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审系统    专家评审系统    评审    专家评审    评审活动    网络评审    评审系统    大赛    大赛系统        更多 >

网上评审最新动态

网上评审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网上评审

网上评审是一种在电脑、pad、电视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网上评审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网上评审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网上评审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网上评审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网上评审就找网上评审专家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上评审负责人:张经理联系方式:13916016158服务热线:400-60-800-61本文关键词:网上评审
2020-03-15

科研项目网上评审系统

科研项目网上评审系统一种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进行的评审活动。相比传统评审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实现申报、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可以直接将评审结果数据导出,做到公平公正和公示。在新一轮的评审改革的大背景下,迅速网络(www.webxun.com)依托自身及合作方强力资源而打造的首家评审系统横空出世并扬帆起航(ps.webxun.com),该系统侧重对评审内容的学术评价,采用第三方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在满足各单位在引进、职称评定、作品质量,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学术评价需求的同时,还可用于专家在本领域学术影响力的自评、自测,得到的第三方评价结果能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承认,并可用于诸多领域。为什么是“迅速网络”搭建评审系统?经采访得知,迅速网络一直致力服务于各院校及单位科研的线上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包括各类评审系统的开发,咨询服务。该系统的推出,有着深厚的政策大背景。评审系统作为一种必要而有效的评审机制,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评估的缺陷,同时回避了很多现实矛盾,在促进服务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迅速网络评审系统的诞生才显得如此重要。运用评审系统的单位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这样的单位数不胜数。如上海师范大学,为保证评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而与迅速网络进行深度合作,迅速网络根据该校的需求集结业内权威专家提供专业第三方评审,助力高校评审活动把关。针对评审人才学科及评审级别筛选出多名评审专家,之后将评审专家资料递交高校确认并敲定专家评审团阵容。其中部分专家做出独立评价,其他专家附议。最后,汇总完整评审报告递交评审组织会,上海师范大学对于整个服务流程表示高度认可。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评审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综合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迅速网络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审评估系统软件开发机构,必将与中国的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襄中国各类评审评估事业的盛举。科研项目网上评审系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科研项目网上评审系统就找迅速网络评审软件专家,联系张经理:13916016158
2020-03-07

大赛评审软件

所在行业:大赛大会选择产品:大赛网站、评审系统、大赛评审软件(远程云评审系统)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赛简介作为上海国际信息消费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众联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赛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划上圆满句号。中共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大赛组委会对这次大赛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对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联盟和上海金桥股份为大赛的付出表示感谢,鼓励创新创业团队把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机遇,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在创业的漫漫征途上创新动力澎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为10位获奖者颁奖,并鼓励创业者继续发挥创新思维,昂扬创业热情。他指出,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未来将有更多创新创意、想法、理念得到展示的舞台,形成互联网发展新环境,推动资源集聚、开放和共享。大赛内容据介绍,大赛于5月29日正式启动,报名参赛项目超过300个,涉及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互联网乐享生活、互联网文化教育、互联网商贸流通、互联网移动办公六大领域。本次大赛是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信息服务产业基地联盟发起,中国众创联盟、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共同参与的创业创新活动。经过海选、初赛和复赛,通过专家评委打分、观众认同投票、基地认同投票多种评选方式,最终决出10家创新金奖,20家创新银奖,以及53家创新奖。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副主任傅新华、浦东软件园副总经理黄俊等为获奖项目现场颁奖。双创大赛通过组织108家优秀项目现场参展、创业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展示学习的机会,成为本次信息消费节的热点。会议期间,国家工信部、市领导亲临展区,悉心询问了创新项目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需求,对创新创业团队表示了肯定,同时希望能充分利用双创大赛这个平台,继续发掘、培育、扶持创业创新团队和项目,从技术、商业、市场、投融资等各方面全方位鼓励、支持创业创新实践,完善创业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大赛现场开设的创业大讲堂,特地邀请了艺术电商艺高高创始人、著名主持人曹启泰、芬尼克兹CEO宗毅为创业者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方法,给了现场创业者很大的启发,听众纷纷表示:干货很多,受益匪浅!同时,大赛还邀请了投资机构与创业者进行融资对接,解决创业者的资金问题,帮助创业者和投资人高效对接,进一步扩大用户粘度和业界影响力。大赛组委会计划在比赛结束后,组织投资机构和优秀团队到部分地区进行实地投资和落户考察,切实做好对参赛企业的跟踪服务,并为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大赛将进一步统筹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从技术、商业、市场、投融资等各方面为参赛企业提供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成果祝贺“上海经信委创新创业大赛”专家评审阶段圆满结束,迅速云大赛评审软件大放光彩。本次由于采用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专家网上评审系统使得本届上海经信委创新创业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评审专家更能在家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地方点击鼠标便可轻松使用评审软件完成完成原来繁重评审工作。大赛评审软件使本次大广节真正实现了全球异地远程“云评审”。
2020-02-20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预通知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的预通知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赛程安排确定,但不得晚于5月15日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省属中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赛。该项大赛定位高,总书记亲自回信、总理亲自倡议、分管副总理每年都亲自出席;发展快,大学生热情高涨,星火燎原。第一届大赛有20万大学生、3.6万个项目参赛,2019年第五届大赛有124个国家4000多所高校457万大学生,109万个项目参赛;效果好,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评价高,全球最大最好的路演平台。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现就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省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百舸千帆敢闯新时代,起舞弄潮绘创世界梦(暂定)。二、大赛目的与任务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省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南粤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大赛为牵引,带动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中共广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协办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广东金融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香港、澳门等相关单位省赛设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各地各有关学校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开展本地(校)活动的组织实施、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四、大赛总体安排大赛将举办“1+4”系列活动。“1”是1个主体赛事。“4”是4项同期活动,包括“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互联网+”大赛项目集训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活动。(一)主体赛事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命题产业赛道(暂定)、国际赛道和萌芽赛道。省赛采用单位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单位初赛由各普通高校(或省属中职学校、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负责组织,遴选出参加省级复赛的项目团队。省级复赛和省级决赛由省赛组委会负责组织。省级复赛采用网上评审的方式进行,通过网评和直通的方式产生晋级省级决赛的项目;省级决赛采用现场比赛的方式在华南理工大学进行。(二)同期活动1.“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立足红色传承、立足实际需求、立足强国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组织理工、农林、医学、师范、法律、人文社科等各专业大学生以及企业家、投资人、社会工作者等,以“科技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幸福中国小分队”“教育中国小分队”“法治中国小分队”“形象中国小分队”“政策宣讲小分队”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2.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遴选创业项目不超过1000个,投资机构不超过300家,每个项目和投资机构派1至2人参加,具体以符合条件要求项目和投资机构为准。活动将采取项目展示、路演及洽谈的方式进行。拟于2020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进行。活动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3.“互联网+”大赛项目集训营省赛期间邀请有关专家分别对参赛选手、指导教师,高校、省属中职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和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大赛相关负责人围绕大赛相关主题分批进行集训,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省赛后还将组织4次优秀项目集训。活动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活动在省级决赛期间组织省内学校围绕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创新创业实践等主题进行交流,传播成功经验,共享创新创业理念,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活动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五、赛程安排(一)参赛报名(3-5月)。参赛团队可通过省赛公众号(名称为“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http://job.gd.gov.cn)、“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报名截止时间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赛程安排确定,但不得晚于5月15日。(二)单位初赛(4~5月)。各单位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进行报名信息的查看和管理。单位管理账号由省赛组委会统一分配(请加入省赛QQ群:181028637)。单位初赛须在5月15日前完成,并遴选出参加省级复赛的候选项目。单位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单位自行决定。(三)省级复赛(5月下旬)。省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晋级省级复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出主体赛事各赛道晋级省级决赛的项目。(四)省级决赛(6月下旬)。通过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省级决赛将决出金、银、铜奖及各类其它奖项,并按照国赛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六、评审规则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具体内容。七、大赛奖项(一)省赛奖项省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若干个和各类单项奖;另设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导师奖若干个。(二)国赛奖项获国赛金奖的,省赛组委会将给予每个项目扶持奖励金45万元;获国赛银奖的,省赛组委会将给予每个项目扶持奖励金15万元。扶持奖励金主要用于支持获奖团队发展和奖励指导教师。省教育厅还将制定《广东省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规定》,对高校、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给予政策支持。八、工作要求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大赛,根据预通知的有关安排做好项目遴选、打磨及校赛等工作的统筹安排。2.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积极鼓励学生组队参赛,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和符合条件的校友、导师将科技成产业化,带领学生共同创新创业。3.第六届国赛的通知届时请上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下载。4.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吴小明、尹浩然,联系电话:020-37627812,020-37626415。省赛正式通知将根据教育部通知作相应调整,届时以正式通知为准。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1月16日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20-02-19

在线评审系统

在线评审系统是迅速专家评审系统软件技术,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评审系统软件。本系统为B/S构架,采用微软的ASP+MSSQL技术,客户端页面使用html5页面,采用div+css、jQuery、js和flash技术。总共包含11种权限,10大系统,23个子系统。随着广告比赛影响力的扩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管理的工作量的日渐增多,所面向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广泛。评审作为比赛的重要环节,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专家评审的工作量非常繁重,这种形式的广告作品立项评审日益显示出其不足之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及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各大比赛组委会决定利用互联网及软件的技术,使广告作品的评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现代化,使得往日集中式评审方式改变为可集中评审,也可实现为分散的、异地的网上评审,同时广告网上或电脑软件评审项目系统既可以节省项目评审的总体开支(如专家的差旅费、住宿费、材料的印刷费等),也可以方便广告作品评审管理人员的工作,还使专家项目评审工作具有很好的弹性,提高办事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线评审系统就找迅速网络评审软件专家,联系张经理:1391616158
2020-02-12

2018 工商银行- IBM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名称:2018工商银行-IBM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初赛团队报名及全国校园宣讲会:5月21日-6月30日初赛作品开发及提交:6月1日-7月15日竞赛背景创意点亮青春燃动金融梦想传统银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改造金融业态,在这种形势下,拥抱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改进运营流程、极致用户体验成为构建未来智慧银行的重要任务。开放API不仅成为了银行业面对互联网+跨界创新趋势下非常有利的工具,而且在贯穿银行IT整体应用构架建设过程中,对应用整合能力的提升、金融服务的再创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提高都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本次大赛将以“开放互联、API驱动金融创新”为主题,围绕IBM和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融API产品及新技术平台,鼓励同学们发挥创造力,以简单快速,成本高效的方式,构建全新数字化金融服务。IBM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的最早最坚实的合作伙伴,将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培育并招募潜力人才,助力数字化金融创新,建立互惠互利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参赛对象本次大赛面向中国所有在校学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具体要求如下:•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个参赛队伍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允许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即个人参赛后不可再与他人组队参赛,或个人参加一个队伍后不可再参加另一个队伍)。•每支参赛团队必须指定一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是参赛队所属高校的正式教师,一位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多支参赛团队。•报名时应具备在校学籍,已毕业的学生不具备参赛资格。•参赛队员应保证报名信息准确有效,应依据组委会要求提供所在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材料。竞赛赛制本次竞赛分初赛、复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初赛和复赛均采用网上评审方式,决赛采用公开项目答辩的评审方式。初赛详细说明1.API平台介绍https://open.icbc.com.cn/icbc/apip/service.html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结合工行推进战略传承与创新、加快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布局逐步展开,发展逐步加快,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深入。通过金融服务的智能重构和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e-ICBC3.0战略应运而生。e-ICBC3.0智慧银行战略的发展愿景是秉持传承与创新的宗旨,推进传统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化的营销、产品、服务、风控体系,重塑银行信息和信用中介的中心地位,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获客、活客、黏客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推进工行向服务无所不在、创新无所不包、应用无所不能的“智慧银行”转型。基于e-ICBC3.0战略,工商银行于2018年4月份面向全社会正式推出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工行借助互联网金融开放平台向全社会输出金融能力,首期上线内容包含9大类31项服务。让金融服务渗入衣食住行,从投资到融资,从个人到企业,从境内到境外,从支付到收单,满足企业360度成长需要。工行作为您身边的银行,为您提供智能化、专业化、开放化的服务,助力合作伙伴创建更具竞争力和客户高黏性的产品,最终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圈。2.可调用的API列表及说明:https://open.icbc.com.cn/icbc/apip/api_list.html包含账户管理服务、安全认证服务、商户收单服务、商户运营服务、资金结算服务领域共计67个API的详细说明。备注:本次大赛将在工行API测试环境进行,初赛报名后会为参赛团队提供开发测试用的沙箱环境及登陆ID。初赛期间需要将门户中API文档的生产环境地址域名替换为沙箱环境“apisandbox.dccnet.com.cn”(沙箱环境暂不支持ui类接口)。示例:https://gw.open.icbc.com.cn/api/qrcode/V2/generate替换为https://apisandbox.dccnet.com.cn/api/qrcode/V2/generate3.交付件说明:a)使用大赛提供的PPT模板,内容包括业务描述、业务价值、方案描述、流程图等。初赛阶段提交的PPT描述针对使用API调用开发出一个银行业务场景,需要描述清楚调用此业务场景使用的API、调用的方法、输入输出结果等,同时PPT应包括复赛阶段提交的金融创新方案/应用的基本描述;复赛阶段提交的PPT针对金融创新方案/应用的详细方案描述,实现此金融方案/应用使用到的各种API及使用到的各种加分项的技术手段有哪些,以及在方案/应用中在技术上是如何具体使用/访问的。b)源代码包含readme简单说明,打包成rar或zip文件c)Demovideo需包括银行业务的端到端流程展示,以及详述API调用在本业务中的关键作用,时长不超过10分钟。d)单个视频文件不大于50MB,单个文档或压缩文件不大于20MB。4.初赛作品需在7月15日23:59之前提交至竞赛官网www.cnmooc.org/icbc-ibm_fintech竞赛赛程竞赛奖励决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如有表现特别优秀的队伍,大赛组委会可设立一名特等奖。按照决赛成绩,入围决赛参赛队伍的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所有奖金均为税前金额,具体见下表:特等奖1支团队奖金3万元、证书一等奖2支团队奖金1万元、证书二等奖3支团队奖金5千元、证书三等奖10支团队奖金2千元、证书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位奖金2千元、证书(获奖团队指导老师)招聘绿色通道: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伍将获得2019年中国工商银行以及IBM校园招聘和实习招聘绿色通道资格,具体细则另行通知。竞赛组织顾问梅宏,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晓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组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王敬东,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JeffreyRhoda,IBM大中华区总经理专家委员会刘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林慧苹,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赵旭,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教授杨小虎,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长李心丹,南京大学-牛津大学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邝坚,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学院书记胡毅,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凤岐,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沈玉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文俊浩,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张龙,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执行秘书长吕仲涛,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霍江,中国工商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侯淼,IBM副总裁、中国系统开发中心总经理杨旭,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整合客户中国工商银行执行总经理侯淼,IBM副总裁、大中华区系统部总经理组织委员会蒋建伟,上海交通大学赵一鸣,复旦大学左保河,华南理工大学柳青,云南大学尹松笛,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周恩昌,IBM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大赛网站:http://www.cnmooc.org/icbc-ibm_fintech/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迅速评审系统软件仅作媒体支持。
2018-06-21

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

所在行业:大赛大会选择产品:评审系统(远程云评审系统)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赛简介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团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要求,结合团省委《关于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大力挖掘选树一批优秀扶贫项目,跟踪培育一批优秀扶贫计划,充分发挥我省广大团员、各界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贡献力量,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决定,联合开展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大赛内容各设区市团委、青年联合会,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工委,省直团工委、青年联合会,各大学团委,各直属企业团委,福建金融团工委: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团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要求,结合团省委《关于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大力挖掘选树一批优秀扶贫项目,跟踪培育一批优秀扶贫计划,充分发挥我省广大团员、各界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贡献力量,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决定,联合开展福建省“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赛主题青春同行助力脱贫二、大赛时2016年12月-2017年3月三、组织机构大赛设立省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组织领导工作,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团省委农工部,负责大赛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大赛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指导单位相关人员、社会组织负责人和有关行业专家学者组成。四、赛事设置(一)参赛对象实施扶贫项目(计划)的团队、组织或个人。(二)参赛要求1.扶贫项目(计划)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2.参赛项目(计划)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三)类别设置此次比赛分为项目类和计划类。1.项目类:项目已实施半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扶贫成效。2.计划类:以精准帮扶国定、省定贫困群体作为主要对象的扶贫计划创意项目。(四)组别设置根据扶贫方式的不同,设置产业扶贫组、人才扶贫组、公益扶贫组。1.产业扶贫组:以产业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项目(计划)。2.人才扶贫组:以人才智力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项目(计划)。3.公益扶贫组:以捐赠、结对帮扶等方式,关爱贫困户的项目(计划)。(五)展示要求决赛现场展示须由参赛团队负责人或核心成员负责,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以VCR、PPT等可视化的形式介绍扶贫项目(计划)以及运营思路和目标,能突出自身特点优势,重点展示项目(计划)扶贫增收效应。同时现场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六)特别说明所有参赛项目以实际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及扶贫成效作为主要依据。五、赛事安排大赛分报名、初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一)报名阶段1.2017年2月15日前,参赛者可通过福建青年之声网(http://fj.qnzs.youth.cn/)或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公告”下载报名表,直接向组委会秘书处报名,或向当地团委报名。2.大赛报名采取组织推荐和社会报名两种方式,以组织推荐为主,各有关单位应积极组织动员青年和公益组织参赛。各设区市团委、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工委、省直团工委、各大学团委需分别推荐5个以上项目(计划),各直属企业团委推荐1个以上项目(计划),不设上限,同一项目(计划)不重复报送。有条件的单位可举行初赛,没有条件的单位择优推荐。各有关单位分别对所推荐的项目(计划)进行初审后,按类别(6个组)将各项目(计划)参赛报名表等有关材料汇总报省赛组委会秘书处。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根据要求,对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核,并将最后审核结果通知各有关单位。(二)比赛阶段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决赛举办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1.初赛。初赛采取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代表初评的方式,由专家评审赛选出100个项目(计划)进入决赛。2.决赛。举行福建省“青春扶贫”公益项目与计划大赛决赛、颁奖仪式暨优秀扶贫项目与计划推介会。决赛采取现场展示、金融观察团提问、评委打分、网络投票等方式,按产业扶贫项目组、人才扶贫项目组、公益扶贫项目组、产业扶贫计划组、人才扶贫计划组、公益扶贫计划组分成6组进行决赛,拟评选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组织奖若干个。具体名额根据进入各组决赛的实际数量而定。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在今后五四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推荐。六、激励政策(一)评选表彰: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项目(计划)进行表彰。(二)项目推介:采取向政府机构、企业推荐和社会力量众筹的方式。1.线上推介。依托福建青年之声网站和团属微信、微博平台,开展项目展示、宣传推广、网上点评和资源对接等活动,及时向全社会推介优秀公益扶贫项目。同时,动员承办单位的会员上网对接资助相关项目。2.线下推介。省级结合决赛举办优秀扶贫项目与计划推介会,各地市充分动员本地区(系统)政府资源和社会对接资助相关项目。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招商会等方式,充分发动社会机构、企业、基金会和爱心人士到现场观摩项目,实地了解组织信息及服务项目,面对面洽谈合作意向,提前进行现场资源筹措,发挥社会各界优势整合资源。(三)社会宣传赛会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所有获奖项目汇编成册,作为“青春扶贫”公益项目精品案例,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拍摄“青春扶贫”公益宣传片;通过团属网络平台(福建青年之声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和“青春深呼吸”栏目对获奖的项目类扶贫项目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对接中央、省级媒体,对扶贫工作优秀县(市、区)进行宣传。(四)跟踪培育各设区市团委、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工委、省直团工委、各大学团委、各直属企业团委对本地本系统受助项目进行跟踪培育,动态掌握受资助项目运行情况,及时对受资助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意见和建议。开展公益扶贫有关活动,加强对优秀项目的孵化培育、投资支持和培训提升工作。支持优秀项目扩大实施范围和受益面,推动本地本系统受助项目和公益服务组织实现持续深入发展,大赛组委会研究探索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方式对获奖项目进行评估。七、工作要求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团组织、各有关单位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共同组织好本次大赛。要采取组织化发动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荐、遴选一批扶贫效果好、具有推广意义、具有发展潜力、切实助力我省脱贫攻坚的优质项目参赛。2.加强宣传,突出主题。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把宣传作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宣传力度,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与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合作,形成大赛整体宣传,扩大活动影响,提高各界群体对脱贫工作的关注度与参与度3.汇总情况,报送材料。各设区市团委、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工委请指派1名工作人员负责相关对接工作,并于2016年12月25日前将名单报送至团省委农工部。请各有关单位于2017年2月15日前,将推荐报名表(附件1、2)、汇总表(附件3、4)等相关材料的电子版报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其中地市、省直团工委、福建金融团工委推报的项目和社会报名项目报送至团省委农工部,各大学团委推报的项目报送至团省委学校部,各直属企业团委推报的项目报送至团省委城工部)。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团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联系人:郑百灵、陈征联系电话:0591-87533470,15959140930,13205913880电子邮箱:fjsqnb@163.com团省委学校部联系人:叶芳联系电话:0591-87531410,15806079733电子邮箱:2354000013@qq.com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联系人:周睿联系电话:0591-87557932,15806090188电子邮箱:fjtswcsb@163.com成效成果祝贺"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专家评审阶段圆满结束,迅速云评审系统大放光彩。本次由于采用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专家网上评审系统使得"青春扶贫"项目与计划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评审专家更能在家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地方点击鼠标便可轻松使用评审软件完成完成原来繁重评审工作。评审系统使本次大广节真正实现了全球异地远程“云评审”。
2018-06-08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

所在行业:大赛大会选择产品:大赛网站、评审系统(远程云评审系统)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广赛)——中国最大的高校传播平台,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承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大赛。大广赛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大、覆盖高等院校广、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准高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2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4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自第五届大广赛之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之前的两年一届,正式改为一年举办一届。大广赛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通,首次空前扩大了广告教育的辐射力和第四届大广赛口号第四届大广赛口号影响力,拓展了广告教育的内涵。大广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促进大学新闻传播、广告、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出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参赛作品分为平面类、影视类、微电影类、动画类、广播类、广告策划案类、企业公益类等七大类。赛事的所有选题均面向社会征集,将企业营销的真实课题引入比赛,广告实践有了更广阔的舞台。适合参赛对象:适用于中国所有大学在校学生,不包括留学生。大赛内容第一条总则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群众性的广告策划创意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条大赛宗旨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第三条组织形式政府指导、学生为主、企业参与、专家评审、专业机构主办。第四条组织领导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各分赛区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负责组织。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成立全国及各分赛区大赛组委会。2、大广赛组委会,负责大广赛活动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设立秘书处: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大广赛的日常工作。3、各分赛区组委会,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高校代表及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分赛区的大赛组织领导工作。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由分赛区组委会指定。第五条分赛区的组成分赛区原则上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独立组成,高等院校较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可与临近省联合组成一个分赛区。联合组成的分赛区由承办院校所在地省、市、区教育厅(教委)牵头负责组织。第六条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加。第七条大赛规则为保证大广赛工作顺利进行,使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大广赛组委会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参赛办法》,供参赛者遵照执行。第八条奖项设置大广赛总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大赛设大奖1个;分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入围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九条评奖及奖励1、大广赛组委会聘请高校和广告企业界专家组成“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办法》和对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分赛区的评奖工作由各分赛区自行组织。2、为了扩大受益面、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大广赛采取一次参赛、两次评奖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各分赛区进行评奖,然后由各分赛区将获等级奖的作品报送(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20%)大广赛组委会参加全国总赛区评选。获各分赛区奖项的由分赛区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总赛区奖项的由全国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奖杯、奖品或奖金。3、评奖比例:全国总评选获奖比例,平面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20%,影视、广播、网络、广告策划案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30%。全场大奖作品从评选为一等奖的作品中产生。分赛区的评奖比例由各分赛区组委会自行决定,但入围奖总数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30%。4、对获奖的参赛学生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赛前辅导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应在学校考核教师业绩、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应考虑给予适当方式鼓励。第十条参赛费用大广赛组委会的工作费用自行解决,不收学生参赛费。各分赛区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宣传、评审、邮寄作品等)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收取参赛费,但参赛费用原则上应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承担。允许各分赛区与当地有关企业合作命名本地区的大赛名称。第十一条公示、举报为使大赛公平、公正、透明,大广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1、公示的范围、时间。公示的作品为获得大广赛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和大奖的作品,在相关网站上公布,时间15天,供观众监督、评议。2、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即要求写真实姓名),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无效。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各分赛区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大广赛组委会裁决。第十二条大赛时间安排大广赛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即单数年号为大广赛年。届时以通知为准,各分赛区可根据通知自行安排。第十三条大赛形式大广赛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公益广告和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命题的商业广告两种形式。第十四条经费来源1、由承办单位自筹。2、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赞助。成效成果“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正再火热进行中,迅速网络提交评审系统助力大赛顺利进行。希望通过本次的合作为“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深圳赛区项目尽绵薄之力。本次由于采用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专家网上评审系统使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评审专家更能在家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地方点击鼠标便可轻松使用评审软件完成完成原来繁重评审工作。评审系统使本次大广节真正实现了全球异地远程“云评审”。
2018-06-08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赛区)

所在行业:大赛大会选择产品:大赛网站、评审系统(远程云评审系统)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广赛)——中国最大的高校传播平台,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承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大赛。大广赛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大、覆盖高等院校广、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准高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2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4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自第五届大广赛之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之前的两年一届,正式改为一年举办一届。大广赛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通,首次空前扩大了广告教育的辐射力和第四届大广赛口号第四届大广赛口号影响力,拓展了广告教育的内涵。大广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促进大学新闻传播、广告、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出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参赛作品分为平面类、影视类、微电影类、动画类、广播类、广告策划案类、企业公益类等七大类。赛事的所有选题均面向社会征集,将企业营销的真实课题引入比赛,广告实践有了更广阔的舞台。适合参赛对象:适用于中国所有大学在校学生,不包括留学生。大赛内容第一条总则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群众性的广告策划创意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条大赛宗旨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第三条组织形式政府指导、学生为主、企业参与、专家评审、专业机构主办。第四条组织领导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各分赛区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负责组织。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成立全国及各分赛区大赛组委会。2、大广赛组委会,负责大广赛活动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设立秘书处: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大广赛的日常工作。3、各分赛区组委会,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高校代表及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分赛区的大赛组织领导工作。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由分赛区组委会指定。第五条分赛区的组成分赛区原则上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独立组成,高等院校较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可与临近省联合组成一个分赛区。联合组成的分赛区由承办院校所在地省、市、区教育厅(教委)牵头负责组织。第六条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加。第七条大赛规则为保证大广赛工作顺利进行,使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大广赛组委会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参赛办法》,供参赛者遵照执行。第八条奖项设置大广赛总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大赛设大奖1个;分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入围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九条评奖及奖励1、大广赛组委会聘请高校和广告企业界专家组成“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办法》和对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分赛区的评奖工作由各分赛区自行组织。2、为了扩大受益面、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大广赛采取一次参赛、两次评奖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各分赛区进行评奖,然后由各分赛区将获等级奖的作品报送(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20%)大广赛组委会参加全国总赛区评选。获各分赛区奖项的由分赛区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总赛区奖项的由全国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奖杯、奖品或奖金。3、评奖比例:全国总评选获奖比例,平面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20%,影视、广播、网络、广告策划案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30%。全场大奖作品从评选为一等奖的作品中产生。分赛区的评奖比例由各分赛区组委会自行决定,但入围奖总数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30%。4、对获奖的参赛学生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赛前辅导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应在学校考核教师业绩、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应考虑给予适当方式鼓励。第十条参赛费用大广赛组委会的工作费用自行解决,不收学生参赛费。各分赛区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宣传、评审、邮寄作品等)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收取参赛费,但参赛费用原则上应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承担。允许各分赛区与当地有关企业合作命名本地区的大赛名称。第十一条公示、举报为使大赛公平、公正、透明,大广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1、公示的范围、时间。公示的作品为获得大广赛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和大奖的作品,在相关网站上公布,时间15天,供观众监督、评议。2、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即要求写真实姓名),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无效。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各分赛区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大广赛组委会裁决。第十二条大赛时间安排大广赛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即单数年号为大广赛年。届时以通知为准,各分赛区可根据通知自行安排。第十三条大赛形式大广赛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公益广告和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命题的商业广告两种形式。第十四条经费来源1、由承办单位自筹。2、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赞助。成效成果“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赛区正再火热进行中,迅速网络提交评审系统助力大赛顺利进行。希望通过本次的合作为“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西赛区项目尽绵薄之力。本次由于采用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专家网上评审系统使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评审专家更能在家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地方点击鼠标便可轻松使用评审软件完成完成原来繁重评审工作。评审系统使本次大广节真正实现了全球异地远程“云评审”。
2018-06-08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赛区)

所在行业:大赛大会选择产品:大赛网站、评审系统(远程云评审系统)技术支持: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广赛)——中国最大的高校传播平台,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承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大赛。大广赛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大、覆盖高等院校广、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准高的国家级大学生赛事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0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2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4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竞赛”、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自第五届大广赛之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由之前的两年一届,正式改为一年举办一届。大广赛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贯通,首次空前扩大了广告教育的辐射力和第四届大广赛口号第四届大广赛口号影响力,拓展了广告教育的内涵。大广赛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促进大学新闻传播、广告、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出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策划能力和综合能力。参赛作品分为平面类、影视类、微电影类、动画类、广播类、广告策划案类、企业公益类等七大类。赛事的所有选题均面向社会征集,将企业营销的真实课题引入比赛,广告实践有了更广阔的舞台。适合参赛对象:适用于中国所有大学在校学生,不包括留学生。大赛内容第一条总则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群众性的广告策划创意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条大赛宗旨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第三条组织形式政府指导、学生为主、企业参与、专家评审、专业机构主办。第四条组织领导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各分赛区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负责组织。为保证大赛顺利开展,成立全国及各分赛区大赛组委会。2、大广赛组委会,负责大广赛活动组织协调工作。组委会设立秘书处: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大广赛的日常工作。3、各分赛区组委会,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高校代表及相关专家组成,负责分赛区的大赛组织领导工作。各分赛区承办单位由分赛区组委会指定。第五条分赛区的组成分赛区原则上以省、直辖市、自治区独立组成,高等院校较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可与临近省联合组成一个分赛区。联合组成的分赛区由承办院校所在地省、市、区教育厅(教委)牵头负责组织。第六条参赛资格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加。第七条大赛规则为保证大广赛工作顺利进行,使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大广赛组委会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参赛办法》,供参赛者遵照执行。第八条奖项设置大广赛总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大赛设大奖1个;分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入围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九条评奖及奖励1、大广赛组委会聘请高校和广告企业界专家组成“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奖办法》和对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分赛区的评奖工作由各分赛区自行组织。2、为了扩大受益面、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大广赛采取一次参赛、两次评奖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各分赛区进行评奖,然后由各分赛区将获等级奖的作品报送(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20%)大广赛组委会参加全国总赛区评选。获各分赛区奖项的由分赛区颁发获奖证书,获得全国总赛区奖项的由全国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奖杯、奖品或奖金。3、评奖比例:全国总评选获奖比例,平面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20%,影视、广播、网络、广告策划案类作品一般不超过各分赛区报送作品总数的30%。全场大奖作品从评选为一等奖的作品中产生。分赛区的评奖比例由各分赛区组委会自行决定,但入围奖总数不得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30%。4、对获奖的参赛学生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赛前辅导付出辛勤劳动的教师,应在学校考核教师业绩、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应考虑给予适当方式鼓励。第十条参赛费用大广赛组委会的工作费用自行解决,不收学生参赛费。各分赛区所需经费(主要用于宣传、评审、邮寄作品等)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收取参赛费,但参赛费用原则上应由参赛学生所在学校承担。允许各分赛区与当地有关企业合作命名本地区的大赛名称。第十一条公示、举报为使大赛公平、公正、透明,大广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1、公示的范围、时间。公示的作品为获得大广赛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和大奖的作品,在相关网站上公布,时间15天,供观众监督、评议。2、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即要求写真实姓名),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无效。举报受理原则上由各分赛区组委会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大广赛组委会裁决。第十二条大赛时间安排大广赛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即单数年号为大广赛年。届时以通知为准,各分赛区可根据通知自行安排。第十三条大赛形式大广赛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公益广告和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命题的商业广告两种形式。第十四条经费来源1、由承办单位自筹。2、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赞助。成效成果“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赛区正再火热进行中,迅速网络提交评审系统助力大赛顺利进行。希望通过本次的合作为“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赛区项目尽绵薄之力。本次由于采用上海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专家网上评审系统使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更加公平公正。评审专家更能在家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地方点击鼠标便可轻松使用评审软件完成完成原来繁重评审工作。评审系统使本次大广节真正实现了全球异地远程“云评审”。
2018-06-08