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大赛评审最新动态

大赛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8月18日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ICPDC2015)简介自2010年10月始,杭州市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携手举办的“以纹样文化传播和解读为核心的创意大赛及设计师邀请展等活动”已历经五届,都获得巨大成功。中国美术学院将继续和杭州市政府合作,筹办“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将于2015年10月推出大赛评选、展览和系列研讨活动。大赛设立国际评审团,在全球范围内征稿。在大赛专业机构“国际纹样设计联盟”和产业顾问的指导下,力图使本大赛成为发掘设计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平台。同时,从纹样和产业、纹样和品牌的设计互动中,进一步推动“本土原创”的核心价值。ICPDC2015大赛主题——“纹样在哪里”本届大赛以“纹样在哪里(PatternEverywhere)”为主题,从纹样创意的视角、当代设计的方法,强调日常生活中“寻常物的嬗变”的艺术及其新语言形式、符号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纹样呈现的日常生活形态,探讨其背后的传承、创新和文化生产等一系列的关系和问题。参赛作品应体现以下内容:以纹样为视角来表现参赛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纹样的创意来体现艺术和技术的融合;大赛相关活动:1、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展(2015年10月15日-19日)2、国际纹样之文化解读研讨会暨大赛颁奖典礼(2015年10月16日)3、“纹样创意设计”为主题的专业讲座(2015年10月17日)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杭州市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染织与服装系中国美术学院纺织服装研究院协办单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参赛对象欢迎全球从事艺术与设计的专业人士、院校师生,以及对本大赛感兴趣的各届人士参加。参赛内容和要求根据大赛主题,从纺织、服装、工业造型、建筑等相关专业领域,进行以纹样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品设计或艺术品创作。本次大赛强调纹样设计的原创性、时尚性、综合性和跨界性;参赛作品要求体现主题概念创新性、设计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作品能表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形成新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大赛流程和时间安排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选手于2015年8月18日提交作品文本参加初赛,经初赛评审后,获得复赛资格的选手必须提交设计实物参加复赛。复赛要求见后续通知。1、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8月18日2、初赛作品截稿日期:2015年8月18日(以当地邮戳为准)。3、参赛作品初审阶段:2015年8月下旬初评,即时公布复赛名单。4、参赛作品复赛评比、颁奖及论坛于2015年10月15日到10月19日在杭州举行,相关要求详见组委会后期入围通知书。参赛须知1、参赛作品应符合本届大赛的设计主题和宗旨。2、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原创、且未发表过的最新作品。如经发现抄袭,将取消参赛及获奖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3、参赛作品要求作整体性系列设计,报名以系列为单位。4、参赛作者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国籍、民族等不限。同一系列的参赛作品,如一系列多人共同设计,组委会默认名字排列第一的为主设计师,共同设计者不得超过两名。5、根据大赛组织条例有关规定,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本次大赛。6、注意事项和说明:1)无论报名是否有效,全部参赛资料恕不退还,请参赛者自行留底。2)本届赛事为创意性大赛,其在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和整体展示手段均没有严格限制。复赛实物和参展道具均由参赛者个人提供。3)本次赛事参赛者可通过大赛相关媒体获取报名表。参赛报名和作品交件方式1、报名方式:请于2015年8月18日前将《参赛报名表》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电子邮箱(icpdc2014@163.com)2、作品交件方式:大赛要求以设计文本形式参加初赛。请于2015年8月18日前将初赛作品文本(含实物照片)邮寄至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联系地址(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邮寄时稿件必须包含《参赛报名表》(复印有效),并在信封或邮件包裹上标注“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初赛作品文本要求:1)内容包括:创意概念说明(500字以内)、纹样设计稿、实物照片和展示照片或效果图(影像类作品请以Mpg、Avi、Swf等格式刻入光盘后递交)。2)文本尺寸:页数不限,A3大小(42CM×29.7CM)。设计文本需附作品光盘,作品制作成jpg、tif、cdr等格式的电子稿,并且应达到300dpi印刷分辨率标准,以便宣传或出版使用,而源文件作者需自行保留。3)文本须标明作品实物规格,实物尺寸限制为:高不能超过2.5米,长不超过3米,宽不超过3米。大赛组委会在截止日前收到报名参赛者以上全部参赛资料后,报名生效。评委组成本次大赛设立大赛国际评审团,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师、艺术设计教育家、文化创意知名人士、著名时尚媒体记者、著名时尚评论家、知名企业家等担任大赛评委。评审和奖励办法1、本项大赛的评审标准由大赛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执行。2、作品是否充分表现了此次大赛的设计主题及宗旨,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在选材方面进行了最合理、最恰当的搭配组合,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时尚感。3、大赛设置全场大奖、最佳概念创意奖、最佳应用奖、最佳材料创意奖、优秀奖、组织纪念奖等奖项。4、总决赛设置下列奖项和奖金:本次大赛奖励办法将采取荣誉与实物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除向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外,配给相应额度奖金。大赛组委会邀请入围复赛的部分参赛者到杭州参加复赛;凡入围决赛的外地选手,来中国杭州的交通费用、作品邮寄运输费用自理,赛期食宿费用由组委会承担,具体日程以组委会的相关通知为准(若两人合作参赛,组委会只承担一人的食宿费)。具体奖项和奖金如下:1)全场大奖1名,奖金:人民币2万元(税后),颁发获奖证书。2)最佳概念创意奖1名,奖金:人民币1万元(税后),颁发获奖证书。3)最佳应用奖1名,奖金:人民币1万元(税后),颁发获奖证书。4)最佳材料创意奖1名,奖金:人民币1万元(税后),颁发获奖证书。5)优秀奖10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税后),颁发获奖证书。6)集体组织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及邀请集体获奖代表来杭参会(组委会只承担一人的食宿费)。7)入围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8)凡获奖作品,获奖者的指导教师(以参赛者报名信息为准)均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证书。9)获奖名单将在中国美术学院官网及相关媒体发布。所有获奖者的奖金、证书将在“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授予,同期公开展览。声明大赛规定,对于提交的作品,参赛者拥有知识产权(专利权、设计权等)。然而,大赛组委会有权将作品用于展览,并且可以在宣传过程中复制,用于大赛网站,新闻稿及其他宣传材料。大赛的其他规定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所有参赛作者所提交给大赛组委会的信息需真实、有效,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第三方就参赛作品提出有关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将全部由参赛作者负责,大赛组委会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联系信息地址:中国杭州市转塘镇象山352号19号楼210室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染织服装系/纺织服装研究院邮编:310024收件人:李晓和13819465086(国内组)、曾小敏13567124886(国际组)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电话:086-571-87200239传真:086-571-87200221E-mail:icpdc2014@163.com附件下载:201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中文版.docxApplicationFormofICPDC2015.docx
2015-05-21

2015年第四届ABB大学生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2015年第四届ABB大学生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19日结束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2015年,ABB再次启动以“创新带来美好世界”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新大赛,邀请参赛者就未来中国在能源互联、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智能家居等领域进行大胆想象和设计。本次大赛由三大概念性课题组成,进入决赛的选手不仅能够获得奖励,而且有机会获得在ABB(中国)有限公司实习或工作的机会。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ABB(中国)有限公司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二、日程安排2015年5月4日至7月19日选手提交报名信息及作品2015年8月下旬决赛答辩及颁奖(具体时间将在8月上旬通过ABB中国官方网站公布)三、参赛对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四、参赛方法参赛者须通过大赛官网www.abb.com.cn注册(注册)并提交作品。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最多3人)的方式参加比赛。组队参赛者每组须选出一名队长,负责团队报名和作品提交。如果团队进入决赛,队长将作为代表(或指定团队一名代表)进行现场答辩。五、比赛题目本次大赛由三大主题组成,选手可以任选一项参赛主题一:能源互联(查看)主题二:互联网+智能制造主题三:智能家居六、参赛作品要求1、作品应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2、作品语言为中文,文档类型为Word或PDF,字数3000以内,作品文件大小不超过5M3、作品可以是具体产品,技术,或者解决方案4、作品需包含以下内容:A.题目B.选题方向(如:能源互联)C.简要描述(不超过50字)D.作品要解决的问题E.目前技术状况F.作品详细描述G.作品的优点或创新点H.作品的缺点或不足I.其他阐述或验证作品中所涉及方案的相关信息或附件5、作品必须为原创,尚未申请专利,尚未以其他方式公开发表,且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6、作品需突出创新性,同时考虑可行性及价值7、大赛主办方享有免费对参赛获奖作品进行部分或全部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展示、翻译、汇编以及其他形式使用的权利,作者拥有署名权七、评分标准创新性50%:创意新颖,设计独特可行性30%:在理论和操作上具备可行性作品表达清晰性20%:文档格式规范,描述清楚,表达流畅,内容完整八、大赛评审委员会由ABB(中国)有限公司内部专家及外部评委共同组成九、奖项设置一等奖3组,每组奖励证书及现金¥10,000二等奖6组,每组奖励证书及现金¥5,000三等奖9组,每组奖励证书及现金¥3,000此外,进入决赛的选手均会获得ABB(中国)有限公司的实习机会,并被直接推荐至ABB(中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绿色通道。十、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abb.com.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QQ交流群:428224159官方QQ:3171002369
2015-05-14

2015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

大赛名称:2015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9月20日为推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加强院校间沟通与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联合主办“2015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大赛旨在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倡导设计创新,全面提升中国的设计教育水平,不断推动我国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本届大赛以“中国故事”为主题,以期全面展示各高校的设计教学成果,欢迎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踊跃参加。一、大赛主题中国故事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工业出版社2、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3、媒体支持设计在线网大学生艺术网《装饰》《设计教育》《包装与设计》《艺术与设计》三、大赛组委会主任:谭平潘正安副主任:(按姓氏笔画排序)孙明李炳训何洁何人可何晓佑汪大伟宋建明罗力郎红旗赵健郭线庐鲁晓波潘鲁生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泉马俊成王铁王敏王亚非王安霞王志俊王绍强王铁军王雪青方晓风孔森叶苹田忠利宁绍强吕曦吕敬人过伟敏邬烈炎刘波刘境奇许平孙湘明苏丹李群李利华李建设李剑平李超德吴洪吴勇吴国欣吴学夫吴冠英吴海燕邱松汪田明辛向阳张同张苏张夫也张进平陈小林陈汉才陈汗青陈劲松苗登宇范汉成林家阳林磐耸杭间周峰周利群周靖明宗明明胡绍中赵燕荆雷郭振山贾荣林钱竹殷会利黄励黄建平韩续韩然彭程娄永琪靳埭强路盛章廖军潘长学秘书长:李中扬李植峰副秘书长:岳洁琼解建军办公室主任:张华李彦玲四、大赛时间1、启动日期:2015年3月30日2、截稿日期:2015年9月20日3、初评时间:2015年10月7日4、终评时间:2015年10月下旬五、征集对象中国高等院校教师、在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以及成人教育学生六、大赛组别大赛分设:①教师组②研究生、本科组③高职高专组七、项目类别1、视觉传达设计类1)类别:①标志设计②品牌设计③包装设计④书籍装帧设计⑤招贴设计2)作品尺寸指定为A4、分辨率为300dp(i210mm×297mm、2480dpi×3508dpi);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为cmyk;3)构图横竖均可;系列作品不可超过4张;如作品内容较多,可简单排版,但每页不可超过4幅图,以保证图片放大时清晰度不受影响,且页数亦不可超过4张。2、环境艺术设计类1)类别:①建筑设计②景观艺术③室内设计④展览展示2)作品尺寸指定为A4、分辨率为300dp(i210mm×297mm、2480dpi×3508dpi);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为cmyk;3)如有设计说明可一并排版,字号不能超过8号,所占版面不能过大,须与图片分开;作品需要提交主要平面、立面、色彩效果图,已竣工的作品可提交实景照片;如作品内容较多,可简单排版,但每页不可超过4幅图,以保证图片放大时清晰度不受影响,且页数亦不可超过4张。3、动画与多媒体设计类1)类别:①二维、三维动画②微电影③电子书2)类别:二维、三维动画等以播放形式展现的作品格式指定为avi,图像大小1280px×720px;微电影时长5-15分钟,作品格式MPEG-2,分辨率480*360以上;电子书设计作品格式为exe或chm。4、产品与服装设计类1)类别:①产品设计②礼品、饰品设计③服装设计④人物形象设计2)类别:作品尺寸指定为A4、分辨率为300dp(i210mm×297mm、2480dpi×3508dpi);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为cmyk;3)类别:构图横竖均可;如有设计说明可一并排版,字号不能超过8号,所占版面不能过大,须与图片分开;产品设计作品需要提交计算机三维模型、电子版效果图及设计图,如有产品实物照片也可提供;服装设计类作品需提交设计效果图(手绘、电脑制作均可)、款式图,如有成品照片也可提供;作品内容较多,可简单排版,但每页不可超过4幅图,以保证图片放大时清晰度不受影响,且页数亦不可超过4张。5、论文(仅限教师组参加)1)类别:①学术研究方向②教学研究方向2)类别:论文要包含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等部分,注释统一采用尾注方式,参考文献统一列在文末,格式为“作者.题名.译者(若无则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全文3000~5000字,word文档格式。八、参赛作品要求1、参赛作者需将作品电子文件、参赛报名表(下载)及报名费汇款凭证放入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为“学校+姓名+作品名称”,文件夹命名时作者人数与顺序、作品名称须与报名表中一致),压缩后发至大赛官方邮箱sjdscip@163.com。组委会统一打印。2、为确保大赛评审的公平、公正,作品正面不得出现作者和学校名称。3、团体作品每件(套)作者不超过3人(二维、三维动画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系列作品视为一件(套)作品。4、请认真将参赛报名表填写完整,不得缺项漏项;每件(套)作品都应对应一份报名表,提交后的作品及署名不予更改;证书邮寄之前,如地址和联系方式有变更,请及时告知组委会。九、奖项设置(A类——E类)奖项按作品数量比例设置:特等奖(1‰)、一等奖(1%)、二等奖(3%)、三等奖(5%)、优秀奖(10%)、入围奖若干。另外,特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院校组织奖若干。以上奖项皆有获奖证书。十、大赛费用及汇款说明1.本次大赛报名需交纳报名费,包括作品打印费、宣传费、证书制作及邮寄费。学生每件(套)作品收取50元,教师每件(套)作品收取100元,论文每篇收取200元。系列作品3件内按单件收费,超过另计。如需开具发票,请在发送汇款凭证时在邮件中告知组委会,并提供发票抬头、收件人姓名、手机号码、邮编及详细邮寄地址,汇款的单位和发票抬头需一致。2.报名费的支付方式报名费可以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进行汇款银行汇款或转账户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开户行:北京银行惠新支行账号:01090376000120109005230支付宝账号:sjdscip@163.com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支付,个人汇款请标注“学校、姓名”,团体汇款请标注“学校、作品件数”;如未作标注或标注不清,责任自负;汇款时可采取“支付宝→支付宝”、“银行→银行”、“银行→支付宝”,切不可采取“支付宝→银行”。十一、版权及其他说明1.在设计和参赛过程中发生任何侵权行为均由作者负责,与大赛主办方无关。获奖作品如有抄袭和其他侵权行为,一经发现,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2.参赛作品如有违背大赛主题、民族传统习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标准等情况,将采取一票否决制,不予入选。3.所有参评作品著作权归设计者所有,大赛主办方享有对其进行宣传使用、公开展览和出版发行等权利。4.由于专业和比赛作品数量不定,获奖数量可略做调整。5.对本次大赛所产生的任何疑义,大赛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十二、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sjds.cip.com.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官方邮箱:sjdscip@163.com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化学工业出版社A座2层《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组委会电话:010-64519125,010-64519206,010-64519244QQ群:160710792/262984965(学生群)262971302(教师群)联系人: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
2015-05-13

2015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

大赛主题:2015年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截止日期:5月30日一、大赛简介2015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2015HuaweiSoftwareEliteChallenge)是华为公司面向全国高校学生举办的大型软件竞赛,致力于让参赛学生充分感受软件设计和写好代码的魅力,验证用软件设计和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比赛增强实战实践和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本次大赛口号“万码奔腾战江湖”,将在全国设8个赛区同时开展。大赛分区域线上初赛、区域现场复赛和全国总决赛共三轮,选手采用组队方式(1-3人)参赛,本次大赛赛题于2015年5月5日正式发布,题型将充满乐趣和挑战,我们期待和你共同感受coding的魔力。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三、赛程设置2015年4月底(预计4月29日)启动报名2015年5月30日报名截止2015年5月5日赛题发布2015年5月底(预计5月30日)区域线上初赛2015年6月初(预计6月7日)区域现场复赛2015年6月底或7月上旬(预计7月11日)全国总决赛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大赛组委会对赛事日程保留最后解释权四、参赛人员只要你是1、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硕)2、喜爱写软件,满怀激情与梦想3、对自己和小伙伴有足够的信心你就可以参与大赛报名!你可以选择单枪匹马闯大赛(1人参赛),也可以选择强强联手(2人或3人组队参赛,可跨校组队,以组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作为参赛区域),英雄不问出处,竞技场上见分晓。五、报名方式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5月30日,通过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大赛赛题及作品提交方式请关注官网更新六、大赛流程1、区域线上初赛竞赛范围:分区域举行,以队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进行划分竞赛时间:2015年5月底参赛形式:根据赛题完成作品,并在截至日期前提交(2015年5月30日报名截止)面向人群: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硕),若有非学生成员,团队失去资格组队方式:自由组队,每队1-3人2、区域现场复赛竞赛范围:分区域举行,以队长所在学校所属区域进行划分竞赛时间:2015年6月初参赛形式:以线上初赛作品为基础,根据复赛日提供的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更改代码,以新代码作为现场赛参赛代码3、全国总决赛竞赛地点:深圳竞赛时间:2015年6月底或7月上旬参赛形式:以区域现场复赛作品为基础,根据决赛日提供的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更改代码,以新代码作为总决赛参赛代码注:一经发现代码抄袭,取消团队资格七、大赛评审敬请关注官网更新八、奖项设置1、全国总决赛至尊天下奖(一等奖),1队,20万现金大奖笑傲江湖奖(二等奖),2队,10万现金大奖蟾宫折桂奖(三等奖),5队,5万现金大奖2、区域现场复赛每区域前4名队伍获雄霸一方奖,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华为最新款手机,加入优才计划3、区域线上初赛1)每区域前32名队伍获横扫千军奖,晋级本区域现场复赛,获得晋级奖品和证书2)每区域前64名队伍获得独一无二的精美纪念品九、优才计划1、面试绿卡:免技术面,通过终面后给予高薪SpecialOffer2、应届生实习直通车:国内实习机会任选、岗位工作地任选3、精英导师贴身辅导:配备首席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职业生涯指导4、职业快车道:入职后高级主管、首席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有机会进入专家或管理者梯队培养计划十、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career-elite.huawei.com新浪微博:HW软件精英挑战赛大赛邮箱:hwsec2015@mail01.huawei.com微信公众账号:HUAWEI软件精英挑战赛
2015-05-01

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

大赛主题: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截止日期:7月20日“《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肇始于2010年,由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杂志社主办。短短数载,大赛参赛人数屡创新高,现在已经稳居国内各类翻译比赛之冠。为推动翻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我们将秉承“给力英语学习,探寻翻译之星”的理念,于2015年5月继续举办第六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诚邀广大翻译爱好者积极参与,比秀佳译。大赛赞助单位本届大赛由悉尼翻译学院独家赞助。悉尼翻译学院成立于2009年,是在澳大利亚教育部注册的一家专业翻译学院。学院相关课程由澳大利亚翻译认证管理局(NAATI)认证。该院面向海内外招生,以构建“一座跨文化的桥梁”为目标,力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涉及多语种的口笔译人才。大赛合作单位中国翻译协会社科翻译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翻译研究学科委员会、四川省翻译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广东省翻译协会、湖北省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会、陕西省翻译协会、江苏省翻译协会、南开大学和成都通译翻译有限公司。一、大赛形式本届大赛为英汉翻译,大赛启事及原文发布于商务印书馆网站(http://www.cp.com.cn)、《英语世界》2015年第5期、《英语世界》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theworldofenglish)以及《英语世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theworldofenglish)上。二、参赛要求1.参赛者国籍、年龄、性别、学历不限。2.参赛译文须独立完成,不接受合作译稿。3.参赛译文及个人信息于截稿日期前发送至电子邮箱:yysjfyds@sina.com。(1)邮件主题标明“翻译大赛”;(2)以附件一(excel格式)发送参赛者个人信息,文件名“XXX个人信息”,以方便获奖时联系。请按下表格式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学校或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子邮箱电话(3)以附件二(word格式)发送参赛译文,文件名“XXX参赛译文”,内文规格:黑色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两端对齐。4.仅第一次投稿有效,不接受修改后的再投稿件。5.在大赛截稿之日前,妥善保存参赛译文,勿在报刊、网络等任何媒体上或以任何方式公布,违者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三、大赛时间起止日期:2015年5月1日—2015年7月20日。奖项公布时间:2015年10月,在《英语世界》杂志、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布大赛评审结果。四、奖项设置所有投稿将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颁发奖金、奖品和证书,优秀奖获奖者将颁发证书和纪念奖。所有获奖者均获赠2016年全年(1—12期)《英语世界》杂志一套,并有机会成为《英语世界》的译者。对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届翻译大赛的院校,将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获奖院校还有机会成为“翻译实践基地”合作单位。五、联系方式为办好本届翻译大赛,保证此项赛事的公平、公正,特成立大赛组委会,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实施和评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英语世界》编辑部,电话/传真010-65539242。六、特别说明1.本届翻译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2.本届翻译大赛只接受电子版投稿,不接受纸质投稿。3.参赛译文一经发现抄袭或雷同,即取消涉事者参赛资格。《英语世界》杂志社2015年5月
2015-05-01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

大赛主题: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截止日期:5月30日一、大赛简介1.1名称中文名称: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英文名称:ChinaNationalCollegeStudentsCompetitiononEnergyEconomics(简称CNCEE)1.2大赛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中国“双法”学会)(2)发起单位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山西财经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3)承办单位中国“双法”学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4)顾问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蔡晨《中国管理科学》主编成金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池宏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褚玦海上海期货交易所韩文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何建坤清华大学雷涯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一军国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吕建中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齐中英哈尔滨工业大学史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陶澍北京大学王毅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徐锭明国家能源局徐伟宣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张国宝国家能源局(5)评审委员会邀请国内相关专业专家组成评委会,人数不少于11人,评委会名单在决赛前公布。(6)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主任:范英组委会成员:(各发起单位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组委会)秘书长:张兴平副秘书长:郭剑锋罗晓燕秘书处:冯连勇梁大鹏郭峰张灿飞吴薇1.3大赛背景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能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实现能源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技术创新、政府政策与监管、市场导向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而培养能源经济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围绕能源经济问题开展大学生的学术创意大赛是提升能源经济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在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其中就包括能源经济和相关专业的人才。为此,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组成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创办并召开年度大赛。二、大赛赛题2.1参赛对象全日制普通(含民办)高校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参赛学生需组成1-4人的团队,学历构成不限。2.2赛题涉及的领域及类型2.2.1赛题涉及的主要领域(1)能源经济(含能源金融、能源贸易等)(2)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3)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4)能源市场与监管(5)能源企业经营管理2.2.2赛题类型(1)研究论文类参赛选手可自行命题,以规范的学术论文格式提交,中英文均可。(2)调研报告类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能源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和社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不限,内容应包含主要调研内容、结论和相关分析。(3)政策建议类参赛选手可以自行选题确定政策建议的题目,并撰写政策建议报告。报告格式不限,内容应包含政策建议内容和支撑材料(含数据、方法或调研依据)。2.3作品要求2.3.1内容要求(1)作品是参赛团队独立完成(可由1名教师指导完成),内容完整;(2)内容需要有详细的计算或调研过程,以及充分的论证;(3)禁止抄袭,不得直接采用相似的项目研究报告;(4)申报作品禁止使用已有的专利、著作或论文;(5)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说明并指明出处。2.3.2格式要求(1)参赛作品按照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的方式分类申报和编写,计算过程也可以附录形式给出;(2)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方案格式要求进行排版(见附录1)。2.3.3提交要求(1)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格式报名(见附录2)和提交作品;(2)遵循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提交时间,逾期提交无效。2.3.4作品所有权说明参赛作品所有权归参赛团队所有。若单人参加,作品的所有权属于个人;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不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共同使用作品;若团队人数大于1人且作品可分割,则团队成员可自由使用属于自己部分的作品。三、评审流程3.1有效作品认定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大赛组委会对各提交的作品进行认定,选出有效作品。3.2初赛评审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评审委员会依据《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评审标准》(见附件3)对有效作品进行初赛评审,产生晋级总决赛作品。晋级总决赛作品共20个。3.3全国总决赛负责单位: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组委会评审办法:晋级总决赛的团队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评委依据《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评分标准》打分,按照平均得分产生全国获奖名单。总决赛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总决赛流程:(1)现场陈述:选手到场陈述参赛作品的主要内容,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要求用PPT展示。未按指定时间到场的选手视作弃权。(2)答辩环节:每份作品陈述结束后,评委对作品进行点评并提出问题,由申报者进行回答;比赛的问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四、奖项设置大赛总决赛共入围作品20件,组委会在答辩现场按照《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总决赛评分标准》进行无记名打分,汇总后决出以下奖项:(1)参赛队优胜奖,下设特等奖:1组,获奖证书及奖金;一等奖:3组,获奖证书及奖金;二等奖:5组,获奖证书及奖金;三等奖:7组,获奖证书及奖金。(2)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团队的指导教师,颁发证书。(3)优秀组织奖:在大赛作品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证书。五、日程安排5.1大赛报名时间:2015年5月10日至5月30日形式:参赛团队填写报名表(附件2),通过邮件发送给大赛联系人,以收到回复确认为准。5.2作品提交时间:2015年7月1日至10日内容:各参赛队将已完成的作品(电子版)按要求通过邮件提交大赛组委会指定联系人,以收到回复确认为准。5.3作品评审时间:2015年7月30日前内容:大赛组委会根据《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评审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5.4全国总决赛名单公布时间:2015年8月1日至5日内容:评审结果通过邮件通知各参赛团队。5.5全国总决赛时间:2015年8月28日内容:全国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包括现场陈述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答辩相关材料,并按要求时间报到。5.6颁奖大会时间:2015年8月29日内容:颁奖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六、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地质楼727邮政编码:102249联系人:郭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3774大赛邮箱:guofeng3388@126.com联系人:吴薇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箱:wuwei1207@ncepu.edu.cn微信公众平台:能源经济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二○一五年四月十二日附件1: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参赛作品排版格式一、内容规范参赛作品应包括封面和作品正文等内容。二、封面作品名称:作品类别:(说明学术论文类、调研报告类、或政策建议类)作者团队:(所有成员姓名、学校、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单位)三、作品主要内容背景和研究问题研究过程(论证过程、数据、模型、调研过程等)主要结论参考文献四、格式要求文件命名方式:作品类别_学校名称_第一作者姓名申报作品正文:页边距:上75px,下75px,左75px、右75px;页眉:50px,页脚:50px;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每章的章标题: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章中的各级标题:黑体,居左,字号:小四。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五提交要求参赛作品需按照时间要求,发送邮件至大赛组委会指定联系人,以收到邮件回复确认为准。
2015-04-27

“晶彩生活 来自彩晶创意”海尔节能彩晶小富豪冷柜全球众创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晶彩生活来自彩晶创意”海尔节能彩晶小富豪冷柜全球众创设计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5月24日大赛简介“互联网思维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人人时代,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质优价廉的硬性竞争,而转变为以创造用户最佳生活体验为中心的人性化竞争。好的用户体验,从用户中来,从人人创意中来。唯有全民众创,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藉此众创精神指引,海尔冷柜联合视觉中国及国内知名创意团体,打造一个面向全民的设计展示平台,旨在聚集大众智慧,创造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定制化的产品。此次大赛面向境内外设计类专业设计师、设计团队、设计爱好者、大众粉丝用户等,征集优秀设计创意。大赛以“节能环保”为创作主题;设置丰厚奖品予以鼓励,特别优异的作品将被应用于海尔冷柜后续量产及定制化服务,真正做到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组织机构主办单位: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协办单位:视觉中国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海尔商城官方网址:http://www.ehaier.com/参赛流程(以实际时间为准)作品提交:2015年4月25日——2015年5月24日大赛评选:2015年5月25日——2015年6月7日大赛公示:2015年6月8日作品展览:2015年6月20日奖项设置及评选标准十万奖品多重奖项最多可获四重大礼一、征集阶段1、作品征集时间:2015.4.25-2015.5.242、奖项设置:晶彩人气奖(100名)1)“人气达100以上(含100)”可获价值100元的五彩杯一套(5个);2)人气前三名:可另外获价值200元海尔路由器一个。晶彩入围奖(100名)1)价值799元卡萨帝“微酒酷”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3、评选标准:晶彩人气奖:在大赛作品展示页面,获得100枚以上(含100)赞的作品。评选标准:晶彩入围奖:符合大众审美标准,从色彩运用、产品结合度、内容积极等方面综合考量,评选出入围作品。4、热度提升(形成自媒体传播加大参与力度):鼓励参赛者、产品用户、产品粉丝等通过视觉中国APP客户端将作品投票页面分享至朋友圈,加大传播力度。二、十强诞生1、评选时间:2015.5.25-2015.5.19;5.31日12:00大众投票截止,专家评分并公布结果。2、奖项设置:“晶彩构思奖”数量10名1)价值1500元海尔节能小富豪冷柜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3、评选标准:1)大众评分(40%):通过PC端或移动客户端进行投票,每票记为1分,每个ID限投一次。2)专家评委评分(60%):从创意性、主题表现力、色彩运用、产品结合度、内容正面性五方面综合考量给予评分。4、专属权益:经由海尔评委选定后所选定的最终作品1、将作为优秀作品参加专项展览;2、作者可参加后续巡展活动;3、有机会到海尔参观(智能工厂、海尔生活馆、海尔文化馆);4、前三名将获得其作品专属定制冷柜一台;5、有机会成为海尔冷柜设计顾问)。5、热度提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论坛的渠道,为大赛页面引流。将大赛信息或投票页面分享至朋友圈并截图给公众账号的粉丝有机会获得节能彩晶小富豪五彩套杯(每天选取五人)三、角逐前三1、评选时间:2015.6.2-2015.6.7;6.7日12:00大众投票截止,专家重新评分并发布结果。2、奖项及奖品设置:晶彩设计奖(4名)1)价值2000元海尔M柜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晶彩创意奖(3名)1)价值4000元海尔226升4D匀冷立式冷柜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晶彩众创奖(2名)1)价值12000元卡萨帝三门冰吧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晶彩领创奖(1名)1)价值20000元卡萨帝博芬酒柜一台;2)颁发海尔荣誉证书。3、评选标准:1)大众评分(30%):保持原有票数基础上继续投票,每票记为1分。2)专家评委评分(70%):对前10名作品再次评分,从产品结合度、主题展现力、外观设计美感等方面综合考量评分;按得分由高至低排名。4、专属权益:经由海尔评委选定后所选定的最终作品1、将作为优秀作品参加专项展览;2、作者可参加后续巡展活动;3、有机会到海尔参观(智能工厂、海尔生活馆、海尔文化馆);4、前三名将获得其作品专属定制冷柜一台;5、有机会成为海尔冷柜设计顾问)。5、热度提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论坛的渠道,为大赛页面引流。将大赛信息或投票页面分享至朋友圈并截图给公众账号的粉丝有机会获得节能彩晶小富豪五彩套杯(每天选取五人)。※本届大赛的最终解释权归海尔冷柜所有。参赛内容1、大赛命题以“节能环保”、“时尚外观”、“功能升级”或“个性定制”为主题,通过各种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兼顾家居美观与品质生活的体现。请根据规定模板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并提交作品。人群分类A1.风尚新生代学生族、8090后、新婚族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热情活力,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但由于生活环境或经济的因素对家电产品有自己独到的认知和喜好,对功能及空间摆放的要求也独树一帜,请为自己设计一款新生代【定制化】家电吧!A2.至微呵护对于有特别需求的群体,家电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关怀设计。老人、儿童、母婴属于特殊关爱的人群,【定制化】的家电可以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开启便捷健康的智能生活,带来生活中的无限感动。A3.绅士名媛时尚名媛、成功男士都属于社会精英人群,他们追求品质生活,更喜爱高端、精致、有品位的产品。但两种人群又各有偏好,女性更偏爱柔美、精细质感、颜色靓丽的产品,男性更偏爱技术感强、精湛工艺、沉稳色调的产品,请为你选定的人群量身打造一款【定制化】于他(她)的家电吧!设计主题B1.节能环保B2.时尚外观B3.功能升级B4.个性定制获得更多参赛指导,可点击链接http://www.ehaier.com/了解产品信息,并于【互动交流】板块进行在线交流。参赛要求作品规范:1、设计图规格要求:根据规定模板中的素材,从中选取一款颜色,同时设计平铺图及产品外观效果图,分辨率为300dpi。2、设计图内容要求:可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诠释主题。画作之外,需提交中文说明(500字以内)(版面内不得出现作者所在院校、姓名及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等,否则视为无效作品)。3、设计书面阐述要求:对提交的作品进行简要的书面阐述。所有描述,需结合冷柜产品现有问题及选定的主题,理性分析。4、提交方式要求:图片像素尺寸需大于740*420,附件大小上限为5M(若有更大附件,请发送到邮箱:)下载模板素材参赛对象:面向全球设计类专业设计师、设计团队、设计爱好者、大众粉丝用户等参赛方法:点击大赛页面最上方“我要参赛”按钮即可投稿参赛。欢迎参赛:链接点击打开链接http://shijue.me/zone/contest/haier2015大赛评审大赛评审(排名不分先后)专业评审团2人(创意家提供)创意评审团2人(视觉中国提供)海尔评审团2人(海尔提供)版权声明一、参赛者(或参赛团队)提交的所有作品均须未被商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必须为参赛者(或参赛团队)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且版权未移交他人。若在比赛或商业应用过程中发生版权纠纷,参赛者(或参赛团队)须承担全责。二、在大赛活动结束后,获奖者接受奖金即意味着将获奖作品相关知识产权完全归属于大赛主办单位海尔冷柜所有,海尔冷柜享有对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展示、出版、其他形式的宣传等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宣传、出版、展览等,并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否则,海尔冷柜有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三、对所有网上提交并通过审核的参赛作品,海尔冷柜享有对作品进行推荐、展示、出版及其它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未经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作品用作商业用途,否则,一切后果由该单位或个人承担。四、所有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如已发放奖品将原额追回,所有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五、对获奖的设计方案,海尔冷柜有权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参赛者不能转让、出版、参加展览等。六、作品不得涉及被禁止的内容,屏蔽暴力、色情等信息,不得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抵触。七、本届大赛最终解释权归海尔冷柜所有。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大赛官网:http://shijue.me/zone/contest/haier2015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联系人:苏奕电话:010-57950455邮箱:yi.su@visualchina.comQQ:1591291939
2015-04-27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报名截止日期:5月30日一、大赛简介中文名称: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英文名称:ChinaGraduateFutureFlightVehicleInnovationCompetition英文缩写:FFVC二、大赛目的飞行器的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集合了机械、通信、电子、控制、材料等多个研究领域,且其应用覆盖了工业、农业、通信、环境规划、交通等各个民生领域。未来飞行器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高校。高校一方面为业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自身也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创新理念。目前国内外有上百所高校深入参与各种飞行器技术研究。随着国内外飞行器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与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具有创造性、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未来航空航天技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微小型飞行器由于研制成本低、开发相对简单,非常适合于高校开展创新研究与技术验证。“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以“创新改变未来”为理念,围绕未来飞行器技术与创新,提高广大研究生在航空航天领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业界发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大赛力争联合多方力量,努力把大赛办成在研究生群体、研究生培养单位、航空航天院所厂企及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被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和行业广泛认可的全国性、高层次重要赛事,逐步实现与同类型高水平国际赛事接轨。三、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2、联合主办单位欧盟QB50立方星低热层大气探测委员会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管理委员会3、首届承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4、联合发起单位(按单位代码排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5、组委会秘书处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四、大赛日程1、竞赛报名时间:2015年3月20日─5月31日(报名)2、作品提交时间:2015年6月1日─6月30日3、作品初审时间:2015年7月1日─7月31日4、全国决赛时间:2015年8月25日─8月27日五、参赛对象1、国内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读的研究生及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2、各参赛队每队最多不超过5人,参赛选手均为学生,允许来自不同参赛单位3、组委会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六、赛事题目本届赛题:飞行器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新理念、新想法、新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新型微小飞行器各分系统创新技术。譬如新型结构系统设计;新型推进技术;新型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技术;新型电源技术;新型通信技术及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创新性载荷设计等。2、新概念火星或小行星探测方案设计。譬如适用于火星或小行星探测的微小航天器软、硬件平台;火星或小行星探测轨道规划与设计;火星或小行星探测微小卫星防护技术;创新火星或小行星探测科学任务等。3、其它各种创新性飞行器设计或创新飞行任务。七、作品提交要求1、作品分为创意类和实物类作品。2、每支报名团队必须在2015年6月30日前提交项目报告书,报告书包括方案有何创新之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供什么优势,方案的具体描述等内容。3、项目报告书作为竞赛的最终评比材料。结构模型、设计图、原理图、三维动画、研究论文等可以作为附件与设计报告书一并提交。实物类作品在初赛时可以提供视频材料,决赛时需要提供实物。八、大赛流程1.竞赛报名通知发布及网站上线时间:2015年3月20日─5月31日内容:主办单位联合发文至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正式开通大赛官网,微博,微信,向研究生培养单位推介大赛,扩大赛事影响力(报名表下载)2.作品提交时间:2015年6月1日─6月30日内容:根据赛事题目在大类中分若干专题,直接在网上进行。自2015年6月1日起参赛队即可上传作品。3.作品初审时间:2015年7月1日─7月31日内容:利用网上作品评审系统,由专家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评选出参加决赛的作品并通知参赛学生准备决赛答辩。4.全国决赛时间:2015年8月25日─8月27日地点: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内容:由参赛学生对作品进行汇报展示,评审专家现场打分,根据得分高低确定获奖等次,举行颁奖大会。举办高端论坛、院士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决赛现场引入风投公司参与。九、大赛评审1、为做好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确保大赛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根据“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章程”制定本规则2、专家委员会的组成1)专家委员会由组委会聘请当届大赛相关专业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一经组织委员会批准成立,则有权在本办法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2)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名3、评审原则1)由专家委员会根据当届大赛主题制定《评审实施细则》2)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参赛作品的创意性、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实用价值和预期社会效果等方面的因素,根据参赛作品的不同类别进行评判和确定结果3)涉及需由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的参赛作品,须按《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的相关规定严格把关4)评审实行保密制度。在评审结束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宣布、泄露评审情况和结果5)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在评审完毕前实行保密制度,在评审结束后可以公布4、评审程序1)大赛开始前,专家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确定评审细则,明确工作分组和分工,分配网上评审密码2)参赛作品提交结束后,启动网上初评工作。每一项作品在隐去作者基本信息后,按分类自动随机推送给三位评委3)评委按照评审细节的规定进行网上评审4)评审结束前三天,专家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评审会商,确定参加最终决赛的作品名单5)全国决赛期间,专家委员会组织评委对所有决赛参赛作品进行现场质询,并集中评议,评选出各类奖项十、其他本办法解释权归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所有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ffvc.org媒体支持:ps.webxun.com联系电话:029-88492781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8:00接待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710072)
2015-04-27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之创意设计赛

大赛名称: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之创意设计赛报名截止日期:6月6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满足“智慧城市”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促进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能力的提升,推动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之主题赛事——“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智慧城市设计大赛”)。一、相关背景为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提升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能力,自2013年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调动多方积极性,举办“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研究生培养单位、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密切合作,打造一个激励研究生创新实践、积极促进研究生教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和研究生教育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多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要面向在校研究生,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与服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该活动采用系列主题赛事的方式,根据学科、专业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主题赛事或举办相关活动。目前,已有“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和“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个主题赛事。利用智能技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智慧城市”,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办“智慧城市设计大赛”,旨在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需求,联合“智慧城市”相关产业联盟,围绕“智慧城市”的技术创新和创意,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发挥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智慧城市”理念向全社会的传播与普及,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组织单位1、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2、联合主办: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技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相关产业联盟、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5、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及首届大赛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时间安排2015年4月10日-4月30日大赛报名2015年4月10日-6月06日大赛作品准备、提交2015年6月6日中午12:00大赛作品提交及各培养单位审核截止时间2015年6月06日-6月22日初赛评审2015年6月23日-6月28日初赛结果公示2015年6月29日-7月中旬进入决赛的作品修订完善与布展2015年7月中下旬决赛及学术论坛(参赛者现场答辩、听专家报告、研讨、参观企业等)四、参赛对象各培养单位正式注册的在读研究生以及已确定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为确保参赛选手资格有效,各培养单位应认真进行选手资格确认五、大赛赛制创意设计赛分为作品初赛与全国决赛。初赛:参赛单位组织发动学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参赛作品,大赛评审专家组对作品进行网上评审,确定决赛名单。全国决赛:决赛以现场展示、陈述和专家问辩的方式进行。六、作品内容申报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以智慧城市为主题,其中包含创意类、应用类、科普类等三个类别。作品可以以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方式展示。其中,对于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应用类作品必须要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者代码。1、创意类在创意类作品中,可以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设计、规划等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性的意见、想法;也可以采取建模的方式,构建学生眼中的智慧城市。作品可以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面,也可以是某个点。2、应用类应用类参赛作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慧政府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水务、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应急等。2)智慧民生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化等。3)智慧经济智慧建筑、智慧家具、智慧金融、智慧电网、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食品安全(便携式分析仪)等。4)智慧城市与物联网下一代信息网络,物联网体系、感知、通信、网络、处理、管理与安全等。5)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大数据与数据活化,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决策等。6)智慧城市与云计算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平台等。3、科普类区别于以上两类,科普作品应以智慧城市为主题,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让普通百姓更容易了解和认识智慧城市为主要目标,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普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七、申报要求及评比标准创意设计赛作品要选准申报类别,标题要新颖,内容紧扣智慧城市,最好写明灵感来源。作品申报要对创意进行简要的介绍,要对其应用领域、可行性、经济社会价值、预期的经济效益、展现方式等内容进行阐述,亦可附上详细的策划方案。为确保评审公平,除申报系统需要填写所在培养单位信息外,申报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要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单位信息。作品评比时,针对每一类作品分别从创意性、完整性、可行性、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场展现等多方面设置不同的权重由专家打分考核。八、赛事评审1、参赛作品按创意类、应用类、科普类进行评审。2、评审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为在线评审,大赛评审专家将根据参赛作者在网上提供的作品材料的新颖程度、与智慧城市的契合程度、具有的经济社会价值以及作品具体的表现来给出一个合理的评分,并且最终每类选择10-20项作品进入决赛(应用类将视作品质量和数量适量增加进入决赛名额)。决赛为现场展示。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汇集到武汉大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现场讲解,并且回答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提问。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将分别对三类作品按照初赛分值以及参赛者的现场答辩情况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九、奖项设置三个类型的比赛,总共设特等奖1名(可空缺),每类比赛设一等奖2-3名,二等奖4-6名,其他进入排名前30%均授予三等奖,进入30-50%授予优胜奖,企业冠名奖若干。十、知识产权和作品所有权1、比赛产生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推荐申报知识产权,申报成功后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申报知识产权产生的费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2、比赛的获奖作品,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大赛组委会将帮助联系出版社,将大赛的作品以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出版社、期刊、杂志上发表,扩大影响力;3、如遇作品争议或申诉,将由专家委员会按照大赛申诉仲裁与纪律处罚的相关规定处理相关事宜。十一、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smartcity-competition.com.cn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组委会办公室:秘书长:雷晓锋电话:010-82314316联系人:包娱缦电话:010-82338852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研究生院(智慧城市大赛办公室),邮编:100191电子邮箱:smartcity2014@163.com十二、大赛附件附件1: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指南(下载)附件2: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视频分析技术挑战赛(下载)
2015-04-17

第三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面向全国大学生)

大赛名称:第三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对象:全国大学生报名截止日期:6月10日各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相关高校、创业园区: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精神,为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汇集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第三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时间2015年4月—10月,其中报名时间为2015年4月10日—6月10日。二、参赛对象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或2010年及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高校的留学生)。(以下统称为青年大学生)三、参赛要求(一)参赛项目要求。1、参赛项目选题要符合南京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鼓励发展类(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具有明显产业化前景和成长潜力项目。2、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和服务,须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产业开发价值或商业价值,属参赛者自主技术成果,或技术、专利共同持有人充分授权参赛并创办科技企业。若在参赛过程中或赛后发现参赛项目依托的技术、专利存在权属纠纷或弄虚作假的,将视情况暂停项目团队参赛资格或取消其获奖资格并收回奖金。3、参赛项目原则上为初创项目且具备成立公司运营条件。(二)参赛方式。1、参赛者以个人或创业团队形式参加,参加赛事答辩环节必须为团队申报人及核心成员,且人数不超过3人。2、参赛者应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和分析,以网络方式提交完整、具体、详实、可行的创业计划书;已开发成功并有项目成果的应在答辩环节进行实物展示。四、实施步骤(一)大赛报名。1、报名时间:2015年4月10日零时——6月10日二十四时2、报名方式:参赛项目通过“南京大学生创业网”(http://www.studentsboss.com/)大赛报名窗口进行网上报名。(二)赛程安排。大赛主要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复赛和决赛项目将在南京大学生创业网上公布。大赛评审团主要由创投专家、知名企业人士、学术专家等组成。1、初赛阶段(2015年6月——8月)大赛评审团对申报项目进行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提出参加复赛项目名单。2、复赛阶段(2015年9月)复赛以项目陈述、图片成果展示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由5分钟的项目陈述和10分钟的现场答辩组成,评委现场评审,根据得分决出晋级决赛项目。3、决赛阶段(2015年10月)10月份在南京举行决赛,决赛将根据入围项目数量分段进行,总决赛将在南京举行,具体方式和时间另行通知。对进入决赛的非南京地区参赛团队或个人,大赛将适当给予一定的交通、住宿费用的补助。(三)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将产生一等奖6名,奖金3万元;二等奖10名,奖金2万元;三等奖14名,奖金1万元。大赛设优秀组织奖4个,奖金1万元。大赛获奖项目三个月内在南京工商部门注册落地成立企业的,可按南京市《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见》政策给予10-20万元一次性投资资助,特别优秀的项目最高投资资助额可达50万元。五、组织机构大赛官网:http://www.studentsboss.com/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并负责对大赛的相关规则、配套扶持政策等进行解释,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大赛日常工作。大赛邀请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创投专家、创业导师等担任大赛评委和特邀顾问。本次大赛活动办公室设在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63号417室,联系人:朱玉峰,联系电话:83151907;E-mail:4950475@qq.com。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一五年三月三十日
201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