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大赛评审最新动态

大赛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6年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6年第五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一、大赛简介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引导高校青年学子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推动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了面向中国高校在校学生(含高职)的纯公益性软件设计大赛,即“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三、大赛日程报名阶段:2016年1月1日-4月30日辅导阶段:2016年1月1日-5月30日作品提交:2016年5月30日前作品优化:2016年7月1日-7月30日初赛评审:2016年6月15日-6月25日决赛颁奖:2015年8月四、参赛对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海外院校)在籍学生(含高职、本科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报名将分两组进行,其中A组为本科研究生及其它,B组为高职类。五、参赛形式在大赛官网报名,以组队报名形式参赛,每队可有3名以下(含3名,其中队长1名)队员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所在学校的专职教师担任(赛队名称不含不文明字眼,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六、作品要求比赛项目是软件设计(应用系统)1、软件作品应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开发,编程风格良好,注释清晰,文档完整2、软件作品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3、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若发现别人冒充作者(即作者本人非原创)参加比赛,一经查实,将取消本次比赛资格及成绩4、大赛规程、技术概要等具体要求详见大赛网站七、大赛赛题大赛分A组赛题和B组赛题,赛题分类和赛题详情参见官网首页(www.cnsoftbei.com)八、作品提交所有参赛队伍必须在2016年5月30日之前将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提交至大赛组委会。提交内容包括:1、加盖报名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报名表可在大赛网站下载)2、参赛队员身份证明信息(身份证复印件或学生证复印件、指导教师身份证复印件)3、参赛作品(原代码、可执行文件、相关文档)4、演示视频(格式不限,时间尽量控制在7分钟以内)5、电子报名表等。九、大赛流程1、报名阶段(2016年1月1日-4月30日)各参赛队伍统一通过大赛官网(www.cnsoftbei.com)进行在线报名,不接受邮件、电话报名。参赛队伍在线选定参赛题目,完整填写报名信息,提交后,系统会提示“报名成功”字样,之后对报名情况进行在线查询。2、辅导阶段(2016年1月1日-5月30日)经组委会审查,获得参赛资格的大学生团队可访问大赛官网上设置的答疑论坛,提出疑问。由专家组负责答疑、指导,以提高软件作品水平。3、初赛阶段(截止2016年6月25日)1)拟于2016年5月30日前提交作品,提交内容详见(作品提交)2)拟于2016年6月15日-6月25日初赛评审4、作品优化(2016年7月1日-7月30日)2016年7月1日-7月30日作品修改和完善5、决赛和颁奖(2015年8月)大赛组委会完成初赛作品筛选与评审,公布晋级决赛的队伍名单,前往南京参加决赛十、奖项设置本届大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1、初赛奖励办法本届大赛评审时将根据报名情况分为A、B两组进行。根据两组报名情况、作品提交情况以及初赛成绩,将评选出初赛获奖队伍,颁发相应奖品和证书。2、决赛奖励办法晋级决赛的队伍,根据决赛期间的成绩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各奖项获奖队伍可获得相应的奖金或奖品,所有获奖队伍师生均可获得相应级别证书。另设有单项奖、优秀学校组织奖、优秀地方组织奖等奖项。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cnsoftbei.com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8层(100048)联系人员:赵瑞华、韩英、李秀丽联系电话:010-88559646/9657/9669电子邮箱:cnsoftbei@cce.com.cn
2016-02-20

“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

大赛名称:“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20日大赛通知各相关院校: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是全国服装专业教育领域的最高赛事,是学校间展示教学水平、交流办学经验的重要平台,经研究,决定在2016年继续举办“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借助大赛平台,将原创设计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委员会广州服装设计师协会二、大赛主题:融合共生三、参赛对象1、国内外已开设有服装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在校生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2、比赛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3、报名参赛选手的年龄、性别、学历、国籍、民族不限。四、参赛事项1、作品要求①每组参赛作品由同一系列四套服装组成,男女装不限,可男女装搭配于同一系列,有整体感,符合大赛设计主题及宗旨。②参赛作品注重原创,有鲜明的时尚感,注重创意与实用的结合。③参赛作品设计手法、制作工艺、运用材料、配饰不限,注重整体搭配,包括鞋帽、皮带、挎包、配饰等。④本次大赛参赛作品,要从设计理念、文化、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体现出对大赛主题的创新诠释与艺术创作,力求服饰创意与精巧构思的完美融合。⑤参赛作品须为本人原创设计及未公开发表的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反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并取消参赛资格。2、参赛者提供的参赛文件①彩色效果图:尺寸为27cm×40cm,效果图左上方标明作品名称,右下方贴不小于4cm×4cm面料小样,背面右下角铅笔注明本人姓名、作品名称、组别(教师组或学生组)、所在院校名称、参赛选手的地址和联系电话;②款式结构图:尺寸为27cm×40cm,包含每款服装结构图或工艺制作图,设计主题说明和设计构思;③“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报名表(附件1):报名表单独打印(注:参赛选手必须签名,参赛选手推荐学校必须盖章),切勿粘在效果图背面,附本人彩色照片一张;④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一份。⑤所有彩色效果图、款式结构图作品均需提供纸质版和电子版资料。3、其他相关事项①所有参赛者所填写的资料(包含个人信息)须真实有效,如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其比赛资格。②入围选手名单和效果图,决赛获奖选手名单、作品将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官网、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网和《中时新传媒》等行业权威媒体进行公示。③入围选手须根据大赛组委会的日程安排出席彩排、颁奖及相关宣传活动。④所有参赛效果图、款式结构图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入围决赛成衣所有权归参赛选手,组委会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品牌植入、出版发行、演出及组织相关活动使用,并以任何形式使用有关图片及影像,无须支付任何版权费。⑤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组委会。五、大赛流程1、报名及初赛①报名投稿时间:2016年01月15日—2016年3月20日②报名程序:1)参赛选手必须首先在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公众微信登陆报名;2)报名表可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官网、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网、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公众微信中下载;3)初赛作品完成后,参赛者要把全部参赛文件一并快递到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所有彩色效果图、款式结构图作品均需提供电子版资料,电子版资料以“院校-组别(教师组或学生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格式命名,和参赛者本人彩色照片一起压缩打包发到大赛组委会邮箱:ofdchn@163.com。③初赛作品上交截止日期:2016年3月25日(以快递邮发地邮戳为准,不支持到付)。④初赛评审:2016年3月30日前,对效果图进行初赛评审,从每一组选出25个作品,共评出初赛入围作品50名,制作成实物参加决赛。初赛评分权重:灵感创意35%,可转换实物性30%,整体搭配15%,配饰10%,物料搭配说明10%。⑤初赛结果公示:入围作品将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官方网站和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网站公示一周,如发现非原创作品,经核实,由大赛组委会取消其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⑥网络投票评分:初赛选出的50名作品将在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公众微信上进行为期两周的投票评分,从而得到每幅作品的网络得分,网络评选满分为10分。得票最高者获得最具网络人气奖。2、决赛①成衣制作:2016年3月下旬—2016年5月5日②大赛评审委员会由中外专家组成③决赛地点:上海④决赛实物评审满分为100分,实物作品评分权重:创意转换35%,制作工艺25%,材料25%,整体搭配及时尚度15%。⑤决赛总成绩为:决赛实物评审成绩+决赛网络评选成绩。⑥总决赛暨颁奖典礼:2016年5月中旬六、奖项设置1、金奖2名(每组1名),现金奖金3万元/名,颁发证书及奖牌。入选“上海OFD2018原创时尚设计产业园孵化创业扶持计划”,获得总价值50万的创业扶持奖励,免费参加由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国原创时尚周专场发布及专业展会联合品牌静态展。进驻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时摩”商城全国集合店的销售渠道,获得政策、资金扶持、工作室提供等各专项扶植。2、银奖4名(每组2名),现金奖金1万元/名,颁发证书及奖牌。入选“上海OFD2018原创时尚设计产业园孵化创业扶持计划”,获得总价值30万的创业扶持奖励:免费参加由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国原创时尚周联合发布及专业展会联合品牌静态展。进驻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时摩”商城全国集合店的销售渠道,获得政策、资金扶持、工作室提供等各专项扶植。3、铜奖6名(每组3名),现金奖金5000元/名,颁发证书及奖牌。入选“上海OFD2018原创时尚设计产业园孵化创业扶持计划”,获得总价值20万的创业扶持奖励:免费参加由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国原创时尚周专业展会联合品牌静态展。进驻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时摩”商城全国集合店的销售渠道,获得政策、资金扶持、工作室提供等各专项扶植。4、双创奖(优秀奖)16名(每组8名),现金奖金1000元/名,颁发证书及奖牌。入选“上海OFD原创时尚设计产业园孵化创业扶持计划”,获得总价值10万的创业扶持奖励:进驻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时摩”商城全国集合店的销售渠道,共同享受品牌成长收益,进驻在上海、广州举办的中国原创时尚周专业展会联合品牌静态展,获得参加联合品牌静态展资格。5、单项奖最佳创意奖1名、最具网络人气奖1名、最佳效果图奖1名、最佳工艺制作奖1名。现金奖金1000元/名,颁发证书及奖牌。入选“上海OFD原创时尚设计产业园孵化创业扶持计划”,获得总价值10万的创业扶持奖励:进驻中国时尚集团、中国原创时尚品牌联盟组织的“中时摩”商城全国集合店的销售渠道,共同享受品牌成长收益,进驻在上海、广州举办的中国原创时尚周专业展会联合品牌静态展。(以上所列奖金均为税前,每人只颁发1种奖金,以所得最高奖项计发。)6、团体奖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院校参赛师生获奖情况累加积分的总分评出:团体一等奖1名,团体二等奖2名,团体三等奖3名,团体优秀奖5名;获奖积分计算标准为:金奖4分、银奖3分、铜奖2分、优秀奖1分、单项奖1分、入围奖0.5分。入围奖、团体奖,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及奖牌。七、联系方式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通讯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泰晤士小镇三新北路900弄682号2号楼3楼中国时尚集团-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21-37692999手机:18968116716,大赛组委会邮箱:ofdchn@163.com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网址:www.chinaofb.com媒体支持:ps.webxun.com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官方公众微信:公众微信名:OFD原创时尚设计力量,公众微信号:OFD2014主办单位联系人:吴静,电话:01085229511,手机:13488669372,邮箱:ctes511@163.com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官方网址:www.ctes.cn附件1:报名表附件2:参赛作品汇总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八日附件1:“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报名表作品名称贴照片处(1寸彩色照片)参赛选手姓名性别组别教师/学生出生日期专业学历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区号)手机邮编电子信箱联系地址实践工作经历参赛经历、奖励诚信签名本人已知晓大赛有关规定,并保证遵守这些规定,接受组委会的安排。设计作品如果入围决赛,将在组委会规定的日期内完成作品的实物,并准时参加决赛。郑重声明:参赛作品为本人原创、设计和制作,未曾一稿多投和抄袭,发生相关纠纷均由本人负责。参赛选手签名:推荐学校推荐人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邮箱推荐意见推荐学校(盖章)推荐人签名:年月日注:申请表可使用电子版填写打印;复印有效。附件2:“中时OFD杯”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院(校)参赛作品汇总表参赛院校(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序号参赛选手姓名性别年龄教师组/学生组作品主题参赛选手联系电话(手机)12345678
2016-01-27

2016年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2016年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5日一、大赛目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通过举办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展示青年创业风采,支持青年创业实践,建立服务青年创业创新的持续机制,促进创业项目与创业资本、创业导师、创业政策有效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二、大赛主题共圆中国梦青春创未来三、大赛组织1、主办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承办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3、大赛组委会1)成立大赛组委会(名单详见附件),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大赛各项赛事活动的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社会宣传、技术保障等工作。秘书处内设组织协调组、项目评审组、媒体宣传组、赛事执行组、网络技术组,分别承担上述具体工作。秘书处分设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组委会,负责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组织报名、初赛的组织实施以及后续赛事的联系协调等工作。3)申请举办行业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的省市分别设立行业赛组委会、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组委会,在大赛组委会的统筹指导下,负责做好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的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工作。4、评审委员会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进行,由大赛组委会特邀国内创投行业领军人士、知名创业企业家、青年创业导师、金融机构及行业著名专家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并独立开展评审工作。四、大赛日程报名时间:2016年01月15日至04月15日审核确认:2016年4月16日至4月30日大赛初赛:2016年05月至06月行业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2016年07月至9月“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2016年10月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五、报名资格大赛分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报名参赛团队(企业)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报名参赛人员须年满18周岁但不超过40周岁,可以是境内高校青年学生、青年农民工、社会青年、港澳台青年以及海外留学青年。1、团队组报名参赛条件1)截至2016年1月15日,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或创业计划的团队;2015年7月15日(含)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的合法企业及机构(含个体工商户)。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3)参赛者须为参赛团队核心成员或创始人;4)团队负责人及主要创始人不担任其他企业法人代表;5)专项赛“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要求参赛项目创始人或主要负责人为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或曾有一年以上(含一年)务工经历的农业户口人员;6)参赛项目非“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团队组前六名项目。2、企业组报名参赛条件1)该企业为2013年1月15日(含)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的合法企业及机构(含个体工商户);2)该企业有股权融资需求,尚未接受投资或仅接受过早期投资;3)该企业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4)专项赛“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要求参赛项目创始人或主要负责人是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或曾有一年以上(含一年)务工经历的农业户口人员;5)参赛项目非“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企业组前六名项目。六、大赛形式1、本次大赛设四个行业赛和一个专项赛。行业赛分为“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类”、“高端装备制造业类”、“生活性服务业类”以及“综合类”等四项;专项赛即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2、大赛分为省级初赛、行业赛和专项赛。初赛由各省级组委会组织实施;行业赛分行业全国半决赛和行业全国总决赛,由举办省市行业赛组委会在大赛组委会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专项赛分为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全国半决赛由举办省市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组委会在大赛组委会指导下组织实施,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直接组织实施。七、大赛流程第一阶段:启动与报名1、启动式暨新闻发布会(2016年1月15日)由大赛组委会邀请参与单位领导、投资人代表、合作企业代表、创业者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在北京举办大赛启动式暨新闻发布会。各大主流媒体、新媒体、网站、微信、微博等广泛发布大赛启动消息。2、报名与审核确认(报名时间:2016年01月15日至04月15日;审核确认时间:2016年4月16日至4月30日)1)“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官网(www.qccy.org)与中国国家人才网(www.newjobs.com.cn)“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栏目同时接受注册报名并互设链接。参赛者可登陆上述两网站报名,报名时按四大行业或专项赛报名,不得兼报。大赛微信公众号为:青年创翼qccyds,参赛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大赛微信公众号以了解大赛相关信息。2)大赛评审委员会依据大赛报名参赛条件,对各地报名参赛的团队(企业)进行资格审核及网络初选,并将审核和初选结果反馈各省级组委会,经各省级组委会最终确认后,在大赛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上公布初赛参赛团队(企业)名单。同时,省级组委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方式告知本省参赛者。第二阶段:初赛(2016年05月至06月)1、初赛以省为单位,由各省级组委会负责组织,主要通过项目路演方式进行。初赛分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不区分行业或专项。初赛评委由省级组委会确定,各省如有需要,可向大赛组委会申请提供评审专家支持(专家费用由各省承担)。确无条件组织初赛的偏远省份,可由当地省级组委会从取得初赛资格的团队(企业)中推荐参加行业赛和专项赛的项目,推荐办法需提前两周报大赛组委会批准后实施。2、大赛组委会根据各省初赛实际参赛项目数量,按权值确定各省晋级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的名额,每场全国半决赛名额为100个(团队50个,企业50个)。各省晋级的参赛团队(企业)按报名信息参加相关行业赛全国半决赛或专项赛全国半决赛。对未晋级的项目,各省可授予“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创翼之星”称号。第三阶段:行业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2016年07月至9月)1、有意愿举办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的省市可向大赛组委会提出申请,经大赛组委会评估认可后具体组织实施。各省晋级行业赛的参赛团队(企业)按各行业赛组委会的要求到达指定的城市参加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采取现场路演形式,由大赛评审委员会选派来自投资机构的评委、行业专家评委进行评审。每个行业全国半决赛将最终角逐出团队组20个,企业组20个,共计40个名额参加行业全国总决赛;对未晋级总决赛的项目,授予“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每个行业赛全国总决赛将分别评选出团队组和企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对其他20个项目,授予“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金翼”奖。2]有意愿举办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半决赛的省市可向大赛组委会提出申请,经大赛组委会评估认可后具体组织实施。各省晋级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半决赛的参赛团队(企业)按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组委会的要求到达指定的城市参加全国半决赛。比赛采取现场路演形式,由大赛评审委员会选派来自投资机构的评委、创业导师评委、行业知名专家等进行评审。比赛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分别角逐出团队组20个、企业组20个;第二阶段最终角逐出团队组10个、企业组10个,共计20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对未晋级第二阶段比赛的项目,授予“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对未晋级专项赛全国总决赛的项目,授予“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金翼”奖。3、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会同行业赛组委会、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组委会为参赛的团队(企业)提供路演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服务。第四阶段:“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时间:2016年10月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农民工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在北京市举办。比赛采用现场路演形式。全国总决赛最终评选出团队组、企业组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胜奖各4名。全国总决赛结果产生后,大赛组委会将举办颁奖典礼。八、奖励与支持1、大赛奖励入围行业及专项赛全国半决赛项目:大赛组委会将这些项目纳入“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项目库,向大赛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优先推荐,并将长期跟踪,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持和服务。当地人社部门在参赛团队(企业)入驻园区、贴息贷款、培训辅导、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入围行业及专项赛全国总决赛项目:一、二、三等奖、优胜奖项目可获得大赛设立的奖金(各奖项的奖励额度不同);大赛组委会合作机构为获奖团队(企业)提供优质的创业孵化服务;大赛合作金融机构为符合授信标准的团队(企业)提供贷款授信支持;通过大赛提升团队(企业)知名度,拓宽营销和融资渠道。优秀组织奖:对初赛期间举办了初赛的省份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特别贡献奖:对行业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举办单位授予大赛特别贡献奖称号。荣誉单位(个人)奖:对给予大赛特别支持的合作机构、赞助企业或个人授予荣誉单位(个人)奖。2、大赛支持大赛组委会在初赛期间,为有需求的省级组委会给予评审专家支持。大赛组委会除保障直接开展活动的工作经费及获奖选手奖金外,为每个举办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总决赛、以及举办农民工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的地方提供经费支持,不足部分由举办地承担。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将与各行业赛组委会、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组委会签订协议,明确任务和职责。同时,大赛组委会对举办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的地方给予评审专家、培训导师、投资机构等方面支持。九、相关活动围绕初赛、行业赛和专项赛,在具备条件的赛事举办地组织系列活动,内容包括:行业论坛、创业培训、项目对接、产品展示等。鼓励新型创业服务机构、支持单位和相关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为参赛团队和企业提供导师、培训、创投、金融等方面的深度服务。十、大赛经费来源大赛期间,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的相关活动、大赛组委会层面的社会宣传、评审工作、专项赛全国总决赛费用、行业赛全国总决赛与专项赛全国总决赛奖金等费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负责支出;初赛活动经费以及各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关工作费用由各省级组委会负责支出;行业赛全国半决赛和总决赛、专项赛全国半决赛费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各举办地组委会共同解决。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大赛冠名规则,负责大赛的冠名赞助等社会合作。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qccy.org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微信公众号:青年创翼qccyds1、联系人:单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电话:010-6422722313581789188传真:010-64229135邮箱:shanyu@newjobs.com.cn2、联系人:刘雪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电话:010-8408490318500473320传真:010-64054196邮箱:qccyds2015@163.com
2016-01-23

2016年第六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大赛名称:2016年第六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25日一、大赛简介2016年第六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将于今年1月至8月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竞赛旨在展示和锻炼大学生采用智能科学技术与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高等学校智能及相关学科教学实践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竞赛自2011年开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取得了良好的比赛效果和社会反响。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组织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3、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4、特约赞助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协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三、大赛日程大赛报名:2016年3月25日前报名交费:2016.3.25~2016.4.4初赛名单:2016.4.11作品提交:2016.4.12~2016.5.30初赛评审:2016.5.31~2016.6.25决赛交费:2016.8.5前现场决赛:2016.8中旬(决赛队伍到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决赛)四、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可单独组队,也可混合组队,统一比赛、评奖五、参赛组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赛学生自由组队,每支参赛队不超过3人,每支参赛队须设置1名队长及1名指导教师,队长和指导教师由各参赛队伍自行选定。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六、参赛报名1、2016年3月25日前,各高校指定一名教师担任大赛通信教师,填写《通信教师登记表》,并组织参赛队伍按照《2016年第六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参赛指南》要求填写《参赛队伍报名表》(下载)2、由通信教师对报名队伍进行资格审查,将合格队伍的参赛信息汇总到《参赛队伍汇总表》,并将推荐的不少于3名的本校网评专家信息汇总到《网络评审专家汇总表》(下载)3、通信教师负责将《参赛队伍报名表》、《参赛队伍汇总表》、《网络评审专家汇总表》和《通信教师登记表》电子版发送至邮箱huweibei_znds2016@163.com,并将上述表格纸质版加盖学院公章后邮寄至竞赛秘书处七、参赛选题两种方式:采用自主命题或指定选题。自主命题方式:参赛队伍可以自主选择作品题目,但须围绕“智能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两个主题。指定选题方式:指定选题共10个,均为竞赛赞助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竞赛组委会从实际出发拟定的与智能技术密切相关的题目。详见大赛网站《2016年第六届“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参赛指南》(下载)。八、作品要求参赛队的参赛内容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指导教师和高校的责任。九、大赛评审初赛:采用网络评审。决赛:现场评审。十、大赛流程1、大赛报名(2016年3月25日前)学生组队并邀请指导教师,通信教师汇总本校《参赛队伍报名表》、《参赛队伍汇总表》、《网络评审专家汇总表》和《通信教师登记表》,提交电子版报名表至huaweibei_znds2016@163.com(下载)2、报名交费(2016.3.25~2016.4.4)各高校通信教师邮寄本校参赛队伍报名表至电子科技大学,将本校队伍初赛报名费汇款至指定账户3、初赛名单(2016.4.11)竞赛网站(www.aidc.org.cn)公布初赛队伍名单4、作品提交(2016.4.12~2016.5.30)参赛队伍设计并提交初赛作品5、初赛评审(2016.5.31~2016.6.25)专家组对初赛作品进行评审6、决赛名单(2016.6.25)竞赛网站(www.aidc.org.cn)公布决赛队伍名单7、决赛作品(2016.6.25~8中旬)决赛队伍修改完善参赛作品8、决赛交费(2016.8.5前)各高校通信教师将本校队伍决赛报名费汇款至指定账户9、现场决赛(2016.8中旬)决赛队伍到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决赛十一、奖项设置竞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华为专项奖和优秀展示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志愿者奖。上述各奖项,除三等奖外其余均由决赛过程产生。对获奖个人,发放奖金和荣誉证书;对获奖单位,发放奖杯和奖金。十二、竞赛管理1、报名费用每所学校初赛报名费200元人民币/参赛队伍,超过10支队伍报名的学校,从第11支队伍开始,每支加收200元队伍管理费。决赛报名费400元人民币/参赛队伍。2、餐饮住宿承办方将解决本届比赛参赛教师和学生在决赛期间的住宿及早午晚餐饮。3、汇款方式对公转账/银行汇款:户名:电子科技大学开户行:建设银行成都新鸿支行帐号:51001908608059000666十三、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aidc.org.cn媒体支持:ps.webxun.com竞赛秘书处联系方式电子邮箱:huaweibei_znds2016@163.com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邮政编码:611731)
2016-01-22

2016年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

大赛名称:2016年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底前(详询各学校团委)一、大赛简介为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需求,培养高素质语言服务人才,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语言服务行业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将联合主办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以下简称“大赛”)。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2、承办单位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三、大赛日程校园初赛:2016年3月底前省级复赛:2016年3月及4月大区赛:2016年5月全国总决赛:2016年6月四、参赛对象具备一定英语口译能力和专业修养的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五、大赛报名2016年3月底前,由各地院校自行组织初赛,各校选拔5-8名选手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的复赛,各高校于2016年3月23日前将进入复赛的选手及本校大赛负责人的信息提交至各区域复赛承办单位六、比赛形式采取初赛、复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四级赛制:初赛由各地院校自行组织,各校选拔5-8名选手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的复赛,每个复赛区总报名人数不超过130名选手,以确保所有复赛在一天内完成。复赛参赛选手将根据本赛区报名人数,按照一定比例晋级大区赛。各大区赛按参赛选手名额比例和获奖名次晋级全国总决赛预选赛(预选赛为全国总决赛的一部分),获得预选赛前12名的选手进入总决赛。复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七、大赛流程1、初赛2016年3月底前各地院校完成初赛选手选拔工作。各高校于3月23日前将进入复赛的选手及本校大赛负责人的信息提交至各区域复赛承办单位。2、复赛2016年3月及4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复赛承办单位举行比赛。(本届大赛20个复赛区将分为两组,各组在不同时间,使用不同赛题进行比赛,具体比赛时间及分组情况,另行通知)。各复赛区于赛后两天内将参加大区决赛选手信息及带队教师信息提交至大赛组委会邮箱。复赛承办单位及分组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定。具体信息将第一时间在中国翻译协会网站的“全国口译大赛”栏目及“全国口译大赛”官方网站发布。3、大区赛2016年5月,全国各大区赛承办单位在同一时间举行比赛。各大区赛承办单位于赛后两天内将参加总决赛预选赛选手信息及带队教师信息提交至大赛组委会邮箱。大区赛承办单位及分组情况由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定,具体信息将第一时间在中国翻译协会网站的“全国口译大赛”栏目及“全国口译大赛”官方网站发布。4、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2016年6月在北京举行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八、大赛评审详见官网通知九、奖项设置1、大赛总决赛将产生冠、亚、季军及特别奖(最具风采、最佳人气等奖项)若干名,其他选手及预选赛未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均获得优秀奖。大赛组委会将向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组委会还将为获奖选手推荐国内行业机构实习机会、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就业机会和赴海外进修留学机会2、复赛及大区赛将产生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大赛组委会将向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3、组委会将酌情设置最佳承办单位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十、其他1、参加复赛的选手需向承办单位交纳报名费300元,作为承办单位组织及评审费用;参加大区赛选手需向大区赛承办单位交纳报名费300元,作为大区赛承办单位组织及评审费用;因参赛产生的住宿、交通等费用由选手所在学校或选手自理;2、如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赛事无法继续进行,大赛将自行终止。大赛组委会拥有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3、请访问中国翻译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tac-online.org.cn)全国口译大赛栏目及“全国口译大赛”官方网站(www.cicchina.org)了解大赛相关细则。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cicchina.org媒体支持:ps.webxun.com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10-53223620电子邮件:baikun@gtcom.com.cn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24号邮编:100037
2016-01-21

第三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第三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31日创办本次大赛,旨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精神,搭建高校自动化教学交流平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自动化实践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大学生学习自动化技术的热情,传播“环保节能爱地球“的台达品牌理念,加强大学生编程和调试的应用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校企交流,深化校企合作。一、大赛简介第三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以“发现智造高手”为主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台达集团承办的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型科技竞赛。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2、承办单位台达集团三、大赛日程1、官网报名:2016.3.31截止2、作品提交:2016.4.22截止3、入围名单:2016.5.18截止4、大赛决赛:2016.7.24-2016.7.27四、参赛对象以全日制高等院校为参赛单位,各校选派参赛队参加,每支参赛队由1名指导老师和3名学生(其中最多1名研究生)组成。鼓励跨专业、跨院系组队;每校限定的参赛报名名额不超过2支参赛队,但所有选手来自同一院系的最多1支(旨在鼓励跨院系合作,体现不同专业的优势互补)。所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高专学生都有资格报名。五、大赛报名1.报名时间:即日起—2016年3月31日。2.报名方法:请在官网填写以下表格,填写完毕后点选提交键,网上报名成功后,组委会将发送参赛编号到带队老师及参赛队长的电子邮箱,参赛编号很重要,后续参加网络考试,查阅相关信息都需要以参赛编号+学校名称登陆进入。六、大赛内容本次大赛是以“发现智造高手”为主题的自动化设计大赛,紧扣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先进工业自动化发展方向,以台达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为基础,以智能装备、智能机械手和智能生产制造为立题方向。要求参赛队伍选择一个参赛方向,自主创新设计并制作一套完整装置,其中控制元件必须采用台达自动化产品,且装置中使用的所有PLC、运动控制器、伺服、变频器、触摸屏和组态软件必须使用台达品牌产品。台达品牌产品可通过官网(http://www.deltagreentech.com.cn/product-164.html)了解。另参赛项目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教学内容具有引导作用。1、智能装备以台达PLC,触摸屏,运动控制器,轴卡为核心,配套台达伺服、变频器和温控器等,组成特定控制对象的台达智能智造系统,实现工业总线,PID调节和运动控制等功能。2、智能机械手以台达PLC,触摸屏,运动控制器和轴卡为核心,配套台达伺服,变频器,组成特定控制对象的台达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定位功能、圆弧插补、直线插补和高速计数等功能。3、智能生产制造以台达云平台,台达SCADA监控软件和台达控制器为核心,通过编写程序,结合硬件规划,组成特定控制对象的智能生产制造系统,重点体现数据管理和远程监控等功能。七、作品要求1、方案设计需紧扣“智造高手”大赛主题,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结合台达最新自动化产品和技术,体现创新性2、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尽量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图形符号。使用非国家标准图形符号时,应说明参照的标准名称3、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合理布置控制对象和台达PLC、运动控制器、触摸屏、组态软件、工业云平台、变频器、伺服电机等部件4、深刻理解设备的控制要求,正确编写PLC控制程序和触摸屏界面,正确设置变频系统参数,正确配置通信,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协调一致工作,实现控制目标5、正确安装台达控制产品、驱动产品、相关低压电器(断路器、熔断器等)、行线槽、导轨和端子排等设备,符合电气安装规范,布局合理,安装牢固,配线要求紧固、美观6、经过上电测试,系统可正常运行。充分考虑搬运、重新组装等因素,确保系统在比赛现场可正常运行八、大赛流程大赛分网络初赛,全国总决赛(小组赛和争霸赛)两个阶段进行,网络初赛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决赛由小组赛和争霸赛两部分组成,全国共产生6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在台达集团吴江厂举办。1、大赛初赛(2016年1月-2016.4.22)需要在网上完成台达自动化产品知识测试和参赛项目方案书提交,初赛评审组成员由台达各大区技术主任担任2、决赛入围名单(2016年5月18日)评审组将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打分,结合“自动化知识网络考核”成绩,确定初赛入围名单。入围名单将于2016年5月18日正式公布。3、大赛决赛(2016年7月24日~27日)2016年5月19日至7月17日,为决赛作品准备期,入围初赛的参赛队,以队为单位,按照大赛主题,将海选参赛项目方案制作成一套完整装置,运至比赛现场进行作品和方案展示,接受评审组考察打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答辩讲解(决赛地点:苏州市吴江区江兴东路1688号中达电子)1)小组赛由评审组分组对所有作品,从选题质量、作品质量和作品演示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评分,评选出15支队伍进入争霸赛。2)争霸赛时,重点考察参赛队伍在作品公开展示、方案PPT介绍和报告答辩环节的表现和能力。其中PPT答辩报告,需包括参赛方案的实现过程、系统模型、原理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框图、电气原理图、主要设备及元器件、PLC程序流程图、PLC系统编程主要配置图、变频器配置参数、触摸屏界面图、系统调试、主要结论等内容,并可分享台达自动化知识学习心得和应用体会。3)本届杯赛有亚洲其他地区国家参赛队一同参赛,争霸赛的方案介绍PPT请用英文撰写4)参赛费用说明:本届大赛为邀请赛,不设报名费用。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参加初赛和决赛的食宿费和选手服装费用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其它费用自理(参赛队需承担往返比赛地的交通费,设备器材购买组装费及运输费)设备运输收货人:卜军委联络电话:134-0564-6069收货地址:苏州市吴江区江兴东路1688号中达电子南1门邮编:2152004、决赛获奖名单决赛获奖信息将于7月28日公布在竞赛官方网站及各相关媒体上,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举行颁奖礼。九、大赛评审1、初赛评审需要在网上完成台达自动化产品知识测试和参赛项目方案书提交,初赛评审组成员由台达各大区技术主任担任2、小组赛评审以动手操作,方案展示和回答评委提问等方式进行,小组赛由评审组分组对所有作品,从选题质量、作品质量和作品演示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评分,评选出15支队伍进入争霸赛3、争霸赛评审是一个方案分享的盛宴,无论是对参赛选手还是听众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争霸赛以PPT方案介绍,远程动态展品展示和专家答辩的形式进行;争霸赛评审组成员由业界知名专家、资深教师和台达资深技术主管共同担任十、奖项设置以下奖项由评审组根据决赛成绩确定,人气奖根据参赛队员及指导老师现场投票确定,编辑选择奖由在场的媒体编辑票选确定,所有奖项只设立团队奖,不设个人奖。获奖团队由组委会分别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和奖金。1)特等奖2队(RMB10,000元奖金/队)2)一等奖13队(RMB3,000元奖金/队)3)二等奖20队(RMB2,000元奖金/队)4)三等奖25队(RMB1,000元奖金/队)5)创新奖1队(RMB5,000元奖金/队)6)人气奖1队(RMB1,000元奖金/队)7)编辑选择奖1队(RMB2,000元奖金/队)8)以上奖项由评审组根据决赛成绩确定,人气奖根据参赛队员及指导老师现场投票确定。9)获奖团队由组委会分别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和奖金。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mkt.deltagreentech.com.cn/2016/jingsai/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组委会邮箱:editor@deltaww.com大赛联系QQ群:242638700联系人肖玲:189-8945-8686张岚:135-6401-9424
2016-01-08

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大赛名称: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2月19日前一、大赛简介为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及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将组织开展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三、大赛日程1、大赛报名:2016年2月19日前(参赛高校于此日期前完成“研究中心”和分区赛承办单位的双重报名)2、分区赛:2016年4月1日~20日3、总决赛:2016年5月20日前(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四、参赛对象1.参赛院校要求:参赛学校应为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2.参赛选手要求:参赛选手为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或2015年进入临床通科轮转(生产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3.参赛队伍组建:每所参赛高校仅限组建一支参赛队伍,每队三名正式队员,一名候补队员。选手原则上在组织本校临床技能竞赛的基础上选拔产生五、报名方式请参赛高校于2016年2月19日前完成“研究中心”和分区赛承办单位的双重报名。1、向“研究中心”报名请登陆网页填写详细报名信息,报名链接:http://f.sojump.cn/jq/6902897.aspx2、向分区赛承办单位报名请将参赛回执(附件2下载)以传真及邮件形式发送分区赛承办单位(承办院校下载)。六、大赛流程1、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设分区赛和总决赛2、分区赛设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西北6个分赛区(各分区赛及总决赛的承办院校见附件1下载)3、各分赛区参赛队伍按一定比例获得参加总决赛名额(具体名额待确定参加分区赛高校数量后,由“研究中心”另行通知)4、各分区赛、总决赛承办高校不参加分区赛成绩排名,直接获得总决赛参赛资格七、大赛内容竞赛内容详见官网八、大赛评审大赛评审详见官网九、奖项设置奖项设置大赛评审详见官网十、其他1.各承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竞赛筹备工作,组建竞赛委员会和竞赛裁判队伍,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2.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范围和参考书由“研究中心”确定并发布,各参赛院校可到“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网站(www.lcjnjs.com.cn)下载。3.请各分区赛和总决赛承办高校在竞赛结束后,按要求将竞赛委员会名单、裁判员名单、选手基本情况、竞赛试题、评分标准、新闻通讯、竞赛录像、竞赛照片以及竞赛结果等有关材料报送“研究中心”。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lcjnjs.com.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研究中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婧(010-88325921/13331031682)E-mail:liujing56@163.com十二、附件:附件一:竞赛承办高校名单(下载)附件二:第七届临床技能竞赛分区赛高校回执(下载)
2016-01-01

首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首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3月7日前(请联系各高校相关部门)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首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的通知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国元证券杯”安徽省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树立科学投资理念,培养金融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二、大赛目的与任务1.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金融投资创新大赛将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竞赛活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金融投资创新队伍,进而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2.培养在校大学生掌握金融投资分析和决策方法。金融投资是以财富增值为目的的资金运动,有着自身特殊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机理,需要从金融投资的决策策略、操作方法和技巧上进行深层分析,既需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三个模块入手,也需要对金融投资者行为进行考虑,从投资者心理、投资者行为和投资策略三个模块进行研究3.鼓励在校大学生探索金融投资技术和方法创新。金融投资活动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所建立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都是通过市场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完成的,而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者从短期的交易行为看,必定要强调金融投资技术分析和大量的交易技巧,如K线理论、量价关系、切线理论、形态理论、技术指标理论等。4.促进在校大学生养成金融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金融投资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判断金融投资的成功与否是需要实体经济和企业进行尽职调研和后期的数据分析,这些都需要组建金融人才团队。在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中,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研,培养学生之间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重点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充分体现集体讨论的决策优势,充分展示团队集体的潜能。三、组织机构大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财经大学承办,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大赛组委会邀请金融行业企业、相关数据软件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大赛秘书处设在安徽财经大学。由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任森春担任秘书长,负责赛事日常组织工作。四、参赛对象安徽省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五、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经济金融知识实际运用于股票交易、投资策略设计以及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紧密结合在校所学专业,培养基于经济金融知识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设计能力,推动金融投资创新,促进产学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股票虚拟仿真交易:该项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按照参赛队伍的资产收益率的前30%确定进入决赛,决赛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股票虚拟仿真交易的资产收益占60%、交易日志占20%、投资分析报告占20%。2.金融投资策略设计:参赛团队的作品直接进入最终成绩评定。参赛团队的作品自行确定,专家根据评分规则对其综合评审打分。3.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参赛团队的作品直接进入最终成绩评定。参赛团队的作品自行确定,专家根据评分规则对其综合评审打分。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三类项目均采用团队合作制,以团队方式参赛,每个团队3-5人组成,每个队伍只能申请一个账号和密码;大赛报名以学校为单位,每个参赛选手除可以参加股票虚拟仿真交易类型外,只能参加金融投资策略设计和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中的一个团队,否则,取消比赛资格。六、赛程安排1.大赛报名阶段报名方式:(1)各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由大赛联络组组织报名至大赛组委会。各学校按照格式要求填写《“国元证券杯”首届安徽省高校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团体报名表》(见附件),以提供的excel表格格式,将报名表格文件发送至314123865@qq.com。(2)学校内部报名由各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部门自行组织。2.大赛比赛阶段省级总决赛时间为十周,即2016年3月14日—5月28日。股票虚拟仿真交易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为5周(2016年3月14日至4月15日),决赛为5周(2016年4月25日至5月27日),中间停赛一周确定进入决赛团队,赛程持续十个交易周(除去“五一”假期)。参赛团队可于赛程期间每天开盘时间对系统进行操作。交易日志与投资分析报告须在6月2日前交到大赛组委会。具体开盘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15:00。金融投资策略设计项目和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项目竞赛,大赛组委会从2016年3月14日开始接受报名和报送比赛材料,2016年5月28日18:00截止。具体赛程安排见大赛官网通知。3.大赛颁奖阶段大赛颁奖将安排在2016年6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在大赛官网上另行通知。七、经费支持和奖励1.经费支持总决赛所需经费由安徽省教育厅从振兴计划项目给予支持,承办学校与协办单位另行配套,由大赛秘书处统筹使用。参赛学校参赛经费由各校自行解决。2.参赛项目奖励大赛按参赛项目类别设奖一、二、三等奖。股票虚拟仿真交易比赛项目:一等奖总数为晋级决赛团队的10%,二等奖总数为晋级决赛团队的20%,三等奖数为晋级决赛团队的30%。金融投资策略设计项目和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项目竞赛分别设奖为:一等奖总数为参赛团队的5%,二等奖总数为参赛团队的10%,三等奖数为参赛团队的15%。大赛获奖选手,原则上各高校应给予省级B类学科竞赛相应学分认可,并在保研、评优工作中给予倾斜。八、评审规则大赛评审规则将按“股票虚拟仿真交易竞赛评分规则”、“金融投资策略设计评分规则”和“公司上市可行性分析评分规则”等标准,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具体规则详见大赛官网。各高校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大赛组织工作。同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高校学生金融投资创新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形成新局面。未尽事宜,可与大赛秘书处联系。“国元证券杯”首届安徽省高校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QQ交流群:514797810,请每所高校指定1-2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大赛官网:http://tzds.aufe.edu.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大赛组委会联系人:程祁慧黄华继联系电话:0552—317786013905529311附件:1.“国元证券杯”首届安徽省高校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组织机构.doc2.“国元证券杯”首届安徽省高校大学生金融投资创新大赛团体报名表.xls安徽省教育厅2015年12月21日
2015-12-31

第一届“神居杯”动漫原创大赛

大赛名称:第一届“神居杯”动漫原创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1月30日12月25日,由神居动漫主办、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承办的第一届“神居杯”动漫原创大赛开幕式在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拉开序幕,目前赛事相关活动已在动漫之家平台上线。本次大赛邀请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视台美术片中心高级美术设计师兼编导冯健男老师作为大赛的专家级顾问。大赛评委团队也是阵容强劲:神居动漫总经理王强;国内著名漫画家于彦舒、博洋大叔、景绍宗、张琳等;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的彭丽、赵磊老师;动漫之家总经理刘铮、动漫之家副总经理总编王佳等。大赛以寻找有梦想有实力的漫画家为目标,希望通过此次大赛选拔优秀的原创动漫人才,挖掘精品原创动漫,推进国产动漫,推广优秀动漫创作人才,促进国产动漫的创作、交流与发展。也希望能够通过比赛的选拔展示更多优秀漫画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动漫,喜欢动漫。大赛主办方神居动漫目前主要业务为原创动漫IP的孵化、跨界商业动漫项目、政府教育教材动漫化项目。未来神居动漫将加大动漫人才培养投入,继续深入优化特色动漫“工作室”创制作模式,巩固市场占有率,输出大量优质的原创动漫大IP,以成为泛娱乐产业的上游的超级企业为目标而发展。第一届“神居杯”动漫原创大赛细则及周期大赛引言神居动漫主要业务为原创动漫IP孵化、跨界商业动漫项目与政府教育教材动漫化项目。未来神居动漫将加大动漫人才培养投入,继续深入优化特色动漫“工作室”创制作模式。巩固市场占有率。输出大量优质的原创动漫大IP。成为泛娱乐产业的上游的超级企业。让我们为中国原创动漫注入新鲜血液吧,寻找那些有梦想有实力的漫画家!大赛初衷大赛以寻找有梦想有实力的漫画家为目标,希望通过此次大赛选拔优秀的原创动漫人才,挖掘精品原创动漫,推进国产动漫,推广优秀动漫创作人才,促进国产动漫的创作、交流与发展。也希望能够通过比赛的选拔展示更多优秀漫画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动漫,喜欢动漫。投稿时间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30日大赛评审日1月31日—2月5日大赛颁奖2月16日征稿细则投稿类别1、大于20P的长篇、短篇原创漫画作品2、题材不限,少年、少女、四格绘本、条漫均可3、黑白,彩色均可投稿规则1、参赛漫画尺寸要求:分辨率72像素/英寸,单页宽度800-900像素,跨页1200像素,阅读方向从左至右,板绘或手绘扫描电子稿缩小后jpg文件均可,获奖作品需提供源文件。2、大赛投稿邮箱:shenjudongman@163.com3、大赛投稿邮箱命名格式:《XX作品》、邮件附件包括:漫画名字命名的压缩包(压缩包内需有:已缩小的稿件jpg,作品名、作者联系方式txt文件。大图分层文件参赛者自己保留即可)(稿件图片缩小后宽度800-900px,72分辨率的JPG图,一定要含有联系方式文件。)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大赛专家顾问:冯建男大赛评委:著名漫画家:博洋大叔、于彦舒、景绍宗、王强校方评委老师:彭丽、赵磊平台方评委:刘铮、王佳奖项设置:学生组:一等奖:1名奖品:2000元奖金+Wacom绘图板1台+证书+奖杯+神居动漫班名额二等奖:2名奖品:1000元奖金+Wacom绘图板1台+证书+奖杯+神居动漫班名额三等奖:3名奖品:500元+证书+奖杯+神居动漫班名额优秀奖:10名奖品:300元+证书+神居动漫班名额入围奖:10名奖品:证书+神居动漫班名额上述获奖参赛者均保有加入神居动漫就业机会。指导教师奖:优秀指导教师:4名奖品:奖金1000元+证书+奖杯+神居动漫班指导教师(未来辅助神居动漫班合作执教指导)主办单位:北京神居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北京新媒体技师学院合作平台:动漫之家原创动漫平台协办单位:北京灵耀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声明参赛漫画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参赛者本人或单位需拥有作品完整著作权。参赛者所参赛作品版权与大赛主办方共同享有,可接受非独家授权于其他网络、杂志或出版、无线机构的,未获得其他漫画奖的作品,杂志已停刊的作品可以参加。改编作品(如小说、动画、影视、游戏的改编等)和同人作品不参加这次比赛。若有第三者对作品提出异议,并经主办单位查明属实,主办单位将取消资格,追讨奖金,违反著作权之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自行负责,与主办方无关。
2015-12-29

2016年第十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主题:2016年第十届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3月一、大赛简介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InternationalContestofinnovAtioN简称iCAN)暨中国选拔赛(原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是由国际iCAN联合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竞赛,是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项目之一,iACN大赛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精神,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促进和加强物联网等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物联网相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国际iCAN联合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承办单位:北京大学三、大赛日程2016年1-3月,网上注册报名2016年4-7月,作品制作(比赛资助器件发放到各地区负责人和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2016年7-8月:分赛区选拔赛2016年10月:全国总决赛(其中特等奖晋级ican’17国际总决赛)四、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含本科、专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参赛方式1、官网注册报名2、必须以团队形式参赛2、每支队伍2-4名队员3、可跨赛区和学校组队六、大赛内容1、可采用大赛提供的标配或选配的微纳米器件(非必须),制作可以演示和操作的创新应用系统作为有效参赛作品2、作品务必为学生原创,谢绝任何形式的导师课题参赛七、大赛评审详审规则见官网通知八、奖项设置大赛奖项设置见官网通知九、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ican-contest.org中文官网:china.ican-contest.org英文网网:english.ican-contest.org媒体支持:ps.webxun.com联系电话:010-57319188电子邮箱:iCAN@iCAN-contest.org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鼎好电子大厦1522邮政编码:110000学生QQ交流群:175118818老师QQ交流群:291221561
201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