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大赛评选最新动态

大赛评选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放飞白鸽 呼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公益海报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放飞白鸽 呼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公益海报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2月28日由深圳东方设计产业研究院、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放飞白鸽呼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公益海报设计大赛,旨在呼唤建立反恐共识,呼唤形成真正的反恐统一战线,维护世界和平。随着全球化和科技信息的迅速发展,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力活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重点防范的主要威胁之一,给人类社会生命、财产、经济等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严重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了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2014年11月7日,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2015年11月13日,法国绞肉机之夜,巴黎街道充满了尖叫、枪声、血和尸块,让许多无辜的生命陨落。这起恶劣的恐怖袭击也震惊了全球,强烈谴责极端分子的恶行,全世界的人们也开始纷纷行动。本次大赛让我们用公益海报的艺术形式,共同携手消除极端势力得以产生的土壤,让恐怖主义无所遁形。愿这个世界少一分恐怖,多一分和平祈福!一、大赛主题“放飞白鸽 呼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公益海报设计大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深圳东方设计产业研究院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第一设计网支持媒体(排名不分先后)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宝安日报、央视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人民网、设计在线、中国设计网、设计中国、去大赛网、找字网、征集码头网、图趣网、马克设计在线、视觉天下,半岛艺术设计,海图网,中国设计在线、设计艺术家网、设计2点半、云米素材、UI设计第一站、非常设计师网、设计艺术家网支持院校(排名不分先后)成都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渤海大学、安徽大学、江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嘉兴学院、珠海艺术学院、贺州学院、岭南高级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中原工学院、秀水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三、评审委员会(两周前公布)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评委于大赛截稿两周前公布。四、参赛对象1.不限年龄、性别和国籍,从事或爱好设计创作。2.任何参与本次大赛评选工作的个人,不具有参赛资格。五、奖项设置金奖:1名,获奖征书银奖:2名,获奖征书铜奖:3名,获奖征书优秀奖:10名,获奖征书入围奖:20名,获奖征书六、大赛日程征集阶段:2015年11月28日—2016年2月28日评审阶段:2016年2月29日—2016年3月05日公布结果:2016年3月10日七、参赛方式1.作品于大赛官网http://pk.dysjwang.com/site/view.html?id=67在线提交。2.参赛者可以提交多套作品,每次只可上传一套(一件或一系列)作品,不可多套作品混杂一次上传。3.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八、作品规格文件格式:JPG/PNG,分辨率:300dpi,尺寸:210MM(宽)X297MM(高)色彩模式:RGB单个文件大小:不大于2MB注:(获奖作品须提交作品源文件PSD、CDR或AI)九、获奖通知1.获奖通知将在评审结束后1到2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获奖设计师上传参赛作品时预留的邮箱,请确认提供真实有效的联系方式。2.请获奖设计师注意查收获奖通知邮件,并根据邮件内容在5个工作日内配合主办方完成信息回执表及获奖作品源文件收集、版权协议签署、奖金奖品发放等工作。获奖设计师若在获奖结果公布后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获奖通知邮件,请尽快联系我们email@dysjwang.com/0755-619806543.若获奖设计师在获奖结果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对获奖通知未做回应或放弃履行相关版权转让或授权义务,则视为放弃奖项。十、参赛要求1.公益海报主题符合大赛“放飞白鸽 呼唤和平”——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公益海报设计的主旨,构思精巧,表现新颖,有独特的创意视角,形态视觉语言健康向上。2.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均须未被商用或授权他人使用,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抄袭、盗用他人作品,且版权未移交他人。若在比赛或商业应用过程中发生版权纠纷,其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3.参赛期间,参赛者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不得用参赛作品参与与本赛事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4.如多人合作,需征得所有合作者同意并标明所有合作者姓名;同一用户名可上传多组不同参赛作品,评选结果以作品为单位,即同一用户名可获得多个奖项。5.为保证本次赛事活动的公平公正,参赛作品不得添加任何与本次大赛无关的第三方LOGO。6.参赛作品均不得在内容中显示参赛者的相关信息。7.主办单位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编辑成册,推广印刷或展览发行,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8.每件参赛作品提交时,均需附带创意文字说明。9.送选作品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备份。十一、相关申明1.参赛者注册填写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获奖者于第一设计网实名认证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必须与领取奖金银行卡开户人信息保持一致。大赛组委会有责任确保参赛选手身份信息仅用于大赛评奖与第一设计网注册使用,除法律规定和政府机关要求外,不泄露给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2.所有获奖作品的完整版权将转让至主办方公司/单位(或其指定的公司/单位),作者需协助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主办方享有对相应设计方案进行再设计、生产、销售、展示、出版等全部权益,作者不得将此权利再次授权任何其他个人或机构。作者保留对其作品的永久署名权。3.其余未获奖作品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宣传及用于市场活动的权利,作者保留对其作品的署名权。主办方如需对该作品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等商业用途,需与作者协商,取得作者书面许可。4.组委会对于用于任何用途的图片,均将署名作者真实姓名,确保署名权。5.评委会的评审获奖结果决定视为最终决定,不受理任何途径的申诉。6.所有参赛者视为同意本次大赛活动规则。7.奖项不得重复领取,以最高成绩为准。
2015-11-30

社科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

大赛名称:社科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11月份(详询官方)一、大赛简介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全国范围内的公益性、专业性、群众性高校赛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指导、中国市场学会和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全国高校师生共建的面向在校学生包括港澳台地区学生的营销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竞赛活动。二、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主办单位:中国市场学会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协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国营销科学协会美国市场管理协会美国硅谷高创会全国各地市场学会和营销协会三、大赛日程1、全程赛笔试考试:2015.11和2016.5团队报名:2015.10至2015.11校内初赛:2015.10至2016.2大赛复赛:2016.1-2016.3全国总决赛:2016.4参加国际营销大赛:2016.4-52、分项赛笔试考试:2015.11和2016.5团队报名:2015.10至2015.11全国分项赛:2016.4四、参赛资格1、参赛选手包括全国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在校及在册(如自考等)的学生,含港澳台高校在校大学生;各专业学生均可参赛;参赛选手不限于市场营销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鼓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联合其他专业学生组成参赛团队2、大赛笔试成绩合格的参赛学生方具备复赛和全国总决赛获奖资格;使用非官方指定参赛品牌和产品的团队不具备获奖资格且无法参加区域复赛和全国总决赛五、组队方式1、参赛报名方式,为学生自行在大赛官网注册组队。参赛组队方式,原则上采取由参赛院校负责组队和学生自行组队参加两种形式。院校或院校学生机构(如校/院/系学生会、校团委、社团等)负责组织报名参赛的,需先向大赛组委会提交参赛申请(申请表下载)。在初赛和复赛阶段,学生自行组队报名参赛的,学生可以自主在大赛官网组队注册报名;如其团队参加全国总决赛,应在全国总决赛日前1个月补交院校参赛申请表并明确指导教师2、参加营销竞赛的团队,每队由3-5名学生、1-2名指导教师组成(每名教师指导的团队数量不限),并鼓励学生自行寻找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和团队志愿者(在校和校外人士)。在官网注册报名后团队名称不可变更,在其本地复赛日前参赛团队人员和指导教师可调整,如有调整,请在大赛官网及时更新,获奖证书只根据大赛官网上的团队信息打印;为便于大赛评选表彰,不鼓励学生跨校间组队参赛3、研究生、本科生可以联合或分别组队参赛,大专生单独组队参赛。研究生与本科同组评奖,专科单独设组评奖4、鼓励院校尽可能多组队参赛,并将竞赛活动与学生实习实践结合;鼓励参赛团队积极参加大赛相关活动六、作品提交1、在大赛官网进行作品上传(进入)2、参赛团队须根据每个项目的命题单要求和大赛官网的赛事通知,在规定截止日期前分别在线上传参赛作品,并根据区域复赛组委会或全国总决赛组委会要求上交纸质作品3、每团队空间容量均为100M(参赛作品、团队图片等均占空间容量),超过将无法上传提交4、团队线上报名和作品提交时,如遇相关技术问题,可与大赛组委会联系七、比赛内容1、本届大赛的比赛项目包括以创意策划为重点的营销策划项目和以营销实践为重点的销售实践创业项目,具体竞赛要求以《营销策划项目命题单》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命题单》的形式在大赛官网进行公示,具体产品信息由大赛官网(www.cmat.org.cn)公示2、在大赛过程中如新增项目,则设置临时性《项目命题单》,临时性项目将单独设奖项。只有同时参加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两个项目,才具备参加全国总决赛和国际营销赛资格3、本届大赛的竞赛对象为广东盛行天下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为细化竞赛项目有关要求,大赛组委会设置了《项目命题单》。《项目命题单》兼顾高校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及企业真实营销需求,其既是竞赛活动的具体化要求,同时也是大赛奖项类别设置的参考依据八、大赛模式本届大赛赛程设计了二种模式,分项赛和全程赛,在大赛官网报名的参赛团队均可任选其一1、分项赛1)营销策划项目参赛流程笔试—初赛—全国分项赛(答辩和颁奖)—国际赛2)销售实践创业项目笔试—初赛—全国分项赛(颁奖)—国际赛3)两个比赛项目独立评奖。团队可自由选择参与项目的数量4)团队不参加复赛2、全程赛1)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的参赛流程均为:笔试—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国际赛2)两个比赛项目必须同时参与;3)团队亦可以申请参加分项赛奖项评奖3、临时性竞赛项目,详见官网九、大赛流程大赛分全程赛和分项赛两种模式,学生可任选其中一种参赛模式一:全程赛1、笔试考试(2015.11和2016.5)1)2015年11月份的考试,大赛组委会12月中上旬公布成绩;各校自行组织考试2)2015.12-2016.4月报名的参赛学生,可参加2016年5月份的考试2、初赛1)参赛团队报名(2015.10至2015.11)(1)参赛团队线下组队、线上(大赛官网)报名(2)参赛资格考试报名不能代替团队报名(3)团队成员在参赛过程中可调整,但须在大赛官网及时更改团队信息;团队名称不可变更2)《命题单》发布(2015.10)(1)各参赛团队根据发布的命题单进行参赛(2)可与合作企业沟通,合作企业对参赛团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支持,包括:宣传资料、样品配送、产品知识培训、企业文化宣传、销售技巧指导等(3)熟悉掌握相关的提货、结算、业绩登记以及退货等具体流程和办法后,即可开展营销活动。参赛团队所有成绩,均以团队为核算单位4)校内赛(2015.10至2016.2)(1)建议院校组织校内赛。直接与区域复赛承办院校、大赛组委会和合作企业联系参赛,最终由参赛院校自行对作品和实践结果进行评选,确定进入区域复赛的名单(2)参赛院校将初赛选拔结果报给大赛组委会和区域复赛承办院校(3)对于未组织校内赛的院校,参赛团队直接与大赛组委会和合作企业联系参赛,根据大赛要求撰写《营销策划案》并开展策划实施,参与区域复赛2、大赛复赛(2016.3)1)具体复赛时间由大赛组委会和区域复赛承办机构联合确定2)只有同时参加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两个项目,才具备进入全程赛的区域复赛的资格3)复赛时,应采取专科与本科分别组队和评选的形式4)向大赛组委会提交拟选的评委名单和监委名单5)复赛阶段,考核评价参赛团队的重点为营销策划案实施和总结以及实践效果6)团队销售业绩总额统计的原则是:将一个团队所有成员的合作品牌产品的销售额进行合并统计,最终得出该团队的销售业绩总额3、全国总决赛1)公布进入全国总决赛名单(2016.4中上旬)(1)名单由大赛官网统一公布(2)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可在总决赛前,进一步完善《营销策划案》并继续开展策划实施2)全国总决赛(2016.4)(1)100支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拟定)(2)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地点:央视梅地亚中心(3)在大赛官网公布全国总决赛参赛事宜(4)现场公布各奖项获奖名单6、参加国际营销大赛(2016.4-5)1)经大赛组委会推荐的优秀团队参加国际营销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团队参赛费用由大赛组委会承担,其他参赛团队费用自理2)有意愿参加国际营销大赛的参赛团队可提交申请,申请表见附3模式二:分项赛时间安排1、考试(2015.11和2016.5)1)11月份的考试,大赛组委会12月中上旬公布成绩;各校自行组织考试2)2015.12-2016.4月报名的参赛学生,可参加2016年5月份的考试2、初赛1)参赛团队报名时间为2015.10至2015.112)参赛团队线下组队、线上(大赛官网)报名3)参赛资格考试报名不能代替团队报名4)团队成员在参赛过程中可调整,但须在大赛官网及时更改团队信息;团队名称不可变更5)根据发布的命题单进行参赛作品创作或产品销售3、全国分项赛(2016.4)1)参赛团队可任选其一参赛2)两个项目单独评奖,设立分项竞赛奖3)有关详情在大赛官网公布十、竞赛评审1、分项竞赛的成绩构成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单独设奖、评奖;评价总分均为100分。参赛团队任选营销策划项目或销售实践创业项目之一参赛,即具备参与“分项竞赛奖”评比资格。A、营销策划项目评价坚持营销创新为导向、坚持侧重企业中期或长期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等内容策划的原则;以开展策划和文案撰写为主、以策划内容中行动执行为辅。其中,依据策划文案开展验证性的行动执行部分以可以适当证明或说明策划核心内容的可行性为度,并将行动结果定量化地补充表述在《营销策划文案》中。单独参加本项目的团队,只在总决赛中进行答辩,答辩成绩*20%、策划文案成绩*60%和验证性行动成绩*20%的合计为参赛团队的营销策划项目分数。在全程竞赛中,策划文案成绩即为营销策划项目分数。B、销售实践创业项目评价坚持营销结果为导向、坚持侧重企业短期目标客户开拓和促销策略等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原则;评奖对象为指导的各种产品销售金额,根据地区或全国范围各参赛团队的产品销售金额进行排序结果,评定出地区或全国范围各参赛团队营销实践项目的奖项;鼓励团队撰写销售总结。2、全程竞赛的成绩构成每个参赛团队参加项目(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的分数按照一定权重加权求和后,即得出该参赛团队的综合得分,依据各参赛团队复赛、全国总决赛的综合得分确定获奖团队。参赛团队复赛成绩构成1)营销策划项目:40%(策划文案占100%)2)销售实践创业项目:40%3)答辩:20%3、详细的项目评分标准和细则参见大赛官网十一、奖项设置1、命题奖项(全国总决赛奖项)1)全程竞赛奖营销策划项目和销售实践创业项目特等奖:本科组、专科组各设置1个团队获奖组委会资助各团队5万元参加国际赛,如本届不去参赛,费用及参赛资格将保留到下一届国际赛(证书、奖牌、奖杯、大赛组委会就业机会)一等奖:大赛采取研究生与本科同组评奖、专科单独设组评奖原则。各奖项评比表彰的数量,依据其参赛团队或个人数量按照比例设定。(5000元、证书、奖牌、奖杯、大赛组委会实习机会)二等奖:2000元、证书、奖牌三等奖:1000元、证书、奖牌2)分项竞赛奖(1)营销策划项目一等奖:大赛采取研究生与本科同组评奖、专科单独设组评奖原则。各奖项评比表彰的数量,依据其参赛团队或个人数量按照比例设定(1000元、证书、奖牌)。二等奖:800元、证书三等奖:500元、证书(2)销售实践创业项目一等奖:大赛采取研究生与本科同组评奖、专科单独设组评奖原则。各奖项评比表彰的数量,依据其参赛团队或个人数量按照比例设定(1000元、证书、奖牌)。二等奖:800元、证书三等奖:500元、证书2、个人奖项精英奖(参赛学生):荣誉证书,1000元实践教学创新奖:荣誉证书,1000元营销教学名师奖:荣誉证书,1000元优秀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1000元优秀志愿者奖:荣誉证书,全国总决赛领袖精英午餐会参与资格(如未获得全国总决赛参与资格,则只颁发荣誉证书)优秀的活动发起人和组织者:荣誉证书、全国总决赛领袖精英午餐会参与资格(如未获得全国总决赛参与资格,则只颁发荣誉证书)3、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奖:授予成功组织2个及以上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院校营销实践教学示范奖:连续参与两届及以上大赛的院校具备评审资格,根据“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评审标准”评比产生特殊贡献奖:颁发对象为总决赛及复赛承办单位、参赛院校、企业等最幸运团队奖:大赛精致纪念品最具魅力团队奖大赛精致纪念品最佳展示团队奖:荣誉证书,颁发对象为参与答辩的优秀团队等最优PPT制作奖:荣誉证书,颁发对象为参与答辩的优秀团队等最具创意团队奖:荣誉证书,颁发对象为整个赛事中,在促销、活动、作品中创意表现不断的团队等4、备注1)关于奖项及奖金Ø以上为全国总决赛奖项。全国总决赛设置了全程竞赛奖等及多项临时性命题奖项、个人和集体奖项;这样,为参赛团队提供了更多机会进入全国总决赛。只要某项竞赛项目成绩突出就有机会全国总决赛获奖,同时,进入全国总决赛的优秀参赛团队也可参评多个单项命题奖项。Ø校内初赛和区域复赛奖项设置可以参照全国总决赛奖项,大赛组委会可以签章(针对初具规模的校内初赛)和颁发(针对区域复赛)获奖证书,没有现金奖励。Ø为了保证优秀参赛者获得更多高规格的实践机会和思维开拓机会,大赛组委会特安排了活动奖励,后续活动还会增加并在官网公示。2)关于评奖分组大赛采取研究生与本科同组评奖、专科单独设组评奖原则。表彰范围包括团队学生和指导教师。特等奖和分项竞赛奖不分研究生、本科及专科。各奖项评比表彰的数量,依据其参赛团队或个人数量按照比例设定3)国际赛的费用安排特等奖团队参加国际赛时组委会资助各团队5万元参加国际赛,如本届不去参赛,费用及参赛资格将保留到下一届国际赛。参赛团队需自行办理美国签证,并自行准备美国签证所需的文件材料,及完成领馆要求的面试工作,如因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完成美国签证事宜,将视为自动放弃出国机会,大赛组委会将不予以任何补偿;如因特殊原因,大赛组委会有权调整出国参赛时间任一参赛团队,如计划参加国际赛,须于2015年11月10日前向大赛组委会提出预先申请;特等奖以外的参赛团队所需参赛费等均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大赛组委会负责提前组织安排活动事宜4)所有奖项设置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获奖证书由主办方签章十二、创业支持&其它奖励大赛组委会按季度公布销售业绩排名前五或更多的参赛团队名单,入围的参赛团队可提交创业申请,经大赛组委会审核通过的参赛团队可进行创业。支持政策如下:1、创业申请通过后,每个参赛团队都可作为股东注册一个公司2、合作企业将首期对创业公司给予10万元的产品(按产品市场价)支持,后期支持方式待定3、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学生,将获得免费推荐3次实习或就业的机会4、全国总决赛期间评定的优秀指导教师,获得由大赛组委会推荐成为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的资格,其他权益待补充说明5、各地方营销协会、中国市场学会地方办事处等支持的其他政策详见大赛官网十三、复赛承办申请于2016年1月前申请承办复赛及了解本区域参赛院校信息。1、院校教师、院校学生机构(如校/院/系学生会、校团委、社团等)、社会机构等都可向大赛组委会申请承办区域复赛,经组委会审核通过后的机构获得区域复赛承办授权2、成立的复赛组委会、主任和秘书长应由承办机构推荐;成立复赛评委会和监委会3、在本区域积极推广赛事,各赛区承办机构组织的参赛学校原则上不少于15个;配合大赛组委会对初赛院校进行指导4、调动当地企业等社会资源,争取企业对各赛区承办机构组织的奖金、奖品和活动支持5、复赛组委会与大赛组委会沟通、按参加区域复赛团队的数量等情况推选优秀的团队进入总决赛6、有关复赛承办机构申请、审核等相关事项的说明在大赛官网上公示(www.cmat.org.cn),省(地区)赛承办机构申请表见附件(下载)十四、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cmat.org.cn联系电话:010-51260260,51281238咨询邮箱:cmodasai@sina.com(咨询及投诉)大赛微信:BJ-51260260大赛微博:http://e.weibo.com/shekejiang@社科奖营销大赛组委会优酷空间:社科奖营销大赛官方空间http://i.youku.com/u/UNTQxMTE1OTk2大赛贴吧: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吧(百度贴吧)媒体支持:ps.webxun.com大赛微信交流群:社科奖教师群大赛QQ交流群:学生群:233480515,110710792,50325529(加一群即可);教师群:90482849
2015-10-29

第六届新东方在线英语口语大赛

大赛名称:第六届新东方在线英语口语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1月31日10月15日,主题为“从校园到职场”的第六届“新东方在线杯”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新东方在线承办,有道词典、喜马拉雅电台、智联招聘联合协办,是国内权威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综合评选赛事。全国大学生可登陆新东方在线官网进行海选报名,全国优秀选手还有机会获得iPhone6S、MacBookPro、iPadmini、AppleWatch等精美苹果大奖。“新东方在线杯”英语口语大赛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了全国各地师生、教育界以及商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大赛立足于“实用、大众、创新”的理念,旨在通过科学、完备的职场主题竞赛环节,将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相结合,通过全真模拟商务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尤其是职场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考察测试并进行专业培训指导,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素养和职场综合竞争力。作为一个致力于连接校园和职场的英语竞选平台,很多优秀的参赛者通过大赛评选,不仅获得了名师的指导、宝贵的参赛经验,提升了专业素养,更收获了精英团队的友谊和社会企业的高度认可。第五届大赛结束后,在大赛组委会的推荐下,季军林千惠、全国12强选手戴雨桐分别获得了CCTV全球视线栏目组、腾讯商务部门的实习机会,全国24强选手吴安琪则顺利成为新东方优能中学白金班的讲师。而在第四届大赛中建立深厚友谊的优秀选手张昕、梁爽,于赛后更是共同成立北京译辰国际翻译有限公司,将友谊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深化,在职场中为自己的人生拉开精彩序幕。为助力更多学生顺利从校园迈向职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第六届“新东方在线杯”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将于10月15日火热开启。赛程为期近8个月,共分为万人海选的网络初赛(10月至次年1月)、网络百强复赛(次年1月至2月)、四大赛区落地决赛(次年3月至4月)和全国总决赛(次年5月)四个阶段。层层筛选,严格把关。为保证大赛的高水平严要求,本届大赛延续了历届大赛邀请外籍专家、知名企业高管、商界知名领袖、新东方高管、国内英语教学专家担任全国总决赛评委老师的传统,将特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刘彦、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陆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滕继萌、第三届大赛特约培训师ConnieGibson、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副总裁判长付珺、有道词典总经理包塔、Metropolis品牌CEOSamWaldo、畅销书《把你的英语用起来》作者刘晓光等担任本届评委。在参赛体验和比赛规则上,本届大赛除继续沿用以往的网络报名,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完成报名、提交参赛作品等一系列过程,同时在赛制、赛程上采用了诸多创新形式。u在海洗阶段创新采用“校园晋级制”。组委会将在校园指定特派的校园评审老师,评审老师有权根据选手情况向大赛推荐晋级选手,一经推荐的选手有权代表所在学校直接参加网络复赛。u在赛区总决赛时,组委会将为全国十余所城市的高校尖子选手提供“选手见面会”,让选手与选手、选手与老师等面对面交流;u在全国总决赛阶段的三天训练营中,将全面开启新的“导师带队制”,《超级演说家》明星选手、《奇葩说》奇葩辩手及2010年度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大赛教师组全国亚军艾力,2005年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世界冠军、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夏鹏,拉夫堡大学媒体和文化研究硕士、CELTA证书最高等级PassA获得者巴芳,深谙比赛晋级之道、多次为世界名流名企做随从翻译和高端培训工作、集轻松搞笑和专业技能为一体的浪奔组合(浪叔:刘尚杰奔叔:王永峰),超强阵容的四组金牌导师将分别带队,亲自为全国16强选手保驾护航,并提供全方位英语应用和职业化指导,带领他们向着冠军争夺战冲刺。u在总决赛现场,担任大赛职业顾问的智联招聘还将举办招聘会,为优秀选手推荐就业岗位,并由人力资源专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量身定做职业规划,助推同学们的人生发展。“新东方在线杯”英语口语大赛希望通过创新的比赛形式,为选手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锻炼选手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型。Jointhecontest,winyourfuture!现在就登录第六届“新东方在线杯”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官网(http://ksec.koolearn.com/)报名吧!优胜选手不仅可以得到新东方奖学金、名企企业实习机会,亦有机会获得十万元长江商学院奖学金以及直接签约新东方在线成为讲师!“把握机遇,创造未来!”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http://ps.webxun.com)。第六届“新东方在线杯”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期待你的热情加入!
2015-10-19

2015第五届大学生首饰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2015第五届大学生首饰创意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11月30日一主题设定:星际创变浩渺宇宙,星空闪缀,有太多我们所未知的领域,有待探索,而收回目光,每一个人也都拥有着无限的潜力,带着新生的无畏,任创变精神恣意生长,如果将每个人的人生当做一场旅程,那么带着创变思考的旅程便是一段打开时空视野和想象的星际展望之旅。回到生命之初,今年我们倡导以Designbyfivesenses“五感”(give-给予,smell-愉悦,perceive-感知,taste-品味,touch-体验)为设计灵感维度。回归设计的本质和思考,不只是外形的品位和美感,更是一段故事的传奇分享,让设计更具创造力、更具温度、更具未来感。二大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承办单位: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参赛对象:中国区范围内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赛方式:参赛者按照网站(www.ctflife.com/sxwl2015)要求阅读“第五届设想未来大学生首饰创意设计大赛报名协议”,并在网站上填写报名表格参与比赛,主办方将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参赛者名单。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ps.webxun.com)三作品需求:1)参赛者每人最多可提交三款参赛作品;大赛仅接受“单人参赛”,不接受“多人组队参赛”;2)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原创全新之设计作品,并未曾参与任何世界和国内各地设计比赛;3)参赛作品采用材质不限,可采用钻石、宝石、半宝石、珍珠等天然物料为主;4)参赛作品设计图须采用手绘或电脑绘制(手绘稿需自行扫描/拍照);5)每件作品应含透视图、三维视图,且必须注明实物尺寸(例如珍珠的大小,戒指的宽度等),并按合适比例绘制;作品背面若有设计,则需在设计图上显示清楚,若表达不清晰将影响参赛成绩;6)参赛者须保留提交的参赛作品的设计源文件,分辨率300dpi,Tiff格式,待组委会通知其作品入围后,向大赛组委会提供该作品的设计源文件;7)参赛者须在提交参赛作品的同时上传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的展示图作为网络展示之用,“展示图”大小不超过2M,上传“展示图”的文件格式为RGB模式的JPG文件;8)参赛作品须附100-300字设计说明,包括作品名称、创作理念、材质说明、作品是否1:1尺寸等,如无设计说明,视为无效作品;9)提交电脑设计稿者,不得于图纸背景添加任何装饰图案、参赛者模特照等形式以提高视觉效果;10)设计图纸上不得标注院校、专业、姓名或其它除设计图以外的任何标记;11)参赛者提交参赛作品时需自行做好保密工作,不得一稿多投,如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12)所有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所有;13)所有参赛作品一旦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四评奖标准:1)主题表意的准确性;2)图形表现的原创性;3)表现手法的艺术性;4)作品可加工性;5)饰品可佩带性;6)其他。五奖项设置获奖同学将有机会与周大福设计师及工艺大师近距离接触,并参加海外艺术交流之旅。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0元(同时将誉为周末画报∙周大福未来之星最具潜力奖)二等奖两名:奖金8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5000元最佳人气奖(价值千元吊坠一件,由网络评选得出)六日程安排:作品上传时间:2015/10/10-11/30网络投票:2015/12/1-12/31作品初选:2016/1/1-2016/1/8作品公示:2016/1/11-2016/1/15作品终选:2016/1/18-2016/1/22最终公布:2016/1/25七评审委员会何冠寰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集团行政部经理,负责生产管理中心,致力负责香港和中国周大福的生产业务发展,亦负责珠宝创意中心(大师工作室)名贵珠宝生产及研发事务。1973年跟随著名工艺家罗乃平师父,学习工场生产及管理,其间亦得何伯陶老师得意弟子陆英伟先生存授珠宝设计,晚间在香港大一设计学院修读设计课程。1994年加入周大福,委任管理周大福直属机构福群首饰制作有限公司,负责生产线、制造技术、定价、人事管理。2004年-2015年授委任香港政府职业训练局,珠宝业训练中心宝石首饰镶嵌技术课程考核顾问。2004年-2015年授委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钟表珠宝业技能提升计划评核小组(珠宝)委员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局(珠宝行业培训咨询委员。)林鸿胜周大福集团创作总监,03年于香港理工大学产品设计系正式毕业后投身珠宝设计行业,至今从业逾12年。凭着丰富的高端珠宝创作经验,多次统筹高级珠宝拍卖会设计及跨界艺术合作项目,如SimonMa、林文杰教授等,打造出别具鲜明及特色的奢华高端珠宝及艺术创意作品。其作品备受国际业界赞赏,多次获得芭莎珠宝年度杰出珠宝设计大奖。2013年发明TheperfectOne专利单爪镶嵌技术,2014年荣获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大奖,同年出任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客席教授。滕菲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饰专业创建人、学术主任。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宝协首饰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德国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法国文化艺术中心、奥地利下奥州艺术厅、丹麦阿乎斯博物馆及国内外藏家收藏。作品“梅”系列作为国礼被巴西、美国、法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总统及夫人收藏。在中国率先提出“首饰设计要为每个个体量身打造”的独特理念。唐旭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2002年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并任设计艺术系主任。1993年在北京服装学院首创中国大学教育金工首饰专业;1995年从日本学习回国后在北京服装学院建立了第一个珠宝首饰实验室;2002年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孙仲鸣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中宝协水晶分会副会长,中国贵金属学会副主任委员。2009年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AIR(驻留艺术家),国内首饰设计大赛多届评委,珠宝企业技术及设计顾问。自1997年起投身珠宝高等教育热土,耕耘不辍,愿为中国珠宝产业发展和提升倾尽绵力。刘丽莉现代传播集团珠宝钟表副总监。自2005年起担任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周末画报》钟表珠宝编辑,其间连续10年参加如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日内瓦钟表沙龙,以及巴黎古董双年展灯全球顶级钟表珠宝展会。同时亦每年数次前往欧洲,参观百达翡丽,积家,宝格丽,蒂芙尼(美国)等最为重要的表厂及珠宝工坊,并访谈业内最为重要的设计师,制表师,宝石专家,钟表珠宝历史学者,珐琅彩绘大师,以及各大品牌CEO等。坚持每年参与编辑或主编数本集团钟表以及珠宝特刊,也曾与品牌跨界合作珠宝设计,并曾获得中国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大赛最佳创意奖。八注意事项1)参赛者保证其所提交的参赛作品由参赛者本人首创、原创,对参赛作品拥有完整、充分、排他的知识产权;2)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未以任何方式侵犯任意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因参赛者的参赛作品侵犯第三方合法权利,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3)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除参加本次大赛外,未曾以任何形式发表,也未曾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4)参赛者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未曾自行或授权他人对参赛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等;5)参赛者保证自参赛作品提交起至本次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前,参赛者不会自行或授权他人对参赛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或开发等;6)如因参赛者原因使主办方及相关单位遭受任何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主办方有权要求参赛者采取足够而适当的措施,以保证主办方免受或减少上述损失。主办方同时保留向参赛者追究和索赔的权利;7)参赛者同意所有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的知识产权均归主办方所有并同意主办方在使用该作品时以不体现其专有权利的方式来予以行使及主办方在使用该作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8)所有参赛作品一经提交不予退还,主办方拥有参赛作品之永久免费宣传使用权;
2015-10-13

药系千万家-2015第一届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公益海报设计大赛

大赛名称:药系千万家-2015第一届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公益海报设计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10.15药品是能够解除病痛、挽救生命、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药品使用安全不仅是专业人员也是大众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众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并于每年9月份举办“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安全、有效、适宜、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合理用药科普知识的创造、编写、传播和服务是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内容。为此,北京北方医药健康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共同发起“2015第一届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公益海报设计大赛”活动,活动由第一设计网承办。大赛围绕公众用药安全,紧扣社会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开展百姓合理用药科普知识公益海报设计赛事活动,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大赛旨在通过合理用药公益海报征集与后期投放推广活动提高全民对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必要性的认知度。同时在这个公益主题下展示全国创意人的创作水平,最终推出优秀作品进行投放推广,提升社会对合理用药的关注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有关药品使用安全知识,营造关心、关注药品安全氛围,营造良好的药品市场消费环境,共同创造绿色健康社会。一、大赛主题药系千万家以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关注大众健康为核心,以百姓合理用药科普知识素材创作为基础,通过公益广告海报设计、比赛和后期推广应用的形式探索有效、适用且能普及的科普教育内容,以便促进公众科学用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药系千万家,关注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关注环境和健康,以社区百姓常见病和慢性疾病预防和合理用药公益宣传为话题开展设计创作活动。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北方医药健康经济研究中心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承办单位:第一设计网支持媒体: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央视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人民网、设计在线、中国设计网、设计中国、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视觉同盟、中国创意同盟,设计2点半评委会成员:药学专家组胡欣/主任药师,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临床用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用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调剂学组副组长,北京执业药师协会理事,国家新药审评专家,中国药物评价和ADR监测中心专家组成员。陈世才/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药剂科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卫计委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卫计委社区处方点评工作组组长,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检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基层医院委员会常务委员。彭名炜/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医学专家吴海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呼吸内科医学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博士。《妇女心脏病学》副主编。主译专著1部,参与编写中、英文医学专著7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委、北京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学术期刊优秀论文评审专家、卫生部健康管理师职业培训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华健康管理学分会教育与培训学组副组长、中华全科医学分会健康教育学组组长、《健康管理》杂志主编,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执行主编、《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林雪/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军/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平面设计专家叶佑天/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内新锐独立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协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深圳设计师联合会会员,武汉市政府文化与科技融合专家组专家,中国新锐设计协会理事,湖北省科技美协会员,湖北美学学会会员,第一届东+西国际海报双年展副秘书长;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工作室主任;跨媒介艺术‍实践研究中心主任;曾师从北京电影学院著名动画名家孙立军教授、清华大学“奥运福娃原创之父”吴冠英教授;曾任职于武汉、北京多家动画电视台及公司,并担任设计总监、艺术总监等职。王进华/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视觉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苏敏/上上微笑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广州市平面设计协会GGDA会员,视觉战略联盟成员,广州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年专注于品牌整合设计服务,坚持创作探索和学术交流。诸多作品在国内国际各地举办的专业展览赛事和设计活动中多次获奖、展出,书籍收录刊载,美术馆收藏。李明亮/广州平面设计师联盟(GGDA)理事,视觉战略联盟SAV(中国)创始人之一,“2015第七届法国posterfortomorrow国际海报展”评委,作品在国内国际举办的专业展览赛事和设计活动中获奖、展出达百余项;多项作品被专业书籍收录刊载以及国外艺术馆收藏。三、参赛对象从事或爱好设计创作,并具备相应专业能力者(组织和个人名义不限)均可参加。任何参与本次大赛评选工作的个人,不具有参赛资格。四、参赛要求1.主题鲜明,创意独特,构思精巧,表现新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通俗性。艺术风格不限,创作形式不限。形态视觉语言健康向上,充分体现大众健康公益宣传的中心思想。具号召力,提高社会对公共卫生、大众健康的关注度,从而产生认知和使命感。2.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因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发生知识产权或版权纠纷等由参赛者承担法律后果。3.参赛作品均不得在内容中显示参赛者的相关信息。4.主办单位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编辑成册,推广印刷或作为合理用药公益宣传用途(不另行支付稿酬),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参赛者的署名权。5.每件参赛作品提交时,均需附带200字左右的创意文字说明。6.送选作品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备份。五、作品规格文件格式:JPG/PNG,分辨率:300dpi,尺寸:210MM(宽)X297MM(高)色彩模式:RGB单个文件大小:不大于2MB注:(获奖作品须提交作品源文件PSD、CDR或AI)六、奖项设置金奖:1名,获奖证书+5000元银奖:2名,获奖证书+1000元铜奖:3名,获奖证书+500元优秀奖:10名,获奖证书七、参赛方式于大赛官网http://www.dysjwang.com/competition-ac-view-id-41.html在线提交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八、大赛日程征集阶段:2015.08.05——2015.10.15评审阶段:2015.10.16——2015.10.20公布结果:2015.10.22九、相关申明1.参赛者注册填写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获奖者于第一设计网实名认证提供的身份证明材料必须与领取奖金银行卡开户人信息保持一致。大赛组委会有责任确保参赛选手身份信息仅用于大赛评奖与第一设计网注册使用,除法律规定和政府机关要求外,不泄露给任何第三方组织或个人。2.参赛选手允许组委会无偿将其提交的参赛图片用于:主办方、承办方的大赛展示空间,包括:a、活动官方网页;b、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无线终端产品、用于宣传本次大赛的合作媒体。对涉及到肖像权授权的图片,组委会经与参赛者、被摄对象协商同意,可用于其他用途。3.组委会对于用于任何用途的图片,均将署名作者真实姓名,确保署名权。4.评委会的评审获奖结果决定视为最终决定,不受理任何途径的申诉。5.所有参赛者视为同意本次大赛活动规则。6.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北方医药健康经济研究中心所有。
2015-08-21

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

大赛名称: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参赛截止日期:9月30日一、大赛简介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不是为了向世界炫耀,而是记录真实存在过的迷人瞬间。蒋方舟曾有感而发:“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那就是心里还有诗歌的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诗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诗,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一样,值得长久回味。”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是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联合指导,上海交通大学研会微博网络文化工作室主办的大型文化赛事。除了鼓励写诗为自己,大赛还旨在促进校园诗歌创作繁荣,为当代华语诗坛挖掘潜力新星,向社会大众传播最新优秀诗歌作品,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5月至10月,被誉为诗歌领域“中国好声音”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成功举办。两个月的征稿期时间内,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球828所高校学生发来的6528篇参赛作品。大赛评选结果发布后,得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相较于第一季,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主要有三大升级之举。一是新增旧体诗词的评选,更加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二是把奖金总额从4万元增加至20万,同时设立“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年度诗人奖”,意在增强对全球华语诗坛潜力新星的扶持力度;三是从线上走到线下,举办大型颁奖典礼暨全球华语大学生诗歌朗诵会,丰富优秀诗歌作品的传播方式。二、组织架构指导单位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研会微博网络文化工作室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诗歌月刊》杂志社凤凰读书▪凤凰诗刊“读首诗再睡觉”公众号战略支持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校园司令媒体支持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三、基本流程(一)8月8日至9月30日为征稿期时间(二)10月为评选时间,评选过程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11月,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获奖作品名单(四)12月,举办颁奖典礼暨全球华语大学生诗歌朗诵会四、奖项与奖金新诗(52人)特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一等奖2名,每人奖金5000元二等奖6名,每人奖金3000元三等奖10名,每人奖金2000元佳作奖33名,每人奖金1000元旧体诗词(30人)特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一等奖2名,每人奖金5000元二等奖3名,每人奖金3000元三等奖6名,每人奖金2000元佳作奖18名,每人奖金1000元除奖金之外,82名获奖者还将获得:荣誉证书、大赛精美纪念衫,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赛获奖作品诗集。另设其它奖项1、年度诗人奖82位获奖者中产生10名“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年度诗人”,每人再奖5000元,并颁发荣誉证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年度诗人作品合集。2、大赛优秀奖晋级到终评阶段但未获奖的参赛作品将被评为“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并奖励大赛精美纪念衫一件。五、参赛说明(一)参赛对象全球所有高校在读学生(含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最近两届毕业的高校学生(即2014届、2015届毕业生),以及2015级大学新生。(二)投稿时间2015年8月8日至2015年9月30日(三)稿件要求1.新诗须在两行至十四行(含)之间,主题不限,可任意发挥,鼓励创新。旧体诗词限140字以内,须基本符合旧体诗词格律和押韵要求。2.必须为原创作品,本人拥有版权。参赛即视为获奖作品著作权权利归大赛组委会所有,作者享有署名权。组委会享有大赛官方渠道发布、出版诗集、提供给媒体使用、制作成音视频及其它任何载体的权利,不另附稿酬。3.无论是新诗还是旧体诗词,每名参赛者最多皆可投两篇作品。期待构思巧妙、情感真挚、诗意清新、文字精练、感染力强的佳作。(四)投稿方式大赛统一采用电子邮箱投稿,谢绝函邮。新诗:dsds2015@vip.sina.com;旧体诗词:dsdsjt2015@vip.sina.com邮件主题为“诗名+作者名+学校名”(便于组委会统计资料)。例如:“过故人庄彭彪湖北美术学院”。须直接将参赛作品复制到邮件正文,作品后面须附上参赛者姓名、在读学校、年级、院系专业,电话、邮箱及微博名等基本信息。参赛稿件的作者名可以是笔名,但大赛组委会鼓励使用真实姓名。请勿在邮件中添加附件,使用附件投稿者将被组委会视为无效稿件。六、评选程序(一)评选方式大赛共设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评选环节。评选结果将及时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短诗大赛两个官方微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官方微信(sjtugraduate),以及中国青年网等四大平台同步发布。预选:首开国内文学奖项实时直播入围作品的先河。征稿期间,由来自两岸三地18所知名高校的48名中文系研究生组成的预选团,每天从大约150篇参赛作品中推选出15篇入围。初评:上述48名预选评委继续担任初评评委,他们将从1000余篇入围作品中评选出320篇(新诗200篇,旧体诗词120篇)晋级复评。复评:复评评委由各大诗刊编辑、诗人、大学教师、媒体人等组成。他们将分别对晋级到复评阶段的320篇参赛作品按百分制打分,根据平均分排名,160篇优秀作品晋级终评。终评:终评评委由知名诗人、诗评家、学者、作家等组成。他们将分别对160篇终评作品(新诗100篇,旧体诗词60篇)按百分制打分。根据得分排名,产生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获奖作品。年度诗人:特等,一、二、三等,以及佳作奖获得者共82人,将直接成为“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年度诗人”候选人。每位候选人进一步向组委会提供相关资料(也可弃选)。届时,大赛评委团将公开票选出10名“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年度诗人”。(二)评委组成初评评委(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新诗1.陈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2.范麾京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3.高思雅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4.蒋瑷琳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5.孔庆霞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6.孔祥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14级新闻传播学博士7.黎世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8.李昌懋复旦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9.李晓姣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现当代文学硕士10.李啸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2013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11.卢倩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12.吕慧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13.强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古代文学硕士14.戎琦澳门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15.戎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与传播硕士16.孙思雅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13级中国语言及文学硕士17.甜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2014级美学硕士18.王琳清华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19.王露复旦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20.王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21.王悉源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民间文学硕士22.王艺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现当代文学硕士23.武芝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当代文学硕士24.谢云开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25.徐畅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民间文学硕士26.杨碧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27.于迪南开大学文学院2013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28.杨念泽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现当代文学硕士29.杨晓宇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14级新闻与传播学硕士30.张冬明澳门大学中文系2009级文学博士31.周茹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2013级比较文学硕士32.郑真香港大学中文学院2013级中国当代文学硕士33.朱丛迁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4级传播学博士旧体诗词1.陈矞欣浙江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2.范云飞武汉大学哲学院2014级国学硕士3.黄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本科4.胡倩厦门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5.李晓楠南开大学文学院2013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6.刘天宇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7.梁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3级古代文学硕士8.施含牧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2013级古典文献学硕士9.孙立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0.唐时风复旦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11.王程灵浙江大学中文系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12.王悦笛武汉大学文学院2014级古代文学硕士13.汪琼珍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2013级古代文学硕士14.夏宇阳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15.张炳文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复评评委新诗(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安琪作家网编辑、诗人、作家常芬《南京晨报》文化版主编陈陌《生活周刊》主编、诗人程璧独立音乐人,创作《诗遇上歌》等专辑黄玲君《诗歌月刊》编辑部主任、诗人李成恩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李浩《十月》编辑、诗人李智勇《人民日报》社会版主编流马诗人、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主编罗皓菱《北京青年报》记者、诗人孟醒石《燕赵晚报》记者、诗人彭敏《诗刊》编辑、诗人帅彦《南都》编辑,文学博士熊焱《星星》诗刊编辑、诗人徐瑞哲《解放日报》首席记者徐萧《东方早报》记者、诗人严彬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诗人易蓉《新民晚报》教育文化版记者袁毅《武汉晚报》记者、诗人张光昕诗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周凯《中国青年报》记者旧体诗词(排名不分先后)李康化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MOOC(慕课)《唐诗宋词人文解读》主讲教师沈凡玉文学博士,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步非烟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知名武侠、奇幻小说作家谢琰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等课程高明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教授张元昕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特等奖、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李萌怡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三季总决赛亚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李四维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一季总决赛冠军、武汉大学国学院学生雷淑叶2013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诗组亚军、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于莎雯2013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词组冠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终评评委新诗北岛诗人,作家,翻译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朝华诗人,搜狐网总编辑陈义芝台湾诗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方文山台湾诗人,华语乐坛著名作词人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蒋方舟作家、《新周刊》副主编李少君诗人,《诗刊》副主编廖伟棠香港诗人、作家欧阳江河诗人、作家、书法家田原旅日诗人、翻译家、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王明韵诗人,《诗歌月刊》主编西川诗人、作家、翻译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肖水诗人,复旦大学教师叶匡政诗人、文化批评家、《凤凰周刊》主笔于坚诗人、作家翟永明诗人,作家臧棣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赵丽宏诗人、作家、《上海文学》社长曾凡华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军旅诗人、线装书局总编辑JamiProctorXu(徐贞敏)旅华诗人,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旧体诗词高昌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杂志执行主编郭鹤鸣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古典诗词研究者(台湾)林立诗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百家讲坛《诗歌唐朝》主讲人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古典诗词研究者徐晋如诗人,《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作者杨逸明诗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点评嘉宾杨庆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陶然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宋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欣淼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钟振振诗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清印诗人,《半月谈》执行主编、《新华诗叶》总编辑杨启宇诗人,持社社长、四川省诗学会会长七、文学刊物及网络门户支持:《诗刊》、《诗歌月刊》、《十月》、《上海文学》、台湾《联合文学》搜狐文化、凤凰读书、新浪读书、澎湃文化课、东森新闻云八、大赛组委会薛佳玥: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总负责人马仁义: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总协调人第一执行小组,组长:田园成员:陈心怡、何佳、姜敬辞第二执行小组,组长:葛云飞成员:陈昕怡、胡勇、温佳、朱叶子第三执行小组,组长:李婧宁成员:陈冠舟、陈晓莞、戴晓媛、徐牧之上海交通大学研会微博网络文化工作室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组委会2015年8月8日
2015-08-10

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

大赛名称: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15年9月15日1大赛概述1.1.定义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BM中国”)主办,于2015年6月1日开始至2015年12月3日结束,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并行的部分,个人赛由学生独自报名参加,团队赛由高校教师指导学生组队参加,最终均由大赛评选委员会评定晋级和奖项,在颁奖典礼上授予奖杯、证书和奖品的活动。1.2.背景世界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曾经评选出“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85个发明”,IBM主机系列的S/360便名列其中。近半个世纪过去了,IBM大型主机依旧焕发着青春与活力。目前,IBM大型主机服务器在中国主要应用于金融、交通、制造等支柱行业。在全球,70%以上的企业数据运行在大型主机平台上;财富排行1000强的企业绝大部分都在使用大型主机。近年来,随着开源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话题逐步深入大型主机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中小应用也在主机平台上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应用模式,并实现了在能源、空间和人力上的持续节省,主机技术也成为了绿色科技的卓越代表。中国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最瞩目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具备高素质培养潜力的人才资源。IBM主机大学合作项目正是为了在大中华区有效地建立和拓展主机社群和生态系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主机市场培养高素质的主机专业人才,由IBM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与大学合作部通力合作,于1997年、2005年和2015年三次投资共建的大学合作项目。目前已陆续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14个城市与16所高校合作,以吸引一流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建立和巩固与高校间坚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供可靠且有力的保障。1.3.目的通过本次大赛,可以让业界用户和合作伙伴关注到目前中国市场上优秀的主机技术后继人才。通过大赛竞争出来的优胜者,正是当前在高校里学习主机技术最拔尖的人才,毫无疑问这些人才也是业界用户和合作伙伴所需要的。所以业界用户和合作伙伴完全可以在大赛这个舞台上进行人才补充和储备。另外,大赛中呈现出的优秀创意和作品,有可能为相关产业提供宝贵的思维创新和原型应用,并有可能通过后续合作开发形成生产力、产生商业价值。通过举办本次大赛,能够将IBM的主机相关产品和技术持续、广泛地在校园里传播和推广,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学生从校园开始就了解、学习和掌握主机相关技术和知识,并努力培养出一批主机技术的忠实粉丝,当他们走出校园、走入市场后,便能直接和间接地成为有利于IBM和主机市场的有生力量。通过大赛的挖掘和选拔,可以让IBM中国在第一时间接触和吸纳全国高校中学习和掌握主机技术最优秀的人才,从而为IBM中国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战略增长占领人才战役的制高点。依托IBM主机大学合作项目和众多伙伴高校的影响力,让大赛产生良好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从而帮助IBM的主机产品和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通过参加本次大赛,可以帮助高校验证校企合作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开展产学研用的工作成绩,可以让广大师生得到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可以帮助同学通过比赛得到相关企业和单位的青睐从而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前途,部分优秀的作品还可能得到业界的关注并通过后续合作开发形成生产力、产生商业价值。1.4.主办单位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1.5.合作伙伴(以音序排列)百硕同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南天天鸿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领航动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源讯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司1.6.赛制本届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部分并行开展。参赛者可以单独或者同时参加两部分的比赛,并可以单独或者同时获得两部分的奖项。1.7.大赛主题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安全、可靠的大型主机开放应用”。参赛作品要求必须是针对大型主机平台的项目,能够在大型主机平台上进行部署和运行,既可以是针对主机z/OS平台的应用也可以是针对主机Linux平台的应用。2大赛个人赛规则和流程本次大赛个人赛为TheMasterMainframeContest国际应用大赛中国赛区的比赛。个人赛的赛程和详细内容将于2015年8月公布。3大赛团队赛规则和流程大赛团队赛的赛程从2015年6月1日开始至2015年12月3日结束。相关细则如下:3.1.参赛对象和形式团队赛只接受团队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团队必须有一名在职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兼领队;队员必须是在读本科生或研究生,队员人数至少2名,至多5名。3.2.报名时间和方法大赛的正常报名时间从2015年6月1日起,至2015年7月31日止。补充报名时间至2015年9月15日止,在补充报名时间内报名的团队将不保证得到企业导师的支持。参赛团队由领队或队长统一填写并提交参赛报名表(见附件一)。3.3.选题参赛队伍可根据自身特点自行选题,也可以选择大赛提供的参考题目。所有选题必须符合主题,以使用大型主机技术为主,能够在主机环境中执行和演示。如果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计划的某些功能未能完全实现,可以在相关文档中说明。但未完成功能不得超过全部功能的三分之一,并且要保证其他已完成功能的可执行性。所有参赛队伍必须于2015年7月31日前提交选题报告(见附件二),在补充报名时间内注册的团队必须在2015年9月15日前提交选题报告(见附件二)。逾期未提交者将视为放弃参赛。3.4.作品内容完整作品必须包含的内容有:项目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企业需求意见证明、演示案例、关键源代码。3.5.加分项本次大赛设置了以下三类加分项,满足其中任一类的条件即可获得加分,同时满足多个类别的可累计加分:3.5.1.开源软件在主机上的应用本次大赛中,参赛队伍将任何开源软件在Linuxonz系统中编译并应用到参赛作品之中均可获得开源软件技术加分。IBM大型机的Linux操作系统是基于通用的Linux内核,所以它和别的平台上的Linux操作系统具有相同的外观和使用感受。但同时相较别的平台,运行在主机上的Linux操作系统能够提供更好地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能力。绝大部分的开源软件都可以完美地运行在Linuxonz系统中,但是目前有不少开源软件需要用户下载源代码后重新编译。我们希望参数团队能够在作品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开源软件,尤其是受用户关注度高的开源软件,完成这些开源软件的编译工作,以更好得展现出Linuxonz操作系统对开源软件的全面支持。符合下列条件的参赛作品将获得加分:使用Linuxonz作为操作系统,并在项目中重新编译了任何一个开源软件;如果参赛作品中能重新编译并采用IBM指定列表中的开源软件,将获得额外加分;能够充分展现开源软件在主机Linux操作系统中的优势,例如满足“安全、自主、可控”要求,或者I/O密集型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优势等;参赛项目能使用开源软件技术实现特定场景(Mobile或Analytics)的应用需求。3.5.2.主机新技术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应用移动互联时代,主机新技术在应用的部署响应、架构设计、业务处理、整合分析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z/OSConnect以一致、安全、高效的方式整合了z/OS上的业务和基础架构为移动应用和云计算服务。CICS,IMS,batch,和UnixSystemServices这些后台资源可以通过RESTful被更简便地访问。MobileFirstPlatformFoundation(Worklight)可以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发布他们的移动战略。它提供了一个更开放和综合的平台,集成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测试、运行以及管理。从而减少了产品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同时增强了管理和安全。符合下列条件的参赛作品将获得加分:1、参赛作品体现了移动应用的特性和优势。推荐的应用场景有:金融,公共服务(公积金,警务,交通,水电煤),保险,旅行,教学管理等。交互方式有:手势,语音,指纹识别等。2、参赛作品采用z/OSConnect、Worklight做为实施工具,体现出z/OSConnect、Worklight在移动应用跨平台开发,部署,管理,安全等领域的优势。3、参赛作品体现了创新性。参考资料如下:IBMMobileFirstPlatformFoundationhttp://www-01.ibm.com/support/knowledgecenter/SSNJXP/welcome.htmlIBMWebSphereLibertyz/OSConnecthttp://www-03.ibm.com/support/techdocs/atsmastr.nsf/WebIndex/WP102439RedBook:IBMSystemzinaMobileWorldhttp://www.redbooks.ibm.com/Redbooks.nsf/RedbookAbstracts/sg248215.html?OpenHandsontutorial:MobileFirstgettingstartedhttps://developer.ibm.com/mobilefirstplatform/documentation/getting-started/3.5.3.云计算在主机上的应用云计算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模式,而IBMz主机系统所提供的企业级品质能满足市场上最苛刻的工作负载和环境的要求。尤其基于最新发布的z13主机所构建的云平台可以显着提高效率和经济性,在总拥有成本(TCO)上能达到比x86私有云更低32%,同时还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我们鼓励参数团队在作品实现中多采用基于IBM主机云计算的方案,并且充分展示其强项和优势。符合下列条件的参赛作品会获得加分:参赛作品中能够使用IBM基于主机平台的云解决方案,如ICM或ICO;参赛作品中能够采用IBMCloud技术实现PaaS或者SaaS层面应用需求的,如PaaS或者SaaS软件部署和配置基于Chef,OpenStackHEAT技术;参赛作品如能结合IBMCloud技术实现特定场景(Mobile或Analytics)的应用需求的;参赛作品如能实现公有云与IBMCloud结合的hybridCloud应用场景的。参赛作品应提供文档(WORD或者PPT)详细阐述其采用的架构以及使用的IBM相关技术4保留权利IBM公司保留对本次大赛的具体事项进行合理调整和最终解释的权利。5附件下载附件一、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报名表附件二、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选题报告附件三、IBM大型主机技术应用2015全国校园大赛海报6大赛官网官网:http://ibmur.hust.edu.cn/mfcontest/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
2015-07-06

2015年(首届)CRI公益广告创意大赛

大赛名称:2015年(首届)CRI公益广告创意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9月30日近年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宣传,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充分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引导社会风尚、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积极作用。2015年(首届)CRI环球公益广告创意大赛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大赛邀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作为指导单位,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专业合作院校,全程指导、共同参与本次大赛相关工作。一、大赛简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L)是中国面向全世界广播的唯一国家广播电台,每天使用65种语言全媒体向世界传播,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CRI环球公益广告创意大赛,旨在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多媒体的独特资源优势与公益广告这一有效传播方式相结合,通过“树立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努力践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公益广告宣传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通过面向全球开展公益广告创意征集和传播,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之间公益广告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和提升我国家媒体的良好公益形象。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指导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合作院校: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合作媒体:环球资讯广播、英语轻松调频、国际流行音乐广播、中华网、国际在线三、大赛日程大赛时间:2015年6月10日——2015年9月30日去大赛网注:官网未明确投稿、评选、颁奖等具体时间,上述时间是否为投稿时间请详询大赛组委会四、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CRI65种语言的国内外媒体受众,以及国内社会各界心系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征集参赛作品五、投稿方式在国际在线中外文网设置的“2015年(首届)CRI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专题区下载并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下载表格),连同参赛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邮件到psa@cri.com.cn。本次大赛不接受其它形式的投稿六、大赛主题以“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为主题,突出“环球视角”,重点征集“中国文化、环境保护、和平世界、中国梦、道德礼仪、特殊群体、文明旅游、科学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公益广告创意文案七、作品要求1、作品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2、投稿数量不限,投稿形式主要为创意文案(即文字脚本)。创意文案字数要求70—100字或140—180字左右(即30秒或1分钟广告的字数)3、国内参赛作品使用中文进行投稿,国外参赛作品使用中文或英文进行投稿4、参赛作品一律不得标注参赛人姓名等创意元素以外任何信息,并未在其它同类比赛中参评获奖5、参赛者投稿时,须按照《参赛报名表》要求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信息不完整或不属实的,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八、大赛评选所有符合要求和规定的参赛作品,由大赛组委会委托合作院校和业内专家进行评选九、大赛奖项一类作品5件,颁发证书及创意制作费5000元/件;二类作品10件,颁发证书及奖励创意制作费2000元/件;三类作品30件,颁发证书及奖励创意制作费1000元/件;优秀类作品105件,颁发证书及奖励创意制作费300元/件。十、版权说明1、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作品。作品中使用素材须已取得著作权人和权利人的许可,如发生版权等法律纠纷,由参赛者自行解决并承担后果,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及获奖资格2、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参赛者同意在完成作品提交后,主办方有权免费使用参赛作品。承办方在本次活动和其他活动中享有免费对获奖作品进行再创作和公益宣传使用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复制、展览及网络传播等)十一、其他说明1、大赛组委会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参赛者可通过大赛组委会在国际在线中外文网设置的“2015年(首届)CRI环球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专题区以及大赛微信公众号“CRI环球公益广告创意大赛”获取大赛启示、《参赛作品报名表》等有关信息3、参赛者应实名投稿,完整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因填写空缺或信息错误导致的责任由参赛者负责4、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退稿5、所有参赛作品收入我台多语种、全媒体公益广告作品库,用于服务国家公益广告对外宣传工作,从中择优发布6、本次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十二、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gb.cri.cn/42071/2015/05/18/Zt147s4966258.htm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投稿邮箱:psa@cri.com.cn
2015-06-11

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

大赛名称: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10月28日17时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正式启动。一、活动目标中国传统诗、词、曲和楹联,极大地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艺术魅力。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力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将传统底蕴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时代经典的高水准的平台。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将充分利用前届大赛积累的成功经验,改进不足,与时俱进,把弘扬优秀传统与当代文化追求更为紧密地结合,不断提升办赛水平,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办成一个影响力不断扩展的文化精品工程和品牌性文化活动,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繁荣作出新的贡献!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2、承办单位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3、协办单位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世界汉诗协会、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4、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网(www.zgbsbl.com)为本届大赛的官方网站。中国诗词楹联网(www.zgscyl.com)及其旗下网站中华诗词网、联都参与大赛组织工作。三、大赛日程1、准备阶段(2015年5月28日前)2、投稿阶段(2015年5月28日至2015年10月28日)3、初评阶段(2015年11月15日至2015年12月15日)4、复评阶段(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月31日)5、终评阶段(2016年3月18日至5月17日)6.公示阶段(2016年5月18日至6月17日)7.作品集出版(2016年6月18至9月30日)8、颁奖活动(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四、大赛投稿1、本届大赛采用互联网投稿2、投稿请登录官网: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网(www.zgbsbl.com),进行注册并投稿3、2015年5月28日8时开启投稿系统,2015年10月28日17时投稿截止五、作品体裁本届大赛分为两项。第一项:诗词类,包括格律诗、词和散曲。第二项:楹联类。古风、骈文、自度曲、赋以及现代诗不纳入大赛范围。六、作品要求1、本届大赛主题为:追梦华夏2、大赛围绕这个主题,颂扬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英雄壮举和豪迈情怀;讴歌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悠久文明;激励人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而奋斗3、作品为原创,即未公开出版发表,未曾在公开赛事中获奖的作品4、符合传统诗词曲和楹联的格律要求5、内容健康向上,具有古典意味、时代特征。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七、大赛评选1、参赛稿件投稿成功后在大赛网站即时展示,投稿者文责自负,大赛组委会有权对明显违背征稿规则的稿件进行删除。2、大赛对所有稿件实行三轮评选:1)初评从全部来稿中评出入编作品60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4000首,楹联作品2000副,作为《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的入编作品。2)复评从入编作品中评出入围作品8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500首,楹联作品300副。3)终评从入围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2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100首,楹联作品100副。然后从获奖作品中评选出等级奖。3、每轮评选出的作品均在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详细评审方法见官网)八、奖项设置1、优秀作品奖第一项诗词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86名第二项楹联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93名奖金:一等奖10000元/名;二等奖5000元/名;三等奖3000元/名;优秀奖1000元/名2、最佳评论奖大赛最佳评论奖从大赛网站“参赛作品点评”栏目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评选。凡被评论作品进入获奖作品的评论文章即具备评奖资格,从这些文章中评选10篇授予最佳评论奖,每篇文章奖金1000元(每名作者限一篇目获奖)评论文章摘要登载于大赛作品集中3、大赛特别奖本届大赛设特别奖,以表彰对本届大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或作品有特别影响的作者,组委会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品。特别奖总数不超过5名九、参赛须知1、参赛者在投稿时一律使用实名,不得使用与有效身份证件不相符的姓名。按要求在投稿系统中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2、本届大赛设定投稿数量上限。每项投稿不超过2篇,允许两项同时投稿。超过投稿数量上限的作品系统将自动拒收3、大赛组委会拥有参赛作品版权。作者本人拥有作品使用权4、凡投稿者,一律视为同意大赛征稿规则5、从本届大赛起,原则上不再收取纸质稿件。操作投稿软件有困难的,在征稿后期将酌情处理(以具体公告为准)6、大赛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十、联系方式官方网站:www.zgscyl.com媒体支持:ps.webxun.com大赛邮箱:zgbsbl@126.com(此邮箱不接受投稿,请通过官网注册投稿)大赛QQ群:一群:116522031二群:126947337三群:49792067四群:203780455
2015-06-06

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

大赛名称: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参赛截止日期:2015年8月大赛简介“广西广电网络”杯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广西电视台、优酷承办,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冠名。本次大赛是国内首个跨省合作、多部门联手、集合国内、东盟优势网络视听新媒体,共同打造的国际性微电影创作、展播平台。国家海洋部门的积极参加也为本次大赛增添了浓郁的海洋特色,繁荣发展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的实施。优酷网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视听新媒体之一,将全程参与大赛的宣传、作品征集、推选、展播等活动,扩大大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广西广电网络”杯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以“梦想点亮生活,合作成就梦想”为主题,面向国内、在华东盟留学生以及东盟国家征集微电影作品。参赛作品将通过网络、邮寄等方式,送达到组委会。组委会将参赛作品放在网络视听媒体上进行展播,网友可参与投票。2015年8月,大赛截止作品征集后,组委会将组织国内及东盟相关国家影视专家共同参与评选,产生年度朱瑾花大奖1个,优酷最具传播价值奖1个,优秀微电影作品、优秀微电影导演、优秀微电影编剧、优秀微电影摄影、优秀微电影男、女演员等9个单项奖共24个奖项。2015年9月,在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夕,大赛组委会将举行颁奖盛典及影视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参加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的优秀创作团队,与专家学者和微电影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此外,入围的参赛短片将于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期间在优酷网、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广西电视网、广西广电网络双向互动平台及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官方网站等进行展播,同时,在电影院、高校、广场等公众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展映、展览活动。大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和中国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广西电视台和优酷共同承办,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第二条大赛以“梦想点亮生活,合作成就梦想”为主题,积极展现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风采,反映中国及东盟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成就,展现美丽中国、美丽东盟及其历史文化底蕴。第三条大赛面向国内、在华东盟国家大学生及东盟相关国家征集微电影作品,并组织国内及东盟相关国家影视专家共同参与评选。第二章参赛报名第四条参赛报名条件:1.本次大赛对参赛者年龄、工作范围不做具体要求,只对参赛作品提出要求;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自行创作的原创作品,并经原创作者或团队同意参赛;以机构名义参赛的,该机构应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许可证》。2.参赛作品为视频作品:作品必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低俗、恶搞等不良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所有原创作品不论作者地域均可参赛;3.参赛作品创作时间要求:2013年1月1日后创作完成;4.参赛视频作品片长在10分钟-30分钟内,拍摄器材不限;视频格式为mp4、avi、mpg、mov,视频作品分辨率要求标清(720×576dpi)或高清(1980×1080dpi),需有完整的片头、片尾、唱词(中文简体或英文)、主创人员名单。5.参赛作品须由参赛者本人参与创作,因版权问题引起的纠纷,组委会概不负责。组委会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6.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7.本次大赛不接受含有下列任何内容的作品:⑴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⑵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⑶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⑷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⑸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⑹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⑺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或者教唆犯罪的;⑻散布违背传统道德观念、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⑼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⑽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第五条报名须知:1.参赛者需在大赛指定网络平台填写提交《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报名表》;完整填写各项内容打印后,亲笔签署参赛者姓名,参赛者为机构的,还应提供该机构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许可证》复印件1份;2.参赛者需要根据大赛指定官网公示要求提交作品,视频作品需要刻录光盘或U盘。内容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资料:⑴已填写的《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报名表》电子版;⑵参赛作品海报一张,可用于任何出版物的矢量图或高精度JPG文件;或参赛作品剧照两张(JPG格式,300dpi、500k以上),可为参赛作品视频画面截图;⑶导演及剧组人员近期生活照两张,可用于任何出版物的高精度JPG文件;⑷参赛者可选择性准备参赛视频作品拍摄花絮(视频5分钟以内);3.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还,请参赛者自行备份。第三章评选标准第六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评选标准:内容主题、创意性、技术性、整体性表现手法。第七条参赛作品主要从以下方面评价:1.内容主题:⑴内容积极健康,活泼向上,具有一定审美价值观与人文精神;⑵紧握时代潮流,张扬时代魅力,展现时代精神;⑶剧情故事完整,主题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2.创意性⑴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样;⑵制作匠心独运,撼动人心;3.技术性⑴视觉:画面音质流畅,场景镜头衔接顺畅,布局精心合理;⑵剪辑:剧情精炼不冗长,不短缺,字幕清晰,与声音搭配得当;⑶配乐:能够渲染表现微电影的主题,升华内容,给人以想象的空间;4.整体性:整个作品紧扣主题,连贯顺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别具一格的视听享受;第四章比赛程序第八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1.大赛启动仪式。2015年5月,启动仪式上公布本次大赛主题,参赛要求,以及其它的一些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协调各种媒体对大赛进行宣传推介,并且利用其它媒介资源将大赛活动宣传到东盟国家。2.作品征集。2015年5月~8月,参赛作品通过网络及邮寄方式,送达到组委会。组委会将参赛作品放在网络视听媒体上进行展播,网友可参与投票。3.集中评审。2015年8月中旬~9月初,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集中评审。4.颁奖盛典。2015年9月,组委会将举行颁奖盛典并且举办影视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参加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的优秀创作团队,与专家学者和微电影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第九条赛事展播。入围的参赛短片将于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期间在电影院、高校、广场等公众场所展览及优酷、广西电视网、广西广电网络双向互动平台及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官方网站等展播活动中展映,持作品参赛者需提供高视听质量的作品。若不同意参加展览展映或对展览展映有特别要求,请在版权特别申明中注明。除非参赛者在填写申报表时有版权特别申明,组委会与合作组织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艺术教育、文化交流等非商业活动中。第十条作品授权:1.参赛者需授权允许组委会修改和剪辑其参赛作品,修改片段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时长的15%,这些短片片段作为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当前或未来宣传节目的一部分,在电影院、电视频道、互联网、广西广电网络双向互动平台、手机电视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和公众场所展览展映,及采访或宣传片中使用。短片片段授权使用期限默认为1年,期限到期时,如无特别声明,则视为短片片段使用期限自动延长1年。2.参加本微电影创作大赛期间,参赛作品不可授权予第三方使用,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经组委会及作者许可下,无权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本次微电影大赛期间之外,作者使用该影片参加其余电影节或进行商业活动均不受限制,但因此产生的因违反其他组织规定的冲突责任由作者负责。3.组委会将以申报表中的填写情况作为获得版权的法律依据。由于申报表填写结果所产生的所有版权法律纠纷由参赛者自行负责解决。参赛者选送的参赛作品一旦进入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评选环节,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撤回参赛作品。第十一条大赛组委会聘请国内外影视界、传媒界、高校等权威专家学者12至15人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参赛作品评选和颁奖活动。第五章奖项设立第十二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入围全国总决赛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总决赛所有获奖者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奖杯。第十三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设立各类奖项:1.本次大赛最高奖项:年度朱瑾花大奖1个;2.优酷最具传播价值奖1个;3.单项奖优秀微电影3个优秀微电影导演3个优秀微电影编剧3个优秀微电影摄影3个优秀微电影男演员2个优秀微电影女演员2个优秀视觉效果2个优秀创意2个优秀原创剧本2个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组委会有权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对外推广,包括但不限于集结出版、网络视频短剧脚本改编及播放,并且展播不局限网络平台(例如电视台展播),作者享有署名权。第十五条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组委会包括分赛区均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报名参赛费用。第十六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2015首届中国—东盟微电影大赛组委会。大赛组委会大赛官网:http://zt.gxtv.cn/2015dmwdy/媒体支持:http://ps.webxun.com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69号新华大酒店三楼304房广西电视台新媒体部邮编:530022电话:0771-2196602快递收件人电话:谭江18677196272张虎18697958250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