和交互研究都是展览设计发展探索的一部分。 9、设计研究 该奖项的评审由《新建筑》杂志社和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合作,优秀的论文将优先在《新建筑》杂志选登设计研究成果包括设计理论研究成果和设计实践研究成果,均以论文形式提交。要求具有深度的设计过程的研究,以论文及研究报告的方式提交,关注于在设计进程中产生新的设计认知、方法和设计价值思考。设计研究应该是基于但是要超越具体研究对象的,应该更有跨越时空和角度、角色抽离的特征。设计研究应该更本质地、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做批判性研究。设计范畴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专业,可涉及科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强调设计思维与设计行为的相互作用,为设计实践本身提供多维度的价值思考和设计决策。设计研究的成果提交要求提供其项目背景、论证过程和相关理论依据、数据、影像等,字数在1000字左右,入围后评委会将根据评审需要要求进一步提供更多研究报告资料。 组委会根据每年投稿的数量、质量和评审结果进行一定比例的奖项调整注:作品参评类别不再分类设计奖/创意奖,奖项评审更注重设计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及其解决具体工程项目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奖      项  金   奖 银   奖 铜   奖 优秀奖 保护与修复  1 3 5 20 更新/改造与转型  1 3 5 20 临时与可移动建筑与空间  1 3 5 20 商业建筑与空间  1 3 5 20 文化建筑与空间  1 3 5 20 居住建筑与空间  1 3 5 20 生态、健康与可持续  1 3 5 20 展示设计  1 3 5 20 设计研究  1 2 3 10  第二类:专题奖项 光与空间  最佳设计奖颁奖单位: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   三雄·极光照明学院参赛对象:参加学年奖的作品适合“光与空间”奖项要求的作品,请在投递选项上注明,奖项不占用每个学校的16个既定参赛名额。也可以是单独投递。奖项安排:金奖1名  银奖3名  铜奖5名  优秀奖20名。评委会根据每年投稿的数量、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奖    励:金奖和银奖获得者(一位代表)安排设计考察学习;金奖和银奖优秀指导老师(一位代表)安排设计考察学习;说  明:亚洲设计学年奖“光与空间”设计竞赛的设立,是为了对城市设计、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其设计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光在空间中的的表现和想象力等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其设计作品中自然光和人工光的运用对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理解和关怀,并为亚洲未来的年轻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发展和交流的平台。        界定清晰的设计目标  1.1 美学与功能的目标、视觉任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能耗限制与建构要求       阐释清晰的设计概念  2.1 照明设计支持并增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 2.2 照明设备很好的整合到建成环境之中 2.3 设计创意具有创新性与唯一性       表达清晰的解决方案  3.1 阐释明晰的光的数量标准 3.2 适当的光的质量标准,诸如视觉舒适、防眩光、对比度等等 3.3 节能与环保理念的执行,天然光的整合、夜天空保护等 3.4 成功解决照明设备的易达、可维护、合理隐藏  第三类: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以及亚洲设计杰出奖(评委会大奖)设立三个奖项:亚洲设计杰出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以及优秀组织奖(机构) 亚洲设计杰出奖:在各专业奖项中获得金奖的作品竞选出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及探索性的作品。 优秀指导教师奖:毕业设计作品得到铜奖以上的学生指导教师 优秀组织奖:组织学生集体参赛的院校及其它合作机构,必须是组织集体参加竞赛的。各校组织竞赛活动的情况(海报张贴、竞赛辅导等照片和视频文件等)请整理好,随作品一起寄送到组委会,将作为参与评选优秀组织奖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个人名义参赛的获奖作品不作为高校优秀组织奖的资格评定。奖励▕ Rewards                                             2017年度奖项的个人奖励除了奖杯和证书,还将纳入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设计人才库;国际学术权威评委签名;国际和行业优秀设计机构提供实习和就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国际和国内);国际和行业优秀设计机构的workshop项目;国际设计合作高校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合作伙伴的游学资助;具体奖励方式由合作机构确定后进一步公布 评委及评委会构成▕ The judges constitute                          2017年度评审机制革新组委会每年将根据奖项发展需要和评委会成员提名邀请国际学术权威做年度评委会主席(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分别邀请),轮值评委会主席负责评审工作本身,保证评审工作的透明、公开、专业性和评审程序的公平、公正地执行。 评委构成更加合理:增加国际学者担任国际评委,并积极邀请全球知名设计机构设计总监和主管、投资方和知名开发方、运营和管理方加入评审委员会,全方位、多角度对设计本身做价值判断和专业评审界定评委构成国际化,和产业、专业对接:按照一定比例邀请以下专业人员参与评审工作行业主管和政策制定者投资及策划专家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项目运营和管理专家设计伦理研究专家工程技术专家等 最后的评审将根据需要,特邀请指导教师和学生做专业现场汇报,经全面评估后确定各项大奖的归属。革新后的评审工作将更全面和细致,也使奖项本身更有活力和吸引力,亚洲设计学年奖将体现其作为价值技艺的价值设计观和一贯的社会责任感。 参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Participating in Judgment 无论设计实际图纸数量的多少和版面尺寸的大小,所有交送参评的作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不符合要求者视为无效作品,不进入终评程序。1. 提供参赛资料包括3部分:  A     专家评审部分:  A1:  提供JPG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草图方案,主要平、立、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 A2: JPG文件最少不能少于10页,最多不得超过20页,为方便专家评审,请把每张图片控制在1600×1600(像素)(精度72dpi)以下;每张图片文件量大小不能超过3M;  A3: 设计说明应结合调研分析和设计流程进行,不单独列出,无设计说明、只有效果图的参评方案视为放弃参评。  A4: 动画和PPT不作为评审文件。  A5: 这一部分不得出现参加院校、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  B 出版使用部分:提供JPG文件,并按A4竖向幅面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350dpi,以便满足出版需要,数量不超过5页;  C 展板使用部分:提供JPG文件,并按A0竖向幅面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72dpi,以便满足展览需要,数量不超过5版。 (注  明: 参赛作品均需刻录在DVD或CD光盘上,寄送到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2、为保证一定的参赛作品质量,各参加院校的参赛作品须由校方推荐,并提供推荐意见没有校方组织的各院校学生,须按参赛要求把资料寄给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3、为提高评审效率,各高校可以以学院、系或专业科为单位参加。各以系或专业科为参赛单位的高校的推荐作品方案最多不能超过16个(本科城市设计、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类别),超过部分视为以个人名义参赛;“光与空间”不占用此名额4、各参加院校请详细填写参赛资料表格(标明参加学生的姓名、联系电话,作品名称,指导老师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在作品光盘中须刻录参赛资料的电子文档和须备案使用的参赛资料表格的打印稿;5、所有文件刻录前需进行杀毒,以免造成文件损坏。评审要求▕ Requirements of Judgment                          1  设计成果应体现对社会、文化、历史及生态可持续的关注,符合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观;2  设计成果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针对性的需解决的问题界定;3  设计成果清晰地表达设计分析思路和设计思考过程;4  设计的调研和分析,也即其设计思维和设计逻辑应该是设计的一部分要特别体现出来,倡导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符合设计目标逻辑的设计成果;5  设计成果包含符合国家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的完整的设计图纸内容;6  设计成果通过效果图、实体模型照片等方式客观真实地表达设计效果与设计意图;7  设计成果关注结构、材料构造、及设备技术条件等工程技术可行性问题;8  设计充分尊重地域环境与材料的关系及其对基础材料的创造性使用;9  设计成果版面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完整、表达清晰。 参赛程序▕ Competition Procedures                                  参加的高校请向组委会邮件索取参赛申请表,或登陆学年奖网站:www.design1881.com 下载参赛申请表。参加活动的各院校所交参评作品不得超过16件。交件截止时间不得超过7月20日,以寄出作品时间的邮戳为准。 秘书长办公室:姚领、石奇杰、黄嘉宁联系电话:020-87589132、87589232、38486899电子邮件:xuenianjiang@design1881.com 网    址:www.design1881.com学年奖QQ:1693304548、1277960467微 信 号:xuenianjiang-1、xuenianjiang-2、xuenianjiang-3微信公众号:亚洲设计学年奖、亚洲设计观察收 件 人: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回执请寄: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39号中怡城市花园A座3002 邮    编:510610QQ群:571656393(进群请备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   由组委会负责作技术性筛选,筛除不符合提交规则的作品,不符合专业设计制图规范(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效果表现图)的作品,并分送专家评审。评审程序:技术评审——初评(价值导向和按照比例筛选)——打分汇总——终 评3.  参加活动的各院校及个人不再交纳任何费用4.  投稿请注明:学年奖组委会 收单位投稿:投稿单位详细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手机、办公电话等个人投稿:学校、院系、班级名称、个人详细信息(姓名、电话),注明个人投稿。参赛说明▕ Specifics:所有参赛者文件必须齐全,否则无参评资格,作品均请按照要求署名和提供作者详细联系方式;活动组委会有权刊登及出版、展览本次活动作品,以作宣传之用,不再另付稿酬;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属活动组委会所有;凡参加本活动的设计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利内容,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各参赛院校请勿在光盘背面贴上各类标签。如需标识请用油性笔进行标注。每个参赛方案建立一个文件夹。在其下分别建立“专家评审”“出版”“展板”三个文件夹,在里面分别放入对应的电子文档。当一张光盘无法容纳下3个文件夹下对应的文档时可以增加光盘。但需在光盘下建立类似的文件夹以便识别文档所属类别。在参赛表格中请完整填写作者、导师、院系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出现电子文档不能读取等特殊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本人。一个作品只能参与一个奖项的评选,并在参赛表格中详细说明(光与空间和展示除外)。作品参评类别不再分类:如设计奖/创意奖。作品提交前请作者和老师详细检查专家评审部分的电子文档已经清除作者、导师、院系等相关信息。在评审中如发现有相关信息的作品视为自动弃权。参评电子文档严格按照参评要求提供,不符合规格者也视为自动弃权。组委会在安排评审时有权根据评委意见把作品类别调整到更合适的奖项类别进行评审。 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亚洲设计学年奖组委会中国建筑学会历史与文化学术委员会 二零一七年五月相关附件下载:回执与报名表
2017-06-17

2017上海设计之都——申通德高公益创作年展征集作品(平面 or 摄影 or 电子作品)

活动名称:2017上海设计之都——申通德高公益创作年展 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8月28日 活动介绍每年,社会上都有很多时新的公益话题涌现,作为创意者和设计师,紧跟时代,不断更新,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符...活动名称:2017上海设计之都——申通德高公益创作年展 投稿截止日期:2017年8月28日 活动介绍每年,社会上都有很多时新的公益话题涌现,作为创意者和设计师,紧跟时代,不断更新,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符合时代需要,受众需求的公益作品成为设计者们的使命。然而不管公益话题如何变化,公益创作从“心”出发这一点永恒不变。创意者必须真正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解剖,用心去诠释,才能使公益作品不流于形式,不止于煽情。从而真正成为社会和人类所需要的作品,真正对公益传播和公益事业产生价值。2017年的公益创作年展-创意“心”视野,我们要让公益创作摒弃闭门造车和空洞煽情,使之真正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真正具有生命力。并用心发现我们曾经忽视的,却真正是社会所需的公益视野。活动流程为了使本次公益征集影响力最大程度发挥,让更多热爱公益设计的设计师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将分5轮进行征集,并在上海地铁月度展示,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征集要求a)平面作品: 版式长宽比2:1。需提供5兆以内的jpg小图。如需展示,务必提供3000mm*1500mm的尺寸,精度至少72dpi的ai或psd分层文件(大学生组暂时只要提交:版式长宽比2:1,精度72dpi,5兆以内的jpg图片,创作理念。psd源文件请保留,暂时不用提交。);b)电子作品:整体尺寸 为1920*1080,制作软件可为WMV、After Effects、Flash、3D MAX、MAYA;c)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或者照片元素,必须注明来源,并取得书面授权认可,活动及活动组委会只负责考察作品本身的质量,作品内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由参赛者本人负责;d)提交作品时,请注明创作理念;作品提交方式参赛者可在截止日期前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报名和作品提交。1) 大学生组投稿通道:http://ps.webxun.com/shentongdegao/    设计作品通道(专业组)http://shijue.me/page/contestv/views/index?id=fe18ad689b8b4f778b4c83c7c484d011&r=20170315gongyi&p=index2) 摄影作品通道: http://www.500px.me/community/contest/details/4d23f804691b4aeba97864c90879d784  3) 电子作品Email个人信息和作品信息至 mail@stdecaux.net.cn 奖项设置a)金奖:平面组和视频组各1名,奖金各10000元;b)银奖:平面组3名,视频组1名,奖金各5000元;c)铜奖:平面组5名,视频组3名,奖金各2000元; 精神奖励:a)专业组所有个人获奖者将授予活动组织方签发的奖杯和证书;大众组(大学生组)增设优秀奖若干,授予活动组织方签发的优秀奖荣誉证书;b)获奖作品还将在闭幕式后,在地铁广告专区中连同获奖者姓名(名称)以及照片进行展示;c)部分优秀作品可签约相关单位进行长期展示,参与巡回成果展示;d)以广告公司员工名义获奖的参赛者,凭获奖证书,该作品今后参与上海市广告协会所主办的由个人和单位共同参加的公益广告评选活动,符合条件的可获得直接入围资格; 注: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作为大学生组参赛平台,参与进这次公益广告征集活动中,特此告知,请各位参赛选手知悉。评审标准1)原创性切入角度、观点、构思是否新颖,表现手法和表现语言是否独特能否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享受和感官刺激。2)感染性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受众,是否具有感染力、传播性。3)艺术性画面美术效果评估,色彩及构图4)实效性画面的诉求点是否传达到位。是否能让观众准确明白广告所传达的含义,并且认同画面所传达的主题。5)时事性能否针对当下的形势热点进行有效创作。时代在不断进步,所对应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能否与时俱进地进行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相关权益1、作品中如使用他人肖像,必须注明来源,并取得对方的书面许可。活动组织方只负责考察作品本身的质量,作品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等问题由作品提供者本人负责。 2、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由参赛者本人独立创作完成,且保证参赛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因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 3、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 4、大赛进行期间,参赛者拥有作品著作权,主办者及其被许可人拥有参赛者作品的使用权。所有参赛作品将可能被放置到互联网展示,或刊载于报纸、期刊以及评选活动的相关材料中,不另付稿酬。 5、以上使用权仅指用于摄影大赛的宣传,以及获奖作品可能用于出版获奖别册。如果参赛作品被选择用于稿件,会按正常标准支付稿酬。 6、主办方、协办方等大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组委会主办: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 上海市广告协会 上海申通德高地铁广告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广协网(http://www.shaa.org.cn/)全程战略合作伙伴:视觉中国媒体战略合作伙伴:SMG东方广播中心高校战略合作伙伴: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大学生组投稿通道:http://ps.webxun.com/shentongdegao/
2017-06-16

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

大赛名称: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15日17时         休闲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举办休闲农业创意大...大赛名称: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15日17时         休闲农业是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举办休闲农业创意大赛旨在推动创意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休闲农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把文化创意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更好的嵌入休闲农业发展中。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南京市规划局、中共南京市委农工委、中共南京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南京四叶草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国际新景观》杂志社 本次大赛特成立“中国·南京休闲农业创意大赛组织委员会”,并成立专家委员会。  二、参赛对象:  全国范围内愿意为南京休闲农业提供创意的单位或个人,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团队或个人;南京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等。  三、征集起止日期  本次大赛于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正式启动,作品投稿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17年7月15日17时(以邮件发出时间或信函邮戳为准)。   四、创意主题及征集标的  本次大赛征集作品包括命题设计和非命题设计。 具体分为五个创意方向: (一)农园创意 (二)景观创意 (三)产品创意 (四)包装创意 (五)营销创意 (命题详情登录http://www.njladc.com/ 点击我要参赛,选择参赛题目)   五、报名及提交方法  1、线上报名及提交 线上报名时间:2017年3月31日 -7月15日,9:00-17:00(截止时间以邮件发出时间为准) 登录官方网站,查看题目要求,下载并填写报名文件,将参赛报名表、参赛承诺书及其他参赛文件打包发送至大赛作品征集邮箱。 邮箱地址:njxxnycyds@163.com ,本次比赛不收取报名费用。 2、线下提交 线下提交时间:2017年3月31日 -7月15日,9:00-17:00(截止时间以信函邮戳为准) 登录官方网站,打印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承诺书,并将电子设计文稿刻录成光盘,快递发送至大赛组委会(请勿使用平邮方式)。 组委会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德盈国际广场4栋1616室   六、评审流程  大赛评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组成专业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并由社会大众进行网络评选,邀请公证机构全程监督。为鼓励青年学生参与,针对青年学生作品增设青年新锐奖10名。  1.初评:大赛将组成专业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设计稿件进行初评,评出100件入围作品。 2.公示:入围作品将在南京市农委官方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3.网络评选:公布100件入围作品,并进行网络评选。4.终评:由专业评委会,参考网络评选结果,进行终评。 5.表彰:获奖者将受邀参加颁奖仪式,并参加中国南京第十三届农业嘉年华。   七、荣誉奖励  大赛设奖项:五类创意方向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最高奖金10万人民币。增设青年新锐奖10名,奖金2千人民币。优秀奖60名,奖精美创意礼品1份。  大赛将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名。所有入围作品将集结成册,并在中国南京第十三届农业嘉年华现场展出。   八、实际成果转化  1、将成立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孵化中心,聘请业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创意休闲农业导师团,搭建创意农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创意农业+模式,搭建创意休闲农业供需对接平台,为全市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培训、孵化、推广等服务。  2、所有入围作品将入选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孵化中心优秀案例库,获奖作者将有机会被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孵化中心聘为签约设计师,直接与南京休闲农业需求主体对接。  3、获奖作品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南京市创意休闲农业项目,获得项目建设扶持资金。 九.大赛联系方式  1.大赛官网:http://www.njladc.com/ 2.联系邮箱:njxxnycyds@163.com 3.联系电话:025-58789883(转201) (工作日9:40-12:00 ,13:30-17:50)              025-68786152 (工作日9:00-12:00 ,14:00-18:00) 4.邮寄地址:南京市德盈国际广场4栋1616室 5.合作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 ps.webxun.com
2017-06-16

2017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

大赛名称:2017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17:00景园学字[2017]第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风景园林学(协)会,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分会,有关高校...大赛名称:2017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17:00景园学字[2017]第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风景园林学(协)会,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分会,有关高校:为配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的举办,鼓励和激发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性问题的思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拟举办“2017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组织单位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竞赛主题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三、参赛资格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校风景园林专业及风景园林相近学科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均可参赛。参赛学生可以个人或者小组名义报名参赛(参赛小组不超过5人)。每名学生限报一件作品,即参赛者在报名表上只能出现一次,每件作品可设1名指导教师,每名教师参与指导作品不超过2个,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本次竞赛分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含硕士、博士)。四、奖项设置(一)本科生组一等奖3名,奖状+奖金6000元;二等奖6名,奖状+奖金3000元;三等奖10名,奖状+奖金1000元;佳作奖若干名,奖状。(二)研究生组一等奖3名,奖状+奖金6000元;二等奖6名,奖状+奖金3000元;三等奖10名,奖状+奖金1000元;佳作奖若干名,奖状。五、参赛要求1.参赛者可自选与竞赛主题相吻合的场地与环境。2.参赛方案所有内容均须原创,不得包含任何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如发生侵权行为,主办单位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3.所有提交文件在评审后不退回给参赛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有权无偿使用所有参赛成果,包括任何形式的出版、展示和评价。六、作品格式要求1.提交材料为电子文件,包括A、B两个部分。A 部分:参赛作品全部排版在一张图纸上,含必要的设计图和说明文字。图像文件采用JPG格式,100%打印时版面为120cm高×90cm宽(竖向构图)。草图扫描与图文排版时按300pixels/inch(获奖作品可能要求提供原始高精度图片,以备出版之用),但最后提交时可以适当压缩,总大小不能超过10M(否则无效)。图像文件中不得出现任何反映作者、指导教师以及学校等相关信息,违者将取消参赛资格。文件命名为“注册号.jpg”,如:045.jpg。(“注册号”由竞赛组委会在参赛者报名后提供。)B 部分:参赛报名表(见附件),含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以及学校名称等信息。报名表采用PDF格式,文件总大小不能超过1M。文件命名为“注册号.pdf”,如045.pdf。2.设计作品中的设计说明和注解均采用中文。七、报名和作品提交1.报名。参赛者须事先填写参赛报名表,文件命名为“第一参赛者姓名+所在学校.pdf”,于2017年6月30日17:00(北京时间)前提交至竞赛指定的电子邮箱gdesign2016@126.com。组委会将对参赛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者将得到一个注册号,由组委会于2017年7月15日(北京时间)前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参赛者。2.所有参赛作品和参赛报名表须于2017年9月10日17:00(北京时间)前同时提交至竞赛指定的电子邮箱gdesign2016@126.com,邮寄主题备注为“第一参赛者姓名+所在学校+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推荐”,逾期者无效。3.竞赛组委会在收到提交电子文件的邮件后,将自动回复邮件确认,但不对所提交文件的完整性负任何责任。4.竞赛指定电子邮箱:gdesign2016@126.com八、其他1.未尽事宜、变更通知和竞赛结果详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网站(http://www.chsla.org.cn )。2.参赛者均被视为已阅读本通知并接受本通知的所有要求。3.本次竞赛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九、联系方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文倩185-9199-8319                  王晶懋183-0922-860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刘艳梅010-88083198,18513082199电子邮箱:gdesign2016@126.com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 http://ps.webxun.com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二O一七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2017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报名表.docx
2017-06-16

2017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全国征集作品

大赛名称:2017云南公益广告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 5月26日下午,2017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启动仪式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举行。据了解,本届大赛主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赛名称:2017云南公益广告大赛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 5月26日下午,2017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启动仪式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举行。据了解,本届大赛主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依托“金鼎奖”大赛和全省、全国社会各界的力量,自6月1日开始面向全国征集蕴含“云南元素”的公益广告作品。 大赛征集主题: 此次公益广告大赛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明办、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云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承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为主题,旨在激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创新创意活力,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公益广告创意、设计,传播公益话题,倡导公益精神,提高全社会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征集作品类别: 据悉,本届云南公益广告大赛共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平面类、影视类、广播类、交互类(新媒体)四大类,每个类别分别设立金、银、铜奖,同时对积极组织个人、企业参赛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大赛奖金共计16.4万元。 大赛评选方法: 大赛自6月1日开始收集作品,投稿时间截止至8月31日。届时,全国广告创意专家及高校知名专业教授(包括云南高等院校)组成专家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同时引入社会公众进行互联网投票。 此次所有获奖作品将被纳入省文明办“云南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库”,通过云南网、云南文明网无偿提供各级广播电视台、网络及社会各界使用,推荐给高铁、航空、公交、地铁、移动电视、电影院线、视频网络等各级各类媒体刊播和运用。 可参赛人群: 大赛面向全国广告公司、创意设计公司、制作公司、广告主;从事品牌、广告、文化、公益等事业的个人或团体;各广告发布单位、呈现单位和传播单位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学生社团以及各热爱公益事业和热心公益传播的组织或个人征集作品。 参赛方式: 1、大赛详细通知和文件请前往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官网www.kmacip.com、云南省文明办官网www.yn.wenming.cn、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www.ynaic.gov.cn进行下载; 2、参赛者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随作品电子版文件一起打包压缩发送到大赛邮箱:yngygg@163.com。
2017-06-10

2017年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

大赛名称:2017年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6月15日 2016年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海峡...大赛名称:2017年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6月15日 2016年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海峡两岸设计人才的交流对接,帮助更多优秀的设计创意与我市制造业企业需求结合。为继续展现海峡两岸设计高校毕业设计作品风采,发掘和发现独具前瞻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年轻设计师与设计作品与我市制造业融合对接,同时也为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决定继续举办2017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以下简称“毕设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原创力量·彰显魅力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单位: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单位: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华侨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矮凳网协办单位: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办三、活动宗旨通过海峡两岸院校毕业设计作品展览与宣传,传播优秀设计理念,展示院校设计实力,为我市制造业企业与设计院校搭建合作桥梁。运用创意网络平台的聚力,整合政产学研的力量,为企业、设计师提供对接、众筹平台,加快产业转型。四、作品范围及参加说明毕设展征集范围:设计类院校或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如:环艺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服装(时尚)设计等各设计领域的应届毕业设计作品。毕设展参展对象:2017年应届毕业生(海峡两岸高等设计院校或设计专业)。100新锐设计师参评对象:海峡两岸各大设计相关专业学生、从业设计师、设计自由人或设计爱好者。参选者需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评作品已获奖、已申请专利或已上市均可。报名通道:参评选手通过大赛指定的报名通道矮凳网(IDEN.CN)进行在线提交作品报名。五、奖项设置 序号 奖项 名额 奖励 1 十佳设计奖 10 笔记本电脑/奖杯/证书 2 优秀设计奖 5 奖杯/证书 3 最具人气奖 3 奖杯/证书 4 优秀组织奖 5 3000元奖金/证书注:1、本次大赛所有获奖作品将获得由果核知产提供的免费版权申请服务。2、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经过组委会研究,以上奖项可以空缺,所有奖项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自行承担。六、作品提交作品要求参展作品符合评选范围,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权利;参赛者必须承诺参赛作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发生纠纷,一概由参赛者承担责任,且组委会有权在活动的任何阶段单方面取消其参展及获奖资格;组委会将在活动官方网站对参展作品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如对参赛作品的参展资格、知识产权有异议,可通过电子邮件将相关证据发送到组委会邮箱,经组委会核实无误后取消其参展资格。参展作品如与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或在获奖后发现并核实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组委会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奖杯奖品,同时不再递补相关奖项。(二)作品格式作品须为RGB 模式,JPG版面档格式,分辨率:300dpi(所提交的作品板式按照该院校毕业设计版面上传即可)。设计分页图:6页以下,以JPEG格式分页上传(每页分辨率为72dpi,大小不超过3MB)。作品中不得出现以下内容:参赛者所在单位名称及logo、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或与参赛者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七、活动安排报名阶段(6月15日前)参展的院校学生在6月15日前提交参赛作品。登陆大赛指定官网矮凳网(http://www.iden.cn/Youzhan/YouzhanWorksList.aspx?id=112)进行在线提交作品。2.组建大赛评奖工作委员会、评奖监督委员会,邀请境内外著名工业设计专家及有关行业专家、 高校教师组成初评专家组和终评专家组 。初评阶段(7月中、下旬)组织初评专家通过大赛官网进行网络投票,采取“推荐”或“不推荐”形式,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选出100件入围作品, 并在泉州经济信息网、 大赛官网、今日头条上进行公示。对入围的100件作品进行线上票选,评选最具人气奖3 名。(三)终评答辩阶段(7月下旬)组织专家对前20名选手举行终评答辩,并结合网络投票情况,通过百分制打分的方式排序, 分别确认十佳获奖作品。评奖工作委员会对组团参赛单位提交的参赛作品提交量、参赛作品入围量(各按50 %权值)进行计分排序,确定参赛的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四)颁奖、展览阶段(8月上旬)举办颁奖仪式,邀请获奖作品个人或单位出席。汇总参展作品,由组委会按照参展院校进行分类,在泉州举办线下全国最大的高校毕业设计展, 同时结合矮凳网,与参赛院校、选手进行沟通,将作品投入矮凳网设计购栏目,进行与企业购买对接,推动更多设计成果在泉州市对接转化、更多创意设计人才在泉州市落地创业。编辑《2017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曁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年鉴》。4.举办新锐设计师沙龙论坛,阐述设计观点、发布设计新趋向, 启迪企业设计思维, 推动设计与企业融合发展。八、成果管理版权说明大赛组委会享有对作品进行线上线下展示、刊登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除组委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提交给本次大赛的作品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宣传、出版、展览及其他形式的推广、宣传等,并不得向第三方转让。知识产权归属所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个人(团体或单位)所有,组委会有权对获奖作品进行媒体上的宣传、出版发行、展示等。参赛者严禁抄袭或仿冒别人的产品或设计作品。一旦发生参赛者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与他人就参赛作品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问题,主办方有权取消参赛者资格,因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侵权导致的法律责任全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有关要求各县(市、区)经信部门届时组织本地企业与优秀设计作品开展对接,推动更多优秀设计成果在泉州落地转化,更多创意设计人才在泉州市落地创业。(对接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九、联系方式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联系人:杨文娟电  话:18759960213                              邮  箱:iden99@163.com地  址:福建省泉州丰泽区浔美育成基地第八层 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5月22日
2017-06-10

2017 台北设计奖竞赛全球征集作品

大赛名称:2017 台北设计奖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28日 一、 关于台北设计奖台北市政府规划办理「台北设计奖」,以「Design for Adaptive City:为不断提升的城市而设计...大赛名称:2017 台北设计奖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7月28日 一、 关于台北设计奖台北市政府规划办理「台北设计奖」,以「Design for Adaptive City:为不断提升的城市而设计」之精神,不断的向全世界热爱创意、设计的人士形塑「设计台北、梦想台北」的城市品牌意象,并公开征选杰出国际设计作品,打造台北市成为创意设计汇流平台,藉以发掘具商机潜力的创意设计、鼓励社会设计意涵,主张设计使人类生活更美好更便利。2017 年正值「台北设计奖」举办 10 周年,历年来台北市政府致力于将台北市打造成为一座具有设计远见的城市,更鼓励设计师们反思设计的意义,把设计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透过设计思维,解决社会大众以及社会或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透过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发挥实质的影响力,更进一步展现台北设计奖「为不断提升的城市而设计」之精神。注:2008~2011 年为台北工业设计奖,2012 年起更名为台北设计奖。二、 办理单位(一) 指导单位:台北市政府(二) 主办单位:台北市政府产业发展局(三) 执行单位: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四) 国际认证/认可单位:1.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Design (Ico-D),2.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 (IFI)3. 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 (WDO)™(五) 合作单位:(依笔划顺序排序)1. 中华平面设计协会2. 中华民国工业设计协会3. 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4. 中华民国美术设计协会5. 高雄市广告创意协会。6. 台湾海报设计协会三、 参赛资格1. 全世界对设计有兴趣者皆可参赛。不限个人或团体。团体参赛以 5 人为限,以其中 1 人为代表人完成报名。2. 参赛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且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以后创作完成之作品。四、 参赛类别分为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公共空间设计三类。(一) 工业设计类工业设计类指可供量产之工业产品设计,包含一般与数字应用、交通工具设计、设备仪器设计、生活及家居用品设计、资通讯及家电产品设计及其他类等。(二) 视觉传达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类包含数字平面创作、识别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及印刷设计(含数字印刷)等。(三) 公共空间设计类提供公众使用的开放空间、政府建筑及部分私人建筑等。五、 参赛时程*主办单位保留上述时间地点变更之权利,请以网络公布为主。六、 报名费用:免报名费。七、 参赛程序 (一) 报名方式:采取网络报名。 1. 参赛者请至本竞赛官网(http://www.taipeidaward.taipei/)取得个人账号。依规定填写报名数据 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寄发「账号确认通知」至报名者之电子邮件信箱。为使数据传送无误,请于报 名时填入经常使用之电子邮件信箱,执行单位将以此信箱传送比赛相关消息。 2. 参赛者取得账号后,可于报名截止日前,自行登入,上传档案。上传档案一律为 jpg、png、bmp 文件格式,尺寸小于宽1190x 高 840 像素 3MB 以下。请留意作品不得标示创作者姓名、公司名称 或其他影响评选公正性之代号,违者取消资格。 3. 参赛者上传作品电子档案、创作理念说明及同意「知识产权声明」,即完成报名程序,系统将自动寄 发「报名成功通知」至报名者之电子邮件信箱。注意事项:请留意作品图文件分辨率是否足够,能供评审了解作品内容及让设计概念完整呈现。 (二) 初复选 为减少纸张油墨印刷以及邮寄空运的资源浪费,以 e 化平台进行收件及初复选之评选,参赛者无需寄 送实体裱板。 (三) 决选: 皆采实体作品审查,各组缴件详细规格如下: 竞赛类别与缴件规格说明说明:为避免运送过程中损坏,参加决选之模型及平面作品请自行将作品包装保护。 八、 评选作业 (一) 评审团组成原则: 1. 由主办单位依照竞赛类别遴选国内外专业人士组成。 2. 每个类别的国际评审团(初选 7 位,决选 5 位)专业人士组成,并来自两个以上不同洲际与国籍。 3. 若评审生病或不可抗力因素不克前来,主办单位保留更换评审团人选的权利。 4. 主办单位需提供评审团之权利与义务的说明文件。  (二) 评审方式 1. 资格审查:针对参赛作品进行包含资格、缴件数据齐备与否、作品格式符合规格与否等审查。 2. 初复选:为减少纸张油墨印刷以及邮寄空运的资源浪费,以 e 化平台进行初复选评审,评审团依照 参赛者所提供之作品档案为依据,主办单位需将所有符合资格的作品档案提交给评审团。初选阶段 将遴选各类别 10%~15%进入复选,之后再各选出 17~23 件作品晋级决选。 3. 决选:工业设计类以实品、模型或 3D 动画图面进行评选;视觉传达设计类以原作品或符合规范尺 寸之海报输出进行评选,公共空间设计类以模型或 3D 动画及符合规范尺寸之海报输出进行评选。 4. 最佳人气奖:针对入围决选作品开放成果展现场票选,每人每类别最多可投 1 票,各类别得票数最 高的作品将获得「最佳人气奖」。 (三) 评审标准1. 主办单位确保评选过程皆在公平公正的流程中进行,且不得影响评审团的评选过程。 2. 当评审团的评选为最终决定后,将不依任何第三者介入评审与参赛者而改变,且参赛者与评审团皆 同意此评选过程。九、 奖项 (一) 奖项奖金 竞赛总奖金新台币 300 万元,各类组奖项如下:说明: 1. 台北市长奖以及各类组之金银铜奖、特别奖、社会设计奖、应用精进奖及评审团推荐奖皆颁发奖座 及奖状,最佳人气奖、厂商赞助奖及优选则颁发奖状乙式。 2. 各奖项得经决选评审会议视参赛作品水平议定「从缺」或「调整」,亦得由决选评审会议决议更动奖 励与奖项名称。 3. 主办单位及赞助单位保有调整厂商赞助奖奖项数量之权利。 4. 所有得奖者将公布于专属网站上,以提供厂商进行设计合作案之相关洽询。 (二) 特殊奖项说明 1. 台北市长奖:以台北市为设计服务目标,就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等层面,提出对用户最 具影响力,让城市永续性进步的设计创意提案,呈现方式不限纯概念规划或实际已经执行之方案。 注: 本奖项就上述定义从所有参与决选的作品中进行评选。 2. 社会设计奖:以创造公众利益为前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利用设计思考来发掘社会亟待改善的 议题,以设计方法为核心,解决人民、社会或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并发挥设计的影响力。 3. 应用精进奖:作品能突破旧有框架,利用创新材料、简化工序、强化应用性的精进来创造商品化的 价值,进而改善生活。 十、 注意事项(一) 本设计活动有关参赛报名、获奖之展览及专刊刊登皆不另收取费用。(二) 所有参赛者,无论身分(学生,专业设计师或社会人士),皆需遵守本竞赛所有条文规定,并平等享有 获得奖项/奖金的权利。 (三) 关于参赛者 1. 参赛作品之知识产权属参赛者所有 2. 参赛者须配合提供其创作之详细图文资料,作为日后报导与展示之用。 3. 在正式参赛前,若作品有在公开场合展出的可能,参赛者须自行确认并保护其作品之知识产权。 4. 进入决选所缴交之模型(或实品)作品所有权移转台北市政府。 5. 本竞赛提供国内得奖作品申请中华民国之知识产权服务,相关办法将另行公布于后续活动公告中。 6. 所有的作品皆为参赛者的自主监督下完成。 7. 参赛者同意遵守由主办单位决定的比赛规则,并接受评审团的决定是最终决定,同时没有其它关系 人介入评选过程。 8. 参赛者需为相关的审查和展览,提供一切合理的信息和实际生产的样品(如果需要)。 9. 参赛者充分了解主办单位对于归还作品等相关规定。 10.参赛者充分了解有关比赛所提供的信息是正确且完整的,参赛者所提供的任何个人信息,将按照主 办单位的隐私政策进行使用 11.参赛者充分了解他们的报名数据,图像和与任何宣传素材,可以由主办单位在竞赛中规划的项目中 (如书籍,目录,展览等)使用 12.参赛者在报名与提交作品时,充分了解竞赛的所有内容。 13.最佳人气奖票选活动,相关注意事项将另行公布于官网上。 14.请自行负责寄件作品运费和缴纳通关时所产生之所有费用。为避免进入台湾海关时间较长,影响作 品到达时间,参赛者于寄件时勿将作品价值填写超过 50 美元。 15.参加甄选者请按照要求规格提供设计作品;并请详阅甄选简章,同意遵守简章及细则所有之规定。 16.为方便国际评审进行甄选作业,每件参赛作品需填写英文的作品说明,供评审委员参考。 17.作者需于报名时同意「知识产权声明书」,声明设计作品以不侵犯他人之知识产权。 18.作者需于报名时同意是否愿意将个人与作品数据提供给集资平台进行媒合接洽。 (四) 关于得奖者 1. 得奖名单以评审委员最后决定为最终决定,执行单位将于评审后 15 日内通知各获奖者。 2. 各奖项得经决选评审会议视参赛作品水平议定「从缺」或「调整」,亦得由决选评审会议决议更动奖 励与奖项名称。 3. 得奖者之奖金或奖品金额在新台币 20,000 元(含)以上者,皆须依中华民国税法规定扣所得税(外国 国籍者扣 20%,中华民国国籍者扣 10%)。台北市政府将于得奖名单公告后 1 个月内将奖金汇款至 得奖者提供的银行帐户,但汇款程序可能需要2 个月的时间, 4. 主办单位将处理相关外汇规定,保证所有的奖金款项都能顺利汇出。 5. 竞赛奖金不包含取得设计师的作品知识产权。 6. 所有得奖者将公布于专属网站上,以提供厂商进行设计合作案之相关洽询。 7. 主办单位将不会对得奖作品进行再制的行为。 8. 主办单位将不负责得奖作品的商业开发规划,故不提供任何开发费用。 9. 获台北市长奖、各类别获金、银、铜奖、社会设计奖、应用精进奖之得奖者若为非主办国之参赛者 或团体,由主办单位邀请并提供参赛者或团体代表 1 人出席颁奖典礼之机票、食宿及接待费;各类 别依金、银、铜奖顺序邀约,总计至多 6名。 10.主办单位保留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的权利,且不涉及商业用途下,于得奖名单公告一年内,可应用 作各种宣传、巡回展览、出版或委托出版,本(2017)年度预计举办一场公开展览,发行一本成果 专刊与其他平面与电子媒体宣传计划,不另支付费用。 (五) 凡获奖作品主办单位将另通知提供档案及相关数据作为展出、编录专辑使用,另配合国际竞赛认证规 格,依其规定提供必要档案数据及实品。(六) 主办单位仅针对得奖作品进行宣传活动,任何未入围作品,将不会被使用或是公开。(七) 资格取消 1. 报名缴交作品裱板档案不得标示创作者姓名、公司名称或其他影响评选公正性之代号,违者取消入 围资格。 2. 入围或得奖作品经人检举或告发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之前创作完成之作品,且有具体事证者,执 行单位得取消其入围及得奖资格并追回已颁发之奖金、奖品、奖座及奖状。 3. 未能于决选缴件截止日前完成决选模型、光盘和文件缴件者,视同放弃进入决选资格。 4. 入围或得奖作品经人检举或告发为非自行创作或冒用他人作品,且有具体事证者,执行单位得取消 其入围及得奖资格并追回已颁发之奖金、奖品、奖座及奖状。 5. 入围或得奖作品经人检举涉及抄袭或违反著作权等相关法令,经法院判决确定者,或经决选评审审 议有明显事实者,执行单位得取消其入围及获奖资格并追回已颁发之奖金、奖品、奖座及奖状。 6. 评审委员之个人、亲友及所属公司之设计作品不得参与设计竞赛。且不得直接或间接提供参赛者任 何协助与咨询。 7. 参赛者之个人、亲友、及所属公司直接或间接参与评审过程,并提供参赛者任何协助或咨询者,将 自动取消参赛资格。(八) 本要点如有未尽事宜,执行单位得随时修正,并公布于官网。 十一、 联络方式 大赛官网:http://www.taipeidaward.taipei/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2017 台北设计奖工作小组」 联络人:吴先生 电话:+886-2-2698-2989 分机 2642 电子信箱:2642@cpc.tw 传真:+886-2-2698-9335 地址:新北市 221 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79号2楼
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