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    评审系统    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丨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公告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18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省举行。圣火传递是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开幕前最重要、全民参与最广泛、最振奋人心的传统经典活动,点燃圣火是拉开全运会序幕的重要标志,备受瞩目和期待。为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全运的浓厚氛围,即日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陕西省筹委会将开展十四运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及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应征人须知(一)总则:本次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参与,严格按照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向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提交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二)应征人须遵守的基本规定:除本次征集活动规定的法律文件以外,应征人还应接受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的指导,并就可能的后续合作事宜签署相关协议。1.参加本次征集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由应征人自行承担,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不承担任何费用。2.应征人应在应征方案成为候选方案或中选方案并得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通知后的10日内,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如应征人未能在此期限内签署协议,视为放弃。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自行在该应征人已经提交的应征方案上进行下一步工作。3.经应征人确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有权在组织、评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等设计方案活动中无偿使用应征人提交的应征方案以及应征人在征集活动中所提供的信息、资料,但不会向除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指定的评审团队以外的第三方透露。二、应征人资格社会各界人士、团体、机构均可按照本规则参加征集活动。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组织和评审工作的个人、团体和机构均没有应征资格。三、应征方案的设计要求(一)主题、口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1.应征作品既能体现“团结、进步、文明、参与”的全国运动会精神,又能体现“平等、参与、自强、共进”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宗旨,同时充分展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风貌。2.主题突出,口号响亮,琅琅上口,体现时代气息,易于传播。原则上每条字数不超过10个字。3.要求提供主题、口号简要的创意阐述。(二)圣火采集形式(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统一使用)圣火采集形式包括采火地点、采火方式两项内容。火种采集地的选择应具有陕西代表性,采火地点可推荐多处。圣火采集形式要力求创新,形成火种采集的新亮点,以独特的设计,彰显陕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未来美好的发展憧憬,与十四运会会徽设计理念相一致,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报送作品时要详尽说明其深刻意义。四、应征方案的提交(一)报送要件1.由应征者签字(盖章)确认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或《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报名表》。2.《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承诺书》。3.应征方应提交《报名表》和《承诺书》各一份,由应征者正确填写并亲笔签署。应征者为机构的,须由授权代表签署并盖机构公章。集体创作者,所有创作者必须共同签署。缺少上述其中任何一份文件者,应征作品均被视为无效作品,不能参加本次征集活动的评选。(二)报送方式1.本次征集活动只接受邮寄(含快递)、电子邮件和直接交付三种方式。2.若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报名表》和《承诺书》的电子扫描件应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统一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征集作品/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应征者需妥善保留原件。(三)截止时间1.本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征集活动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18时整。超过上述时间,无论何种原因,均视为放弃。2.以邮寄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作品征集办公室所在地邮局接收当日邮戳为准;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提交的,以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以直接交付方式提交的,送达时间以签收时间为准。(四)报送地址1.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应征邮件请发送至:qyh2021qztyb@shaanxi.gov.cn。2.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应征相关资料请邮寄至: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4号陕西省体育场9看台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群众体育部。联系人:陈雯咨询电话:029-83692382029-83692572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征集规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止时间之前补正。五、征集活动的程序、时间安排和奖励(一)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群众体育部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将综合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二)本次征集活动评审时间安排:2020年4月初评审。(三)本次征集活动,将在应征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作品中评选出20件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10件),每件奖励人民币0.1万元;20件圣火采集形式入围优秀作品(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10件),每件奖励人民币0.1万元。(四)最终采用的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作品均在入围优秀作品中产生,对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设计作品发放奖金,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分别奖励人民币0.5万元、1万元。(十四运会及残特奥会各两件,且不再重复发放入围优秀作品奖金)(五)上述奖金金额为税前金额,获奖者应按照相关国家及地区(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纳税。(六)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将向获奖创作者颁发获奖证书。(七)本次征集活动被采用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作品作者可以担任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炬手。(八)评选结果揭晓后,筹委会将在十四运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奖者名单。(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拥有决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权利。六、征集声明(一)所有收到的应征作品一概不予退还,应征者应自留底稿。(二)因邮寄延误、邮寄丢失或损坏、误寄、邮资不足、失窃或其他非征集方的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征集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三)应征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的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对作品的一切平面、立体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即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四)应征作品未能达到相应数量时,筹委会根据情况调整入围作品获奖数量。(五)本次征集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最终解释权归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所有。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委会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十四运筹委会2020年2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承诺书本承诺人自愿参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并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做出以下保证与承诺:一、已详细阅读《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和有关附件,并保证在应征活动中提供的所有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二、充分理解并尊重此次征集活动所采取的程序性规定及最终的评审结果。承诺人在此不可撤销地放弃对相关程序性规定及最终的评选结果提出任何异议或索赔的权利。三、保证不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对参加此次应征以及提交的相关文件进行商业性宣传,或者暗示承诺人与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存在任何关联。四、无论提交的应征文件是否最终入选,愿意对参与此次征集活动承担保密义务,不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与征集活动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五、同意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成为承诺人所提交的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所涉及的全部知识产权的唯一权利人。六、应征文件之签署人系本承诺人,或经本承诺人合法授权的代表,其签署行为对承诺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七、如未遵守上述声明与保证,给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陕西省筹备委员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承诺人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承诺人(或者应征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签字):2020年月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火炬接力主题口号征集活动报名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活动报名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主题口号圣火采集形式征集文件格式一、封面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横排居中)落款:XXXXX单位(个人)(三号仿宋)时间:年月日二、正文(一)标题格式主标题(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副标题(楷体楷体_GB2312,三号字体)(正文与标题空一行)。(二)正文格式正文(中文为3号仿宋_GB2312字体,全篇的数字、英文字体格式为TimesNewRoman)。正文一级标题(一、XXXXX,黑体三号)正文二级标题((一)XXXX,楷体_GB2312三号)正文三级级标题(1.XXXX,仿宋_GB2312三号)正文四级级标题((1)XXXX,仿宋_GB2312三号)三、附件(附件与正文空一行)附件:1.xxxxxxxx2.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第二行第一个字与第一行第一个字对齐)2.标题外面有书名号的把书名号《》删掉。附件格式附件X(黑体,三号字体,如:“附件1”)(附件标题与“附件”两字空一行)标题(方正小标宋,二号字体)(正文与标题空一行)正文:3号仿宋_GB2312字体,全篇的数字、英文字体格式为TimesNewRoman。四、页面设置(一)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8cm,下:2.8cm,左2.7cm,右:2.6cm)(二)段落设置:正文行距(固定值)字磅28-30磅为宜;文中字句间不能留有空格;把大括号[XXX]转换成〔XXX〕;(三)页码:“-1-”,宋体4号五、纸张型号:A4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3

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

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3月23日下午18:00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传播权威防疫知识,增强公众科学防疫能力,丰富我市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大赛主题凝聚科普力量,共筑防疫战线。二、作品要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面向全国各界公开征集“新冠肺炎防控科普”相关的原创作品,个人、创作团队或单位均可参与(本次大赛评审专家的作品不参加奖项评选),要求作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符合相关体裁或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要求。作品具体分为以下三类:(一)科普文章类。体裁不限,字数一般在1500字以内(诗歌不超过60行),可图文结合,要易于公众理解。(二)平面作品类。包括漫画、折页、海报、以图片或图画为主的手册等,所有平面作品需同时提交源文件及输出的图片JPEG文件,源文件格式必须是以下5种格式之一:CDR、Al、EPS、PSD、PDF,其它格式不受理。图片文件格式统一为JPEG,色彩模式RGB,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lOMBo(三)影音视频类。包括短视频、动画、影视混剪、音乐MV、音频MP3等多种类型。视频作品统一釆用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280pxX720px,时长不超过5分钟。音频文件只接收MP3或WAV格式(需同时报送简谱、歌词或其它文字脚本)。、三、作品报送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在2020年3月23日下午18:00前,将参赛作品、《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登记表》(见附件)、参赛者一寸彩色免冠照片(电子版)打包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jcxmb@wjw.sz.gov.cn,邮件以"姓名+地区+《作品名》"命名。四、作品评比与奖项设置(一)作品评比成立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组委会,组委会按照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制订评选细则,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线上评比,评比结果面向社会公示。(二)奖项设置1.科普文章类、平面作品类、影音视频类分别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30名。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金和健康大礼包。奖金具体如下:一等奖奖金5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优秀奖奖金:500元。2.设科普传播奖288名。参赛者将其参赛信息及作品发送至本人朋友圈,以上获奖者朋友圈点赞数第50和100顺位者即可获得该奖项。科普传播奖奖品为健康大礼包。3.若报名人数和作品数目远大于预期,将适当调整上述奖项名额数量,奖金相应适当分配,奖金总额维持不变。五、版权声明及专家作品入库(一)版权声明参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关于剽窃、抄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进行界定。参赛作品有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纠纷的,由作者本人负责,主办方与承办方不承担因上述权利纠纷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并取消其作品参赛、获奖资格,同时追究由此造成的损失。(二)作品使用主办方与承办方拥有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展览出版的权利,有权无偿将该作品用于健康科普公益宣传用途,所有获奖作品将收录至深圳市健康科普知识资源库。(三)专家入库获奖者将择优纳入深圳市健康科普专家库,特别优秀的推荐加入市科普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科学传播首席科学家队伍。六、组织架构主办单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七、联系方式大赛组委会设立微信交流群,扫码关注后可方便参赛者及时了解大赛动态及赛事交流。(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交流群)联系人:李媛,电话:18814131718黎美红,电话:18814134725附件: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线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登记表.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2

“舞”所畏惧在云端—2020健身舞力大赛正式启动

“舞”所畏惧在云端—2020健身舞力大赛正式启动海选阶段为3月5日-3月31日有陆地的地方就有人跳舞,闷在家中也不能阻止你想跳舞的心。现在就把舞台交给你,请开始你的表演吧!本次比赛是由北体传媒联合央视频、腾讯微视、北体大艺术学院、体育舞蹈圈公众号发起的,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指导,北京体育大学主办。见过舞蹈比赛,不过你见过云端舞蹈大赛吗(线上参赛模式)?这次比赛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舞种,不分职业,不分地区,全民都可以参加。以网络为绳索,以镜头为结点。参赛者只需录制一段1分钟以内的健身舞蹈视频,内容积极向上,展示居家运动风采,传递正能量;完成后通过腾讯微视上传视频至赛事挑战赛页即可完成报名参与海选,并有机会直通全国100强,与体育明星“面对面”斗舞。由体操奥运冠军杨伊琳,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昊、花样游泳世界冠军蒋文文蒋婷婷、艺术体操世界冠军隋剑爽等大咖组成的评委团将化身赛事助力嘉宾亲自上阵,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赛事共分为三个阶段海选阶段海选阶段为3月5日-3月31日,根据参赛者内容的传播力——作品在腾讯微视平台的网友投票量排序,前100位进入复赛阶段。复赛阶段复赛阶段日期为4月10日-4月20日,参赛者根据规定主题与要求更新自己的作品,根据复赛内容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微视作品投票量+互动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数据综合排名,前30名进入决赛。决赛时间线上直播斗舞有没有感觉很刺激?决赛时间为4月27日-4月30日,入围选手将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最终的比拼,参赛选手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与专业力将成为决赛挑战中影响最终排名的关键因素。划重点,福利来了!参赛的选手都将有机会赢得以下礼品:海选阶段(按投票量排序)★第1名OPPO音乐手机一部+健脊士运动康复1000元套餐前10名匹克运动装备500元代金券11-20名150元京东消费卡21-200名腾讯视频7天VIP卡复赛和决赛阶段将有更多精美好礼相赠,进入决赛的小伙伴更将有机会获得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精品课程免费培训!心动不如行动,还不快来参赛!这还没结束,最贴心的比赛售后服务看这里!在2020年6月10日当天举办一场全国前三强的线下见面会活动,让观众们能近距离欣赏健身舞力大赛的舞王们精湛的舞技。收官日也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大赛举办的意义也正是如此,我们将继续在题词精神的指引下,再建时代新功,共筑体育强国梦。温馨提示,线上参赛也要务必避免人员聚集,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特别值得运动爱好者与体育迷期待的是,针对疫情期间网友居家外出不便的情况,北体传媒将连续推出重磅赛事,健身舞力大赛只是其中之一,我们还将于3月6日-7日全程直播国家射击队网络视频对抗赛,锁定北体传媒,精彩赛事不间断。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1

致敬白衣天使主题诗歌散文朗诵(短视频)大赛与展播

致敬白衣天使主题诗歌散文朗诵(短视频)大赛与展播截止时间:2020年3月31日披上战衣,你视死如归,是儿女更是战士。摘下口罩,你笑靥如花,是医者更是天使。再美的音符也难以歌颂我对你的礼赞,再多的文字也难以表达我对你的崇敬,再长的诗篇也难以倾诉我对你的爱慕。面对危难时,你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参赛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社会、全媒体公开征集作品,包含且不限于戏剧、舞台、媒体等专业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热切欢迎广大文学创作、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以及热爱朗诵艺术的各界人士参赛。参赛要求参赛者应全面了解本次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自觉遵守大赛规则。1.参赛作品紧扣“抗疫”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强大社会正能量,号召全社会对那些为抗击疫情、为公共利益而奉献牺牲的英雄及家属,特别是参战一线的医护人员积极宣传。形成热爱英雄、尊重英雄、回报英雄的正能量氛围。2.参赛作品题材,可以是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剧本等,作品类别包括文字作品、声音作品、短视频作品。3.参赛作品主题,以讴歌和赞美一线医护人员为主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感人至深、激荡心灵,鼓励原创作品。4.参赛作品应符合赛事主题和内容,不得出现黄色、暴力、违反法律法规的文字、画面以及会涉及到危害自身及公共安全的装置和行为艺术等。5.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主办方对所有参赛作品拥有公益性宣传使用权。6.参赛报名者除按要求附上参赛报名信息及必填内容之外,还须将报名信息中有关作品创意制作团队的人员简历、创作背景填写齐全。7.参赛者应仔细填写参赛作品报名信息,错填或未填写联系方式导致无法联络的,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作品要求(1)文字作品文件格式为.doc、.docx、.pdf,标题字体为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字体为宋体四号。(2)声音作品朗诵作品时间在3—5分钟以内,音质清晰,可配乐可不配乐。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我是***,来自***,我朗读的作品是***,作者***”,接正文部分。另附朗诵内容文字版本(作品名称、作者、正文内容),文件格式为.doc、.docx、.pdf,标题字体为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字体为宋体四号。应标明朗诵作品是否为原创。(3)短视频作品朗诵作品时间在3—5分钟以内,分辨率最低要求为1280*720,视频格式为MP4,可配乐可不配乐。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我是***,来自***,我朗读的作品是***,作者***”,接正文部分。另附朗诵内容文字版本(作品名称、作者、正文内容),文件格式为.doc、.docx、.pdf,标题字体为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正文字体为宋体四号。应标明朗诵作品是否为原创。(4)其他说明每个类别的作品,每位参赛者限报一件作品。递交作品同时请备注本人联系方式及身份证照片(正反面),个人照片(1—2张),发送至大赛组委会电子邮箱。报送作品方式:联系人:刘荣18362988043朱兴延13675171199联系邮箱:njsybwg@qq.com作品提交截止:大赛统一采用邮箱投递方式,以收到邮箱回复信息为准。自即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止。奖励事项1.参与本次征集活动的优秀作品将在中央及省市新媒体平台推送刊播,入围作品将在南京广电集团的微信公众号、健康南京微信公众号、南京声音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推送。2.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数额待定)。并设置入围奖、特别奖等,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3.大赛最终评选结果将采用互联网“云发布”,或采用现场颁奖形式录制播出。4.入围优秀作者将优先成为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并优先推荐参与协会组织的各类艺术展演活动。主办单位|HostUnits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单位|Organizers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南京市朗诵协会承制单位|Undertakingunits南京广电集团娱乐文创部南京声音博物馆支持单位|Sponsors南京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全民阅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朗诵协会、南京市作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媒体支持|MediaSupport央视频、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人民数字、新华网江苏频道、龙虎网、网易新闻江苏、新浪江苏、紫金山新闻、腾讯大苏网、牛咔新华报业、现代快报、南京日报、交汇点、紫金山、大苏网、荔枝新闻、凤凰江苏、新浪江苏、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喜马拉雅等关于作品版权的说明:本次大赛为官方公益大赛,所有入围及获奖作品所使用的文字、图片、视频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创作等客观原因出现不当使用情况,请相关权利人与组委会联系协商授权事宜。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0

2020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通知

2020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报名截止日期:初赛由各院校承办,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和比赛时间请咨询本校教务处或计算机专业老师大赛官网:http://jsjds.ruc.edu.cn/大赛官网:http://jsjds.ruc.edu.cn/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20

202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

2020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竞赛报名:2020年4月20日前一、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面向全国冶金、材料、化工、资源、能源、环境等专业在读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旨在动员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性科普事业,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拓宽大学生专业知识边界;锻炼大学生工艺操作技能,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三、大赛日程1、竞赛报名:2020年4月20日前(由参赛单位报名)2、作品申报:电子版2020年5月25日前提交,纸质版2020年5月30日前邮寄3、作品初评:2020年6月1日至6月15日4、专家会评:2020年6月22日至30日5、大赛决赛:2020年7月下旬(暂定)四、参赛对象参赛队员为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均可(团队成员不得超过4人),参赛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赛。五、大赛报名1、报名方式本届竞赛实施无纸化报名,参赛单位(即高等学校)于2020年4月2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报名表(附件2)彩色扫描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组织委员会邮箱(邮箱地址:yjkjjs2020@163.com)2、报名要求1)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负责对本参赛单位所有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和分类排序2)参赛队员为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3)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均可(团队成员不得超过4人),参赛者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赛六、大赛内容1、竞赛主题第三届冶金科技竞赛主题:绿色、低碳、智能、高效2、竞赛内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内容以“绿色、低碳、智能、高效”为主题,开展创意设计、科技创新和仿真实训三个单元竞赛。七、作品申报1、申报方式1)由参赛单位向竞赛组织委员会统一汇总提交本参赛单位内的作品电子版和纸质版相关参赛材料2)电子版。请各参赛单位对竞赛作品分类排序以作评审参考,并将汇总表和申报书电子版于2020年5月25日前发送至竞赛组织委员会邮箱(未按时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3)纸质版。请各参赛单位将加盖公章的参赛作品汇总表和所有参赛作品申报书及说明书的纸质版于2020年5月30日前邮寄至竞赛组织委员会。参赛作品说明书请附在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2、申报要求1)参赛作品必须是2019年1月1日以后完成且未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励的作品2)参赛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上交参赛作品,否则按自动放弃处理3)更多作品要求请参见附件(查看)八、竞赛流程A、创意设计与科技创新1、竞赛报名:本届竞赛实施无纸化报名,参赛单位于2020年4月2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报名表彩色扫描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组织委员会邮箱,邮箱地址:yjkjjs2020@163.com2、作品申报:(1)电子版。请各参赛单位对竞赛作品分类排序以作评审参考,并将汇总表和申报书电子版于2020年5月25日前发送至竞赛组织委员会邮箱(未按时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2)纸质版。请各参赛单位将加盖公章的参赛作品汇总表(一式1份)和所有参赛作品申报书及说明书的纸质版于2020年5月30日前邮寄至竞赛组织委员会。参赛作品说明书请附在申报书后面一并装订3、作品初评:2020年6月1日至6月15日,进行作品初评4、专家会评:2020年6月22日至30日,进行专家会评,确定入围全国决赛作品名单,并公示一周5、决赛:暂定于2020年7月下旬,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办全国决赛,确定决赛获奖名单,并公示一周6、收费标准:进入决赛的参赛作品收取评审及会议费1200元/项,账号另行通知B、仿真实训仿真实训竞赛暂定于2020年7月下旬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办,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九、大赛评审1、评审标准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评、会评和终审,并评出获奖作品。2、评审流程作品初评:2020年6月1日至6月15日,进行作品初评专家会评:2020年6月22日至30日大赛决赛:暂定于2020年7月下旬(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举办全国决赛)十、奖项设置1、竞赛设立等级奖、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2、等级奖设特等奖(可空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竞赛分本、专科学生组和研究生组,各组按照作品类别分别评奖3、单项奖由竞赛专家委员会提出设立,报竞赛工作委员会批准4、优秀组织奖由竞赛组织委员会对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提名,报竞赛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十一、大赛费用进入决赛的参赛作品收取评审及会议费1200元/项,账号另行通知。十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预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部署要求,按照“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的原则,竞赛组委会特制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预案,具体内容如下:1、竞赛报名时间仍暂定于2020年4月20日前,取消纸质版报名表寄送环节,实施无纸化报名,加盖公章的报名表彩色扫描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组织委员会邮箱,邮箱地址:yjkjjs2020@163.com,签字或签章部分确因疫情防控无法提供的可暂缓上传(仅需上传报名表电子版),在作品申报时进行补充。2、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根据各报名高校推迟开学的明确时间,竞赛组委会将重新确定作品申报时间(原计划2020年5月25日),如作品申报时间有变化将及时通知各报名高校。若后续疫情防控需要,也将实施作品无纸化申报。3、作品初评和专家会评根据作品申报时间重新确定,若后续疫情防控需要,考虑将专家会评改为函评。4、决赛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由竞赛组委会讨论后确定并及时通知各参赛高校。该工作预案全面服从疫情防控需要,视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并通知各参赛高校。十三、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www.yjkjjs.com电子邮箱:yjkjjs2020@163.com联系人员:赵引峰(电话:13847206745)、王雪梅(电话:13234809777)宋巍(电话:18604729642)、彭继华(电话:13664721198)柴轶凡(电话:13847279971)、王艺慈(电话:13948323826)罗果萍(电话:13190690323)、宋希文(电话:13947280993)通讯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春华楼南楼218室邮编:014010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19

2020「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揭晓

2020「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题目揭晓截止日期:2020年9月8日17:00前【竞赛题目】自然地景的建筑【出题人】王维仁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题旨】当下全球建筑共同面对的关键性挑战是:建筑和人如何与自然共生。数百年来发展模式经济对自然的无尽消费,当森林逐渐开垦为农田再转变为建筑,在气候暖化生态环境日益脆弱的危机中,建筑和人该如何与自然共生?面对全球资源剥夺与社会公正的挑战,建筑应该如何尊重人与社区、自然与生态,反映一个资源循环共享的社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建筑与城市扩张的数量与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我们逐步将阡陌交通的农业地景与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地景,改变为千篇一律“三通四平”的规划用地条件,无论我们增加多少绿建筑和日照间距的规范指标,我们距离自然生态的建筑理想,其实是越来越远了。继承了自然哲学与文人山水的文化,面对21世纪的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作为发展先锋的中国新建筑,除了规模、技术与形象,能对世界建筑环境的永续发展提出什么样的论述?地景的建筑让地景与建筑成为整体,强调以地质地形、风水水文、植物与有机生命共同形成的生态关系。超越以观赏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建筑,地景的建筑让建筑成为能反映自然与生态、生产与人居的人文地景。地景的建筑同时也是建筑地景与景观建筑,建筑不但对地形等高线的高程变换保持敏锐,理解地表和地下的水流变换,掌握阳光阴影的移动与四季风向的变化,同时也对大树与林木、虫鸟与花草,保持视觉、听觉与嗅觉的灵敏。地景的建筑不只是重视地景形成的视觉整体,同时强调经由通风和采光、水和能源的循环,与自然生态形成的功能整合。地景的建筑同时思考与自然结合的构造与材料,探索建构的可持续合理性与诗意美学。地景的建筑经常是低层的,却也采用多层或高层作为一种策略,节约土地保育更多的自然地景。地景的建筑是现象学与感知的,是记忆和场所感的自然地景;地景的建筑反映真与善的自然美感,让简单朴质的文化成为自然生态的一部分;地景的建筑同时也强调开放公正的社会性美学,让参与的公共性成为保育自然的基础。在一个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你能理解地景变迁与地文轨迹的城乡环境里,无论它是自然环绕的场所或是城市中局部保留的自然地景,避开不宜建筑的生态敏感区,选择一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建筑场地,探索场所中有意义的自然元素与文化地景:山坡谷地、大树田野、溪流湖泊、虫鸟鱼蛙、农舍石墙……在这块1000平方米的建筑场地内,设计一栋或一组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不超过1000平方米,不低于两层楼高的建筑,或居住,或工作,或学习,或体验,思考如何让建筑与自然生态与地景环境共生。在设计里表达建筑空间与场地与地形、树木、水土、气候等自然元素的互动,想象朝夕与四时节气的变换,水文与风向如何在贯穿建筑,阳光与遮阴如何在建筑里游移,建筑如何遮风避雨而同时吸纳吐气。更重要的是,想象在一百年之后的人事更易,建筑如何维系场所的自然地景,面对新人新事与环境永续和自然共生。参考阅读:-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大海与生存;城市:过程与形式).-凯文·林奇:总体设计(2.场地的分析;9.感觉的形式).-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I场所;II自然场所).-弗兰姆普敦: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个要点.评审委员会主任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师》杂志编委会主任评审委员庄惟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王维仁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李存东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监童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梓耘斋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伊利诺大学杰出教授张鹏举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少云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总监李鸽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建筑师》杂志主编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励证书+捌万元人民币整二等奖2名奖励证书+伍万元人民币整三等奖5名奖励证书+壹万元人民币整佳作奖10名奖励证书+《建筑师》全年杂志六期【作品提交】提交内容:1.参赛图纸(jpg格式):表达1000平方米场地设计的总平面图,表达10000平方米范围的环境关系图,表达场地建筑与自然地景的剖面透视图,表达空间形式与地景关系的模型图纸或照片,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作者认为必要的表达设计理念和策略的其他图纸或照片等,以及5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以上各图及设计说明均须安排在一张竖向构图、A0尺寸(1189mm×841mm)的图纸之内;图纸比例自定;图面表现方法不限;参赛图纸保留高精度,分辨率控制在300dpi以上。2.设计说明(word文件):控制在500字以内。3.作者信息回执表(excel文件):请通过《建筑师》杂志官网系统“下载专区”下载(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4.原创声明(jpg格式):请通过《建筑师》杂志官网系统“下载专区”下载(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打印、手写签名后,回传扫描件。5.在校证明(jpg格式):可证明参赛者在校身份的学生证或院校盖章证明文件。6.图纸打印费用截图(jpg格式):本次竞赛均提交电子版,参赛评图图纸由主办单位统一打印,图纸打印费用需由参赛者支付。支付后在物流信息中获得三位数字的【参赛编号】,该参赛编号将于提交作品时使用。付款方式: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作品时附缴费截图;务必先下单获取【参赛编号】。提交方法:请将全部提交内容通过“附件”发送至竞赛官方邮箱thearchitect1979@cabp.com.cn。邮件及附件统一命名格式:【参赛编号】所在院校-姓名-联系电话。截止日期:2020年9月8日17:00前(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主办方会在截止日期之后统一发送确认邮件)。参赛资格:在读的(含2020年毕业生)全日制大学本科、硕士或博士生,不限国家和地区。评审:2020年9~10月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举行,评选出的入围作品将同期在本平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布:评审结果将在公示结束后及时公布;获奖作品及评委点评,将刊登于2020年出版的《建筑师》杂志上。其他:1.每组参赛作品的作者不得超过三名,指导教师不得超过两名。参赛作者必须为在校的大学本科生、硕士或博士生,如发现不符者,将取消其参赛资格。2.本次竞赛无需报名,不收取参赛者报名费或注册费;确定提交参赛作品方需提交图纸打印费用。3.本次竞赛无实际场地和具体任务书的详细要求,可根据条件自行拟定。(注:提醒参赛者,在方案设计之前,请务必仔细审题,并严格按提交图面中的各项要求完成图纸绘制。1000平方米场地设计的总平面图,10000平方米范围的环境关系图,场地建筑与自然地景的剖面透视图,空间形式与地景关系的模型图纸或照片,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上图纸均需在图纸中表达,否则图纸将视为无效。)4.参赛作品不得一稿两投。5.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出版权归《建筑师》杂志所有。6.参赛作品不得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不得使用复制、拷贝自其他杂志、书籍、网络的图片内容,如有发现,一律取消其参赛资格。7.竞赛相关咨询:可加入QQ群(ID:775343930)“建筑师·天作奖竞赛群”进行交流,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执委会大赛秘书长】李鸽《建筑师》杂志主编【执委会联络委员】陈海娇、刘川、柳冉【联系电话】010—58337043/7115/7029/7105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建筑师》杂志社广州市天作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19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的通知报名培训日期为3月25日-5月29日为选拔、推荐优秀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创新实践与综合设计能力,推动我国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与改革,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以下简称“信息安全作品赛”),将于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届竞赛组委会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本届竞赛活动内容1.信息安全作品赛本次信息安全作品赛采用开放式自主命题,自主设计,参赛者须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品并网上提交。参赛作品的内容要求符合《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和《2020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参赛指南》中的相关规定。2.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安全论坛包含多个主题板块,围绕当前网安产业趋势与技术热点,探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演讲与全方位互动。三、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全国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学生可自行组队参加,每支参赛队不超过4名学生(包括1名组长)。每支参赛队限指定1名指导教师,每名学生限参加1支参赛队。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不允许跨校组队。信息安全作品赛决赛期间举行的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将面向全国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与个人。四、参赛方式根据《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章程》和《2020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参赛指南》要求,具体事宜详见竞赛网站。五、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活动阶段时间安排信息安全作品赛报名与赛前辅导3月25日-5月29日在线提交作品3月29日-5月29日初赛名单公布5月31日线上初评6月10日-6月30日决赛名单公布7月9日线下决赛会评8月16日报到,17-18日竞赛颁奖典礼8月19日网络安全人才论坛议题征集与专家邀请3月29日-5月31日主论坛8月19日注:线下会评日期可能会根据国家有关新冠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作出调整。六、报名须知1.信息安全作品赛的网上报名起止时间为:2020年3月25日至2020年5月29日24时。2.各高校在收到本参赛通知后,在4月20日前,指定1位老师作为联络人,负责本校竞赛相关事宜,并在竞赛网站上下载“高校联络教师登记表”(见附件1),按要求填写该老师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3.组委会于5月31日完成信息安全作品赛资格审查,并公布信息安全作品赛参赛名单。此后的2周内,即6月14日前,各高校联络人须汇总本校的“高校参赛队汇总表”(见附件2,在竞赛网站上下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组委会秘书处(含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的扫描件)。参加本次信息安全作品赛的队伍需交纳参赛费用(每支参赛队200元)。七、官方网址竞赛官网:http://www.ciscn.cn八、其它事宜1.有关本届信息安全作品赛的重要通知和说明事项,由信息安全作品赛组委会通过竞赛官网、官方QQ群统一公告和通知。2.组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有变化,将遵照国家和上级要求适时调整竞赛形式、竞赛时间或竞赛活动内容。具体情况会及时通过竞赛官网、官方QQ群统一公告和通知。九、联系信息1.秘书处联系电话:010-82339538,18311090958;电子邮箱:bhcst@buaa.edu.cn2.联系人:张骞允老师(报名咨询):15701322908,zhangqianyun@buaa.edu.cn王天博老师(技术支持):13716062136,wangtb@buaa.edu.cn尚涛老师(专家组支持):13426298858,shangtao@buaa.edu.cn3.秘书处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北航工训楼631室CCISC2020作品赛秘书处管天玉老师邮编:1001914.官方QQ群:340749445(2020信安大赛指导教师群)814912995(2020信安大赛参赛学生组长群I)966202173(2020信安大赛参赛学生组长群II)注:如后续再开群,将另行通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18

第八届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

第八届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4月30日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原名为中国老年福祉产品设计与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政府主办、社会运作的公益性赛事,是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无论是参赛人数、赛事规模还是影响地域,在国内外均已具有一定影响力。自本届起,大赛更名并扩容,旨在更好地发挥大赛在发动全民创意、鼓励创新、助力创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进老年福祉。一、大赛主题造福长者创领未来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单位: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上海老年福祉科技研发推广中心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上海市小咖云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服务促进中心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全程支持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三、征集时间(一)起止时间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4月30日。(二)赛事流程时间赛事安排5月上旬参赛资格审查5月中旬初赛(专家评审)5月下旬决赛(现场答辩)6月11-13日获奖结果揭晓及颁奖注:具体安排以组委会实际通知为准四、征集对象及范围大赛分创意·设计、创新·产品、创业·孵化三个组别。(一)创意·设计组重点征集“适老化产品概念设计作品”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用设计作品”,具体要求如下:1.适老化产品概念设计作品1)主要面向个人、团队或单位,鼓励各大高校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赛。2)作品应是与老年人群相关的产品设计;3)作品应有成熟的构思并已绘制完整的设计图,可提供模型或样品者更佳;4)作品应在设计阶段,已投入商用或落地量产的作品不在本组征集范围内;5)不接受广告创意、网页创意、系统界面设计等作品。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用设计作品1)主要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领域从事养老照护服务的人员。2)重点征集与养老服务相关且有助于照护、护理的小道具、小发明、小应用等;3)作品应为参赛者自创,并已经过实践应用,有利于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4)不接受药方、保健食品等。(二)创新·产品组1.主要面向具有法人资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2.重点征集与老年人生活自理、照护服务、文化娱乐等相关的辅助器具或福祉产品,鼓励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智能化产品。包括但不限于:1)生活辅助:适用于老年人群的康复护理用品、医疗辅助用具、肢体辅助用具等;2)智能养老:运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含配套的终端设备),可用于居家、社区、机构等多类场景;3)适老化家居:居家、社区、空间等多个场景的适老化家具、建筑及空间设计、适老化改造的方案设计等;4)综合设计:成熟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服务模式等。3.作品应已通过小试,处于中试或量产阶段;4.不接受广告创意、网页创意、形象设计等作品。(三)创业·孵化组1.主要面向A轮前已成立公司,处于孵化或加速阶段的创新创业项目。2.重点征集康养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辅助器具产品、为老服务项目、福祉产品设计创意等。五、奖项设置(一)创意·设计、创新·产品、创业·孵化三个组别分别设置金、银、铜奖。获奖作品和项目将获得由大赛提供的优质人才、市场、资本、技术等资源和奖励。(二)三个组别的决赛入围作品均可获得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入围证书。(三)大赛鼓励相关组织或单位统一组织参赛,并为该环节中突出贡献者设立优秀组织奖5名。大赛十大主要资源支持:1)知识产权服务:为满足知识产权申请条件的大赛获奖作品提供免费的知识产权申请服务,并由上海新诤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业务指导。2)优先进入《目录》:合适的获奖产品优先进入《2020上海市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产品供应商及产品目录》(名称拟)。3)链接政策资源:合适的获奖作品/项目可获得上海市科委、经信委的产业资金项目申报培训与推荐。4)全年优先推广:适合的优秀产品纳入上海市老年用品和康复辅具产品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的“三进”网络,长三角一体化平台以及进博会365平台进行全年优先推广。5)专区免费展示:进入2020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2020年6月11─13日)福祉大赛展区进行展示或体验。6)媒体宣传支持:获得央媒、地方性媒体及垂直行业等40余家国内外优选媒体提供的宣传服务。7)优质金融服务:获得大赛特邀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8)资本对接支持:大赛拟邀请知名创投机构、产业资本等100余家一线投资机构,创业组优秀项目在充分的展示后可能会直接获取来自评委中中后期资本的专业指导。9)落地特别支持:创业组的优秀项目还将获得“落地礼包”,包括地区政府提供开办扶持、补贴等。10)商用转化支持:创意组获奖作品可获得与相关产品企业的商业化应用对接支持,帮助其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商业产品。六、报名方式参赛者通过线上平台(链接地址:https://jinshuju.net/f/mStoUQ)进行预登记,完成预登记后按照大赛不同组别要求提交参赛材料。原则上同一件作品只投报一个组别,如若作品同时满足创新·产品组、创业·孵化组的参赛要求,可按照相应组别的要求分别申报。参赛者务必按照公告要求提交参赛材料,不合格的材料直接视为无效申报,组委会不再通知修改。(一)创意·设计组1.适老化产品设计参赛者填写参赛资料(格式见附件1),发送至yanye@zhikuyanglao.com。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用设计参赛者拍摄演示视频,发送至yanye@zhikuyanglao.com,视频要求如下:1)视频需说明创意适用的场景、使用(操作)方式、能够起到的作用、效果等;2)视频拍摄清晰、完整,无大幅抖动,用专业设备拍摄更佳;3)视频请以MP4或AVI格式存储。(二)创新·产品组参赛者填写参赛资料(格式见附件2),发送至lnfzyftg@126.com。(三)创业·孵化组参赛者将商业计划书发送至bp@scpfun.com。七、大赛声明(一)参赛者提交的资料必须真实、有效,如虚报信息,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二)参赛作品和项目应具有原创性,无知识产权纠纷。(三)为鼓励更多原创作品参赛,历届获奖作品谢绝参赛。(四)大赛相关名称、logo等已注册相应商标,受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私用。(五)组委会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相关宣传、展览且无需向参赛方支付任何报酬。如参赛者对提交作品的信息有保密需求,需提前向组委会说明。(六)获奖作品奖金所产生的税费由获奖者承担。(七)赛事相关信息可在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http://www.shweilao.cn)查询。(八)大赛为公益活动,所有事项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八、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一)创意·设计组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3601号7号楼606室联系人:严叶联系电话:13585811896电子信箱:yanye@zhikuyanglao.com(二)创新·产品组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368号614办公室联系人:陈子玮联系电话:021-58933310电子信箱:lnfzyftg@126.com(三)创业·孵化组联系地址:上海市青浦区诸光路1588弄L1-A栋209室联系人:蒋勇联系电话:15221087164电子信箱:bp@scpfun.com附件:第八届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材料提交格式.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17

“同心抗疫诉衷情”全国诗词征集

“同心抗疫诉衷情”全国诗词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4月30日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袭武汉。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奋勇的壮歌。“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创作的导向。身处疫情中心的《湖北广播电视报》联合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向全国发起“同心抗疫诉衷情”诗词征集活动,凝聚万众一心、攻克难关的信心,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加油鼓劲。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