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网上评审最新动态

网上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大赛评审系统

随着广告比赛影响力的扩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管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多,所面向的范围和对象也日渐广泛,评审作为比赛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专家评审的工作量最为繁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电脑技术的发展,各大比赛组委会决定利用互联网及软件的技术,使广告作品的评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现代化,使的往日集中试评审方式改为可集中评审,也可实现为分散的、异地的网上评审,同时广告网上或者电脑软件评审项目系统既可以节省项目评审的总体开支(如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材料印刷费等),也可以方便广告作品评审管理人员的工作,还可以使专家项目评审工作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大赛评审系统以及创建平台的相关技术:一、大赛评审系统好处?1、消息传播迅速,宣传范围广;2、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3、内容多样性(文章、海报、视频等等)二、大赛评审系统流程4、线上报名---提交作品(视比赛类型而定)---添加评价---结果三、平台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5年的网站建设服务,致力于为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气质”的高要求客户提供整体形象创建与改造升级设计服务。由业内知名总监合力智建,靠专业和口碑吸引众多客户;迅速的客户遍布全球,跨越各大行业。以下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四、迅速网络主营业务a.移动客户端app开发,微信二次功能开发,微软件,微商城b.企业网站开发,软件建设,企业软件推广,企业和事业性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服务;c、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店,购物网,在线支付,物流快递信息管理打印。d、企业智能管理信息化,CRM,OA,eLearning五、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21-64392366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实业公寓漕溪北路38号22层22C室公司网址:https://erp.webxun.com
2020-09-05

大赛评审系统技术

随着广告比赛影响力的扩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管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多,所面向的范围和对象也日渐广泛,评审作为比赛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专家评审的工作量最为繁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电脑技术的发展,各大比赛组委会决定利用互联网及软件的技术,使广告作品的评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现代化,使的往日集中试评审方式改为可集中评审,也可实现为分散的、异地的网上评审,同时广告网上或者电脑软件评审项目系统既可以节省项目评审的总体开支(如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材料印刷费等),也可以方便广告作品评审管理人员的工作,还可以使专家项目评审工作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大赛评审系统以及创建平台的相关技术:一、大赛评审系统好处?1、消息传播迅速,宣传范围广;2、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3、内容多样性(文章、海报、视频等等)二、大赛评审系统流程4、线上报名---提交作品(视比赛类型而定)---添加评价---结果三、平台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5年的网站建设服务,致力于为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气质”的高要求客户提供整体形象创建与改造升级设计服务。由业内知名总监合力智建,靠专业和口碑吸引众多客户;迅速的客户遍布全球,跨越各大行业。以下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四、迅速网络主营业务a.移动客户端app开发,微信二次功能开发,微软件,微商城b.企业网站开发,软件建设,企业软件推广,企业和事业性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服务;c、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店,购物网,在线支付,物流快递信息管理打印。d、企业智能管理信息化,CRM,OA,eLearning五、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21-64392366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实业公寓漕溪北路38号22层22C室公司网址:https://erp.webxun.com
2020-09-05

第二届中国-东盟大学生短片节

随着比赛影响力的扩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管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多,所面向的范围和对象也日渐广泛,评审作为比赛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专家评审的工作量最为繁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电脑技术的发展,各大比赛组委会决定利用互联网及软件的技术,使作品的评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现代化,使的往日集中试评审方式改为可集中评审,也可实现为分散的、异地的网上评审,同时广告网上或者电脑软件评审项目系统既可以节省项目评审的总体开支(如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材料印刷费等),也可以方便广告作品评审管理人员的工作,还可以使专家项目评审工作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大赛评审系统以及创建平台的相关技术:一、大赛评审系统好处?1、消息传播迅速,宣传范围广;2、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3、内容多样性(文章、海报、视频等等)二、大赛评审系统流程4、线上报名---提交作品(视比赛类型而定)---添加评价---结果三、平台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5年的网站建设服务,致力于为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气质”的高要求客户提供整体形象创建与改造升级设计服务。由业内知名总监合力智建,靠专业和口碑吸引众多客户;迅速的客户遍布全球,跨越各大行业。以下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大家可以登网址自己看下哦(网址:http://dmdpj.webxun.net)下面是作品提交平台的首页
2020-08-28

大赛评审系统技术

随着广告比赛影响力的扩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管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多,所面向的范围和对象也日渐广泛,评审作为比赛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专家评审的工作量最为繁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电脑技术的发展,各大比赛组委会决定利用互联网及软件的技术,使广告作品的评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现代化,使的往日集中试评审方式改为可集中评审,也可实现为分散的、异地的网上评审,同时广告网上或者电脑软件评审项目系统既可以节省项目评审的总体开支(如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材料印刷费等),也可以方便广告作品评审管理人员的工作,还可以使专家项目评审工作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办事效率。下面由我介绍一下大赛评审系统以及创建平台的相关技术:一、大赛评审系统好处?1、消息传播迅速,宣传范围广;2、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3、内容多样性(文章、海报、视频等等)二、大赛评审系统流程4、线上报名---提交作品(视比赛类型而定)---添加评价---结果三、平台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15年的网站建设服务,致力于为注重“企业形象”和“品牌气质”的高要求客户提供整体形象创建与改造升级设计服务。由业内知名总监合力智建,靠专业和口碑吸引众多客户;迅速的客户遍布全球,跨越各大行业。以下是我们使用的主要技术:序号使用技术名称效果说明1HTML1、出版在线的文档,其中包含了标题、文本、表格、列表以及照片等内容。2、通过超链接检索在线的信息。3、在文档中直接包含电子表格、视频剪辑、声音剪辑以及其他的一些应用。2JavascriptJQUERY1、实现在一个Web页面中链接多个对象2、与Web客户交互作用。3、从而可以开发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等。3Php1、建立一个快速交互的WEB管理站点2、维护方便,PHP是一种跨平台的服务器端的嵌入式脚本语言。它大量地借用C,Java和Perl语言的语法,并融合PHP自己的特性,使WEB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写出动态产生页面。它支持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库,PHP、MySQL数据库和ApacheWeb服务器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还有一点,PHP是完全免费的,不用花钱,你可以从PHP官方站点。自由下载。而且你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源码,甚至可以从中加进你自己需要的特色。4DIV+CSS1、使用CSS的技术,网页便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工工整整的感觉,同时字体的色彩变化也使主页变得更加生动活泼。2、代码短,却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5数据库(SqlServer、ACCESS、Mysql)1、完善的数据资料处理2、快速的数据查询能力3、未来电子商务的基础4、安全大型的数据库基础6h51、以极富吸引力的动画吸引浏览者停留2、增强软件感染力71、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8H5,FLASH1、流媒体音乐播放9Bootstrap1、Bootstrap是Twitter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Twitter的设计师MarkOtto和JacobThornton合作开发,是一个CSS/HTML框架。10FrozenUI1、FrozenUI提供的CSS组件是目前QQ会员前端开发组所用的通用样式库。遵循手Q样式规范,基本样式使用离线包的方式减少请求,并提供快速接入的方案四、迅速网络主营业务a.移动客户端app开发,微信二次功能开发,微软件,微商城b.企业网站开发,软件建设,企业软件推广,企业和事业性单位网络安全防护服务;c、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店,购物网,在线支付,物流快递信息管理打印。d、企业智能管理信息化,CRM,OA,eLearning五、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21-64392366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实业公寓漕溪北路38号22层22C室公司网址:https://erp.webxun.com
2020-08-28

比赛网上评审软件平台

比赛网上评审软件平台一种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该系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比赛网上评审软件平台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比赛网上评审软件平台就找迅速网络评审软件专家,联系张经理:13916016158
2020-08-24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截止时间:2020年10月20日各高等学校,邮政、快递企业及相关企业: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和国家邮政局、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邮政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国邮发﹝2015﹞253号),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搭建产教合作平台,展示高校在快递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汇集快递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创业优秀作品,助力快递高质量发展和邮政强国建设,定于2020年5月至12月举办“菜鸟网络杯”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大赛主题勇践双创梦想书写人生华章二、大赛的宗旨与任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我国快递业了解行业发展,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推动大赛创新创业成果的展示和转化,推进“互联网+”快递的深度融合,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才强邮”战略深入实施,培养造就一支能够肩负起振兴行业使命、具有过硬专业技能和强烈创新意识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开启邮政强国建设新征程奠定基础。三、大赛组织大赛由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邮政快递报社、河北省邮政管理局协办,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邮政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支持。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指导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大赛组委会设立专家评审组(专家评审委员会),由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投机构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大赛总决赛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指导和引领大学生和行业青年创新创业。四、比赛项目及要求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快递业紧密结合,培育快递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快递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促进互联网与快递深度融合,推进快递业转型升级;推动快递+精准扶贫,服务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赛项目主要包括:(一)创新产品设计。创新产品设计主要包括快递业的硬件设备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相关产品的功能优化或创新设计、实用新型设计和外观新型设计等。(二)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优化侧重以快递业内部运营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等为对象进行科学合理且可行的优化设计。(三)创业计划实施。创业计划要求与快递行业相关且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创业计划实施既要强调规范性、科学性,更要注重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上比赛项目要求重点围绕:“互联网+快递”产业升级: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快递企业网络布局优化、服务模式变革、快件和信息安全保障,加快快递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快递”服务提升:开展智能终端、自动分拣、机械化装卸、冷链快递、快件安检、智能快件箱等项目研发,设计“最后一公里”绿色通道,统筹规划末端派送,方便消费者灵活收取快件,提升快递行业美誉度。“互联网+快递”精准扶贫:针对农业农村快递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开发特色助农扶贫项目,优化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网络,推动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快递物流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互联网+快递”绿色发展:围绕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模式等,利用先进技术,在环保包装材料、纸箱制作新工艺、胶带分离技术等方面研发行业适用产品和技术。“互联网+快递”平台建设:完善快递企业信息化运营平台,实现手机客户端、短信服务平台、公众平台的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移动互联服务。其他与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及与“五个邮政”(普惠邮政、智慧邮政、安全邮政、诚信邮政、绿色邮政)建设的创新创业项目。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仅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快递创新创业项目参赛。已获得往届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第五届大赛。五、参赛对象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企业在职员工。比赛原则上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不多于5人。每个团队可以配备1—2名指导老师。每个团队原则上只能申报1个参赛项目。参赛者可在单位指导下,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小组进行参赛。各高校可充分利用大赛平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支持在校学生积极与合作企业在职员工联合组队,并以院校团队名义报名参赛。六、大赛赛制及奖项设置大赛设单位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级赛制。参赛单位在初赛的基础上按照大赛要求报送优秀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每个参赛单位报送参加全国总决赛的作品数量不超过6个,全国共产生100个获奖作品。大赛设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70个。同时根据竞赛组织和获奖情况产生优秀组织奖10个,特别贡献奖1个。七、实施步骤大赛分动员部署、院校初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实施。(一)动员部署(5月—6月)。参赛院校登录大赛官网(网址http://kdcxcy.spbosta.org)并根据要求填写本校联系部门、联系人等相关信息,进行参赛注册,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各参赛院校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时部署,建立初赛的组委会、评委会,明确比赛步骤和评审标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二)院校初赛(7月—10月)。初赛阶段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参赛院校根据大赛要求组织实施。各参赛院校要在10月20日前登录大赛官网,完善相关信息,并根据大赛要求完成作品上传。各参赛团队作品报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团队信息(在线填报)2.作品名称(在线填报)3.作品类别(在线填报)4.作品材料(在线上传)A.作品文本(必填)在线填写不超过500字的作品简介;同时上传word格式的作品文本,文本不超过8000个字符,字体为宋体四号,1.5倍行间距。B.相关图片(必填)上传jpg、png、gif格式的相关图片。须上传作品封面图片1张,大小为380px×200px;作品展示图片2—5张,图片不小于640px×480px,不大于1280px×960px。C.相关视频(选填)上传mp4格式的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分辨率1080P,视频码率不超过2.5Mbps,帧速率不超过25帧/秒,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50MB。(三)全国总决赛(10月—12月)。全国总决赛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两个环节。网络初评环节大赛组委会将根据作品报送情况,在听取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引入预审机制。第五届大赛网评专家委员对入围全国总决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产生前100名,并择优选拔30个项目进行现场决赛。现场决赛环节由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联合组织实施,优胜团队代表进行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评审专家组根据作品质量水平和选手答表现等进行打分,最终产生金奖和银奖。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和防控常态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全国大赛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可能进行调整,总决赛现场决赛不排除通过网络展示和远程答辩进行实施。八、法律声明组委会有义务不泄露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有关本次比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组委会授权后方可通过相关媒体发布;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如属于个体行为,请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商业内容的披露尺度,产生的后果与组委会无关。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的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组委会无关。九、其他事项大赛评审规则请参赛单位登录大赛官方网站查询。大赛相关单位要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和组织评审等工作。各参赛单位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团队参赛,为参赛者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认真组织初赛,积极向大赛选送优秀作品。大赛未尽事宜,可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联系人:刘鑫、申志军(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电话:010—69943798、69943723;张慧锋、邢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话:13613288158、13930165230。大赛官方电子邮箱:kdcxcy@126.com。大赛官方工作QQ群: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132087572,请大赛相关组织单位和参赛单位指定联系人员加入该群,同时为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请大家关注大赛官方微信号:邮政业人才网。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国家邮政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代章)2020年5月28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8-12

2020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2020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9月20日一、大赛简介1、大赛背景: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生力军作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引领各高校及学科、专业在我国智能科技服务生活及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不断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的基础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继续举办“2020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大赛力求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活力,通过组织赛事和学术研讨活动,广泛挖掘和培育智能科技服务数字创意领域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和项目,发现创意、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聚合并引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搭建开放式智能科技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与服务平台,为参赛项目提供现场展示平台。2、大赛宗旨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本竞赛旨在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加快我国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调发展,促进高校各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字创意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搭建校企、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助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提升其创新、创意、创造能力,为国家健康发展和人民获得美好生活的做出贡献。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承办单位上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3.协办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委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三、参赛对象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各类在校生,不限专业,均可报名参赛。四、参赛队伍竞赛为团队参赛形式。每个参赛团队队原则上不超过5名学生,需指定1-2名指导教师或学生作为小组组长;本竞赛鼓励学生跨专业和学校组队,但将实现统一评奖。五、参赛选题参赛队伍可以自主选择作品题目,作品必须与“智能科技”和“数字创意”密切相关。但须围绕“智能改变生活”、“创意提升品质”、“智能科技战疫”三个主题。参赛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现实与游戏;√移动应用开发;√影视与动漫设计;√电子图书设计;√智能产品设计;√人居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表现;√数据可视化;√其他。为了能有更多大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本次竞赛中原则上要求:每个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不超过2件;参赛作品内容须符合附件。专家组将对参赛作品进行选题审核,组委会有权要求参赛队伍修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选题,或取消其参赛资格。竞赛不接受任何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的题目。六、赛程设置及时间安排大赛分为:竞赛初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初赛阶段以学生网上提交参赛作品简介与竞赛报名表、初赛评审专家网上评审为主;全国总决赛为参赛学生在线答辩、成果应用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时间安排如下:2020年9月20日前大赛报名及提交参赛作品2020年9月21日——25日竞赛初评2020月9月26日——27日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2020年9月28日——10月22日完善入围总决赛作品2020年10月23日——25日全国总决赛(在线)备注:以上为日程及活动安排为初步拟定竞赛时间,具体时间以竞赛官网最新通知为准。七、参赛注册报名2020年9月20日前,各参赛团队在竞赛官网http://mit.caai.cn完成在线报名,(备注:团队参赛报名表中的人员名单一旦确定将不能修改,敬请各参赛团队特别注意!)八、作品要求参赛队的参赛内容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作品,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凡发现抄袭、剽窃等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指导教师和参赛单位的责任。九、大赛流程1.发布参赛通知(2020年8月6日)本竞赛通过竞赛官网及其他媒体宣传渠道,发布竞赛通知。2.大赛报名及提交参赛作品(2020年9月20日前)1)每个参赛团队指定一名指导教师或学生组长作为本次竞赛联系人;2)参赛团队通过竞赛官网http://mit.caai.cn完成在线报名;3)参赛团队通过竞赛指定电子信箱:dmt_competiton@vip.163.com提交《参赛团队报名表》、作品截图、视频文件等(文件格式要求*.mp4,文件大小小于20M,文件大小超过20M,需邮件中提交百度云盘永久链接)。3.初赛评审(2020年9月21日——25日)专家组将根据评分规则,分组别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审。4.公布入围全国总决赛名单(2020年9月26日-27日)本竞赛通过多种方式公布其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名单。5.完善入围总决赛作品(2020年9月28日——10月22日)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可以继续修改完善入围总决赛参赛作品。6.全国总决赛(2020年10月23日——25日)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必须指定至少一名团队成员参加总决赛答辩,否则,将取消其入围资格。具体内容以最终全国总决赛通知信息为准。十、评审方式竞赛初赛:专家网络评审+集中评议。由竞赛组委会根据参赛团队所报参赛方向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分别从:智能科技+数字创意+作品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决定参赛作品是否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在线答辩,网络评审。所有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作品,必须安排至少一名团队成员参加全国总决赛的答辩及作品展示;否则将取消入围资格。入围全国总决赛团队的在线答辩事宜,以全国决赛通知为准。十一、奖项设置本竞赛根据参赛作品的类别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具体奖项设置及比例见附件说明。十二、竞赛联系方式1.竞赛专用交流QQ群(群号为:594690076)2.竞赛秘书处邮箱:dmt_competition@vip.163.com3.竞赛官网:http://mit.caai.cn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0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组委会二零二零年八月附件:参赛指南及相关说明.zip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8-12

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

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报名参赛时间:2020年7月28日-9月20日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能力,支撑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定于2020年7月-12月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名称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ChinaIndustrialInternetContest2020)二、大赛主题新基建新动能新经济三、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单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政府、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协办单位: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东南数字化转型投资基金(筹)、浙江省图灵互联网研究院特别支持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四、组织结构大赛组委会: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组织实施,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组成。大赛秘书处: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大赛各项工作具体执行。秘书处设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评审委员会: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行业机构等相关专家组成。五、专家评审委员会顾问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毅寅中国工程院院士(按姓氏笔画排序)六、大赛赛题立足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关键问题,重点围绕以下五大赛题方向征集创新驱动力强、应用成效显著、复制推广性强、经济价值高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应用价值牵引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具体参赛作品名称自行拟定。赛题方向一:提升工业企业生产保障能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重点征集面向特定行业或领域工业设备设施的资产性能管理和运营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在线健康管理、远程诊断、预测性维护、运营优化等服务,确保工业设备设施“安、稳、长、满、优”运行。赛题方向二:优化工业企业核心业务运营能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聚焦工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等核心诉求,征集制造工艺、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核心业务管理和运营优化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连接,通过数字孪生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运维等环节数据贯通、交互和集成应用,形成数据驱动的生产运营决策与管控能力。赛题方向三: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针对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痛点问题,征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产业的供应链数据安全共享、信息协同和风险预警,产业资源精确匹配和有效流动,助力企业柔性转产和协同制造,保障要素资源供给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系统的韧性与弹性。赛题方向四:面向产业融合创新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重点征集个性化定制、协同研发、共享制造、服务化延伸、产融合作等融合创新解决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特定垂直行业制造资源、服务资源、智力资源的汇聚和协作,或工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跨行业领域生态资源的汇聚和协作,发挥数据价值,创新业务模式,促进形成网络化工业生态体系。赛题方向五:工业互联网赋能技术创新应用模式。融合5G、数字孪生、AR/VR、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信息安全等一项或多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征集面向人、装备、流程等赋能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产品创新、生产制造、客户服务等多项业务能力,形成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七、赛程安排大赛赛程分为区域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其中区域赛由各赛区主办单位组织实施,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区域赛包括东部(长三角)赛区、南部(深圳)赛区、西部(重庆)赛区、北部(青岛)赛区,区域赛产生的优胜企业按分配名额入围全国赛。大赛官方网站(www.cii-contest.cn)是参加大赛的唯一官方渠道。各阶段具体赛事安排、评审规则、工作流程、具体时间和晋级名单将由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另行公布。1.报名参赛(2020年7月28日-9月20日)。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网报名参赛和提交参赛作品。2.区域赛阶段(2020年9月-10月)。区域赛采用逐级遴选方式产生优胜企业,各赛区组织方案由相关组织单位另行公布。区域赛组织单位要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根据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审规则和标准,采用网上评审、网上路演、线下路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10月16日前向大赛组委会提交拟晋级全国半决赛的推荐名单。区域赛各比赛环节相关评审资料应留档备查。3.全国半决赛阶段(2020年11月)。大赛组委会根据区域赛情况和推荐名单,确定并公示100个左右的团队和作品晋级全国半决赛。全国半决赛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举办,通过路演答辩评审,确定获得大赛优秀奖的团队和作品,以及20个左右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和作品。全国半决赛及系列活动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4.全国总决赛阶段(2020年11月)。全国总决赛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举办,通过路演答辩评审,评出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总决赛及系列活动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5.大赛闭幕式。将举办闭幕式及获奖作品展,具体时间和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八、参赛条件符合参赛条件的企业自愿登录大赛官方网站(www.cii-contest.cn)报名参赛,注册报名和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20日。参赛团队可结合实际情况任意选择一个赛区参加大赛,每个参赛作品限报一个赛题方向。大赛不向参赛团队收取任何费用。(一)参赛组别本届大赛设置新锐组、领军组两个组别,在赛事各阶段分别进行比赛,报名截止之后不可更改参赛组别。1.新锐组参赛资格:参赛团队中所有单位均须至少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工商注册时间在2017年7月1日(含)之后的企事业单位;(2)同时满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小微企业。2.领军组参赛资格:不符合新锐组参赛资格的其他团队。(二)参赛团队要求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均可报名参赛。参赛对象应满足下列条件:1.参赛团队必须且仅能选择一个赛区报名参赛,并需遵守相关赛区的赛事要求和安排。2.每个参赛团队可由1家或多家单位联合组成,每个参赛团队的参赛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代表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3.参赛团队需遵守大赛规则,在大赛官网上注册报名、提交参赛作品和相关证明材料,阅读并同意《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服务规则》《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参赛承诺书》。参赛团队对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参赛资格。参赛团队名称不得包含不文明字样。4.区域赛相关组织单位及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和其控股公司均不得选择在本赛区参赛,否则参赛成绩无效。5.获得晋级全国赛资格的企业应接受区域赛主办方或大赛组委会的尽职调查,审核未通过的团队将取消全国赛参赛资格。(三)参赛作品要求参赛团队需按照大赛作品提交要求,在大赛官网(www.cii-contest.cn)提交参赛作品及相关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品提交应满足下列条件:1.每个参赛团队最多提交1个参赛作品,参赛作品须符合本届大赛赛题方向要求,作品名称应能体现解决方案主要特征。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并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3.2019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不参加本届大赛。4.在区域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期间,参赛团队均可在不改变作品名称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作品迭代升级,对应赛程最后一次提交的作品为参赛作品。5.评审期间,参赛团队须按照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提交参赛作品有关材料。6.所有已提交的参赛作品和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四)参赛作品提交内容参赛作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作品申报书(1)参赛作品介绍:作品概述、技术和实施方案、核心优势等(2)应用价值:解决方案应用情况,含应用案例、应用成效等(3)商业价值: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盈利模式、市场策略等(4)团队介绍:核心成员履历、团队核心资质和优势等注:申报书模板可在大赛官网下载。2.相关证明材料与参赛企业相关的基本资质、投融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和参赛作品相关的技术能力、应用推广证明材料。3.演示视频或视频链接展示产品/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效果等,帮助评审专家直观了解参赛作品。4.作品介绍PPT5.其他例如:可使用的安装程序和说明文档,可使用的解决方案云服务托管链接和说明文档,Demo和说明文档等。九、奖项及奖励(一)大赛奖项全国总决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奖金池500万元。1.新锐组和领军组奖项一等奖2个,奖金为人民币100万元/队(税前)+大赛权益+奖杯+证书;二等奖6个,奖金为30万元人民币/队(税前)+大赛权益+奖杯+证书;三等奖12个,奖金为10万元人民币/队(税前)+大赛权益+奖杯+证书。2.其他奖项根据全国半决赛比赛成绩,颁发优秀奖证书。(二)大赛权益全国总决赛、全国半决赛提供以下赛事权益:1.获奖团队所在企业将有机会推荐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试点示范、专项项目等。2.获奖团队所在企业可直接落户杭州市临平新城,可享受最高500万天使梦想基金、2000万让利性股权引导基金,人才落户最高400万元配套奖励以及300万元安家费补助等专项政策。3.获奖作品可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体验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主流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4.获奖团队将有机会参与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相关活动。5.获奖团队有机会获得重点媒体专访、企业参访、培训交流等机会。6.进入全国赛的团队均有机会参与组委会组织的与业内知名投资机构、产业园区、地方政府、工业企业进行项目洽谈和产业合作等活动。(三)区域赛奖项及奖励各区域赛主办方自主设立本赛区的奖项类别、获奖名额、奖金金额,并为参赛团队提供政策支持及多元化服务。区域赛的赛事奖励和赛事权益由相关组织单位另行公布。十、公示与举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大赛实行获奖作品公示和举报制度。获奖作品公示范围和时间:在大赛官网公示获得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作品,公示期为30天,供各界监督、评议。未通过公示的团队将取消获奖成绩并追回奖励。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匿名举报无效。举报由大赛组委会进行受理、核查、提出处理意见并最终裁定。为保证赛事公益性,大赛全国赛、区域赛均不得向参赛团队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各区域赛主办单位对本赛区组织机构设置、经费募集使用等工作负责,加强赛事管理,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十一、其他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未尽事项请登录大赛官网(https://www.cii-contest.cn)、微信公众号(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查询。联系人及电话: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李京南010-88685977伍凌芳68645450冯帆88684861官网技术支持:010-88684332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组委会2020年7月28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7-30

比赛网上评审软件系统

比赛网上评审软件系统一种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该系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比赛网上评审软件系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比赛网上评审软件系统就找迅速网络评审软件专家,联系张经理:13916016158
2020-07-15

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不得晚于2020年8月15日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创造人才,促进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引领就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于2020年6月至8月举办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二、大赛目的与任务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类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教学质量观、质量文化观。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三、大赛总体安排第六届大赛将力争做到“五个更”。一是更国际。立足全省特色,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浪潮,与世界一流大学同场竞技、相互促进、人文交流,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创业创造人才。二是更教育。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会创的能力;助力脱贫攻坚,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三是更全面。做强高教、职教、萌芽各版块,探索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链条,实现区域、学校、学生类型全覆盖。四是更创新。广泛开展大学生和中学生创新活动,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五是更福建。以大赛为载体,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推出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福建经验、福建模式,提升我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第六届大赛将举办“1+X”系列活动。“1”是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详见附件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详见附件2)、职教赛道(与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融合,详见附件3)、萌芽赛道(详见附件4)。“X”是X项同期活动,共四大部分,包括:(一)省赛前,举办线上系列推进活动,开展大赛解读专访。(二)省赛中,举办“智闯未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智创未来”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成果展,分高校专区、职教专区、萌芽专区,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对应的国赛同期活动;“智绘未来”高教论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校建设专题研讨会);“智造未来”职教论坛(产创融合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三)省赛后,举办大赛项目训练营。(四)国赛后,省赛国赛同台颁奖,举办总结表彰会暨第七届大赛启动会。四、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省教育厅、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省委统战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福建省委、省广播影视集团、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互联网经济促进会。(二)承办单位:三明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职教赛道暨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协办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四)媒体支持:大赛邀请全国高校双创教育协作媒体联盟,人民网,中国网福建,中国教育电视台,光明校园传媒,腾讯微校,福建广电集团综合频道、旅游频道、经济广播电台,福建教育电视台,海峡人才网和海博TV等媒体合作支持。(五)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大赛组委会下设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负责大赛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六)设立专家委员会,由社会投资机构、行业企业、大学科技园、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创业创造领域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和项目对接。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开展本单位“互联网+”大赛活动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五、参赛项目要求(一)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二)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三)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须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在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0〕5号)发布前已获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个年度的收入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的参赛项目,请在省级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四)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五)各有关单位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六、比赛赛制(一)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预赛、省级决赛的三级赛制。校级初赛(不含萌芽赛道)由各院校自行组织。萌芽赛道由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福州一中和福建师大附中结合实际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项目初选参加省级预赛。省级预赛和省级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其中省级预赛通过“网络评审”方式进行,省级决赛通过“在线路演”方式进行。(二)各单位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级预赛。全省共推荐260个项目入围主赛道预赛,产生70个项目进入决赛;共推荐120个项目入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预赛,产生30个项目进入决赛;共推荐360(中职组120、高职组160、应本组80)个项目入围职教赛道暨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预赛,产生90个项目进入决赛;共推荐100个项目入围萌芽赛道预赛,产生20个项目进入决赛。(三)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学校报名项目数和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分配省级预赛和决赛名额,其中高教主赛道各高校推荐数量不超过8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各单位推荐数量各不超过6个,萌芽赛道每个学校推荐数量不超过3个。七、赛程安排(一)参赛报名(6-8月)。各学校组织本校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0年6月11日,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学校根据本校赛程安排确定,但不得晚于2020年8月15日。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http://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赛事咨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cy.ncss.cn)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已入选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典型经验50强高校的学校报名数不低于800项,已入选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校的学校报名数不低于500项,已入选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建设基地的高校报名数不低于300项、中等职业学校报名数不低于50项。(二)校级初赛(7月31日前)。校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学校自行决定。各地各校要正确研判疫情形势,原则上采取线上路演的方式开展校级初赛,尽量减少线下活动,并做好疫情防控预案。各单位需在7月31日前完成校级初赛,遴选推荐参加省级预赛的候选项目。(三)省级预赛(8月中旬)。各学校组织入围省级预赛的候选项目团队登录“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http://www.fjscjzw.com)做好省级预赛候选项目报送工作。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各赛道晋级省级决赛的项目,并确定获省赛铜奖项目。(四)省级决赛(8月下旬)。省赛决赛通过“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http://www.fjscjzw.com),采用“在线路演”方式进行,决出金、银奖及各类其它奖项。参赛团队可在“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首页下载操作手册。(五)省级训练营(9月)。大赛组委会组织本届省赛金奖项目团队及符合条件申请参加本届国赛资格争夺的项目团队开展训练营。(六)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10月)。按照全国总决赛配额,结合训练营成绩,择优选拔项目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八、大赛奖项省赛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另设十佳人气奖、创新潜力奖(萌芽赛道)、高校集体奖、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和优秀导师奖。九、激励措施(一)将省赛和国赛的获奖情况列入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动态调整评分指标和学校年度绩效评价体系。(二)在符合基本申报条件的情况下,获国赛金奖团队的第一指导教师作为主持人或第一完成人在未来两年内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创新创业类)、省级创新创业创造类教改项目或省级一流课程(社会实践类),申报名额可不占用当年学校推荐限额。(三)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应届毕业生在高职(专科)学习阶段获得国赛金奖、银奖、铜奖,省赛金奖的参加专升本考试,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四)鼓励学校将省赛金奖和国赛银奖、金奖分别参照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赛金奖或国赛银奖)和特等奖(国赛金奖)同等对待。(五)鼓励学校对省赛、国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工作量认定、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其中普通高中学生获奖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十、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将大赛作为推动本单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认真总结前五届大赛的组织经验,制定大赛组织实施工作方案,成立赛事专门机构,指定责任人,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分工和完成期限,为赛事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和经费保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新时代新福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二)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积极鼓励学生组队参赛,为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根据情况组织师生观看大学生创新创业题材电影,激励更多学生了解“三创”、投身“三创”。(三)强化实战训练。各单位要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组织做好学校参赛项目实战训练工作。要组织多种形式的项目路演、项目训练营,也可结合承办单位提供的技术平台、资源支持,提升项目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大赛的成果、经验以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反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大赛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制度创新和实践环节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助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做好国际赛道报名参赛工作。省赛高教主赛道不单独设立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类和国际参赛项目类。鼓励省内高校积极推荐本校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加国际参赛项目。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国际参赛项目通过驻外使领馆面向全球征集、合办赛伙伴征集选送,通过网上评审进入全国总决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按照参赛学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确定参赛项目类别。具体要求与国赛通知保持一致。十一、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一)省赛工作QQ群号为:871788058,请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试验区社会事业局,普通高校、省属中职学校,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福建教育学院指定大赛负责人和负责具体赛事工作老师各1名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二)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1.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联系人: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宋涛、许广丽联系电话:0591-87091268、87091229;传真:0591-87846780;邮箱:jytgjc@fjsjyt.cn三明学院:谢永阳、叶志鹏,联系电话:15280553619、18005985110;2.职教赛道暨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道联系人: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黄颖,电话:0591-87801243;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徐洋,电话:1806052269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吴融生,电话:13799600834;3.萌芽赛道联系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魏建龙,电话:0591-87091366省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郑振华,电话:0591-833364704.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刘小芳,电话:18065183206。附件:1.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2.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3.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方案4.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方案5.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5.doc福建省教育厅2020年7月6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