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大赛评审最新动态

大赛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SuperMap杯第十七届全国高校GIS大赛

SuperMap杯第十七届全国高校GIS大赛报名开始时间:2019年4月5日起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8月8日前各有关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地理信息科学相关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激发大学生在GIS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GIS开发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超图集团联合主办“SuperMap杯第十七届全国高校GIS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说明如下:一、组别1.制图组2.论文组3.分析组4.开发组二、参赛对象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包括专科、本科学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三、作品要求参赛团队根据本届大赛各组别要求完成相关作品。要求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不侵犯第三方版权。如有参考其他作品、代码、模型、文档等内容,或引用第三方数据,请在文档最后注明。如侵犯第三方权益,由作品提交团队承担相应责任,且组委会有权因此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项及要求归还相应获奖证书、奖金及奖品。四、参赛费用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及其他任何费用,免费提供大赛所需SuperMapGIS开发软件。参加决赛现场答辩的团队自行负担决赛期间交通及食宿费用。五、时间大赛定于2019年4月正式启动,于2019年9月举办全国总决赛。六、评审非现场答辩:根据制图组、论文组作品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直接评选出相关奖项。现场答辩:根据分析组、开发组作品情况,公布晋级决赛团队名单,晋级组别将通过现场答辩评选出相关奖项。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负责大赛评审。七、奖项设置参赛队伍:各组别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特别优秀作品,组委会将专设特等奖)。提交作品但未获以上奖项的组别将获得鼓励奖。所有获奖团队可获得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获奖证书。其中一、二、三等奖(特等奖)奖获得获奖证书、奖金、奖杯。参赛选手:各组别三等奖以上选手,将在超图发布的实习、就业中获得优先录取资格。同时,超图还将邀请合作伙伴向大赛选手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指导教师: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参赛单位:根据参赛单位提交作品的数量及获奖情况颁发最佳组织奖。其他单项奖项(根据作品情况)奖项名称奖项个数最佳创意奖若干最佳界面奖若干最佳现场表现奖若干最具投资价值奖若干八、分赛区说明SuperMap杯第十七届全国高校GIS大赛设立北京分赛区和武汉分赛区两大分赛区。分赛区获奖小组直接入围全国复评,复评遴选后参加全国总决赛。九、其他事项1.大赛其他说明和内容等请见附件及大赛官方网站,并将通过以下途径对外发布,请随时关注。2.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giscontest.com大赛邮箱:giscontest@supermap.com报名咨询电话:010-59896196郭老师技术咨询电话:400-8900-866大赛官方QQ群:842089622(入群申请时请注明学校+姓名)为保持联系,请避免在赛事期间更换您的手机、Email和常用QQ等相关联系方式。(如需更换请及时更新报名系统中的相关个人信息)以上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超图集团二〇一九年四月附件:大赛相关事项说明一、参赛要求1、参赛者可个人报名,也可集体组队报名,每队不超过4名队员。2、团队成员可以来自不同学校、院系和班级;3、参赛小组可邀请指导教师,但不得超过2人;4、参赛作品必须基于大赛提供的软件来制作完成;5、参赛者需按照大赛规定的提交规范及时间节点提交作品,作品提交模版另行通知;6、参赛作品如获奖,将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示,默认参赛作品符合开源规则;7、提交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不侵犯第三方版权。作品提交后,作品所有权仍归原作者所有,但大赛组委会拥有作品发布和宣传的权利。8、关于版权的说明:如有参考其他作品、代码、模型、文档等内容,或引用第三方数据,请在文档最后注明。如侵犯第三方权益,责任自负,组委会有权因此取消相应奖项及要求归还相应获奖证书、奖金或奖品。9、参赛原则适用于大赛的所有组别,违背此原则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10、本次大赛的详细赛制、规则、奖项设置等请参看大赛官方网站。二、日程安排1、2019年4月5日起接受学生网上报名。报名请登陆:http://www.giscontest.com,点击“报名参赛”,按页面提示操作进行注册和在线报名,并填写相关信息及提交相关材料。2、2019年4月-7月,参赛选手进行作品制作及完善,超图提供在线技术支持。3、2019年8月8日前,提交制图组、论文组、分析组、开发组作品。4、2019年9月,组委会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6、2019年9月,进行全国决赛答辩与颁奖典礼。
2019-04-10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5月31日24:00一、大赛背景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对国土空间规划及空间用途管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村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等不断强化乡村土地利用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及调控作用,将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其中,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强化乡村规划引领,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指明方向。为深入剖析国家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内在需求,探索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可供推广的先进理论、方法与技术工具,2018年6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在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大学生村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大赛以探索土地规划理论、提升规划实践技能和展示村土地规划方案为核心,以激励参赛选手全方位拓宽知识面、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升规划实践技能为目的,有力地促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为不断探索及创新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升全国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技能,大会组委会决定由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接力助推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建设及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规划人才的培养。二、大赛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承办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省土地学会自然资源部长江中游国土调查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武汉天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单位设立大赛组委会,负责此次比赛的筹划、组织等工作。三、大赛时间与地点准备时间:2019年3月28日-5月31日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5月31日24:00决赛时间:2019年6月16日决赛地点: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四、参赛对象及要求1.土地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一般不超过4人。每所高校最多遴选推荐2份参赛作品参加(请排序)。3.参赛作品形式: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及相关成(word格式)。4.作品排版:正文小四号字体,行间距25磅,首行缩进2字符。5.参赛作品评审细则详见附件1。五、大赛流程及安排(一)大赛流程考虑到参赛作品数量和大赛规模,此次大赛拟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1.初赛:参赛人员需自行选择村庄并进行规划设计,撰写一份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字数不限),将电子版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发到组委会指定邮422533323@qq.com,并扫描文末的二维码填写信息,进行初赛报名。2.初赛作品遴选: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31日,届时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初赛作品进行评选,遴选前20名作品进入决赛,并向入围选手发送决赛通知。3.决赛:初定于2019年6月16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现场决赛,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需准备10分钟的PPT演示稿,并准备5份打印成册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会场展示,大赛组委会将邀请专家评委进行现场打分,点评。(二)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一等奖3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11名,奖金1000元。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三)费用安排大赛承办单位负责决赛参赛学生的住宿及餐饮费用。武汉市外参赛人员的住宿由大赛承办单位统一安排。六、联系方式电话:027-87283936(薛老师)邮箱:422533323@qq.com附件1: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土地利用规划技能大赛评审标准一、作品要求1.体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与村土地规划”主题;2.提倡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创作理念;3.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切合时代审美要求,提升大众生活品位;通过创新土地利用规划设计,让生活更精彩、更生态、更健康、更安全;4.参选作品应符合政府有关土地规划法律法规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二、作品范围1.村土地利用规划2.村土地整治规划3.村生态景观规划4.田园综合体规划5.休闲农庄规划6.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三、评选原则1.坚持“多规合一”原则;2.坚持“三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协调原则;3.坚持特色塑造原则,与当地特色呼应,体现丰富想象力、创造性与强烈时代感;4.宜居、宜业原则,应具有人文关怀、重视区域可持续发展。四、评选标准(参赛作品要求符合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审美趋势,具有原创性,同时需考量参赛作品的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及视觉效果的表现程度。)1.与主题“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与村土地规划”一致性2.提案创意与构想3.“多规合一”体现4.规划设计方法5.整体设计呈现效果6.方案汇报沟通表现7.对人文、历史的反思与关注8.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和关注五、参赛限制本次大赛严禁以下两类作品参赛:1.非原创性设计,或存在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作品;2.不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和相关设计要求的作品。六、参赛作品评分表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初赛信息填报,注意每个团队成员原则不过四人,填报时请注意规范。请把参赛作品于2019年5月31号24点以前发送到组委会指定邮箱422533323@qq.com(否则报名信息无效)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4-01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参赛团队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一、大赛主题:过程装备的创新设计及实践为结合过程装备行业工程实际,深入了解过程装备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掌握现代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本届大赛,发掘出更多富有创意的过程装备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等,鼓励参赛团队制作实物,并能有效运行。创新大赛的作品要求具有新意,评审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各高校的参赛选手可围绕大赛主题,根据各自情况可自拟参赛作品题目参加比赛,或者采用赞助企业采用提出的题目进行参赛。二、参赛对象与报名方式参赛选手以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组队报名参赛,也欢迎其它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大赛鼓励团队合作,每件参赛作品可以由多名学生(不超过4名)组队参加,并指定一名团队负责人,每件参赛作品应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各高校参赛小组和参赛作品数量不限。各高校应指定一个学院的一名教师负责大赛报名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并负责填写大赛报名汇总表,报名方式采用网站直接报名。大赛报名网站:http://www.gczbds.org/,这是过程装备大赛专用网站,即由“过程装备大赛”拼音的首字母组成,该网站将于11月开通。组委会联系人及咨询电话及邮箱:余龙,手机:17739839434,邮箱:443966908@qq.com徐晓刚,手机:13893476753,邮箱:slkele@126.com张伟政,手机:13919809384,邮箱:gczbds2019@163.com三、赛事安排与时间节点大赛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参赛报名及作品准备阶段、专家通讯评审阶段以及现场评审及成果汇报阶段。现场评审、大赛作品成果汇报及颁奖大会将于过控校级交流会之后7月下旬在兰州市兰州新区举行。相关赛事工作初步安排如下:●参赛团队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8日●参赛作品专家通讯评审日期:2019年7月2日-7月20日●现场评审、成果汇报及颁奖大会日期:2019年7月下旬四、赛事奖项设置大赛对参赛作品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颁发奖励证书。根据各高校及相关教师对赛事的组织指导情况,大赛设立单位最佳组织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颁发奖励证书。五、成果提交及要求各参赛团队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作品的总结汇报、作品的设计说明书或研究报告等文字、图纸、PPT材料、实物或模型、动画演示、试验录像等;成果撰写的格式要求及模板另见附件。为便于文件的传输及评审,参赛团队在提交材料时,应充分考虑选择通用性较强的相关软件来完成作品中涉及到的图纸、三维造型图、动画等资料的制作。各参赛团队的成果提交拟采用网上提交方式。参赛选手以参赛团队为单元登录大赛网站注册并提交材料。大赛网站网址为http://www.gczbds.org/.(这是由过程装备大赛拼音的首字母组成)六、评审办法及标准大赛评审工作将在全国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大赛评审专家将由大赛指导委员会和企业的相关专家组成,评审标准按大赛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评分评奖办法》进行。七、大赛赞助及方案热烈欢迎相关企业为大赛提供赞助支持!大赛组委会将赞助企业提出的相关题目做为参赛题目,向全国各高校推荐,鼓励各高校的团队采用,最终帮助相关题目的解决。说明:本次通知中相关的附件材料请从过程装备大赛网站(http://www.gczbds.org/)的文件下载栏中下载。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8

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

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活动时间:2019年3月—12月(共10个月度评选周期)3月11日,腾讯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发起“大学生辟谣科普短视频大赛”,鼓励全国高校大学生用短视频形式创作有趣的科普内容。此次活动由腾讯旗下微信辟谣团队、腾讯科普、腾讯微视联合打造。大学生参赛者可以通过“谣言过滤器”微信公众号、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腾讯科普频道、科普中国等平台获取最新的谣言及科普资讯,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理解能力,用腾讯微视短视频对内容进行创意创作及集中展示,从而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大赛每月将评选出十个优秀短视频作品,每月创作优胜者可获得腾讯提供的最高1万元科普奖学金。此外,创作优胜者还将获得大赛认证证书,以及腾讯的实习机会。大赛评审委员会将由中国科协的科普专家,腾讯科普专家委员会的百位专家院士与微信辟谣团队组成。参赛规则参赛对象:高等学校(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全日制在校学生活动时间:2019年3月—12月(共10个月度评选周期)参赛方式:●第一步:利用腾讯微视短视频工具,拍摄以辟谣科普为主题的短视频。●第二步:将作品上传至腾讯微视,选择关联“这届大学生不好骗”话题,并定位所在院校。奖金说明:奖项金额一等奖(1名)10,000元二等奖(1名)8,000元三等奖(1名)5,000元优秀奖(7名)3,000元评选方式:从每月1日0:00起,至当月最后一天24:00截止,在此期间上传的作品,依点赞量选出排名前30的短视频进入专家评选。由专家评审团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意性、传播力综合打分,评选出当月十佳优质辟谣科普短视频。作品所属评选周期以上传时间为准,当月作品将不再计入下一月评选。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13

2019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

2019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作品征集及单位初选:2019年2月2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一、大赛简介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力求深入推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方法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拓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视野,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搭建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成果的展示和经验交流平台。大赛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大赛协办单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会天津市精益管理创新学会天津市工业工程学会决赛承办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大赛冠名单位: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二、大赛主题精益求精,强国创新。三、参赛对象和报名方式比赛以队为单位,参赛队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和业界组,每队2-4人。全国高校在校相关专业本专科大学生、研究生,各企事业单位相关从业人员均可组队报名参赛。各参赛队围绕大赛主题,根据各自情况自拟参赛作品的题目并自选相关内容参加比赛。1.本科生组参赛队成员全部由高校本专科在读大学生组成,每个参赛队设领队1人,本校指导教师1人。2.研究生组参赛队成员由高校硕博士在读研究生,或由高校硕博士在读研究生和本专科在读大学生共同组成,每个参赛队设领队1人,本校指导教师1人。3.业界组参赛队成员由具有本专科以上学历,并在业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毕业大学生成,每个参赛队设领队1人,不设指导教师。各单位参赛队数量每组不超过5个(含),应指定专人负责大赛报名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完成本单位参赛队伍内初选,并在大赛官网(www.ielean.cn)填报本单位参赛队伍信息等。http://www.ielean.cn,是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专用网站,该网站将于2019年2月中旬开通。四、大赛日程安排1.大赛启动(2019年1月10日至2019年2月20日)大赛组委会发布通知启动大赛,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扩大大赛参与面。2.作品征集及单位初选(2019年2月21日至2019年3月31日)各参赛单位根据参赛作品要求进行作品征集,对参赛选手资格、参赛作品内容及水平进行审核,完成本单位初选,确定参赛队伍,并在大赛官网(www.ielean.cn)填写提交参赛队伍汇总表及各自参赛作品。3.资格审查(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4月10日)大赛组委会对参赛队资格和参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核,并返回参赛确认函4.初赛(2019年4月11日至2019年4月30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并于4月30日前公示结果并发送决赛邀请函。5.决赛(2019年5月)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现场答辩,由决赛参赛队进行PPT讲解和作品演示,并现场回答评委专家的提问。决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公布。如遇特殊情况需对赛程安排进行调整时,以大赛组委会公告为准。五、参赛作品要求1.自2017年度至今,有实际应用经历并取得良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工业工程或精益管理创新案例;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原创,无知识产权等纠纷,并且未提交参与本大赛以往各年比赛;3.各参赛队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通过大赛官网(www.ielean.cn)提交参赛作品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作品的总结汇报、作品的设计说明书或研究报告等文字、图纸、PPT材料、动画演示、试验录像等,文字部分要求在5000-8000字之间。六、评审办法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具体评审工作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实施。大赛评审专家由高校和业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标准按大赛组委会制定的相关评审办法执行。评审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工业工程和精益管理理论水平、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等:(1)作品选题:选题紧扣学术或应用前沿,构思立意新颖,有创新;问题定义准确、清楚。(2)研究方法:工业工程或精益管理研究方法选择合理;能够正确使用方法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性应用和深刻思考。(3)效益效果:结果阐述清楚,有显著效益或效果;结论归纳总结深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4)团队能力:团队分工合理、任务明确、协作良好;现场表现自信、思路清晰、语言准确。七、赛事奖项设置进入决赛的各类参赛队,通过现场评审分别竞争本类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全部决赛队的1/6、1/3、1/2。大赛将为获奖队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励金:一等奖奖励金每队10000元,二等奖奖励金每队5000元,三等奖奖励金每队3000元。大赛将从一等奖中选拔大赛特等奖1-2名,颁发特等奖获奖证书、奖杯和特等奖奖励金每队20000元,特等奖与一等奖不兼得。大赛设立最佳组织奖,授予对大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八、联系方式联系人:李建国13820510886;刘亮13920895968;毛照昉022-27403771大赛官方邮箱:chinaielean@163.com九、其他1.参赛选手无需缴纳参赛费用,但其活动经费自行解决;2.一旦发现参赛者存在侵权、抄袭行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产生的侵权法律后果及责任全部由参赛者承担。已确认获奖的作品存在侵权行为时,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证书和奖杯等所有奖励;3.本次通知中相关的附件材料请从大赛官网及各协办单位网站下载;4.大赛组委会对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组委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代章)2019年1月10日2019年“一汽丰田杯”第二届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大赛(第一轮通知).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06

2019年“莆田好礼”工业礼品设计大赛

2019年“莆田好礼”工业礼品设计大赛征集截止时间:2019年4月25日点击查看大赛终评结果:http://ps.webxun.com/article-8098-1.html为贯彻落实国家消费品工业增品种、创品牌、提品质“三品”战略,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中国礼物品牌,特举办本次设计大赛。旨在以创新设计为核心,构建“莆田礼物”体系,弘扬工业文化及工匠精神,提升“中国礼仪工艺用品之都”品牌影响力,促进消费品工业持续发展。一、大赛主题“莆田和礼、礼献名邦”二、参赛对象大赛面向全球范围征集参赛作品,鼓励广泛参与,所有符合本届大赛主题及参赛要求的企业、机构、院校、个人或团队均可报名参赛。三、征集类别(一)大赛形式大赛主要包括作品征集、评审、展示三个环节,其中,评审环节分为初评、人气票选及终评。(二)征集类别大赛征集围绕莆田市的鞋服制造、工艺美术品、电子消费品及食品加工等主要产业,体现莆田传统历史文化、妈祖文化、佛教文化、工艺美术、民俗特色、工业文化的作品。具体分为三类:1.城市礼物:体现莆田城市形象,适合代表莆田参加外事和公共活动,在创意,造型,功能,审美,材质工艺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准,并可以批量生产。2.商务礼品:创意、实用、具有莆田地方元素。适合商务馈赠和做活动礼品。3.伴手礼、纪念品:创意、实用、便携、有趣、传播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可大量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四、大赛时间2019年1月18日:启动仪式2019年1月25日:报名时间2019年4月25日:征集截止2019年4月下旬:作品初评2019年5月中旬:人气票选2019年5月下旬:作品终评5月29-6月2日:作品展示五、大赛规则(一)报名参赛参赛企业或个人在2019“莆田好礼”工业礼品设计大赛合作平台(www.narkii.com/dasai/home_41.html)线上申报,并提交报名表、作品设计方案、知识产权承诺书等参赛作品信息。(二)报名要求1.参赛作品需符合大赛主题,具有“莆田好礼”工业礼品特质。注重传统与潮流、文化与科技、纪念与实用结合,鼓励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设计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创意性和引领性的作品。2.参赛作品具有原创性,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仿冒国内外已上市产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剽窃行为。3.参赛作品设计方案,以电子介质形式报送,上传作品图文件(以3张为限,单张规格为A3尺寸,格式为JPG文件,分辨率为300dpi,每张图片不超过5MB,不限直式横式。应明确作品设计理念、功能、用途、材料、工艺、价格,应包含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外观尺寸图等。参赛作品需突出绿色环保、便携实用,作品尺寸长、宽、高不超过50cm*50cm*50cm。投产产品材质要求绿色环保,指导价格不超过500元。4.同个(或组)参赛作品只能选择一个征集类别报送。单个设计团队或单个参赛者,可选择多个征集类别报送作品。单个征集类别参赛作品不超过3个(或组)。5.征集阶段:设计方案主要为突显设计特色,版面或照片请力求清洁完整,作为在线初审及宣传推介使用。6.作品终评阶段:可提交概念性作品或实物作品,若为概念作品,可提交产品模型(1:1或等比例缩小作品)、详细设计作品演示文稿(10页以内)或衍生应用。7.本次大赛免收报名费和评审费,符合参赛的作品,在大赛展示后,样品退还参赛者,设计费、样品制作及寄送费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六、奖项设置每个征集类别分别设置如下,具体数量依据参赛作品数量比例确定。一等奖1名(奖金为10000元/名)二等奖2名(奖金为6000元/名)三等奖3名(奖金为3000元/名)人气奖4名(奖金为1000元/名)七、大赛评审本届大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通过终评的作品将由大赛组委会协助进行版权登记。八、其他事项(一)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者资格,收回奖杯证书:1.正式确认获奖作品侵犯其他作品的知识产权。2.设计者对已获奖作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二)版权说明1.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创作作品,如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者承担相应后果,与大赛组委会无关。2.大赛组委会有权使用参赛者的信息进行与评奖活动有关的宣传活动,如发布获奖作品信息等。大赛获奖及展出的作品,大赛组委会享有作品的印刷出版(含电子出版)和优先合作开发的权利。(三)成果应用本次大赛设计作品实现成果转化的产品,将优先入选莆田市首批工业礼品推荐名录。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2019“莆田好礼”工业礼品大赛组委会所有。九、联系方式联系人:郭老师电话:15959158412大赛QQ群:567311221十、组织机构指导单位:莆田市人民政府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单位: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单位: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单位:莆田市工业设计协会合作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华侨大学美术学院莆田学院技术支持单位:纳金网报名表.docx承诺书.docx线上申报平台:www.narkii.com/dasai/home_41.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3-05

“华为杯”大数据应用暨创新创业大赛

“华为杯”大数据应用暨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2月20日至3月20日一、大赛宗旨促进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数据价值,构建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创造大数据良性发展环境,优选创新应用方案,促进大数据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大赛主题本次大赛以“数字襄阳·创新未来”为主题,遵循“以用为先、以用为要”的原则,着力解决政府工作中的难点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围绕智慧企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领域,结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开放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三、组织机构主办襄阳市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襄阳市创新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研究院甲骨文(Oracle襄阳)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特别支持华为(襄阳)云计算中心四、大赛评审本次大赛分资格评审、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入决赛的团队准备与初赛作品一致的数据可视化产品或原型参赛。决赛以PPT路演形式进行,按现场抽签顺序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作品。根据评委现场综合评分最终决出名次,对各奖项现场颁奖。五、大赛时间报名时间:2019年2月20日至3月20日初赛时间:另行通知参赛团队决赛时间:另行通知参赛团队六、表彰奖励一等奖一名,奖金1万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五名,奖金各2000元创新奖五名,奖金各1000元七、联系方式全国与大数据有关的企业、单位和团队均可报名参赛。报名地点:襄阳市樊城区首信东方墨尔本写字楼H栋三楼。邮箱:xyoracle@126.com联系电话:0710-3239171,18676639505联系人:杨峰大赛官网:http://zt.xiangyang.gov.cn/2019/dsjbs/index.shtml#“华为杯”大数据应用暨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docx“华为杯”大数据应用暨创新创业大赛作品申报书.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2-22

“生态环保 美丽江苏”全国诗词大赛

“生态环保美丽江苏”全国诗词大赛截稿日期:即日至2019年3月31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411-1.html中国江苏网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成果日益彰显,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作为诗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不可或缺。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金陵诗社开展“生态环保美丽江苏”全国诗词大赛活动,旨在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弘扬生态文化。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承办单位:金陵诗社二、评委组成大赛设组委会,并邀请著名学者、诗人、国家诗词大赛评审专家出任评委。三、征稿对象全国诗词作者及爱好者四、作品要求1、作品主题:围绕“生态环保美丽江苏”,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讴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整治成果;赞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颂扬一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风采。坚持正面为主、格调高雅、视角具体。2、作品要求:无论诗词,每人仅限投3首。新旧韵不限,但同一作品不能混用(新声韵注明),必须是未曾得奖的诗词原创作品。文责自负,若有抄袭,将取消参赛资格。五、截稿日期即日至2019年3月31日六、投稿方式作者一律采用电子邮箱投稿,稿末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详细地址、电话、邮政编码。请不要用附件发稿。收稿电子邮箱:jinlingss@163.com联系人:王剑辉:17768149164,刘艾玲:13951749032七、评选流程1、组委会秉承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由大赛评委会对所有作品编码糊名通过初评确定入围作品,再通过终评确定获奖作品名单。2、设有网络投票环节,入围作品均有通过网投获取人气奖的机会。八、奖项设定创作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颁发奖杯、证书;创作二等奖:3名,奖金2000元/人,颁发证书;创作三等奖:6名,奖金1000元/人,颁发证书;创作优秀奖:15名,奖金200元/人,颁发证书;人气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颁发证书;人气二等奖:1名,奖金2000元,颁发证书;人气三等奖:1名,奖金1000元,颁发证书;九、作品处理所有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刊登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方公众号、金陵诗社官方公众号及《江苏环境》、《金陵诗苑》;来稿不退,组委会有处置与使用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2-13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网上申报:2019年4月1日-22日(申报系统22日中午12点关闭)(初赛报名收费200元)获奖详情:http://ps.webxun.com/article-8516-1.html各相关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全国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活动交流平台,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编辑部决定,联合举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组织形式本届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由吉林大学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联合承办;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组织实施。组委会秘书处设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生物和食品学科组,负责组委会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大赛具体工作方案制定、赛事组织协调、为大赛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大赛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大赛评审细则与规则、遴选评审专家、评审评奖和异议处理等工作。大赛全程由监督委员会监督指导,确保大赛的公平、公开、公正。二、奖项设置学生奖项: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教师奖项:指导教师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奖。三、大赛分组及内容要求大赛分创新组和创业组:1、创新组:生物、食品、医学、药学、环境等相关专业在校本专科生参加创新实验取得的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已发表、未发表均可)、发明专利等。参赛选手之一须为作品的前三作者。2、创业组:参赛团队需完成一份具有市场前景的生命科学相关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创业计划书;创业组分为实践类和创意类,实践类项目成员之一须为公司股东。四、网上提交材料要求1、本届大赛作品通过网络进行申报,申报网址及要求届时将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布。2、创新组提交材料:报名表、作品申报书、佐证材料(含发表论文、接收函、未发表论文、专利证书等,未发表论文同时需附查重报告)。3、创业组提交材料:报名表、作品申报书、佐证材料(含创业计划书、专利证书等,实践类项目需附营业执照和有效股东证明等)。五、参赛对象及要求1、高等学校生物、食品、医学、药学、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可参加。2、参赛者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由2-6名队员组成;参赛选手最多可参加创新和创业各一个项目,且每个选手只能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每队的指导教师为1-2人(指导教师必须在成果属名)。3、申报成果未获过国家级及以上奖励。4、参赛高校指派1名领队教师,负责组织参赛申报、带队参赛、协调沟通等事宜。5、请关注大赛微信公众号“smkxcxcy”,了解最新大赛信息。六、大赛时间安排网上申报:2019年4月1日-22日(申报系统22日中午12点关闭);初审:2019年4月23日-5月2日;初赛:2019年5月3日-31日;决赛:2019年7月18日-7月21日。七、大赛决赛地点吉林大学八、参赛费用参赛费用包括初赛注册费和决赛参赛费。1、初赛注册费200元/项(主要用于专家网评费、奖牌制作与邮寄费等)。注册费务必在申报系统关闭前(2019年4月22日中午12点前)转账至指定账户(①如按项目转账请注明:大赛+作品编号+发票抬头。例:大赛+27101054+吉林大学;②如学校统一转账请注明:学校+项目数,例:吉林大学5项),并上传汇款凭证,以免影响初审。注册费一经提交,不予退还。收款单位: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账号:158802501473开户行:中国银行长春前进大街支行2、参加决赛的项目须缴纳决赛参赛费600元/人(主要用于场地租用、材料印刷、专家评审、专家误餐、奖牌制作等费用),缴费要求详见第二轮通知。九、秘书处1、申报事宜:徐立新(0431)85168641刘洋(0431)85168642闫国栋(0431)851685092、缴费事宜:孟繁清(0431)85168645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编辑部2019年1月21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1-25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4月15日至4月30日获奖公告:http://ps.webxun.com/article-8410-1.html一、大赛简介1.1名称中文名称: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英文名称:ChinaNationalCollegeStudentsCompetitiononEnergyEconomics(简称CNCEE)1.2大赛背景能源是社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革命所带动的文明飞跃其内涵主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然而,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大量生产和消费正在引起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要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主旨的能源革命,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然而能源是一个复杂体系,能源的内涵包括能源储量、生产、运输、转化、输配、消费以及回收处置等环节,而外延则与工程、科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气候、安全、健康等问题密切相关。因此,实现能源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实现以能源为核心的多维度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涉及到包括能源经济在内的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培养能源经济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围绕能源经济问题开展大学生的学术创意大赛是提升能源经济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和经济数学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分会发起的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在能源经济与管理领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应广大师生要求,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将于2019年7月6-7日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1.3大赛组织机构1.3.1主办单位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中国“双法”学会)1.3.2发起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山东工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太原理工大学1.3.3承办单位中国“双法”学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1.3.4协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系统分析与管理研究所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能源分中心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1.3.5顾问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蔡晨《中国管理科学》主编陈大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池宏中国优选法统筹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文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何建坤清华大学雷涯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一军国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吕建中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潘教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齐中英哈尔滨工业大学史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陶澍北京大学徐锭明国家能源局徐伟宣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张国宝国家能源局张建宇美国环保协会1.3.6评审委员会邀请国内相关专业专家组成评委会,不少于11人,名单在决赛前公布。1.3.7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主任:范英秘书长:龙如银副秘书长:张兴平郭剑锋冯连勇秘书处:刘寅鹏王建萍岳婷陈飞宇二、大赛赛题2.1参赛对象本大赛分为研究生组和本科组,全日制普通(含民办)高校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均可参加。参赛学生需组成1-4人的团队,学历构成不限(以团队最高学历确定分组)。2.2赛题涉及的领域及类型2.2.1赛题涉及的主要领域(1)能源经济(含能源金融、能源贸易等)(2)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3)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4)能源市场与监管(5)能源政策(6)能源企业经营管理(7)能源大数据与应用2.2.2赛题类型(1)研究论文类参赛选手可自行命题,以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提交,中英文均可。(2)调研报告类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能源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和社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不限,内容应包含主要结论和相关分析。(3)政策建议类参赛选手可以自行确定政策建议的题目,并撰写报告。格式不限,内容应包含政策建议和支撑材料(数据、方法或调研依据)。(4)创新创业设计类参赛选手可根据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撰写设计报告。(5)能源大数据类参赛选手可以围绕解决能源相关实际问题(不限于能源经济问题),通过建立能源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作品,撰写相关文档(需求分析、设计说明、数据库说明、接口说明、用户手册等),数据素材和开发环境可依托中国工程院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http://energy.ckcest.cn/home)。2.3作品要求2.3.1内容要求(1)作品是参赛团队独立完成(可由1名教师指导完成),内容完整;(2)内容需要有详细的计算或调研过程,以及充分的论证;(3)禁止抄袭,不得直接采用相似的项目研究报告;(4)申报作品禁止使用已有的专利、著作或论文;(5)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说明并指明出处。2.3.2格式要求(1)参赛作品按照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政策建议、创新创业设计、能源大数据的方式分类申报和编写。(2)论文(文档)部分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见附件1),计算过程可以附件形式给出,网络作品通过网络展现。2.3.3提交要求(1)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方式报名和提交作品;(2)遵循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提交时间,逾期提交无效。2.3.4规范要求每位参赛选手只能领衔一件作品,不能同时领衔两件以上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其所有参赛作品资格。2.3.5作品所有权说明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若单人参加,作品的所有权属于个人;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不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共同使用作品;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可自由使用属于自己部分的品。三、评审流程3.1有效作品认定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大赛组委会对各提交的作品进行认定,选出有效作品。3.2初赛评审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评审委员会依据《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评审标准》(见附件3)对有效作品进行初赛评审,产生三等奖和晋级总决赛作品。晋级作品在大赛网站公示一周,若无投诉异议则进入总决赛环节,产生二等奖、一等奖、特等奖等。3.3全国总决赛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晋级总决赛的团队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评委依据《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评分标准》打分,按照平均得分产生全国获奖名单。总决赛地点:中国矿业大学。总决赛流程:(1)现场陈述:选手到场陈述参赛作品的主要内容,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要求用PPT展示。未按指定时间到场的选手视作弃权。(2)答辩环节:每份作品陈述结束后,评委对作品进行点评并提出问题,由申报者进行回答。比赛的问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3.4奖项公示所有获奖作品将在大赛网站公示。若发现抄袭、重复参赛等情况,大赛组委会有权力随时撤销奖励并通报。四、奖项设置大赛分为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两个组别分别评审。大赛获奖作品数量为报名参赛队数量的15~20%,其中,三等奖由评委会根据同行评审打分结果确定,不参加总决赛;入围总决赛的作品,由评委会在答辩现场按照《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评分标准》进行无记名打分,汇总后决出奖项。(1)参赛队优胜奖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总决赛现场打分确定);三等奖(评委会评选确定)。(2)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团队的指导教师;(3)优秀组织奖:在大赛作品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证书。五、日程安排5.1大赛报名时间:2019年4月15日至4月30日形式:指定网站网络报名+大赛邮箱(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可通过大赛邮箱邮件报名,报名表见附件2)。5.2作品提交时间:2019年5月30日前内容:各参赛队将已完成的作品(电子版)按要求网上递交。5.3作品评审时间:2019年6月15日前内容:大赛组委会根据《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评审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5.4全国总决赛名单公布时间:2019年6月20日内容:评审结果在大赛网站公示,并以邮件方式通知各参赛团队。5.5全国总决赛时间:2019年7月6日内容:全国总决赛在中国矿业大学进行,包括现场陈述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答辩相关材料,并按要求时间报到。5.6颁奖大会时间:2019年7月7日内容:颁奖大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六、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221116联系人:龙如银岳婷联系电话:1395229805813952161365大赛邮箱:nyjjds@126.com大赛网站:http://energy.ckcest.cn/eneco/contribution/contribute.html微信公众平台: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二○一九年一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通知(含附件).pdf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