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    评审系统    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大赛        更多 >

迅速评审最新动态

迅速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征集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征集提交截止日:2020年4月27日全国节能宣传周自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确定,199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9届,现已成为传播节能理念、提高节能意识、营造节能氛围、推动全民节能的重要宣传平台,对推动节能提高能效、促进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均结合当年实际确定了宣传主题(历年主题见附件),并根据该主题在全国各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为做好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筹备工作,集聚众智为活动建言献策,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一、参与人员本次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各类人员、组织均可参与。二、内容要求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新时代对节能工作的新要求,反映节能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可紧密结合节能宣传周30周年重要历程,做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宣传传播。三、截止日期与提交方式(一)提交截止日:2020年4月27日(二)提交方式:以电子版形式将建议主题内容发送至2020xczzt@chinanecc.cn邮箱或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微博公众号在线提交。附件:历年全国节能周宣传主题.docx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5

《中国战“疫”》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中国战“疫”》摄影作品征集启事截止时间:2020年5月13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4

征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海报

征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海报征集时间至4月30日止为配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国安办面向全区各界征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海报。现将此次宣传海报征集活动的设计主题、征集要求、评选方式及奖励办法等内容公布如下:一、征集内容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海报。二、征集时间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4月30日止。三、设计主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提供坚强保障。四、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国安办五、作品用途选定作品将用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六、奖励办法本次征集活动将评选出5幅优秀作品,并为创作者颁发证书和纪念品。张贴海报将从这5幅作品中选出,创作者还将按规定获得奖励。七、设计要求宣传海报应突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内蒙古民族特色元素,构思主题明确、色彩和谐,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作品提交的效果图为A3纸的尺寸,同时提高JPG格式光盘或发送电子邮件。邮寄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大街1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国安办电子版发送至邮箱liweiqiang1986@qq.com咨询电话:0471—4827927评选出的5幅优秀作品,其创作者须向主办单位提供获奖作品的源文件。八、评选方式主办方将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选出5幅优秀作品。九、版权说明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提交作品的参评者,主办方认为其已经对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归属作如下不可撤销说明:(一)原创声明。参评作品是参评者原创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若参赛作品设计侵权纠纷,由参评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取消其参评资格。(二)参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评选出的5幅优秀作品,其创作权归主办方所有,须与主办方签订《参评作品知识产权转让书》(三)参评者提交作品前已仔细阅读上述条款,充分理解并表示同意。(四)参评者应同意评审委员会可以对其参评作品进行修改及借鉴,形成最终正式使用的宣传海报。(五)主办方对本启示拥有最终解释权。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海报征集活动。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4

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开始

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开始预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5月15日大赛介绍“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旨在促进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高校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丰富校园学术气氛。2020年“移动应用创新赛”鼓励校际合作,欢迎全球高校投递作品。参赛报名每个参赛队可在竞赛网站(http://www.appcontest.net)完成报名。参赛队员应是高等学校的在册和在校学生。参赛队伍在网站填写报名表,打印后由所在学校(或学院)教务部门盖章,并提交报名表扫描电子版。此外:1.1提交作品应为参赛成员原创,组委会有权要求提供原创性说明,如弄虚作假,组委会有权取消相应的奖项和奖励,并由参赛成员承担相应后果;1.2每支参赛队最多由3名队员组成,参赛队员原则上只允许调整一次,最迟必须在复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间前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获得批准后方能调整参赛队员;1.3每个参赛队必须有一名教练,最多两名。教练必须是参赛队所属高等学校的正式教师。一位教练可以作为多支参赛队的代表,负责竞赛活动中的指导和联系等工作。教练必须保证所有队员符合本规程的规定;1.4预报名截止日期为2020年5月15日,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0年5月31日。作品要求本次竞赛的参赛作品须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创性应用程序(App),参赛App应基于iOS系统设计开发,并以苹果公司的产品组合及开发工具为基础。鼓励参赛队伍下载使用Swift语言进行开发。作品主题须紧扣竞赛推荐的应用领域及其他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健康医疗、环保、养老、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与社会服务相关的物联网、食品安全、与社会服务相关的大数据/云服务等。参赛者可自由命题,自行搜集、获取相关数据,提供解决方案并能在移动设备上实际运行。参赛队伍须将参赛作品上传至本次竞赛官方网站。在上传参赛作品时,各参赛队须按本规程的要求提交参赛作品相关说明信息。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各参赛队伍可随时修改、完善、更新已提交的报名信息。预报名时,只需注册团队信息即可;初赛提交参赛作品时,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App简介、App效果图、宣传海报等;进入复赛的参赛队伍提交参赛作品时,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文档、视频等。进入决赛后,参赛队伍可对作品继续进行完善,但不能变更作品主题和内容,并根据决赛要求提交视频和可在移动设备中运行的App应用。参赛作品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前提交的最后一版为准。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在准备作品演示的过程中(决赛参赛作品须能进行现场演示),苹果公司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评审规则竞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评审专家将从评委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组委会将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初赛和复赛均采取线上评审方式,决赛采取公开答辩的评审方式。具体评审规则概述如下:作品基本参数:30分功能性可靠性流畅性作品创新与特色之处:40分设计理念界面设计交互设计选题及其他前景评估:20分意义:用户的需求程度价值:市场的欢迎程度作品资料完整性和质量:10分资料齐全度资料质量等流畅性注意:参赛作品主要成果如非在竞赛期间完成,则酌情减分;每个阶段的成绩不带入下一阶段。奖项设置本次竞赛的评审结果由竞赛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在竞赛官方网站公布。获奖证书由竞赛组委会统一印制、颁发,颁奖典礼在决赛评审结束后进行。本次竞赛具体设置以下奖项:最具创新奖:1队一等奖:3队二等奖:8队三等奖:18队专项奖:若干杰出指导教师奖:由最具创新奖和一等奖队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由进入决赛的队伍的指导教师获得。优秀组织奖5名:由决赛和复赛进入队伍最多的学校获得。获奖结果公布后,竞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保留10天的质疑投诉期。投诉者应提供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及详细证据以证明获奖作品参赛队伍存在违规行为。竞赛组委会将在收到实名投诉后进行调查。如确认参赛队伍违规,竞赛组委会将取消该队伍参赛资格。联系方法竞赛办公室设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落实竞赛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1.竞赛官方网站:www.appcontest.net2.竞赛官方邮箱:appcontest@zju.edu.cn3.竞赛QQ群:1083708119,进群请备注2020年参赛4.竞赛钉钉群:请扫码进群竞赛官方微信公众号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4

第三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

第三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征集时间:2020年4月15日—2020年10月15日题记为全面展示森林四季的不同之美,体现森林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重要价值,2020年,中国绿色时报社举办第三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主题为:“最美森林”向广大摄影爱好者征集森林四季的自然风光、珍稀野生动植物,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摄影作品。活动名称第三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大赛主题最美森林——展示春韵、夏繁、秋颜、冬盛的森林万物的四季之美征集时间2020年4月15日—2020年10月15日活动组织机构主办方:中国绿色时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游森林参赛作品要求1.本次投稿作品数量不限,相同场景的参赛作品限投一件,单幅、组照均可(组照按1件作品计算)。鼓励近期创作的摄影作品,作品最佳拍摄时间为2020年。2.投稿作品须主题鲜明,视角独特,并附文字阐释。已参加过往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评选的作品,不得再次参加本届摄影大赛。3.投稿作品须为原创,投稿作者应对其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4.投稿作品须为jpg格式,每幅作品大小不小于3M。在评选过程中,主办方可能会要求作者另行提交高像素原始文件,请收到通知的作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后续参评资格。5.本次活动不收参赛费。活动仅通过指定电子邮箱进行投稿。6.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已发表的作品、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不得参加本届大赛。7.比赛作品要求真实记录,所有作品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8.参加本次大赛的所有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和署名权,主办方有权以发布、展览、出版及网络传播等方式用于宣传和展示。9.作品评选结果将在《中国绿色时报》、游森林、中国林业新闻网、绿色云媒等媒体平台进行公布和宣传。10.凡参加本次比赛的作者,主办方均视其同意本方案。获奖作品若不符合参赛规则要求,经查实,予以取消获奖资格。投稿邮箱zgslly@163.com投稿请在“主题”标注“森林四季摄影大赛+四季主题(如:夏)+姓名”字样,并在附加文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标题、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短的图片说明。奖项设置第三届“森林四季”全国自然摄影大赛将从四季主题200件入围作品中,评选出“最美森林摄影师”、金奖、银奖、铜奖,同时四季主题分别网络投票产生1名“最具网络人气奖”,参赛者同时获得多个奖项时,将以获得的最高奖项计。大赛分别为获奖者颁发奖金、证书,作品奖金个人所得税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缴纳。奖项如下:最美森林摄影师1名,奖金3000元;金奖2名,奖金每名2000元;银奖5名,奖金每名1000元;铜奖8名,奖金每名800元;最具网络人气奖4名,奖金每名800元。获奖者更多优待1.获奖作品将在中国绿色时报社旗下报纸、官网、新媒体进行集中展示。2.主办方将邀请获奖作者参加中国森林旅游节并进行颁奖。3.主办方将邀请获奖作者参加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计划走进地方森林美景地活动。4.主办方将优先推荐获奖作品参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大生态摄影展览。5.获奖作者可申请加入《中国绿色时报》通讯员,并颁发通讯员证。活动流程1.作品征集:由参赛者按活动要求和时间将参赛作品提交中国绿色时报社。2.四季主题入围:由专家评审组评出入围作品。3.年度评审:组织专家评委对四季主题入围作品进行评审,评出本届“最美森林摄影师”和金银铜奖,通过网络评出“最具网络人气奖”。4.获奖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其他1.本活动规则的解释权归主办方。2.主办方有权根据活动实际进展情况酌情对活动细节进行调整,所有调整均以在本次活动官方主页上发布公告方式发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3

2020“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2020“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全面整合国际国内优质项目资源,引进一批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落户郑州发展,结合目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情况,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2020“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为确保大赛活动顺利举行,特制定本方案。一、大赛名称2020“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二、举办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三、举办地点以当月大赛通知为准四、指导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五、主办单位郑州市科学技术局六、承办及协办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郑州创新创业联盟、中国大学生网等。七、主要活动(一)赛事安排1.时间:分别于5月16日、7月16日、9月16日举办三次月赛,12月16日举办年度总决赛。8月份前后承办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郑州赛区比赛。具体时间视疫情再作调整。2.赛事流程:(1)“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月赛:①报名和初赛。参赛项目进行网络报名,由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初选,确定20个晋级复赛项目。②复赛。组织晋级复赛项目进行路演,由评委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分,筛选12个项目晋级决赛。③决赛。组织晋级项目进行路演,由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2)“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年度总决赛参赛项目从三次月赛18个获奖项目中产生,通过复赛晋级10-12个项目进行年度总决赛,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3)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郑州赛区比赛:按省科技厅要求,符合报名条件的初创组和成长组企业分别在大赛网站报名,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参加郑州赛区的项目数量,分初创组和成长组进行比赛,评选出晋级项目。八、奖项设置“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月赛和年度总决赛均设立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奖金按政策给予获奖企业或团队。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十二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郑州赛区比赛,产生晋级项目。九、参赛对象及条件(一)参赛对象国内外大学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在校大学生、留学人员)创办的团队和成立五年内的企业均可参赛。(二)参赛条件(1)截至各次月赛、决赛,尚未注册公司或者已经注册公司的团队或企业,已注册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五年;(2)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企业无产权纠纷;(3)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4)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郑州注册成立企业;(5)前五届“郑创汇”获奖项目不得重复参加“郑创汇”大赛。十、参赛要求参赛项目须具有技术创新性、可行性和在市场环境中的可操作性、投资预算的合理性。参赛项目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十一、组织领导设立“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郑州市科学技术局。每次月赛和年度总决赛,由组委会分别组建大赛执行团队,负责大赛筹划、宣传、组织等各项执行工作。团队成员从各个参与单位确定。十二、媒体支持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大河报、河南商报、新华网、人民网、大河网、映象网、搜狐网、新浪网、大豫网、网易、中华网、中国网、央广网、凤凰网、和讯网等。十三、联系方式郑州市科技局科技金融与服务业处:0371-67177125、0371-67182170,邮箱:kjjryfwyc@163.com郑州创新创业联盟:0371-65327725,jptzvip@163.com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3

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

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截止日期:初拟2020年5月15日前一、赛事介绍机器人已被日趋广泛的应用于国防救援、智能制造、医疗康复等方面。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及其产业,对打造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于2018年开始举办,按照“聚合、创新、创造”三步走理念,比赛以“人-机-环境共融”为主题,重点考察从事共融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科研成果,并为该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打造了一个同场竞技、共同交流及展示的全新平台。2020年第三届比赛将继续以“人-机-环境共融”为主题,强调共融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及灾后搜索方面的实际应用,突出机器人与人协同工作以及机器人与机器人合作融合的技术特点,汇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创新成果,继续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思路与科学支撑,以促进我国机器人基础理论、技术和产业的研发能力与人才培养。本次比赛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双臂协作机器人组及特种机器人组。二、组织架构1、指导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3、协办单位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4、支持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三、赛事内容(一)双臂协作机器人组1.比赛目的当前,大多数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只适应于特定的产品和单一重复的工作环境,而且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互动协同。双臂协作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能够比单臂机器人更加灵活的作业,并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与人类协同工作,同时也可以在某些领域代替人类岗位独立高效的完成作业,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创新和研发将给人类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本届比赛重点考察科研团队对于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基本技术、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共融性、智能性等技术特点的算法优化水平,展示该领域内科研团队的最高水平,并深入探讨双臂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前景。2.比赛任务任务A—自主抓取摆放任务B—双臂协同装配任务C—人机协作任务任务D—自由智能协作任务具体比赛内容及参赛要求请下载参考附件一: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pdf。比赛机器人操作文档请下载参考附件3:双臂机器人组比赛用机器人研究版操作手册.pdf。有关任务细节请随时关注官网更新。(二)特种机器人组1、比赛目的特种机器人以其灵活性及智能性的特点,是代替人进入特殊危险环境中作业的首选。在灾后复杂场景中,特种机器人作为辅助救援的智能设备,在危险环境下搜索、定位并发现生命迹象,辅助制定救援方案,是救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国目前爆发的“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特种机器人以其无人性、灵活性、智能性等特点,也可替代人类完成一部分工作,减少人与传染源接触得病的风险。同时,考虑到灾后环境中,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也是一项重点,本组别比赛将以特种机器人在灾后环境中的应用为主题,突出人-机-环境三者间共同融合的技术特点,通过参赛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克服障碍搜索救援目标结合测温、消毒等任务为比赛内容,探讨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相关应用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深入考察特种机器人的自主性、灵活性、智能性、功能性、搜索效率、搜索准确性、搜索过程中的破坏性等特性,以推动科研团队在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2、比赛任务说明比赛在一个指定比赛任务区域内开展。比赛中,参赛机器人及参赛队员配合完成任务。参赛机器人需要通过路径中设置的不同障碍搜索目标并回传相关信息,并完成消毒、测温等任务。比赛场景具体场景信息将尽快公布,请关注官网。具体比赛内容及参赛要求请下载参考附件一: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pdf。有关任务细节请随时关注官网更新。四、报名要求报名“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需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表、设计摘要及其他辅助资料,报名资料请提交至赛事负责人邮箱(ciewuqinlei@163.com)。相关要求如下:1、报名信息表(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参赛报名表.docx)2、设计摘要所有参赛团队需要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初拟2020年5月15日前)提交不超过两页的参赛机器人设计摘要。摘要中,参赛团队需针对任务要求简要说明其算法设计理念、技术要点、难点突破、创新技术点等内容。3、其他辅助报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照片)五、参赛要求报名截止后,经专家裁判组根据各赛队提交的报名资料进行筛选,后由赛事组委会秘书处为符合参赛条件的参赛机器人团队下发参赛通知,符合要求的团队即可进入挑战赛总决赛现场进行比赛。未符合要求的参赛机器人及其团队则无缘本次竞赛。六、奖项说明1、获奖团队在未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时,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考虑。2、双臂协作机器人组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另每个任务设置若干“单项任务奖”。特种机器人组奖项设置将尽快公布。根据赛事赞助金额给予各获奖团队赛事奖金奖励及相应证书。3、比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比赛获胜及优秀团队颁发荣誉证书。七、场地/时间比赛时间: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拟于2020年8月18-23日,与2020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期举办。比赛场地:2020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八、报名方式1、赛事报名咨询联系人:吴沁蕾联系电话:010-68600682联系邮箱:wrcc_office@163.comciewuqinlei@163.comwuqinlei@cie-info.org.cn双臂协作机器人组比赛用机器人技术支持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李伟联系电话:15974120858联系邮箱:liwei01@cothinkrobotics.com大赛官网:http://www.worldrobotconference.com/m/index.html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1

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短视频征集大赛

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短视频征集大赛截止日期:即日起-2020年5月17日提到体育精神你会最先想到什么?是2008年奥运会时,街头反复播放的《北京欢迎你》;还是2016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冠时,万人空巷的盛大场面;你热爱且敬佩的运动员亲吻“战衣”与奖牌,还是你支持的队伍披荆斩棘荣耀登顶。作为青年,你所理解的体育精神是什么?是永不言弃的奋力坚持还是一次次“勇攀高峰”的拼搏与挑战,是永不服输,是一腔热血,是绝对纯粹,是团结一心。这个世界,需要体育精神。来吧!参与新浪微博话题#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请用短视频诠释你的想法。即日起-2020.5.17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中青校媒承办尚赫公益基金会公益支持的“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短视频征集大赛正式开始。拍摄视频主题:#奔跑青春#聊聊你所理解的体育精神作为高校学子,你眼中的体育精神是什么?你最崇拜的运动员/队伍是谁?为什么热爱他们?最能让你体会到#体育精神#的事情是什么?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难以忘怀的场景,你还记得吗?打开摄像头,和我们聊聊你的理解吧!#一起运动#宅家期间,运动锻炼不能停!还记得抖音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平板支撑挑战吗?宅家期间,互相监督,一起运动运动吧!传一段你锻炼的视频,可以是晨跑,可以是开合跳,可以是瑜伽,可以是天鹅臂,可以是深蹲,可以是平板支撑。#体育精神#分享你与体育的不解之缘,分享运动给你带来的改变,#助力体育健儿#为你喜欢的体育健儿制作一个精致的短片吧,可以是你对他的鼓励,你的心里话,可以是你为他唱的一首歌,认真表达你对他的真挚祝愿,也可以用你自己拍摄的照片、视频,为他们做一段混剪喔!提交要求:1、参与者需带话题#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发布视频至新浪微博,同时@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并复制该微博链接至文末报名表内;2、视频类型不限;含剧情类、动漫类、纪实类、宣传类等但不限于以上类型,短视频长度为30s至3分钟;*作品须具有独立版权,不得抄袭、剽窃、转载。活动主办方拥有对参赛者作品非商用的版权和永久使用权。为适应不同场合的播放条件,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适度调整或改动。自参赛者将作品送交大赛起,即认同主办方将其报送作品发布于中国青年报全媒体矩阵进行传播。3、参与者通过【https://mp.weixin.qq.com/s/FQdAamTFagMKd3SlEvSQcw】进入原文,点击阅读原文,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后提交即视为报名成功(务必确保微博链接可正常打开)。报名流程:录制视频-带话题#青年眼中的体育精神#发布视频至新浪微博-复制该微博链接-填写报名表-成功提交即视为报名成功。福利设置: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联合认证的证书、礼包我们将对所有投稿的视频进行统一参评,合考评结果前100的同学将获得中国青年报社及中青校媒联合颁布的纸质证书和校媒定制礼包!合考评结果前20的同学还将另获得每人500元的奖励!若你所发布的相关微博转赞评>5,或是视频播放量>300,你也可获得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联合颁布的电子证书一份!校园组织福利!各校园团体发动参与人数达50人及以上,将获得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联合颁布的“优秀校园团体”“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工作者”纸质证书。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4-11

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

大赛名称: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6月23日活动对象:全国本专研大学生,专业不限比赛形式:初赛在线知识竞赛(单选题、判断题)、决赛在线比赛(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考察内容:主要为高等数学,少量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和解析几何一、活动背景为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弘扬数学文化,激发和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普及数学基础科学,强化和提高青年创新思维能力,特组织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活动,旨在通过独特创新的比赛模式和理念,给爱好数学的青年大学生提供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平台。挑战赛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下属的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国内深根数学领域十多年的数学教育专业平台联合主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组委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数学教育网支持单位:全国大学生比赛信息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阿里云、高校数学邦三、参赛对象全国各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报名可以学生个人在比赛官网报名,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四、活动形式挑战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其中初赛为在线知识竞赛的形式,初赛题型为单选题和判断题,考察内容为高等数学;决赛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考察内容主要为高等数学,少量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和解析几何。五、活动流程1、报名及初赛阶段:即日起至6月23日,每位参赛者登录比赛官网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即可参加初赛,初赛为29道单选题和判断题,竞赛时间为50分钟,满分100分,及格60分获得电子版初赛优秀奖证书。2、决赛入围名单公布:2020年6月24日至6月25日公布名单,初赛排名前30%入围决赛;同时公布初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情况并颁发电子荣誉证书。3、决赛阶段:拟2020年6月26日至6月28日举行,暂定入围者在比赛官网完成。4、决赛获奖公布拟2020年7月初公布。5、决赛证书颁发拟2020年7月中旬颁发邮寄。六、奖项设置1、初赛奖项2、决赛奖项3、其它奖励(1)对组织参赛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2)对在挑战赛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等相关奖励;(3)对组织参赛成绩突出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优秀指导老师有机会受邀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及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七、参赛费用每人收取报名费用30元,费用用于活动组织、宣传、物料、命题、评审、颁奖、召开竞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其他与竞赛相关的工作。决赛不再另行收费。八、联系方式比赛网站:ncmac.52jingsai.com比赛通知群:1048213992比赛志愿者群:1048676909合作QQ:1972079428(社会组织,高校组织,媒体网站等可申请合作)
2020-04-10

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活动

大赛名称: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6月23日活动对象:全国本专研大学生,专业不限比赛形式:初赛在线知识竞赛(单选题、判断题)、决赛在线比赛(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考察内容:主要为高等数学,少量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和解析几何一、活动背景为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弘扬数学文化,激发和培养青年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普及数学基础科学,强化和提高青年创新思维能力,特组织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活动,旨在通过独特创新的比赛模式和理念,给爱好数学的青年大学生提供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平台。挑战赛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下属的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国内深根数学领域十多年的数学教育专业平台联合主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组委会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数学教育网支持单位:全国大学生比赛信息网、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172校园活动网、阿里云、高校数学邦三、参赛对象全国各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报名可以学生个人在比赛官网报名,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报名。四、活动形式挑战赛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其中初赛为在线知识竞赛的形式,初赛题型为单选题和判断题,考察内容为高等数学;决赛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考察内容主要为高等数学,少量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和解析几何。五、活动流程1、报名及初赛阶段:即日起至6月23日,每位参赛者登录比赛官网填写个人信息进行注册报名,报名成功后即可参加初赛,初赛为29道单选题和判断题,竞赛时间为50分钟,满分100分,及格60分获得电子版初赛优秀奖证书。2、决赛入围名单公布:2020年6月24日至6月25日公布名单,初赛排名前30%入围决赛;同时公布初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情况并颁发电子荣誉证书。3、决赛阶段:拟2020年6月26日至6月28日举行,暂定入围者在比赛官网完成。4、决赛获奖公布拟2020年7月初公布。5、决赛证书颁发拟2020年7月中旬颁发邮寄。六、奖项设置1、初赛奖项2、决赛奖项3、其它奖励(1)对组织参赛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2)对在挑战赛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等相关奖励;(3)对组织参赛成绩突出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优秀指导老师有机会受邀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及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七、参赛费用每人收取报名费用30元,费用用于活动组织、宣传、物料、命题、评审、颁奖、召开竞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其他与竞赛相关的工作。决赛不再另行收费。八、联系方式比赛网站:ncmac.52jingsai.com比赛通知群:904318997比赛志愿者群:1048676909合作QQ:1972079428(社会组织,高校组织,媒体网站等可申请合作)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